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合集下载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国富论》
3、分工产生的原因: 分工是人的交换本性产生的。
斯密认为:人类的利己心产生交换倾向,而交换 倾向导致分工。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 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国富论》
评价: 他把分工归因于人类本性的交换倾向,这是错误 的,也是颠倒因果的。历史上,分工先于交换; 理论上,分工导致占有制(即所有制)的变化, 然后才可能谈到交换。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国富论》)
亚当· 斯密(英国)
一、分工理论
1、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 斯密把提高劳动生产率看做是增加国民财富 的一个重要途径,并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最终靠分工。
在《国富论》中,斯密将劳动分工的概念运用到 一个扣针工场中:“扣针制造业是极其微小的了, 但它的分工往往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个劳动者, 如果对于这种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道 怎样使用这种职业中的机械,那么即使竭尽全力 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1枚扣针,要做20枚 当然是绝对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经营的方法, 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 职业分成其若干部门,其中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 门职业。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 截……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18种操作。
---《国富论》
评价: 第一次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 科学认识到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但未认识到没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3、商品价值的决定 说法一:任何一件物品的价值,即要取得这物品 实际 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说法二: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 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 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

亚当斯密对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

亚当斯密对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

亚当斯密对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亚当·斯密对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被誉为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亚当·斯密对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

一、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认为通过将生产过程分成许多简单的步骤,每个人专门从事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他以制钉工人为例,指出如果一个制钉工人要从头开始制作一枚钉子,需要的时间会很长,但如果将制作过程分成几个步骤,每个人专门从事其中的一部分工作,那么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

这一理论对现代工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工业制造的基础。

二、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亚当·斯密主张自由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可以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他认为,如果政府不干预市场,市场会自动调节价格和数量,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一理论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三、价值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成本。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

这一理论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四、国际贸易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都受益。

他认为,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生产,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互利共赢。

这一理论对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五、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亚当·斯密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他认为经济学应该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和利用资源。

他的著作《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就是表示特定 物品的效用。
由于占有某物而 取得对他种货物 的购买力 。
使用价值很大的 东西,往往具有 极小的交换价值, 甚或没有。
交换价值很大的 东西,往往具有 极小的使用价值, 甚或没有。
“钻石与水”的悖论
.
21
斯密是最先区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 值的经济学家,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二 者的关系 。
交换是产生分工的原因,分工是交换的结果,分工是由 人类的交换倾向引起的。他说:“当初产生分工的也正 是人类要求互相交换这个倾向。
斯密和马克思的不同在于,马克思认为分工引起交换, 先存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才会出现商品交换;而商品 交换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分工。
.
16
斯密还分析了分工要受市场的限制,也就是说,分工的 程度取决于交换的能力或市场的范围。
1764年,他辞去教授职务,担任年青 的贝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陪同公爵 去法国旅行。在旅居巴黎期间,他已 开始着手《国富论》的写作工作。
1765-1776年,斯密在此期间,开始写 作并出版他的经典名著《国富论》。 1790年7月17日病逝。享年67岁。
.
5
斯密的主要著作
生前出版的著作只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逝世后出版的有《哲学问题论集》和《亚当·斯密 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等。
.
12
斯密的基本理论
1、分工理论
分工是斯密全部经济学说的起点,整部《国富论》就是 从分析分工开始的。 分工理论,在他整个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他在《国富论》的第一篇、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就说: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 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经济从零开始: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六大经典理论

经济从零开始: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六大经典理论

经济从零开始:经济学⿐祖亚当·斯密的六⼤经典理论经济从零开始:经济学⿐祖亚当·斯密的六⼤经典理论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年6⽉5⽇(受洗)-1790年7⽉17⽇),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所著的《国富论》成为了第⼀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

这本书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由贸易、资本主义和⾃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

1723年亚当斯密出⽣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亚当·斯密的⽗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前⼏个⽉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的⼥⼉。

亚当斯密⼀⽣与母亲相依为命,终⾝未娶。

1、曾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学逻辑学教授后来改任为道德哲学教授2、《国富论》是其最具影响⼒著作,系经济学所发⾏过最具影响⼒著作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受益于其理论,其著作被⼴泛引⽤分⼯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的起源是由⼈的才能具有⾃然差异,那是起因于⼈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硬易货是属私利⾏为,其利益决定于分⼯。

假定个⼈乐于专业化及提⾼⽣产⼒,经由剩余产品的交换⾏为,促使个⼈增加财富,这种过程将扩⼤社会⽣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平衡。

分⼯促进劳动⽣产⼒的原因有三个:第⼀,劳动者的技巧可以熟能⽣巧:第⼆,由⼀种⼯作转到另⼀种⼯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的基础上才可能达到。

