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精品资料电阻值大小的基本单位是欧姆(1.2.1根据国家标准电阻和电位器的型号由3部分或4部分组成精品资料贴片式电阻器的型号命名一般由6部分组成1.2.21.电阻在电路中长时间连续工作而不损坏,或不显著改变其性能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称为电阻的额定功率。
2.标称阻值通常是指电阻体表面上标注的电阻值,简称阻根据国家标准,常用的标称电阻值系列有1.2.3电阻的阻值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直标法直标法就是将电阻的阻值用数字和文字符号直接标在电阻体上。
2.文字符号法就是将电阻的标称值和误差用数字和文字符号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标识在电阻体上。
3.色标法是将电阻的类别及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色标电阻(色环电阻)可分为三环、四环、五环三种标法。
快速识别色环电阻的要点是熟记色环所代表的数字含16尾环金银为误差,数字应为色环电阻无论是采用三色环,还是四色环、五色环,三色环电阻的色环表示标称电阻值(允许误差均为20%10102Ω 1.0k20%四色环电阻的色环表示标称值(二位有效数1510315k5%五色环电阻的色环表示标称值(三位有效数275104 2.75M1%一般四色环和五色环电阻表示允许误差的色环4.数码法是在电阻体的表面用三位数字或两位数字加(1)标注为“103”的电阻其阻值为10×103=10kΩR标注法的电阻其电阻值为5.1Ω(3)标注为9R1的电阻其阻值为9.1Ω)四位数字标注法标注为5232 的电阻其阻值为523×102=52.3 KΩ1.2.41.阻值变化特性是电位器的主要参数。
常见的电型)三种形式,三种电位器转角与阻值的变化规律如图1.37所示。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的基本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信息技术、通讯等领域,因此对于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是电子产业的基本技能。
下面将根据常见的电子元
器件,介绍其识别与检测方法。
1. 电容器
电容器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常见的有电解电容器和陶瓷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的极性
明显,阳极和阴极可以通过外观识别,用万用表可以测试容值和损耗等参数。
而陶瓷电容
器的极性不明显,对其进行测试需要在检测时注意新旧电容的区别,使用万用表或LCR表
可以测试其容值、Q值等参数。
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通常使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值。
需要注意的是,电阻器通常会有一个色环编码,按照编码对其颜色进行判断可以知道电阻值。
此外,电阻
器的品质检测需要检查其温度系数等参数。
3. 二极管
二极管是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电性。
通过外观和标识可以判断二极管的正
负极,通过万用表可以测试其导通电压和反向电压等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二极管具
有低压降和高压降等不同类型,需要对其类型进行识别。
5.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可以包含多种电子元件。
其品牌、型号、批次等
信息通过外观可以判断,使用万用表进行测试,可以测试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等参数。
此外,还需要注意集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比如其工作温度和供电电流等等。
总之,对于以上所介绍的电子元件,识别和检测是电子产业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有效
的识别和检测方法可以将故障排查时间缩短,提升生产效率。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大家好,我是一名电子工程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电子元器件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如何正确地识别和检测它们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电子元器件。
比如说,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晶体管等等。
这些元器件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测量工具,比如万用表、示波器等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元器件的参数和性能。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一、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电阻器是我们最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它可以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
在识别电阻器时,我们需要看它的外观特征,比如说颜色、形状、尺寸等等。
我们还需要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阻器的阻值和功率等参数。
如果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更换电阻器了。
