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合集下载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9.19•【字号】安政〔2022〕34号•【施行日期】2022.09.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安政〔2022〕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现将《安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9月19日安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根据《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为加快推动制造业形成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发展新格局,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积极应对,科学施策,坚持制造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制造业总体呈现缓中趋稳、质量提升的态势,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发展态势不断巩固。

着力稳中求进,以稳求进,以进促稳,在“稳与进”的转换中巩固发展态势。

安阳规模以上工业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中三大行业门类、34个行业大类,150个行业中类,232个行业小类。

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38.7亿元,1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89家,其中大型企业21家、中型企业69家,大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1.7%。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聚力调转并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调与转”的驾驭中提升质量效益。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910.3亿元,营业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92家。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整名单(2021)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整名单(2021)
装备制造、新材料、光伏
37
武进高新区 *
2012.08
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器材、通用设备
38
泰州医药高新区
2009.03
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39
徐州高新区
2012.08
通用设备、电子设备、汽车
40
苏州工业园(注6)
1994.02
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
41
南通高新区
2013.12
2010.09
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
126
肇庆高新区
2010.09
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127
江门高新区
2010.11
机电、电子、化工
128
源城高新区
2015.02
电子信息、机械、光伏
129
清远高新区
2015.09
机械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
130
汕头高新区
2017.02
印刷包装、化工塑料、食品
航空、家电、化工
73
鹰潭高新区
2012.08
铜基新材料、绿色水工、智能终端
74
抚州高新区
2015.02
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制药、电子信息
75
吉安高新区
2015.09
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绿色食品
76
赣州高新区
2015.09
钨新材料、稀土、食品
77
九江共青城高新区
2018.02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78
宜春丰城高新区
94
安阳高新区
2010.09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95
南阳高新区
2010.09

产业|为什么这25个制造业集群成为国家最重视的产业集群?

产业|为什么这25个制造业集群成为国家最重视的产业集群?

产业|为什么这25个制造业集群成为国家最重视的产业集群?随着我国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型迈入制造强国,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从而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安全成为我国产业发展重中之重的大事。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19年6月,工信部启动首轮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工作。

2021年3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经过初赛、决赛等多轮遴选出了两批共25个(第一批15个、第二批1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旨在让这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承担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冲击“世界冠军”。

本文通过剖析工信部评选出来的25个制造业集群,一方面归纳优胜队的共性特征,一方面通过总结这两批“国家队”的经验做法供未来我国培养更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参考。

壹分布情况:存在明显区域和产业领域集聚效应地域分布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江苏、上海等9个省市,从具体城市来看,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上海、成都、南京、青岛等21个城市,东部沿海区域集聚明显,占到7成以上。

图1 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区域分布及集群情况注:部分集群如广东省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东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高端能源装备集群等为多个城市共同申报,因此单个城市所涉集群数量超过25个。

产业领域分布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主要在信息技术(10家)、高端装备制造(8家)、新材料(3家)、生物(2家)和新能源(2家)五大领域。

图2 25个集群的产业分布情况贰先进制造业集群七大鲜明特征通过梳理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的发展脉络,发现这些集群大多具有明显先发优势、在产业规模上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产品品类齐全且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条完备、“链主”企业集聚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主要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一定行业话语权、集群创新要素丰富等共同特点。

