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易错题(1)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易错题(1)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易错题(1)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易错题(1)

常识判断部分的备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那么在行测常识判断中应该掌握哪些易错点才不会让最容易丢失分数的常识判断丢分呢?下面为您提供公务员考试必看的行测常识判断易错题,帮您扫除考试误区,成功上岸!

[坑点 1]下列哪项不属于非战争军事行动()

A.反恐维稳

B.安保警戒

C.国际救援

D.防空反导

[坑点 2]关于我国农业国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大牧区的简称为新、藏、青、蒙和陇

B.南北方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分别是甘蔗和甜菜

C.“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是最大的商品粮产区

D.红壤是一种粘性酸壤,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

[坑点 3]下列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A.覆水难收——机会成本

B 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

C 入艺兰之室一久面不闻其香——边际效用递减

D.城门失火,映及池鱼一一负外部效应

[坑点 4]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下列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 ( )

A.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坑点 5]下列作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是()

A.《辛德勒名单》

B.《静静的顿河》

C.《智取威虎山》

D.《战争与和平》

[坑点 6] 某城市空气质量较差,检测结果显示,在主要污染物中,PM10 颗粒浓度严重超标,PM2.5 颗粒浓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尚在正常范围。如果你是城市决策者,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在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最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

①整改郊区水泥厂②整改郊区造纸厂③市区车辆限号行驶④改善郊区植被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坑点 7]下列关于恐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活跃在中生代时期

B.霸王龙和剑龙都是肉食性动物

C.属于脊椎亚门类动物中的哺乳纲

D.可通过某个DNA 片段克隆出恐龙

[坑点 8]下列哪组成语反映了同一种人际关系()

A.琴瑟和鸣破镜重圆

B.负荆请罪载舟覆舟

C.结草衔环青梅竹马

D.相濡以沫舐犊情深

[坑点 9]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 19 世纪的是()

A.杰克打电话约玛丽一起去看电影

B.史蒂芬逊乘火车到斯托克顿旅行

C.约翰乘电梯登大楼楼顶拍照留念

D.汤姆通过广播收听葛底斯堡演说

[坑点 10]中国古代在“室”内举办宴会,座位以西为尊,北次之,南再次之,东最次,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下列宴会座位安排符合礼法的是()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 D

易错坑点: 军事常识

坑坑指数: ★★★★★

解析: 2009 年我国出台的《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规划》指出:我军主要担负反

恐维稳,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 6 类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并确定了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指导原则和目标等内容。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批注: 本题容易掉坑里的是 A 选项,一看到反恐,考生第一反应就是战争军事行动,但是需要重点关注到,反恐维稳的关键词在于维稳,是属于典型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2、正确答案: C

易错坑点: 地理常识

坑坑指数: ★★★☆☆

解析: A 项,中国牧区集中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干早、半干旱及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通常称內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为五大牧区。简称分别为蒙、陇、新、青、藏,故 A 选项说法正确;

B 项,南方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北方的是甜莱,故 B 选项说法正确;

C 项,“湖广熟,天下足”,描述的虽是江汉平原,但松嫩平原才是最大的商品粮产区,故 C 选项说法错误;

D 项,红壤颜色呈红色,一般酸性较强,土性较粘,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故 D 选项说法正确。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批注: 选项本身较坑,“湖广熟,天下足”,描述的确实是江汉平原,所以前半段是没问题的,错误点就在于最大的商品粮产区是松嫩平原。

3、正确答案:A

易错坑点: 经济常识-经济学名词

坑坑指数: ★★★☆☆

解析: A 项,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覆水难收反映了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机会成本的反面,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如时间、金钱、

精力。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因为沉没成本是你无论选择做什么,都是不可避免的东西,故 A 选项说法错误 ;

B 项,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由一家企业完全控制的状态,一山不容二虎可以体现,故 B 选项正确;

C 项,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递减的趋势,故

C 选项说法正确;

D 项,负外部效应又称外部不经济,是指未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成本。故 D 选项说法正确。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批注: 大家的纠结点可能在 AD 两个选项上,A 项要区分好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一旦概念没理解到位就很容易出错。D 项的坑点在于负外部效应的概念,考生可能会比较陌生,所以需要大家平时多积累多总结经济学常用名词。

4、正确答案:C

易错坑点: 历史常识-诸子百家

坑坑指数: ★★☆☆☆

解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A 选项出自《韩非子·有度》,大意: 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百姓。韩非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

B 选项出自道家学派代表作《老子》,大意: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C 选项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大意: 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到别的地方,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兵力。因此 C 选项正确。

D 选项出自兵家学派代表人孙武的《孙子兵法》,大意: 军队作战,也可以胜利,但久就会造成攻击下降,精神受挫,攻城就会造成军队整体实力的下降,军队长久既急又猛的在外作战,就会造成国家财力不足,攻击力下降,精神受挫,军队整体实力下降。故 C 选项正确。

批注: 本题易错选为 A 选项,A 选项大意: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百姓。虽然提到了百姓的重要作用,而且本句话出自《韩非子·有度》,韩非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并非儒家。选项中的这句话以及 C 选项均为孟子的核心思想: 仁政,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5、正确答案: A

