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奶制作工艺流程
豆奶生产初磨工艺流程

豆奶生产初磨工艺流程
豆奶生产初磨工艺流程:
① 大豆筛选:首先将大豆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如石子、霉变豆粒等,确保原料纯净。
② 清洗浸泡:将筛选后的大豆用流动清水洗净,然后在适宜温度下(通常60℃水温浸泡5小时或80℃水温浸泡1-2小时)软化浸泡,使大豆吸水膨胀,达到适宜的脆性状态。
③ 脱皮处理:浸泡后的大豆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脱去外皮,以减少不良风味及抗营养因子,提高豆奶品质。
④ 热处理:对脱皮后的大豆进行灭酶处理,通常使用热水短时间加热(如80°C),以钝化脂肪氧化酶和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
⑤ 初次研磨:将热处理后的大豆投入研磨机中进行初次研磨,此步骤中大豆被破碎,蛋白质体得到充分破碎,以便于后续提取更多蛋白质。
⑥ 混合加水:根据配方比例,向磨浆中加入软水,水豆比例适宜,以便形成均匀的浆液。
⑦ 细磨:将初次研磨得到的浆液进行细磨处理,进一步细化颗粒,使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更好地分散在水中。
⑧ 过滤:使用过滤装置(如粗纱布、滤网或现代工业过滤机)去除豆渣等大颗粒杂质,得到较为细腻的浆液。
⑨ 调配:根据产品要求,向过滤后的浆液中添加糖、稳定剂、维生素等辅料进行调配,调整口感和营养成分。
⑩ 均质:将调配好的浆液通过高压均质机处理,使液体内脂肪颗粒细化,防止脂肪上浮,保证产品口感细腻均匀。
⑪ 预热:将均质后的浆液预热至一定温度(如85°C),为杀菌做准备,同时有助于蛋白质变性,改善产品稳定性。
⑫ 杀菌前检测:在进行下一步杀菌操作前,对浆液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生产标准。
豆奶制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豆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豆奶制作的操作技巧。
3. 比较不同方法制作豆奶的口感和营养。
二、实验原理豆奶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通过浸泡、磨浆、煮沸、冷却、过滤等工艺制成的饮品。
豆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抗氧化等保健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大豆:500g2. 清水:1000ml3. 白砂糖:适量4. 滤网:一个5. 煮锅:一个6. 电子秤:一个7. 温度计:一个四、实验步骤1. 浸泡:将大豆放入清水中浸泡8小时,或用温水浸泡4小时,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胀。
2.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温水(约500ml),启动搅拌机,将大豆磨成细腻的豆浆。
3. 煮沸:将磨好的豆浆倒入煮锅中,用大火煮沸,期间不断搅拌,防止豆浆烧焦。
4. 冷却:将煮沸的豆浆用漏网过滤,去除豆渣,然后将豆浆倒入容器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5. 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砂糖搅拌均匀。
6. 过滤:将调好味的豆奶用滤网过滤一次,去除杂质。
7. 装瓶:将过滤好的豆奶倒入无菌容器中,密封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口感: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制作的豆奶,发现手工磨浆制作的豆奶口感更细腻、浓郁,而使用豆浆机制作的豆奶口感较粗糙、清淡。
2. 营养:豆奶的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其中蛋白质、钙、磷、铁等矿物质含量较高。
通过实验发现,手工磨浆制作的豆奶蛋白质含量略高于豆浆机制作的豆奶。
3. 保存:豆奶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因此制作完成后要及时密封保存,放入冰箱冷藏,最好在3天内饮用完毕。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豆奶制作,掌握了豆奶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手工磨浆制作的豆奶口感更佳,营养成分略高于豆浆机制作的豆奶。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保证豆奶的品质。
七、实验建议1. 选择新鲜、无霉变的大豆,以保证豆奶的品质。
2. 在浸泡大豆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影响大豆的营养成分。
人造营养奶——豆奶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1)大豆蛋白棗以上海油脂三厂低温脱脂豆粕或大豆为原料。
脱脂豆粕含蛋白质50%左右,高于大豆,因此,以脱脂豆粕为原料,产品得率高。
