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实践分析 ppt

合集下载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是指对全科医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训,旨在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应对社会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多样化。

以下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目标。

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培训:对医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巩固,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2. 临床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临床诊断和治疗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治等方面。

3. 医疗管理培训:学习医疗机构管理和运营知识,包括病案管理、医疗质量控制、药品管理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4. 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培训:提高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5. 交流与沟通技巧培训: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对患者需求的理解和满足程度,提升医患关系的质量。

6. 研究和学术培训:培养医学研究技能,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培训目标:1. 提高全科医生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独立开展各类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治。

2. 培养全科医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医务团队整体协作和配合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3.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强化全科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形象。

4. 培养全科医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其能够持续跟进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效益。

5. 提高全科医生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普及和推广。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应当有相应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计划,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包括理论学习、病例分析、实践操作和交流讨论等方式。

培训过程中还应适当考核和评估培训效果,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指导和辅导,以确保培养出高质量的全科医生人才。

总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促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为国家和社会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实践基地出科考核问题与分析

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实践基地出科考核问题与分析

暏棾棽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棽棸棽棸年 第椆期曬院校管理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实践基地出科考核问题与分析柯箫韵棻棳周桂桃棽棳毕朝芳棽棳谈惠群棽灣棬棻棶湖北理工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棳湖北 黄石棿椀棾棸棸棾椈棽棶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棳湖北 黄石棿棾椀棸棸棻棭椲摘要椵 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棳针对目前全科医师在全科医学实践基地规范化培训出科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棳针对这些问题棳探索相应的解决思路棳并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实践棳旨在完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实践基地出科考核的模式和内容暎椲关键词椵 全科医学椈全科医师椈分级诊疗椈出科考核 斈斚斏椇棻棸棶棾椆椂椆棷旉棶旈旙旙旑棶棻棸棸棽灢棻椃棸棻棶棽棸棽棸棶棸椆棶棸棻椂椲中图分类号椵 斍椂棿棽 椲文献标识码椵 斄椲文章编号椵 棻棸棸棽灢棻椃棸棻棬棽棸棽棸棭棸椆灢棸棸棾棽灢棸棽出科考核评价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棳是检验学员在全科实践基地轮转学习情况棳监控 规培 效果的有效方 法棳也 是 确 保 培 养 质 量 的 重 要 环 节椲棻椵暎 但是在实际培 训 过 程 中棳我 们 也 发 现 在 出 科 考 核 环 节 存 在一些问题棳针 对 这 些 问 题棳我 们 也 采 取 了 一 些 对 策棳现 报告如下暎一暍全科 医 学 规 范 化 培 训 实 践 基 地 出 科 考 核 的 重 要性随着我国分级 诊 疗 制 度 的 确 立棳作 为 分 级 诊 疗 的 基 层实际践行者棳全 科 医 师 的 整 体 专 业 素 质 决 定 了 实 现 分 级诊 疗目标的成败暎早 在 棽棸棻棻 年 国 务 院 下 文暥关 于 建 立 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暦和棽棸棻棾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等七 部 委 发 文暥关 于 建 立 住 院 医 师 规 范 化 培 训 制度的指导意见暦棳从指导思想暍基本原则暍培 训过程暍考 核认证暍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棳提出全科医师是 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棳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暍常All Rights见R病e多se发r病v诊ed疗.和转诊棳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暍健康管 理等 一体化服务椲棽椵暎为 了 达 到暟规 范 化暠暟同 质 化暠的 培 训 目标棳暥关于建 立 住 院 医 师 规 范 化 培 训 制 度 的 指 导 意 见暦 也制定了全科医学专业的培训标准棳通过教考分离棳以考 促培暍以考促教暍以考促学暎同时棳通过学 员在基层工作 的实际效果分析棳不断改革出科考核的内容和模式棳并在 探索中不断完善暎 二暍目前全科医 学 规 范 化 培 训 实 践 基 地 出 科 考 核 存 在的问题 棬一棭出科考核过程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全面暎 全科医学 专 业 规 培 出 科 考 核 考 核 兼 顾 临 床 知 识 笔 试暍临床技能实践操作暍临床思维等椲棾椵棳包括专业理论考试 和专业实践考 核棳专 业 理 论 考 核 一 般 以 书 面 试 卷 考 试 为 主棳但试卷题型及考核内容在不同基地随意性较大棳由于 对出科考核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棳重视不够棳加上日常临 床诊疗工作任 务 较 繁 重棳导 致 有 些 全 科 实 践 基 地 出 科 考 核过程缺乏监管棳出科考核流于形式椲棿椵暎灣通讯作者 斉旐斸旈旍椇旊旞旟椃棸棸椑棻椂棾棶斻旓旐棬二棭专业理 论 考 核 试 卷 质 量 不 高棳考 试 内 容 与 考 核 大纲比较棳覆盖面过窄暎根据全科医学 专 业 规 培 大 纲 要 求棳全 科 学 员 在 全 科 实践基地轮转棳一般临床实践基地为棽个月棳基层实践基 地为椂个月棳并且规定了明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棳轮转结 束后出科考核是对学员在全科实践基地学习培训后教学 效果以及工作 能 力 的 检 验棳是 规 培 教 学 质 量 监 控 的 重 要 环节和方式棳但 由 于 目 前 无 统 一 的 全 科 实 践 基 地 全 科 医 学专业出科考 核 大 纲棳各 基 地 出 科 考 核 理 论 试 卷 命 题 差 异较大棳题型暍题量暍内 容暍难 易 度暍评 分 标 准暍知 识 覆 盖 面 等各不统一棳有 些 基 地 以 预 防 保 健 和 公 共 卫 生 等 知 识 内 容为出科考核重点椲椀椵棳覆盖面过窄棳随意性较大暎棬三棭技能考核主观评分随意性大暎 全科医学专业全科实践基地出科考核一般既包含全 科理论考 核棳还 包 括 