二、电容器的认识与检测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的元器件,它可以用来滤波、耦合、隔直流等。
在认识电容器时,我们需要看它的外观特征,比如说颜色、形状、尺寸等等。
我们还需要了解电容器的类型和参数,比如说容量、电压等级、工作温度等等。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时,我们需要先将其充电到一定电压,然后再进行测试。
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更换电容器了。
三、二极管和晶体管的认识与检测二极管和晶体管是常见的半导体元器件,它们可以用来放大信号、开关电路等等。
在认识二极管和晶体管时,我们需要看它们的外观特征,比如说颜色、形状、尺寸等等。
我们还需要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比如说PN结、双极性、单向导通等等。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和晶体管时,我们需要先将其接入电路中,然后再进行测试。
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更换二极管或晶体管了。
以上就是我对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的一些介绍。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谢谢大家!。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_课件

第三部分 技 能 训 练
光电耦合器
技能训练二十一 场效应管与电池简介
第一部分 教 学 组 织 一、目的要求 二、工具器材 三、教学方式建议
第二部分 教 学 内 容 一、根据给定的场效应管元件了解如下知识 二、电池简介
第三部分 技 能 训 练
技能训练二十二 片状元件的认知
第二部分 教 学 内 容 一、了解和认识几种常用的变压器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应用简介 三、变压器的一般检测第三部分 技 能 训 练
技能训练七 半导体二极管
第一部分 教 学 组 织 一、目的要求 二、工具器材 三、教学方式建议
第二部分 教 学 内 容 一、了解和认识半导体二极管 二、元器件的检测
第一部分 教 学 组 织 一、目的要求 二、工具器材 三、教学方式建议
第二部分 教 学 内 容 一、表面贴片元器件的认识 二、片状元件的包装 三、片状元件的贴装方式
第三部分 技 能 训 练
谢谢!
第二部分 教 学 内 容 一、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二、画印制电路板布线图 三、制作要点 四、选取合适的敷铜板 五、清洗敷铜板 六、在敷铜板上画图 七、腐蚀 八、清洗
技能训练四 电容器的认知与检测
第一部分 教 学 组 织 一、目的要求 二、工具器材 三、教学方式建议
第二部分 教 学 内 容 一、了解和认识电容器 二、电容器的容量标称法 三、电容器的简易检测 四、有关电容器的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 教 学 内 容 一、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 二、三端可调式稳压器
第三部分 技 能 训 练
技能训练十六
第一部分 教 学 组 织 一、目的要求 二、工具器材 三、教学方式建议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新ppt课件

1H=1000mH
1mH=1000μH
精选ppt课件2021
20
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是指电感器上标称的电感量与实 际电感的允许误差值。
一般用于振荡或滤波等电路中的电感 器要求精度较高,允许偏差为 ±0.2%~±0.5%;而用于耦合、高频阻流 等线圈的精度要求不高;允许偏差为 ±10%~15%。
471=470Ω 105=1M 2R2=2.2Ω
塑料电阻器的103表示10*10^3=10k。
片状电阻多用数码法标示,
如512表示5.1kΩ
精选ppt课件2021
9
电容的定义
• 电容(或称电容量)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
荷本领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 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 器的电容。
表示时,是用有效数宇乘上10的-1次方来表示容量大小。 如:229表示标称容量为22x(10-1)pF=2.2pF。
精选ppt课件2021
15
电感定义
一:电感器(电感线圈)和变压器均是用绝 缘导线(例如漆包线、纱包线等)绕制而 成的电磁感应元件。
二:电感的结构: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 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 成。
允许误差:电阻器的实际阻值对于标称值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 称为允许误差.误差代码:F 、 G 、 J、 K… (常见的误差范 围是:0.01%,0.05%,0.1%,0.5%,0.25%,1%, 2%,5% 等)
额定功率: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假设周围空气不流通,在长 期连续工作而不损坏或基本不改变电阻器性能的情况下,电阻 器上允许的消耗功率.常见的有1/16W 、 1/8W 、 1/4W 、 1/2W 、 1W 、 2W 、 5W 、10W
(完整版)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1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一、电阻1、色环电阻⑴认识元件•符号单位:R•作用:稳压、稳流、分压、分流•标称:1MΩ=1000KΩ=106Ω(兆欧/千欧/欧姆)①阻值色标法。