(2)磷脂——新鲜在豆浓缩磷脂,无异味,呈塑状胶体。
(3)油脂——选择具有人体必需脂肪酸或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各类油脂。
2.浸泡:豆粕与水为1∶15,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温水(50℃以下)浸泡1~2小时。
大豆浸泡于0.05N碳酸氢钠溶液中,温度50~60℃,时间2小时。
然后放去浸泡液洗净大豆,换上清水磨浆,大豆与水之比为1∶10,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
3.磨浆:豆粕与水一起均匀进入磨浆机磨细,不使有粗粒存在。
4.加热:为了使糊粒受热膨胀,蛋白膜进一步破坏,溶出更多量的蛋白质。
因此从磨浆机出来的浆,须加热到90~100℃。
5.离心分离:把磨浆机出来的糊状物用卧式离心机分离浆和渣,浆中不得混入豆渣。
6.调制:按照配方将营养油脂及磷脂和豆浆进行调和。
7.均质:头道均质压力为180~200千克/厘米2,二道均质压力为50~60千克/厘米2,使成质地细腻柔和的乳白色豆奶。
8.清毒:100℃下保持3~5分钟,使胰蛋白酶抑制素、血凝素及细菌充分破坏和杀死。
9.包装:消毒后的豆奶急速冷却,然后放入经过消毒处理的包装容器内密闭低温贮放。
豆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豆奶的制作过程。
2. 掌握豆奶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
3. 比较不同品牌豆奶的营养差异。
二、实验原理豆奶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煮浆、过滤、均质、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植物蛋白饮料。
豆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三、实验材料1. 大豆:500g2. 清水:1000ml3. 纱布:1块4. 砂锅:1个5. 筛子:1个6. 电子秤:1个7. 豆奶过滤器:1个8. 不同品牌豆奶:各500ml四、实验步骤1. 浸泡:将大豆放入清水中浸泡8小时,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胀。
2.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与清水按1:2的比例放入砂锅中,用中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煮30分钟。
3. 过滤:将煮好的豆浆用筛子过滤,去除豆渣。
4. 均质:将过滤后的豆浆用豆奶过滤器进行均质处理,使豆奶更加细腻。
5. 灭菌:将均质后的豆奶加热至75℃,保持5分钟进行灭菌。
6. 冷却:将灭菌后的豆奶冷却至室温。
7. 分析:分别对自制豆奶和不同品牌豆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
五、实验结果1. 自制豆奶营养成分分析:- 蛋白质:6.5g/100ml- 脂肪:4.2g/100ml- 碳水化合物:3.8g/100ml- 矿物质:钙180mg/100ml,铁1.2mg/100ml,镁40mg/100ml- 维生素:维生素B1 0.04mg/100ml,维生素B2 0.08mg/100ml2. 不同品牌豆奶营养成分分析:- 品牌A:蛋白质6.0g/100ml,脂肪3.5g/100ml,碳水化合物4.0g/100ml,钙180mg/100ml,铁1.0mg/100ml,镁35mg/100ml,维生素B1 0.03mg/100ml,维生素B2 0.07mg/100ml- 品牌B:蛋白质6.8g/100ml,脂肪4.5g/100ml,碳水化合物3.5g/100ml,钙200mg/100ml,铁1.5mg/100ml,镁45mg/100ml,维生素B1 0.05mg/100ml,维生素B2 0.09mg/100ml六、实验讨论1. 自制豆奶与市售豆奶的营养成分比较:自制豆奶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方面与市售豆奶相近,但自制豆奶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略高于市售豆奶。
豆奶的生产工艺与配方

豆奶的生产工艺与配方大豆含蛋白质约30~40%,脂肪约15~20%;富含人体唯一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及丰富的磷脂,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脂、抑制脂肪血管壁沉积,并具有健脑作用。
大豆中还含有碘、胡萝卜素、纤维素、维生素E、铁、锌、硒等,具有抗癌、健身、补血之功能。
经磨碎、提浆、脱腥等工艺制得的浆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制品。
利用大豆制成豆奶,是使这些成分变成能为人体可吸收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1、生产工艺流程大豆→精选、清杂→灭酶→浸泡、脱皮→磨浆→过滤→煮浆→配料→精磨→均质→装瓶→加热、灭菌→降温→贴标→成品2、调配豆奶的操作步骤1)原料的选择黄豆的质量直接影响饮料的品质,黄豆富含蛋白质,脂肪,也易受黄曲霉菌的污染。
因此应选择新鲜,无霉烂变质,成熟度较好的原料选用饱满无皱,有光泽、完全成熟的大豆,剔除虫咬、霉变、破碎豆粒。