全 科 基 本 技 能 考 核暎如 病 史 采 集暍 斢斚斄斝病历书写暍体格检查暍导尿暍留置胃管等暎临床技能 培训是全科医师培训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椲椂椵暎虽然规 培大纲对全科专业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项目有明确规定棳 大多数基地对全科学员在全科临床基地和全科基层基地出 科考核中也进行了技能考核棳但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临床技 能培训处 于 起 步 阶 段棳尚 无 统 一 规 范 及 代 表 性 的 培 训 教 材椲椃椵棳考核的技能项目各不相同棳选择考核项目随意性大暎 棬四棭专业临床胜任能力的考核环节有待完善和加强暎 基层门诊接诊能力是全科医师临床胜任能力的重要 内容棳这一能力 的 培 养 在 全 科 专 业 规 培 大 纲 里 有 明 确 的 要求棳为了适应该要求棳相关规培指导文件对全科门诊的 设施和配 置 有 明 确 规 定暎学 员 在 基 层 实 践 基 地 培 训 期 间棳门诊接诊能力培训的重要性已普遍取得共识棳有些基 地门诊接诊能力出科考核引入了 斖旈旑旈灢斆斉斬棳通过病史采 集暍体格检查暍医德医风暍医患沟通临床诊断暍治 疗方案暍 整体评价等椃 个 方 面棳由 考 官 直 接 观 察 全 科 学 员 对 病 人 的完整管理棳进行 表 格 化 评 分棳有 一 定 效 果椲椄椵暎但 大 多 数 基地棳在学员出 科 考 核 中 对 接 诊 能 力 的 考 察 目 前 各 基 地 普遍做得不好棳有 些 基 层 基 地 虽 然 开 展 了 全 科 门 诊 接 诊 能力考核棳但形式大于内容棳考核环节有待完善和加强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棽棸棽棸年 第椆期暏棾棾暏三暍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实践基地出科考核的对策探讨 棬一棭根据技 能 考 核 大 纲 规 定 的 技 能 项 目棳制 定 技 能 考试单项目评分标准暎 临床技能出科考核是评价全科学员是否胜任全科岗 位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椲椆椵暎与国家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相 同项目的评分 标 准 的 制 定棳可 参 照 国 家 执 业 医 师 临 床 技 能考试操作评 分 标 准棳其 他 技 能 操 作 项 目 的 评 分 标 准 制 定原则要与全 科 医 师 工 作 岗 位 能 力 胜 任 要 求 相 一 致棳出 科技能考试一 般 由 学 员 抽 签 随 机 选 取 三 项棳指 导 老 师 根 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评分暎 棬二棭斢斚斄斝病历作为全科专业出科考核的必考项目暎 目前棳我国很多 全 科 医 学 规 培 实 践 基 地 的 指 导 老 师 对全科医师的 定 位 认 识 不 清棳造 成 在 培 训 过 程 中 带 着 专 科化培训的思 维 模 式 和 教 学 内 容 进 行 培 训 教 学棳导 致 全 科学员 培 训 所 学 不 能 胜 任 以 后 的 全 科 工 作 岗 位椲棻棸椵棳如 斢斚斄斝病历的书写等暎斢斚斄斝病历书写是 全科医师基层 工作中的基本技能棳斢斚斄斝病历书写应作为全科专业出科 考核的必考项目棳根据规培大纲的要求棳每位学员在全科 规培期间每月要求提交棽份自己完成并经指导老师修改 的 斢斚斄斝病历棳病历书写不合格者不 能出科暎 棬三棭制定基层基地门诊接诊能力考核规范暎 门诊接诊 能 力 是 全 科 医 师 岗 位 工 作 能 力 的 重 要 内 容棳特别在全科基层基地培训椂个月时间里棳全科规培学 员门诊接诊能力培训是重中之重棳在出科考核时棳对门诊 接诊能力的 考 核 是 必 要 的棳目 前棳由 于 种 种 原 因棳大 多 数 全科实践基地 出 科 考 核 中 有 的 无 门 诊 接 诊 考 核棳有 的 门 诊接诊考核 不 规 范棳考 核 随 意 性 较 大暎 基 于 岗 位 能 力 胜 任的人才培养 原 则棳全 科 医 学 规 培 在 基 层 基 地 和 临 床 基 地培训出科 时棳应 规 范 门 诊 接 诊 的 考 核 模 式暍内 容 等棳促All Rights进R人e才se培r养v质ed量.