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科常规检验

合集下载

第十章弧菌科和气单胞菌科的常规检查

第十章弧菌科和气单胞菌科的常规检查

霍乱弧菌的革兰染色
霍乱弧菌米泔样粪便直接涂片镜检
培养和生化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耐碱不耐 酸,在PH7.4-9.6范围内能生长,尤其在 PH8.8-9.0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琼脂平板上 生长良好。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 好。初次分离时常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由于其他杂菌受到抑制,而霍乱弧菌经6-9 小时可在液体表面大量繁殖,形成菌膜。
抵抗力



对氯、苯酚(石炭酸)、甲酚皂(来苏尔)等消 毒剂敏感,不耐热,65℃ 30分钟即被杀死。 在淡水中生存不超过2日,但在海水中能生存47天 以上,盐渍酱菜中存活30天以上。 耐碱不耐酸,在2%冰醋酸或食醋中5分钟死亡。
对氯霉素敏感,对新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 呋喃西林、吡哌酸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磺胺嘧 啶耐药。


如治疗不及时,患者常因肾衰竭和休克而 死亡,若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则大多 数患者可在数日内恢复。 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所致疾病较Eltor生物 型严重。近年来,由O139群霍乱弧菌所引 起的霍乱暴发流行有上升的趋势,应给予 高度重视。

霍乱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主要是体液免疫。
改善卫生条件,加强水源、食品、粪便的卫生管 理,不生食贝壳类水产品等是预防霍乱弧菌感染 和霍乱流行的重要措施。加强国境检疫。同时有 计划得进行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及时发现、隔离、治疗患者。治疗的关键是补液,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 容量休克和酸中毒。同时使用有效抗菌药物进行 治疗。

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较大,
Eltor生物型可产生β溶血环。 在SS琼脂平板上通常不长,麦康凯 琼脂平板上多可生长。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五章_弧菌科及检验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五章_弧菌科及检验

第十五章弧菌科及检验本章内容一、弧菌属(一)霍乱弧菌(二)O139型霍乱弧菌(三)副溶血性弧菌(四)其他弧菌二、气单胞菌属与邻单胞菌属(一)气单胞菌属(二)邻单胞茵属革兰阴性直杆菌或弧菌有极端鞭毛氧化酶阳性动力阳性发酵葡萄糖弧菌属——分类根据细菌的抗原性、生化特性、DNA同源性、致病性和耐盐性等将弧菌分为四类:①O1群霍乱弧菌;②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能被O1群血清凝集但不产生致病毒素;③非O1群霍乱弧菌;④其他弧菌:包括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创伤弧菌、麦氏弧菌和拟态弧菌。

大多数为非病原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引起霍乱和食物中毒。

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形态:弧形或逗点状,“鱼群状”。

人工培养后呈杆状。

染色:G-。

特殊结构:有菌毛,无芽胞,部分有荚膜。

一端有一根粗而长的鞭毛,悬滴观察可见穿梭样或流星状运动。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可无盐生长。

气体环境:兼性厌氧。

菌落特征:耐碱不耐酸。

pH8.5的碱性蛋白胨水:培养6~9h,增菌形成菌膜。

碱性琼脂平板:较大圆形扁平、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似水滴状菌落。

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CBS):较大黄色菌落。

亚碲酸钾琼脂平板:还原亚碲酸钾成金属碲,使菌落中心呈灰褐色。

庆大霉素琼脂:形成的菌落中心呈灰褐色。

·抗原·变异性:有形态变异、菌落变异、溶血性变异和毒力变异。

·抵抗力:对热、干燥、日光、酸、消毒剂很敏感。

但耐碱力较强。

霍乱弧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标本采集:以粪便(米泔水样便)为主,尽可能在用药之前采取。

