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遗址观后感-1000字作文
地震遗址观后感日记

地震遗址观后感日记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地震遗址参观,我心里嘟嘟地,有点害怕又有点好奇。
走到遗址前,我看到好多塌掉的房子,黑乎乎、破破烂烂,好像怪怪的小山一样。
我的小心肝砰砰跳着。
老师跟我们说,这些房子是以前地震时倒塌的。
我瞪大眼睛,呆呆地问:“老师,地震会不会再来呀?”老师摸摸我的头,温柔地说:“不会啦,现在我们都更安全啦!”
我还看到了很多救援叔叔阿姨,他们穿着蓝蓝的衣服,好勇敢!我偷偷地咯咯笑着,心里暖暖的,觉得好像也想成为一名勇敢的小英雄。
回家的路上,我还咯咯地笑个不停。
我觉得,我们小朋友也要记住,要懂得关心别人、互相帮助。
希望以后我们都能平平安安地,笑眯眯地过每一天啦!
—— 1 —1 —。
参观汉旺地震遗址观后感

参观汉旺地震遗址观后感去汉旺地震遗址参观之前,我对地震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新闻报道的那些画面和数字上。
可当我真正站在那片曾经遭受重创的土地上时,内心受到的震撼是无法用言语来简单描述的。
一进入遗址,那种沉重的氛围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人紧紧地裹住。
那东倒西歪的楼房,就像一个个在灾难中被打败的巨人,有的甚至直接瘫倒在地,破碎的墙壁和裸露的钢筋,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当时的惨烈。
我看到那座钟楼,时间永远停留在了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这可不是什么电影里的特效,是真真切切的历史定格。
当时我就在想啊,这指针就这么停住的时候,那得有多少生命也在那一刻被改变了轨迹呢?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些被保留下来的生活用品,它们散落在废墟之中。
一只破旧的鞋子,不知道它的主人是否还平安;一个摔碎的相框,照片里的笑容在这样的场景下显得格外揪心。
这些东西平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在这个时候,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炸弹,每看到一个都能在我心里炸出一片伤感。
我仿佛能看到地震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拼命地想抓住点什么,可无情的地震却把一切都搅得粉碎。
我还看到了学校的遗址,那可是最让我难受的地方。
原本充满欢声笑语、书声琅琅的校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那些倒塌的教室,小小的课桌椅被压在下面,我心里就像被猫抓了一样难受。
这得有多少孩子的梦想被埋葬在这里啊?我忍不住去想,如果当时我也在这儿,我会是怎样的一种恐惧。
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他们的痛苦就像这片废墟一样,看似平静,却又无尽头。
不过呢,在这片悲伤的遗址里,也能看到一些充满希望的东西。
周围的绿植像是顽强的战士,在废墟中努力生长,好像在告诉人们,生命是有韧性的。
而且现在的汉旺,也在慢慢重建起来,新的建筑、新的生活,就像从废墟里开出的花一样,虽然经历了黑暗,但还是向着阳光努力绽放。
这次参观就像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让我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可怕,但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人类的坚强。
我们在大自然面前就像小蚂蚁一样渺小,可就是这些小蚂蚁,在灾难过后,能一点一点地重新搭建起自己的家园。
地震遗址北川观后感