易错坑点: 历史常识

坑坑指数: ★★★★

解析: 二战时间为 1939 年 9 月 1 日—1945 年 9 月 2 日。A 选项,《辛德勒名单》,是一篇以二战为背景的小说。

B 选项,《静静的顿河》是以二战之前俄罗斯哥萨克人参与一战为背景的作品。

C 选项,《有取威虎山》,是以 1946 年解放战争为背景的京剧作品。

D 选项,《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描写 19 世纪初俄国人民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的小说,故答案选 A 项。

批注: 本题的坑点在于对考生的要求高,如下: 1.熟悉世界史,2.掌握并熟悉中国历史,

3.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点,

4.各时期的典型文学作品。此类题目并不经常出现在公考试卷中,考生无需过大压力,但同时也需要多关注文学作品的年代。

6、正确答案:B

易错坑点: 生活常识

坑坑指数: ★★★☆☆

解析: 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最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要分析①-④的主要功效。

①水泥厂的污染物肯定会涉及一些固态颗粒物污染,而且颗粒物的尺寸较大,所以应该整改。

②造纸厂主要的污染是废气废水污染,产生的粉尘固态颗粒污染物并不多,因此整改郊区造纸厂并不能最有效的改善空气质量。所以②不选,

③车辆的尾气排放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氩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影响的也是PM2.5,所以③不选.

④郊区植被环境会影响城市的环流,所以会影响粉尘的流动,所以①④能最有效的改善空气质量.故答案 B.

批注: 本题的坑点在于,PM10 和 PM2.5 的区别,PM2.5 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PM10 是直径小于等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PM2.5 的产生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汽车尾气等; PM10 主要来自烟囱、尘土等。

7、正确答案: A

易错坑点: 生物常识

坑坑指数: ★★★★★

解析: A 项,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所以 A 项正确;

B 项,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史上最庞大的陆地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恶龙。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所以 B 项说法错误;

C 项,恶龙主要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并不是哺乳纲动物,所以 C 项错误;

D 项,理论上只要将完整的基因序列提取出来,就可以进行克隆,但是只通过某个 DNA

片段是无法克隆的,所以 D 项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A

批注: 本题需要考生了解: 1.恐龙不同种类之间的区别,了解动物的进化分类,

2.掌握并热悉生物科学中的 DNA 相关知识。

8、正确答案: A

易错坑点: 人文常识-人际关系代称

坑坑指数: ★★★★★

解析: A 项,“琴瑟和鸣”和“破镜重圆”指的都是夫妻关系,所以本题选 A。

B 项,“负荆请罪”指的是朋友关系,“载舟覆舟”指的是君民关系。

C 项,“结草衔环”指的是施恩者与报恩者之间的关系,“青梅竹马”指的是少男少女之间朦胧的爱情关系。

D 项,“相濡以沫”指的是夫妻关系,“舐犊情深”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批注: 本题的坑点在于 C 选项,选 C 项的考生往往认为,青年男女之间用草环表达爱慕思慕之情。其实爱慕思慕之情。其实两个词语,均是关于中国古代报恩的传说。

9、正确答案: D

易错坑点: 科技常识

坑坑指数: ★★★★★

解析: A 项,第一部电话机于 1876 年在美国投入使用,电话机的发明权应属于美国的亚历山大·贝尔;

B 项,1810 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了火车;

C 项,世界第一台安全电梯是美国人伊莱莎·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的,时间是 1852

年,第一台安全电梯正式投入使用是 1853 年;

D 项,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广播诞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 所以 D 项不可能发生在 19 世纪,故本题选 D.

同样类型的题目 14 年国考常识第五题,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

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

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

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凤筝

答案为A. 半坡时代并没有玉米,B 项错误;周武王时代没有出现铁器,排除 C 项。秦朝时并没有纸,排除 D 项。在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因此 A 项正确,考生要多了解此类常识。