及时接种适宜培养基。

常用的保存或运送培养基有碱性蛋白胨水、文-腊二氏保存液和卡-布运送培养基等。

·形态学检查:①动力观察:米泔水样粪便悬滴观察可见流星或穿梭状运动的细菌。

②制动试验:加霍乱多价诊断血清后弧菌凝集,运动停止。

③涂片染色:革兰染色,观察革兰染色阴性呈鱼群状排列的弧菌。

霍乱弧菌实验室检验技术

霍乱弧菌实验室检验技术
内容
一、霍乱概述 二、霍乱病原学 三、霍乱弧菌常规检验 四、霍乱弧菌的快速诊断 五、霍乱弧菌的噬菌体-生物分型 六、霍乱菌株的管理、保存与上送
2024/1/3
一、霍乱概述
霍乱是由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 (V.cholerae)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 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 围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
2024/1/3
必须注意同一样品中O1、O139群霍乱弧 菌可能同时存在,有必要对所有选出的 菌落都进行凝集试验。
提倡所选菌落先经纯培养后再作相关鉴 定,除非情况特殊,一般不提倡直接使 用疑似菌落作玻片凝集。尤其对于TCBS.
如从分离培养基上直接挑取单个菌落进 行血清凝集试验,可能会有假阴性或假 阳性的出现,应谨慎判断结果,特别是 外环境样品。
挑取可疑菌落作玻片凝集
– 与O1群多价和单价血清作玻片凝集反应 – 与O139群抗血清做凝集反应
2024/1/3
血清鉴定:自分离培养基上挑取可疑菌 落与01群霍乱弧菌多价/单价诊断血清及 0139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 验。玻片凝集用血清的效价一般应为 1∶40~1∶50。如可疑菌落在血清中很 快(一般在10s内)出现肉眼可见的明显凝 集,在生理盐水中不凝集者判为阳性。 可疑菌落较多时,应挑选5个以上的菌落 逐个进行玻片凝集检查,必要时,取原 划线菌落边缘透明部分再做玻片凝集, 均为阴性时方可报告未检出01群及0139 群霍乱弧菌。对首发病例菌株需送上一 级实验室做进一步鉴定或复查。
强调在选择培养上发现疑似菌后,首先 考虑进行01/0139群霍乱弧菌的玻片凝集 试验。必须从平板上各挑取5个以上的 (少于5个的全部挑取)疑似菌落进行 01/0139群霍乱弧菌玻片凝集试验。
不同类型的平板上,菌落形态有不同的 特征-----选择你最有把握的。

弧菌属常规鉴定

弧菌属常规鉴定

弧菌属常规鉴定:弧菌属分类上归弧菌科.生物学特性::革兰氏阴性菌,直或弯曲.月牙形大部分菌种为兼性厌氧.氧化酶实验为阳性.具有鞭毛.运动活泼如穿梭状.常规鉴定分两步:与相近的菌属鉴别.定属后在做种的鉴定一,与相似的菌属的区别:弧菌属的弧菌科,同科中有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均为氧化酶阳性,F,弧菌与其的区别,可依嗜血性,甘露醇,氧化酸盐O/129敏感性的区别见表:弧菌科3个菌属特性的鉴别特性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弧菌属甘露醇+ - +/-鸟氨酸- + +/-精氨酸+/- + +/-嗜血性- - +/-O/129敏感R R S弧菌属的鉴定:目前我院临床细菌室对霍乱弧菌的鉴定,一般的作初步鉴定,方法如下:1.直接涂片:2.悬滴检查:取患者粪便做悬滴标本(亦可用压滴法),检查细菌的动力,呈极活泼的穿梭性运动,O1型霍乱血清制动试验阳性,可做早期推测性报告.3.染色检查:取米泔样粪便的酶化物,黏液部分涂片,干燥后用乙醇固定,分别用革兰氏染液1/10稀释的石炭酸副虹染色,干后,油镜镜检,观察有无革兰氏阴性,呈鱼群排列的弧菌,涂片检查,只能做初步参考,不能作确诊依据.4.玻片凝集试验:自分离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与霍乱多价诊断血清(既O1群霍乱多价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所用血清效价应在1/80~1/160之间,如过浓,则稀释后再做凝集.将稀释的血清滴加在清洁的玻片上,挑取可疑菌落混匀于血清中,即刻(一般不超过10S),可见肉眼可见的明显凝集为阳性菌落应以出现销价对照,应不发生血凝为了提高阳性率应多挑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凝集试验.做初步鉴定试验后将此疑似菌退卫生防疫站做最后鉴定.[编写者]:日期[科主任签字]:。