2)浸泡经过预处理的黄豆一般都需浸泡。
浸泡后的豆子细胞结构软化,组织疏松,这样可以降低磨浆能耗和设备磨损,提高胶体的分散程度和悬浮性,蛋白质的提取率也可增加。
浸泡时,要根据季节确定浸泡水温和时间,一般不宜用沸水浸泡,以免蛋白质变性。
通常夏季浸泡温度稍低,时间稍短;冬季浸泡温度稍高,时间稍长。
浸泡时间过短会影响蛋白质的提取率;时间过长,易引起微生物繁殖生长,蛋白质及糖类物质发酵分解产生酸味,影响成品的风味和稳定性。
以大豆3倍量的水浸泡大豆10~12小时。
夏天温度高时,缩短浸泡时间,冬天温度低时延长浸泡时间。
3)脱皮清洗搓掉大豆皮,并清洗之。
4)磨浆为了不影响原料提取率,浸泡好的原料要加水,约为配料水量的50%-70%,经粗磨后送入胶体磨细磨。
5)分离将料液通过200-300目过滤布滤去渣,将浆渣用80℃的水经搅拌,再经研磨甩渣分离2-3次,力求将渣中残存的水溶性蛋白质提出来,以此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6)调配将稳定剂与少量的白砂糖干混合后,在不断搅拌下,撒入40kg左右冷水中,加热煮沸5~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然后,趁热冲入豆浆中;其余配料加无菌水溶解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豆浆中,以改善饮料的口感和细腻感。
豆奶的发酵过程

豆奶的发酵过程豆奶的发酵过程豆奶是一种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植物奶。
它呈乳白色,口感柔滑,味道醇厚,营养丰富。
与动物奶相比,豆奶不含乳糖和胆固醇,适合素食者和乳糖不耐受者食用。
豆奶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发酵。
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酶的过程,通过酶的作用,可以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单糖和其他有机酸等成分。
在豆奶的发酵过程中,主要通过乳酸菌的作用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和糖分解为更小的分子,从而提高豆奶的口感和品质。
首先,制作豆奶的第一步是将大豆浸泡。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但由于大豆中的天冷蛋白质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需要进行处理。
浸泡大豆的目的是将其中的抗营养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多酚等溶解,同时软化大豆,使其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浸泡完的大豆经过后续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包括碾磨、研磨、加热等,最终得到的是悬浮在水中的大豆浆。
大豆浆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但口感较为生涩,有时还会有一些豆腥味。
为了改善这种口感和味道,需要将大豆浆进行发酵。
发酵的第一步是添加乳酸菌。
乳酸菌是一种常见的有益菌,可以将糖分解为乳酸。
在豆奶的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主要起到降低大豆浆中的pH值的作用,使其更接近中性;同时通过产生乳酸来改善大豆浆的口感,并增加维生素B的含量。
为了进行发酵,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一般来说,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豆奶的发酵过程中,一般保持温度在30-40摄氏度之间,湿度在80-85%左右,这样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和生长。
发酵的时间根据豆奶的种类和生产工艺的不同会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发酵的时间在12-24小时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乳酸菌会不断地分解糖,产生乳酸并释放出各种营养物质。
同时,乳酸菌还会产生一些气体,使豆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一些泡沫。
发酵完成后,豆奶就变得更加醇厚,口感更加柔滑,味道更加浓郁。
此时,豆奶中的糖分和蛋白质已经被乳酸菌分解为更小的分子,易于人体吸收。
豆奶的生产工艺

豆奶的生产工艺豆奶是一种以豆类为原料制作的非乳制品。
豆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主要步骤:浸泡、去皮、研磨、加热、过滤、调制、杀菌和包装。
首先,豆奶的生产开始于对豆类的浸泡。
常用的豆类包括大豆、黑豆、绿豆等。
豆类需在适当的温度下浸泡一段时间以软化,促进后续的去皮和研磨工序。
接下来,浸泡过的豆类需要去除外皮。
去皮可以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
机械去皮主要使用碱水去皮机,将浸泡过的豆类送入去皮机,经过摩擦去除外皮。
