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简_爱_对_灰姑娘母题_的戏仿
《简·爱》与《白衣女人》的相似性探析

细 细 阐述 。
一
小时候简爱寄养在舅母家 , 次简 ・ 被舅母 里德太 太一家 一 爱
了一 个梦 , 梦 中安 妮 作 为 一 个旁 观 者 , 看 透 了 劳 娜 与 珀 西 看 到的披着她 的新娘头纱 的伯 莎是一 个 陌生化 了的简 , 简 在 她 是
瓦尔 爵士婚姻 的本质 , 在梦 中她是这 样叙 述 的: 我顺着 两 道 最 真 实 、 黑 暗 的 影 子 : 愤 怒 的 孤 儿 , 简 一 直 想 拼 命 压 下 “ 最 是 是 ” 3 简 爱》 中还有关 于“ 的 意象 , 火” 我们 光 望 过 去 , 直 看 到 他 的心 底 里 。那 颗 心像 黑 夜 一 般 漆 黑 , 一 上 去的狂暴 的 自我 。 _ 《 ・
一
步证 实 简 爱 与 伯 莎 , 妮 与 劳 娜 就 是 同 一 个 人 。 安 关 于 “ 子 ” 意象 , 尔 伯 特 认 为 : 镜 子 ’ 意 象 证 明 镜 的 吉 … 的
简 镜 场 景 是 白 衣 女 人 劳 娜 站 在 费 尔 利 太 太 墓 前 。关 于 “ ” 意 了纯 洁 的 简 和 疯 狂 的 伯 莎 是 同 一 形 象 , 与 伯 莎 通 过 ‘ 梦 的 象 安 妮 在 得 知 劳 娜 将 与 珀 西 瓦 尔 爵 士 结 婚 , 内 心 的恐 惧 做 子—— 自我 分裂 ’ 因 意象 的重复 , 让人很 容 易理解 , 深夜 简 ・ 爱
是为 简 爱 服 务 的 , 为简 爱 虚 设 的 。 《 白衣 女 人 》 安 妮 在 劳 娜 切 斯 特 新 妇 的简 的头 纱 , 向 了 镜 子 , “ 那 暗 暗 的 长 方 形 中 转 简 从 的未 婚 夫 珀 西 瓦 尔 爵 士 准 备 迎 娶 劳 娜 时 送 来 了 一 封 信 , 哈 镜 子 里 看 到 它 反 照 出 来 的 面 容 和 五 官 ” l 另 外 还 有 “ ” 使 J 2 火 这 特 赖 特 先 生 及 哈 尔 克 姆 小 姐 对 表 面 的喜 事 产 生 了怀 疑 , 而 个 意 象 , 因 简把 幼 年 的 愤 怒 比 喻 成 为 “ 垄 着 了火 的 野 草 ” 而 一 ,
灰姑娘原型的进化与颠覆——析《简

灰姑娘原型的进化与颠覆——析《简•爱》中的简•爱与伯莎刘荣[摘要]灰姑娘故事是男权统治与菲勒斯中心主义的产物。
《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是进化过的灰姑娘,呈现出勇敢追求独立平等却又向男权统治妥协的特征,表现了英国社会转型期初步的女性主义意识;而饱受男权之苦、被囚于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则彻底颠覆了灰姑娘原型。
《简•爱》一经出版便大获成功源于既抗争又妥协的简•爱,而小说中与男权彻底决裂的伯莎是此小说在女性小说史上经典不衰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伯莎;灰姑娘原型;女性主义一、引言历史悠久的灰姑娘故事倡导的是男权统治与菲勒斯中心主义,在历史上很多女性故事中都有灰姑娘影子,《简•爱》的成功在于夏洛蒂•勃朗特赋予小说女性人物以新的形象与进步意义。
《简•爱》的不朽不仅在于对男权社会既反抗又依赖的具有初步女性主义意识的女主人公简•爱,还在于深受男权压迫、最终与男权彻底决裂的伯莎,虽然作者对伯莎着墨颇少,但随着时代进步及女性运动的发展,伯莎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与灰姑娘原型相对比,来研究比较《简•爱》中的两位女性人物简•爱与伯莎,并探究简•爱与伯莎不同的女性主义意识。
二、灰姑娘原型原型来自神话,且被后人反复使用,因此它成为经典的同时又具有穿越时空的顽强生命力。