采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或点在电阻表面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
各个角度都能看清楚。
适合体积小的电阻采用表1色环表示的意义色标法分为四色环电阻器和五色环电阻器两种四环电阻:普通电阻。
第1、2环为阻值的有效数字,第3环为倍乘(即有效数字后所加的0的个数),第4环为偏差(通常为金色或银色),如图所示.五环电阻:精密电阻。
第1、2、3环为阻值的有效数字,第4环为倍乘数,第5环为偏差(通常最后一条与前面四条之间距离较大),如图示②阻值直标法。
在电阻的表面直接用数字和单位符号标出电阻的标称阻值,其允许误差直接用百分数表示.一目了然,不适合体积小的电阻采用。
③电阻额定功率。
有电流流过时,电阻器便会发热,而温度过高时电阻器将会因功率不够而烧毁.所以不但要选择合适的电阻值,而且还要正确选择电阻器的额定功率.在电路图中,不加功率标注的电阻器通常为1/8W 。
不同功率电阻器的体积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电阻器的功率越大体积就越大.⑵检测一看:外形是否端正,阻值标称是否清晰完好二测: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先根据色环判断电阻的大约阻值,再选择不同的电阻档位进行测量,指针要尽量靠近电阻刻度尺的中间。
如果阻值为0或是∞,该电阻已经损坏。
注意:测量时不能带电测量,不能用俩手同时去接触电阻两管脚(或表笔的金属部分),以防将人体电阻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影响测量结果。
2、电位器(可调电阻) ⑴认识元件第一棕环表示1,第二黑环表示0,第三棕环表示加1个0,第四金环表示±5%的误差。
第一黄环表示4,第二紫环表示7,第三黑环表示0,第四棕环表示1,第五·符号:RP•作用:通过旋转轴或滑动臂来调节阻值。
阻值变化范围为0~R.•标称:多采用阻值直标法。
⑵检测一看:外形是否端正,阻值标称是否清晰完好,转轴是否灵活,松紧是否适当。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实验一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一、实验目的1、识别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2、熟练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检测;3、了解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封装。
二、实验设备1、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2、万用表。
三、实验步骤1、读固定电阻器阻值电阻器阻值和误差有三种标注方法。
其中直标法和文字符号方法比较直观简单,这里只介绍色标法。
各色环所代表的含义如表1-1所示。
颜色所代表的有效数字乘数允许误差颜色所代表的有效数字乘数允许误差银—10-2 ±10%绿 5 105 ±0.5%金—10 -1 ±5%蓝 6 106 ±0.2%黑0 100 —紫7 107 ±0.1%棕 1 101 ±1%灰8 108 —红 2 102 ±2%白8 109 —橙 3 103 —无色——±20%黄 4 104 —色环的电阻值一律以Ω为单位。
可分为四道色环和五道色环两种表示方法。
以四道环为例。
a.观察色环标注电阻,色环紧密一端为开始端。
b.观察第一、二道色环,其代表的数字为阻值的前两位有效数字。
c.写下前两位有效数字,再乘以第三道色环所表示的乘数。
d.第四道色环为误差。
e.五道色环的前三位为有效数字,读数方法同四道色环。
2、可变电阻器的测试a.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电位器的最大阻值(即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之间的电阻值)。
b.测量中间滑动端和电位器任意一固定端的电阻值。
c.旋转转轴,观察万用表的读数,万用表读数应变化平稳,无跳动现象。
3、普通二极管的测试a.将数字万用表置于通断档。
b.两表笔接到二极管两端。
c.观察万用表,若显示导通,则万用表红表笔所接的一端为二极管正极。
d.若无显示,则两表笔对调。
4、发光二极管的测试a.将万用表置于通断档。
b.将表笔接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若不发光,则将两表笔对调。
c.若发光,则红表笔所接的一端为阳极,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阴极。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识别和检测这些元器件则是保证电子产品正常工作的关键。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特点1.1 电阻器电阻器是一种用于限制电流流动的元器件,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固定的阻值。
根据阻值的不同,电阻器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可调电阻器、电位器等。
在识别电阻器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以及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来确定其阻值。
1.2 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荷的元器件,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两极性。
根据电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将电容器分为很多种类,如普通电容器、陶瓷电容器、塑料电容器等。