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

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

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生物产业作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生物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产业,创新链决定了生物产业的发展结构和质量,从全球视角看,生物产业涉及面广,某些领域发展还不充分,潜力巨大,我们完全可能走在全球前列.从全球制药研发的整体趋势来看,生物药逐年增长,增幅超过小分子化药,主要集中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制药大公司近年纷纷布局生物药研发管线,研发投入已经初见成效,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药和化药数量接近1:1.生物药领域发展势头迅猛,2017年获批上市的生物药数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制药公司研发投入总量虽增长迅速,但仍与国际水平相差较远.LI前•生物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已逐渐成为引领创新的不可小觑的生力军,有望推动中国在未来跻身世界制药强国.随着重磅生物药物的相继上市,预计到2022年,ToplOO的畅销药中生物药的销售额将占52%,可见生物药发展已迈入黃金时代.国内很多企业积极布局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一些热门品种如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出现十儿家企业扎堆研发申报的现象.然而,相比于化药,生物药研发的技术门槛高、生产工艺复杂,无论是创新还是仿制,研发的成本和风险更高;此外,中国尚不完善的监管法规、市场准入、医保支付等现状,也是企业需要面对的艰难挑战.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都处在从“仿制药为主”向“创新药为主”转型的历史性时刻•如何释放和激发创新发展内在动力,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文末附2018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0P50.医药生物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利用生物体及其组成成分作为生物反应器或催化剂,生产医药产品的技术;二是利用生物技术来改进或创造出新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技术和方法.医药生物技术产品是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的产品,包括疫苗、诊断试剂、重组蛋白药物、抗体类药物、核酸类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国外普遍把医药领域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突破口,这是山医药生物技术在创新性及其经济效益上的巨大潜力所决定的.医药生物技术是新药研究和创制的重要技术基础,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疫苗以及开创全新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技术是其主要方向.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医药生物技术仍将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同时也是国际知识产权竞争的主要焦点,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新的重要支柱之一.医药生物技术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5-2020)中,规划了如下发展H 标:今后儿年,在全国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建立儿个技术雄厚的、规模化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整合相关人才、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及信息资源,构建完整的医药生物产业链,实现医药生物技术成果向市场的快速转化.同时应大力加强医药生物重大技术平台建设,主要包括生物技术药物、疫苗、抗体、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组织工程上、中、下游相关关键技术、规模化生产、新型制剂和给药系统关键技术平台,建立重要疾病动物模型、临床研究基地和网络.按照国际标准重点建设一批符合GMP、GLP、GCP要求的实验室、中试及产业化基地.生物医药园区凭借其在产业聚集的独特优势,在汇聚技术、资本、人才资源,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逐步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为全面了解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发展状况,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促进工作,2017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开展了中国园区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发展状况调研工作.在前期工作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调研组研究制定了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园区环境、产业、技术、人才、龙头竞争力等5个一级评价指标,下设20 个二级评价指标.评价对象选取截至2016年底国家批复的全部156家国家级高新区和苏州丄业园.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强榜单如下,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位列榜单前三位.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10强榜单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注:1 •调研所指的生物医药产业包括生物产业和医药产业.其中,生物产业含工业生物(含生物能源)、农业生物、生物环保、海洋生物等产业;医药产业含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等产业;传统酿造、畜牧养殖等产业不在调研填报范围内.2.调研以在线调查问卷的形式为主,通过网上信息系统填报,包括园区基本情况、人才及专利情况、承担项LI及经费投入、投融资及成果转化、优势企业及产品、园区政策环境等6个方面内容.3.统计数据以各园区正式提交的填报数据为准,其数据来源的可幕性及准确性已经各高新区有关部门核准.4.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由16个分园组成,作为统一整体参与此次排名.上述调研的高新区内,截至2016年,有生物医药企业总数19020家,孵化器153家,加速器54家,生物医药领域从业人员97. 7万人,销售过4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数达730家,92家全国医药匸业白强企业在相关园区落户,销售过亿的生物医药产品达380余个.2016年园区内企业吸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及股权投资达总额达1416. 89亿元.附:2018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0P50。

北京大兴新城核心区和生物医药基地两宗地块项目立项报告

北京大兴新城核心区和生物医药基地两宗地块项目立项报告
高速出口
规 划
M
9 号 线
滨河公园
高速出口
地 铁 大 兴 线
一期:963公顷
D医药基
地 高速出口
D天宫院
二期:890公顷
天 堂 河
28
区域规划
生物医药基地园区已经形成了
2010年以来,基地内已聚集了生物医药及相关企业127家(含注册企业),
中药现代化、现代生物制品、研
发检测服务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国 家兽医微生物中心、国家动物疫 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形成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及技术执法核 心区域。 2011年,基地实现产值76.16 亿元,完成总收入90.5亿元;预 计2012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 完成总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 54%,预计2015年,基地产业规 模将达到600亿元。
2
3 4 5 6
2.84
10.32 21.23 23.47
2.63
6.99 15.21 16.23 9.1
3.95
13.36 27.58 45.8 22.49
居住
居住 居住 居住、商 业金融 居住
9.06
9.07 9.07 9.07 9.07
6354
6140 5664 6605 7248
旭辉集团
旭辉集团 金地集团 绿地集团 保利地产
·2· 15
周边环境
六环念坛出口
本案
900m
16
地块现状
地块北:天河西路
17
地块现状
地块东侧:天堂河公园
18
地块现状
地块内部
19