货币理论货币的⾸要功能是流通⼿段,持有⼈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

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货币来衡量。

这时,便产⽣了货币的另⼀功能:价值尺度。

西方经济学说史第五章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重点

西方经济学说史第五章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重点
各项经济职能,并提出了国家税收的公平、确立、便利、经济四大原则。
4.亚当·斯密方法论的特点
在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在价值、利润、 地租和工资等分析上常出现双重的或多重的观点和论述,被称为斯密 理论的二重性。斯密理论的这种二重性是斯密著作中反映出来的他的 方法的二重性的结果。
最终固定在金属上,因为它具有合适的物理属性。 斯密探讨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在货币各种职能中,斯密认为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主要职能;
也探讨了货币的价值尺度,指出:“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又是价值的尺度”。此外, 也谈到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但他认为货币的其他职能都是从流 通手段中派生出来的。
斯密还创造性地探讨了货币流通的规律和纸币流通的规律,赞扬纸币代替 金属货币方便了流通,减少了费用。
农业:资本主义农场成为英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圈地运动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大农场兴起,加
快了农民的破产,从而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了劳动力和原料。
商业:外贸取得了惊人发展,已居世界首位,英国的商人遍布世界各地。外贸伴随着殖民 扩张,英国确立起了海上霸权,发展为最大的殖民帝国。资产阶级掌握大量货币财富,为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货币资本。
斯密把劳动生产率看做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并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是由分工引起的。
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最早全面地考察和叙述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认 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是:
①分工使劳动专业化,提高工人熟练程度;
②分工节省变换工种的时间;
③分工使使操作简单化从而易于改良和发明机械。
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杰出的代表和理论体系 的建立者。他第一次把以 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 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 丰富和发展,是公认的经 济学宗师。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被视为资本主义的经典之作,其中阐述了他的经济理论。

本文将探讨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并深入分析其对现代经济理念的影响。

1.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概述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核心观点是市场经济自由放任下的竞争和分工。

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即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活动,通过个体自利行为最终可以为整个社会谋求最大利益。

他主张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并强调政府干预必须限制在最低限度。

2. 分工和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强调分工的重要性。

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力,从而增加财富创造。

他用“大工厂”和“小工厂”的例子来说明分工的好处,并提出“每个人都是从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中获得收益最大化的动机”。

此外,亚当斯密还阐述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

3. 自由贸易与比较优势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并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他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该通过自由贸易来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财富的最大化。

他用英国和葡萄牙之间的纺织品和葡萄酒交换来解释比较优势的概念,说明通过贸易可以使各方都受益。

4. 国家角色和政府干预尽管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但他也意识到政府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干预。

他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家角色的观点,包括促进教育、道路建设、国防和法律的制定。

他强调政府的职责应该限制在保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基本建设上,对商业活动保持最低限度的干预。

5. 对现代经济理念的影响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市场机制和自由市场观点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石,并对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他的想法也为后世经济学家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如马歇尔经济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

结论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繁荣。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引言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的著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被认为是经济学领域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对于后世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人性与自利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天生具有自利倾向,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

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即通过市场交换和竞争,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将会导致整体社会福利的提高。

这一理论意味着市场能够自发地调节资源配置、价格形成和市场供需关系。

劳动价值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批评了古典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格不仅仅取决于劳动投入,还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他提出了“有用劳动”和“无用劳动”的概念,认为只有对社会有用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这一观点为后来边际效用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由市场与竞争亚当斯密主张自由市场和竞争是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

他认为政府干预经济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效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分工”和“专业化”的观点,认为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带来经济增长。

他还强调了竞争对于推动创新、降低价格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性。

国家职能尽管亚当斯密主张自由市场,但他也认识到政府在某些方面的必要性。

他将政府职能划分为三个方面:保护国家免受外部侵略、维持内部秩序和提供公共设施。

他主张政府应该维持法律和秩序,保护私人财产权利,并通过公共设施建设来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持开放的态度,他认为自由贸易可以使各国共同受益。

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即每个国家应专注于生产自身相对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并对贸易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公共财政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还详细讨论了公共财政的问题。

他主张税收应该公平、透明,并且能够满足政府开支的需要。

亚当斯密主要经济学观点

亚当斯密主要经济学观点

亚当斯密主要经济学观点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经济学观点被称为古典经济学,对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当斯密的主要经济学观点包括:
1. 劳动分工: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

他通过分析针对不同商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分工,说明了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 自由市场:亚当斯密主张自由市场的运作是最有效的经济体系。

他认为,自由市场能自动调节价格和资源分配,通过供求关系形成价格,并引导资源自动流向最高效率的领域。

他主张政府应当采取非干预政策,让市场自由运行。

3. 个人利益和竞争:亚当斯密认为,人们的自利动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力量。

他认为,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通过竞争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4. 国际贸易: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参与国实现互利共赢。

他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自身的特长产业,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利益。

5. 政府角色:虽然亚当斯密主张政府对经济活动保持非干预态
度,但他也承认政府在一些特定领域的必要作用,如国防、法律和秩序维护等。

他主张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确保市场交易的公正和有序进行。

总之,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强调市场机制、个人利益和竞争的重要性,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并对经济学学科及其相关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说史教程 − 7
• 产生的原因:斯密也论述了分工是怎样产 生的。他认为,分工不是由人们头脑中发 明出来的,它是由交换造成的,即“一种 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 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 易。”
−经济学说史教程

