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重难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与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与汇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 I = U R R=U IU=IRU ——电压——伏特(V );R ——电阻——欧姆(Ω);I ——电流——安培(A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I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R=U 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 I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 I,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15 电功和电功率(原卷版)

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15 电功和电功率(原卷版)

专题15电功和电功率2023年考点与往年变化不大,考法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生活生产实例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如:电功率的计算式P=UI及推导式的应用焦耳定律的公式及简单应用画出部分家庭电路图三线插头电功率的定义式P=W/t的应用动态电路中电功率的最值问题仍是高频考点,占分比较重;利用电能表的主要参数计算电能练习使用测电笔寻找家庭电路断路的故障点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触电防护也是必考点,一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考查;另外还有结合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与内能的结合,与欧姆定律等的结合考查。

预测今年中考考点不会变化太大,考点还是会延续之前的考点。

考查方式会进一步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即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情景设置上更加新颖、贴近生活、加入最近科技信息,考有所依,学有所用。

(建议用时:20分钟)一、单选题1.(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灯泡标有“8V”的字样,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点时,电压表1V的示数为12V,图乙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点移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压表2V的示数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之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在这一过程中,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6W B.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4ΩC.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0W D.2min电路至少做功1200J2.(2023·江苏盐城·三模)家庭照明使用的灯泡已经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图甲是白炽灯,图乙是节能灯,图丙是LED灯。

光通量是指光源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的光量,它是衡量灯的光亮度的重要指标,单位用LM。

光效即发光效率,是指一个光源所发出的光通量和所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可用LM/W表示(一般家庭使用的白炽灯15LM/W、节),30W节能灯与某白炽灯发光亮度相同,该白炽灯能灯50LM/W、LED90110LM/W的电功率是()A.15W B.50W C.80W D.100W 3.(2023·江苏常州·二模)关于电能表、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电能表只能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负载用电器的最大功率不超过2200W B.图示电能表表盘转动300转,表明电路消耗电能0.5kW•hC.家庭电路中插座与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只有大功率用电器才使用三脚插头D.用电器不慎起火后,应立即用水灭火,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上任何金属体4.(2023·江苏无锡·二模)在“估测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先断开家中所有用电器,只让图甲所示空调工作3min,测得电能表指示灯闪烁120次。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一:知识点梳理一:电阻和变阻器1. 电阻 (R)(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家在它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它的电流无关,不论它两端有无电压、有无电流通过,它的电阻都存在并且不变)(2)电路符号:(3)单位:欧姆(简称:欧) 单位符号:千欧(k) 1 k = 103兆欧(M) 1 M = 103k = 106(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探究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2、变阻器(1)原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达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地改变电阻的大小。

(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A、接线: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应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

B、闭合开关之前,应调节滑片使它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作用是保护电路。

C、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二:欧姆定律1、电流的三种效应:(1) 电流的热效应,(2) 电流的磁效应,(3) 电流的化学效应2、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2) 结论: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是由作用在它两端的电压和该导体的电阻共同决定的。

A、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物理表达式:I=U/RA、运用公式I=U/R解题时要注意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同一性),且同一状态(同时性),总之,要注意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的对应关系。

B、推导公式R=U/I,不可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的电流成反比;C、利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或测量导体的电阻,但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如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通过的电流为零,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电阻不为零,此时,R=U/I不适用。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I=U/R,变形公式有:U=IR,R=U/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U/R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6、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R=R1+R2++Rn(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大)
并联:1/R=1/R1+1/R2++1/Rn(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小)
n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则R总=nr;n个阻值为r的电阻并联则R 总=r/n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

2023年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重难知识点汇总

2023年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重难知识点汇总

《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重难知识点汇总一、欧姆定律:1、内容: 导体中旳电流, 跟加在导体两端旳________成正比;而跟流过超导体旳_______成反比.2、体现式:_______________.3、探究电路图:(重点要弄清晰每一种仪器旳作用是什么)4、对欧姆定律旳理解: 欧姆定律反应了在电路当中,电阻和电压是怎样来影响电流大小旳.公式变形:(1)U=IR 意义:在已知电阻值和流过电阻旳电流旳状况下, 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电阻两端旳电压大小。

注意:不能由公式得出电压与电流大小成正比旳结论, 由于在电流为0旳状况下, 电压也也许不为零。

(2)意义: 本公式表明可以用测定电阻两端旳电压和电流旳大小来计算电阻旳大小。

这也就是用“伏安法”测定电阻大小旳原理。

6、欧姆定律旳应用: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旳规律:①在串联电路中: 如图, 有U总=U1+U2 即: , 又由于串联电路中I总=I1=I2, 因此: R总=R1+R2。

