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知识点汇总
宪法刷题知识点总结

宪法刷题知识点总结一、宪法的含义和特点1. 宪法的含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程和基本法度,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准则,是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法律。
2. 宪法的特点(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具有统帅地位。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3)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和基本法度,具有权威性。
(4)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原则和总纲领,具有指导性。
(5)宪法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具有稳定性。
二、宪法的性质和作用1. 宪法的性质宪法的性质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基本法律的性质。
2. 宪法的作用(1)指导国家政治生活,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和依据。
(2)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限制国家权力,约束国家的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
(4)规范国家政治机关的职权,规范国家政治制度的运作。
(5)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宪法的形成和修改1. 宪法的形成宪法的形成有宪法的制定、宪法的颁行和宪法的实施三个阶段。
(1)宪法的制定宪法的制定由制宪会议或立法机关进行,制定过程包括宪法草案的起草、讨论和修改、表决通过等阶段。
(2)宪法的颁行宪法的颁行是国家主席签署颁布,公布施行。
(3)宪法的实施宪法的实施是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制度正式运行。
2. 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有宪法的主体、宪法的程序和宪法的内容三个方面。
(1)宪法的主体宪法的主体是宪法修正案的起草机关、审议机关和批准机关。
(2)宪法的程序宪法的修改程序包括宪法修正案的起草、表决通过和公布施行。
(3)宪法的内容宪法的内容包括宪法修改的对象、修改的范围和修改的条文。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1. 宪法的主权原则主权原则是宪法的根本原则,包括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国家的主权是统一的、国家的主权是不可侵犯的、国家的主权是不可让与的等。
2. 宪法的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是宪法的核心原则,包括国家的民主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责任、公民的政治参与等。
3. 宪法的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的宪法统治、国家的法律统治、国家的合法统治、国家的权力制约等。
常识宪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常识宪法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宪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宪法的基本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法律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纲和行为的准则。
2. 宪法的性质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是国家政权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政治基本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纲和基本准则。
二、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 宪法产生的历史宪法产生于西方国家的革命和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
最早的宪法是美国1787年颁布的《美国宪法》,标志着宪法的诞生和发展。
2. 宪法的发展宪法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是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的结果。
宪法的发展是国家政治体制向民主和法治的发展,是国家政治体制和国家法律体系的完善和进步。
三、宪法的功能和作用1. 宪法的功能宪法的功能是规范国家政治活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2. 宪法的作用宪法的作用是保障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国家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四、宪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1. 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的国体和国家的政体,国家的国家监察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
2. 宪法的主要特点宪法的主要特点是国家的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国家的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和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五、宪法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条文1. 宪法的根本原则宪法的根本原则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行政机关、法律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是人民的代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国家的一切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2. 宪法的基本条文宪法的基本条文是国家政治体制和国家政治制度的总纲和基本规定,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的总纲和基本规定,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权力机构的组织机构和职权范围的规定,国家的政治权力的行使和约束的规定。
宪法所有知识点总结

宪法所有知识点总结一、宪法概述1.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政治、社会和法律制度的总规范。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组织形式,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法律文书。
1.2 宪法的功能宪法的功能是保障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约束政府的权力,调整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1.3 宪法的形式宪法可以采用成文宪法或者不成文宪法的形式,成文宪法是指国家将宪法规定编入法典或宪法性文件中,不成文宪法是指宪法规定并没有编入法典或文件中。
1.4 宪法的来源宪法的来源包括历史传统、宪法实践、宪法学说、以及成文或不成文的宪法性文件。
二、宪法原则2.1 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观,它包括依法执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审判和保护人权等内容。
2.2 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要求国家政权是人民所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归人民行使。
2.3 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是中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内容。
2.4 法治、民主、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国宪法要求法治、民主和社会主义相结合,既要依法行使权力,又要充分发扬民主,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宪法权利3.1 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国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教育、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劳动就业、休息休假、社会保障等权利。
3.2 公民的基本义务中国宪法规定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爱护公共财产、守信用、服兵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四、宪法结构4.1 总纲宪法总纲包括宪法的性质、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等内容,是宪法的核心纲领和总体规定。
4.2 权利保障章权利保障章是宪法规定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劳动权等内容。
宪法考点知识点总结

宪法考点知识点总结一、宪法的基本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程,是国家根据国情和实际需要制定的根本法律。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是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总体设计图和政治理念的集中体现。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组织形式和权力机构的设置,规定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任务,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奠定了基本法治基础。
二、宪法的性质和地位1. 法律性质:宪法是一部最高法律,具体到国家法律体系层级,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最高依据,对全国各项法律应当保证一致和统一。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不受其他法律法规的限制。
2. 权威性质: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程,是国家根据国情和实际需要制定的根本法律。
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体设计图和政治理念的集中体现,对国家的一切行政行为、法律制定和司法判决都具有约束力。
3. 根本性质:宪法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是规定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任务的最高法律。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1. 人民主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2. 社会主义制度:宪法规定我国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基本经济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是基本社会制度。
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
3. 国家的主权独立:国家的主权独立是国家的根本之一,独立是国家的政治基本原则,是国家的独立自主的领土完整,是国家主权必须是平等的,绝不允许干涉和侵犯。
4. 统一的国家政权:我国的国家政权是统一的,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分裂国家的行为。
保证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5. 党的领导:保证国家政治体系的基本原则,国家政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宪法知识点大纲总结归纳

