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新能源指哪些

新能源指哪些
新能源指的是指可持续利用的、对环境污染较小且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排放低的能源,通常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地温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新能源。
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技术和设备。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热和热水等多种用途,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风能是指利用风力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技术和设备。
利用风能可以发电、带动风车进行机械工作等。
风能是一种广泛分布、可再生的能源,其利用不污染环境,对气候变化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地热能是指利用地壳深部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技术和设备。
地热能可以供暖、发电和生活用水等,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能源,对环境污染较小。
地温能是指利用地壳浅层地温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技术和设备。
利用地温能可以进行空调、供热和供冷等,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潮汐能是指利用潮汐水位变化产生的水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技术和设备。
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稳定的能源,可以发电和供能等,且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质作为原料,通过生物
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技术和设备。
生物质能可以用于发电、供暖和燃料等,具有可再生、清洁和低碳等优点。
总结来说,新能源是指一类能够提供持续、清洁、低碳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地温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能源在未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能源的概念

新能源的概念新能源是指以取之不尽、利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资源作为能源的能源形式。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抬头和能源问题的凸显,新能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介绍新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优势,以及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探讨新能源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不会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且在利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能源形式。
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潮汐能等多种形式。
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相比,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利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特点,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选择。
新能源的分类根据能源的来源和形态,可以将新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两大类。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具有再生再生的特点;清洁能源则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新能源的分类多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新能源的优势新能源具有多种优势,首先是取之不尽。
由于新能源主要来自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不会因为过度开采而耗尽资源,可以长期持续供应。
其次,新能源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和减缓气候变化。
再者,新能源的利用成本逐渐下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业发展空间。
因此,新能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全球新能源发展现状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各国对新能源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
同时,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新能源政策和法规,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
然而,全球新能源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新能源的普及和应用。
什么是新能源的定义

什么是新能源的定义
新能源是指可再生资源或者是短时间内能够被再生资源,从而减少
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并且减少对环境产生的危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以及降低能源的成本。
新能源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清洁、低排放等特点,是传
统能源替代和补充的重要选择。
太阳能是新能源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
光能转化为电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
太阳能的利用具有昼夜能源平衡、零排放、无噪音等优势,是未来能
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风能是另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形式,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广泛应用于风电场、家庭风力发电等领域。
风能具有能源来源广泛、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是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动力。
除了太阳能和风能之外,生物质能也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物质燃烧或发酵产生生物质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质发电、生
物柴油等领域。
生物质能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等特点,是传统能源替代的有力选择。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形式,通过地热发电站将地球内部的热能
转化为电能,被广泛应用于地热供暖、地热发电等领域。
地热能具有
永续性、稳定性、环保等特点,对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
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的定义不仅包括上述形式,还涵盖了其他具有环保、可再生、清洁、低排放等特点的能源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清洁能源政
策的不断制定实施,新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人类
提供可持续、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
新能源有哪些

新能源有哪些
新能源是指与传统的化石能源不同,有着更加清洁、可再生、环保的特点。
现在主要的新能源包括:
1. 太阳能能源:太阳能是一种最常见的新能源,它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电能,或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
2. 风能:风力是地球上另一种广泛存在的可再生能源。
通过风力涡轮机,风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3. 水能:水利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重要的一个方向,它利用水流和水压驱动涡轮机,从而产生电能。
4.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包括木材、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可再生资源,可以通过发酵和气化等过程转化为能源。
5. 地热能:地热能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利用地下的热能,可以产生热能和电能。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新能源外,还有一些尚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的新能源技术,如海洋能、地球能等。
总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生态效益。
新能源是什么

新能源是什么?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扩展内容: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新能源(New Energy)