(越串越大)②在并联电路中:如图, 有I总=I1+I2, 即。

由于并联电路中, 因此: 。

(越并越小)注意:不管是串联电阻还是并联电阻, 其中一种电阻增大, 总电阻都将增大。

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重点内容):①串联分压: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到处相等:, 由欧姆定律可得:, 它旳意义是:串联电路中, (由于电流到处相等), 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电阻大旳分得旳电压越大。

②并联分流:并联电路中由于各支路两端旳电压都相等:, 由U=IR可知, (注意分子分母次序)。

这个公式旳意思是:并联电路中, (由于各电压相等), 各支路旳电流大小和电阻成反比, 电阻越大旳流过旳电流越小。

二、电功(W)和电功率(P):电功: 即“电流做功”之意。

所谓电流做功旳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旳能旳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 也就有多少旳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旳能。

在学习中, 我们可以把“电功”这个词简朴理解成“消耗旳电能”。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复习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复习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复习知识点归纳(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V V 、μV换算关系:1v=1000V 1V=1000 V 1 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电压不高于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那么: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那么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Ω 1 Ω=1000Ω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结构示意图: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局部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⑵电阻箱。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温馨提醒:善听,好思,勤练。

欧姆定律一、考点、热点回顾(一)知识框架R一定时,I与U成正比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U一定时,I与U成反比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公式:(变形式,)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成立条件:I、U、R是对应同一个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应用 实验步骤:串联电路:R=R1+R2+R3+……+R n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并联电路: = = …… =欧姆定律的规律: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人体的安全电压≤36V安全用电 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注意防雷(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 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倍数变化 ③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读出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与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论证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成正比关系。

图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目的 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n 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闭合开关后,换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倍变化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不变 ④把对应着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论证电流和电阻有关,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初三物理电流电路电功率欧姆定律知识点汇总

初三物理电流电路电功率欧姆定律知识点汇总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³10-19;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七、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八、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提供电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记住常用的符号)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2、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3、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重难知识点汇总一、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________成正比;而跟流过超导体的_______成反比.2、表达式:_______________.3、探究电路图:(重点要弄清楚每一个仪器的作用是什么)4、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欧姆定律反映了在电路当中,电阻和电压是怎样来影响电流大小的.5、公式变形:(1)U=IR意义:在已知电阻值和流过电阻的电流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电阻两端的电压大小。

注意:不能由公式得出电压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的结论,因为在电流为0的情况下,电压也可能不为零。

(2)R UI意义:本公式表明可以用测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来计算电阻的大小。

这也就是用“伏安法”测定电阻大小的原理。

UR 1 1:U (( ,6、欧姆定律的应用:(1) 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①在串联电路中:如图,有U总=U 1+U 2即: I 总R 总=I 1R 1+I 2R联电路中 I 总=I 1=I 2,所以:R 总=R 1+R 2。

(越串越大)2,又因为串②在并联电路中:如图,有 I 总=I 1+I 2,即 U R总 总=1 + R 1U 2 。

因为并联电路中R2U =U =U , 所以: 1总 1 2 总= + R R1 2。

(越并越小)注意:不管是串联电阻还是并联电阻,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都将增大。

(2) 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重点内容)①串联分压: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处处相等:I =I ,由欧姆定律可得:U 1 2 1 = 2R1 ,它R2的意义是:串联电路中, 由于电流处处相等),电压和电阻成正比,电阻大的分得的电压越大。

②并联分流:并联电路中由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U =U ,由 U =IR 可知,12I I1 = 2R 2 (注意分子分母顺序)。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并联电路中, 由于各电压相等) 各支 R1路的电流大小和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的流过的电流越小。

二、电功(W )和电功率(P ):1、 电功:即“电流做功”之意。

所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也就有多少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把“电功”这个词简单理解成“消耗的电能”。

2、 电功(W )的单位:①主单位:焦耳(J )。

②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也叫“_____”。

换算关系:1 度=1kWh =____________J.(识记)(1kwh=1kw×1h=1000w×3600s=?)②如何用电表的转数来确定消耗了多少电能: 设电能表转 n 0 转消耗 1kWh 的电能,这: ③推导公式:(结合欧姆定律): P = I 2R (常用于串联电路) P = (常用于并联电路,①额定电压: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值(U 额),也就是用电器上标明的电压值。

家3、 电功(也就是电能)的计算公式:①基本公式:W=UIt (意义:电流在电路上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其中单位:U ——伏I ——安 t ——秒 W ——焦耳②推导公式 1:W = I 2Rt (串联电路)推导公式 2:W =U2tR(并联电路)适用范围:两个公式都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③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式:W=Pt 。

U 2W = UIt = I 2 Rt = t = PtR4、 电功的测量工具——电能表①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电路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 _________。

