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胺法在烧结机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

合集下载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右 , 主要采 用炉 内添加 石 灰石 脱 硫 的方 法来 降 原 低烟气 中的 S 含量 , O 浪费 了人 力 、 力 , 且 脱 物 并
入 离心 机进行 固液分 离 , 形成 含水 约 3 ( 量分 % 质
数) 的湿硫 酸铵 , 液溢 流 到料 液槽 ; 酸 铵进 入 母 硫
硫效果不佳。为此, 在对烟气脱硫项 目前期充分
0 前 言
从 20 0 8年 起 , 煤 开封永 大化 工有 限公 司 开 永
结 构 , 上 部 内 径 为 26 0 m 下 部 内 径 为 其 1 m,
0 m 炉扩 大 10 m 1 m 9 m,
始 对造 气炉 系统 的设备 和工 艺进 行不 断地 改造 和 调整, 吨氨煤耗 由原 13 降到 现 在 的 12 左 .0t .0t 右 。开 封永 大化工 有 限公 司成立 于 20 0 7年 , 其前
缩、 增稠 , 水 后 形 成 固含 量 4 % ~5 % 的硫 酸 脱 0 0 铵 浆液 , 清液进 入料液 槽 , 脱水 后 的硫 酸铵浆 液进
0 前 言
山东鲁 西化工集 团股份 有 限公 司( 称 鲁西 简 集 团公 司 ) 用原料煤 中硫 质量 分数 约为 2 , 所 % 锅
炉 出 口烟气 中硫质量 浓度最 高达 30 0 m / 0 g m 左
锅 炉引风 机来 的烟气 ( 度 <10o 进 入脱 温 7 C) 硫塔 , 高温烟 气先进 入脱硫塔 中部 的浓缩段 , 经过 除尘 、 涤 , 洗 降温 至 5 6 0— 0℃ 后 , 进 入上 部 吸 再
铵 浆液进 人结 晶槽 , 结 晶槽 初 步 稠厚 后 形成 含 经
固量 5 ~1 % 的硫 酸 铵 浆 液 送 到 硫 酸铵 工 序 。 % 0

烧结烟气氨法联合活性炭协同脱硫脱硝

烧结烟气氨法联合活性炭协同脱硫脱硝

烧结烟气氨法联合活性炭协同脱硫脱硝为实现铁矿烧结烟气S02和NoX协同减排,采用氨法联合活性炭对烧结烟气开展协同脱硫脱硝研究。

结果说明,在经氨法预先脱除S02后,仅凭活性炭单级吸附就能获得70%以上的脱硝率。

氨法联合活性炭法脱硝的机理是由于逃逸的NH3与活性炭表面的C-OH官能团构造发生化学吸附反应,最终生成了N2和H20o 针对目前已有氨法脱硫装置的烧结厂而言,只需在脱硫喷淋塔后直接连接单级活性炭吸附塔,即可到达99%以上的脱硫率和70%以上的脱硝率,不仅可大幅降低设备投资成本,还可解决氨的逃逸和二次环境污染的问题。

钢铁工业是重要根底产业,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中国钢铁工业至今仍是高污染工业,钢铁行业废气中S02排放量占全国的9.8%左右,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占全国的10%左右。

氨法脱硫工艺在中国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中应用较广泛,该工艺具有较高的脱硫率。

但该工艺存在氨逃逸和吸收塔周边产生气溶胶污染的问题,并且在较高的烟气温度、较高S02及NO质量分数的烟气条件下,难以满足更高的烟气脱硫脱硝效率的要求。

活性炭法是国内在烧结尾气同时脱硫脱硝上获得应用且效率较高,在单级吸附的前提下,脱硫率大于98%,脱硝效率也能到达35%〜50%。

但该工艺脱硝过程中需要氨的参与,要求限制烟气温度不超过12(TC,并且需要两级吸附才能确保80%以上的烟气脱硝率,因而整体投资偏高,制约了其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利用氨法高效脱硫的能力,首先脱除烟气中绝大部分的S02,释放活性炭本来用于吸附S02的孔容和官能团,同时利用氨法不可防止产生的逃逸氨,在无需外加氨源的前提下,强化活性炭法的脱硝能力。