地震遗址北川观后感去北川地震遗址之前,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既紧张又好奇。
那地方就像一本打开的、写满悲伤与坚强的大书。
一到那儿,感觉空气都变得沉甸甸的。
那些倒塌的房屋,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肆意揉皱的纸盒子,歪歪斜斜,千疮百孔。
看着那些断壁残垣,我仿佛能听到当年地震时房屋的哀号,能看到人们惊慌失措的表情。
你说这地震多可恶啊,就那么一下子,把好好的一个城市变成了废墟。
我看到有一些建筑的残骸还保留着当时的模样,有个半塌的楼,里面的桌椅板凳都东倒西歪的,感觉时间就在那一刻被定格了。
墙上还有一些涂鸦和海报的残片,风一吹,呼啦啦的响,就像是废墟在小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想啊,这些墙壁以前肯定也见证过很多的欢笑和温馨呢,现在却只剩下一片死寂。
不过呢,在这片废墟里,我也看到了一些让我特别感动的东西。
比如说,有一些花草从废墟的缝隙里顽强地钻了出来。
你看,大自然都这么努力地在展示生命的力量,就像在告诉人们:“虽然地震很可怕,但咱可不能被打倒!”还有那些在遗址周围默默守护的人们,他们把这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前来参观的人能够感受到尊重和秩序。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听到了很多关于救援的故事。
那些救援人员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在最危险的时候冲进这片废墟。
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在一堆堆的石头和残骸下面寻找生命的迹象。
这让我觉得,在灾难面前,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大家团结起来,那种力量又无比巨大。
从北川地震遗址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就想啊,咱们平常总是抱怨这抱怨那的,今天没吃到喜欢的冰淇淋啦,明天被老板骂了几句啦。
可是跟北川经历的这些比起来,那些算得了什么呢?这一趟就像给我上了一堂超级深刻的课,让我知道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好好对待身边的人。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咱得像那些从废墟里钻出来的花草一样,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坚强地活着,还得活得精彩呢!。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记忆如巨石般沉重,深深地嵌入我们的心底,成为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北川地震遗址,就是这样一处让人心痛而又充满敬畏的地方。
走进北川地震遗址,仿佛瞬间被一股沉重的气息所笼罩。
眼前的残垣断壁,破碎的砖瓦,扭曲的钢筋,无一不在诉说着那场灾难的残酷。
这里曾经是繁华的街道,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园,而如今,只剩下一片死寂和荒芜。
我慢慢地走着,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
脚下的道路崎岖不平,破碎的水泥块和砖块不时地硌着脚底。
路旁的一栋栋建筑物,有的倾斜着,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有的已经完全坍塌,只剩下一堆堆杂乱的废墟。
墙壁上的裂痕,像是大地愤怒时留下的爪痕,触目惊心。
走进一所学校,那场景更是让人心碎。
原本充满生机的校园,如今变得一片狼藉。
教室里的桌椅东倒西歪,黑板上还留着未写完的板书。
课本和书包散落在地上,仿佛它们的主人刚刚离开。
操场上的旗杆孤独地矗立着,国旗在风中飘荡,仿佛在呼唤着那些逝去的生命。
在一处居民楼前,我看到了一辆被倒塌的墙壁压得变形的自行车。
车把扭曲着,车轮瘪了下去,车身上布满了灰尘和锈迹。
我仿佛看到了它的主人曾经骑着它穿梭在大街小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如今,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继续前行,我看到了一棵屹立不倒的大树。
它的树干上布满了裂痕,但它的枝叶依然繁茂。
在这片废墟中,它显得如此坚强,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是顽强的,哪怕经历了巨大的灾难,也依然能够绽放出希望的光芒。
遗址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人们留下的祭奠物品。
鲜花、香烛、纸钱,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无尽思念。
我站在那里,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物品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人们内心深处那份深沉的爱的体现。
看着这片废墟,我不禁想起了当时的情景。
那地动山摇的瞬间,人们的惊恐和无助,亲人间的生离死别。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无法想象当时的人们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绝望。
然而,在这片废墟中,我也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全国各地赶来支援的人们,看到了那些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身影,看到了重建后的新北川焕发出的新的生机。
南澳地震遗址观后感

