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改革开放39页PPT
合集下载
《伟大的改革开放》参考课件3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上海自贸区建设; 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改革开放的历程
改
确立 标志: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对内改革。农村改革率先突破;改革重点从农
革
起步阶段 村转向城市
开
(2)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基本形成
放 的 进 程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
5.党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
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
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
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只有
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 )
材料二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指出:现在面临的任务,是在继续深入搞好农村改革的同时, 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坚决地系统地进行 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当前中国形势发展的迫切 需要。
一、改革开放的历程
综合探究 1.结合材料和教材,谈谈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一招。这说明(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 C.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D.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改革开放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改 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的飞跃,使 中国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要继续动员全党全国各民族在新时代 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实行改革开放,因为 改革开放( ) ① 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途径 ② 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的主导作用 ③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④ 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历程
改
确立 标志: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对内改革。农村改革率先突破;改革重点从农
革
起步阶段 村转向城市
开
(2)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基本形成
放 的 进 程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
5.党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
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
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
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只有
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 )
材料二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指出:现在面临的任务,是在继续深入搞好农村改革的同时, 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坚决地系统地进行 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当前中国形势发展的迫切 需要。
一、改革开放的历程
综合探究 1.结合材料和教材,谈谈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一招。这说明(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 C.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D.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改革开放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改 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的飞跃,使 中国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要继续动员全党全国各民族在新时代 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实行改革开放,因为 改革开放( ) ① 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途径 ② 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的主导作用 ③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④ 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
(完整)改革开放历程ppt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年8月8日-24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 年奥运会之后成功举办了 年奥运会。 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 任务
迈进。 2007年《物权法》出台
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文化 水平和文明素质
•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面貌带来的 性变化,还不仅仅是在 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 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 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竞争 、效率、民主、法治等等意识是30年前所不可想象的,特 别是,人们可以自由地思想,自由地选择,自主地决定自 己的命运,自由、自主、独立,这是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精 神领域的一个最大变化。原来走在大街上,大家穿得都差 不多,灰色的,现在花花绿绿了、五光十色了,人们的思 想也变得活跃了,创新力强了,人也聪明起来了,文明起 来了。人的思想从僵化、半僵化,从“两个凡是”走出来 了,国家也从封闭、半封闭走向了开放和自信。精神生活 和思想观念的变革调动了亿万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飞猛 进的局面。
• 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
•
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 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
• 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提出
• 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 布
• 2004年国有商业 进行股份制改革
• 1987年 的十三大提出“一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迈进。 2007年《物权法》出台
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文化 水平和文明素质
•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面貌带来的 性变化,还不仅仅是在 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 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 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竞争 、效率、民主、法治等等意识是30年前所不可想象的,特 别是,人们可以自由地思想,自由地选择,自主地决定自 己的命运,自由、自主、独立,这是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精 神领域的一个最大变化。原来走在大街上,大家穿得都差 不多,灰色的,现在花花绿绿了、五光十色了,人们的思 想也变得活跃了,创新力强了,人也聪明起来了,文明起 来了。人的思想从僵化、半僵化,从“两个凡是”走出来 了,国家也从封闭、半封闭走向了开放和自信。精神生活 和思想观念的变革调动了亿万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飞猛 进的局面。
• 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
•
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 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
• 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提出
• 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 布
• 2004年国有商业 进行股份制改革
• 1987年 的十三大提出“一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3.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共35张PPT)

(2)率先突破
小岗村第一份“大包干”红手印(契约合 同书)。契约合同内容:“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 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 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 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 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 业迅速发展。
改革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堂练习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
头,1978年党的____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
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九大
(3)深化推进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 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1980年后,一系列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陆续设立。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知识拓展】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经济特区和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B.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九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举 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 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 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伟大的改革开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PPT

⑧2001 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 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⑩2013 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11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5)成就 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提高。人民获得 感显著增强,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飞 跃。 (6)意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 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7)启示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 成时。
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改革开放的成就 (1)目前,我国是世界_第__二__大___经济体、第一大__工__业__国__、第一 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2)中国人民的生活从短缺走向充 __裕 __、从贫困走向小__康__。 (3)成就的取得,根本原因在于_党__中__央 ___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到建党 10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 100 年全面建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断在改革开放上有新作为,将改革进行到底。
3.启示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 成时。
【练疑难】
1.判一判: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引导分散的农 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 提示:×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 力主要是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
要点晨背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3.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 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4.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 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放带来进步,封 闭必然落后。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共35张PPT)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 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 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起步阶段
新阶段(深化阶段)
全面改革开放新时代
1978年
1992年
2013年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起步阶段(1978--1992):
(1)对内改革: P32一①-②
①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企业改革: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改革开放的开启
开启标志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主要内容
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 组织路线(一个主义) b.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一个转移)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个时期)
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
“那一个多月的考察,让我们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所见所闻震撼每一个人的 心,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 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 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据专家计算,1978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我们的东临日本,东 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相比之下,我 们“实在觉得很寒碜”。大家无不痛心疾:中国太落后了,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长了! 必须坚决改革。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 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 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适应的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
起步阶段
新阶段(深化阶段)
全面改革开放新时代
1978年
1992年
2013年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起步阶段(1978--1992):
(1)对内改革: P32一①-②
①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企业改革: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改革开放的开启
开启标志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主要内容
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 组织路线(一个主义) b.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一个转移)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个时期)
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
“那一个多月的考察,让我们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所见所闻震撼每一个人的 心,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 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 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据专家计算,1978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我们的东临日本,东 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相比之下,我 们“实在觉得很寒碜”。大家无不痛心疾:中国太落后了,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长了! 必须坚决改革。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 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 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适应的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特别提醒] 改革开放的实质
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 放人民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979 年 4 月,广东省领导向中央汇报:“我们省委讨论
过……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先
走一步”是指实行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包产到户
D.对外开放
解析:土地改革发生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A 项在时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 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 才能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2.具体形式 (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
2.1976~1977 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 300 多次。其
中,科技教育出访最显著,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英国、日本,
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这次出访潮
()
A.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
B.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
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和
1.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 100 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说明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
C.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