新能源(New Energy)是指相对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而言的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它们对环境影响较小,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新能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通过太阳光发电的能源。
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电池板)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供家庭和工业使用。
2. 风能:风能是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3. 水能:水能是通过利用水流(如河流、潮汐等)产生的动力来发电的能源。
水力发电包括大坝发电、小型水电站以及潮汐发电等形式。
4.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通过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废弃物产生的能源。
生物质能可用于发电、供暖或生产燃料,如生物柴油和乙醇。
5. 地热能: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产生的热能。
通过地热发电站,可以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为家庭和工业供电。
此外,地热能还可用于供暖和供冷。
6. 氢能:氢能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主要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再通过燃料电池将氢气转化为电能和水。
氢能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且燃烧产物仅为水,无污染物排放。
发展新能源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安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然而,新能源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具竞争力。
新能源是指什么

新能源是指什么新能源指的是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的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
它主要指的是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自然资源转化而来的能源。
首先,新能源的发展得益于环境保护的要求。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的使用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的程度。
而新能源的使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其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
我们都知道,传统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开发利用过程中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相比之下,新能源的储量几乎是无限的,例如太阳能、风能等都是自然资源,不会因为开采而枯竭。
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减轻资源供需压力。
此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产业的兴起为社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设备等新能源产品的生产,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新能源的使用也能够降低能源生产的成本,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最后,新能源的发展也为全球能源供应安全提供了新的选择。
传统能源的供应主要依赖于少数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一旦这些储量减少或者供应中断,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使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能源供应更加平衡,降低对传统能源供应的依赖,提高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新能源是指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的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新能源的发展受益于环境保护需要,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全球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将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能源还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首先,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降低对外能源依赖。
传统能源大多数是进口依赖,长期以来,为了能够稳定的获取能源,各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什么是新能源

