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滑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评价与风险分析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评价与风险分析地质灾害是因地质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其中滑坡是一种常见而具有严重破坏性的地质灾害。
在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中,地质灾害评价与风险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重点讨论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评价与风险分析的内容与要点。
首先,地质灾害评价是指对滑坡灾害的潜在危害性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评价的内容包括滑坡的规模、形态、活动性、运动速度和方向等因素。
评价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地层、地貌、地震活动、水文地质条件等。
这些因素对滑坡灾害的发生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勘查中,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地面观测、地震监测等手段来获取地质灾害的相关信息。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大范围的地质灾害进行遥感监测和数据处理。
其次,风险分析是对滑坡灾害发生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风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滑坡灾害对人员、财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供合理的防治措施。
风险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震活动、降雨条件等。
这些因素对滑坡灾害的发生和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在勘查中,可以通过搜集历史灾害资料、分析地质地貌条件等方式,对滑坡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滑坡灾害的发生可能性进行定量分析。
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地质灾害评价与风险分析的结果将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根据评价和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滑坡防治工程的目标和措施。
比如,在滑坡规模较小、活动性较弱的地区,可以采取简单的土方整治和加固措施;而对于规模较大、活动性较强的滑坡,可能需要采取复杂的地质工程措施,如挖槽分段整治、钢桩加固等。
此外,风险分析的结果还可以为滑坡预警和紧急应对提供指导。
比如,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可以提前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滑坡灾害对人员财产的损失。
总结而言,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评价与风险分析是保证工程防治效果和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评价和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为防治措施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依据,提高滑坡防治工程的效果和安全性。
崩塌滑坡报告总结

崩塌滑坡报告总结背景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其中,崩塌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于崩塌滑坡的研究和预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总结研究中获取的关键发现和对防范崩塌滑坡灾害的建议,以期提高社会对于此类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研究方法为了准确地研究崩塌滑坡的形成机制和预测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对发生过崩塌滑坡的地区进行实地勘察,并收集样本和现场数据,以了解其地质构造、土壤特性和水文地质状况。
2.地质分析:利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方法,对于崩塌滑坡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变形等进行分析,以找出与崩塌滑坡相关的因素。
3.数值模拟: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以重现崩塌滑坡的发生过程,并分析关键因素的影响。
4.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历史崩塌滑坡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找出与其相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为灾害预测和防范提供参考。
关键发现通过以上的研究方法,我们获得了以下的关键发现:1.地质构造的关联:崩塌滑坡往往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如断层、构造山等。
这些地质构造的活动性和稳定性对于滑坡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土壤特性的重要性:崩塌滑坡往往发生在松散土壤和岩层之间的过渡区域,这种土壤特性易于发生滑动。
因此,对于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3.水文地质的作用:地下水和降雨对于滑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过量的降雨会增加土壤的饱和度,导致土壤减稳,进而诱发滑坡。
4.历史记录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历史崩塌滑坡事件的分析,可以发现崩塌滑坡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
这对于灾害的预测和防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防范建议基于以上的关键发现,我们提出以下的防范崩塌滑坡灾害的建议:1.加强地质构造监测:对于可能发生崩塌滑坡的地质构造,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异常迹象并采取措施。