此外,高温烟气经氨法处理后,烟气温度完全能满足活性炭法对烟气温度的要求,可以防止活性炭的局部烧损、微孔构造改变等现象和活性炭吸附容量下降,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周期;同时也可以防止现有活性炭法必须对大烟道风温采取兑冷风的控温措施,减少对烧结工艺本身的影响。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目录摘要 (1)绪论 (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2.国内外发展现状 (4)3 脱硫方法 (5)3.1 干法脱硫: (5)3.2 半干法脱硫 (5)3.3 湿法脱硫 (5)3.3.1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 (6)3.3.2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 (6)3.3.4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前景 (7)4 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 (8)4.1 软件简介 (8)4.2 软件功能及使用 (8)4.3 基本流程模拟 (9)4.4软件在工业上的应用 (10)4.4.1.在煤化工中的应用 (10)4.4.2 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10)实验部分 (11)1 模拟工况 (11)2 模拟假定 (12)3 建立工艺流程 (13)3.1建立模型 (13)3.2组分输入、物性选择 (14)4 灵敏度分析 (14)4.1 吸收剂浓度对出口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 (14)4.2 原烟气流量对出口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 (15)4.3 液气比对出口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 (16)4.4原烟气温度对出口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 (16)4.5 吸收液温度对出口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 (17)5 结语 (18)摘要我国是一个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的国家,在电力、金属冶炼、玻璃及玻纤、化工等行业中,由于燃煤、含硫较高的重油和矿物原料中本身含硫、氟化钙等,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HF等有毒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酸雨现象日趋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削减SO2排放量,控制大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是目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SO2控制技术颇多,诸如改善能源结构,采用清洁燃料等,而烟气脱硫技术则是削减SO2排放量不可替代的技术。

迄今为止,烟气脱硫技术种类多达数百种,从吸收剂种类来看,主要有石灰石法脱硫工艺、氨法脱硫技术、镁法脱硫技术、双碱法脱硫技术、海水脱硫技术等。

其中氨法脱硫技术以其占地少、操作费用经济、副产品价值高、无二次污染等为优势,在脱硫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市场分额。

氨法脱硫在钢厂烧结机上的应用

氨法脱硫在钢厂烧结机上的应用

氨法脱硫在钢厂烧结机上的应用-脱硫管道网报道氨法脱硫在钢厂烧结机上的应用-脱硫管道网报道1、系统概述本工程为对莱芜市福利铁厂现有1号2号烧结机烟气增设脱硫系统,实现减排任务主要设计原则:1)脱硫工艺采用氨-硫铵法脱硫;2)装置处理能力按正常工况下两台烧结机烟气总流量50%~120%进行设计,脱硫率不小于90%;3)脱硫系统设置100%烟气旁路,保证脱硫装置在任何情况不影响烧结机的安全运行;4)脱离设备年利用小时8000小时考虑;5)装置可用率不小于95%;6)装置服务寿命为20年1.1工艺过程按照功能划分,脱硫主工艺系统可以划分为:脱硫剂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硫铵制备系统;公辅设施包括:供配电系统,循环水泵站,采暖通风系统等。

脱硫剂系统将来自液氨槽车的氨水进行稀释或者接受来自焦化厂的氨水,供给后续烟气脱硫系统使用。

烟气脱硫系统包括烟气系统,脱硫吸收系统。

烟气系统将1号2号烧结机烟气通过入口挡板,增压风机引至脱硫塔;来自脱硫剂系统的一定浓度的氨水,在脱硫塔内,通过喷雾反应段,与烟气中的SO2充分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溶液,流入循环液池。

亚硫酸铵溶液通过循环泵送至吸收塔内进行脱硝。

循环液再次由循环泵送入塔中,进行多次往复,当达到一定浓度和PH要求后逐渐排入浊液池,而后由浊液泵输送至后续硫铵制备系统。

经过脱硫脱硝的烟气经过除水雾器计进入净烟囱排放。

硫胺制备系统包括冲氧曝气系统,蒸发浓缩系统,干燥包装系统。

经过过滤器的浊液进入曝气塔,空气经过曝气鼓风机进入曝气塔,亚硫酸铵完全氧化为硫酸铵。

从曝气塔顶部出来的气体返回脱硫塔,溶液进入过滤液缓冲贮槽,用蒸发供料泵打至加热蒸发器,浓缩得到至饱和溶液,硫酸铵结晶后,经离心机分离后再硫化床干燥冷却得硫酸铵产品,进行包装。