的提高暎 棬四棭制定全科专业全科实践基地出科考核监管督导 评估制度暎 目前棳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有待提高椲棻棻椵棳重 要原因之一是各基地医院全科实践基地出科考核监管保 障制度不规范暍不完善暍执行不坚决暎培训质量督导评估 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棳通过不断反馈和调节棳可以及时推动 培训工作反 思 和 改 进棳促 进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的 提 升暎 严 格 规范全科专业 全 科 实 践 基 地 出 科 考 核 过 程棳需 要 制 定 全 科专业全科实 践 基 地 出 科 考 核 监 管 保 障 的 各 项 制 度棳对学员出科不达标者棳一律不能出科椈对考核老师在出科考 核过程中的违规规纪行为棳要严格依规处理椈学员出科成 绩与其指导老师的职称晋升暍绩效工资等挂钩椈规培日常 指导与规培出科考核实行教考分离暎椲参考文献椵椲棻椵张淑华棳张思嘉棳何 仲棶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 设暘 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 过 程 管 理 总 结 椲斒椵棶中 国 高 等 医学教育棳棽棸棻棾棬棽棭椇棽棻灢棽棽棶椲棽椵虞智杰棳祝墡珠棳杨 华棳等棶全科教学门诊暟双师暠培训在康 健社区中的实践椲斒椵棶上海医药棳棽棸棻椄棳棾椆棬椀棭椇椀椄灢椂椂棶椲棾椵刘 颖棳宋安齐棳徐孝军棳等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出科考核 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椲斒椵棶西北医学教育棳棽棸棻椂棳棽棿棬棿棭椇 椂椀椀灢椂椀椃棶椲棿椵任 文棳刘 颖棳邱 艳棳等棶关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社 区实践 基 地 培 训 的 思 考椲斒椵棶中 华全 科 医 师 杂 志棳棽棸棻椃棳棻椂 棬棻棻棭椇椆棸棻灢椆棸棾棶椲椀椵施 榕棳周 蓉棶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 策椲斒椵棶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棳棽棸棻椀棳棻棿棬椄棭椇椀椃椃灢椀椄棸棶椲椂椵刘 刚棳向国春棳黄河清棳等棶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体 系的构建与实践椲斒椵棶重庆医学棳棽棸棻棿棳棿棾棬棻椃棭椇棽棽棿棿灢棽棽棿椀棶椲椃椵陈明卫棳韩文秀棳樊 松棳等棶全科医生临床技能培训中应用 斣斅斕暍斆斅斕整合 教 学 法 的 效 果 评 价 椲斒椵棶齐 齐 哈 尔 医 学 院 学 报棳棽棸棻椄棳棾椆棬棻棿棭椇棻椂椆椆灢棻椃棸棽棶椲椄椵董靖竹棳薄 红棳王 刚棳等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全科住院 医师培训模式探索椲斒椵棶中国医院管理棳棽棸棻椄棳棾椄棬棻棽棭椇椄椆灢椆棸棶椲椆椵陈瑞霞棳聂 鹏棳康 林棳等棶工作量考核在暟棾棲棽暠助理全科 医师规范化 培 训 出 科 技 能 考 核 中 的 应 用 椲斒椵棶医 学 信 息棳 棽棸棻椄棳棾棻棬椀棭椇棾棻灢棾棽棶椲棻棸椵司庆艳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下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椲斒椵棶中国全科医学棳棽棸棻椄棳棽棻棬椃棭椇椄棾棻灢椄棾椂棶椲棻棻椵韩晓洁棳李冰莹棳谢思伊棳等棶教学双方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 训的评 价 与 需 求 研 究 椲斒椵棶中 国 全 科 医 学棳棽棸棻椆棳棽棽棬椃棭椇椄棿棾灢椄棿椄棶椲收稿日期椵 棽棸棻椆灢棸椆 椲作者简介椵 柯箫韵棳男棳教授棳副主任医师棳研究方向椇内 分泌及代谢疾病暍全科医学暎 椲基金项目椵 棽棸棻椆年度 湖北 理 工 学 院 重 大 教 学 研 究 项 目 棬项目编号椇棽棸棻椆斄棸椂棭椈棽棸棻椆 年 度 湖 北 理 工 学 院 一 般 教 学 研 究 项 目棬项目编号椇棽棸棻椆斆棽椀棭暎斝旘旓斺旍斿旐旙斸旑斾斸旑斸旍旟旙旈旙旓旀旚旇斿旀旈旑斸旍斿旞斸旐旀旓旘旂斿旑斿旘斸旍旔旘斸斻旚旈斻斿旙旚斸旑斾斸旘斾旈旡斸旚旈旓旑旚旘斸旈旑旈旑旂斸旚斸旚旘斸旈旑旈旑旂旙旈旚斿斔斿斬旈斸旓旟旛旑棻棳斱旇旓旛斍旛旈旚斸旓棽棳斅旈斆旇斸旓旀斸旑旂棽棳斿旚斸旍棬棭斄斺旙旚旘斸斻旚椇斣旇斿旙旚斸旑斾斸旘斾旈旡斿斾旚旘斸旈旑旈旑旂旓旀旂斿旑斿旘斸旍旔旘斸斻旚旈旚旈旓旑斿旘旙旈旙斸旑旈旐旔旓旘旚斸旑旚旔斸旘旚旓旀旚旇斿旙旚斸旑斾斸旘斾旈旡斿斾旚旘斸旈旑旈旑旂旓旀旘斿旙旈斾斿旑旚旔旇旟旙旈斻旈斸旑旙棳 斄旈旐旈旑旂斸旚旚旇斿旔旘旓斺旍斿旐旙旚旇斸旚斿旞旈旙旚旈旑旚旇斿斿旞斸旐旈旑斸旚旈旓旑旓旀旂斿旑斿旘斸旍旔旘斸斻旚旈旚旈旓旑斿旘旙旈旑旚旇斿旙旚斸旑斾斸旘斾旈旡斿斾旚旘斸旈旑旈旑旂旔旘斸斻旚旈斻斿斺斸旙斿棳旚旇旈旙旘斿旙斿斸旘斻旇 斿旞旔旍旓旘斿旙旚旇斿斻旓旘旘斿旙旔旓旑斾旈旑旂旙旓旍旛旚旈旓旑旙旚旓旚旇斿旙斿旔旘旓斺旍斿旐旙斸旑斾旔旘斸斻旚旈斻斿旙旚旇斿旐旈旑旚旇斿旚旘斸旈旑旈旑旂旔旘旓斻斿旙旙棳斸旈旐旈旑旂斸旚旈旐旔旘旓旜旈旑旂旚旇斿旐旓斾斿斸旑斾 斻旓旑旚斿旑旚旓旀旚旇斿斾斿旔斸旘旚旐斿旑旚斸旍旘旓旚斸旚旈旓旑斿旞斸旐旈旑斸旚旈旓旑旓旀旂斿旑斿旘斸旍旔旘斸斻旚旈旚旈旓旑斿旘旙旈旑旚旇斿旙旚斸旑斾斸旘斾旈旡斿斾旚旘斸旈旑旈旑旂旔旘斸斻旚旈斻斿斺斸旙斿棶斔斿旟旝旓旘斾旙椇旂斿旑斿旘斸旍旐斿斾旈斻旈旑斿椈旂斿旑斿旘斸旍旔旘斸斻旚旈旚旈旓旑斿旘椈旂旘斸斾斿斾斾旈斸旂旑旓旙旈旙斸旑斾旚旘斿斸旚旐斿旑旚椈斾斿旔斸旘旚旐斿旑旚斸旍旘旓旚斸旚旈旓旑斿旞斸旐旈旑斸旚旈旓旑斿旞斸旐旈旑斸旚旈旓旑。