(个数据在电能表表盘上)如果电能表转了 n 转,则消耗的电能W = n (k W ⋅ h ) 。

n5、 电功率(P ):是表示不同用电器消耗电能_________的物理量。

电功率越大,表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速度越______.(请辨别:电功率越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 )6、 电功率(P )的单位:①主单位:瓦(W )②常用单位:千瓦(kW )7、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①定义式: P = W t(普遍适用。

单位(注意对应)W —焦耳或千瓦时,t —秒或时,P —瓦或千瓦)②电路专用式:P =UI (适用于所有电路。

单位:U ——伏, I ——安,P ——瓦)U 2R因电压相等)8、 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电通常 220V ))) U 2 U②实际电压:指用电器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的实际电压值(U 实 ,这个电压值可能等于额定电压,但也可能低于或高于额定电压值。

③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值(P 额 ,也就是用电器上标着的功率值;具有唯一性。

④实际功率: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值(P 实)。

由 P=UI 可知,电器的实际功率值会随着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值的变化而变化。

其对应关系是:a 、 当 U 实=U 额 时,P 实=P 额 :此时用电器正常工作。

b 、 当 U 实 >U 额 时, P 实> P 额:此时用电器超负荷工作,很可能损坏用电器。

c 、 当 U 实 <U 额 时, P 实 < P 额 :此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但一般不会损坏用电器。

几点说明:(1) 对某个用电器而言,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只有一个,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却有无数多个,每一个实际电压都对应有一个实际功率值。

(2) 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实际功率来决定(而与标称的额定功率大小无关)。

实际功率越大,则小灯泡越亮,反之,如果小灯泡越暗,则说明它的实际功率越小。

实际功率相同的灯泡,无论它的额定电压高低是否相同,其亮度都相同。

(3) 由于在不同电压下,灯泡的电阻 R 是保持不变的,根据 R =U 2 额 P 额= U 2 实 P实可得到:P 实 = P额U 2 ⎛ U实 = 额 ⎝ 实 额 ⎫ 2 ⎪ 。

公式表明:灯泡的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等于灯泡两端的实际⎪ ⎭电压与其额定电压比值的平方。

这也就意味着,电阻一定时,电压是原来的“n ”倍时,功率将是原来的“n 2”倍。

如把一个额定电压为 220V 的 100 瓦电灯接在 110V 的电路中时,实际电压只有额定电压的 1 1,则实际功率只有额定功率的 ,即 25 瓦。

这个规律在做填空2 4题时尤其有用。

(4) 在解决有关实际功率的问题中,要紧紧抓住在不同电压下电阻不变这一关键。

用电器根据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分纯电阻用电器和非纯电阻用电器;①纯电阻但推导公式 Q =W =UIt = U t = Pt 这几个公式仅适用于纯电阻用电器。

1 1 1并联电阻消耗的电功比: 1 =P = (电压不变) 并联电阻消耗的功率比: 1 =用电器是指在工作的时候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如电饭锅、电炉、电熨斗,电取暖器,电热水器,电烙铁等等。

②非纯电阻用电器是指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只有部分电能转化成了内能的用电器。

如电风扇,电动机,电脑,电视机等等。

(5) 任何用电器,只要有电阻存在,电流通过时都会有热效应,如果电阻为零(如超导体)就没有电流的热效应。

(6) 焦耳定律公式 Q =I 2 Rt 不管对纯电阻用电器还是非纯电阻用电器都适用。

2 R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对比列表:(重点识记)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图电流关系I 总=I 1=I 2 I 总=I 1+I 2电压关系 U =U + U总 12U =U =U总 12电阻关系R 总=R 1+R 2。

R R R= +总 1 2分配关系串联分压原理: U U 1 = 2R1R2并联分流原理: I I 1 = 2R2R1电功(W )两个电阻串联的总电功:W 总=W 1+W 2W = I 2Rt (电流不变)两个电阻并联的总电功:W 总=W 1+W 2 U 2tW = (电压不变)R串联电阻消耗的电功比: W 1 = W 2R1R2W RW R2 12两个电阻串联的总功率:P 总=P 1+P 2电功率(P)P = I 2R (电流不变)两个电阻串联的总功率:P 总=P 1+P 2U 2 R串联电阻消耗的功率比: P 1 = P 2R1R2P R P R2 12两个电阻串联产生的总热量:电热(Q)Q总=Q 1+Q 2Q = I 2 R t (电流不变)两个电阻并联产生的总热量:Q 总=Q 1+Q 2U 2tQ = (电压不变)RP = (电压不变)并联电阻产热功率之比: 1 =电阻串联产生的热量比: Q 1= Q 2R1R2电阻并联产生的热量比: Q1 = Q2R2R 1电热功率(P)串联电阻产热总功率:P 总=P 1+P 2P = I 2R (电流不变)并联电阻产热总功率:P 总=P 1+P 2U 2R串联电阻产热功率之比: P 1 = P 2R1R2P R P R2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