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截拳道图解》 周真生著
截拳道攻防诀窍全程图解

一、闪躲 二、后闪 三、下潜 四、转肩 五、摇闪
第二节联合攻击法
第一节简单直接攻 击法
第三节诱敌攻击法
第四节渐进间 接攻击法
第五节封手攻 击法
一、手法联合示例 二、手-脚联合示例 三、脚-手联合示例
一、诱敌出拳 二、诱敌出腿
一、渐近控制距离 二、间接把握时机 三、间接攻击与渐近间接的比较 四、手法虚实变化的PIA举例 五、手法与腿法虚实变化的PIA举例 六、手——虚变的PI手腿实化A举例 七、身法与步法虚实变化的PIA举例
一、推滑步与踢技配合使用 二、钟摆步与踢技配合使用 三、前交叉步与踢技配合使用 四、后交叉步与踢技配合使用
第二节接触式防御 技法
第一节人体要害、 防御区域的划分与
界定
第三节非接触式防 御技法
一、首选攻击目标 二、次要攻击目标 三、人体背面的攻击目标 四、上下防御区域的划分 五、内外围的界定
一、格挡 二、格移 三、拨扭
十二、接触与训练 十三、中国的影响力
1
第一节中线原 理
2
第二节强武器 前置
3
第三节动作经 济原理
4
第四节以长制 短
5
第五节破坏节 奏
Hale Waihona Puke 第六节不动肘 第七节锤打原理
第八节松紧转换理论 第九节泛视原理
第二节截拳道对敌 姿势的沿革
第一节截拳道标准 对敌姿势
第三节警戒势的训 练与实际应用
一、标准警戒势的外在形态定位与分析 二、标准警戒势JKD原理阐微
读书笔记
非常实用的一本自卫防身书籍,作者清晰阐述了李小龙的武术哲学,“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内 心的修为与刻苦的练习一样重要。
目录分析
一、咏春的底基 二、击剑的步法
截拳道手法搏击实战(上)

截拳道手法搏击实战(上)
高谊
【期刊名称】《拳击与格斗》
【年(卷),期】2002(0)6
【摘要】截拳道搏击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手,即利用手法和对手进行搏斗。
截拳道的搏击手法主要包括直冲拳、勾摆拳、反背拳和手掌等,这些方法是李小龙在中国传统武术搏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了拳击、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武技的优秀方法发展形成的,并灵活地运用到搏击实战之中。
【总页数】2页(P66-67)
【关键词】截拳道;对手;实战;手法;进攻;动作方法;拳击;头部;李小龙;空手道
【作者】高谊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52
【相关文献】
1.截拳道:自由搏击的先驱 [J], 乔·刘易斯;王维(译);朱建华(译校);郝钢(译校)
2.截拳道与警务实战搏击课程结合浅析 [J], 刘文境; 夏俊; 凌林
3.截拳道低位腿法实战运用(上) [J], 魏峰
4.截拳道手法搏击实践(下) [J], 高谊
5.截拳道手法搏击实战(中) [J], 高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小龙电影中的截拳道

李小龙电影中的截拳道1964年,李小龙在全美空手道大赛上击败蝉联三届的冠军罗礼士,获得冠军,之后又应邀在加州长滩国际空手道大赛的开幕式上表演蒙目截击、寸拳等绝技,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
适时正逢一家影视公司在筹备拍一部功夫连续剧,于是影视公司便与李小龙取得联系,让他试镜。
李小龙这一年正好24岁。
虽然在试镜中他笑着承认被小宝宝吵得三个晚上没睡着觉了,但是镜头中的他依旧精神抖擞,气度非凡。
试镜时间很长,好奇的美国人让李小龙表演了中国戏剧的步法,解说小生和武生走路姿势的区别,还在现场拉来一个美国老公公当对手,让李小龙演示武功招式。
李小龙当然只是虚晃。
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次老公公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李小龙的拳脚就已经收回了。
在这次试镜中,李小龙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武术的分析见解:“功夫源自于中国,是空手道和合气道的渊源。
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比其它的武术更加流畅,更具连贯性,它不仅仅是一招半式。
就好像水,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但却具有穿透坚硬石头的能力,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你既捉不住它,也不能用力打它。
每一个学功夫的人都努力具有水一样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可根据对手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
空手道的出拳,如同一根坚硬的铁棒,而中国功夫出拳,则犹如一条铁链连着一个铁球,刚柔并济。
功夫可以单独,也可以双人对练;单独练习的时候可以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比如说鹤、猴、或螳螂等动物……”。
这部电视剧最后未能开拍,但是试镜为他争取了加盟《青蜂侠》的机会。
1966年6月,李小龙第一次出现在美国屏幕上《青蜂侠》是一部每集半个小时的连续剧,持续播放了30集,最终因收视率不佳而放弃。
在影片中,作为配角的李小龙因为出色的武术表演,风头远胜过主角,让几乎所有的观众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这让他有机会参演其他影片。
1967年8月,李小龙将自己的武术命名为“截拳道”(Jeet Kuen Do,简称:JKD)。
在他后来参演的一部电视剧中,李小龙大段介绍截拳道:“就是截击拳,你攻击我就要接近我,接近我就给了我机会截击。
截拳道入门

