汉泰动物成语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汉泰动物成语对比分析及其文化差异

汉泰动物成语对比分析及其文化差异

汉泰动物成语对比分析及其文化差异摘要通过分析、对比汉泰动物成语中动物的象征,此篇论文试图总结归纳出汉泰动物成语中动物象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及两国的文化异同。

以帮助中国与泰国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汉泰动物成语的特点、规律及其文化内涵,并更好地学习中泰成语,提高对汉泰两国动物的象征知识,有利于跨文化的交流。

第一章绪论。

说明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简述了研究现状及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步骤和途径。

第二章汉泰汉泰动物成语的基本情况。

汉泰动物成语的定义、成语的来源分析、对比汉语介词“对”、“对于”和“关于”与泰语对应词。

第三章汉泰动物成语内容的分类。

本章将所收集到的汉泰动物成语,根据内容划分成 6 个方面,1)形容容貌体态;2)形容情态品德;3)形容社会、家庭、人际关系;4)形容婚姻、男女关系;5)形容工作、生活境遇;6)形容政治、军事。

第四章汉泰动物成语的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

因此在汉泰动物成语也有不少用大致相同的动物来构成成语,即用相同或相似的动物来打比方,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

第五章中泰人民对待动物的态度分析, 而本章主要是分析汉泰动物成语的象征意义,来看中国与泰国人对动物的态度,包括褒贬义色彩,以及一些特殊动物的象征意义。

第六章汉泰动物成语反映的中泰文化异同,本章的内容主要是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观念信仰,以及传统文化等四个方面来反映中泰文化的异同。

第七章汉泰动物成语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汉语第二语言成语教学的启示。

第八章结论。

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汉泰成语的列举和对比,分析其中出现的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并以此作为基础考察了中泰两个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

