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炎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接触性皮炎科普讲座PPT课件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原因:由于外界物 质对皮肤的直接刺激,如洗涤剂、化学 物质等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通过观察症 状和检查病史确定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预防与治疗:避免 接触刺激物质,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护 肤品和保湿剂来保护皮肤
注意事项与结语
注意事项与结语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或刺激的物质 注意个人卫生和皮肤护理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原因:由于免疫系 统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如金属、 橡胶、香料等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通过皮肤刺 激试验和过敏源检测进行确认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预防与治疗:避免 接触过敏源物质,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 症状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科普讲座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注意事项与结语
引言
引言
什么是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一种 皮肤炎症,是由于外界物质与皮肤接触 后引起的过敏反应而产生的 接触性皮炎的分类:分为过敏性接触性 皮炎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两种类型
引
注意事项与结语
如果出现接触性皮炎的症状,及时就医 寻求专业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预防与治疗:避免 接触刺激物质,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护 肤品和保湿剂来保护皮肤
注意事项与结语
注意事项与结语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或刺激的物质 注意个人卫生和皮肤护理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原因:由于免疫系 统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如金属、 橡胶、香料等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通过皮肤刺 激试验和过敏源检测进行确认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预防与治疗:避免 接触过敏源物质,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 症状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科普讲座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注意事项与结语
引言
引言
什么是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一种 皮肤炎症,是由于外界物质与皮肤接触 后引起的过敏反应而产生的 接触性皮炎的分类:分为过敏性接触性 皮炎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两种类型
引
注意事项与结语
如果出现接触性皮炎的症状,及时就医 寻求专业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皮炎护理ppt课件

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 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以维持免疫系 统的正常功能。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 复和免疫力提升。
避免压力
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对免疫力的 影响。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皮肤清洁
选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和刺激 皮肤。
皮炎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 项
常见误区
误区一
皮炎是小病,不用治疗。
误区二
皮炎是传染病,会传染给他人。
误区三
皮炎是过敏反应,只能通过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误区四
皮炎是皮肤炎症,不能使用护肤品。
注意事项
注意一
皮炎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护 肤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
注意二
皮炎患者应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皮肤,尽量 减少洗脸次数和力度。
和严重程度进行选择。
非处方药
如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 膏等,适用于轻度皮炎,可缓 解瘙痒和红肿。
处方药
如他克莫司、匹美莫司等,适 用于中度至重度皮炎,需医生 开具处方并指导使用。
使用方法
遵循医生或说明书上的使用说 明,注意用药时间和次数,避 免药物接触眼睛和其他敏感部
位。
内服药的选择和使用
01
02
皮炎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皮炎的症状包括皮肤的红肿、瘙痒、 疼痛、水疱、脱屑等,有时还可能出 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表现
不同类型的皮炎表现不同,如接触性 皮炎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短时间内出 现,而神经性皮炎则可能表现为皮肤 苔藓样变、皮肤干燥等症状。