去皮之后的豆类被称为去皮豆。
第三步是研磨,将去皮豆磨成细腻的豆浆。
研磨使用的设备一般是石磨或者高速研磨机。
将去皮豆和适量的水放入研磨机中,经过旋转磨成细腻的豆浆。
随后,豆浆需要进行加热杀菌。
加热的目的是除去豆浆中的微生物,保持豆奶的长久保存。
加热温度一般在80-100摄氏度之间,持续一段时间。
可以使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的方式进行。
加热后的豆浆需要进行过滤,去除残渣和固体颗粒。
过滤可以使用布袋过滤机或者离心过滤机。
通过过滤,得到纯净的豆奶液。
接下来是调制,调制是根据不同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糖、盐、调料等。
调制过程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进行,使豆奶具有不同的口感和风味。
豆奶的最后步骤是杀菌和包装。
杀菌的目的是杀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和其他微生物,延长豆奶的保质期。
杀菌时间和温度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控制。
杀菌后,豆奶被装入瓶子或纸盒等包装材料中,然后封装。
总的来说,豆奶的生产工艺包括浸泡、去皮、研磨、加热、过滤、调制、杀菌和包装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确保豆奶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豆奶作为一种健康的替代乳制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荞麦保健豆奶的研制

荞麦保健豆奶的研制荞麦保健豆奶的研制,大豆营养价值高,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大豆蛋白质能降低血脂,大豆也可以控制血糖,多吃大豆对糖尿病患者大有益处。
荞麦有降血糖、血脂的作用,符合患糖尿病等病人的饮食原则,再添加其他天然辅料,制成荞麦豆奶既营养又保健。
一、工艺流程 (1)荞麦糊制备工艺荞麦粉→过筛→烤熟→加水搅拌→荞麦糊(2)豆奶工艺流程大豆→清洗→浸泡→脱皮→加热→磨浆→过滤除渣→均质→纯豆奶(3)荞麦豆奶工艺流程辅料→荞麦糊→纯豆奶→调制→加热→均质→装罐→杀菌→冷却→成品二、操作要点荞麦糊的制备、1. 过筛荞麦粉用120目筛子过筛,使其颗粒有一定细度,因为如果粒径过大,加水时不会呈糊状,与豆奶混合后质地粗糙,口感和风味有影响。
(2)烤熟把过筛的荞麦粉烤熟,在烤制时要不时地翻动,烤至面粉微黄,并带有炒面的香味即可。
(3)调糊将烤熟的荞麦粉加10倍的水,充分搅拌,调制成荞麦粉糊。
2.豆奶的制备(1)清洗、浸泡选择新鲜、饱满无杂质的大豆清洗干净,浸泡于3倍微碱水中(0.5%碳酸氢钠),浸泡时间为10-12小时。
若人工进行脱皮,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
浸泡后大豆的重量为原重的2.2倍。
(2)脱皮采用人工搓去豆皮,脱皮后大豆生产的豆奶色泽和风味较好。
(3)磨浆将大豆加入10倍水,煮沸5-10分钟,用磨浆机磨浆。
为使蛋白质尽可能多地溶出,提高回收率,可再磨浆一次。
(4)分离过滤浆体经过滤将浆液和豆渣分开,以热浆分离效果好些。
浆液经200目筛过滤即为纯豆奶。
3.混合调配奶粉、甜叶菊、荞麦糊依次加入豆奶中,边加边搅拌,充分搅拌均匀。
4.均质于80℃、15—20兆帕压力下均质一次。
5.杀菌采用高温加压杀菌, 121℃、15分钟。
三、荞麦豆奶配方大豆1千克,荞麦粉300克,奶粉 200克,甜叶菊3克。
四、产品感官指标色泽:白色微灰褐色,色泽均匀。
香气与滋味:口味纯正、柔和,有豆奶和炒熟荞麦的香味,无异味、豆腥味、苦涩味、焦糊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工艺文件(植物蛋白饮料)编制:审核:批准:2008—10—30发布2008—11-01实施岑溪市可乐饮料厂ﻩ★关键质量控制点1、均质采用均质机 参数1000公斤/小时 ,压力为20~25MP a 2、灌装采用全自动瓶装机 参数8000瓶/小时 温度70~80℃ 3、杀菌采用杀菌锅进行高温杀菌 参数6000瓶/锅 杀菌温度121℃~123℃,保温时间为25~30分钟1. 原料选择1.1生产过程中使用水源为自来水,经过净水过滤器的过滤。
1.2黄豆应该选择颗粒较大,蛋白质含量高,风味浓的品种,保质期不能超过一年。
初选是必须剔除霉烂变质、虫蛀、出芽、及瘦小的种仁和沙石等杂质。
1.3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浸泡4小时左右,浸泡时料水比为1:3.。
2.磨浆浸泡好的黄豆使用磨浆机进行磨浆,先采用粗磨,磨浆时料水比一般为1:(10-15)进行。
3.调配将调和好的白砂糖、水以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经过滤后,一同放入储料罐,在蒸汽的作用下与豆浆进行调配。
4.过滤磨好的浆液体应该组织细腻、润滑、颜色乳白,用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浆液。
5.均质将过滤好的豆浆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压力控制在20~25MPa。
6.灌装封口豆浆经均质后放入高位储料罐,灌装车间工作人员在灌装前做好灌装机的清洗和准备工作,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后才能进行灌装。