通过动物在成语中出现频率的统计,找出了在汉泰成语中出现频率均位于前十位以及象征意义丰富的共12种动物作为典型,为下一步的内容提供了选择素材的依据。

关键词:汉语泰语动物成语汉泰对比文化内涵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THAI ANIMAL IDIOMS AND THEIR CULTURAL DIFFERENCES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summari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symbolism between animal idioms of Chinese and Thai and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animal symbolism. So that can help Chinese and Thai learn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rules and culture of Chinese and Thai animal idioms, and better learn the Chinese and Thai idioms to improve the animal symbolizes knowledge of Chinese and Thai which are benefit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hapter I Introduction. Explaining the reason why choose this topic, research methods and meaning. And outlin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steps and pathways of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error analysis.Chapter II Chinese and Thai.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hinese and Thai animal idioms. Definition of Chinese and Thai animal idioms, idioms source analysis, and comparing Chinese preposition “on”, “for” and “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Thai words.Chapter III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and Thai Animal Idioms ContentThis chapter divides the collected Chinese and Thai idioms into six aspects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1) Description of appearance and posture. 2) Description of mood and character. 3) Description of social, family and relationships. 4) Description of marriag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woman. 5) Description of work and life situation. 6) Description of politics and military.Chapter IV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the Chinese and ThaiIdioms In the Chinese and Thai animal idioms, there are many roughly same animals to make idioms, which uses the same or similar animals to analogy and express the same or similar meaning.Chapter V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Thai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animals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symbolism of Chinese and Thai animal idioms to look at the Chinese and Thai people‟s attitude to animals. Including commendatory and derogatory as well as symbolism of some special animals.Chapter VI Chinese and Thai Animal Idioms Reflec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and Thai CultureThis chapter mainly reflects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Thailand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lifestyle, ideas belief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Chapter VII The revelation that Chinese and Thai animal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eaching Chinese idioms as a Second Language.Chapter VIII Conclus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 the symbolism of animals image by enumerating and comparing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and Thai idioms, and as a basi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ailand. From statistics on the frequency of animals appear in the idioms to find out the 12 animals as representatives whos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are in the top ten and symbolism are rich. Providing basis of materials choice for the next contents.KEY WORDS:Chinese;Thai language; Animal idioms; Chinese and Thai contrast; cultural connotations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汉泰成语比较的研究现状 (1)1.2研究价值与意义 (1)1.3研究方法 (2)第二章汉泰动物成语的基本情况 (4)2.1汉泰成语的定义 (4)2.1.1汉语成语的定义 (4)2.1.2泰语成语的定义 (4)2.2成语的来源 (5)2.2.1汉语成语的来源 (5)2.2.2泰语成语的来源 (6)2.3泰语成语结构形式 (7)第三章汉泰动物成语内容的分类 (9)3.1形容容貌体态 (9)3.1.1褒义性 (9)3.1.2贬义性 (9)3.2形容情态品德 (10)3.2.1褒义性 (10)3.2.2 贬义性 (10)3.3形容社会、家庭、人际关系 (10)3.3.1褒义性 (10)3.3.2贬义性 (11)3.4形容婚姻、男女关系 (11)3.4.1褒义性 (11)3.4.2贬义性 (12)3.5形容工作、生活境遇 (12)3.5.1褒义性 (12)3.5.2 贬义性 (12)3.6形容政治、军事 (13)3.6.1褒义性 (13)3.6.2贬义性 (13)第四章汉泰动物成语的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 (15)4.1相同动物,相同文化 (15)4.2相同动物,不同文化 (16)4.3不同动物,文化相近 (16)第五章中泰人民对待动物的态度分析 (18)5.1带有贬义色彩的动物 (18)5.2带有褒义色彩的动物 (23)第六章汉泰动物成语反映的中泰文化异同 (29)6.1反映了中泰两国的自然环境 (29)6.2反映了中泰两国人民的生活 (30)6.2.1 饮食方面 (30)6.2.2 谋生方面 (32)6.3反映了中泰两国人民的观念 (33)6.3.1婚姻、爱情观念 (33)6.3.2宗教信仰 (35)6.4反映了中泰两国的传统文化 (35)第七章汉泰动物成语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汉语第二语言成语教学的启示 (37)7.1汉泰动物成语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37)7.1.1语言形式方面 (37)7.1.2语义方面 (37)7.1.3了解成语的文化信息 (38)7.2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启示 (39)7.2.1 用成语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39)7.2.2 多途径知识、扩大成语学习量 (39)7.2.3 成语故事法 (40)7.2.4鼓励学生多用成语,减少回避 (41)结论 (42)致谢 (44)参考文献 (45)第一章绪论1.1汉泰成语比较的研究现状成语在各国的语言文字中,可以说一面镜子,反映了该语言的文化。

浅析汉泰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

浅析汉泰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

浅析汉泰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
传统文化中对动物比喻的运用深厚底蕴,汉泰谚语便彰显其精髓。

用一句谚语来言简意赅,将激蕴蓄的启示迸发出来,充满了深刻的寓
意和无限的生活真理。

汉泰谚语中实用动物比喻形象早已传承千古,从形成谚语就离不开动物比喻体例,它贯穿了谚语句中的语境之中。

今天,我们就来浅析
汉泰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的意义:
一、充当现实的比拟人类的性格特点。

比如,“犬儒堪比鹰,狐教堪比猫”,把犬和狐比作鹰和猫,用鸟和猫的聪明高贵来比喻人的智慧,表达人的性格品质的高低。

二、充当抒情象征。

比如,“逢蛇作伴,平地起鹭”,出色的蛇谈及如
起舞的鹭,诉说出欣慰之情。

三、运用动物形象表达人生智慧。

比如,“猿不乱折枝,虎不露痕迹”,提示要隐藏自己的计划,不让敌人知晓,过渡洞察人生之见。

以上就是关于汉泰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的浅析,动物比喻形象贯穿了谚语句,它不但能够抒发心中之情,还能展示丰富的文化内涵,启发我们思考的智慧思维。

泰汉语言中关于动物成语的比较考察

泰汉语言中关于动物成语的比较考察

泰汉语言中关于动物成语的比较考察
张倩霞
【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7)3
【摘要】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裁体.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促进语言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不同的语言要素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寓示着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世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映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等的不同,各种动物在不同的语言里也褒贬不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成语中记载的动物文化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汉泰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有利于了解两种民族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利于跨文化的交流.
【总页数】5页(P121-125)
【作者】张倩霞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英汉语言中动物隐喻现象比较 [J], 曹笑芳
2.汉语和日语惯用句之比较--以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为例 [J], 张敏;方峥炜
3.汉越动物成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对比分析——兼谈B1级汉语水平的越南学生汉语
成语教学 [J], 廖灵专(LIEU LINH CHUYEN);潘芳清(PHAN PHUONG THANH;;
4.汉越动物成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对比分析——兼谈B1级汉语水平的越南学生汉语成语教学 [J], 廖灵专;潘芳清
5.论蒙汉语中动物成语词汇的语义比较 [J], 葛格日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泰动物成语的对比分析的开题报告