批注:这不是一道送分题,这是一道送命题,本题对考生要求较高,为比较典型的“穿越类”题目,需要考生了解日常生活用品的出现时间。

10、正确答案:A

易错坑点:人文常识-古代礼仪

坑坑指数:★★★☆☆

解析: A项,古代在对男性同辈排序时通常称长子为“伯”,次子为“仲”、三子为“叔”、四子为“季”。A 中的排序是正确的。

B项中苏洵是苏轼的父亲,故苏洵应为西位。B错误。

C项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官位低于胡宗宪,所以胡宗宪不应在东。C 错误。

D项奕?为王爷,身份最尊,应在西位不应在南,D错误,故本题选 A。

批注: 本题的坑点在于考生不仅仅要了解古代的座次安排礼仪,同时也要了解古代知名人物的具体事迹和官职。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精解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A.年满18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B.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C.具有我国国籍的人D.出生在我国的人 【答案及解析】C 公民的法律意义就是指具有某国国籍的人,故选C。 2.下列行为中,没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A.幼儿园教师在给孩子们上课时吸烟 B.父母逼迫19周岁的女儿嫁给一外地人 C.某营业性舞厅领班让17周岁的小明进入舞场 D.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王不让自己10岁的儿子上学 【答案及解析】B 不满18周岁才是未成年,所以父母逼迫19周岁的女儿嫁给一外地人并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可能违反《刑法》或《妇女权益保障法》,故选B。 3.下列行为中,没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是()。A.某单位辞退了怀孕的小李 B.某单位招收了一位年满17周岁的未成年女工 C.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王让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女儿辍学回家干活 D.某公司未经王女士同意,以营利为目的,将其肖像印发在广告画上 【答案及解析】B 凡年满16周岁的公民都可以参加工作,并不视为童工,没有违反妇女权益保障法,因此选B。 4.★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 A.基层行政机关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D.基层群众性组织 【答案及解析】C 根据《宪法》第111条,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选C。 5.★★“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划桨。”这一说法是指()。A.政府应该强化集权B.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决策,而不是执行 C.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组织的建设D.政府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导航员 【答案及解析】B 文中把掌舵比喻为决策,划桨比喻为执行,故选B。 6.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开始生效。所谓的政府采购,本质上是()。 A.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 B.政府依法购买商品和劳务 C.政府委托民营企业为其购买商品和劳务 D.政府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性的招投标机制 1 / 4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3000题(已整理方便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3000题(已整理方便打印版) 1.《胡笳十八拍》琴曲记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蔡文姬流落塞外 2.《广陵散》根据《晋书嵇康传》讲的是什么故事? ————答:聂政刺韩王 3.唐朝的宫廷乐舞是?————答:燕乐 4.七国象棋的发明者是?————答:司马光 5.中国最古老的围棋棋谱专著是?————答:忘忧清乐集 6.研究开局的象棋古谱是?————答:梅花谱 7.135照相机的“135”指的是什么?————答:胶卷编号 8.17岁的小明如果违法,应该负完全刑事责任吗?————答:错 9.1800年以前,西方医生认为手术成功的标志是?————答:患者疼痛 10.18世纪德国贵族热衷于收集并定制各种树木做的“木头书”,以木头做成的盒子,盒面用树皮制作,你知道盒子里面都用来装什么?————答:与此有木头有关的如树叶,果实等 11.100支纱针织品的纱线比24支纱的?————答:细 12.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了,这是炊用炉具的一次革命,下列对微波炉的表述,错误的是? ————答:它的微波发生器是一种晶体管 13.1946年至1947年,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发现了铀核“三分裂现象”的我国科学家是? ————答:钱三强.何泽慧 14.1922年11月,日本海军设计建成了排水量为7470吨的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请问它装备了多少架舰载机? ————答:21架 15.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进行了一次划时代的飞行,成为航空史上的里程? ————答:“飞行者”1号 16.1941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执行的原子弹研制计划代号为?————答:曼哈顿工程 17.1907年11月22日,出现在大西洋上的“毛里塔尼亚”号是世界上第一艘现代化的?————答:客轮 18.1955年的亚非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答:印尼 19.1961年拍摄的电影“红色娘子军”的导演是?————答:谢晋 20.1962年出版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首次提出了环境保护问题。它的作者是?————答:美国人 21.1960年9月10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答:近程弹道导弹 22.1962年,中国电影第一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颁给了哪位女星的哪部电影——答:祝希鹃的《红色娘子军》 23.1970年4月22日,美国2000万人参加倡导公民环保运动,这一天被命名为地球日。它是人类现代?答:是 24.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答:“东方红”一号 25.1980年2月发行了生肖邮票“猴票”。1992年发行的生肖邮票是?————答:猴票 26.1984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只试管小山羊诞生了,请问这一研究成果是? ————答:在中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27.1972年,法国科学家在非洲的哪个地方的奥克洛铀矿发现了9个天然的核反应堆?————答:加纳 28.1982年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几部宪法?————答:4 29.1992年以来,我国许多高校进行了合并调整。请问下列哪所大学是由原来的四所大学合并而成? ————答:浙江大学 30.1999年12月15日,美国正式把巴拿马运河归还给巴拿马政府。此前,美国将设在该地的一个什么? ————答:军事基地 31.1克铀-235完全裂变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答:2700吨 32.2000年1月1日,在我国实施的汽车安全碰撞法规是?———答:《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 33.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在蝉的旁边连连发射土枪,可对蝉却毫无影响,这说明蝉是一只聋子,对吗?————答:不对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选择易错题(二)