2.加强土壤特性研究:加强对于崩塌滑坡易发区土壤特性的研究,包括物理性质、力学特性和饱和度等,以便更好地评估崩塌滑坡风险。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方案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方案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1)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性附录,附录B参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及有关单位共同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殷跃平、作辰、茂省、万模、伦武、吴树仁、永双、开军、晓春、胡瑞林、鄢毅、王军、王治华、媛、孟辉、旭东、侯春堂、冰。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解释。
引言为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指导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规。
二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了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大江大河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工作。
1999年以来开展了约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损失。
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呈加剧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系统翔实,尤其是更大比例尺精度更高的调查资料。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在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将围绕人民生命、财产、生存环境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要矿山、国家级或省级旅游景区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比例尺:1∶50000),为各级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提供基础依据。
全文共分十四章,包括围、规性引用文件、总则、基本规定、调查分级、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滑坡灾害调查、崩塌灾害调查、泥石流灾害调查、不稳定斜坡灾害调查、基本调查方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基本原则、设计编写和成果报告编制、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容。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1∶50000)错误!未指定书签。
本标准规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目的任务、容、控制精度及基本调查方法。
崩滑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2)地质灾害(隐患点)测量 该阶段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对于重点区主要调查发生地质灾害 的危险性和地质灾害类型及要素,包括已发生灾害的形成条件、 发育特征、已造成损失、复活的危险性、危害性及潜在对人类经 济生活的威胁等;对于一般调查区应以遥感解译为主,对其进行 验证和补充,以发现地质灾害为主。 1)野外调查工作手图;2)致灾地质环境调查;3)观测路线 与观测点密度;4)地面测绘;5)观察点的布置;6)野外原始 记录;7)观测点的定位和上图 地质剖面测量 地质剖面测量包括工程地质岩组或地层单位的测量和斜坡隐患
调查流程
资料收集
遥感解译
野外踏勘和重点 工作区确定
地质灾害草图(1:50000)
设计书编制与 审批
第二阶段 野外调查
遥感解译要素 的定位、核实 与编录、工程 地质测绘、地 质灾害编录等
地球物理勘探,工 程地质钻探,山地 工程,岩土体样品 取样和必要的监 测、观测等野外工
作。
地质灾害及 隐患点调查 编录、监测 与防治技术 研发等专项 调查研究。
泥石流冲毁材料工棚三座、旧办公楼一 栋(4层、砖混)及临时宿舍工棚一座,造 成35人死亡1人失踪。
涌浪以超出坝顶约100m高度的冲入下游,约有3000万m3的水量注 入底宽20m、深200m的下游河谷中,造成大坝下游的洪水灾害。
洪 水 界 限
大坝
水库区
滑坡区
洪水摧毁了下游数公里以内的5个村庄,并夺去了2043人的生命。
验收意见
审验收意见 验收意见
新疆伊吾县崩塌灾害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上接第224页) 勘查区内山体陡峻,山体与坡脚处地面最大高差将近200m,
山体坡面的坡 度一般在 30-50°,陡峻斜坡地形是形成崩塌的必 要条件,勘查区边坡陡峻,坡度50-80°,局部地段近于直立,岩 体在重力作用下,有利于崩塌的发生。组成高陡斜坡的地层岩性 为砂岩和泥灰岩,砂状结构,块状构造。陡崖及陡坡基岩裸露, 表层岩体风化强烈,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本身为脆性岩石, 在地质构造应力或自身重力作用下,应力不均匀而产生构造和拉 张裂隙,有利于崩塌的发生。
作者简介:孙弋(1993—),女,新疆人,成都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第四纪地质学。 22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4月下半月刊
也可以让学生定学习主题,比如时下的减肥话题,学生大都 有自己一套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很多确比不十分科学, 这些道听途说的知识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主题分 析,学生能够获得真确的知识,以及知道获得真确知识的途径, 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生和生活生涯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出露。危岩体张开宽度一般为0.5-5cm,单块危岩体体积一般 0.01-1.0m3。自山体至防洪沟渠,堆积体数量不断减少,但块
石碎石土粒径不断增大,为不规则块状不均匀分布,有零星较 大体积的崩落块石均被坡脚的防洪渠拦截,方量约1-80m3,堆 积体总体积一般在50-1000m3,堆积于防洪渠中的崩塌堆积体大
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 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3.对各危岩体段堆积体及时进行清理,避免造成堵塞,坠落 等更大的危害。对个别巨大危岩体积极设置拦石墙防护工程, 如建立主动网、及时清除危岩体、锚固危岩体、建设嵌固体, 并且设置被动网、钢筋混凝土拦石墙、格宾挡墙、明洞等,做 好防护工作。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构造变化和自然环境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安全。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必须对其风险进行调查和评价。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出发,阐述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地质灾害的类型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岩溶塌陷、地面隆起、地震等。
