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引入陶赛特羊适应性评价
家畜适应性的评定

家畜适应性的评定
高腾云
【期刊名称】《家畜生态》
【年(卷),期】1993(014)003
【摘要】如何客观地评定家畜的适应性,一直是畜牧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指标代表家畜的适应性,这就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同时由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较少,所以材料比较缺乏。
因此系统地论述家畜适应性评定方法的文章尚不多。
1 家畜适应性的评定方法评定家畜适应性的具体方法,可概括如下: {为特定的目的,从某一侧面论述以生产性能指标为基础。
【总页数】5页(P34-38)
【作者】高腾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2
【相关文献】
1.自然选择强度的测定与家畜的适应性 [J], 俞渭江
2.家畜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性 [J], 邸怀忠
3.家畜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性 [J], 邸怀忠
4.青海高原家畜对气候条件适应性的探讨 [J], 夏荣发
5.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定新疆反刍家畜常用粗饲料的营养价值[J], 苏玲玲;古再丽努尔·艾麦提;侯良忠;王文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养羊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3海 晏县 产业 化程 度低 , ) 缺乏 新 的经 济增 长点 ,
防治 草地 1. 74万 h ; m 在重 度 退化 、 沙化 草地 上 , 采 牧 民收入 增加 缓慢 , 养殖 规模 小 、 益低 。 效
2 存 在 的 问题 和 困难
走 1青海 海拔 高 、 温低 , ) 气 昼夜 温差 大 , 干旱少 雨 , 品收 购市场 , 优 质 优价 的市 场 经 济 之路 。青 海 省
夏 季 短 、 季 长 , 使 羊 群 饲 养 难 度 大 、 活率 低 。 是我 国主要 天 然放牧 场 之一 , 冬 致 成 畜产 品种类 丰 富 , 占 且 要 提 加之青海省羔羊生产杂交繁育体系尚未建立 , 这些 有一 定 的市场 份额 。因此 , 在调 整结构 、 高商 品 公 出栏 率 、 品率 都是 提 商 年 虽 引入 了几个 世界 著名 的 肉羊 品种 , 特克塞 尔 、 率上 下 足功夫 , 母 畜 比例 、 如
收稿 日期 :O ll一3 2 l —O0 索 南 , ,9 6年生 , 男 17 本科 , 畜牧师 。
4 7O 万 只。 1. 1
草场 24 3 h ,3 9 的 冬春 草 地 实 现 了高 标 天养 畜 ” 7. 万 m 5 . 的被 动局 面 ; 县畜 牧业 基础设施 建设 及草 全 准 围 墙 化 的 建 设 目标 ; 建 人 畜 饮 水 管 道 16 0 地生态保护治理任务繁重 , 修 8. 对于经济不发达的海晏 k 提高 了草 场 第 一 生 产 力 。最 后 , 地 生 态 保 护 来讲 , m, 草 面临着建 设 任 务艰 巨和 建 设 资金 巨大 的 双重 治理 的各 项 工程也 有 了新 的重 大进 展 。在 鼠虫害 防 压力 。 治上 , 泛采 用 生 物 毒 素 灭 鼠 、 化 灭 虫 , 广 生 3年 累 计 取 大 面积 封育 、 封禁 和 补播 改 良等综 合治 理措 施 , 种
青海省引入陶赛特羊适应性评价

T l .8 7 0 0 e: 1 6 9 5 4 0 0
产 业 经 济
C a y nj hne i i J g
E mal g q a s e. - iz x @c a. tn : n c
