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了全球各地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和生物造成了危害,也对环境产生了破坏。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我们需要了解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一、颗粒物(PM)颗粒物是指大气中悬浮的和可吸入的固体或液体粒子。

这些颗粒物可以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采矿等。

颗粒物不仅对人类的呼吸系统和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导致能见度降低和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减少颗粒物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净化。

通过使用颗粒物捕集器和过滤装置来减少工厂和车辆排放的颗粒物。

2.配合农业活动进行管理。

农业活动也是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适当管理农田、使用更环保的农业技术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都能有效减少颗粒物排放。

3.加强室内空气净化。

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减少室内颗粒物的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二、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它不仅会对环境造成酸雨的形成,还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伤害。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更清洁的能源。

替代燃煤和石油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

2.改善工业排放控制。

加强工业炉窑和电厂的脱硫装置,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3.加强大气污染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治。

三、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是由燃烧过程中的高温反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它们不仅对大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是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主要成分。

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广清洁燃烧技术。

使用低氮燃料和改良燃烧设备,减少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

2.加强交通尾气控制。

控制机动车辆的排放标准,采用尾气催化转化技术和电动车辆等,降低交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善工业和家庭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第一章:大气污染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掌握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特点。

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特点。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酸雨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大气污染?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展示图片和数据: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特点。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典型的大气污染事件及其影响。

小组讨论: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具体影响是什么?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描述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

填空题:学生能够填写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特点。

问题解答:学生能够解释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传输2.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传输途径。

掌握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

理解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机制。

2.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如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农业活动等)。

大气污染物的传输途径(如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等)。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及其影响。

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机制和范围。

2.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和数据: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量。

实验演示: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

小组讨论:不同来源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模拟游戏: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控制。

2.4 教学评估填空题:学生能够填写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

问题解答:学生能够解释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机制。

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分析不同来源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第三章:大气污染的监测和评估3.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指标。

掌握大气污染评估的原理和技术。

理解大气污染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3.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如采样、分析、监测仪器等)。

大气污染指标(如PM2.5、NOx、SO2等)及其意义。

大气污染评估的原理和技术(如空气质量指数、污染等级划分等)。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我们需要了解主要的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本文将介绍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颗粒物颗粒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或液滴,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它们主要来自燃烧过程、工业排放以及交通运输等活动。

为了防治颗粒物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大气治理:建设更多的污染物治理设施,如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以减少颗粒物排放。

2. 提倡清洁能源:减少燃煤和燃油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以降低颗粒物的排放量。

3. 促进交通管理:改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单车和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颗粒物的贡献。

二、臭氧臭氧是一种对人体和植物有害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化合反应。

针对臭氧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 控制尾气排放:加强对车辆排放标准的管理,推广低尾气排放或零尾气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减少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2. 减少工业废气:严格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进行废气净化处理,减少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

3. 限制挥发性有机物的使用:加强对涂料、溶剂等挥发性有机物使用的管理,鼓励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产品。

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燃煤和石油的燃烧排放,也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有关。

它会导致酸雨和细颗粒物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以下是几种防治二氧化硫污染的方法:1. 使用低硫燃料:减少燃煤和石油中的硫含量,使用低硫燃料替代高硫燃料,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2. 洗涤废气: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对废气进行洗涤处理,将二氧化硫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废料,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其防治

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其防治

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其防治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全球性问题。

本文将从大气污染的特征、危害以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大气污染的特征(1)多元化大气污染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其成因非常复杂,包括自然和人为原因。

一方面,一些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沙尘暴、气候变化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如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焚烧垃圾等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因此,大气污染的来源多元化,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

(2)区域性大气污染的类型和严重性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地域的大气污染状况不一样。

城市和工业区因为人类活动密集,排放严重,所以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而在较为偏远和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则大气污染情况相对较轻。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大气污染物质主要包括PM2.5、PM10等微小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这些污染物一旦被吸入人体,便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例如,PM2.5能够进入人体肺部,引起人体免疫系统异常,加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而长期接触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则会增加心肺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危险性。

(2)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例如,PM2.5污染会导致植物枯萎、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大气污染还会与气候变化交织在一起,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

三、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普遍认为,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可以采取制定污染源管理措施如限制排放和使用一些被认为有害的化学物质等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还可以采用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以减少尾气排放,达到环保目的。

(2)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除了限制工业和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等大气污染源以外,我们还可以从人们自身的角度想要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讲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讲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讲义一、大气污染的概念与现状(一)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大气中某些物质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的程度,甚至超过了环境所能容纳的限度,从而对人类、生态系统和物质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二)大气污染的现状当前,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峻问题。

在许多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指数时常超标。

工业排放、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人类活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以我国为例,一些工业密集地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大,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同时,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也成为了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一)常见的大气污染物1、颗粒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等。

它们可以来自工业生产中的粉尘排放、建筑工地的扬尘、道路扬尘以及燃烧过程等。

2、二氧化硫(SO2)主要来源于燃煤发电厂、工业锅炉以及含硫燃料的燃烧。

3、氮氧化物(NOx)如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工业炉窑的燃烧以及硝酸生产等过程。

4、一氧化碳(CO)通常产生于不完全燃烧,如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和家庭炉灶等。

5、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自有机溶剂的使用、石油化工、涂料涂装等行业。

(二)大气污染物的来源1、工业污染源包括钢铁、化工、电力、水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

2、交通污染源主要是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燃烧燃料所排放的尾气。

3、能源污染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4、农业污染源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喷洒、秸秆焚烧等活动也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引起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健康问题。

例如,PM25 能够深入肺部,导致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加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环境学概论 第5章 大气污染及防治