国考的小伙伴们看这里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选择易错题(二)情公布如下。 主旨概括题文段解剖 华图教育范茹丹 2018年国考又如期而至,很多考生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分数,无疑是考生们最关心的问题。想要大幅度提高分数,当然不能仅仅把目光集中在自己能做对的题目上面,而需要仔细钻研错题真正消化,才能有效提高分数。下面给大家细致梳理几道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题中的易错题,希望能帮助各位考生吃透知识点,提高分数。 【例1】在美国,学术界、工业界、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所以美国的豆浆有一步去除或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一点儿豆浆味也没有。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食品带来了难度。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对比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豆浆口味的不同喜好 B.剖析豆浆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高的原因 C.探究豆浆在西方市场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D.指出豆浆打入美国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答案】B 【解析】题型判断:从提问方式“主旨”二字可以断定此题为主旨题,需要通过阅读文段找到重点句,再对重点句进行同义替换。 文段结构:文段前三句介绍了西方人不喜欢豆味,所以豆浆在西方不受欢迎,这是文段的第一层意思;紧接着用并列关联词“此外”连接第四句,豆浆不容易保存是文段的第二层意思;最后一句对前两层意思进行了总结:市场需求量不大和保存难度高两个原因,共同导致了美国都将价格高的结果。文段的三层意思比较清晰了,前两层都是原因解释,最后一句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一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一 (一) 1.“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 A.吴晗写出《海瑞罢官》 B.姚文元撰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C.《五一六通知》 D.《十六条》的颁布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刘禹锡的《石头城》是唐诗的代表作,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宋词的代表作 C.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再别康桥》《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 D.《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萨缪尔·贝克特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关于改革开放后召开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二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B.十三大: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是非得失的标准 C.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宋朝抗金名将岳飞 B.《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唐朝玄装法师 C.隋唐之际,对我国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匈奴 D.我国民间张贴的门神原型是唐朝的秦琼和程咬金 5.下列小说属于鲁迅作品的有( )。 A.《子夜》 B.《彷徨》 C.《泯灭》 D.《阿Q正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1965年11月10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由姚文元撰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文章生拉硬扯地把《海瑞罢官》同当时敏感的政治问题“庐山会议”、“彭德怀翻案风”等联系在一起。 2.答案: C 解析: C项《春风沉醉的晚上》是现代作家郁达夫的作品,故本题选C 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十三大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路线;1992年十四大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是非得失的标准,并且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可知,本题选择B项。 4.答案: B 解析: A选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诸葛亮;C选项,隋唐之际,对我国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突厥;D选项,我国民间张贴的门神原型是唐朝的秦琼和敬德;本题中B选项说法正确,《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唐朝玄装法师,本题答案选B。 5.答案: BD 解析: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及答案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及答案 考生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平时的时间中要多加练习行测常识模拟题,争取取得好成绩。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一) 1、我国“神舟一号”实验飞船成功发射的时间是( )。 A、1999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6年 2、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世纪60年代 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 C、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 D、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 3、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西红柿的果实中,科学证明,番茄红素可以有效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烹饪西红柿时,能够使人体最大限度摄取番茄红素的做法是( ) A、水煮后喝汤 B、蒸煮后直接食用 C、过油炒菜食用 D、凉拌食用 4、下列有关现代科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温超导体是指其超导临界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上 B、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的尺度达到纳米级而原有性能保持不变的材料

C、杂交水稻是通过基因重组改变水稻的基因来提高产量的 D、转基因食品是指转移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 5、计算机安全是当前安全保密工作的重点之一。下列选项中,( )属于对计算机安全保密认识的误区,如果不加以纠正,就有可能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 A、文件删除后就不可恢复 B、在内网上以文件共享方式传递文件是安全的 C、计算机病毒是造成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D、防火墙安装得越多,越有安全保障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答案 1、答案: A 解析: 神舟一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A 解析: A项:1966年3月16日,美国发射载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绕地球飞行6、5圈,历时10小时41分,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 B项: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是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C项: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 D项: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把”阿波罗11号”送往月球,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 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C

二元一次方程易错题集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 选择题 1、下列方程①3x+6=2x,②xy=3,③,④中,二元一次方程有几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果是方程2x+y=0的一个解(m≠0),那么() A、m≠0,n=0 B、m,n异号 C、m,n同号 D、m,n可能同号,也可能异号 3、二元一次方程x+3y=10的非负整数解共有()对. A、1 B、2 C、3 D、4 4、方程(|x|+1)(|y|﹣3)=7的整数解有()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5、(2007?枣庄)已知方程组:的解是:,则方程组: 的解是() A、B、 C、D、 6、解方程组时,一学生把c看错得,已知方程组的正确解是, 则a,b,c的值是() A、a,b不能确定,c=﹣2 B、a=4,b=5,c=﹣2 C、a=4,b=7,c=﹣2 D、a,b,c都不能确定 7、若关于x、y的方程组只有一个解,则a的值不等于() A、B、﹣ C、D、﹣ 8、若方程组的解是,则方程组的解是()

A、B、 C、D、 9、若方程组的解是,则方程组的解是() A、B、 C、D、 10、若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x,y为未知数),则() A、k≠2 B、k=﹣2 C、k<﹣2 D、k>﹣2 填空题 11、若是方程2x+y=0的解,则6a+3b+2=_________. 1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3x+y=0的一个解是,其中a≠0,那么9a+3b﹣2的值为_________. 13、若是方程3x+y=1的一个解,则9a+3b+4=_________. 14、若4x﹣3y=0且x≠0,则=_________. 15、已知方程组的解适合x+y=2,则m的值为_________. 16、当a=_________时,方程组无解. 17、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x,y的和为12,则k的值为_________.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全汇总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个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三、物质和意识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诞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四、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量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原有发展过程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延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有没有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五、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 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