一、项目地块概况
二、区域市场研判

三、核心区013地块产品及投资方案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分布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分布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分布
•目前我国有各类生物医药园区“药谷”、科技园、产业基地等100多个;
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批准的省级以上生物医药园区有50多个;
我国生物医药园区是伴随着高新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国务院先后共批准建立了56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超过100 个,均涉及生物产业;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产业,国家发改委自2005 年以来,先后批准设立了四批共计22 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基地的地域分布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的行业特点分布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的行业特点分布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的行业特点分布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的四大特点:
研发优势型占32% 代表:上海张江
外企投资型占28% 代表:北京亦庄
政府扶植型占25% 代表:江苏泰州
产业改造型占15% 代表:湖南浏阳
第一,集群化发展是生物医药产业的一种有效避险机制和竞争利器;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创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只有通过不断加强产业聚集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才可以大大提高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越来越成为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疋,簟一二婪一凰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郭新建洪素霞(石家庄制药集团,河北石家庄050000)脯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较早,但缺乏发展后劲,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明显优势以及生物医药系统平台建设不够等方面。

针对这癌问题,要探索出适合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新对策。

饫翅嗣】生物制药产业;产业结构;产品优势;发展对策近年来,全球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投放市场的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已超过300余种。

有机构预测,到2011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收入有望达到982亿美元。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较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着手研制白介素一2(I L一2)、干扰素一a (I N F—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 F)、促红细胞生成素(EP O)、生长激素(G H)等生物技术药物。

这几种生物制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获准上市,稍微落后于美国,几乎与欧洲同步。

但是,发展后劲乏力也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显著特点,而且存在着一系列不利于进—步发展的因素,需要认真对待。

一、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已有670家左右,全部从业人员1O万多人。

尽管这些企业有著很强的科研实力,也有一些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些产品已经在世界上达到先进水平。

但生物制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受这些特点的制约,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与国际水平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很大。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生物制药所占比重不高。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00/0左右,经济类型以民营企业和外商企业为主,与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

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全世界排行前10位的制药公司已全部进军中国市场。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整个制药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约为726%,而全球生物制药业(只包括用于体内治疗的基因工程和抗体工程产品)的销售额已占整个制药行!止销售额的1O%以上。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
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3.03.14
•【字号】宁政发〔2023〕29号
•【施行日期】2023.03.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
目名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京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名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推进落实。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23年3月14日南京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名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5年6月)石家庄基地特色基地依托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7平方千米,拥有华药、石药、四药股份等相关生物企业40余家,总投资超百亿元。

目前重点建设项目共178个,分为四大类:一是化学制药领域;二是生物制药领域;三是现代中药领域;四是公共配套领域。

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

建设目标到2012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485亿元。

长春基地特色基地将由3大模块构成:医药产业核心区坐落在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工业核心区布局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农业核心区布局在城东的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

面积13.4平方千米。

目前为亚洲最大的疫苗和基因药物生产基地。

在生物制造领域,长春大成实业集团为世界最大的赖氨酸生产商。

在生物能源领域,乙醇汽油项目为国家唯一试点城市;大成集团投资100亿元年产100万吨化工醇项目为全国最大的化工醇项目之一。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700亿~1000亿元。

深圳基地特色核心区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展区为光明和南澳两个片区。

产业用地将近3平方千米。

2006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数量为123家,其中产值1亿~10亿元的企业数量为36家。

通过建立统统的生物产业技术支撑平台和产业配套系统,使深圳成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功能最齐全的成果转化基地,最具竞争力的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技术含量最高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基地。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700亿~1000亿元。

第二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6年10月)长沙基地特色是我国中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基地设“一园五区”。

基地已形成11个医药产业群,其中,中药戒毒药列全国第一、生物疫苗和抗生素制剂列中南地区第一、减肥类保健品列全国第三、中药标准化提取物列全国第二。

2007年,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70.63亿元。

建设目标到2015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800亿元。

广州基地特色基地规划由两个核心区、扩展区和辐射区组成,总体规划面积约13平方千米。

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海洋药物等四大生物医药领域,着力发展生物农业,推进生物服务业(生物技术研发等)发展。

现具有各类生物企业300余家,其中上规模的70多家,19家年产值超亿元。

广州医药集团规模和效益居于全国医药行业前列。

2007年,广州生物产业完成总产值约358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12.5%。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

上海基地特色按“1+4”架构进行空间布局,“1”即一个核心区,是张江高科技园区;“4”即四个扩展区。

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新产品,积极推动巨大项目的实施,促进大型生物企业集团整合和中小企业发展,逐步形成创新体系完善、产业特色光鲜、布局合理的国家综合性生物产业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2007年上海市医药工业总产值为388.96亿元,已持续7年保持年均17%以上的高速增长,成为上海市主要新兴产业之一。

建设目标到2010年,基地高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达到30%,培育若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高技术企业,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品牌。

北京基地特色基地由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3个核心区构成。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教育中心、科技中心、传媒中心、央企总部中心,拥有大量信息资源。