环境学概论 第5章 大气污染及防治
第五章 大气污染及防治
本章内容
1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以及危害 2 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因素 3 除尘装置的种类以及除尘原理、特性
第一节 大气污染及主要污染物
15:34
一、大气圈组成
大气圈约10 000km, 大气物理学和污染物气象学中,大气圈
层的上界为1 200 ~ 1 400km
② 可吸入颗粒物( PM2.5):悬浮在空气中,空 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
③ PM0.5数量浓度比在 PM2.5中接近90%。PM0.5浓 度与居民健康危害的关系最为显著
15:34
(2)飘尘特点
粒径小,比重也小,可长期漂浮在大气中 易随呼吸进入人体,危害健康 吸附多种污染物,在大气中为化学反应提供
地球大气圈的总质量约6 000×1012t,占地 球总质量的0.0001%左右 大气质量50%集中在下部5km
大气质量75%集中在下部10km 大气质量90%集中在下部30km
外层:大气层的最外层 暖层:又称电离层,顶界约 800~1000km,下部主要由分子氮 组成,上部主要由原子氧组成
1985-1995 酸雨研究
1990-1995 平流层臭氧损耗机制的模拟和模式,编制ODS淘 汰国家方案,微量气体源汇(CH4, DMS, VOC, NH3, N2O)
1996-
机动车排放污染,区域空气质量(O3,PM2.5)
六、我国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组成:
空气质量指数AQI
首要污染物 ,阿拉斯加火山爆发,使得太阳 辐射量减少10%~20%,
1963年,阿贡火山爆发后,火山灰绕地 球四周,使气温下降,气候异常。
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两度爆发, 推测火山爆发使得全球降温0.5华氏度。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2.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农业排放、生活排放等。

2. 大气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法律法规、技术改进、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4.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成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2. 教学难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理解和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大气污染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大气污染防治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气污染的关注。

2. 讲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危害,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严重性。

3. 分析我国大气污染现状,让学生了解国家面临的环保压力。

4. 讲解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让学生了解环保政策和行动。

5.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实践。

6. 小组讨论:讨论大气污染防治策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六、大气污染监测与评估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大气污染监测的意义和方法。

掌握大气污染评估的基本原理和工具。

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监测的方法和设备。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评估和解读。

大气污染指数(AQI)的计算和意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大气污染评估方法。

教学难点:大气污染指数的计算和应用。

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模拟大气污染监测活动。

5.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大气污染监测的重要性。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讲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讲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讲义一、大气污染的定义与现状(一)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大气中某些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于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这些有害的物质可以是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等。

它们的来源广泛,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农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

(二)大气污染的现状如今,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许多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指数时常超标。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以我国为例,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曾经长期受到雾霾的困扰。

在冬季采暖期,北方地区的空气质量往往较差。

而在一些工业集中的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对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而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大气污染,但仍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如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等。

二、大气污染的来源(一)工业排放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其中包含各种污染物。

例如,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

此外,一些小型工厂和作坊由于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设施,其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

(二)交通运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特别是在城市地区,交通拥堵导致汽车长时间怠速运行,尾气排放量大幅增加,加重了大气污染的程度。

(三)能源消耗能源的消耗也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吸入颗粒物
酸性气体与酸雨
大气污染物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变化,生成H2SO4、HNO3和HCL,并伴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形成pH值小于5.6的降水,这一现象称之为酸雨。
酸性气体与酸雨
水生生态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 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土壤生态
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 减产。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 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 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
05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06 加强环保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07 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基础落实
练习
读我国某特大城市2014年10月30日~11月4日气温及天气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题。 1.该市一周内连日出现“霾”天气的原 因最有可能是( ) A.风力较大,风向不稳定 B.风力微弱,无持续风向 C.高楼林立,阻挡了风速 D.交通阻塞,尾气排放集中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012· 上海地理)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 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 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 中, 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森腐 林蚀 生树 长叶 ,, 林使 木光 成合 片作 死用 亡受 。阻 , 影 响
植 物 生 长
建筑物
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 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01 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净化空气 02 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增加空气流通性 03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04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
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
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临汾大气污染的原因
地形: 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冬季,易发生逆温,空气对流 大气:
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降 水少,不利于污染物的沉降; 冷空气的活动弱等等
理低空排放
冬季居民燃煤取暖的废气无处 取暖: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采样点
甲 乙 丙 丁 戊
采样点环境状况
学校。东、北、西约1 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老城改建区。南、西南面约1千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PM2.5(μg/m3)
140 160 70 170 340
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和居民燃煤。
汽车尾气大量排放 交通:
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高耗能产业和高污染产业较 多,废气排放量大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是指空气中悬浮的 粒径在 10 微米以下 的固体颗粒。
污染物来源
自然渠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污染物来源
人为渠道: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 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 标。
风速 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
降水
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 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 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任答两点即可) (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 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 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四 点即可)
2.该特大城市极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西部 B.东北平原北部 C.华北平原东部 D.珠江三角洲南部
练习
2013年1月11日开始,受雾霾天气 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多个城市出现 严重的大气污染。下图为此时段我国大 气中度污染及以上城市分布示意图。
(1)与南方相比,为什么我国北方雾霾重、 酸雨少?(4分) 与南方相比,北方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等污 染物较多,多雾霾;北方降水少,酸雨少。 (2)从生产、生活的角度,说出减少雾霾 天气出现的主要举措。(6分) 发展清洁生产;集中供暖,减少烟尘等污染物排放;公交优先,控制私 家车数量,减少尾气排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
3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圆梦一部 高二地理 郭园园
十面

十面

十面

主要内容
2
大 气 污 染 的 原 因
4 3
主 要 的 大 气 污 染 物
1 大 气 污 染 现 象
大 气 污 染 防 治
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
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