公务员行测数学运算:眼花缭乱的数字易错题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公务员行测数学运算:眼花缭乱的数字易错题 华图教育 蒲婷婷 【题目1】(2007-国家-49)从一副扑克牌中,至少抽出( )张牌,才能保证至少6张牌的花色相同。 A.21 B.22 C.23 D.24 【解析】本题属于构造类问题。这道题是我们课堂上讲的经典的“抽屉原理”即“最不利+1”原则,每个花色只给5张,一共有4×5+1+2=23,所以选择C 。 【易错点拨】没有考虑到一副扑克牌处理了有四种花色,还包含大小王,本题会误选A 。 【题目2】一张节目表上原有3个节目,如果保持这3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加进去2个新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 A.20 B.12 C.6 D.4 【解析】属于排列组合问题。从3个节目4个空中选择3个空,这2个节目有顺序即122224= ?A c ,同时,如果这2个节目绑在一起,4个空可以选择1个插入,且考虑左右顺序,则这种情况是82 214= ?A C ,如果把这两种情况加起来,这道题就考虑完整了,即12+8=20。所以选择A 。 【易错点拨】很多考生直接根据122224= ?A c 得出错误结果,这个时候大家只记得从4个空中选2个空插入2个节目,且考虑到了这2个节目的左右顺序,但是大家忽略了这两个节目绑在一起的情况,本题会误选A 。 【题目3】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每隔29天去一次,如果5月18日他们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问下一次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号?( ) A.10月18日 B.10月14日 C.11月18日 D.11月14日 【解析】这道题属于周期性问题。这道题相当于求6、12、18、30的最小公倍数,即每隔5天就是6天去一次,以此类推。6、8、12、30的最小公倍数是180,从5月18日起,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大全40000题及答案4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大全40000题及答案4 30年代美国"重农派"作家重要的活动阵地是哪本刊物?->肯庸评论 , 压燃式柴油机的发明者的是哪国人?->德国 , 煤气四冲程内燃机是哪一年发明的?->1876, 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真正的汽车的是哪国人?->德国 , 现代汽车的发动机是哪国人发明的?->德国 , 最先将汪克尔发动机用于汽车制造的是哪个国家?->德国 , 最早的包租汽车业务出现在哪个国家?->法国 , 我国最早的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出现在哪里?->天津, 无轨电车最早投入运营是在哪一年?->1911 , 周瑜在宴请蒋干时派谁执剑监酒,不容其游说?->太史慈 , 诸葛亮第一次用兵是在:->博望坡 , 小说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什么描写?->以上都是, 下列哪部是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 , 下列哪部是老舍的话剧?->茶馆 , 巴金原名什么?->李尧棠, 朱自清的字是什么?->佩弦, 莫泊桑是哪个国家的著名作家?->法国, 契诃夫是俄国什么流派的作家?->批判现实主义, 古代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又称为什么?->晦, 古代的山东是指哪座山以东?->崤山 , 古代的江南是指什么以南?->长江, 开封在古代又不被称为什么?->建业 , 古代称呼幼儿时期为什么?->孩提, 古代称呼七十岁左右为什么?->古稀 , 美国的"黑山派诗歌"产生于上个世纪什么年代?->50, 最早提出内燃机设想的是哪国人?->荷兰 , 世界上最早每星期产量超过10辆的汽车,是哪个国家的汽车?->美国, 世界上最早批量生产带有电起动装置的汽车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比利时, 安全玻璃是哪一年发明的?->1905 , 正式在汽车上使用电嗽叭是在哪一年?->1908 , 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哪几类?->以上都是 , 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戏剧可分为哪几类?->以上都是,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是谁的的作品?->鲁迅, 巴尔扎克是哪个国家的著名作家?->法国 , 古代的"八荒"是指什么地方?->远离中原, 开封在古代又被称为什么?->汴州 , 美国文坛上"垮掉的一代"出现在什么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代汽车工业的喷雾式汽化器的发明人是哪个国家的?->德国 , 生产数量最大,运行使用时间最长的车型是哪一种?->甲壳虫型, 世界上第一家轮胎制造厂是谁创立的?->邓洛普,

国家公务员行测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常识判断超省时间的七种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网更新:2011-11-8 编辑:春上冬下 国考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要求考生需在参考用时10分钟做完25道题,也就是说平均24秒要做完1道题,属于非常需要答题速度的一类题型。常识判断的独特特点在于文理综合,既需要简单计算,也需要快速阅读。有些考生可能要问了,常识判断题也有答题技巧么?答案是肯定的。 在题量不变的情况下,出题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加大题目的难度。其一是增加题目的文字数量,比如题干的信息量增多、选项叙述加长等等,如2009-7题;其二是增加选项的复杂度,如不同的选项涉及不同的学科知识(2010-116题),选项本身存在排列组合问题(2010-124题),或选项和题干之间存在排列组合(2009-6题、2010-117题)。 那么,下面针对这些题目给大家提供一些方法: 1、关键词法 (2010-1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①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这道题目的突出特点是题干特别长,但其关注的领域是“区域政策”,所以在阅读题干时就顺手划出每条叙述的关键词,由此①“经济特区”、②“西部大开发”、③“浦东”、④“协调、共同发展”是我们找到的关键词,再根据这些关键词进行下一步的做题。本题正确选项为B。 2、共性排除法 观察选项时,如果存在共性或相同排序的选项,则可以忽略或排除。还以2010年117题为例,ABCD四个选项中把④都排在了第4位,所以④的内容其实已经可以忽略了,只需要排前3个叙述即可。再如: (2009-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 A.20世纪50~60年代 B。大跃进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 D。文革时期 观察四个选项,回忆基本的新中国历史知识,知道B。大跃进时期指的是1958年前后,这个时期恰好被包含于A选项的时间范围内,A和B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根据考试经验可以知道A和B都不是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为C和D其中的一个。这就是共性排除法。本题正确选项为C。 3、共性留存法 与2所说的共性排除法恰好相反,有时共性是我们留存某些选项的标准,特别是那些具