分离下的母液流入过滤缓冲罐或结晶器。

1.2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日本横河DCS系统。

所有系统公用1套DCS控制器,1台操作员站,1台工程师站(兼作操作员站),配置1台激光打印机。

氨法脱硫技术在烧结烟气治理领域的应用

氨法脱硫技术在烧结烟气治理领域的应用

氨法脱硫技术在烧结烟气治理领域的应用摘要:本文针对氨法脱硫技术在烧结烟气治理领域的应用,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先分析了氨法脱硫技术工艺原理,接着论述了氨法脱硫技术的工法特点,最后探讨了氨法脱硫技术在烧结烟气治理领域的具体应用。

分析结果表明,烧结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会对周围大气造成污染,采用氨法脱硫技术能够有效去除烧结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更好的保护大气,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氨法脱硫技术;烧结烟气;输送系统;烟气系统引言:烧结烟气治理是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钢铁企业生产运行中烧结的核心工序,烧结烟气中含有很多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的大气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采用氨法脱硫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更好的保证大气环境。

基于此,开展氨法脱硫技术在烧结烟气治理领域的应用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氨法脱硫技术的工艺原理氨法脱硫技术应用工艺的主要机理是氨气、二氧化硫两种气体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在烟气脱硫塔的吸收段,氨气能够吸收烧结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亚硫酸铵或者亚硫酸氢铵溶液,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如下:SO2+H2O+xNH3=(NH4)xH2-xSO3在脱硫塔的氧化段,可将压缩空气直接吹入氧化段,促使亚硫酸铵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铵溶液,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NH4)xH2-xSO3+1/2O2+(2-x)NH3=(NH4)2SO4在硫酸塔浓缩段,在利用高温烟道气体自带的热量,将硫酸铵溶液进行浓缩处理,就能得到含固量在10%~20%之间的硫酸铵浆液,直接排放到循环槽中,通过旋流器进行分离后,再用离心机进行脱水处理,再经过干燥处理之后,就能得到硫铵产物。

2氨法脱硫技术的工法特点2.1完全资源化在烧结烟气治理中应用氨法脱硫技术能够将回收到的二氧化硫和氨全部转化为化肥,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也就没有不存在二次污染,实现了完全资源化,符合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1】。

2.2副产物价值高应用氨法脱硫技术每吸收1t液氨,可脱除2t二氧化硫,形成4t硫酸钠,按照市场价格算,液氨每吨2000元,硫酸铵每吨700元,烧结烟气中每吨二氧化硫能够体现400元的价值,应用成本比较小。

有机胺吸附解吸工艺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有机胺吸附解吸工艺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有机胺吸附解吸工艺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

有机胺吸附解吸工艺是一种高效的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热电厂、钢铁冶炼等行业的脱硫处理中。

该技术主要利用有机胺对烧结烟气中的SO2进行吸附,然后通过加热脱附的方式将SO2从吸附剂中解吸出来,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具体来说,该工艺分为吸附和解吸两个阶段。

在吸附阶段,烟气进入吸附器,通过与吸附剂接触,SO2被有机胺吸附。

在解吸阶段,通过加热吸附剂,SO2被解吸并成为高浓度SO2的气体,再通过进一步处理得到硫酸或元素硫等有价值的成果物。

这种脱硫技术具有能耗低,设备操作稳定,脱硫效果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脱硫技术。

总的来说,有机胺吸附解吸工艺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不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未来将继续优化该工艺及其相关设备,进一步推动其在烧结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和研究。

有机胺烟气脱硫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

有机胺烟气脱硫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

有机胺烟气脱硫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电力行业节能效益越来越突出。

燃煤电厂作为重要的发电企业,其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物,严重污染周围自然环境。

而通过在燃煤电厂中应用有机胺烟气脱硫工艺,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机胺烟气脱硫工艺应用优势,分析了有机胺烟气脱硫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阐述了有机胺烟气脱硫在燃煤电厂中工艺创新。

标签:有机胺;烟气脱硫;燃煤电厂;应用有机胺烟气脱硫是一种资源再生型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较高,工艺中使用的吸收剂可以循环反复使用,还可以回收利用某些副产物,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

近年来,燃煤电厂快速发展,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对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燃煤电厂的节能性,结合燃煤电厂生产要求,优化有机胺烟气脱硫工艺应用,充分发挥有机胺烟气脱硫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保护自然环境。

1 有机胺烟气脱硫工艺应用优势有机胺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是利用加热状态下含有二氧化硫的有机胺液会解析出二氧化硫、有机胺液可以选择性吸收二氧化硫等特性,吸收还原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到制酸系统中,产生硫酸。