连续攻击具有制服效果
单纯攻击的要领如下:
开始前----身体放松不使力,保持平衡状态。
开始----动作精简,攻击连贯不断。
抱以克服意志的信念,迈进截拳道的堂奥,不为胜负所役使,忘却赞誉和痛苦,纵使皮裂肉绽,也要置人于败北之地。顾虑自己生命的安全,就是纵容敌人,最后必定伤害到自己。总之,搏斗是要折断敌人的骨头,将其生命*于我们的手中。
为了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切勿使永恒的生命失去生机,换言之,不得落入拳套型式的桎梏中。
务须舍弃一切所谓的理想,型式,门派,截拳道的领域内,无所谓理想或不是的理念。
截拳道没有型式拳道,也没有门派之分,但是顺应任何门派,因此,它蕴涵其他门派的精技,适用任何技法,为了达到目的,可不异使用一切的手段以赴。
具体地说,对于一般所说的基本论调,例如:以拍打或突击对付踢腿,突击,拳打或踢腿对付围攻;贴身战对付远距离等,均须抱以怀疑的态度,不能完全相信。
突击踢腿是自我防卫的有力武器。它由人类天生本能的率直--天生与俱的纯真和无邪,以完成受赋的任务。此乃无形的灵魂象征。
真实的搏斗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
口口声声自说《唯我独真理》的门派。
类此门派常以有利于其本身的观点,解析其他门派的优点,进而曲解它,并点为已有,过后欲糟蹋置之一旁。
然而,另有一件事您不能不知道,亦即与初学者的搏斗,由于初学者所受的专门训练有限,发出的招数怪异而且漫无条理;经验丰富的搏击家遇上这些初生之犊,倒反觉得措手不及难以招架。
李小龙练“截拳道”悟道的天机,值得每个企业家学习!

李小龙练“截拳道”悟道的天机,值得每个企业家学习!作者:水木然1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天下习武者那么多,为什么唯独李小龙可以被人们铭记?为什么他至今都是外国人最敬仰的中国人之一?因为他把武术升级到了一种哲学,然后他悟道了,得道了。
任何事情做到极致,都是悟道。
所谓道,就是规律,真相,和本质。
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纷杂的世界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看清它的真相和规律。
“道”更是每一个创业者都需参透的东西!我们先来看一下李小龙的境界:李小龙在练习截拳道时这样感悟:所学到的东西,也就意味着失去的东西。
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都应该被遗忘。
学习很重要,但不要成为其奴隶,不要试图依靠外在的东西和技巧。
只有消除了对知识和技能的依赖性,你才可能成为知识和技能的主人,才能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虚空,流动。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漂流在虚空的世界里,无拘无束,安逸无虑。
这时你可以毫无意识地超越任何技术,还很可能去创新和创造。
让所有的训练和实践都随风而去,让心无知无觉地工作。
让“自我”消失到无人知晓的地方。
只有这样,截拳道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2的确,我们每学到一样东西,就会失去一样东西。
尤其是知识和技巧,我们掌握的越多,灵性就会越来越少,其行为模式就会越来越机械化。
水木然说过一句话:没读过书的人,往往上读过书人的当。
但是读书太多的人,往往开始上书的当。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打开身心,建立更加开放和健康的思维模型,而不是获取知识本身。
因为获取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一个人如果身心僵化,思维模型落后,无论吸纳多少信息量,都只能是填鸭式的填充,看起来学到了很多技巧和技能,但是根本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
因为每个人的资源、环境、特点不一样,即便是同样的事情,用同样的方法去做,但如果是不同的人去做,往往是不同的结果。
这个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更不会有直接拿来就可以用的办法。
帮助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打开他的思维枷锁,突破他的认知监狱,给他启示,帮他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
《截拳道之道》:风行全球李小龙经典武学巨著出版记