(医学课件)特应性皮炎演示课件

治疗方法
01
药物治疗
使用抗组胺药物、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02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洗和刺激,适当使用润肤剂和保湿剂
。
03
饮食调整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在饮食中避免某些食物,如高蛋白食物、辛辣食物
等。
治疗流程
就医确诊
患者应就医确诊病情,了解病情的严重 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04
治疗措施
医生给患者开出了一张包括润肤剂 、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和抗组胺药物 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建议患者 注意保持皮肤的水分,避免使用刺 激性的化妆品和洗涤剂。
案例二: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诊疗过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中年女性,患有中度 特应性皮炎,病程持续约5 年。
症状描述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皮肤干燥 、瘙痒,皮肤出现红斑、丘 疹、脓疱,部分皮损部位伴 有渗液和结痂。
与银屑病的鉴别
01
02
03
04
特应性皮炎与银屑病鉴别要点 包括发病年龄、皮损特点及病 理学检查等几个方面。
发病年龄:特应性皮炎的发病 年龄一般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 ,而银屑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阶段。
皮损特点:特应性皮炎的皮损 特点是干燥、瘙痒、红斑、丘 疹和苔藓化等,而银屑病的皮 损特点是瘙痒、鳞屑和薄膜现 象等。
发病年龄: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年龄一般在婴儿期 或儿童早期,而脂溢性皮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 段,但以青春期和30-50岁成年人为主。
好发部位:特应性皮炎的好发部位是屈侧部位如 肘窝和腘窝等处,而脂溢性皮炎的好发部位是头 皮、面部和上胸部等处。
THANKS
定期复查
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 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接触性皮炎护理PPT课件

瘙痒、疼痛等,严重时可出
03
发病部位:皮肤接触物质部
现肿胀、渗出等。
位,如手、脚、面部等。
04
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
05
易感人群:过敏体质、皮肤
病程长短不一。
敏感者、儿童等。
诊断和治疗
1
诊断方法:皮肤科 医生检查,询问病 史,过敏原测试等
2
治疗方法:避免接 触致敏物质,使用 抗过敏药物,外用 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接触性皮炎护理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接触性皮炎概述 02. 其他物质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03. 接触性皮炎护理要点 04. 接触性皮炎护理PPT课件制
作技巧
1
接触性皮炎概述
病因和症状
01
病因:接触性皮炎是由接触某
种物质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
如化学物质、植物、动物等。 02
症状:红斑、丘疹、水疱、
物质引起的症状
刺激性物质: 皮肤红肿、瘙 痒、刺痛
过敏性物质: 皮肤红肿、瘙 痒、皮疹
光敏性物质:皮 肤红肿、瘙痒、 皮疹,暴露在阳 光下加重
化学性物质:皮 肤红肿、瘙痒、 刺痛,可能伴有 灼烧感
生物性物质:皮 肤红肿、瘙痒、 皮疹,可能伴有 感染风险
治疗方法
避免接触致敏物质 局部涂抹药膏 避免抓挠和刺激皮肤
使用抗过敏药物 保持皮肤湿润 严重时及时就医
3
接触性皮炎护理要点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洗涤剂、化妆品等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洁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刺激皮肤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熬夜和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情绪
皮肤护理方法
1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 2 保湿:使用保湿霜或乳液,保持皮肤滋润 3 防晒:使用防晒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4 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或化妆品 5 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6 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皮炎湿疹讲课PPT课件

皮炎湿疹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食用过敏性 食物,如海鲜、 芒果等。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坚 果等。
减少食用刺激性 食物,如辛辣、 油腻等。
增加食用具有抗炎 作用的食物,如绿 茶、姜、鱼等。
Part Five
特殊类型的皮炎湿疹
婴儿皮炎湿疹
定义:婴儿皮炎湿疹 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 红斑、丘疹等症状。
谣言粉碎机
谣言:皮炎湿疹是传染病,会传染给他人。 谣言:皮炎湿疹是遗传性疾病,无法治愈。 谣言:皮炎湿疹是过敏反应,只有过敏体质的人才会患病。 谣言:皮炎湿疹是皮肤表面的问题,只需要外部药物治疗即可治愈。
科学认识皮炎湿疹
皮炎湿疹不是不 治之症,可以治 愈
皮炎湿疹不会传 染
皮炎湿疹不一定 与过敏有关
男性皮炎湿疹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 红肿、丘疹和水疱等。
治疗男性皮炎湿疹的方法包括药物 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