这些灾害类型各具特点,具体如下:1. 滑坡:滑坡是指由于坡面受到外力作用,土壤失稳而发生的坡体整体向下滑动现象。
滑坡的特点是滑坡面呈弧形或波浪形,坡面上覆盖着一层土石混合物,滑坡区域的土壤含水量较高。
2. 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由于大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土石混合物沿坡面流动形成的灾害。
泥石流的特点是速度快、体积大、含有大量碎石和泥沙,容易阻塞道路和山沟,危害性极大。
3. 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由于岩石层发生变形或溶蚀等原因引起的地面下沉现象。
地面塌陷的特点是常伴随土地沉降和地表上下的变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容易造成建筑物倾斜和损坏。
4. 岩溶塌陷:岩溶塌陷是指由于岩溶地貌发生崩塌和塌陷等现象引起的地质灾害。
岩溶塌陷的特点是可造成地表通常出现大小不等、深度不一的陷坑,极易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地面隆起:地面隆起是指由于地下水、煤层气等物质的运移,造成地面隆起现象。
地面隆起的特点是常伴随着地面抬升、地表裂缝等现象,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6. 地震:地震是由地质构造变化或地下岩石运移等原因引起的地壳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特点是具有突发性、居群性和破坏性强等特点,能够引起地面破裂、建筑物倒塌等灾害。
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指对某种具体灾害或区域的灾害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找到灾害目标(人、房屋、道路、桥梁等)所承担的风险和潜在损失,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崩塌地质灾害(精减版)

拉裂式: 上部突出的悬崖 岩层以悬臂梁形式突出, 常见于软硬相间岩层。多 为风化裂隙及重力拉张裂 隙破坏, 在重力及外营力 作用下发生坠落。平缓、 软硬相间的层状岩体多以 坠落为主
错断式: 垂直裂隙 发育, 通常无倾向 临空面的结构面, 通过岩体的自重引 起剪切力, 产生错 断
2、按崩塌体规模体积分类 特大型 >100×104 m3 大型 100×104 m3 —25×104 m3 中型 25×104 m3 —1×104 m3 小型 <1×104 m3
百分比(%) 39 38 11 6 4 2
宝成线宝鸡~上西坝近100处崩塌点统计, 坚硬岩更易发生崩塌。
2、地质构造
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面、岩层界面、断层等, 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母体 (山体)的边界条件。 如:坡体中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 方向近于平行的陡倾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成。
主要调查方法 遥感图像解译 地质测绘 地球物理勘探 钻探 山地工程 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模型试验和模拟试验等 动态监测
岩性坚硬的各类
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类的碳酸盐岩、石 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 结构密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崩塌
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 以小型坠落和剥落为主。
岩性
花岗 灰岩、 辉长 厚板 千枚 页岩 岩 砂岩等 岩 岩 岩
崩塌数 39 38 11 6 4 2
3、地形地貌
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 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边坡及其各类人工边坡都是 有利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的高陡斜 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边坡 坡度
崩塌落石次 数
崩塌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价方法

1、崩塌稳定性的宏观判断标准
(1)地貌标志
斜坡坡面形态在纵剖面上可分为直线坡、凹形坡和凸 形坡,在总坡度相同的情况下,斜坡稳定性顺序为凹 形坡>直线坡>凸形坡,即上陡下缓的凹形坡最不稳定。 此外陡崖处的岩屋地貌常发育有不稳定崩塌体。
崩塌体斜坡草木丛生,树木高大直立,坡体后缘壁长 满了草木,则该崩塌较稳定,反之崩塌体斜坡草木不 多,坡体后缘壁草木少,则该崩塌不稳定。
崩塌地质灾害调查及评 价方法
1
一、崩塌的特征 二、崩塌调查方法 三、崩塌评价方法 四、崩塌的防治方法
2
一、崩塌的特征
高陡斜坡(含人工边坡) 上的岩土体完全脱离母 体后,以滚动、跳动、 坠落等为主的移动现象 与过程,称为崩塌。 特点:下落速度快、发 生突然,垂直位移大于 水平位移。
3
• 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
10
外界因素
• 地震: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 诱发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 大量崩塌。 • 融雪、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 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 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 • 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 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或软化岩、土, 降低坡体强度,也能诱发崩塌。
危岩--高陡斜坡产生了拉裂、松动变形并随时 可能发生破坏,向坡下运动的岩体。
27
二、崩塌调查方法
1、基本要求
• 根据调查分级和工作精度,崩塌调查应按调查、 测绘和勘查等3个层次进行。重点对可能产生崩 塌的危岩体和高陡斜坡进行调查。 • 崩塌(危岩体)的调查范围应包括危岩带和相邻 地段,坡顶应到达卸荷带之外一定位置,坡底应 到达危岩崩塌堆积区外一定位置。 • 根据崩塌规模等级和崩塌发生机理,可按附录 B.2的规定对崩塌进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各类地质灾害的时间、类型、规模、灾情及其调查 、勘查、监测、治理及抢险、救灾等工作的资料。
➢收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和群测
群防体系等减灾防灾措施资料。
➢收集重要目标、社会、经济资料。
2、遥感调查
• 以遥感数据和地面控制为信息源,获取地质灾害及其发育 环境要素信息,确认灾害体及类型,确定灾害体及其组成 部分(尤其指沟谷型泥石流)的边界,计算覆盖面积(规 模)。.