美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一书中曾指出:“也许全部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
”1[151]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灰姑娘原型的影子。
勤劳善良的灰姑娘虽经后母百般虐待,却终于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灰姑娘神话能够广受欢迎在于它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
容格认为,“尽管人们的心智会努力尝试来解释神话,却往往会忽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产生神话的原因。
”2[6-7]他还指出,“神话是前意识心理的最初体现,是对无意识的心理事件的不自觉的陈述。
”3[99]容格从无意识心理学角度为不同国家不同时空流行的灰姑娘故事提供了解释。
《爱的奇迹》根据《灰姑娘》的故事改编。

《爱的奇迹》根据《灰姑娘》的故事改编。
爱的奇迹(依照童话《灰小姐》改编)张博宇时刻:古代地方:灰小姐家人物:灰小姐王子王子朋友长官士兵[这是一具穷人家的厨房,堆积着各种破烂别堪的杂物以及厨具等物品[舞台的左侧木箱上散降着杂草,右侧炉台上的旧锅里煮着东西。
[从另一具房间里传来苍老的声音:(男声):(边咳嗽边喊)灰……灰小姐……饭煮好了吗?灰小姐:(坐在木箱上发呆)再等等!别着急,就好了!(从厨柜里拿出米袋,袋子空了)哎!悲伤的爷爷,悲伤的我……[灰小姐穿着打着补丁的连衣裙,脸上涂着别小心抹去的烟灰,看着锅里还没煮好的饭发呆,她无聊的在木箱上拨弄着草,忽然好象想起什麽,偷偷的笑了,忽然又马上止住,忧伤的叹出一口气……灰小姐:(虔诚的祈祷)爱神啊!请原谅我家里的贫穷,在爷爷生病的时候,我还在思念着他,我关于自己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从小时候开始,女孩子对我别理别睬,男孩子嫌我丑,惟独一具生着病,等待我照料的爷爷陪着我,而他……哦!请允许我说出他的名字,希翼如此别要玷污了那神圣的名字。
[画外音:(女生)我悲伤的小姐——[灰小姐被这忽然浮现的声音吓了一跳,惊慌的四处寻觅声音的出处[画外音:别寻了,我算是你所期待的爱神啊,小姐,我深深的体味你的心情,我会在你疑惑的地点帮助你,但爱情要靠自己把握灰小姐:我自己?[画外音:对,你自己,小姐你听着,我今晚会把王子送到你家里,只是,他会可不能喜欢你,就要看你自己了,但,你要在心中铭记,要拒绝除王子以外其他客人闯入你家中,否则,王子将会被带走,小姐,不管你拥有怎么样的身份,不管你有怎么样的相貌,只要你心中充满爱,爱就会落临——灰小姐:把王子送到我周围?(惊慌的别知所措,用手整理头发,用手抹脸,忽然,好象想起什麽)我别是在做梦吧
1、《简·爱》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2、《平凡的世界》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
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
掩卷深思,心中浮浮沉沉,颇有感叹世事沧桑,人海茫茫之情,正像路遥在后记中写道“希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
”3、《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达西日后对伊丽莎白表白:You are too generous to trifle with me,(你为人太真诚大方,不会以此来愚弄我),诚恳地再次向她求婚。