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的,具有比传统能源更优越环保特性的能源形式。
新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推动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能源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能等。
这些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能够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相比较而言,新能源的发展正日益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热点和重点。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资源,可以通过光伏电池转换成电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不仅可以为家庭供电,还可以向电网输出电能,甚至供给城市大规模用电。
与此同时,风能、水能等新能源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备受各界关注。
新能源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产业链的延伸,不仅刺激了经济增长,还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新能源的应用将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流趋势。
新能源不仅具有环保、清洁的优势,同时对于缓解能源紧张、改善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应当重视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完善新能源体系,为建设美丽家园、实现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新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柱。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人类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愿新能源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主角,助力打造一个繁荣、和谐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潮汐能资源
潮汐能大小直接与潮差有关,潮差越大,能量也就越大。 实践证明,平均潮差≥3m 才有经济效益,否则难于实用化。
据初步统计,我国潮汐能蕴藏量约为2.9 亿千瓦,比10 个 三峡电站还要多。年发电量可达2750 亿度,可供应一亿个 城市家庭用电。 我国可开发潮汐能资源装机容量达2000 多万千瓦,年发电 量可达600 多亿度。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波浪发电装置的基本构成
波浪发电,一般是通过波浪能转换装置,先把波浪能转换为 机械能,再最终转换成电能。波浪上下起伏或左右摇摆, 能够直接或间接带动水轮机或空气涡轮机转动…… 目前国际上应用的各种波浪能发电装置都要经过多级转换。 波浪发电装置种类很多„波浪能转换方式,大体可分四类: 1)机械传统式 2)空气涡轮式 3)液压式 4)蓄能水库式
小于150℃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则分布于板块内部的活动 断裂带、断陷谷和坳陷盆地。
பைடு நூலகம்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世界地热资源分布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我国的地热资源
全国地热可采储量,是已探明煤炭可采储量的 2.5 倍,其中 距地表2000 米以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 我国是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可供高温发电的约580 万千 瓦以上。 目前,全国经正式勘查并经国土资源储量行政主管部门审 批的地热田有103 处,经初步评价的地热田有214 个。 每年全国可开发利用的地热水总量约68.45 亿立方米, 所含地热量折合3284 万吨标准煤的发电量。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地热资源的类型
(1)热水型 水从周围储热岩体中获得热量形成的,包括热水及湿蒸汽。 (2)干蒸汽型 是存在于地下的高温蒸汽。含有高温饱和蒸汽而又封闭良好的地层,当 热水排放量大于补给量时,就会因缺乏液态水分而形成“干蒸汽”。 (3)地压型 以高压水形式存于地下2~3km深处的可渗透沉积岩中,被不透水的岩石 盖层所封闭,因而承受很高的压力。 (4)干热岩型 地壳深处的岩石层温度很高,储存着大量的热能。由于岩石中没有传热 的流体介质,也不存在流体进入的通道,因而被称为“干热岩” 。 (5)岩浆型 在地层深处呈粘性半熔融状态或完全熔融状态的高温熔岩中,蕴藏着巨 大的能量。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7)中国大万山岛3kW 和20kW 岸基OWC 1989 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位于南海的珠海 市大万山岛,建成中国第一座波浪能试验电站。 这座3 千瓦的岸式振荡水柱型波浪能电站,建于一块巨大的 岩石上,采用人造水道和Wells涡轮机。 1989、1990及1991年对其三次海上运行试验表明,具有很 好的实海况运行能力和良好的能量转换性能。 在该电站原有基础上,1996 年完成20 千瓦电站的建造。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海浪发电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海浪的运动
水面上的大小波浪交替,有规律地顺风滚动前进; 水面下的波浪随风力不同做直径不同、转速不同的圆周或椭 圆运动。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我国波浪能资源
我国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沿海海域年平均波高在2~3m, 波浪功率可达17~39 kW/m,渤海湾更高达42 kW/m。 90%以上分布在经济发达而常规能源缺乏的东南沿海,主要 是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以及台湾省沿岸。 据波浪能能流密度和开发利用的自然环境条件,首选浙江、 福建沿岸,应为重点开发利用地区,其次是广东东部、长 江口和山东半岛南岸中断。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波浪能的优点
在海洋能中,波浪能除可循环再生以外,还有以下优点:
1)以机械能形式存在,在各种海洋能中品位最高; 2)在海洋能中能流密度最大,在太平洋、大西洋东海岸纬 度40~60°区域,可达30~70 kW/m,甚至100 kW/m; 3)海浪无处不在,波浪能在海洋中分布最广。 4)波浪能可通过较小的装置实现其利用。
新能源发电技术
朱永强
zyq@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本课程的配套教材: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朱永强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9
海洋能源(简称海洋能)