Part Six 皮炎湿疹的常见误区与
谣言
常见误区解析
皮炎湿疹是传染 病,会传染给他 人
皮炎湿疹是遗传 性疾病,无法治 愈
皮炎湿疹只需使 用激素类药物即 可治愈
皮炎湿疹是过敏 反应,只有过敏 体质者才会患病
皮炎湿疹的症状表现
皮肤瘙痒:患者常感到皮肤瘙痒, 且瘙痒程度因人而异。
皮肤丘疹:皮炎湿疹患者的皮肤上 会出现丘疹,通常呈现为红色或肤 色的小疙瘩。
皮肤红肿:皮炎湿疹会导致皮肤红 肿,有时会出现红斑。
皮肤水疱:部分患者会出现水疱, 内含黄色液体,有时会破裂或结痂。
皮炎湿疹的病因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异常或失调导致过敏反应 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食物过敏等 其他因素:如慢性感染病灶、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等
湿疹皮炎类皮肤病PPT课件(文库推荐)

冬季好发,皮损多见于下肢 胫前,呈碎瓷样红斑。 3、婴儿湿疹:见于婴幼儿, 好发于头面部,呈急性或亚 急性湿疹表现。
三、鉴别诊断: 1、体癣:
与银币型湿疹鉴别。 2、乳房Paget病:
与乳房湿疹鉴别。 3、接触性皮炎:
与急性湿疹鉴别。 4、神经性皮炎:
与慢性湿疹鉴别。
四、治疗: 1、去除任何可疑病因。 2、避免全身或局部不良刺激。
标化患病率 1.10 4.75 1.79 4.25 1.82 2.78 2.67 2.24 2.00 1.44
一、病因与病机: 尚未清楚,可能与遗传
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 相互作用有关。
发病的危险因素
• 遗传因素(父母与小儿患病关系) • 环境因素(过敏原、城市化、工业化) •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阶层与发病) • 精神因素(紧张、情绪、家庭关系) • 生活习惯因素(10~20%食物过敏、吸烟) • 感染因素(寄生虫感染与发病的关系)
儿童期:4岁左右发病,好 发于四肢皱折部, 皮疹分湿
疹型或痒疹型。
特应性皮炎
儿童期 屈侧 眼睑 肘窝/腘窝 颈部/腕部/踝部 苔藓样变
青年成人期:年龄在12岁 以后, 好发于眼睑 、四肢屈 侧及躯干, 呈泛发性苔藓样 变,皮肤干燥。 3、剧烈瘙痒。 4、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IgE 升高。
遗传(genetics)
过敏(Allergy)
AD的发病机制
感染(Infection) 介质(Mediators)
Th1/Th2失衡→炎症反 应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个人或家族中有遗传过敏 史(哮喘、 过敏性鼻炎、 特 应性皮炎)。
2、分3个阶段: 婴儿期:60%生后1-6月
内发病,2岁内渐愈,好发于 面部,皮疹为急性皮炎表现。
三、鉴别诊断: 1、体癣:
与银币型湿疹鉴别。 2、乳房Paget病:
与乳房湿疹鉴别。 3、接触性皮炎:
与急性湿疹鉴别。 4、神经性皮炎:
与慢性湿疹鉴别。
四、治疗: 1、去除任何可疑病因。 2、避免全身或局部不良刺激。
标化患病率 1.10 4.75 1.79 4.25 1.82 2.78 2.67 2.24 2.00 1.44
一、病因与病机: 尚未清楚,可能与遗传
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 相互作用有关。
发病的危险因素
• 遗传因素(父母与小儿患病关系) • 环境因素(过敏原、城市化、工业化) •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阶层与发病) • 精神因素(紧张、情绪、家庭关系) • 生活习惯因素(10~20%食物过敏、吸烟) • 感染因素(寄生虫感染与发病的关系)
儿童期:4岁左右发病,好 发于四肢皱折部, 皮疹分湿
疹型或痒疹型。
特应性皮炎
儿童期 屈侧 眼睑 肘窝/腘窝 颈部/腕部/踝部 苔藓样变
青年成人期:年龄在12岁 以后, 好发于眼睑 、四肢屈 侧及躯干, 呈泛发性苔藓样 变,皮肤干燥。 3、剧烈瘙痒。 4、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IgE 升高。
遗传(genetics)
过敏(Allergy)
AD的发病机制
感染(Infection) 介质(Mediators)
Th1/Th2失衡→炎症反 应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个人或家族中有遗传过敏 史(哮喘、 过敏性鼻炎、 特 应性皮炎)。
2、分3个阶段: 婴儿期:60%生后1-6月
内发病,2岁内渐愈,好发于 面部,皮疹为急性皮炎表现。
常见皮炎介绍PPT课件

详细描述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可能与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有关。治疗神经性 皮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组胺药物和抗炎药物,以及进行心理治疗。
03
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动物、植物 或处理食物之后。
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脸部,并定期洗澡以去除皮肤上的污垢 和死皮细胞。
注意事项
避免长期使用,注意观察 过敏反应,如有不适,立 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内服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内服药物
口服的药物,如抗过敏药 、消炎药等。
使用方法
根据医生指导或说明书, 正确服用药物,注意不要 过量或漏服。
注意事项
避免长期使用,注意观察 不良反应,如有不适,立 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中药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增强身体免疫力。
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4
皮炎的治疗与药物使用
外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外用药物
涂抹在皮肤表面的药物, 如药膏、乳液等。
使用方法
根据医生指导或说明书, 正确涂抹在患处,注意不 要涂在眼睛、鼻子、嘴巴 等敏感部位。
脱屑等症状。
注意观察皮肤是否有瘙痒、疼 痛等不适感。
留意皮肤问题是否持续不退或 反复发作。
皮炎会传染吗?
不会传染 皮炎并非由病原体引起,因此不具备传染性。
常见的皮炎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均不会传染给他人。
如何预防皮炎的复发?