汉泰动物成语的对比分析的开题报告

汉泰动物成语的对比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成语是汉语语言文化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意象意义、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其中,动物成语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一种类型,涵盖了中国文化中许多关于
动物的象征意义和民间传说。

随着人们对语言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动物成语对于研
究语言、文化以及文学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汉泰动物成语是中泰两
国文化交流中最为常见和广泛的一种形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汉泰动物成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方式,探究中泰两国在动物文化和语言交流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中泰两国文化交流提供新的思路
和视角。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搜集有关汉泰动物成语的信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资料。

2.实地采访:通过实地采访中国和泰国当地的民间故事、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资料,为研究提供直接的数据来源。

3.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汉泰动物成语的比较分析,探究中泰两国文化和语言交流的异同点,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四、研究内容
1.汉泰动物成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比较分析。

2.汉泰动物成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形成过程比较分析。

3.汉泰动物成语的应用场景和在文学中的运用比较分析。

五、研究意义
通过对汉泰动物成语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泰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和对于动物文化的共同认知。

同时,还可以为中泰两国文化交流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加深
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浅析汉泰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

浅析汉泰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

浅析汉泰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着世界上千姿百态的文化。

词汇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文化的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

本文从汉泰谚语中动物形象对比入手,以辅助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汉泰语谚语动物比喻形象一、前言《辞海》中对谚语的定义是:“熟语的一种。

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经验。

”[1]如“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等。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历史、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各个领域;是长期以来惯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结构定型的固定词组成的短句;是多种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段的集中体现。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其心理基础是世间万物之间某些特点的联想。

它运用联想将不同种类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较,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2]动物是人类在改造世界时接触最频繁、最亲密的物种,人们常常借用熟悉的、具有鲜明形象、特点突出的动物来喻指相似特征的人或事物。

二、汉泰谚语中常用动物比喻形象对比一些动物在中国和泰国都有,人们把他们拿来作比喻,生动地刻画一些比喻形象,揭示社会道理和文化内涵。

如“鸡、狗、牛、虎”等等。

1.鸡中泰两国都是农业国家,都饲养禽类作为生产、生活必需品。

但是汉语在关于鸡的谚语方面总是联系到“小、微不足道、平庸、愚笨”等含义。

泰语的鸡作为比喻形象强调的是它的外表。

(1)汉语的表达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鸡窝里也能飞出金凤凰。

以上谚语例子中的“鸡”都用来比喻弱小的事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中的“鸡犬”指的是那些依附权势升官发财的人。

“鸡窝里也能飞出金凤凰”中的“鸡”指的就是平庸的小人物。

所以在汉语里通常鸡有“小,微不足道,小人物,平庸,愚笨”的含义。

(2)泰语的表达鸡漂亮因为羽毛人漂亮因为打扮鸡保护翅膀人保护名声在以上的泰语谚语中,主要用鸡的外表来做比喻,上面分别用“羽毛”和“翅膀”来比喻人的外表和名声。

汉泰植物成语文化对比研究

汉泰植物成语文化对比研究

汉泰植物成语文化对比研究植物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每种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植物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英汉文化植物词的异同,探究其特点、来源及使用场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两种文化的独特性。

英汉文化植物词在共性和差异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些植物词汇在两种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象征意义。

例如,“玫瑰”在英汉文化中都被视为爱情和浪漫的象征,而“竹”则被视为坚韧和谦虚的象征。

然而,某些植物词汇在两种文化中的含义却大相径庭。

例如,“龙”在英语中通常被视为邪恶的象征,而在汉语中则是力量和尊严的象征。

英汉文化植物词的来源多种多样。

英语植物词多来自拉丁语、希腊语等,如“magnolia”(木兰)来自拉丁语,“iris”(鸢尾)来自希腊语。

而汉语植物词则多源于象形、会意等造字法,如“梅”、“梨”等。

还有一些植物词源于外来文化,如佛教词汇“菩提树”(梵语:Bo Tree)等。

英汉文化植物词的使用场景各不相同。

英语中的植物词汇多用于正式场合,如科学论文、新闻报道等。

而汉语中的植物词汇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如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