另外,人才和研发机构密集。

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关村设立了150多家分支机构,其中研发机构70余家。

国内大型企业也在京纷纷设立研发机构。

基地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

建设目标到2010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以上,全市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地区生产总值6%以上,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到2020年,进入世界创新型城市的优秀行列。

第三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7年6月)青岛基地特色产业技术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农业生物技术和工业生物技术及传统生物技术等领域。

2007年,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86.4亿元,同比增长32.7%。

建设目标到2010年,海洋生物企业达到300家左右,生物产业年产值实现220亿元;到2015年,海洋生物企业达到500家左右,生物产业年产值实现600亿元;到202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

武汉基地特色核心区包括东湖开发区关南生物制药园、江夏现代中药园、葛店化学合成创新药物园、南湖生物农业园四大特色产业园区,面积为30平方千米。

2007年生物产业产值81.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

在生物制剂、诊断试剂及芯片产品、诊疗中心等方面具有明明优势,生物疫苗位居全国第五位。

建设目标到2012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300亿~350亿元;到2015年,力争将武汉建设成为中部最大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成都基地特色核心区是成都高新区,2007年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总产值421亿元,其中生物医药193亿元,生物农业228亿元。

一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包括现代中药、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服务;二是加快发展资源技术主导型的生物农业、生物能源。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到202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

昆明基地特色基地重点发展以良种产业,跨国巨大动物疫病,有害生物物种入侵安全性评价、检测产品;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为主的生物农业产业。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到202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

重庆基地特色重点发展六大产业领域:生物医学工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现代制药、兽药及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特色生物育种、生物质工程、生物技术服务业。

建设目标至2012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至2020年,产业年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

第四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8年2月)哈尔滨基地特色生物医药产业是哈尔滨市重点培育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另外具有资源优势。

哈尔滨是全国重点粮豆产区和严重的绿色食品基地,哈尔滨辖区及周边地区生物资源丰盛,发展农产品特别是绿色食品和畜产品的深度开发潜力强大。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400亿元,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占全部产值75%以上。

德州基地特色全市已集聚各类生物企业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生物企业102家,现有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8家,过亿元的38家。

2007年生物产业实现产值220亿元,其中生物制造产业达到160亿元,占全部生物产业产值的73%。

低聚木糖生产能力世界第一、木糖醇生产能力世界第二、低聚糖生产能力亚洲第一,综合生产能力达5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70%。

现已形成全国最大的大豆高蛋白生产基地。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到2020年,全市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

泰州基地特色已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生物能源、生物农药等辅助发展的产业体系。

2007年,生物产业销售额为256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销售额为180亿元,占比70.3%。

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持续5年,经济效益持续9年居江苏省第一。

扬子江、苏中、济川、江山等在内的龙头企业均已跻身全国医药行业的前百强。

建设目标到2010年,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为550亿元;到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销年均增长20%。

郑州基地特色郑州生物农业特色突出。

研发水平、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严重贡献。

2007年生物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41.1%。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达到450亿元,增加值达到130亿元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

通化基地特色建设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3个功能分区的9个产业园区和两个物流中心。

2007年,通化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02亿元,占全市GDP的27.2%,占吉林省医药产业的37.4%。

建设目标。

到2010年,现代中药产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到2015年,现代中药产业实现增加值375亿元。

南宁基地特色重点发展非粮生物能源产业。

根据南宁市现有的产业分布并考虑生物产业发展潜力与方向,初步拟定南宁市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即设立生物能源产业分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分基地、生物制造产业分基地、生物农业产业分基地等4个专业生物产业分基地。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690亿元,其中生物能源年产值占生物产业年产值达到250亿元;到202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530亿元左右,其中生物能源年产值占生物产业年产值比例超过38%,达到580亿元。

西安基地特色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突出生物药业开发,杨凌重点突出生物农业开发。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600亿元,增加值200亿元,占全省GOP的比重达到3%。

天津基地特色努力构建以出口为导向、以现代生物医药为主体,生物工业和生物农业快速发展的生物产业格局,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内一流、世界严重的现代生物产业制造基地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转化基地。

2006年全市生物产业产值近300亿元。

建设目标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600亿元。

南昌基地特色2007年全市生物产业资产总额45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2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利税78亿元,生物高技术企业80余家。

2007年全市生物产业出口额4.1亿美元。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730亿元。

杭州基地特色目前已形成以生物技术药物为核心、现代中药为基础。

现代化学药物与新型医疗器械协同发展,生物农业形成特色优势,部分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的产业特色。

生物产业一直是杭州市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以医药和农业为主体,2007年生物产业总产值约300亿元。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物产业年产值将达到750亿元;到2015年,将杭州建成华东乃至全国一流、面向国际的生物产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