这种有机胺烟气脱硫工艺主要包括从气体转换为液体两个流程,脱硫效率能够达到99%。

在具体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其一,可以回收利用硫资源,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业原料,长期以来我国硫资源主要依赖于进口,有机胺烟气脱硫工艺可以将燃煤电厂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缓解了硫资源紧缺形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其二,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传统的石膏-石灰石脱硫法在应用中,虽然也可以脱除二氧化硫,但是会排放很多二氧化碳,并且这种方法无法回收利用产生的石膏,如果随意抛弃很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而有机胺烟气脱硫工艺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可以作為制酸原料,避免了二氧化硫地面污染和大氣污染;其三,环保效益明显,通过应用有机胺烟气脱硫,可以有效降低灰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产生的硫资源可以回收利用,脱硫剂可以反复循环利用。

氨法脱硫技术装备的原理与发展趋势

氨法脱硫技术装备的原理与发展趋势

氨法脱硫技术装备的原理与发展趋势氨法脱硫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烟气脱硫领域的常见方法。

它以氨水作为脱硫剂,通过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来实现脱硫效果。

本文将从原理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氨法脱硫技术的原理。

氨法脱硫技术利用氨水中的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铵结晶,从而将二氧化硫从烟气中去除。

这个反应过程主要分为两步:吸收和再生。

在吸收阶段,烟气通过脱硫塔,与氨水接触,氨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

在再生阶段,通过加热硫酸铵溶液,将其分解成硫酸和氨水,从而使得氨水得以再次使用于吸收过程。

这样,循环往复,反复吸收和再生,实现了连续的脱硫效果。

氨法脱硫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被广泛应用于煤电厂、钢铁厂等工业领域,帮助这些工程实现了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标准。

与其他脱硫技术相比,氨法脱硫技术具有下述优势:首先是脱硫效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的脱硫效果;其次是适应性强,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煤和烟气成分;此外,氨法脱硫技术所需的设备和设施相对较少,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

基于这些优势,氨法脱硫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然而,氨法脱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氨的消耗问题。

氨作为脱硫剂,在脱硫过程中会被大量消耗,需要进行补充。

这需要额外的投资和操作成本,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其次是硫酸铵结晶过程中的结晶器堵塞问题。

硫酸铵结晶是氨法脱硫技术的关键步骤,但是在结晶器中往往会发生结晶器堵塞,导致脱硫效果下降。

此外,氨气在二氧化硫吸收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损失,这对其经济性和环保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氨法脱硫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与改进。

首先是改善氨消耗问题。

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更加经济高效的氨补充方法,以减少氨的消耗和成本。

其次是对硫酸铵结晶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避免结晶器堵塞问题的发生。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结晶器的结构和参数,可以有效减少结晶器堵塞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有机胺 法; 烧结机 烟气脱硫 ; 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 X 7 0 1 .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5 3 7 7( 2 0 1 3 )0 5 — 0 0 3 0 — 0 3
1 前 言
2 0 0 9 年 ,国内首次将有机胺法烧结机烟气脱硫及富
莱钢型钢炼铁厂1 # 2 6 5 m 烧结机脱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5 结语
有机胺作 为绿色环保 的脱硫工艺 ,所产 的硫酸可 回 用 于焦化 焦炉煤 气洗 氨工序 ,实现 了硫资 源 的循 环利
用 ,可使企业摆脱钙基脱硫工艺副产物利用 的困扰 。该
工艺脱硫效率高 、运行稳定 、无二次污染 ,值得在烟气 脱硫领域推广应用 。
2 2( 4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Or g a n i c Ami n e P r o c e s s i n F l u e Ga s D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o f S i n t e r i n g Ma c h i n e
持有 机胺 液系统保 持一 定 的平 衡 。除盐可 以通 过离子 交换 树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置再 生有机胺 。除 “ 热 稳定性胺 盐 ” 的反
R1 R2 N H+ - R 3 - N R 4 R 5 + X_ ’ 一 + R1 R2 N — R 3 - NR 4 R5 + HX ⑧
2 有机胺法脱硫工艺
4 有机胺 法脱硫工程实例
烧结机年产烧结矿按2 5 1 万t 计算 ,不计蒸气费用 ( 蒸气
莱钢型钢炼铁 几# 2 6 5 m 烧结机 有机胺 烟气脱硫项 目 为 回收环冷机低温废热所产低 品质蒸气 ),实际运行成  ̄2 0 1 2 年9 月试 生产以来 , 脱 硫效率稳定 , 非脱硫侧烟气 本 ( 不含折 旧 ) 仅在8 . 9 元/ t 烧结矿 。在烧结机烟气脱硫 排放s O , 浓度在8 0 ~ 2 0 0 m g / N m , 脱硫侧烟气入 口S O , 浓度 运行 中成本较低 。 在8 0 0 — 3 6 0 0 m g / N m , 脱硫后排放指标在l 0 — 1 9 0 m g / N m 。 各项消耗指标达到设计指标 ( 见下表 )。
d i l l l