前缘次级滑体的剪出口 长约20m,可见擦痕。
宏观变形
滑坡中部可见一横向拉 张裂缝,高程在191m, 裂缝延伸长约8m,最大 宽度为20cm,走向约 210°
中部地裂缝
宏观变形
滑坡后部一房屋墙体局部出现裂缝,裂缝最大宽 度约为4mm左右,变形房屋的高程为207m
房屋墙体裂缝
专业监测
2007 年 起 开始实施 专业监测, 监测点布 设
(3)裂隙发育或存在易滑软 弱结构面
(1)平均坡度在30~40° (1)平均坡度<30°
间
(2)坡面上无裂缝发展,
(2)坡面上局部有小的 其上建筑物、植被没有新
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 的变形迹象
无新的变形迹象
(3)裂隙不发育,不存
(3)裂隙较发育或存在 在软弱结构面
软弱结构面
(1)可见裂缝或明显位移迹 象 (2)有积水或存在积水地形
(1)有小裂缝,无明显 变形迹象 (2)存在积水地形
(1)无位移迹象 (2)无积水,也不存在 积水地形
极射赤平投影
极射赤平投影简称赤平投影,主要用 来表示线、面的方位,相互间的角距 关系,把物体三维空间的几何要素反 映在投影平面上进行研究处理。
线的赤平投影方法:
a、将线放入投影球中 ,并过球心。
(2)两结构面J1 、J2 的交点M与边 坡投影弧在同一侧,但在cs(人工 边坡)的内侧,说明结构面组合交 线的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倾角大 于坡角,属于稳定结构。
(3)两结构面J1 、J2的交点M与 边坡投影弧在同一侧,但在 ns(天然边坡)的外侧,说明结 构面组合交线的倾向与坡面倾 向一致,但倾角小于天然坡角, 在坡顶无出露点,属于较稳定 结构。
的居民点的地质灾害点,均应布置适量探槽和竖井工作量,以 查明不同地质灾害的规模、边界、物质组成、形成条件,进行 试验和测试。
➢ 探槽、竖井应配合野外调查同时施工。探槽、竖井的深度应根
据所要查明的地质灾害类型的目的和施工安全确定。
➢ 对各探槽、竖井揭露的地质现象都必须及时进行详细编录和
制作大比例尺(一般为1:20~1:100)的展视图或剖面图, 以真实反映各壁及底板的地层岩性界线、结构、构造特征、水 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取样位置等,对重要地段(滑面带等 )必须进行拍照或录象。
崩滑流地质灾害 调查与评价
汪洋
2018-02-04 安徽池州
提纲
一、崩滑流灾害类型 二、地质灾害调查流程和方法 三、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 四、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一、崩滑流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地质灾害,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 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 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 作用有关的灾害。
(三)调查要素
滑坡要素
(四)野外记录与整理
地面调查记录
野外调查以野外记录本记录为主、卡片记录 为辅,详尽描述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
野外记录本
填写表格
野外调查图件示意或素描
斜坡岩性及结构类型,需要密集型调查和提炼。(单体斜坡、 流域剖面)
滑坡素描图与遥感影像
滑坡概况
滑坡面积约为13.7万m2,体积 约为135.6万m3
b、该线与投影球面的 下半球有交点。
c、以A为极射点,与 交点相连,在赤平面上 的交点即为该线的赤平 投影。
面的赤平投影方法:
a、将面放入投影球中, 并过球心。
b、该面与投影球面的下 半球有交线,为一弧线。
c、以A为极射点,与交 线上的每一点相连,在赤 平面上的交线即为该面的 赤平投影。
基圆:由正北顺时针为0º360º,表示方位角.