到此,一对曾因傲慢和偏见而延搁婚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促使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我要和普通人一样,去为了生活而奔波。
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和爱着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世界!正如查理·卓别林所说“海伦·凯勒的身体不是自由的,但她的心灵却是无比自由的”。
5、《如何掌控你的时间》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6、《公司的力量》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谈到的一样,我们现在之所以缺少创新和核心技术,作为21世纪的未来,我们应该做事以创新为目的学习。
7、《草样年华》青春像一条抓在手里的泥鳅,欢蹦乱跳,不经意间便会从指缝悄悄溜走,当发现的时候,只剩下一个尾巴,越想抓住它,越用力去抓,它跑得越快。
简析戏仿_反讽模式在_堂吉诃德_中的应用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Finance College戏仿一词来源于英文(Parody),除了被翻译成戏仿外,还有多种译法,如“诙拟”、“戏拟”、“滑稽模拟”等等。
早在1598年英国人约翰逊在其编写的《牛津英语辞典》中对其进行解释:(1)它是一种导致了滑稽效果的模仿;(2)它是一种拙劣的模仿。
而戏仿真正起源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对于史诗的滑稽模仿和改造,而在其后的文学创作历史中,戏仿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现代理论家们认为,戏仿即是对作者、文类的种种形式特点的夸张性模仿,其标志是在文字上、结构上,或者主题上的不符。
它不仅显示了对传统文类以及母题的改造不单纯是对某一事件的戏谑和嘲讽,而是延伸到对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等的仿制、调侃和意义消解。
反讽(irony )一词源自希腊文,原为希腊戏剧中的一种定型角色,即佯作无知者,在自以为高明的对手面前说傻话,但最后这些傻话却被证明是真理,从而使对手出丑露乖。
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反讽被引用到文学创作中,并被认为是现代西方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的原则,从本质上说反讽是指一个词、一个事件、一个人与其获取意义与生存的上下文(context ,亦称情境)发生了不符、背离或冲突。
戏仿和反讽都能使读者在阅读心理上产生情绪张力,带来快感,因此两者常常被合用。
两者的合用既利用了戏仿是一种戏谑性或戏弄性的模仿,因此天然就具有一定的消解或颠覆作用的特点;又利用了反讽是对被嘲弄和讽刺对象不是直接的讽刺,而是间接的讽刺的特点,因此将戏仿-反讽模式在小说创作中加以使用就会使被讽刺的对象从表面上找不到它的不是,而其最直接的结果是使人们对被模仿的作品的真理性产生怀疑。
正如巴赫金所言,《堂吉诃德》是一部“讽刺模拟本”小说,而讽刺性模拟具有二重性,并非单纯地否定所摹拟的对象。
塞万提斯的正是采用了这种戏仿———反讽模式来成就了《堂吉诃德》这部旷世佳作。
本文拟从语言、情境和叙事结构等方面予以举例简析。
《简·爱》对“灰姑娘母题”的戏仿

世 界各地 【 。其 中 , 广为 人知 的版本 是 1 纪初 3 J 最 9世
格林 兄弟 《 格林 童话集 》 中的“ 灰妯 娘 ” 故事 。所有 这 些 有 关 “ 姑 娘 ”的 故 事 , 情 节 、 构 上 基 本 相 灰 在 结 似—— 受尽 继母 虐待 的女 主人公 辛 德瑞 拉 ( idr1 Cnee .
