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与前景
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趋势海上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快速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对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非常重视。
下面将从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状目前,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截至2024年,我国已经建成并运行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9GW,位居世界第三、同时,还有一大批项目正在建设和规划之中,预计到2024年底,我国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GW左右。
我国海上风力发电主要集中在东海、南海和黄海等地区。
其中,浙江舟山群岛风电示范区、广东陈家、湛江、深圳等地和江苏南通、上海和辽宁的三沙项目等都具备一定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同时,在福建、山东、天津、黑龙江和辽宁等地也有一些项目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
二、趋势1.政策支持:国家对于海上风力发电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202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
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海上风电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
2.技术进步: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不断成熟和改进,风机容量逐渐增大,综合利用率也在提高。
同时,我国在自主研发和生产风机装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逐渐摆脱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4.国际合作:随着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我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海洋能源合作,与德国、丹麦、英国等国家开展技术合作和项目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
5.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国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融资环境逐渐优化,各类融资渠道得到拓宽,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成本也在降低,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
总之,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技术成熟度、环境保护、海域规划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我国的海上风力发电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第一部分: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风力发电产业迅速发展。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探讨。
第二部分:发展现状2.1容量规模2.2技术水平我国风力发电技术水平逐步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和效率不断提高。
同时,我国在风电关键设备的制造和研发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逐年提高。
2.3发展政策我国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的风电政策,如固定补贴价格政策、上网电价政策等,为风力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此外,国家还鼓励风电企业开展海上风电等技术创新和示范项目。
第三部分:未来前景3.1增长空间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到2030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20万兆瓦,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国家。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风力发电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风电产业全面发展。
3.2技术创新未来,我国将加大对风力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发电成本。
同时,还将研究开发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风电系统,提高风力发电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3.3海上风电我国拥有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海上风电被认为是未来风力发电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已经开始建设一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
未来,我国海上风电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我国风力发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部分:总结总体而言,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将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1、欧洲海上风电发展概况
面对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以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等要求,欧洲国家正在加强对海上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根据欧洲2010年公布的风能利用数据显示,其海上风能利用率居全球第一,海上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已经超过330兆瓦。虽然金融危机对很多产业造成巨大影响,但海上风电事业依旧增长势头强劲。欧盟已经制定长期规划,到2020年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超过四万兆瓦,每年风电装机容量增长率达到13.6%。
4、彰显综合国力
风力发电凭借着众多的优势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对风力发电的重视也引发了新一轮以风力发电为主体的国力较量。风力发电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风力发电系统的开发中更包含了技术能力的较量,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很难完成海上风力发电这一繁杂的工程。因此,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系统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的开发与建设现状,必须做好相关设备开发、配套建设、政策完善等工作,以促进我国海上风电事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鹏.海上风力发电场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学与财富,2013(5):307-307.
[2]樊裕博.浅谈海上风力发电场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5(22):97-97.