保持皮肤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助 于预防皮炎的复发。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可能与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有关。治疗神经性 皮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组胺药物和抗炎药物,以及进行心理治疗。
03
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动物、植物 或处理食物之后。
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脸部,并定期洗澡以去除皮肤上的污垢 和死皮细胞。
注意事项
避免长期使用,注意观察 过敏反应,如有不适,立 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内服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内服药物
口服的药物,如抗过敏药 、消炎药等。
使用方法
根据医生指导或说明书, 正确服用药物,注意不要 过量或漏服。
注意事项
避免长期使用,注意观察 不良反应,如有不适,立 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中药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增强身体免疫力。
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4
皮炎的治疗与药物使用
外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外用药物
涂抹在皮肤表面的药物, 如药膏、乳液等。
使用方法
根据医生指导或说明书, 正确涂抹在患处,注意不 要涂在眼睛、鼻子、嘴巴 等敏感部位。
脱屑等症状。
注意观察皮肤是否有瘙痒、疼 痛等不适感。
留意皮肤问题是否持续不退或 反复发作。
皮炎会传染吗?
不会传染 皮炎并非由病原体引起,因此不具备传染性。
常见的皮炎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均不会传染给他人。
如何预防皮炎的复发?
保持皮肤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助 于预防皮炎的复发。
《接触性皮炎》课件

05
研究进展与展望
当前研究热点与成果
过敏原检测
研究接触性皮炎的过敏原 ,如化学物质、植物和动 物成分等,以确定过敏原 的来源和致敏机制。
免疫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接触性皮炎的免 疫机制,包括免疫细胞的 激活、炎症因子的释放以 及过敏反应的调节等。
临床治疗研究
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包 括药物治疗、光疗和免疫 疗法等,以提高接触性皮 炎的治疗效果。
分析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接触性皮炎。其中,主要病因包括化学物质、植物、 动物等过敏原的接触。
病例讨论与总结
讨论内容
针对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 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强调预防和 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总结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与 过敏原的接触密切相关。对于患者,应尽早 确诊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预防 过敏原的再次接触。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 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接触 史等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表现为圆形或椭 圆形的淡红色斑疹,表面 附有细小鳞屑,多发生于 躯干和四肢近端。
实验室检查与其他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了解全身状况。
辅助检查
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和鉴别诊断。
03
治疗与预防
一般治疗
避免接触致敏物质
立即停止接触致敏物质,防止病 情恶化。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后进行 诊断。
诊断流程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观察皮疹特点、了解接触物、排除其 他类似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32
• 与药疹相关的变态反应
– Ⅰ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及哮喘等症状。
变态反应
• 大分子药物(血清、疫苗、生物制品等) 具有完全抗原的作用,更多的是小分子药 物,属于半抗原,需在机体内和大分子量 的载体(蛋白质、多糖、多肽等)通过共 价键结合后才能成为完全抗原并激发免疫 反应。
编辑版ppt
31
• 引起变态反应的可以是药物原形,也可以 是其降解或代谢产物,药物中的杂质成分 和赋形剂,也可引起变态反应。
部清洁干燥。
编辑版ppt
24
药疹
药疹(drug eruption) 又称药物性皮炎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是药物通 过注射、内服、吸入、使用栓剂等各种途 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 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
编辑版ppt
25
• 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统称为药物 反应或不良反应。药疹仅是其中一种表现 形式。大致可分为不良反应、药物不耐受 、药物过量、特发性作用、继发性作用和 过敏反应等。