检验微生物学 弧菌科

检验微生物学 弧菌科

26
霍乱弧菌
致病物质
*霍乱肠毒素

A亚单位 活性亚单位 ctxA
B亚单位 ctxB
与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
1A+5B
27
霍乱弧菌
致病机理
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 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 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
A亚单位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 肽,A1亚单位发挥毒性作用
28
霍乱弧菌
致病机理 A1
庆大霉素琼脂平板(含亚碲酸钾)
同双洗
15
16
17
18
霍乱弧菌
生化反应
迟发酵
霍乱红
+
19
霍乱弧菌
抗原结构与分型
O抗原 耐热(100℃2h不被破坏) 特异性高,具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 是霍乱弧菌分群和分型的基础
H抗原 不耐热 弧菌属共同抗原,特异性低
20
霍乱弧菌
分群、型
O抗原是霍乱弧菌分群和型的基础
血清型 小川型(AB) 稻叶型(AC) 彦岛型(ABC)
A抗原 + + +
B抗原 + +
C抗原 + +
22
霍乱弧菌
生物分型:二个生物型
O1群根据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分为两个生物型
鉴别试验 50U/片多粘菌素B 鸡红细胞凝集试验 羊红细胞溶血试验
V-P Ⅳ组噬菌体裂解 Ⅴ组噬菌体裂解
古典生物型 S + -
14
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常用培养基
碱性蛋白胨水
增菌6-9h,液体表面大量繁殖形成菌膜
碱性琼脂平板
圆形、较大、扁平、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似水滴状菌落
硫代硫酸钠-枸櫞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CBS)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讲义第15章弧菌科及检验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讲义第15章弧菌科及检验

弧菌科及检验弧菌科共同特点是一群氧化酶阳性、具有极端鞭毛、动力阳性、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直或微弯的杆菌。

弧菌科包括4个菌属,即弧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和发光杆菌属。

前三属细菌均可引起人类感染,发光杆菌属对人无致病性。

弧菌属极端鞭毛、甘露醇、脂酶、生长需要NaCl、对O129敏感五项为+++++,气单胞菌属为-++--,邻单胞菌属为----+,发光杆菌属为--+/-++。

一、弧菌属弧菌属的细菌分布广泛,以水中最多。

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控制中心根据细菌的抗原性、生化特性、DNA同源性、致病性和耐盐性等将弧菌分为四类:①O1群霍乱弧菌;②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③非O1群霍乱弧菌;④其他弧菌。

最后一类包括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创伤弧菌、麦氏弧菌和拟态弧菌。

本属菌共有100余种,大多数菌种为非病原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引起霍乱和食物中毒。

(一)霍乱弧菌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菌,该病为一种急性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1.生物学特性(1)形态染色:本菌呈弧形或逗点状,大小为(1.4~2.6)μm×(0.5~0.8)μm。

新分离的菌株形态典型,经人工培养后易失去弧形而呈杆状。

无芽胞有菌毛,有些菌株有荚膜。

一端有一根粗而长的鞭毛,运动活泼。

取患者米泔水样粪便作悬滴观察,可见该菌呈穿梭样或流星状运动。

液体培养物滴片染色镜检,可见排列如“鱼群状”革兰阴性弧菌。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耐碱不耐酸。

常选用pH8.5的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培养,以抑制其他细菌生长,有利于本菌的繁殖,可在无盐环境生长。

在碱性蛋白胨水中,经37℃培养6~9h,在液体表面大量繁殖形成菌膜,可达快速增菌的目的。

在碱性琼脂平板上,经培养18~24h,形成较大、圆形、扁平、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似水滴状菌落。

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CBS)上,形成较大黄色菌落。

10第十章 弧菌属检验、气单胞菌属检验

10第十章 弧菌属检验、气单胞菌属检验
ATCC 35218 (监控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 • 药物选择: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
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氯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氧氟沙 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第二节 气单胞菌属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一、临床意义
水中的常居菌,是夏季腹泻的常见病原菌。临床症状从较温 和的腹泻到严重的痢疾样腹泻(血样便),在成年人表现为慢性 化。致腹泻的气单胞菌可产生肠毒素,此肠毒素不耐热,加热 60℃30min即可失去活性。肠毒素分为细胞溶解性、细胞毒性和 细胞兴奋性三种。气单胞菌致病并非由单一的致病因子完成,而 是由多种致病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侵袭和黏附因子是菌体进入 和定植于宿主体内的前提条件;菌体表面成分保护菌体在体内增 殖、扩散;多种胞外毒素因子等的协同作用使机体最终受损,导 致疾病的发生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二、生物学特性
2.副溶血性弧菌
嗜盐性,培养基以含3%NaCL适宜,无盐不能生长。在 血平板(含羊、兔、马等血液)不溶血或只产生α溶血; 在含高盐(7%)的人O型血或兔血以D-甘露醇作为碳源的 Wagatsuma琼脂平板上可产生β溶血,称为神奈川现象( Kanagawa phenomenon, KP)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三、微生物学检验
2.副溶血性弧菌
粪便或呕吐物等标本接种分离或鉴别培养基,在分离菌落 上进行氧化酶试验、O-F试验(氧化-发酵试验),氧化酶阳性 、O-F试验发酵,进行弧菌科生化反应(弧菌科编码)。编码结 果为副溶血性弧菌,予以直接报告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霍乱弧菌实验室检测