世界上很早就开始探索风力发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美的风力发电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先后建立了众多的海上发电基地。我国风力发电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目前在山东、浙江、福建、海南等地建成了少部分近海潮间带风力发电场,这些近海风力发电的积极尝试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了光明的方向。
三、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趋势
1、环境恶化压力倍增
海上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展望

海上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展望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用电需求的保证成为各国必须确保的基本问题。
然而,传统的火力发电所造成的煤炭资源大量开采以致储量不足和大气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诸多问题亦接踵而至。
为了可持续发展,减轻这些困扰全球的问题,新型分布式清洁能源并入配电网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重点。
在所有清洁能源之中,风能是最常见的,拥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比陆上风电而言,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较为落后,但有着天然的优势。
研究结果表明,海上风力发电在减少碳排放、保证可持续发展、提高发电效率、保障用电需求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显著。
关键词: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现状;相关政策;发展前景引言作为一种新兴的海上新能源,海上风电具有风速更高、风能资源更丰富、单机容量高、靠近东部用电负荷中心,就地消纳方便、噪音污染小的优点。
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已居世界第一。
因此,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1影响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的一些因素目前正处于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的黄金时期,影响海上风力发电的因素主要有: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更大,制造技术变得复杂,工程建设成本较高,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也很高。
对海上风场成本影响较高的因素有:离岸距离、水域深度、升压站的位置、风机等基础造价及人工费用等。
此外,海上风电处于强腐蚀性的海洋环境,组件长期暴露在外,防腐蚀防护问题面临巨大挑战。
而且,海上气候环境恶劣且复杂多变,风电机组的吊装、项目施工及运行难度大,需要加强气候监测能力,科学制定吊装和施工方案等应对措施。
2我国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2.1漂浮式海上风电目前我国海上风电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浅水滩涂海域,在近海即水深在5~50m 的海域海上风能储量约为5亿kW,据统计,水深大于50m的深水海域风能储量约为13亿kW,这一储量远远高于浅水区域。
但是当水深大于60m时,固定式海上风机建造以及维护的成本会急剧上升,且难以保证其安全性。
海洋风力发电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海洋风力发电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寻找可持续、清洁的能源来源成为了当务之急。
海洋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海洋风力发电究竟是否可行?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又如何呢?海洋风力发电的可行性,首先体现在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上。
与陆地相比,海洋上的风力更为强劲、稳定且持续时间长。
据科学研究,海上的平均风速通常比陆地上高出 20%至 70%。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下,海洋风力发电能够产生更多的电能。
此外,海洋面积广阔,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几乎是无限的。
从技术角度来看,海洋风力发电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风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不断提升,使得风机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稳定运行。
叶片材料的改进、塔筒的加固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都大大提高了风机的可靠性和发电效率。
同时,海上风电的安装和维护技术也在逐步成熟。
虽然海洋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但通过使用专业的安装船只和先进的施工方法,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在经济方面,虽然海洋风力发电的初始投资较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成本正在逐渐降低。
而且,一旦风电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其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且风能是免费的,长期来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等,也为海洋风力发电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然而,海洋风力发电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包括高盐度、强风浪、海底地质条件等,这对风机的设计、安装和维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海上风电的输电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由于风电场通常位于远离陆地的海域,需要建设长距离的海底电缆进行输电,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再者,海洋生态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风电场的建设可能会对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迁徙路线等造成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尽管存在挑战,但海洋风力发电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未来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未来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与挑战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截至目前,海上风电已经成为全球最快增长的新型能源。
海上风电是指在海上建立的风力发电设备,它利用海上强风来驱动风力涡轮机,通过转动风力涡轮机产生电能,将电能传输到陆地上供人们使用。
海上风电具有清洁、可再生、稳定、可预测等诸多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清洁能源。
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首先,海域广阔,风力资源丰富。
全球大部分的风能都存在于海洋上,海域的面积比陆地更广阔,而且由于没有障碍物的阻挡,海上的风能更加充沛。
据研究,全球海上风电的潜在容量将超过3500GW,其中,欧盟的容量最大,达到了1300GW,而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具有巨大的海上风电潜力。
其次,海上风电能够为人们提供绿色低碳的电力。
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0%以上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这对全球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而海上风电是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其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海上风电可以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
海上风电不仅具有稳定的供电能力,而且也可以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如太阳能和潮汐能。
这有助于减少对于燃煤、燃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四,海上风电建设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海上风电需要在海上建立大型的风电设备,这既需要大量的投资,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和人力资源。