N. 0 O126 10
●吴 克选
( 青海省畜牧兽 医科 学院 801 ) 106
交, 利用 杂种一代进行 快速肥 育 。笔者 近年来通过对 后 躯丰满 , 四肢粗 、 , 个躯体 呈 圆桶 状 , 短 整 面部 、 四肢 陶赛 特羊品种简介
引入青 海的不 同分 布地 的陶赛 特 肉羊 杂交 后代 生产 及 被毛 为 白色 。生 长发 育快 , 熟 , 早 全年 发情 配 种 产
青海 半细 毛羊是青 海 省的培育 品种 .放 牧性强 、
羊进行杂交 , 以获得生 长发育快 、 肉性 能强 , 产 并且具 抗 寒 耐粗饲 , 要分 布在环 湖 地 区 、 主 川水 地 区和浅 山 有较 好的适应性 的优 良后代 。 目前 已引入 6 0多 只 。 地 区. 0 与陶赛 特羊杂交后取得 了 良好的效果 ( 表 1 。 见 )
性 意 见
6 — 5 。产 羔 率 17 15 。 57 3%一 7 % 陶 赛特 羊 的 引 种 历 史
陶赛特羊 与本地羊杂交效 果
青海 省引入陶赛特羊 始于 2 纪 9 0世 0年代后期 , 引种 以公羊为 主 。 主要用 来 同青 海 半细 毛羊 、 海藏 青
1 陶赛特 羊与青海半 细毛 羊杂交
在配种时必须进行人工授精 , 本交不易成功 。 生元 (04年 )杨海 明(05年 ) 冶政云 (0 1 ) 20 、 20 、 20 年 的 走好动 , 报 道可以得 出 . 在青海牧 区和半农半 牧 区有藏 羊分布 3 陶赛特羊与青海半细毛羊、青海藏羊杂交体 的区域 . 利用 陶藏杂交 组合 比陶半组合 更能提高 羔羊 尺 效 果
无角陶赛特羊在青海高原地区的杂交改良效果

养羊业是青海省畜牧业 中的优势 产业 , 是广 大牧 民群众 赖 以生存 的支柱产业 。藏系绵羊则是青海省养羊业的主导品 种, 主要包括高原型藏羊 、 山谷型 藏羊和欧 拉型藏羊 。藏羊 、
北 低 , 高 海 拔 4 77 m, 低 海 拔 2 10 m, 对 高 差 最 6 最 6 相 26 7m。 0 年平 均气温 5 2℃ , . 年均 降水量 4 5 7 l 无 霜期 2 . l l m,
6 ~10d 年 均 日照 24 3 1— 3 . 。 1 5 , 1 . 26 4 9h 13 试验 羊 的 选择 和 管理 .
高于 陶寒 1 和小 尾寒羊 ( 0 0 ) 陶寒 1 显著高 于小 7 . P< . 1 , 7 极
收稿 E期 :00~ 6— 0 l 21 0 3
尾寒羊 ( 0 0 ) 6月龄陶藏 F 和陶寒 F 显著高于藏羊和 P< . 1 ; 。 小尾寒羊 ( 0 O ) 其余组 问无显著差异 ( 0 0 ) P< .1 , P> . 5 。
2 4 1g , 2 . 造成差别 的可能原 因 : 一是 本研究 在高 海拔地 区 开展 , 气候条 件相对恶 劣 ; 二是本 研究 在农 户 自办 养殖场 开 展, 养殖饲养 管理相对粗放 , 饲料 品质也较差 , 而蔡原等 的研 究是在集约化养殖场进行的。
最低 , 8 . , 为 57g 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 ( 0 0 ) P< . 1 。初 生时体 长指数和胸围指数陶寒 F 最 高 , . 分别为 19 2 0 . %和 1 14 3 . %, 陶藏 F 最小 , 1 分别为 9 . %和 9 . %; 53 8 4 4月龄 体长指数 和胸 围指数小尾寒羊最 高 , 分别为 14 0 2 . %和 18 7 , 3 . % 陶寒 F 次
环青海湖地区陶赛特绵羊引进及杂交效果研究

境 内草地 以高寒草甸类 为主 ,牧草生长期 15d 3 ,
冷 季和 枯 草 期漫 长 ,长 达 7 8个 月 。 ~
[ 稿 日期 ] 0 卜 0 — 5 收 2 1 2 2
注: 同列肩标小 写字母相 同表示 差异不显著 ( > P 0 0 ) 不 同小 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显著 ( 0 0 ) 不 .5 , P< . 5 , 同 大 写 字 母 表 示差 异极 显 著 ( < . 1 , 表 同 。 P 0 0) 下