全科医学培训课程课件

全科医学培训课程课件

• 连续性服务(Continuity of Care)
• 协调性服务(Coordinated Care)
• 可及性服务(Accessible Care)
• 经20济23/10性/19 服务(Economical Care)
37
1. 综合性服务 (comprehensive care):
全方位-立体性
新型医学专业学科。
专科医学 - 范围宽广
- 内容丰富
全科医学
- 具有地域/民族 特点
2023/10/19
3
全科医生的由来及其发展
1.历史起源:
第一时期:通科医生时期 第二时期:专科化时期 第三时期:专科与全科协调发展的时期代
2023/10/19
4
2. “马鞍形”发展:
--- 与医疗保健事业的重点转移密切相关 衰落:20世纪20-40年代
2023/10/19
14
第三,在对健康与疾病应采取的措施上
片面化,把实现医学目的的手段看成只是采
用手术、药物进行诊治,忽视了对人的关心
和照料,在心理服务方面软弱无力。
第四,重治疗,轻预防,将有限的卫生 资源过于集中于医院,从而形成了大医疗中 心迅速发展与“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相
距甚远。 第五,医院高技术的不适当使用,使医疗
首先是传统的医学目标一味追求“ 消灭疾病”、“战胜死亡”,导致不适当 地把主要的卫生资源用于疾病的治疗 和阻止死亡方面,而对疾病的预防和 健康的促进方面重视不够。
2023/10/19
13
其次,忽视了对生命质量的追求 和不能正确对待死亡,过分强调生命 神圣论观念,误认为活着就是目的。 (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提高生命质 量比阻止死亡更为重要。在有限的卫 生资源条件下,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 有更大的效益)。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是指为了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医疗水平和诊疗能力,加强其临床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规范其培养过程和考核标准,并最终达到培养出合格全科医生的目的的一种培训方式。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应明确培训目标和标准。

其培训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全科医生,能够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够处理急危重症病人,能够熟悉基层医疗服务,能够进行基本科研。

培训标准应该包括医学基础、临床诊断和治疗、科研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次,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该包括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培养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内容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培养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包括课堂教学、临床实践指导和实习培训等形式。

培养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包括考试、实践操作和评优评先等多个环节。

再次,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应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

动态管理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补充培训计划和内容,以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分类指导是指根据全科医生的个人背景和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指导。

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医生的个人优势,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最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应建立评价和考核体系。

评价和考核应该全面、多层次地进行,包括医学知识的考核、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估和科研成果的评价等。

评价和考核的结果应该客观准确,用于培训效果的反馈和医生的进一步培训。

总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是提高全科医生素质、推动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

通过明确培训目标和标准、制定培训计划、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建立评价和考核体系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医疗水平和诊疗能力,促进基层医疗服务的发展。

全科医学基本概念培训课件

全科医学基本概念培训课件

全科医学基本概念
1
连续性服务 (continuity of care)
从生到死 - 生命周期 健康-疾病-康复 - 疾病周期(三级预防) 持续责任 - 任何时间地点
生命的孕育-诞生-生长发育
全科医学基本概念
2
连续性服务的实现途径:
a. 合同,固定医患关系 b. 预约,保证下次见面 c. 长期随访,不失控 d. 急诊或夜间电话值班 e. 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病历)
家庭是全科医生的服务对象,又是其诊 疗工作的重要场所和可利用的有效资源,
全科医学基本概念
30
概括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主要涉及两方面的 内容:
第一,个人和其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家庭的 结构与功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亦可受 到家庭成员健康或疾病状况的影响。
第二,家庭生活周期理论是家庭医学观念最基本的构架 ,家庭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垂要事件和压力 ,若处理不当而产生危机,则可能在家庭成员中产生相 应的特定健康问题,对家庭成员造成健康损害,因此, 全科医生要善于了解并评价家庭结构、功能与周期,及 时发现其中可能对家庭成员健康的潜在威胁,采用顺延 性的家庭服务或规划性的家庭服务,动用家庭资源,改 善家庭功能。
个人
家庭
全科医学基本概念
14
(五)是一门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 医学学科
因为临床医学专科往往着重于解决疑难问题 ,十分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高水平,而全科 医生虽然也强调技术水平的重要性,但更注 重人文社会学科在其服务中的重要性。
因为全科一医生只解决常见的、一般的健康 问题,有一定深度的技术水平就可以了,一 些疑难的问题他们可以转交给其他专科医生 处理。
个体 -群体互动 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交错