7、灭菌灭菌前先将消毒锅预热,待消毒锅产生蒸汽后,才能将灌装好的豆浆放入消毒锅进行灭菌,灭菌温度设置应为121℃~123℃,保温时间为20~30min。
8、包装将灭菌后的豆浆自然冷却后装箱、送检,然后放入成品仓库,待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1、目的大豆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必须进行控制,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大豆采购控制。
3、职责3.1采购人员负责大豆采购过程的控制。
3.2车间专人负责对大豆的验证和记录。
4、技术要求4.1应符合GB/T 8612-1988《豆制食品业用大豆》要求,对重量、色泽、气味等项目进行检验、判定并验收。
4.2符合GB/T 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规定的大豆色泽、气味要求。
4.3符合GB/T 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鉴定法》规定的大豆杂质要求。
5、采购人员在大豆采购前必须熟悉采购的技术要求,在实施采购时严格执行技术要求。
6、质检科检验员检查并记录采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目的对配料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保证不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2、适用范围调配过程控制。
3、职责3.1车间操作人员负责调配过程的控制。
3.2车间专人负责对调配过程的检查。
4、技术要求4.1应符合GB16322-2003《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
4.2符合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
5、车间操作人员在调配前必须熟悉配料的技术要求,在实施采购时严格执行具体产品配方。
将按重量比例:大豆5%、白砂糖 5%、稳定剂0.2%、食用香料0.01%、其他为水。
6、质检科检验员检查并记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目的有效控制包装计量的准确性,保证产品净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定量灌装过程控制。
3、职责3.1车间操作人员负责按要求定量灌装。
3.2质检科检验员负责核定。
4、工作程序4.1进入包装间必须穿戴本厂统一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定期更换,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带入包装间;必须按照卫生要求进行穿戴和消毒;严禁一切人员在包装腔作势车间内吃食物、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4.2作业前检查灌装机的工作状态和卫生状况,确保作业时达到卫生要求; 4.3 包装前必须洗手消毒,包装时必须穿戴一次性卫生手套;4.4车间操作人员负责抽检开始灌装的头十瓶进行计量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净含量达不到要求,要及时调整灌装机,并重新进行计量记录。
若调整后达不到要求,马上向车间领导汇报。
4.5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包装数量并领取包装物资;并在给包装瓶打印生产日期的同时检查包装的完好情况;封口应严实,不得出现漏口;4.6 包装好的产品应轻拿轻放,避免破损、挤破;4.7检验员负责对成品进行出厂前的检测,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
1、目的对灭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有效杀灭饮料中的微生物,防止产品变质。
2适用范围灭菌过程控制。
3、职责3.1车间操作人员负责按要求对灭菌温度进行控制并记录。
3.2检验员负责该工序的检查。
4、技术要求控制灭菌温度121℃~123℃,灭菌时间为25~30分钟。
5、工作程序5.1车间操作人员在灭菌前先清洗灭菌锅,做好卫生工作。
5.2将包装好的、经检查无漏口的饮料依次放入灭菌锅,注意不能放得太满,以免影响灭菌质量。
5.3按技术要求设定参数,并做好记录。
1.范围本规程规范了本厂植物蛋白饮料豆奶的试验方法、规则,适用于出厂检验。
2.引用标准QB/T2132-2008《植物蛋白饮料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GB/T 16322-2003《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程》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3.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按下表4.试验方法4.1 感官按QB/T 2132-2008中5.1规定方法进行检测。
4.2 净含量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检测。