关键词 : ・ 灰姑娘母题; 简 爱; 戏仿 中图分类 号 : 0. I 64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9 6 2 1 ) 40 7 - 10 - 1 (0 0 0 -0 90 4 4
T ep r d f“ n eel t ”i r ye h a o yo Cid r l moi n a f t E r e
显而易 见 , “ 在 灰姑 娘 ” 故事 中 , 女人 的划 分 正 对
好 符合 美 国批 评 家桑 吉尔 伯 特 和格 巴在 《 楼 上 的 阁
疯女人 : 女作家与十九世纪的文学想象》 中所剖析的 男性作家作品中最常见的“ 天使” 妖妇” 或“ 这两类女 “ 原型理 论 ” 中捉 到 的 “ 型 ” 原 。所 谓 “ 型 ” 是 集 原 就 性 形象 的要 求 : 以灰姑 娘 为代 表 的 “ 使 ” 托 了男 天 寄 体 经验 的结 晶 , 自原始 时 代 以来 就 永 恒地 存 在 着 , 它 作 家对完美 女性 的梦 想 , 她们 不 仅 美 丽 、 温柔 、 良 , 善 并 以神话 或母题 的方 式存 在 于 人类 文 化 和 每个 人 心 而 且乐 于牺 牲 ; 而其继 母及 两个姐 姐则是 凶狠 、 自私 、 中[ 。 霸 道 的“ 妇 ” 妖 。童话 “ 灰姑娘 ” 中的叙事 话语 把 女人 近代 以来 , 为 一 个 反 复 出现 于 作 品 之 中 的母 作 简单 地划为 “ 天使 ” “ 妇 ” 或 妖 两个完 全对 立意 象 的做 题—— “ 灰姑娘 ” 事类 型 的创 作 广见 于 各类 文 学作 故 法, 实际上被打上了深深的性别烙印。自 从人类进入 品 中 , 为世界 文学 作 品 中 的经 典爱 情 模 式 和原 型。 成 父 系社会 以后 , 性作 为社会 的统治 者一 直操控 、 男 把 据调查 , 共有 70多 个 有关 “ 姑 娘 ” 0 灰 的故 事 流 传 于
简爱灰姑娘模式作文

简爱灰姑娘模式作文不知道从啥时候起,“灰姑娘遇到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就特别流行。
就像简爱,也有点灰姑娘的影子。
我想起我闺蜜的一段经历,那可真是像极了这种模式,只不过过程有点曲折,结局嘛,也算是美好。
闺蜜叫小悠,长得不算惊艳,但有种特别的气质,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很是迷人。
她家庭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供她上学已经很不容易,所以她从小就特别懂事,学习也很努力。
大学毕业后,小悠进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
每天朝九晚五,挤着地铁,吃着外卖,日子过得平淡无奇。
可命运这东西,总是喜欢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来个大转弯。
有一次,公司接了一个大项目,合作方派了一个团队过来协助。
就在这个团队里,有一个叫林宇的家伙。
林宇是那种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与众不同的人,帅气的外表自不必说,关键是他身上那股自信和从容的气质,让人很难不注意到他。
小悠和林宇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渐渐多了起来。
林宇发现小悠工作特别认真负责,而且想法独特,对她产生了好感。
小悠呢,一开始只觉得林宇是个优秀的合作伙伴,没敢往别的方面想。
毕竟,林宇看起来就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王子”,而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灰姑娘”。
有一天,大家加班到很晚。
林宇提议一起去吃点东西,放松放松。
一群人来到了一家烧烤店,边吃边聊。
小悠平时在这种场合都不太爱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大家聊天。
林宇却时不时地把话题引到小悠身上,让她也能参与进来。
那天晚上,小悠第一次发现,原来林宇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他也会有烦恼,也会有幽默搞笑的一面。
从那以后,林宇经常找各种借口约小悠一起吃饭、看电影。
小悠心里有点慌,她不知道林宇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一次,林宇终于表白了。
小悠却犹豫了,她觉得自己配不上林宇,林宇的家庭条件那么好,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孩。
林宇看出了她的顾虑,拉着她的手说:“小悠,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家庭背景。
”就这样,小悠和林宇在一起了。
可他们的爱情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公司里开始有风言风语,说小悠是攀附权贵,想飞上枝头变凤凰。