• 急性接触性皮炎:典型为境界清楚的红斑, 皮损形态和接触物一致。其上可有丘疹和 丘疱疹,严重时可有水疱和大疱,甚至糜 烂和坏死。常自觉瘙痒和灼痛。
编辑版ppt
17
• 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的刺激 性较弱或浓度较低,皮损开始可呈现亚急 性,表现为红斑丘疹,境界不清。长期反 复刺激可导致局部慢性化,表现为皮损轻 度增生及苔藓样变。
剂多见。
(4)镇静催眠药和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5)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
编辑版ppt
28
• 其他如:呋喃类、吩噻嗪类、别嘌呤醇等 引起的药疹也不少。
• 中药也可以引起药疹,包括单味中药和复 方成分。
编辑版ppt
29
发病机制:
• 变态反应 • 非变态反应
编辑版ppt
30
• 随作药物增多,发生药物过敏的频度亦增 多。具有苯核和嘧啶核的药物抗原性高。
编辑版ppt
26
病因:
• 个体因素:遗传因素,某些酶的缺陷,机 体病理或生理状态的影响等。
• 药物因素:绝大部分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 有引起药疹的可能。
编辑版ppt
27
(1)抗生素类:青霉素多见。 (2)磺胺类:磺胺嘧啶。 (3)解热镇痛类: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盐制
醇类 酮类溶剂等
编辑版ppt
10
常见接触性致敏物及可能来源 • 变态反应性接触物可能来源
重铬酸盐 硫酸镍 皮革制品 服装珠宝 水泥 二氧化汞 工业污染物 杀菌剂 巯基苯丙噻唑 二甲呱等 橡胶制品 对苯二胺 染发剂 皮毛 颜料 松脂精 颜料稀释剂和溶剂 甲醛 擦面纸 俾斯麦棕 纺织品
编辑版ppt
11
• 秘鲁 • 环树脂 • 碱性菊棕 • 丙烯单体 • 合成树脂 • 除虫菊酯
香脂化妆品 洗发水 工业 指甲油 皮革制品 颜料 假牙
六氯酚 肥皂 去垢剂 杀虫剂
编辑版ppt
12
• 发病机制:
有些在浓度低时可以为致敏物,浓度高 时为刺激物或毒性物质。
编辑版ppt
13
• 原发刺激反应:接触物对皮肤有强烈的刺 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后均可发 生皮ppt
3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接触性皮炎
编辑版ppt
6
编辑版ppt
7
概念: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
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编辑版ppt
8
• 病因 :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将病因分为原发 性刺激和接触性致敏物 。
编辑版ppt
18
编辑版ppt
19
编辑版ppt
20
诊断及鉴别诊断:
• 发病前有接触史,在接触部位突然发生, 除去病因后经过适当处理皮损很快消退。
• 斑贴试验可明确病因。
编辑版ppt
21
特殊类型的接触性皮炎:
(1)化妆品皮炎:系由接触化妆品或染发剂 后所致的急性、亚急性、慢性接触性皮炎。
(2)尿布皮炎:尿布更换不勤,产氨细菌分 解尿液后产生较多的氨刺激皮肤所致。
常见皮炎介绍
皮肤科
编辑版ppt
1
分类:
虫咬皮炎 脂溢性皮炎 尿布皮炎
接触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 化妆品皮炎 日光性皮炎等
编辑版ppt
2
虫咬皮炎
• 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该病多数由 某些节肢动物叮咬引起,亦可由于胃肠功 能紊乱,食用某些食物后发生的过敏;根 据发生于儿童腰背、四肢的典型风团样丘 疹,顶端有小水疱,瘙痒剧烈,多无全身 症状。
• 再接触该物质经12-48小时在接触部位的 皮肤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
编辑版ppt
15
• 近来发现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中还存在 一种IgE介导的即刻型(Ⅰ型)超敏反应。 由于表皮LCs具有高亲和力IgE受体,在接
触蛋白质、花粉等抗原后,可引起接触部 位的湿疹样皮肤损害。
编辑版ppt
16
临床表现:
• 原发性刺激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刺激性 很强,接触后短时间内发病,如强酸或强 碱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皮炎;另一种是刺 激性较弱,由较长时间接触后发病,如肥 皂、有机溶剂等所引起的皮炎。
编辑版ppt
14
• 接触性致敏反应:属于Ⅳ型变态反应。接 触物基本上是无刺激的,少数人在接触该 物质致敏后,经过一定潜伏期在接触部位 的皮肤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
编辑版ppt
9
常见原发性刺激物 • 无机类
酸类:硫酸 硝酸 盐酸 氢氟酸 铬酸 磷酸 氯碘酸等 碱类: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钙 碳酸钠 氧化钙
硅酸钠 氨等 金属元素及其盐类:锑或锑盐 砷和砷盐 氯化锌等 • 有机类 酸类:甲酸 醋酸 石碳酸 水杨酸 乳酸等 碱类:乙醇胺类 甲基胺类 乙二胺类等 有机溶剂:石油和煤焦油类 松节油 二氧化硫 脂类
(3)漆性皮炎:油漆或其挥发性气体引起的 皮肤致敏,多累及暴露部位。
编辑版ppt
22
治疗:
首先寻找病因,脱离致敏原。 内用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 视病情选择。
编辑版ppt
23
外用药物治疗:
• 急性期:无渗出用粉剂或洗剂,渗出少时 用油剂,渗出多时用湿敷等。
• 亚急性期:乳剂、糊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 • 慢性期: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 • 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 尿布皮炎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阴部、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