在识别电容器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以及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来确定其类型和参数。
1.3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只允许单向电流流动的元器件,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正向导通性和反向截止性。
根据二极管的结构和用途,我们可以将二极管分为很多种类,如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在识别二极管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以及使用万用表进行测试来确定其类型和参数。
1.4 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具有放大作用的元器件,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三个电极(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根据三极管的结构和用途,我们可以将三极管分为很多种类,如晶体管、场效应管等。
在识别三极管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以及使用万用表进行测试来确定其类型和参数。
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2.1 电阻器的检测方法对于电阻器的检测,我们可以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首先将万用表调整到电阻档位,然后将两个探针分别接触电阻器的两端,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阻值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电路已经断开电源,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2 电容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截止状态: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Vc ≤ Ve
饱和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Vc < Vb < Ve
PNP Vc < Vb < Ve
Vc ≥ Ve Vc > Vb > Ve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10.判断三极管的好坏:用
档测
在路测量时,无论表笔怎样接,所测值不能为0
单独测量时,无论表笔怎样接,只可以测出两组数值,且相 差不大,数值范围在400~600左右
2.作用:整流 稳压 开关 发光 3.特性: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4.符号: D 电路图符号:
注:1)稳压二极管有一端接地
2)发光二极管 引脚长的为正极 短的为负极 3)有黑色的一端为负极 4)P 表示 + N表 –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5.好坏判断:
1)单独测量:用 档,红笔接+,黑笔接-,测出的标准值为 400~600,表笔反接测为1或者OL则为正常.
7.分类:
按材料分:硅三极管、锗三极管 按类型分: NPN、PNP
c
c
N
Pb
Pb e
N
e
N
P
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8.判断三极管的极性: 用
档测
1)找基极b : 用一只表笔接任意一脚,另一只表笔分别接另 外两脚, 如果测得两次都有读数,且相差不大,则没动的表笔所 接的脚为b极;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任务
• 1、检测电源变压器的各个绕组电阻并记录 • 2、检测初次级绕组间电阻并记录 • 3、判断变压器好坏 • 4、检测中周各管脚间电阻,判断初次级绕
组。 • 5、思考如何测出初次级匝数比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管脚 1.2 3.4 4.5 3.5
103=10000=10KΩ 1502=15000=15KΩ 6.排阻计算方法同贴片电阻
其数值表示单个电阻阻值大小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精密电阻阻值代码表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7.色环电阻阻值计算方法:
4环:前两环为数值 第三环为乘数 最后一位为误差 5环:前三环为数值 第四环为乘数 最后一位为误差
• 用桥堆替代四个二极管画出连接图。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测桥堆好坏
• 可通过分别测量“+”极与两个“~”极、“ 一”极与两个“~”之间各整流二极管的 正、反向电阻值(与普通二极管的测量方 法相同)是否正常,即可判断该全桥是否 损坏。
• 若测得全桥内某只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值均为0或均为无穷大,则可判断该二极管 已击穿或开路损坏。
*注:NPN管是高电平导通,PNP管是低电平导通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光电耦合器(光耦)
1.释义: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
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封 装在同一管壳内。
2.实物图、结构图
3.好坏判断:用
档测
红表笔接光耦的“1”脚,黑表笔接光耦的“2”脚(即发光二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第1章 万用表的认知