斯蒂芬.金作品童话-神话主题戏仿研究

斯蒂芬.金作品童话/神话主题戏仿研究摘要斯蒂芬·金作品怪诞虚幻、离奇惊险,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官刺激,具有极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本文通过对斯蒂芬·金多部作品中经典原型的分析,研究了其对神话/童话主题的戏仿。
关键词:斯蒂芬·金作品原型神话/童话主题戏仿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戏仿(parody)是后现代主义的突出特点之一,它源于希腊文,本义为“模仿的歌者”。
据玛格丽特·罗斯(margaret a.rose)的考察,在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其就用来描写对史诗的滑稽(comic)模仿及改造(transformation)。
之后戏仿的应用范围扩大,但主要还是侧重于模仿。
文艺复兴时,戏仿开始具有了“滑稽”的意味,但由于强调了其可笑的方面,而在很长一段时期被认为是不严肃的低劣文学形式,直到20世纪后半期,文学批评家才试图重新评价戏仿,将之视为严肃的文学形式。
后现代主义小说是以戏仿为主要范式,对传统小说的叙述和形式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并通过强调传统叙事的非合法状态来肯定自己的合法化。
戏仿是许多后现代派作家常用的技巧,通过恶搞式的借用,嘲弄被戏仿对象,如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或一种创作手法等,使其扭曲变形、滑稽可笑,从而对传统的历史的价值观和文学形式达到批判、讽刺和否定的目的。
后现代作家如唐纳德·巴塞尔姆(donald barthelme)的小说《白雪公主》以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为基本框架,建构起了自己的话语界。
其他的杰出后现代作家如劳伦斯·斯特恩和乔伊斯,前者的《项迪传》是对自传体小说的戏仿与嘲讽,后者的《尤利西斯》戏仿了《荷马史诗》。
甚至刘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的经典小说《爱丽丝梦游奇遇记》也借用了“一闪一闪,小星星,我想知道你在哪?”(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how i wonder where you are),将其戏仿成“一闪一闪,小蝙蝠,我想知道你在哪?”(twinkle,twinkle,little bat,how i wonder where you’re at.),嘲笑和抗议维多利亚时代强加在孩子和他们父母身上的启蒙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 爱 对!灰姑娘母题∀的戏仿吴桂辉(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夏洛蒂 勃朗特在 简 爱 中,通过对!灰姑娘母题∀的戏仿,消解了女人非天使即魔鬼形象的二元对立,改写了女人迫害女人的关系定位,颠覆了男人拯救女人的叙事模式,从而成功地解构了父权社会中!女人不是天使就是魔鬼∀!女人是祸水∀!男强女弱∀的男性主流话语,还女性以真实的形象。
关键词:简 爱;灰姑娘母题;戏仿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916(2010)04 0079 04The parody of !Cinderella m otif ∀in Jane EyreW u Gu i hu i(School of Forei gn Languages ,X i nyang Nor m alUn i versit y ,X i nyang 464000,C hina)A bstract :In her nove l Jane Ey re ,Char l o tteB ront ,by pa rody i ng !C i ndere lla mo tif ∀,dis mantles t he b i na ry oppositionof the fe m a le i m ages :e it her an angel or a dev i,l rew rites the re lati onship of the persecution by fema le to fe m a l e ,and sub verts the narrati ve mode of m a l e rescu i ng fe m a l e .In t h is w ay the author deconstructs successf u lly the m a le ma i nstrea mdiscourse i n the pa tr i archy soc iety :the fe m a le is e it her an ange l o r a dev i,l t he fema le is t he scourge cu l pr it ,or the m ale is strong and the fema le i s w eak ,and returns t he rea l i m age to the fe m a l e .K ey words :Jane Ey re ;C i nde re lla mo ti ;f parody1#!灰姑娘母题∀背后的权力话语在荣格看来,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创作过程并不完全受作者自觉意识的控制,而常常受到一种沉淀在作者无意识深处的集体心理经验的影响。