《公务员复习资料》公务员__数量关系___易错题.doc

2、一名更生给三名学生打疫苗,这种疫苗必须按顺序依次注射a、b、c 三针,请问这一共9针有多少种不同的顺序?() A.1200 B. 1440 C. 1530 D. 1680 解:医*只需要在自己的打针顺序表上标明这三名学丰的名字,譬如“甲、乙、甲、丙、甲、丙、丙、乙、乙”,那么依次注射a、b、C 三针就会自动安排唯一的顺序。于是我们完成了一个“等价转化”。医生一共要打9针,在这9针当中先选出3针来给甲打,有時二84种情况;在剩下的6针当中再选岀3针给乙打,有剩下3针就晤给丙了。所以一共有种情况。 3、屮、乙、丙三名羽毛球选手某天训练中分别用了A、B、C三个羽毛球,总数为56个,若A:B=B:C,那么乙选手所用羽毛球数是()个。 A. 8 B. 9 C. 12 D. 16 解:本题利用代入排除法解题,已知A:B二B:C,那么A:B:C=1:2:4或者1:3:9或1:4:16,因为总数是56个,所以比例为1:2:4,那么总共有7份,每份为56-7=8,是符合题意的。故乙所用羽毛球数为?2 = 16个。应选择D 答案 4、(200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1, 4, 19, 48, 93,() A. 152 B. 151 C. 150 D. 149

解:幕规律和立方规律结合的情况。数列的各项分别加2",得到新数列:1, 8, 27, 64, 125,()。该数列为连续自然数立方规律数列,接下来的项应该是(「= 216,因此题干空缺项为216-64=152,故选A。本数列的规律结构为:n 5、某项工作,甲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是乙、丙共同完成的2倍,乙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是屮、丙共同完成的3倍,丙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是甲、乙共同完成的几倍?() A. 3/5 B. 7/5 c. 5/2 D.刃2 方法一,设甲、乙、丙分别单独完成的时间需要兀、丿、2。那么 2 1 1 三一丄+丄2_5^1+2j 根据题意可得,厂匚匸,厂;7,求得7芍;y ,也就是丙每天 5 完成的工作量是甲、乙共同完成工作量的亍,那么丙单独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是甲、乙共同完成时间的7/5倍,选B。 方法二,(估算法)由题目可知,丙比甲的速度快,但是小于二倍甲速度,甲速度大于乙速度.所以丙单独完成需耍的时间是甲、乙共同完成所需时间的1倍到2倍之间,选项中只有B满足该条件。 方法三,设总工作量是s,甲乙丙单独工作量为叭°2, 则设丙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是甲、乙共同完成的*倍 —= &/^+c) - = 37/(s4-e) - =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

最新公务员考试精品资料 2019. 4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每道题围绕常识性问题列出若干备选项,要求从中选出正确答案,本题型均为不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本篇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训练题。 1.甲将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给乙,双方口头约定租金为每年6万元,乙可以一直承租该房屋,直至乙去世。该租赁合同的性质如何?() A.附始期的合同 B.附终期的合同 C.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D.附延缓条件的合同 2.下列关于行政许可设定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育部有权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B.商务部有权设定行政许可 C.上海市市政府的规章有权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D.国务院决定对纺织品进出口实行配额限制 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合法干涉公司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条件是()。 A.国家荣誉的需要 B.国家利益的需要 C.国家安全的需要