以“樱花”为例,英汉文化中对该植物词汇的使用具有显著差异。

在英语中,“cherry blossom”常被用来指代樱花,但在英语中,它的使用场景相对较少,主要出现在描写春天景色或日本文化的作品中。

而在汉语中,“樱花”则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象征着美丽和短暂,还与日本文化和历史紧密相连。

因此,在翻译含有“樱花”的句子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以避免产生歧义。

英汉文化植物词作为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显著的共性和差异。

它们在来源、意义和使用场景上各具特色,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欣赏两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视角。

通过深入了解英汉文化植物词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两种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汉泰动物词语对比

汉泰动物词语对比

汉泰动物词语对比作者:聂富能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11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汉语和泰语动物词语语义的对比和二种语言文化内涵的对比,找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希望能够帮助泰国学生更好地了解汉语特点,更好地学习汉语。

关键词:汉泰动物词语对比一、汉泰动物词语的语义对比1.汉泰动物词语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基本相同汉泰语中,动物词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相同的词语都比较少,只有少部分动物词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大致相同。

如:汉语:鸟语花香的意思是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

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这个词语翻译成汉语的对应思是住在别人家里别闲着,捏泥牛给他儿子玩,人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住在别人家别闲着,该主动帮他做些事情。

[1]2.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不相同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不相同的动物词语常常是通过字面的意义来引出实际的意义,我们不能直接从字面上来理解,而需要学习者通过对相关的动物词语的故事的来源或以字面意义作比较产生的比喻义来理解。

[2](1)了解相关的动物词语的故事来源了解相关的动物词语的故事来源才能正确理解的动物词语大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学习者必须了解相关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才能正确的理解其意思,这类词语是学习者的难点。

如:汉语:叶公好龙这个词语,讲的是叶公子非常喜欢龙,家里的器具上房屋上都画着龙。

但是当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里时,叶公一见了吓得拔腿就跑。

这个成语以“叶公好龙”比喻那些口头上说喜欢某事物,但实际上并不真心喜欢的那些人。

我们如果不了解这个故事,就很难正确的理解这个词语。

泰语:,这个词语对应的汉语意思是青蛙选主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井里有很多青蛙,它们想要找主人来管理,于是他们决定去求神仙帮助,神仙就给它们一个木头作为他们的主人,青蛙们都搬到木头上住,过几天它们又想要换新的主人,就又去求神仙,于是神仙派了一只苍鹭来当它们的新主人,结果苍鹭把所有的青蛙都吃掉了。

汉泰动物熟语对比研究

汉泰动物熟语对比研究

2、不同点:汉泰动物熟语的词汇也存在差异。一方面,由于两种语言的文 字系统不同,相同的动物词汇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汉语中的“龙” 与泰语中的“naga”虽然都可指代神话中的生物,但在汉文化中,“龙”具有至 高无上的地位,而在泰文化中,“naga”则被视为邪恶的象征。另一方面,相同 的动物词汇在两种语言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比喻义。
例如,汉语中的“猪”通常被视为愚蠢、懒惰的象征,而泰语中的“猪”则 被视为忠诚、善良的象征。
三、汉泰动物熟语文化内涵对比
1、相同点:汉泰动物熟语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共通之处。首先,两者都承 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例如,“画蛇添足”和泰语中的“多此一举”都表达 了做无用功、画蛇添足的含义,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中对蛇的相似认知。其次,两 者都体现了对动物的敬畏与信仰。例如,“狼吞虎咽”与泰语中的“贪婪无厌” 都以狼为形象,形容人的贪欲,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中对狼的相似的负面评价。
2、不同点:汉泰动物熟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由于历史、 地理环境的差异,汉泰动物熟语中对动物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例如,汉语中 的“虎背熊腰”以虎熊为喻,形容人的健壮,而在泰语中,由于泰国地处热带, 人们对熊的看法与我国不同,熊被视为温和、有毅力的象征,“虎背熊腰”在泰 语中并不存在。
其次,宗教信仰对汉泰动物熟语的文化内涵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汉语中 的“天马行空”以天马为喻,形容气势雄壮、不受拘束,这与道家思想有关;而 泰语中的“神马踏天”以马为喻,形容志向远大,这与泰国佛教文化有关。
四、汉泰动物熟语语言表达对比
1、相同点:汉泰动物熟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存在相似之处。首先,两者都 擅长使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例如,“狼心狗肺”在泰语中为“心地恶毒如 狼”,两者都以狼为比喻,形容人的凶狠。其次,动物熟语的句式结构也具有相 似性,如并列式、主谓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泰动物成语对比研究
作者:阮章凤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3期
摘要: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在汉语和泰语中都广泛存在。