这种集体心理经验就是∃集体无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在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或象征,重新构建这种原始意向,进而发现人类精神的共相。
∀[1]这种!反复出现∀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荣格在!原型理论∀中提到的!原型∀。
所谓!原型∀就是集体经验的结晶,它自原始时代以来就永恒地存在着,并以神话或母题的方式存在于人类文化和每个人心中[2]。
近代以来,作为一个反复出现于作品之中的母题&&&!灰姑娘∀故事类型的创作广见于各类文学作品中,成为世界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爱情模式和原型。
据调查,共有700多个有关!灰姑娘∀的故事流传于世界各地[3]。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版本是19世纪初格林兄弟 格林童话集 中的!灰姑娘∀故事。
所有这些有关!灰姑娘∀的故事,在情节、结构上基本相似&&&受尽继母虐待的女主人公辛德瑞拉(C i n derel la)因为一次机缘,凭借自己的美貌与美德最终嫁给了出身高贵的王子。
显而易见,在!灰姑娘∀故事中,对女人的划分正好符合美国批评家桑吉尔伯特和格巴在 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十九世纪的文学想象 中所剖析的男性作家作品中最常见的!天使∀或!妖妇∀这两类女性形象的要求:以灰姑娘为代表的!天使∀寄托了男作家对完美女性的梦想,她们不仅美丽、温柔、善良,而且乐于牺牲;而其继母及两个姐姐则是凶狠、自私、霸道的!妖妇∀。
童话!灰姑娘∀中的叙事话语把女人简单地划为!天使∀或!妖妇∀两个完全对立意象的做法,实际上被打上了深深的性别烙印。
自从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以后,男性作为社会的统治者一直操控、把收稿日期:2010 09 03作者简介:吴桂辉(1974 ),女,河南罗山人,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西方文学理论.第20卷#第4期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20No .42010年##12月Journa l ofX i n yang Agricu ltura lCo llegeDec .2010持着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权力。
正如托多罗夫在他的 文学作品分析中阐述的那样:!构成故事环境的各种事实从来不是∃以它们自身%出现,而总是根据某种眼光、某个观察点呈现在我们面前。
∀[4]在男性主宰的叙事空间中,男性作家自然会依据男性的眼光与臆想来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以满足自己的期望,而女性则由于受支配的地位始终处于严重的文化!失语∀状态。
!他们没有历史、没有文学,只能听凭男人去描写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把他们写成仙女、白雪公主或妖妇、恶婆、祸水等。
∀[5]!灰姑娘母题∀中的男权话语对女性形象的扭曲与异化在经过长期男性文化霸权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后,渐渐地渗透到每个社会成员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并成为中西方文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叙事母题。
它不仅为男性对女性进行审视与挑剔提供了审美的文化依据,而且规范、诱导着女人依照这一文化来塑造自己,以更好地取悦男人。
2# 简 爱对!灰姑娘母题∀中叙事模式的颠覆千百年来,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文化形象一直受到压制与扭曲。
只有当女性作家参与文学创作并代表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时,女性的形象才能得以真实地反映。
正如埃莱娜 西苏所言:!只有通过写作,通过出自妇女并且面向妇女的写作,通过接受一直由男性崇拜统治的言论的挑战,妇女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