霍乱弧菌实验室检测

分离培养(两管两板法):
接种后的碱性蛋白胨水37℃培养过夜,取菌膜下表层培养物接种选择性培养 基(庆大/四号/TCBS平板).同时吸0.1~0.2 ml表层培养物转种于 10ml碱性胨水管中作二次增菌,37℃培养6~8h再划线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
平板分离及可疑菌落挑取
平板分离
选择性分离平板应采用9cm分离平板(不建议采用7cm平板),一个平 板分离一个样品(严禁一个平板分离2份或以上样品!! )。 样品平板分离时应进行分区划线分离,平板分离的单个菌落数量应该达到 50个以落挑取
经典的鉴定步骤要求每个平板应挑取5个以上可疑菌落,转种于克氏双糖斜 面或者普通琼脂斜面待分纯培养后,再进行O1、O139群血清玻片凝集试验, 鉴于对霍乱疫情应急处理的考虑,现大多数监测实验室一般采用将血清玻片 凝集试验前置的做法,作为快速筛查的手段,直接对平板上生长的单个可疑菌 落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出现明显凝集时可做初步报告,对平板上出现可疑凝集 的菌株必须马上转种于克氏双糖斜面或者普通琼脂斜面,待纯培养物生长良 好后再次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加以确证。 庆大霉素平板和4号琼脂:多呈半透明状,菌落中央常呈灰色或灰黑色,并 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加深(由于这类培养基均含有亚碲酸盐成份)。 TCBS(硫代硫酸盐枸櫞酸盐胆盐琼脂):菌落生长呈黄色发亮、表面光滑、 润湿、稍凸起、边缘整齐。 (TCBS平板生长的菌落不能直挑取进行玻片凝 集试验,需按经典方法进行纯培养后再进行玻片凝集试验)
分离培养要点(两管三板法):
挑取粪便,直接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第一管)中,同时划线分离选择 性平板(庆大/四号/TCBS平板,第一板)。 第一管碱性蛋白胨水在37 ℃增菌6-8小时,沾取菌膜下表层液体, 划线分离选择性平板(庆大/四号/TCBS平板,第二板),同时吸取 0.1~0.2 ml表层培养物,接种碱性蛋白胨水(第二管)。 第二管碱性蛋白胨水增菌18小时后划线分离选择性平板(庆大/四号 /TCBS平板,第三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弧菌科常规检验
弧菌科种类
弧菌属 气单胞菌属 邻单胞菌属 发光菌属等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弧菌科共同特征
革兰阴性菌 需氧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 氧化酶+ 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弧菌科三个菌属的鉴别
试验 甘露醇 弧菌属 +/单胞菌 属 + 邻单胞菌 属 -
鸟氨酸
精氨酸 O/129敏感 TCBS生长 嗜盐性
小川型(AB) 稻叶型(AC)
彦岛型(ABC)
+ +
+
+ +
+
+
课件制作 陆曙梅
抵抗力与变异
ElTor型抵抗力较古典型强, 在水中存活时间长 对酸性物质敏感 对庆大霉素耐受 多次传代可失去典型形态而成为杆状
课件制作 陆曙梅
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霍乱肠毒素,导致小肠上皮 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分泌大量肠液。 所致疾病: 经肠道传染,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 霍乱,为甲类传染病。 典型病人粪便呈“米泔水”样 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以SIgA为主。 我国霍乱流行菌株以ElTor小川型为主。
课件制作 陆曙梅
气单胞菌属
形态染色: 革兰阴性杆菌,或球杆状、丝状,极端 鞭毛,无芽孢 生长条件: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生长温度较宽,0℃~45℃ 嗜冷菌37℃以下生长 嗜温菌10~42℃生长
课件制作 陆曙梅
气单胞菌属
生长现象 TCBS上不生长 血平板:灰白、光滑、凸起菌落 肠道选择平板: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 生化反应 氧化酶+、触酶+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6.5%NaCl不生长 O129不敏感 多数菌株产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耐药
课件制作 陆曙梅
生化反应
试验名称
氧化酶 硝酸盐还原 赖氨酸
结果
+ + +
试验名称
吲哚 葡萄糖 蔗糖
结果
+ + +
鸟氨酸
精氨酸双水解
+ d +
甘露醇 0%、1%NaCl
7%、10% NaCl
+ +
-
V-P 明胶液化
课件制作 陆曙梅
霍乱弧菌生物型
O1群霍乱弧菌分为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 物型 两种生物型具有相同的抗原结构 两种生物型多数生物学性状相似
课件制作 陆曙梅
作用机制示意图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发病早期采集标本 以“米泔水”样便为主,及时送检 卡-布培养基保存 严密包装,专人送检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快速诊断
标本 增菌培养 碱性蛋白胨水
直接涂片 动力、制动试验
分离培养(TCBS、碱性平板) 血清学鉴定 初步报告 生化鉴定分型
+/+/S + +/-
+/R -
+
+ S 课件制作 陆曙梅
霍乱弧菌
是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 包括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 O139是新的流行菌株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形态染色
革兰阴性 弧形或逗点状 单鞭毛,运动呈“穿梭样”或“流星样” 无芽孢,无荚膜 在新鲜粪便中成“鱼群样”排列
课件制作 陆曙梅
鉴定依据
革兰阴性杆菌,丛鞭毛 肠道选择平板上无色透明菌落 氧化酶+、葡萄糖发酵+ O/129:R TCBS:- 6.5%NaCl:-
课件制作 陆曙梅
邻单胞菌属--主要性状
只有一个菌种:类志贺邻单胞菌 革兰阴性杆菌,单鞭毛或丛鞭毛,无芽孢,无 荚膜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在SS平板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 氧化酶+,葡萄糖发酵+ O/129:S TCBS:不生长 6.5%NaCl:不生长 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双水解均+ 多数菌株产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耐药
课件制作 陆曙梅
气单胞菌属--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溶血毒素、细胞毒素 所致疾病: 肠道感染:是夏季腹泻常见病原菌 肠外感染:败血症、伤口感染等 多数菌株产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耐药
课件制作 陆曙梅
检验程序
涂片 染色镜检 标本 血标本
分离培养 (血平板、Mac)
增菌
氧化酶 TCBS生长 O/129 耐盐试验
检验程序
确诊报告
课件制作 陆曙梅
检验方法--显微镜检查
涂片染色: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注 意形态、排列 动力观察:压滴法或暗视野镜检,注意 运动方式 制动试验:O1诊断血清与菌体结合,动 力消失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分离培养
标本接种碱性蛋白胨水增菌6~8小时, 转种TCBS或庆大霉素琼脂, TCBS:出现黄色菌落 庆大霉素琼脂:出现中心灰褐色的菌落
课件制作 陆曙梅
霍乱弧菌两种生物型的鉴别
鉴别试验 V-P 羊红细胞溶解 50U多粘菌素 鸡红细胞凝集
Ⅳ组噬菌体裂解
Ⅴ组噬菌体裂解
古典生物型 S -
ElTor生物型 + + R +
+
-
+
课件制作 陆曙梅
霍乱弧菌分群、型
O抗原是霍乱弧菌分群和型的基础 根据O抗原不同分为139个血清群 O1群包括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 其他群称为非O1群(非凝集弧菌) O1群血清型(见下表) 血清型 A抗原 B抗原 C抗原
可疑菌落 初步生化反应
全面生化反应
肠毒素测定
课件制作 陆曙梅
鉴定试验
与肠道杆菌、非发酵菌鉴别 与邻单胞菌属和弧菌属鉴别 气单胞菌属种间鉴别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肠道杆菌、非发酵菌、弧菌科鉴别
鉴定试验
氧化酶
肠杆菌科