8
• 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的限制,他说: “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 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 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经济学说史教程

4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 斯密
– 各章节内容:
• 第1篇研究劳动生产力得以改进的原因和劳动生产物 分配给社会各阶级的顺序。 • 第2篇论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 第3篇讲国民经济史,论述不同的国度,其财富有不 同的发展途径和后果。 • 第4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是对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 的最早的理论概括。 • 第5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属于财政学问题。
−经济学说史教程 − 10
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
• 斯密在回答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时, 提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结论或两种对立的价值规 定: •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和商品 所能支配、所能购买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 • • 这种矛盾的产生是由于他混淆劳动能力与劳动这 两个不同概念。
−经济学说史教程

11
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
三、三种收入构成价值
• 斯密论述了他的两个价值规定如何统一的问题,从而 导致第三个价值规定的出现。 • 他认为在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构成中,包含有工资、利 润和土地地租。商品价格归根到底都分解成为那三个 部分或其中之一。斯密也就从劳动决定价值的科学立 场滑进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泥潭。这个庸俗的价值定 义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被称为“斯密的教条”。
−经济学说史教程

12
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
四、斯密的货币理论
• 在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上,斯密虽然未能从价 值形式发展中掌握它,但他知道货币是在商品交 换发展中,适应交换的客观需要,自发地从“许 多种类货物”中分离出来作为“共同衡量标准” 或“共同价值标准”的一种货物。 • 斯密从市场上交换的产品增多,“这么多价值不 容易记忆”和直接物物交换困难难以克服这两个 方面说明了货币出现的客观必然性。 • 斯密实际上接触到了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 过渡的问题。诚然,他的理论还说明不了这种过 渡的内在联系。
−经济学说史教程

5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 斯密
三、斯密的方法论
• 在斯密的著作中,各种相互矛盾的理论和平共存,这是 他的研究方法的矛盾的必然结果。例如,他的《道德情 操论》从人类的同情心出发来研究道德世界,而《国富 论》却从人们的利己心出发来观察经济世界。 • 马克思准确地指出,《国富论》中归纳法与演绎法是同 时并用的,它的方法论的实质却不在于此,而在于它所 固有的二重性。斯密的理论充满了矛盾。 • 在斯密的观念中,这种矛盾并不存在。他认为政治经济 学的任务就是双重的,揭示本质与描述现象。这样,在 斯密的著作中就同时并存了内在和外在方法。
−经济学说史教程

9
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
二、价值的两个意义和两种价值规定
• 斯密首先对价值的意义作了解释,明确区分商品的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斯密对商品及其构成因素 的理解是肤浅的、不正确的。1.不是从商品二因素 的角度来把握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应为价值)。 2.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的分析是不正确的。 • 对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展开讨论。 斯密所说的商品的“真实价格”,也叫商品的“劳 动价格”或“交换价值”,实指商品的价值;他所 说的商品的“名义价格”,也叫做“货币价格”, 实指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 斯密
二、斯密的著作
• 生前出版的著作只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 论》,逝世后出版的有《哲学问题论集》和 《亚当· 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 讲》等。 • 《国富论》:
– 本书的目的是阐明财富的起源及其产 和增长的条件。在他看来,一国国 年劳动,就是一国财富的源泉。 生 民的全
−经济学说史教程 − 2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 斯密
2.生平:
• (1723~1790)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的代 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 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是公认的 经济学宗师。 • 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进入英国牛津大学,25岁 成为爱丁堡大学的英国文学史讲师,1751年,回母校格 拉斯哥大学任教,开始讲伦理学,后改授道德哲学。 1759年,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出版。 • 1764年前往法国,拜会了 魁奈、杜尔哥等人,交流了 学术观点。1767年,返回伦敦,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 1776年,第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因的研究》问世。 • 后又任苏格兰关税委员、格拉斯哥大学校长等职位。 −经济学说史教程 − 3
−经济与货币理论
• 一、分工理论 • 斯密的《国富论》是从分工开始论述的。 这是由于他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 是靠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要提高劳动生产 力,首先要靠分工的发展。他说:“劳动 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 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 都是分工的结果。”
第六章 亚当· 斯密的经济理论
本章重点
亚当·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他的 主要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不仅 是政治经济学的系统论著,而且探讨了国民经济 史、经济学说史、财政学等学科。从生产领域的 研究,得出了具有科学价值的劳动价值论、工资 论、利润论及地租论,从而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 的阶级结构。区分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反 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国内及国际的自由贸 易。
−经济学说史教程

1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 斯密
一、 斯密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
1. 时代背景:18世纪中期和后期, 英国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经济领 先地位。伦敦迅速成为国际贸易 的中心。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 时代。工场手工业仍然是资本主 义生产的主要形式。英国的工业 革命从1760年开始的,一直延续 到19世纪初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