海北 8 0O) 120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_ 一
¥2. 8 63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文 献标 识码 A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文 章编 号 17 — 6 22 i)4 o 5 — 2 6 2 9 9 (o o - o 9 0 1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补混合精料 0 g 、青贮 草 1 g ,按照绵 . k/ 3 只 . k/ 5 只
其 杂 一 代 对 高 寒 牧 区 生 态 环 境 具 有 良好 的 适 应 羊 防 疫 规 程 ,定 期进 行 驱 虫和 疫 苗 注 射 。
性 ,生长发 育快 ,有较强的抗病力和抗寒 性 ,具 2 3 测 定 内容 陶赛特 绵 羊体 重和产 毛量 ,陶 . 有 良好 的游 走 采 集 能 力 ,杂 交 效 果 显 著 ,在 农 牧 赛 特 绵 羊 和 藏 系 羊 、 半 细 毛 羊 体 尺 , 陶 赛特 绵 羊
试
逦
环青 海湖地 区陶赛特 绵 羊
引 进 及 杂 交 效 果 研 究
三个国外肉羊品种及其杂交后代在青海省适应性能分析

2 毛样处理与分析 . 2
用 乙醚 将 毛样洗 净 待用 。 用上 海X Y 2 Z -K显微 投影 仪 ,测 量毛
青 海 省 刚察县 地 处东 径9 。 1 ~ O 。 8 , 92 1 0 3 北 221 处理 . . 纬3 。 8  ̄ 8 0 。东 与青 海 省 海 晏县 相 接 , 西 222 细度 6 5 3 。4 ..
被毛 品质 变 化等情 况 。 通过 杂 交组合 试 验和 适应 性
分析毛 样来源 于 青海省 三角 城种 羊场20 年 由 03 萨福 克公羊 。 采样 部位 为羊体侧部 中线肩 胛后 缘一掌
观测 , 为青 海 省 肉羊及 肥羔 生产 筛选 出理想 的父 系 澳大利 亚引入无角 陶赛 特公 ( ) 特 克赛尔公羊 、 母 羊、
性气 候 。冬 季寒 冷 而漫 长 ,春 季干 旱 多风 ,夏 季凉 积 中毛纤 维根 数 。 爽 、短 暂 。年 平 均 气 温 为 一. ̄ 11 ,年 降 水 量 3 结 果 与分 析 01 一.℃
品种羊毛纤维分析统计资料
(m c ) p 、 m
由上 表 可见 ,无 角陶赛 特 羊 、特 克 赛尔 羊 、萨 而 羊毛 性状 主要 受遗 传 因素 的影 响 ,羊毛 细度 、长 福 克 羊毛 纤维 细度 、 伸直 长度 及 单位 皮肤 面积 上 毛 度属 高遗 传 力 ( .) h ≥03 。表 明无角 陶赛 特羊 、特 纤维 根 数 与原 产 地 相 比较 差 异不 显 著 ( > .5 。 P 00 ) 克赛 尔羊 、萨福 克羊 被毛 纤 维遗 传性 稳定 。但 在分
P 一5细胞 出现拉 网病 变,猪的狂犬病毒 阳性血清能特异性的中和该分 离毒 。根据基 因库(eeak@ K1 gnbn ) P Vg R E基 因设计的引物能扩增 出特异性片段 ,结果证 实该病毒为伪狂犬病毒 。
陶赛特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试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战验
陶 赛 特 羊 与 青 海 半 细 毛 羊 杂 交 试 验
汪春 莲 李德寿
青 海省 海晏县 三 角城 镇 兽 医站 , 海 海晏 8 2 0 青 12 0
摘要
为 了建 立 适 应 青 海 农 区和 环 湖 牧 区地 带 的繁 育 和 杂 交 生 产 体 系 , 高 当地 羊 品 种 的 生 产 性 能 , 高 提 从
陶赛特肉用 品种羊早熟、 生长繁育性能好 、 肌肉发育 特和半细毛羊的 F 代羔羊) 1 和半细毛羊各 3 , 只 集
良好 等特点 , 过与青 海半 细毛母 羊 杂交 , 通 以提 高后 中进 行屠 宰 , 定 宰前 活重 、 体 重 、 宰 率 等产 肉 测 胴 屠 代 羔羊生长 发育 速度 和产 肉性 能 。
14 数 据 处 理 .
