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滨湖新城介绍
吴江滨湖新城科创园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吴江滨湖新城科创园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吴江滨湖新城科创园管理服务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吴江滨湖新城科创园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各类专项申报及政策的咨询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苏州城市功能优化研究--基于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

我国的行政区建制对于地方城市规划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苏州在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于2012年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此次调整对于苏州城市功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笔者将对苏州功能提升遇到的问题以及行政区划调整对苏州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讨论苏州城市功能优化的机制。
一、苏州城市功能提升的瓶颈(一)经济维度———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都市群的副中心城市,举世瞩目。
然而,同时,济。
苏州下辖的5前十,地级市。
相比之下,低,行的速度与力度。
市的定位不符。
袁飞苏州城市功能优化研究———基于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苏州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占市域比重不高。
苏州市区GDP 占市域比重只有33.5%。
市区与周边县级市相比,经济实力的优势不够明显。
在长三角范围内,其市区GDP 所占比重与南京、杭州、宁波及无锡等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见表1)。
另外,古城区沧浪、平江及金阊均以商贸、旅游及文化等产业为主,同质化发展现象较为严重,资源要素受行政权限制约难以整合,产业比较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受到制约,财政收入较低。
同时,因为上述3个区财力均偏弱,统筹能力也相对较弱,影响了其政府实现民生改善的力度。
这与苏州率先实现现代化、构建小康社会的背景是不相符的。
(二)文化维度———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分散1982年,苏州成为国务院批准的24座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尽管历届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受行政区划体制等因素制约,古城规模化成片保护格局未能充分实现。
由于古城保护涉及原沧浪区、平江区及金阊区3个发展主体,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对历史街区以及古民居、古城墙、古典园林等历史遗存和古城风貌加以统筹保护。
例如,山塘街东接阊门,西连虎丘,龙身山塘河、龙尾虎丘塔都在金阊区,龙头阊门却在平江区内,在整治保护的过程中,行政区划限制成为景区整体保护的最大障碍。
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以吴江市老东门历史地段为例

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以吴江市老东门历史地段为例以吴江市老东门历史地段为例黄燕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92摘要摘要::城市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是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动态的城市遗产,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应实现街区繁荣、环境舒适和社区和谐的目标。
笔者以吴江市老东门历史地段的规划为例,探索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吴江市老东门;盛家厍街区Abstract:The city historical area protection and renew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as a dynamic city heritage,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area should realize economy prosperity,comfortable environment and harmonious community goals.The author with take Wujiang City Dongmen old historical area planning as an example,explored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 sites and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method.Key words:historic area;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Wujiang City,the old east gate;Sheng Jiashe block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1.背景与现状综述作为某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城市中的历史地段较完整地保持了最初的空间风格,并不断生长演变,具有独特的生命力。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一、规划背景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杭州、北依苏州。
地处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金三角核心区域,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吴江太湖新城于2012年1月成立,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格局的南部板块。
太湖新城将致力产城融合、城旅一体发展,推进新城与省级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双核”驱动,真正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的典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样板、新型城镇化的示范、现代化建设的标杆。
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位于吴江松陵城区西部、太湖东岸(见附图),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
作为吴江市一个重要的功能片区,规划主要职能为商务商业、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居住,未来将发展成为吴江太湖新城的综合服务中心区。
二、规划指导思想1、注重与上位规划《苏州市总体规划》、《吴江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2、注重与太湖的关系,彰显滨湖地区空间规划设计的特色。
3、在透彻分析地块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合理组织土地使用空间布局,规定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突出强制性控制要求,实现“定性、定量、定界”的控制要求,注重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研究,保证规划范围内土地的合理使用以及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设计范围在长三角位置在苏州市位置在吴江松陵城区位地块范围见附图,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4、《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5、《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5)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7、《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8、《吴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12)9、《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五、规划编制任务1、详细规定规划范围内不同使用性质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精品住宅商业案例集(32个)