三峡库区杉树槽滑坡
杉树槽滑坡(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平面形态呈长条形,纵向长约350米, 横向宽50-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估算体积约80万立方米。该滑坡为新生涉 水顺层岩质滑坡。
芦庵沟泥石流
2016年5月8日凌晨5:00许,福建省三明 市泰宁县开善乡池潭水电厂原办公楼后芦庵 沟突发泥石流
0
140
50
145
170 250
165 200
160 150
155
100 15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累 计 位移 /mm
库 水 位/m 降 雨 量 /mm
GPS1 GPS3 GPS3 GPS4 GPS5 GPS6 库水 位 降雨
300
175
350
180
DL01桩间距
裂缝变形量与库水位变化
滑坡概况
变形历史:
1992年开始出现明 显变形 2003年,蓄水后, 变形加剧 2007年,变形进一 步加剧,实施专业监 测 2010年,变形进一 步加剧
2)滑坡边界及滑体调查
左边界
左边界以基岩与崩坡积物交界处为界
右边界
滑坡右边界处正在进行开挖工程,右边界以 基岩与崩滑体之间的沟谷为界。
时 间 /年 月
200704 200705 200706 200707 200708 200709 200710 200711 200712 200801 200802 200803 200804 200805 200806 200807 200808 200809 200810 200811 200812 200901 200902 200903 200904 200905 200906 200907 200908 200909 200910 200911 200912 201001 201002 201003 201004 201005 201006 201007 201008 201009 201010 201011 201012
(4)两结构面J1 、J2的交点M与边坡投影弧在 同一侧,但在ns(天然边坡)和cs(人工边坡) 的之间,说明结构面组合交线的倾向与坡 面倾向一致,但倾角小于开挖坡角而大于 天然坡角,此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定。 ①当结构面交线在开挖坡面上没有出露, 而插于坡角以下(图d),对结构具有一定的 支撑作用,属于较不稳定结构。 ②结构面交线在开挖坡面有出露(图e),属 于不稳定结构。
两条直径:自圆心→基圆 为90º-0º,表示倾角、 倾伏角.
• 通过结构面与边坡的关系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1、由一组软弱面控制
飘倾坡
顺层坡
伏倾坡
逆向坡
2、由两组结构面控制
(1)两结构面J1 、J2 的交点M 位于边坡投影弧CS(人工边坡) 及ns(天然边坡)的对侧,说明 组合交线的倾向与边坡倾向相 反,所以没有发生顺层滑动的 可能性,属于最稳定结构。
调查流程
资料收集
遥感解译
野外踏勘和重点 工作区确定
地质灾害草图(1:50000)
设计书编制与 审批
第二阶段 野外调查
遥感解译要素 的定位、核实 与编录、工程 地质测绘、地 质灾害编录等
地球物理勘探,工 程地质钻探,山地 工程,岩土体样品 取样和必要的监 测、观测等野外工
作。
地质灾害及 隐患点调查 编录、监测 与防治技术 研发等专项 调查研究。
• 通过不同时相图像对比了解灾害的活动状态。 • 通过灾害体所处地貌、岩性、产状、斜坡结构、水文及区
域地质构造环境解译分析灾害形成的基本地质环境条件及 触发因素。
地面调查
(1)工程地质测量
围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开展孕灾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主要包括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斜坡结构类型、地质构造、新 构造与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重点查明岩土体工程 地质特征、斜坡结构类型、区域活动构造等影响和控 制地质灾害分布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估发生威胁集镇 安全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岩石扩展
碎屑扩展
土扩展
岩石流(深部蠕动)
碎屑流 土蠕变
土流
两个或以上主要滑动类型组合形式
斜坡分类(Varnes, 1978)
斜坡分类(Varnes, 1978)
推移式滑坡
牵引式滑坡
二、地质灾害调查流程和方法
(一)地质灾害调查流程 (二)地质灾害调查方法 (三)调查要素 (四)野外记录与整理
验收意见
审验收意见 验收意见
及服务产品
调查方法
➢ 1、资料收集 ➢ 2、遥感调查 ➢ 3、地面调查 ➢ 4、钻探 ➢ 5、山地工程 ➢ 6、物探
1、资料收集
➢收集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诱发因素资料。包括:气象
(日、时、次max)、水文(含泥沙)、地形地貌、 地层与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人类工程 经济活动等;
点、岸坡结构的测量。每条实测剖面完成后,要及时整理、写出 小结,并制作实测剖面图。
典型灾害或隐患点勘查 针对典型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工程地质钻探,孔位 布置及要求主要围绕查明滑坡空间特征、进行稳定性计算进行。
地面调查观测路线与调查点
4、钻探
5、山地工程
➢ 对危及县城、集镇、(中小)矿山、主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
(三)地质灾害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坡率法 边坡稳定性定性评价 极射赤平投影法 崩塌稳定性计算 滑坡稳定性定性评价 滑坡稳定性计算 泥石流易发性半定量评价
坡率法
边坡稳定性定性评价 从坡脚、坡体、坡肩等方面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