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分别 以机械能、热能和化学能等形式存在。 除了潮汐能和潮流能来源于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以 外,其他几种都来源于太阳辐射。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潮汐发电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现代对潮汐的认识—— 潮汐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各处引力的不同所引起的海水有 规律的、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太阳和月球引起的海水上涨,分别称为太阳潮和太阴潮。 太阳和月球对地成直角时,太阳潮的落潮和太阴潮的涨潮,二 者共同作用,会相互抵消,形成潮势较弱的小潮。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地热发电的原理
由于地热能源温度和压力低,地热发电一般采用低参数小容 量机组。 经过发电利用的地热流都将重新注入地下,既能保持地下水 位不变,还可在后续循环中从地下取回更多的热量。 在实际利用中,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应针对地热 特点采用相应方法,实现经济高效的利用。包括: 1)电站建设和运行的技术改进; 2)提高地热能的利用率; 3)回灌技术; 4)防止管道结垢和设备腐蚀。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主要是地热蒸汽和地热水两大类,已 经有很多的实际应用。 干热岩和地压两类尚处于试验阶段,开发利用很少,不过 干热岩储量巨大,未来可能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力。 岩浆型资源的应用还处于课题研究阶段。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世界地热资源分布
全球地热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但有一定的规律。 从全球地质构造观点来看, 大于150℃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出现在地壳表层各大板块 的边缘,即分布在地壳活动的地带,如板块的碰撞带、板 块开裂部位和现代裂谷带。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目前,中国有7 个潮汐电站仍正常运行发电,总装机容量 7245 千瓦,每年可发电1000 多万千瓦时。
我国发电运行的7 处潮汐电站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中国之最
中国第一座潮汐电站 浙江临海汐桥村潮汐电站,1959 建成,2×60 kW机组。 中国最大的潮汐电站 浙江温岭乐清湾的江厦潮汐发电站。500kW首台机组1980 年发电,1985 年全部竣工,共安装1×500kW + 1×600kW +3×700kW =3.2MW,世界排名第三。 单库双向运行,水库面积1.58 km2,平均潮差5 m,最大潮差 8.4 m,与钱塘江最大平均潮差相当,基本属于半日潮。设 计年发电量为1000 万度。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潮汐电站的类型
(1)单库单向潮汐电站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潮汐电站的类型
(2)单库双向潮汐电站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潮汐电站的类型
(3)双库连续发电潮汐电站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我国潮汐发电的发展
世界上建造潮汐电站最多的国家? 中国,1950s-1970s,先后建了约50 座潮汐电站,但据1980s 初的统计,其中大多数已经不再使用。 例如,1977年初广西曾在钦州果子山建成一座小型的实验性 潮汐电站,那里平均潮差只有2 m,发电量不大,1983年 发电机坏了以后,就停止了发电运行,改用水轮机粉碎饲 料,变成了潮汐动力站,而其蓄水库后来被改为虾塘。 我国的潮差偏小,平均潮差都<5m,因而潮汐发电的经济效 益不会太高,电站设计须着眼于大坝建造所带来的交通、 围垦、滩涂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上。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农历初一,太阳和月球位于地球同侧,三者近似成直线, 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方向相同,合力最大,太阳潮和太阴潮 同时同地发生,就形成大潮。 农历十五,太阳和月球位于地球两侧,三者近似成直线, 面向月球的太阴潮和背离太阳的太阳潮共同作用,背离月 球的太阴潮和面向太阳的太阳潮共同作用,也形成大潮。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4)海蛇式(Pelamis) 当波浪起浮带动整条装置时就会起动铰接点,其内部的液压 圆筒的泵油会起动液压马达经过一个能量平滑系统。 在每个铰接点产生的电 力藉由一共同的海 底缆线传输到岸上。 装置长度约为130米, 直径达3.5米。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5)摆式(Pendulum) 图 5.19 为以色列S.D.E Energy 公司开发的Hydraulic Platform,通过浮板的摆动将波浪能转换为液压产生电力。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波浪能装置的安装模式
各种波浪能转换装置,往往都需要一个主梁或主轴,即一种 居中的、稳定的结构,系锚或固定在海床或海滩。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典型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1) 振荡水柱式(OWC) 发展最早、研究最多也是目前最成熟的波浪能利用装置。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3)点头鸭式(Duck) 1983 年爱丁堡大学Stephen Salter 教授在英国波浪能研究 计划资助下开发出Salter’s Duck。 鸭子的“胸脯”对着海浪 传播的方向,随着海浪 的波动,像不倒翁一样 不停地摆动。 摇摆机构带动内部的凸轮/ 铰链机构,改变工作液 体的压力,从而带动工 作泵,推动发电机发电。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6)收缩坡道式(TAPCHAN) TAPered CHANnel意思是收缩坡道,有的文献称为楔形流 道,即逐渐变窄的楔形导槽。 在电站入口处设置喇叭形聚波器和逐渐变窄的楔形导槽,当 波浪进入宽阔一端向里传播时,波高不断地被放大,直至 波峰溢过边墙,转换成势能。水流从楔形流道上端流出, 进入一个水库,然后经过水轮机返回大海。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目前,我国仍在实际运行的地热电站只有西藏羊八井、郎 久、广东丰顺、湖南灰汤四座,维持24.78MW装机容量, 年发电量近1.3亿度。 2010年以后的几年,高温地热发电的装机容量有可能实现 翻番,甚至达到100MW。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生物质发电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生物质和生物质能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我国海洋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