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加坡住房体系研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新加坡住房体系研究报告

一、新加坡住房体系:公共组屋为主,私人住宅为辅 (3)

二、发展历程:从租赁走向自有,从小户型为主转向大户型 (4)

三、成功要素:定价合理、低成本土地及抑制投机 (7)

1、以居民收入为基准的定价机制 (7)

2、低成本土地供应 (8)

3、完善的抑制投机政策 (9)

四、影响:保障居住需求作用明显并大于稳房价 (11)

新加坡政府凭借独特的组屋模式,实现了“居者有其屋”。本文将分析新加坡住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并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为新加坡住房制度为何成功,二为其对居民住房及房价的影响。

新加坡的住房体系:公共为主,私宅为辅。受自治初期房荒问题严重的影响,新加坡政府当时便将公共住房建设作为优先任务。目前,新加坡已形成了以组屋为主的公共住宅和以中高档公寓、别墅为主的私人住宅构成的独特住房体系,其中公共住宅占比约达80%。受益于组屋的大规模供应,新加坡约82%的人口居住在组屋中,住房自有率超90%。

发展历程:从租赁走向自有,从小户型为主转向大户型。制度初期,政府主要供应小户型租赁住房,针对对象为中低收入群体。脱离马兰西亚独立建国后,为了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新加坡政府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鼓励住房自有,并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和补贴以提高居民的购买能力,组屋的供给对象也由中低收入逐步扩大至中等收入群体,4、5居室大户型组屋供应增加。

成功要素:定价合理、低成本土地及抑制投机。首先,组屋定价机制以居民收入为基准,其中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小户型组屋优惠和补贴力度更强,其实际支付价款远低于同期转售组屋和私人住宅价格。第二,低成本的土地供应为低价组屋的必要保障。组屋建造所需土地的供应方式早期为政府无偿划拨,后变更为低价强制征用。在组屋制度逐步成熟后,土地征用由低价强征发展为以市价为基准,但建屋发展局在地价上仍能获得一定折扣。此外,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严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