最新综合医院内科医师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以指南为依据以共识为指导(83)-精品课件

最新综合医院内科医师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以指南为依据以共识为指导(83)-精品课件

42
2021/11/29
43
T2DM综合控制目标
2021/11/29
44
2010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
T1DM控制目标
2021/11/29
2012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
46
GDM控制目标
内容
空腹(餐前)
血糖 (mmol/L) 餐后
1H
2H
HBA1c(%)
目标
3.35.3 7.8 6.7 6.0
2021/11/29
2
•全科医学/医师概念
是卫生保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整合目前的生物医学、心理学 及社会学科于一体,为所有的人、家庭及社区 提供基本的、连续的、综合的和协调的
医疗保健服务
——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学会(RACGP)
2021/11/29
6
预防 医疗 保健 健康教育 康复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2021/11/29
——慢性病为重点 全科医师的责任: 规范——指南为准则 管理——长效为原则 康复——家庭社区为主体 指导——健康宣教
22
澳-美常见症状
常见症状 澳大利亚 美国
咳嗽
1
1
咽部不适
2
2
背痛
3
4
上呼吸道感染 4 11
皮疹
5
5
腹痛
6
6
抑郁
7
3
耳痛
8 10
头痛
9
7
发热
10
澳-美常见被管控疾病
2021/11/29
13
(7)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包括老人、妇女、儿童、 残疾人等); (8)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 (9)提供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初步的心理 咨询与治疗); (10)开展医疗与伤残的社区康复; (11)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12)通过团队合作执行家庭护理、卫生防疫、社 区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等。

全科医学PPT课件

全科医学PPT课件
年龄段、各种健康状况(病人、亚健康 人、健康人)、各种健康服务内容(健 康教育、防、治、保、康、计划生育技 术服务指导等“六位一体”)。
三、全科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 的基本特征
(一)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基 础的照顾
(二)综合性照顾:
社会
心理
生物
防、治、保、康 与健康促进等
个人 家庭 社区
(一)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
6、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包括老年人、孕产妇、 儿童、残疾人等);
7、人群与个人的健康教育; 8、提供基本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包括初步的
心理咨询与治疗); 9、医疗与伤残的社区康复服务; 10、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11、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管理 12、通过团队合作执行家庭护理、卫生防疫、
全科医疗 “照顾”模式
价值 科学性
科学性+艺术性+公益性
证据 科研结果
科研结果+受照顾者体验
方法 还原分析
整体综合(还原基础上)
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在具体特性上的区别
特性
服务人口
照顾范围 疾患类型
全科医疗
较少而稳定 (1:2500左右) 宽(生物-心理-社会 功能)
常见问题
专科医疗
大而流动性强 (1:5万-50万) 窄(某系统/器官/细胞 )
第二节 全科医生及其培养
一、全科医生的定义 全科医生(家庭医师、家庭医生)是
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 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 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 负责管理的医生。
二、全科医生的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一)全科医生的素质要求 1.强烈的人文情感—同情心 2.出色的管理Βιβλιοθήκη 识—责任心 3.执著的科学精神—进取心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一、培训背景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责任,需要具备全面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为了提升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规范化的培训成为必要的举措。

本文档旨在规范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的培训内容和标准,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

二、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对各种疾病的基本认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对各种疾病的基本认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临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体格检查技巧、常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常见病例的处理等。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全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体格检查技巧、常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常见病例的处理等。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全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

3.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训:全科医生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配合和沟通,因此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内容包括有效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训:全科医生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配合和沟通,因此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内容包括有效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4. 医疗管理与健康教育培训:全科医生除了提供医疗服务外,还需要参与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管理知识、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策略等。