P<O 0 ) 由此看 出 , .1。 陶半 F 1代 羊 比青 海 半 细 毛 做好 配种记 录 、 种数 据 的统计 工作 , 括发情 ( 各 包 母羊 的登记 、 种公 羊精 液 品质登记 、 试验 羔羊 各月龄 羊 生长发 育速度 快 , 增重 明显 , 见表 1 详 。
细毛 羊被毛 全 白 、 密度 中等 , 型毛 , 同 毛呈 大弯 曲 , 油 细毛 生产母 羊 17 6只 ; 照 组选 用青 海 半 细 毛 种 6 对 青海 半细 毛生产 母羊 5 1只 。于 2 0 6 0 9年 汗呈 白色 , 毛强 度 好 , 其 个体 较 小 、 肉性 能 略 公羊 3只 、 羊 但 产 - 0 0年 1 2月 3 0日, 采用 自然发 情 、 工 人 差 。而 陶赛特 羊 体格 大 、 情 期早 、 初 繁殖 力 强 、 育 1月 5日-2 1 发
无角陶赛特杂交藏系羊的效果分析

藏羊 高O 4g . k ,以后各统计 阶段 陶藏F均极显著 高于藏羊( 0 5,周岁 陶藏F体重较藏羊 高5 5 。短期育肥后 陶藏F 3 1 P< . ) 0 l . 2 1 体重 、净增重 均较 藏 系羊羔 , 日增重 15 2/,极显著 高于藏 系羊( < .1 8.ld 3g P 0 ) O 。表 明无角 陶赛特 杂 交改 良藏 系羊优 势 明
则 能很 快控 制疫情 。用 本场 分离 的菌株制 各 自场 疫苗 ,
也 会 得 到 较 好 的 效 果 。
参 考文 献 [】裴 建 武,甘 孟 侯 . 致 病性 大 肠杆 菌 研 究进 展 [ .中 国兽 医 学报 , 1 鸡 J ]
1 9 , 72 : 0 -0 . 9 7 l () 2 72 8
素多元方差分析法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 验 I 重 的 变 化 根 据 试 验 I 生 重 、 3 龄 、6 . 体 初 月 月
虫 、药浴 。定 期进行 体尺测 定 、体重秤 重 ,做好 各项记 录 。( )饲 养管理 。根据试验计 划 ,试 验分为放 牧组( 2 试
Ⅲ
中图分 类号 :¥ 2 . 3 8 68
近 些年 ,我 国 引入 了许 多优 良肉羊 品种 ,利 用杂 交 手 段 来 解 决 我 国现 阶 段 养 羊业 中存 在 的 良种 化 程 度 不 高、产 肉性 能低等 问题 。青海 省19 9 8年起 先后从 新疆、
群 管理 。试 验I选择 5 I 月龄 陶藏F 和藏 系羊 进行 2 月育 个 肥 ,放牧 时间同试验I ,但 归牧 后补饲精 料0 k . ∥只 ・ , 5 d
[]崔 保 安,卢 中华 , 春生 . 大 肠杆 菌病 的危 害 及防 治 [ . 南农 2 毛 鸡 J 河 ] 业科 学, 92 6 3.5 19 , :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引入陶赛特羊适应性评价
作者:吴克选来源:时间:2008-10-8 17:47:02 阅读:315次
摘要:通过引入的陶赛特羊与本地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的测定,来评价陶赛特羊在青海省高海拔地区这个特殊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给种畜管理部门及饲养者提供一些参考性的资料,为陶赛特羊的引种与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陶赛特羊效果适应性评价
青海省在“封山育林、育草”和“西繁东育”牧业政策的指导下,正在完成数量型畜牧业向质量型畜牧业方向的转变,在投入产出比例的问题上探索新的解决途径。
为此,利用本地羊品种资源,开发青海半细毛羊和青海藏羊新的利用途径势在必行。
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海省为了加大本地羊的利用力度,开辟羊肉生产新途径,提高羔羊肉产量和出栏率,加快畜群周转,降低草场压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开始尝试性的引入陶赛特肉羊品种,同青海半细毛羊、青海藏羊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一代进行快速肥育。