南澳地震遗址观后感去了南澳的地震遗址之后,那感觉就像是历史在我眼前来了一场超震撼的“特效大片”,而且还是不花钱的那种。
一到那儿,看到那些歪歪斜斜的房子,断裂的墙壁,就好像能听到大地当年发“脾气”时的怒吼声。
这些建筑就像一群残兵败将,还保持着地震那一刻的惊恐姿势呢。
你瞧那墙缝,宽得能塞进去我的小拳头,这可都是大地剧烈摇晃的“签名”啊。
我当时就想,这地震可真是个超级大力士,把这些原本坚固的房子都弄得像小孩子搭的积木一样,一碰就倒。
我一边走一边感叹,在大自然面前,咱们人类的那些小房子就跟纸糊的似的。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住的小窝,以前还觉得挺结实的,现在看来,也就是大地心情好的时候才容忍它存在。
那些断裂的柱子,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惨状,“我们尽力了,可是地震那家伙太猛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地震遗址也有一种别样的美。
这种美不是那种风景如画的美,而是一种带着沧桑和故事的美。
就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岁月的秘密。
这些遗址就像是南澳的一块特殊的伤疤,它虽然不好看,但却是这个地方最深刻的记忆。
而且,这个地方还让我特别有感触的是,它就像一本活生生的安全教育书。
比那些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地震多么可怕要有用多了。
站在这儿,我就忍不住想,要是真的地震来了,我可不能像个呆头鹅一样,得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这一趟下来,我感觉自己都快变成一个小小的地震专家了,知道了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大,也知道了怎么预防它。
南澳地震遗址啊,你可真是个特别的存在。
虽然你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但你却能让每个来看你的人都收获满满。
下次有朋友来,我一定得拉着他来这儿看看,让他也感受感受这震撼又有意义的地方。
走进唐山地震遗址观后感

走进唐山地震遗址观后感
走进唐山地震遗址,那一瞬间,感觉时间都凝固了,只剩下沉重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一进去,看到那些歪歪斜斜的建筑残骸,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肆意摆弄过的玩具,可这不是玩具,这是曾经承载着无数人生活、梦想和希望的家园啊。
我站在那儿,脑袋里就开始想象当时那场可怕的灾难来临的场景。
大地疯狂地摇晃,房屋就像纸糊的一样纷纷倒下,人们在黑暗和恐惧中呼喊、挣扎,那得多绝望啊。
那些断裂的水泥柱,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它们横七竖八地躺着,有的半截插在地里,有的还连着一点摇摇欲坠的楼板。
我都不敢大声喘气,生怕惊扰了这片寂静中的伤痛记忆。
我当时就想,在大自然的愤怒面前,人类可真渺小,就像蝼蚁一样。
不过呢,在遗址里走着走着,我也感受到了一种力量。
那是一种从废墟中重生的力量。
你想啊,这么大的灾难都经历了,唐山现在又重新发展起来了,这得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就像凤凰涅槃一样,从这一堆废墟里重新站起来,而且还站得那么稳,发展得那么好。
这让我觉得,不管遇到啥困难,只要人还在,希望就在。
就像这些遗址,虽然它们是灾难的见证,但也是一种激励,激励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安稳,也要勇敢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在离开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一眼那片遗址。
心里默默地对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人说:“你们放心吧,这个地方已经重新充满生机了,你们也会永远被铭记的。
”这次参观,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又沉重的课,让我知道了生命的脆弱,也让我看到了人类的坚强和不屈。
参观地震纪念馆心得体会作文

参观地震纪念馆心得体会作文在参观完地震纪念馆后,我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对那段悲壮历史的沉思,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
这次参观让我意识到,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人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自然界的力量依然强大且不可预测。
它提醒我们,无论个人多么渺小,面对自然灾害时都应当抱持一颗谦逊而敬畏的心。
地震,作为大自然最原始、最具破坏力的一种力量,它的威力足以摧毁一切。
从古至今,无数的灾难告诉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的探索和征服从未停止过,但我们始终无法完全理解和控制它。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地震发生时,瞬间的毁灭力让人瞠目结舌,无数生命在那一瞬间被夺走,家园被摧毁,希望化为泡影。
在纪念馆中,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视频,无不诉说着那些因地震而失去亲人的人们的痛苦与哀伤。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但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些真实的案例让我深感震撼,也使我更加明白,无论遭遇何种困难,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希望。
因为正是这些希望,构成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柱。
参观结束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次经历转化为实际行动,首先,我决定加强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无论是通过科普教育还是参与防灾减灾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的危害,学会如何在灾难面前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它让我认识到了自然界的残酷和人类生命的脆弱,也让我明白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冷静,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珍惜生命,感恩生活,因为每一次的灾难都是对人类生存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感悟,继续前行。
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光,就能照亮黑暗;只要我们手中有力,就能战胜困难。
让我们铭记历史,警钟长鸣,共同守护这个美丽而脆弱的世界。
映秀地震遗址观后感