4.3 蛋白质按GB/T 5009.5中规定的方法检测。
4.4脲酶活性按QB/T 2132-2008中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4.5 菌落总数按GB/T 4789.2中规定的方法检测。
4.6大肠菌群按GB/T 4789.3中规定的方法检测。
5 检验规则5.1 同一批投料、同一品种、同一包装规格的产品为一批。
5.2 抽样方法从包装在品中随机抽样,随机抽取12个独立包装,6个样品作感官、理化指标检验;2个样品用于微生物检测。
其他备用。
5.3判定规则按出厂检验要求检验并判定,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判整批产品为合格品。
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项目时,可从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验一次,若仍有一项不符合,则判整批产品不合格。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l、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部门、地方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制度标准的规定,坚持质量第一。
2、对出厂的每批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出厂检验,未经检验的不准出厂,检验不合格的,不准以合格品出厂。
3、对生产工序和出厂产品处理、包装、重量、标识和贮存等进行检查和监督。
4、建立质量台帐,定期分析产品质量动态,向生产部门、公司领导汇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5、产品配方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品级添加剂。
6、在生产过程中应按规定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并作好各项检验记录。
7、严格按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并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8、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以合格产品出厂。
9、应严格管理保存好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不得缺页,装订成册,按月、年保管。
10、不准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11、仪器设备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特别是电光分析天平,需经专业人员修复校准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
*号检验项目检验计划1 *号检验项目的检验周期:对在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项目脂肪、总固形物、总砷、铅、铜、霉菌和酵母、致病菌、食品添加剂等化验室负责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送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行检验,如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向厂长汇报,对不合格样应立即封存,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处理。
若在质检系统的监督检验中包括“*”号项目且检验结论为“合格”的,化验室可相应减少对“*”号项目的送检次数。
2 *检验项目的检验单位:每年的*号检验项目一律送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行委托检验,有特殊情况需送其它部门检验的需经厂长批准,方可进行,所送单位必须是有合法地位、有资质的检验机构。
产品标签、包装、运输、合格证1、标签食品标签应符合GB7718规定。
外包装标志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规定,并应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方、生产许可证号、标称净含量、生产日期等,表面光洁,贴标整齐,文字清晰、密封性能良好、无渗漏等。
2、包装成品的包装材料必须无害,包装容器,应采用无毒耐油的材料制成。
包装物应满足相应标准要求,使用的包装物有出产检验合格证。
产品必须包装后方可出厂销售,包装应采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包装材料。
3、运输产品的运输应采用无污染的封闭式的交通工具,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运输过程应保持清洁卫生。
4、合格证每批产品经检验合格,发放合格证后方可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