武汉福星惠誉水岸国际
• 项目位于武汉武昌中心区,属于城市 新一轮开发热点区域。项目共为四个 地块,总用地面积达8.3万平方米。 通过前期策划报告的分析及对项目本 身和周边目标消费客群的研究,设计 中采用了一站式体验型商业、创意办 公和商街、LOFT公寓以及高层住宅 组合的设计思路。强调商业和商务的 融合。以理性的尺度适宜的网格为基 准,通过均质的,形态均一略带微差 的高层形体和活泼的商业形体表达整 个项目外部造型的韵律和高效。 在整体布局上引入了“都市魔方” 的概念,功能集约高效,布局灵活可 变,采用了8.4×8.4米的南北向轴网, 既满足了地下车库的高效布置又有利 于建筑模数化的实现。
•
•
将高度100米的酒店塔楼设置 在基地西南角,面向道路交汇 口不设裙房而直接落地,使广 场空间开放、气派,同时彰显 酒店挺拔高耸的形象;两幢板 式办公楼沿东、南道路横向布 置,设有独立出入口;沿开发 大道的若干商业广场将人流导 入基地腹地的商业内街,流线 环通;地面停车主要设于基地 北侧,人车分流以保证南侧商 业前广场的舒适性;开创路与 开发大道的交汇处为开放式市 民休闲广场
精品住宅商業案例集( 個 精品住宅商業案例集(32個)
• • • • • • • • • • • • • • • • 绿地吴江滨湖新城 长沙华晨世纪广场 盐城金大洋城市生活广场 余姚城市综合体 武汉福星惠誉水岸国际 盐城铂金广场 上海虹口龙之梦购物中心 徐州东城国际花园城 昆明滇池康城 华润南京悦府 无锡华润幸福里 广西临桂东方海德堡 山东东营天业盛世豪庭 湖州仁皇山新区S18地块项目 常州百老汇御花园 大华中环1号·琉樽尚品
徐州东城国际花园城
•
本项目基地位于徐州市金桥国际商务的核心 地带,地块南侧为开发区科技研发大厦和博 顿人才公寓,西侧为城东国际花园。项目定 位为区域商业综合体,包括酒店、办公、商 业、公寓等多业态复合。建筑设计造型以现 代流畅的手法梳理,针对各个功能采用不同 的表现手法,办公楼采用方形平面咬合,通 过共享中庭、开放空间等形成丰富多彩的平 面,给办公者带来愉悦的办公、休息、交流 平台;商铺立面丰富,变化多样,从材料质 感和颜色达到建筑的可识别性和特色性。整 体通过玻璃与铝板、钢材的质感对比,赋予 建筑和谐统一的美感,形体的圆润更是体现 了建筑的融通与亲和,同时巧妙采用市场上 较少有的绿色,给建筑增添了活跃的气氛。
东太湖

东太湖全长30km,最大宽度9km,环太湖大堤包围的湖区面积185.4 km^2,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是国家治理太湖的重要工程,通过综合整治提高太湖水环境承载能力及流域防治能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退渔还湖、退垦还湖、生态清淤、生态修复和洪道疏浚五个部分,本工程总工期为50个月,计划自2008年10月开工,至2012年12月竣工,预计总投资39.8亿元。
工程实施后,将大大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和水资源配置能力,有效增加东太湖蓄洪容积,改善东太湖水生态环境,延缓东太湖沼泽化进程。
吴江滨湖新城位于吴江松陵老城区西部,西临太湖,东至内苏州河一线,北至牛腰泾河,南抵云龙路西延伸段,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东太湖综合整治、苏州轨道交通吴江段的建设、部队农场的置换等开发建设条件的逐步成熟和得天独厚的优良生态景观资源,吴江市滨湖新城已成为吴江城市发展非常迫切的需要。
2008年《吴江城市总体规划》经省政府批复后实施,并明确提出了“由运河时代迈向太湖时代,建设滨湖城市”的战略构想。
建成后的吴江市滨湖新城将以湿地公园、大型绿地为特色,以五星级酒店、特色餐饮娱乐、温泉度假区为配套设施,将太湖亲水理念纳入其中,打造成为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一座现代化“乐居”新城。
东太湖综合整治及吴江市滨湖新城建设已全面开展,其中东太湖综合整治的退渔还湖工程已全面完成,退垦还湖、生态清淤、和洪道疏浚正在加紧实施中;吴江市滨湖新城道路框架基本拉开,市政、景观、水系等基础设施工程正在有序进行,招商工作正在加紧推进,正在努力向“五年出形象”的目标迈进。
吴中太湖新城规划