映秀地震遗址观后感去映秀之前,我对地震的感受仅仅停留在新闻报道里那些冰冷的数字和遥远的画面上。
但当我真正站在映秀地震遗址前,那种震撼就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心头。
一进入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破碎的大楼,歪斜着,就像一个曾经强壮却被突然打倒的巨人,如今只能以这种残缺的姿态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原本坚固的钢筋混凝土,被地震像揉面团一样拧得乱七八糟。
那些断裂的柱子,裸露的钢筋,仿佛在大声呼喊着当时的绝望。
我沿着参观的路线慢慢走着,看到了那座被地震扭成麻花状的桥梁。
这桥啊,以前肯定是连接希望与外界的通道,可地震一来,它就像是个被折断脊梁的战士,再也无法履行自己的使命。
我站在桥边,想象着地震发生时,那些正行驶在桥上的人们该是多么惊恐,那一瞬间,他们的世界就天翻地覆了。
最让我揪心的是那座时钟,指针永远停留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
这哪里只是个时钟啊,这简直是时间的墓碑,把那灾难的瞬间永远定格。
我盯着那时钟,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好像能听到当年大地的怒吼和人们的惨叫混合在一起的声音。
映秀也不全是悲伤的气息。
在遗址周围,我看到了新的映秀正在崛起。
那些崭新的房屋,充满生机的街道,就像在废墟中顽强生长出来的花朵。
当地的居民脸上虽然还能看到曾经伤痛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坚定和希望。
在映秀地震遗址,我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无情。
它可以在瞬间摧毁一切人类精心建造的东西。
但同时,我也看到了人类的坚强。
映秀人没有被那场灾难彻底打倒,他们从废墟中站起来,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
这种精神就像一把火,在这片曾经伤痛的土地上燃烧,给所有来参观的人带来鼓舞。
这一趟映秀之行,不只是对过去灾难的缅怀,更是对生命顽强和希望重生的致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遗址观后感-1000字
作文
20XX年“5.12”特大地震,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而在今天,我来到了汶川大地震遗址,亲眼目睹了大地震对当地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我们先坐着观光车,来到了漩口中学遗址。
一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大石钟。
石钟下写的是“5.12”,而石钟的时间已经永恒地停在了14时28分04秒。
在短短的1分22秒的时间内,整个龙门山脉断裂带绵延300公里,重灾区达10万平方米,造成460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6.9万多人遇难,1.8万人失踪,36万多人受伤,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并且使漩口中学43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遇难,12名学生成了孤儿,造成21个单亲家庭。
看着大地震造成的损失这么大,我的心早已泪流满面。
别看漩口中学有这么大的损失,其实映秀小学才是整
个映秀镇伤亡最惨重的地方。
映秀小学是映秀镇唯一的小学,在这里集中了整个映秀镇7-13岁的孩子。
可是一场大地震就这样夺去了这些孩子们的生命。
地震发生后,房屋已经全部倒塌,映秀小学操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了最显眼的地标。
当我还沉浸在刚才的痛苦之中时,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青少年活动中心。
进入到大堂,墙上挂了许多小英雄的照片,还分别标记了他们了事迹,其中有一个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他叫陈浩,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一起往楼下跑,到达安全地带后,发现有一位女同学还站在升旗台的高墙前,可眼看那墙就要坍塌了,陈浩奋力地跑过去,一把将她推开。
几米高的墙轰然倒塌,女同学安然无事,而自己的背部和双腿却被埋在瓦砾之中……
我们还去了地震体验馆。
一进去,仿佛自己已身临其境。
霎那间,山崩地裂,山河断流,家园损毁,生命陨落,压的我喘不过气来。
我深深地体会到地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无助,3岁,9岁,11岁…如花初放的年龄,正需要呵护的岁月,却面临着大震袭来的生死瞬间。
他们不仅没被灾难压倒,反而在大地震和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