医疗管理与健康教育培训:全科医生除了提供医疗服务外,还需要参与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管理知识、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策略等。

三、培训标准1. 培训时间: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期限为一年,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期限为一年,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管理
制定轮转计划并严格地执行 •制定分阶段考核标准(出科考核、年度 考核),阶段考核以临床技能为重点,标 准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科室带教老师的考核和带教水平的评估。 •定期组织全科医学师资参加教学例会, 定期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检查和教学质量 评估,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是全科医学 教育的核心 是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生的重 要措施 为了了解全科规培制度的实施情况 我们随意抽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七个省 份25家全科医生规培基地及社区服务中心 进行调研 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实践分析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社区医疗科
赵光斌
全科医学教育方式
一、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有关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医 学生了解全科医学思想、内容及全科医师的工作任务和方式。
二、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是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也我 国培养全科医师主要途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通过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
150(90.4) 41.32
149(89.9) 2.29
105(63.3) 30.46
P值
0.005
0.767
0.009
<0.005
<0.005
0.318
<0.005
表2全科各类从业人员对规培教学法满意率(%)
例数 管理人员 全科师资 在培学员 X2 值 P值 456 281 166 理论教学 248(54.4) 175(62.3) 79(47.6) 9.66 0.01 临床教学 428(93.9) 220(78.3) 106(63.9) 87.54 <0.005 社区实习 434(95.2) 232(82.6) 152(91.6) 32.66 <0.05 X2 值 320.2 33.72 75.02 P值 <0.005 <0.005 <0.005
3、五星级医生—医治者、教育者、决策者、社区领导、 管理协调者。
全科专科医师培训目标
(1)“以病人为中心”指导 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服务模 式 (2)整体医学:重视局部与 全身健康关系 “看病”与 “看人”
4、“以病人为中心”服 务模式
(3)以预防为导向的临床管 理方式,是防治结合的服务
5、全科医学思维
3. 全科师资 学员 教学管 理者对理论教学 临床教 学和社区实习的满意度有 明显的差异 见表2
(1)师资对临床教学和社区实习的满意度分别为78.3% 82.6% 高于理 论教学的62.3%(p<0.005) 有32.12%的教师认为理论课教学 临床实 习安排需要改进 (2)学员对社区实习满意度达到91.6% 高于理论课和临床实习的 47.6% 63.9%(p<0.005) 认为理论课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需要调整的 为41.7% 实习科室 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及带教老师无全科理念的分别 达到36.1% 91.4% (3)教学管理人员对规培的教学方法中临床教学 社区实习的满意度比 较高 分别达到93.9%和95.2% 但对理论教学满意度比较低 为54.4% 两 者差别显著(p<0.005)
经过规范化培训,达到全科主治医师任职资格标准,成为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学科骨干。
全科医师医师培训内容
根据卫生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要求, 结合本基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全科医师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分三个部分,即全科医学相关 理论、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习。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时间3个月。 第二阶段:医院轮转,时间33个月。 第三阶段:社区实践,时间12个月。
全科医师培训内容
理论学习 主要开设课程有全科医学概论、医学论理学、卫生 统计与流行学、康复医学、社区卫生学等。
•医院轮转 各临床科室轮转,通过临床科室轮转,使全科医师 对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一定的诊断和处理能力,并熟 练掌各种基本的临床操作技术,了解各学科新理论、新知识、 新技术。
社区实践 学习全科医疗接诊方式与沟通技巧、居民健康档案 建立与慢性病社区管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一体化处理、重 点人群保健、社区预防、社区康复、家庭功能评估与家庭问题 咨询等。
五、全科医师师资培训 主要针对二甲医院以上的具有全科医师专科培训基地的带 教教师培训,培训对象都是专科医生,让他们了解全科医学知 识和教学方法。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系 承担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学科教育
以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各省市培训中心为骨干,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实习点的全国培训网。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
三、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转岗培训) 对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执业医师,采取 脱产或半脱产进行全科医学培训获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 书。这种培训是我国现分阶段全科医学教育主要形式。
全科医学教育方式
四、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 对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全科医师实行知识更新教育,开展 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内容的继续医学 教育。
(3)规培教材的实用性
(4)教学安排
结果
1.全科师资 学员 管理人员等三类人员 对全科医生规培制度满意度分别为 78.68% 73.67% 86.55%(P<0.05) 师资 学员满意度低于管理人员 调研 对象对规培模式 教学大纲 教材 教学 安排 考试制度 培训质量 配套政策平 均满意度分别为95.26% 92.33% 75.53% 69.3% 75.03% 87.53% 50.5%(p<0.001) 各组之间有明显 差异见表1
一、全科医生规培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
一、研究对象
1、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调研了符合标准规培 基地 每个省2—5家
重庆
上海 北京
四川 新疆 江苏
其中卫生部规培基地7家,省级规培基地18家;规培基地协作社区25家;另外调研6家乡 镇卫生院。
2. 纳入调研规培基地的标准