笔者近年来通过对引入青海的不同分布地的陶赛特肉羊杂交后代生
产性能及适应性的调查研究,现将该品种的适应性情况作一评价,给种畜管理部门及引种单位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陶赛特羊的引种历史
青海省引入陶赛特羊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种以公羊为主,主要用来同青海半细毛羊、青海藏羊进行杂交,以获得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强,并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的优良后代。
目前已引入600多只,主要饲养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海北州牧科所、刚察县示范牧场及西宁市周边郊县等10多个县地。
所引原种除进行杂交利用外,也有部分地区进行小群纯种繁育,饲养量在逐年增加。
陶赛特羊品种简介
该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体质结实,头短而宽,公、母羊均无角,颈短、粗,胸宽深,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粗、短,整个躯体呈圆桶状,面部、四肢及被毛为白色。
生长发育快,早熟,全年发情配种产羔。
经过肥育的4月龄羔羊的胴体重,公羔为22.Okg,母羔为19.7kg。
成年公羊体重90~1lOkg,成年母羊为65~75kg。
产羔率137%~175%。
陶赛特羊与本地羊杂交效果
1 陶赛特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
青海半细毛羊是青海省的培育品种,放牧性强、抗寒耐粗饲,主要分布在环湖地区、川水地区和浅山地区,与陶赛特羊杂交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表1)。
表1 陶赛特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F1代体重效果【1,2,3】
地点年均温度
(℃)
海拔高度
(m)
n
(只)
初生重
(kg)
4月龄重
(kg)
6月龄重
(kg)
海晏县示范
牧场
-0.2 3200~4000 26 3.18±0.36 22.73±2.38 27.96±1.76 共和县江西0.5 3200~4049 30 3.25±0.41 16.57±1.40 26.69±3.08
沟乡
共和县示范
牧场
2.5 3000~3500 150
3.44±0.45 2
4.47±0.45 2
5.17±0.07
平均值 3.2921.2626.61
青海半细毛
羊
3.1918.2623.20
从表1和余忠祥(2003年),杨全秀(2005年),焦小鹿(2004年)的报道可以得出,陶半F1代羔羊在出生时体重差异不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在逐渐增大,说明陶半F1代羊对环境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方式有较强的适应性,后天生长迅速。
三个引种地的平均海拔在3000~4000m,年平均气温不到1℃,引种试验地可以代表环湖地区及半农半牧区青海半细毛羊生长区的生态条件,适宜杂交F1代的生长。
2 陶赛特羊与青海藏羊杂交
青海藏羊是青海的当家原始绵羊品种之一,常年放牧,很少补饲,具有很强的耐寒能力,游走速度快、范围广,采食能力强。
由于放牧时能量消耗大,所以生长发育慢,同肉羊杂交后,在产肉性能方面得到一定提高(见表2)。
表2 陶赛特羊与青海藏羊杂交F1代体重效果【4,5,6,】
地点年均温度
(℃)
海拔高度
(m)
n
(只)
初生重
(kg)
4月龄重
(kg)
6月龄重
(kg)
刚察县示范
牧场
-0.4 3282 35 3.62±0.75 24.45±2.40 34.86±3.80 贵德县三河
地区
