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教学生学习方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教学生学习方法的?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不教”的这一境地,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具有自学能力,一旦离开学校,也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所以,数学教学应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譬如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对此,我们不能轻易地进行否定,而应该多试一试,应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新教材。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主人翁意识

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诚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一样,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数学本,但是在学生中对读课本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读课本只是语文的要求,而学习数学没有必要对课本认真阅读,从而对知识的理解片面、不完整,造成对数学学习的障碍。同时现在有一些数学课,课前没有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课内又总是让学生关着课本,教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答。只是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翻开课本,数学课本只是起到练习册的作用。学生学得被动,质量、效率都不理想。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和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当学生学习中有疑难时,教师不是直接给学生释疑,而是让学生打开课本,指出与该问题有关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所在的页、行,让学生阅读,并用自己的话去叙述,让学生在问题与课本内容之间进行联系。这样做,积极创设促进学生读书的情境,使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兴趣,从而让他们为解决疑难,探究问题,发现知识去阅读课本,激发起读书的动机。另外,要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优秀的数学课外读物,让他们扩大视野,开拓思路,猎取知识,提高能力。

四.教学生学会用简述课本章节和片断的内容。

简述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恰当的例子去简述课本某章节或片断的内容,说明他已较为透彻地理解了相关内容。如果学生不能透彻理解课本内容,也就不能用恰当的例子去简述课本章节和片断的内容。开始时,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要做好示范工作。简述课本内容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以作为考

查内容,长期下去,课本对学生不再是陌生僵死的东西,而是可以驾驭的活生生的材料了。其次,还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述数学题目。一个数学题目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叙述,这可以使学生把一个生疏的问题变成熟悉的问题,从而得以解决。它有助于避免学生在解题时重视题目的“数字”部分,忽视“文字”叙述部分,而文字部分往往能启发解题思路。

五.注重探求解题方向,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

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解题紧密相关,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在解题的质量上而不是解题的数量上。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能重复操练,题海战术,而应注重帮助学生探求解题方向,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教师在指导解题时让学生真正经历以下思维过程:(1)从题目的条件和求解(证)的结论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用于记忆系统中的数学认知结构,确定具体的解题行动方向;(2)从多个解题方向中选取其中简捷的途径,得到最优的解法。以上两点不仅可以在较难的综合题中实施,也可在较易的基本题中实施。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六、教学生学会自评互评查漏补缺,促进数学学习的进步。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来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历程。在成长记录中可以收录诸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活动的记录、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最满意的作业等等”内容。学生之间也可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给对方列出一些问题,让他检查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