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防震减灾
小学防震减灾教育PPT

绝对禁止:
亮警报:
2、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3、烫伤
烫伤分为三级: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三级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
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防灾减灾主要指哪些灾害?
目录 CONTENTS
我国防灾减灾主要有哪些法律法规?
《突发事件应对法》、《环境保护法》、《气象法》、《防震减灾法》、《消防法》、《防洪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及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洪条例》、《抗旱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
绝对禁止:
亮警报:
4、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5、手指切伤
当发生意外,不要轻易自己施救,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如果不是在校内,呼叫寻找大人帮助,或立刻拨打120。
小学生应该知道的防灾减灾条例
避灾防灾知识
2024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2024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一、人员组织部署
1、学校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履行领导责任。
2、各科室要结合防震减灾演练情况,完善工作预案,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3、教师要加强地震应急知识培训,熟悉学校应急预案,提高抗震减灾能力。
二、地震预警机制
1、建立地震监测预警机制,及时获取地震信息。
2、制定教职工和学生的应急处理方式,确保快速有效的疏散安全。
三、疏散逃生组织
1、各班级制定疏散方案,明确逃生路线、安全点、逃生方式。
2、校园内设置疏散逃生标识,定期演练疏散演练,提高应对地震情况的能力。
四、救护医疗救援
1、学校配备急救箱和医疗器材,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护。
2、明确学校周边医疗资源,做好医疗救援准备,确保受伤师生得到及时救治。
五、后勤保障措施
1、确保学校食品、水资源充足,储备必要的应急生活物资。
2、建立学校应急通讯联系机制,保障与学生家长、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畅通。
六、危险物资安全
1、加强校园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做好防护和应急处理措施。
2、排查学校建筑设施的安全隐患,加强维修和加固工作,提高建筑抗震等级。
七、后续处置和重建
1、地震后第一时间组织评估灾情,开展救援和伤员救治工作。
2、建立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机制,加快学校设施的修复和重建,尽快使学生们重返校园。
以上是2024年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的内容,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严格遵守,切实做好应对地震灾害的各项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小学防震减灾国旗下演讲稿(8篇)

小学防震减灾国旗下演讲稿(8篇)小学防震减灾国旗下演讲稿精选篇1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防震减灾。
学过地理的同学都知道,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根据往年地震监测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大陆发生5级地震的频率每年大概20次,发生6级地震的频率每年大概3~4次,发生7级地震的频率3年大概2次。
目前的地震的预报水平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它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有办法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防震减灾”。
在无临震的预报而突遭地震袭击时,首先请大家要镇静,保持头脑清醒。
由于强烈振动只有几秒到几十秒钟,时间短促,所以应采用“就近避震”的方法。
如果是在家里遇到地震,首先要关闭液化气,切断电源,以防发生火灾;接着就近躲在坚固的家俱下(如床铺、饭桌下等),也可以躲在内墙角或开间小的卫生间,待震后再撤离到外面空旷的地方,以防余震。
如果在室外行走遇到地震,千万不要躲在广告牌、霓虹灯架、电线杆等处,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躲避,蹲下,双手抱头。
需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躲避,蹲下,双手抱头,最好能用身边的包或软的物品护住头。
如果在学校教室上课或在大礼堂开会突遇地震,千万不要惊慌外逃,乱跑乱挤反而会造成踩伤、挤伤、压伤,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同学们可暂避在课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待地震平息后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而有秩序地跑向操场等空旷地方。
如果你就在操场上时,应迅速跑到中间,万万不能躲在架子下、墙角边,更不要跑回教学楼,以免被倒下的墙或掉下的玻璃、砖块砸伤。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知震”才不会“恐震”。
地震虽然无法预料,但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多学习一些科学防震和安全逃生知识,做到防震减灾,以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小学防震减灾国旗下演讲稿精选篇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
2024年小学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主题:2024年小学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学会与同学、老师合作,共同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
四、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a. 地震的定义b. 地震的成因c. 地震的级别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a. 躲到安全的地方b. 保护头部c. 有序撤离3. 防震减灾活动的组织与实施a. 地震预警信号的识别b. 应急避险场所的选择c. 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五、教学过程:【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地震是什么吗?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级别等。
【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熟悉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防震减灾知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实践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组织防震减灾活动,包括预警信号的识别、应急避险场所的选择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学会与同学、老师合作,共同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所学内容,强调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提出改进措施。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家人的安全意识。
2. 学生绘制一幅防震减灾手抄报,加深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后访谈、观察学生在逃生演练中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防震减灾知识PPT2. 防震减灾宣传海报3. 防震减灾演练道具(如安全帽、应急包等)4. 防震减灾手册或教材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震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 演示法:展示防震减灾宣传海报,让学生直观了解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小学生防灾减灾班会教案8篇