《截拳道之道》:风行全球李小龙经典武学巨著出版记中文简体字版《截拳道之道》中文繁体字版《截拳道之道》问世界上任何一位武术家,让他说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武术专著是什么,他或她很有可能会说是李小龙的《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
《截拳道之道》由美国著名武术出版机构《黑带》出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畅销世界数十年,影响了无数武术家,乃至于遍布世界的武术爱好者、龙迷们。
李小龙宗师近半个世纪前的所思所想,以及他曾经致力的研究和关注的人类哲学、武学的智慧结晶,仍然通过这本书,几十年来不断释放和传递着巨大的精神正能量,帮助人们不断解放思想,开启自我发现的火炬,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动力。
许多武术爱好者和李小龙迷不知道的是,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代宗师李小龙的经典武学巨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出版项目。
事实上,它的编辑、印刷、出版之路就像坐过山车一般,经历曲折。
英文版《截拳道之道》以下是美国《黑带》杂志关于《截拳道之道》报道的一些编年体亮点:·1970年11月号——李小龙暂停了他多年来一直在微调的一个著作项目。
它本来应该被命名为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
·1970年12月号——“几年前,我们宣布李小龙正在撰写一本名为《截拳道之道》的书,”一位黑带杂志的作家说。
“不幸的是,李小龙偏离了写作的方向,尽管这本书当时已经快完成了,但是他最终还是决定不予出版。
”《黑带》杂志的广告·1971年2月号——当年的武术家和热心的读者们发起了一场写信运动,纷纷写信给李小龙,部分发表在《黑带》杂志,试图说服李小龙改变主意,正式出版这本书。
不过,这些信函对李小龙是否产生影响,《黑带》杂志并没有提到。
不过很显然,当时李小龙的事业重点,是在香港拍摄全新类型的真功夫电影。
他最终震惊了世界,对于世界武术的全球化、大众化发展,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历史性影响。
·1973年7月20日——一代截拳道宗师李小龙在香港去世,留下了七大本武学手稿、研究笔记、读书摘抄、训练日记等宝贵资料。
简释截拳道

简释截拳道
何易隆
【期刊名称】《拳击与格斗》
【年(卷),期】2002(0)12
【摘要】截拳道,是六十年代李小龙先生融汇古今中外武术文化流派之精华创立的武道哲学。
在其体系尚未完全昭示于世人面前之际,李小龙先生却英年早逝,时人无不扼腕痛惜,"艺海星沉"之谈诵一时漫延开来。
而今又因截拳道之风靡整个世界,再度掀起新的滚滚热潮。
截拳道,似流水一般,永不停息,并且总把自己放于最低位,才容纳了千川百流,汇聚成为波涛汹涌的大海,不断创新,力求完善,为全人类身心自由之最高追求,只求成功而不择手段(不论思想上抑或形式上),为达目的而忘却胜败荣辱。
【总页数】1页(P34-34)
【关键词】截拳道;李小龙;不断创新;六十年代;文化流派;不择手段;英年早逝;全人类;哲学体系;古今中外
【作者】何易隆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52
【相关文献】
1.医药词语研究的重要成果--《简帛医药文献校释》词语训释成绩评价 [J], 方成慧
2.医药词语研究的重要成果——《简帛医药文献校释》词语训释成绩评价 [J], 方成慧;
3.释清华简《摄命》中从宀咸声之字——兼释“湛圂”相关诸词 [J], 史大丰; 王宁
4.睡虎地秦简法律文书集释(九):《法律答问》111~135简 [J],
5.雪夜截拳道教室第18集连击技术简析 [J], 雪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

《基本中国拳法》是一本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武术专著。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武术的基本原则、概念和技巧,学习到武 术的哲学层面和道德规范,更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在这本书中,李小龙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武术的起源、历史和发展,同时详细地 解析了中国拳法的核心技巧和应用策略。书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图片和照片,都 是由李小龙亲手绘制的,以及由他本人及其高徒木村武之、严镜海、杰西·格 鲁弗、詹姆斯·德迈尔等示范的动作照片。这些图片和照片不仅清晰明了,而 且富有实战价值。
李小龙对中国拳法的理解和研究,深深地触动了我。他强调了中国拳法的实战 性,并且他将其独特的见解融入到了每一个动作和技巧中。这不仅使我对中国 拳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阅读《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的过程中,我深感李小龙对武术的热爱和敬业精 神。他不仅将中国拳法视为一种技艺,更将其视为一种生活态度。他的这种精 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更加热爱武术,也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书中对中国拳法的深入解析,也让我认识到中国拳法的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性 不仅体现在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上,也体现在它的技术风格和战术思想上。中 国拳法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体现。
精彩摘录
《基本中国拳法》是李小龙生前所的一部武术专著,其深度和实用价值非常之 高,它主要向读者介绍了中国武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实践。以下是一些我认 为特别精彩的摘录。
李小龙的开篇致辞,即他对书名《基本中国拳法》的解释:“我相信这种基本 的中国拳法,它对个人身体和心灵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并不需要成为一个武 术大师来体验它的好处。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我们对自我、身体和心灵的认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