由于两国的社会背景、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不同,对动物的感受和联想不尽相同,汉泰动物成语的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等方面也有所差异。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汉泰动物成语统计;第二部分汉泰动物成语对比分析。

希望本文研究成果对汉泰两国的语言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汉语;泰语;动物成语;对比
1.汉泰动物成语统计
1.1汉语动物成语统计
本文的研究以《成语大词典》为汉语动物成语语料范围,通过统计法选择高频出现的十种动物汉语成语。

统计成果如下:
1.2泰语动物成语统计
《泰语动物成语》作为泰语动物成语语料范围。

通过统计法选择高频出现的十种动物泰语成语。

统计成果如下:
从表1.1可以看出汉语成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动物形象五种动物有马、虎、狗、龙和鱼。

而从表1.2可以看出泰语成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动物形象五种动物有虎、狗、鱼、牛和大象。

由此可见,汉泰成语中出现的高频动物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本文对汉泰成语中的动物对比研宄一共有三种:虎、龙和大象。

2.汉泰动物成语对比分析
2.1通过统计后发现,“虎”在汉泰两种语言当中都很重要。

2.1.1相同的意义
2.2龙
通过统计后发现,在汉语有大量关于“龙”的成语,泰语本身很少有关于龙的成语
2.2.1相同意义
2.2.2不同意义
(1)在封建社会,龙象征着皇帝、皇权。

因此,皇帝使用的事物不仅仅有龙的图案,而且还用“龙”这个字作为事物的名称。

(2)许多汉语成语以龙来比喻英雄、杰出人才等。

比如:“龙盘凤逸”、“盘龙卧虎”等·。

(3)龙象征着精神活跃,活泼生动。

在这个隐喻方面上有时候龙与马或者虎搭配使用。

比如:“龙腾虎跃" 形容姿态很活跃像龙虎一样,有时候龙也象征着健康和活力,如“龙马精神"。

(4)龙有时候也代表凶猛、残暴、危险的形象.比如:“虎穴龙潭”、“龙潭虎窟”等。

2.3大象
通过统计后发现,在汉语成语中大象出现的频率很低。

相反,在泰语中“大象”出现频率很高。

2.3.1相同的意义
2.3.2不同的意义
在泰国大象是一种很常见的动物,但是,在中国大象很罕见。

在泰国人的心目中大象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像中国人的心目中龙的地位一样。

大象是泰国的文化象征。

在泰语呈有许多用大象的习性以及体态特征来比喻成关于大象的隐喻成语,这些成语可以反映出泰国人对大象的敬爱。

这些隐喻成语的喻意在汉语当中没有发现比如:在泰语成语中
的” ”(甘蔗进大象口里)比喻出去很容易但是收回来很难,进易退难。

”” ”(选大象要看大象的尾巴,选姑娘要看姑娘的妈妈)比喻要选女人当自己的妻子时,看她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人。

” ”(用鼠肉补象肉)比喻拿穷人的财产去给富人。

由于中泰两国的民族心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导致中泰两国人民对动物的联想不尽相同,对同类动物的形象也有相异或者相同的概念,使得这些迸入汉泰成语中的动物,其隐喻意义也有同有异。

参考文献
[1] 告达君×素帕.汉、泰动物成语比较研究[D].津师范大学,2006.
[2] 陆曼.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
[3] 孙永斌.汉泰动物成语对比分析[D].厦门大学.2008.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