小学生防灾减灾班会教案8篇2022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传播周,主题为“减轻灾难风险,守护美妙家园”。
那么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一下小学生防灾减灾班会教案,我们一起看看吧!小学生防灾减灾班会教案1【班会主题】自然灾难是无情的,许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难,其中异样是地震的破坏性,这次班会我们就来相识一下地震,也期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命的方法。
【教学目的】1、经过这次班会,让学生明白地震给人民带来的紧要灾难。
2、让学生了解并驾驭一些地震的根本学问,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惊慌,到平安的地方躲避。
3、增加学生自我爱护的意识,提高自我爱护本领,有利于学生的安康成长。
【教学打算】视频播放,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主题:20xx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当天十四时二十八分,突如其来的汶川8.0级地震,振动了汶川,振动了亿万国人的心。
一个个漂亮的县城,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沉痛的瞬间,伤心的数字,染血的孩子,受伤的脸庞…久久萦绕在我们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我们敲醒了防范的警钟,平常我们的生活很华蜜,其实危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假设地震真的来了,敬爱的同学们,你做好战胜地震的打算了么二、地震前打算:让防震深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前应做哪些打算学习地震根本急救学问,制订家庭应急预案,开展家庭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备好防震应急包。
配齐应急物品。
家具物品摆放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
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旁边,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2、如何做好疏散打算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人员逃离。
熟识四周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途刚好疏散。
三、地震时自救学问:1、地震时的避震原那么是什么(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平安角落,待震后快速撤离。
)2、地震时怎样自救(先让学生探讨沟通,再做补充和总结。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有以下几点:
1. 认识地震:告诉小学生地震是地球的一种自然灾害,地球由许多板块构成,当板块
发生移动时就会产生地震。
2. 安全疏散:告诉小学生地震发生时应该迅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避免站在窗户、大
型家具或电器旁边。
3. 藏身处:告诉小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应该找到可以避难的地方,例如在课桌下、墙壁
边角或者门框下。
4. 坚持原则:告诉小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秩序地执行避险
措施。
5. 避免恐慌:告诉小学生面对地震时不要大声喊叫、奔跑或者相互推搡,要保持镇定
和安静。
6. 救援意识:告诉小学生地震发生后应该尽量保护自己的安全,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7. 家庭应急准备:告诉小学生地震发生前,家庭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例如准备一些
紧急物资、制定避险计划等。
8. 定期防震演练:告诉小学生定期参与学校的防震演练,熟悉应对地震的步骤,提高
应变能力。
通过教育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可以提高小学生面对地震时的应变能力,降低伤亡风险。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与小学生多沟通,加强地震安全的意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一、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我们有必要开展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地震后的自救互救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地震基础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壳内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出来,引起的振动现象。
2. 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发生的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3. 地震的震级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分为微震、小震、中震、大震、强震等。
4. 地震的烈度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对地面建筑物、设施及人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
三、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迅速采取行动。
2.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停止运行,造成被困。
因此,地震发生时,不要使用电梯。
3. 避免到窗边、阳台、楼顶等危险区域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可能会出现裂缝,甚至倒塌。
因此,要避免到窗边、阳台、楼顶等危险区域。
4. 躲避到安全地带地震发生时,要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墙角等安全地带。
5. 保护头部地震发生时,要用手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物品砸伤。
6. 不要慌张跳楼地震发生时,不要慌张跳楼,这样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四、地震后的自救互救1. 检查身体状况地震发生后,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无大碍,要尽快与家人、朋友联系,告知自己的安全情况。
2. 检查房屋结构地震发生后,要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完好,如发现裂缝、倾斜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撤离。
3. 救助伤员地震发生后,要尽快对伤员进行救助,如止血、包扎、搬运等。
4. 防止火灾地震发生后,要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如关闭电源、水源等。
5. 保持通讯畅通地震发生后,要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了解灾情,获取救援信息。
五、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使小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为了在地震的时候减少伤害,小学生要学习一些防震安全知识。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作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家俱杂物,特别是睡觉的地方,更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5)落实防火措施,防止炉子、煤气炉等震时翻倒;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桶要储水,准备防火用沙;学习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建筑物要有坚固的地基。
如果一些动物反常在道路上狂奔,这是地震的预兆,要即使让人们离开建筑物到空旷的地方去。
要做到预测到以后以最快的速度让人民知道,及时疏散开,减小人的损失。
一、学校的避震1、正在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背向窗户(防止碎玻璃划伤头面部),用书包或软的坐垫保护头部。
服从老师指挥,有组织地撤离,防止发生踩踏。
不可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不可跳窗逃生。
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就地蹲下或趴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电线杆、树、体育器材、围墙等)。
不要回到教室去。
3、检查教室的照明灯具、橱柜、吊扇等,并应加以固定。
二、家庭的避震1、躲在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2、关闭电源、火源及煤气。
三、公共场所的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发生时应该怎么做
•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
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 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 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 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 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 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 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 易燃易爆气体。
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怎么办?
• 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
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 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 待救援。脱险人员要尽快加入到抢险救人 的行列中,在外援到来之前尽力抢救他人。
紧张有序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
领导下,紧张有序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抢救伤员,安排居民生活,维护治安,恢 复交通、通讯,恢复供水、供电、供气,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
在学校应该怎样避震:
• 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
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 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 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
在室内应该怎样避震:
• 寻找建筑物的枴角等比较结实的地方(或
床下)立即躲藏,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 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 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 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
准备食品和饮料。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加固住房。 • 检查和加固住房: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 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 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 危房要撤离。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 • 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 防止掉下来伤人。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固 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 轻在上”。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 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 便于取到处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好 必要的防震物品
一、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那些曾发生在居民区,尤其是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给人民和社会造 成了巨大的灾难,使不少人心理上蒙上一 层恐惧地震的阴影,甚至谈震色变。也使 人们沉思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 为人类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