∀[6]但由于维多利亚早期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对女性作家的排斥,一些有写作才华的女性在闯入男性写作主流空间时不得不采用&种双重叙事策略, !既谨慎地承袭又巧妙地改写着父权制文化中既有的灰姑娘文本的叙事结构原型和文本内涵∀[7]。
只有这样,她们才能有效地削弱、颠覆男权主流话语,并为女性文学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新的空间。
勃朗特在 简 爱中所使用的这一双重策略主要是通过戏仿!灰姑娘母题∀来实现的。
戏仿(Parody)亦称戏拟,是通过对某部作品进行变形性模仿以达到讽刺的目的。
评论家琳达 哈切恩(L i n da H utcheon)认为,戏仿是一种带有差异的重复,是!在一个文本中重复另一个熟悉的文本,在此过程中,一个新的形式诞生,它使传统获得新生,为艺术家拓展新的表现空间。
∀[8]也就是说,戏仿主要是通过重建一种与现存大众熟悉话语具有明显重复性的文本与其构成表面上的同谋,实质上是通过重建文本暗含寓意的!差异性∀来达到对现存话语讽刺或颠覆之目的。
简 爱对!灰姑娘母题∀中男权话语的颠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消解天使与魔鬼的二元对立在!灰姑娘∀叙事母题中,相貌美丽、温柔贤淑、逆来顺受的灰姑娘是!天使∀的化身,世代为人们所青睐与爱戴;而其继母及两个姐姐则被列入凶狠、刻薄、自私、霸道的!魔鬼∀名单,永远为世人所唾弃。
对女性充满期待与幻想的男性话语在剥夺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又把女性极端化、扁平化了&&&女人不是!天使∀就是!魔鬼∀。
为戳穿这一谎言,颠覆男权强势话语,重构女性的真实面目,勃朗特在 简 爱中通过对简这一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杀死了∃屋子里的天使%∀,同时也杀死了!魔鬼∀(V. W oolf语)。
第一,简不是天使。
首先,简没有天使那样如花似玉、楚楚动人的美貌,而是个个子矮小、长相平平甚至有些丑陋的女人。
在那个男人主宰的以貌取人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美貌一直是女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她们获取理想婚姻的唯一法宝。
例如,童话 白雪公主 灰姑娘及 睡美人中的女主人公们仅凭其美貌就轻而易举地赢得了王子的婚姻。
简因为没有天使的美貌,因而也就失去了获得理想婚姻的资本,以致于在与那位有着!高高的胸部、倾斜的肩膀、美丽的颈项、乌黑的眸子和黑油油的卷发∀[9]的英格姆小姐的比较中,自愧不如而备受煎熬。
勃朗特无意中因仿造自己的形象而把简刻画成!矮小、丑陋∀的女人,杀死了一个女人作为!天使∀的首要条件。
!去掉容貌美这一条件,实际的意义就是去掉简身上能够取悦男性的性别特征,让她丧失传统女性的∃特权%,而作为同样的人站到了罗切斯特面前。
∀[10]其次,简也不像!家庭天使∀那样逆来顺受,而是奋起反抗别人对她不公正的待遇。
例如,当受到表哥约翰无端的欺负时,她!发疯似的同他对打起来∀[9],并痛斥其舅母:!人们以为你是个好女人,其实你很坏,你心肠狠。
∀[9]在罗沃德寄宿学校,她告诉柔弱、顺从天使般的海伦要狠狠回击那些无缘无故打她们的人。
此外,在爱情面前,简也没有像灰姑娘那样因为自己卑微的身份而消极地躲避爱情,而是勇敢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当简感受到比她大二十岁的主人罗彻斯特先生确实用既正直又热诚的友好态度对待自己时,她敢于摆脱封建意识对女性的束缚,毅然冲破门第观念,主动地向罗彻斯特表白:!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用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用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
∀[9]很显然,在这里,平等不仅仅是指主人与仆人、富人与穷第20卷#第4期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12月人在爱情面前的平等,更是指男人与女人平等追求爱情的权力。
尽管简作为贫穷卑微的家庭女教师,敢于冲破女性在爱情方面清规戒律的束缚,勇于追求爱情,但她决不像一些男性作家作品中的!天使∀那样为爱付出一切,绝不做爱情的奴隶。
当她在婚礼上得知罗彻斯特已有妻室时,简拒绝了他留在自己身边的苦苦哀求,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毅然离开了自己依然深爱着的男人。
简不愿违背自己遵循的社会准则为罗彻斯特付出,!成为他的安慰者,他的骄傲,他的拯救者,免除他悲苦,还有毁灭。
∀[9]这一反天使姿态的举动实际上体现出简不甘做爱情牺牲品的强烈的主体意识与独立意识。
第二,简不是温柔贤淑、甘为男人奉献一切的!家里的天使∀,但也决非像灰姑娘的继母及其两个姐姐那样凶狠、自私、霸道的!魔鬼∀,而是一位有着宽容、博大胸怀的热情善良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