非发酵菌

弧菌科

葡萄糖氧化/ 发酵(O/F) 鞭毛
F
周鞭毛
O/-
F
单、丛、周 单、丛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课件制作 陆曙梅
鉴定
生化反应:粘丝试验、霍乱红反应 确定血清群:O1群诊断血清与可疑菌落作玻片 凝集,以确定是否为O1群 确定血清型:与分型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以 确定血清型别 确定生物型: 第Ⅳ组噬菌体裂解试验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鸡红细胞凝集试验 溶血试验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性状
霍乱弧菌
革 兰 染 色
鞭 毛 染 色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 耐碱不耐酸,常用pH8.4~9.2碱性培养 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 菌落圆形、较大、扁平
课件制作 陆曙梅
霍乱弧菌常用培养基
碱性蛋白胨水 碱性琼脂平板 硫代硫酸钠-枸櫞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 板(TCBS) 庆大霉素琼脂平板(含亚碲酸钾)
革兰阴性杆菌,或微弯,单端鞭毛,无芽孢, 无荚膜 营养要求 不高,嗜盐性,最适盐浓度3.5% NaCl,无盐培养基不生长 TCBS:形成不发酵蔗糖的绿色菌落 神奈川现象+: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能溶解 人或兔红细胞,不溶解马红细胞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副溶血性弧菌--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溶血素(耐热直接溶血素和 耐热相关溶血素) 所致疾病: 食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盐腌食品,引 起食物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