宪法知识点大纲总结归纳一、宪法基本概念1. 宪法的含义及作用2. 不同国家的宪法形式和特点3. 宪法的主体和对象4. 宪法与法律的区别二、宪法的形式1. 宪法的成文和无形式宪法2. 宪法修正和解释3. 宪法的编纂和修订程序三、宪法的原则1. 宪政原则2. 民主原则3. 法治原则4. 人权原则5. 社会主义宪法原则四、宪法的结构1. 宪法的总纲2. 宪法的基本权利3. 宪法的组织结构4. 宪法的法律体系5. 宪法的宪政机构五、宪法的内容1. 基本权利与义务2. 国家组织与机构3. 国家权力与权利分配4. 国家的责任和义务5. 国家的宪法保障6. 国家的宪法精神六、宪法与法律1. 宪法的权威和地位2. 宪法的约束力3. 宪法的解释和适用4. 宪法的制定和变更5. 宪法的法治保障七、宪法的实施1. 宪法的执行机关2. 宪法的司法保障3. 宪法的监督和制衡4. 宪法的社会参与5. 宪法精神的贯彻实施八、宪法的发展1. 宪法的历史和特点2. 宪法的变革和发展3. 宪法的现代化及未来发展4. 宪法与全球化5. 宪法与国际法的关系九、宪法的比较研究1. 宪法的国际比较2. 宪法的地区比较3. 宪法的类型和特点4. 宪法的差异和相似5. 宪法的借鉴和交流十、宪法的实践1. 宪法的实际应用2. 宪法的问题和挑战3. 宪法的调整和改进4. 宪法的稳定和发展5. 宪法的未来展望以上是宪法知识点大纲的总结和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宪法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宪法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宪法的含义和作用宪法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是最高的法律规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法律和法规的法源,是国家治理和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则。
宪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国家权力机构的运行。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权力机构的组织、职权和运行方式,保证国家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制约,确保国家权力的合法行使。
2、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享有言论、出版、宗教、信仰、集会等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规范国家机构与个人、单位的关系。
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与个人、单位的权利义务,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机构的合法权力。
4、稳定国家政治生活。
宪法为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和规则,为国家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指导原则,促进了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和发展。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宪法包括了宪法的总纲和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1、总纲。
宪法总纲规定了宪法的性质和地位、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根本目标和基本原则、国家的国体和国家权力的分配、宪法的权威和效力等内容,是宪法的总则和总章,是我国宪法的基本依据。
2、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性质和性质,国家元首和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职能和权力机构的运行方式等内容,是我国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
3、国家的根本目标和基本原则。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目标和基本原则,包括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方向、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原则等内容,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指导和保障。
4、国家的国体和国家权力的分配。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国家权力的分配,包括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的行政体制、国家的司法体制等内容,是国家的国体和国家权力的组织规范。
5、宪法的权威和效力。
宪法规定了宪法的权威和效力,包括宪法的权威性质和宪法的效力范围、宪法法律的法律地位等内容,是宪法权威和效力的法律保障。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宪法的精神和要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宪法知识点汇总-法律类

宪法知识点汇总-法律类关键信息项:1、宪法的定义与特征2、宪法的制定与修改3、国家的性质与政治制度4、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5、国家机构的组成与职权11 宪法的定义与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原则、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具有以下特征:11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这些问题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1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基础,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13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权威性。
12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121 宪法的制定宪法的制定通常是由特定的制宪机关进行的,制定宪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以保障宪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122 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需要符合严格的条件和程序。
一般来说,宪法的修改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13 国家的性质与政治制度131 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32 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4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41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等。
142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
15 国家机构的组成与职权15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宪法》知识点总结

《宪法》知识点总结一、宪法的起源和含义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文件,是国家根本法律,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的依据,是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法律规范。
2. 宪法的起源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最早的现代宪法是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
在世界各国,宪法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善,并成为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1. 宪法的性质宪法的性质是基本法律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的依据,对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政府机关和公民都具有约束力。
2. 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通常包括宪法的序言、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的机构和职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三、宪法的制定与修改1. 宪法的制定宪法的制定通常是由宪法制定机关组织起草,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通过公民投票或者国家机构审议,正式颁布实施。
2. 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需要严格的程序和条件,通常需要通过立法机关提出修改方案,经过公民投票或者国家机构审议通过后才能进行。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1. 宪法的主权原则主权原则是宪法的核心原则,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力。
2. 宪法的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政权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利参与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关的活动。
3. 宪法的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行政机关和执法机关必须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
4. 宪法的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或者侵犯。
五、宪法的主要内容1. 宪法的序言宪法的序言通常包括国家的基本立场、宪法的目的和原则等内容。
2. 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领土、国家的主权等内容。
3. 国家的机构和职权国家的机构和职权包括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国务院、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等内容。
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社会权利及公民的义务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
一: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
2.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3)在制定或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复杂。
(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人大代表提议--------全国人大2/3以上的多数通过)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法治原则
四.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现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五. 国家结构形式
①国家结构形式: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国家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③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为单一制,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①历史传统:竖持集中统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大分散、小集中
③现实原因: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
④国际因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六.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与国籍
1.公民: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2.国籍:(1)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定居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4)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5)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6)国家工作人员或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①平等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政治权利和自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③宗教信仰自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2.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④人身权利和自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⑤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1.公民有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2.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3.由于国家机关或者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⑥社会经济权利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3.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⑧特殊主体的基本权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2.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的特点
1.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广泛性
2. 公民权利与自由的现实性
3. 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平等性
4. 公民权利与自由的一般性
(五)正确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七.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军事领导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
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八.国旗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3.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
4.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
下列场所每日升挂国旗
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出入境机构、港口、火车站和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
下列场所工作日升挂国旗
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各级委员会
(全日制学校除寒暑假和星期日外,都应升挂国旗。
)
九.国歌、国徽、首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3.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