吴中太湖新城规划吴中太湖新城规划吴中太湖新城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地处太湖畔,是一个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地区。
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个地区,太湖新城规划应运而生。
以下是对这个规划的简要介绍。
一、地理环境太湖新城地理环境优越,水质好,风景宜人。
规划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打造一个绿色生态新城。
二、城市功能太湖新城将以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究等。
同时,规划中还将设立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区,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
三、交通规划太湖新城交通规划以公路、铁路、水路等多元化交通方式为基础,便于居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同时,规划中还将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四、建筑布局太湖新城建筑布局注重景观和生态,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建筑物设计以低碳环保为原则,同时考虑实用性和美观性。
五、生态保护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生态保护,致力于保护太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规划中将设立保护区和植被区,保护稀有物种和珍稀植物的生存环境。
六、人口规模太湖新城的人口规模暂定为30万人,以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七、公共设施太湖新城规划中将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
同时,还将建设公园和休闲娱乐设施,提供居民生活的便利和娱乐场所。
八、环境治理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环境治理,加强废水、废气、噪音等的控制和治理,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良好。
九、文化传承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文化传承。
规划中将保留原有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同时还将建设文化广场和博物馆等设施,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
综上所述,吴中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生态和人文,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太湖新城将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现代化新城。
“生态永续”理念的实践-以吴江东太湖生态园为例

传承在地的人文底蕴,呈现出现代化风格是本项目的设计目标。吴江自古就是著名的丝绸之乡,也是重
延续整体东太湖大堤景观总体规划确立了发展定位概念,即“迎、艺、活、食、娱、乐、趣”。这几个 主题由北往南布局,给每段水岸空间注入不同的功能角色,以发挥整体多元的活力水岸特征。同时各主题与 城市经济、生活趋势、生态环境相呼应,全方位体现新吴江太湖时代的新气象。引导块生态公园属于“艺” 主题区,规划概念为发展占地约75ha的生态公园,旨在利用景观设计体现鲜活大地生命艺术的展演,满足人 们对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健康新生活趋势的追求。吴江东太湖大堤景观工程引导块生态公园在上述的立足点 上,意欲展现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现代化景观,设计策略如下。 策略一:呼应大地的律动
业主: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苏州市吴江区湖滨新城 建筑设计: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设计:中衡设计集团境群规划设计顾问(苏州)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彭文惠 设计团队:李玉婷、林淑英、吴磊、张旻雯、黄蓓丽、王翔等 总设计面积:769 000m2 设计时间:2010.01 竣工时间:2013.04 摄影 / 图片版权:赵江 /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腹 地,为苏南门户,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便捷的干线公路网和水道交通,与周边城市形成了迭A字形快捷交通网 络。本项目的基地位于吴江老城的西侧,南临吴江滨湖新城片区,便于两区市民亲近东太湖。 人文、历史荟萃孕育出独具魅力的吴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江市滨湖新城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吴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南拓西进”——由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建设滨湖城市的发展构想。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类专项规划有序展开,目前已完成了《吴江滨湖新城启动区城市设计》、《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吴江段沿线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等二十余项的规划编制,以二十年后的眼光审视和定位今天的城市功能与格局,定义出一个太湖之滨的城市传奇。
滨湖新城西临太湖,东至内苏州河一线,北至牛腰泾河,南抵云龙路,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可以容纳约20万人口。
凭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建成后的滨湖新城将集商务商业、旅游休闲和居住功能于一体。
滨湖新城以绿色生态、交通便捷、服务设施现代化为规划建设的立足点,充分展现城湖一体、水绿相依的独特魅力以及“乐居吴江”的高尚品位。
未来滨湖新城总体将建成面向长三角的太湖东岸旅游胜地、面向苏州全市的现代化商业商务办公集聚区和立足吴江的滨湖生态乐居名城,使滨湖新城既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气息。
利用东太湖综合整治的有利契机,在规划指导下,滨湖新城各项建设工程已全面铺开。
2010年主要构建道路框架;2011年除继续完善核心区范围内道路系统外,主要进行环境
景观工程的建设;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具体项目已开始有序落实。
目前,正着力打造滨湖新城2.3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在道路框架和生态景观初步形成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城市地标、总部经济群、滨湖新天地、水街新天地等商务商业项目,其中苏州绿地中心作为滨湖新城首个上市项目已成功落地,其标志性建筑以358米的高度定义出中国县级市的巅峰,将于明年正式启动建设。
总部经济群,重点集聚国际商务、金融、办公、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并配以政策体系、投融资体系、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中心、现代中介服务业等,打造引领吴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