D.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 4.马某因涉嫌诈骗罪被甲县公安机关依法拘传讯问,自拘传之日起,马某在侦查阶段享有下列哪些诉讼权利?() A.自行辩护的权利 B.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 C.另行委托辩护人 D.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拒绝回答 5.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并罚 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 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和RNA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 B.基因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C.1个DNA分子具有多个基因 D.基因的复制是通过DNA的复制而实现的 7.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A.绿色文化 B.生态文化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高频成语大全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高频成语大全 高频成语汇总解析 南辕北辙--想到达南方,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大相径庭--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比喻事情简单。 手到擒来--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唾手可得--比喻很容易就得到了。 荒无人烟--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不足为奇。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止尽。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 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 顶礼膜拜--原指跪下两手伏地,头顶着佛的脚,是一种佛教最高的敬礼方式。后形容对人崇拜恭敬到了极点。 并驾齐驱--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日异月殊--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 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倚马可待--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比喻事情简单。 稳操胜券--比喻有充分的把握取得胜利。 人迹罕至--几乎没有人到的地方。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博大精深--多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集锦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集锦 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必考的考点之一,是考生们复习的重点,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一起来看看吧!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1-30】 1. 有一道野味菜叫做“清蒸飞龙”,飞龙是指:-> 花尾榛鸡, 2. 下列哪项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赵某违章驾车,交警对其罚款元, 3. 一听可口可乐的净含量是:->ml, 4. 自控能力过分不足,注意力无法集中是什么儿童 的主要表现:->多动症儿童, 5. 年月,我国几位科学家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位, 6. 有限责任公司的有限责任是指:->公司的股东仅 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7. 下列哪一个不是我国的领海?->北海, 8. 海河是扇形水系吗?->是, 9. 一个标准的足球,它的周长大概有:->-cm, 10. 治中所提到的“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对吗?->对, 11. 地理位置不会发生地震的有?(多选)->北极,南极, 12. 联合国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有权采取行动的机关是:->联合国安理会, 13. 名的哈雷彗星命名源于:->人名, 14. 萝卜呈黄色是因为含有->叶黄素,

15. 的鼻尖为什么经常是湿乎乎的?->滋润嗅觉细胞 的分泌物, 16. 大洲中面积第二的是:->非洲, 17. “&"的中文意思是:->和, 18. 狮每天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 19. 飞得最快的鸟是:->雨燕, 20. 软科学是指:->关于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科学, 21. 茶叶依发酵程度不同分为三种,是:->绿茶、乌龙茶和红茶, 22. 贷款买车,如在还款期间银行利率发生变化,还款利息:->随利率调整,一年一定, 23. 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始皇帝的不是嬴政,对吗?-> 不对, 24. 人体缺少哪种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碘, 25.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郦道元, 26. 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合同中规定每月的日发放工资,某月,企业在第日才将工资发给职工,企业的这种作法是否是不允许的?->是, 27. 圆舞曲《春之声》的作者是:->约翰·斯特劳斯, 28. 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的钻孔技术开始于:->山顶洞人时代, 29. 哪个火山的爆发毁灭了古罗马帝国的庞贝城?-> 维苏威火山, 30. 古代名医孙思邈创造了“以痛取穴”的针灸法,他把这个穴叫做“阿是穴”,这个名字源于:->病人的话,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31-60】 31. 王洛宾整理的《花儿与少年》是哪个地区的民

行政能力测试图形推理典型易错题

答案:D解析:所给图形元素相对较乱,元素凌乱数数量。阴影是这道题目的特殊元素,优先数阴影,依次为1、4、3、2,成乱序规律,补充阴影个数为5的,定位答案。 答案:B解析:所给图形元素相似,考虑“黑+白”,并且阴影斜线方向不一致。第一组中相同位置的元素叠加,得规律,白+白=白,阴影+白=阴影,异向阴影叠加=黑,同向阴影叠加=白。第二组按此规律,定位答案。 答案:D解析:显而易见,对于给定的5个图形,基本都只由圆形和方形两种元素组成的,很多考生在看到这组图形时,都习惯于先数一下个数。对于两种元素,数个数的时候当然先各自分开数,圆形的个数为:2、3、4、3、4,方形的个数为:0、1、2、1、2,发现圆形和方形各自都不成规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看两种元素的个数之间是不是发生了运算,则会看出每个图形中,圆形的个数减去方形的个数都是等于2,则选圆形减去方形的个数为2的D项就可以了。

答案:D解析:给定的三个图形全部都由白圈和黑圈两种元素组成,分开数白圈和黑圈的个数发现,白圈的个数为:2、1、4;黑圈的个数为:1、3、1,各自都无明显规律,则可以看看是否为两种元素个数间的运算,图形①:白-黑=1,图形②:黑-白=2,图形③:白-黑=3,所以第四个图形应该是黑-白=4的D项。 答案:C 解析:前四个图形的个数分别是3、3、4、4,因此,接下去的图形个数应为5,只有C符合要求。 【答案】D。解析:第一行汉字都由1部分组成;第二行汉字都由2部分组成;第三行汉字都由3部分组成。选项中只有D是由3部分组成的,满足“图形中的部分数构成等差数列”的规律。

解析:每个图形去掉一半,并旋转180度,就会得出是英文字母ABCDE的组合,所以正确的选项为B。 解析:本题属于数量类。数元素的种数,题干中的图形均由两种元素组成,符合条件的只有C项,所以选C项。 解析:本题属于数量类和样式类。每一个图形都是7个元素,其中均会出现2组相连的一样的元素,而且一组呈竖直排列,一组呈横向排列,符合条件的只有A项。 [解析]此题的解题点在于数,从元素的数量特征出发来解题: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图形中的一个黑球等于两个白球,将图中黑球代换为白球后可得2,3,4,5,6,(7)个白球,依此规律,故选B。这是数量类中的一个特例,俗称“一个顶俩”问题,其本质是数量运算中的乘法。