5.3 2200 40 3.80±1.15 23.70±2.40 33.70±4.40 海晏部队牧
场
-0.2 3200~3500 80 3.12±0.39 25.95±3.03 37.37±4.10 平均值 3.5124.7035.31
青海藏羊 3.0915.9224.11三个试验地区青海藏羊的初生重、4月龄重和6月龄重平均为3.09kg、15.92kg
和24.11kg。
由表2和祁生元(2004年)、杨海明(2005年)、冶政云(2001年)
的报道可以得出,在青海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有藏羊分布的区域,利用陶藏杂交组合
比陶半组合更能提高羔羊产肉量,提高青海藏羊的利用率,在脑山地区大面积推广
将会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但藏羊体格较高,游走好动,在配种时必须进行人工授
精,本交不易成功。
3 陶赛特羊与青海半细毛羊、青海藏羊杂交体尺效果
表3 陶×半、陶×藏F1代4月龄体尺效果【1,6,】
项目n 体高(cm) 体长(cm) 胸围(cm) 胸宽(cm) 胸深(cm) 尻宽(cm) 陶半F126 49.69±3.08 48.9±2.90 65.85±2.60 15.88±1.34 21.23±1.53 17.46±1.58 青海半细毛羊24 46.54±3.00 44.82±2.88 62.42±2.81 13.74±1.28 19.40±1.58 15.45±1.66 提高(%) 6.77 9.10 5.50 15.57 9.43 13.01 陶藏F130 56.03±3.40 64.70±4.74 79.25±4.36 18.23±1.90 24.23±1.16 21.60±2.50 青海藏羊30 55.48±2.72 60.55±2.70 71.80±2.30 14.55±1.50 22.25±1.50 17.55±1.25 提高(%)0.99 6.85 10.38 25.29 8.90 23.31
从表3可以得出,肉用羊同青海半细毛羊、青海藏羊杂交,在胸围、胸宽和尻
宽体尺指标上提高的幅度较大,这就使得杂种后代的肉用体型同本地品种相比变得
逐渐明显。
4 其它性能测定
陶藏F1周岁母羊平均产毛量1.63kg,比同龄藏羊1.16kg提高0.47kg。
经屠宰
测定宰前活重27.14kg,胴体重12.5kg。
屠宰率46.14%。
净肉率74.36%。
经过
90天育肥陶藏F1 11月龄羯羔平均胴体重达20kg,最高达到25kg。
配种方面采用
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达94.87%,母羊繁殖成活率82%,杂种羔羊8月龄性成熟,
1.5周岁配种产羔。
杂种羔羊体形外貌似父本,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
好,但由于饲养管理条件,生态条件,母羊素质不同,其生产性能有所差异[7]。
评价
1利用陶赛特公羊与青海半细毛杂交,F1代既具有陶赛特羊明显的肉用特征,
又保持了青海半细毛羊对恶劣环境良好的适应性,在环湖、川水、农区可以推广饲
养,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季节性优质羔羊肉生产。
2运用陶×半杂交组合生产肉用羔羊,当年育肥当年出栏,加速了羊群周转,提高了出栏率和商品率,达到了农牧民增收,畜牧业增效的目的,同时,也减轻了草场压力,缓解了草畜矛盾,为生态畜牧业的尽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利用陶×藏杂交,在同等的饲养条件下,F1代羊肉用性状明显,生长发育快,4月龄体重提高55.2%,6月龄体重提高46.5%,杂种优势很明显,具有在藏羊生产区推广的价值。
对于F1代的利用只能短期育肥出栏不宜留种,避免后代出现血液混杂。
4杂种后代同纯种肉羊相比,虽然放牧能力有所提高,耐粗饲抗寒能力增强,但它对较高的饲料营养水平还是有一定的依赖性,在饲养过程中如果能给予适当地精料或青干草补饲,将能更充分地发挥杂种优势的潜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