通过卫生部或卫生厅验收合格的规培基地
② ③
己招收三期规培学员并有学员结业
一、全科医生规培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
①本科全科医学知识教育
我国开展全科医学教 育主要有4种模式
②规培毕业后教育 ③岗位培训 ④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这几种培养方式基本能保证基层医疗机构对全科不同层次人材的需求 规培“5+3”模式 虽然 质量高 但规培时间长 结业的学员少 不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需求 目前 我国全科医生培训主要 是转岗培训 转岗培训时间短 数量多 能弥补基层全科医生不足 参加转岗培训是在职医生 由于 病人多 医生少 很难保证培训时间 加上师资力量不强 缺少真正意义的全科教材 考核制度不严 教学安排不合理 教学管理不到位 结果是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多 质量不低 我们走21个社区和6 个乡镇卫生院 其中有一半单位都不能保证医生参加培训时间 基本采用半脱产或利用休息时间 参加培训
②学员 281名 男性 169名 女性112名 学 历构成 研究生及以上 学历46名 本科学历 214名 大专学历21名 其中183名学员在本 科学习过全科医学概 论等课程
③管理人员 166名 分别是分 管全科医生规培的副院长 规 培基地领导 教学管理人员和 社区负责人 男性132名 女性 34名 年龄25~58岁 平均年 龄43.67±5.98岁 学历 研究 生及以上学历16人 本科113 人 大专37人 从事全科医学 年限5~21年 平均9.72±5.87 年 受过全科培训131名占 78.91%

在教学过程中分理论教学、临床教学、社区实习等几阶段座谈
三、质控的方法
(1)调查问卷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是本次调查 评估的关键; 本研究采用卫生部文件法和全 科教育专家咨询法确定调查问卷.
为使评估具有科学性和客观 性,本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 控制调查评估质量。
(2)为保证材料的真实性,采用同一人,调查同 一对象,同一内容,保证调查项目明确,解释清 晰,调查内容可靠等。
(3)尽量实地考察调研,提高调查问卷 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四 统计方法

用SPSS12. 0系 统软件包对研究 结果进行统计分 析分类资料用百 分数表示 用R×C 表χ2检验进行率 的组间比较

p<0.05 表示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1、问卷调查内容
(1)全科医生规培模式
医学本科5年,全科医学培训3年(5+3)模式; 医学专科3年, 全科医学培训2年(3+2)模式; 转岗培训可行性; (2)规培教学大纲的评价
< 0.005
< 0.005 < 0.005
在培学员
281
260(92.5)
257(91.5)
203(72.2)
157(55.9)
175(62.3)
246(87.5)
104(37.1)
管理人员 X2 值
166
159(95.8) 10.78
155(93.4) 0.529
138(83.1) 9.326
147(88.6) 51.59
全科医师培训目标
(1)常见病多于少见病和罕见病
(2)健康问题多于疾病 (3)注重整体问题多于局部组织器官 (4)重视人胜于重视疾病,病人是有生命、 感情、有权利和个性的人,而不是疾病的载体
(5)团队合作,承担着团队建设和业务发展与管理的任务 与 团队成员一起围绕全面改善个体与群体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的 目标共同工作
2. 全科师资 学员和管理者在规培 模式 教学大纲的满意度无差异 但 在培训教材 教学安排 考试制度和 配套政策上的满意度有明显差异 对全科医生规培质量总体满意度 不高 为87.53% 见表1
表1我国全科各类从业者对全科医生培训制度满意率(%)
例数 全科教师 456 规陪模式 445(97.5) 教学大纲 420(92.1) 培训教材 325(71.3) 教学安排 289(63.4) 考试制度 330(72.4) 培训质量 389(85.3) 配套政策 233(51.1) X2 值 40 8.5 8 35 9.1 7 10 0.4 4 P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