1.分类 指针表
数பைடு நூலகம்表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万用表档位介绍
• 1. 蜂鸣档功能及测量方法 • 2. 欧姆档功能及测量方法 • 3. 电压档功能及测量方法 • 4. 电容档功能及测量方法 • 5. 电流档功能及测量方法
2.符号:R 单位:欧姆(Ω) 1MΩ=103KΩ=106Ω
电路图符号:
国标法
3.作用:限压 限流 分压 分流 信号传递 保险
4.特性:串联分压 并联分流(欧姆定律)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5.贴片电阻的阻值计算方法:
3位数:前两位为数值,最后一位为倍率 4位数:前三位为数值,最后一位为倍率 *注:乘数可以理解为10的次方或者后面所加“0”的个数
2.符号:C 单位:F 法 1F=10^6uF=10^9nF=10^12pF 电路图符号:
3.作用:滤波、藕和、旁路、储能 4.特性:通交流,阻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5.好坏判断
1)电解电容:鼓包 漏液 变形 等 2)贴片电容:万用表数字显示为0 为坏 偏小老化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6.代换原则:
1)电解电容:耐压值等于或大于原值 容量+20% 2)贴片电容:有极代有极,无极代无极体积大小一样 3)谐振电容:原值代换(仅使用在晶振电路中)
耦合:让交流信号通过,隔断直流 滤波:滤除杂波、谐波以及干扰信号 旁路:使某些信号经电容通过,而不走其他电路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PPT文档演模板
阻值
管脚 1.3 1-PE 3-PE 4-PE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任务:准备一主板电路或几个电压 器进行识别。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 测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目录
• 第1章 万用表的认知 • 第2章 元器件介绍 • 1) 保险 • 2) 电阻 • 3) 电感 • 4) 电容 • 5) 晶振 • 6) 二极管、整流桥 • 7) 三极管、光耦 • 8) 场效应管 • 9) 继电器 、变压器 • 10) 特殊元器件
电感器的命名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变压器主要参数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电路图符号
4.特性:通直流 阻交流 通低频 阻高频
5.好坏判断:用蜂鸣档测,值为0(有响声)则为OK,阻偏大或
1(即∞)则为坏.
6.代换原则:
1)贴片电感 体积大小一样,脚位一样
2)线圈电感 铜丝粗细 磁环 匝数 一样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1.分类
电容
电解电容
贴片电容 无极、有极电容
如红表笔不动,测出2个有效值的则为 NPN;
如黑表笔不动,测出2个有效值的则为 PNP;
2)分出集电极c、发射极e:测得阻值小的为c极,大的为e极
bc< be bc 比 be 要小3~10Ω
9.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放大状态 放大作用
截止状态 饱和状态
开关作用
工作条件:
NPN
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Vc > Vb > Ve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整流桥
1.作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输出 符号:BD
实物图:
电路图符号:
2.原理分析
思考:如何判断整流桥的好坏? D2安装反向时会发生什么故障?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任务1
• 参照电路图,指出电路板上桥堆的a、b、c 、d
1.实物图
三极管(BJT)
2.作用:开关 放大 稳压 等 3.符号:Q 4.特性:电流控制型元件 5.组成:基极(控制极)b 、集电极c、发射极e
三极电流关系:
为电流放大倍数,可通过万用表hfe档进行测量
b极较小的电流变化会引起ce极之间较大的电流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6.结构图
1.分类
晶振
实时晶振: 32.768KHZ 时钟晶振: 14.318MHZ 声卡晶振: 24.576MHZ 网卡晶振: 25.0MHZ 显卡晶振: 14.318MHZ
与南桥相连 与时钟相连 与声卡相连 与网卡相连 与显卡相连
2.作用:与相连的芯片共同组成一个振荡电路产生频率
3.符号: X/Y 电路图符号: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1.分类
第2章 元器件介绍
保险
2. 符号:F、FS、FB 3.好坏判断
万用表指向蜂鸣档测保险两端焊脚,万用表显示000为好 ,否则为坏
4.代换原则:
外观体积大小相同即可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电阻
1.分类:
贴片电阻、 排阻、 保险电阻、 色环电阻
9.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
1、上拉电阻: 一端接电压,一端接信号线. 作用:提高信号的驱动力,使得信号更好的传输;
2、下拉电阻: 一端接信号线,另一端接地. 作用:对信号线进行预处理,起到滤波作用;
3、信号中的电阻: 两端都是信号线 作用: 信号传输;
R
Vcc
330
信号线
信号线
R
473
接地
信号线
R
信号线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11.好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