2016年河南公务员考试京佳精选练习题:常识判断

2016年河南公务员考试京佳精选练习题:常识判断 1. 下列广告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 在互联网上发布内容符合规定的农药广告 B. 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发布非品牌白酒广告 C. 在小学教材的封底上发布环保公益广告 D. 广告代言人为其未使用过的化妆品作广告 2. 据媒体报道,近日海南航空由成都飞往北京的一航班在飞行途中遭遇晴空颠簸,导致旅客和机组人员受伤。下列关于晴空颠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航班通过接受定时定点和飞机尺度颠簸范围的预报来避免颠簸 B. 遭遇晴空颠簸,旅客避免受伤的最好办法就是全程系好安全带 C. 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讲,晴空颠簸属于飞行中的一种不可抗力 D. 飞机可以通过升降高度,或者偏离航线来脱离晴空颠簸的影响 3.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液约有20%贮存在贮血器官里。下列不属于人体贮血器官的是( )。 A. 脾脏 B. 肝脏 C. 心脏 D. 皮肤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小刚喜欢观察月相,他观察上弦月的最佳时间应是农历每月上半月的上半夜 B. 小亮若乘宇宙飞船飞到金星上,他会看到太阳是从西面升起,并向东方落下 C. 小明10岁时裸眼见到一次哈雷彗星,若他能活到90岁,还可能裸眼见一次

D. 小林对类地行星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因此他应重点研究水星、木星和土星 5. 声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市区内禁止鸣笛是为了减弱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噪音 B.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进行判断的 D. 在生活中,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6. 在北京田径世锦赛上,当看到中国运动员夺金时,许多观众会出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血压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 )。 A. 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 B. 性激素分泌增多 C.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D. 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7.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火灾中如果身上着火要马上拍打 B. 早上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要下雨 C. 衣服染上墨水用牛奶清洗效果好 D. 鱼刺卡在喉咙时可喝浓醋来消除 8. 民歌来源于民间主要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不断再创作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表达手法的结晶。下列关于民歌说法错误的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演唱藏族民歌常用乐器冬布拉伴奏 C.“信天游”是西北地区民歌形式 D. 狩猎歌和牧歌是蒙古族民歌代表题材 9. 公务员小李因工作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最近处于情绪消沉状态,下列最适合引导他摆脱这种状态的诗句是( )。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物质文化遗产(三)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物质文化遗产(三) ——长城 2014-04-24 转载时,请注明来自红麒麟公考在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jiaowu@https://www.360docs.net/doc/7713215109.html, 截至2013年6月,中国已有45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其中,北京市拥有7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明清皇家陵寝、天坛、颐和园、元上都遗址。这7项均为文化遗产。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燕王出于抵抗邻国侵略的需要,依山修建了长城,距今两千余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大约公元前214年,下令修筑万里长城。《史记·蒙恬列转》载:“秦已并天广,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自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都修筑过长城,但其长度少则数百里,多亦不过二、三千里,只有秦始皇所筑长城超过万里,从此才有了万里长城之称。秦始皇是在燕北长城、赵武灵王所筑赵北长城及秦昭王所筑长城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修复,并将原来燕、赵、秦长城不相连接的空隙之地补筑上城墙,把整个长城防线贯联起来。 而我们经常提到的长城其实是明长城,是明朝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减少蒙古鞑靼、瓦剌等游牧民族的骚扰和抢掠,在统治期间一直在对长城进行的修缮和兴筑。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从东到西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市自治区的156个县或区,总长度为8851.8千米。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约公元前七八世纪的周朝修建“列城”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长城才被列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注:世界中古七大奇迹包括:意大利的罗马大斗兽场、利比亚沙漠边缘的亚历山大地下陵墓、中国的万里长城、英格兰巨石阵、中国南京的

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25)

1.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 剩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理论 C. 无产阶级历史观 D. 科学的实践观 2.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 B.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 C.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D.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定 3.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 A. 同一性和斗争性 B. 运动性和静止性 C. 时间性和空间性 D. 普遍性和特殊性 4.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这主要是由于()。 A. 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不同的否定方面 B.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C. 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联系 D. 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特殊的矛盾 5.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予.天下》中的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 “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 B. “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 C. “热”的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 D. “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1.D【解析】A项中的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B项中的阶级斗争理论不是马克提出的;C项中的无产阶级历史观属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D项中创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关键是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故正确答案为D。

2.C【解析】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3.A【解析】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4.D【解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不相同。 5.BC【解析】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与一般的对立统一体。没有离开一般的个别,也没有离开个别的一般,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个别指呈现给我们感官的具体事物,一般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属性。任何个别都有其一般性。任何一般也都有其个别形式。但是,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列入一般之中。火是个别,热是一般,是火的属性,也即“一般的火”二者不可分离。火的属性不能独立于个别的火而独自“热”。热的感觉是火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人的感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热,而不是火热,所以可以说“火不热”,但不能说火不具有热的属性。而事物的属性对于大致正常的人的感觉来说总是共同的,并不存在因人而异的、没有标准的情况。故选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