郭 永 强
(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 司,济南 2 5 0 1 0 1 )
摘 要: 回顾 了有机胺 法在 莱钢烧结机烟 气脱硫 中的应 用历程 ,介绍 了该工艺的原 理 、发展 和改进情
况;结合莱钢型钢 炼铁厂 工程 实例 ,对 其脱硫运行成本进行 了分析 。
反 应②是热 不可逆反 应 。R R , N H R 3 - N R R 是一
种结 构稳定 的胺盐 ,不 挥发 、不可 加热再 生 。当热稳
2 0 1 2 年9 月 ,莱钢型钢炼铁 厂1 # 2 6 5 m 烧结机烟气脱 定性胺盐 R R : N H R 一 N R R 聚集 到一定浓度 时 ,会 降 低有 机胺 液 的吸收效率 ,甚 至导致 “ 吸附液 中毒 、失 效 ” ,所 以过程 中必须 对有 机胺液 进行 除盐再 生 ,维
和工程方进行 了大量 的工业试验研究 ,对项 目的工艺 、
式 中 :x 一 代表C 1 一 、N 0 3 -  ̄5 0 4 2 - 等强酸根离子 。
设备等进行 了一系列 的改进 、创新 、完善 ,最终彻底解
决 了该工艺在烧结机烟气脱硫领域 的应用问题。 硫采用 了改进后的有机胺脱硫工艺 ,并取得成功应用 。
系统流程见下图 。
反应① 为热可逆反应 ,是有机胺循环使用不断吸收 达标排放 ,仅对高硫烟道烟气进行脱硫 。有机胺法脱硫
和解 吸S O , 的核心化学反应 。反应温度在 约5 0 %以下 ,
中 固 环保 产 业 2 0 1 3 . 5
该项 目总投 资8 5 0 0 万元 ( 含 胺液初装费 )。2 6 5 m
2 . 1 有机胺循环吸收和解吸S O。 的化学原理
有机胺液与烟气 中s O , 水合后的弱酸H , s O 反应 ,氨 应 如下 :
基R 3 - N R 4 R 生成热不稳定性 的胺盐R 。 R 2 N - R , - N H R 4 R 5 , 其在不 同温度条件下可以再生。反应如下 :
R1 R2 NH* -R3 - NR4 R5 + S O2 +H2 0 H Rl R2 NH+ -R3 - NH
2 . 2 工 艺 流 程
有机胺脱 硫工艺对烧结机烟气进行选择性脱 硫 ,采
R 4 R 5 + H S O 3 一
① 用半烟气脱硫工艺 ,通过半 烟气调节 系统实现低硫烟道
参考文献 :
1 l 陆建刚 ,王连军 . 胺法脱硫技术进展 【 J l l 气体净化 ,2 0 0 5 ,5( 3 ) 2 】 黎建明 ,邱正秋. 有机 胺法烟气脱硫技术进展【 c 】 .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钢铁年会 论文集 ,2 0 0 7 . 3 】 王开岳 天然气净化工艺[ MI .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2 0 0 5 . 4 1 周长城 ,汤志刚. 乙二胺 / 磷酸溶液吸收s 0 的实验研究【 J 】 . 1 . 匕 工环保 ,2 0 0 2 ,
反应 向右进行 ,胺 液吸收S O , ;加热至1 0 0 %左右 ,反应 向左进行 ,解 吸回收s 0 2 和再生有机胺R 1 R 2 N — R 3 - N R 4 R 。 有机胺液 与强酸反应 ,胺基R R , N 生成热稳定性胺盐

产硫酸工艺应用于莱钢股份炼铁厂的4 # 2 6 5 m 2 '  ̄结机 。项 R 】 R 2 N H + - R 3 - N R R 5 。反应如下 : 目建成后 ,结合烧结实际工况 和出现的问题 ,设计单位 R1 R 2 N — R 3 - N R 4 R 5 + H X _ _ + R 1 R 2 N H + - R 3 - N R 4 R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