因此,海上风电建设可以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为当地人们带来可观的财富收入。
海上风电的发展挑战尽管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海上风电的建设成本高。
相比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成本要高得多。
它需要在海上建设大规模的风电系统,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而且海上环境的恶劣和复杂性也增加了海上风电建设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海上风电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海上风能更加充沛,但是其存在着较大的风力波动和不稳定性,这就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海上风电前景

海上风电前景海上风电是指将风力发电机设于海上的一种发电方式。
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具有空间资源更为丰富,风力资源更为稳定的优势。
同时,由于海上风电站设于离岸较远的位置,对周边居民的视觉和噪音影响较小,可以减轻对陆地资源的压力。
海上风电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海上的风能资源相对稳定,在诸多地区均具备开发利用的条件。
尤其是沿海地区,受海洋环流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常年吹拂的海风成为利用风能的绝佳机会。
据统计,在中国大陆近岸600-1,000米水深范围内,储量接近2亿千瓦,远远超过陆地风能储量。
其次,海上风电对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
海上风电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
由于风能具有广泛分布和无限的潜力,海上风电将为能源结构的转型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再次,海上风电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相对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风力资源更加充沛稳定。
这是因为海上的风速更高、风向更稳定,风场的自然条件更有利于风力发电机的运作。
此外,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相对较大,单台风力发电机的装机容量可达数兆瓦,与陆上风电相比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
最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上风电在成本和装备可靠性方面也有所突破。
风力发电技术趋于成熟,相关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施工技术不断改进,使得海上风电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逐渐降低。
同时,针对海上风电场所面临的浪涌、风暴等海洋条件,也已经研发出了专门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风力发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海上风电拥有丰富的资源、环境友好、高效稳定等优势,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海上风电项目的推进,将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信未来海上风电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能源选择。
2024年风电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行业概况2024年,风电行业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动下,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下降,风电发电已经成为我国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去年的增长水平,达到了历史新高。
二、市场情况分析1.发电容量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XXX万千瓦。
其中,陆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XXX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突破了XXX万千瓦。
这种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政策和技术的进步。
2.装机分布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其中,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区是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地区。
另外,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等地。
3.发电效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风电发电效益逐渐提高。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风电的利用小时数逐年增加,达到了XXX小时。
这意味着风电能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对于替代传统能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政策环境1.国家政策2024年,国家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其中,对于风电行业而言,鼓励新建风电场并降低上网电价。
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风电设备制造商的支持,提高了设备购置补贴。
2.地方政策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外,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例如,一些地方将风电项目列为重点扶持项目,并提供土地和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该领域。
四、技术进步1.装机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风电行业中,使用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不断提高。
新一代的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已经可以达到XMW以上的装机容量,提高了风电项目的经济性和发电效果。
2.储能技术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我国也开始关注风电发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
储能技术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储能设备的使用,可以解决风电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风能密度
垂直穿过单位截面的流动的空气所具有的动 能叫风能密度。在实际的风能利用中, 风力机械只 是在一定的风速范围内运转, 对于一定风速范围 内的风能密度视为有效风能密度。
第 24卷 第 2 期
64
ANHUI ELECTRIC POWER
2007 年 6 月
我国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与前景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 e of wind power gener ation of our countr y on ocean
倪安华
(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022)
件, 要求为大规模发展风电做好前期工作, 即将建 设20个100 MW以上容量的大型风电场。在辽宁葫 芦岛将建国内最大风电场(50 MW)、建设周期1年, 发电116 GW; 将在风能资源丰富的东部沿海距海 岸10 km之内的岛屿和海上建设大型风电场。国家 发改委要求自行研制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有自己品牌和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风电产品。我国 早已自行研制成功了转子采用交流励磁变速的恒 频大型风力发电机, 建立了专用试验台, 研制了配 套硬件、软件。已经研制成的风电设备, 采用永磁 式、直驱式, 不用齿轮箱, 可按风速调速, 上网频率 不变, 年产200多台, 是国产容量最大的产品。
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 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 W/m2的等值线 平行 于海岸线, 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 度在300 W/m2以 上, 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 m/s的时数约为7 000 h~ 8 000 h, 大于或等于6 m/s的时数为4 000 h。
1. 4 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好处
我国大规模开发风电产业的新潮流符合世界 发展趋势, 在即将到来的绿色工业革命中能走在 世界的前列。
1 风力发电基本概念
1. 1 风速及风向
在风能利用中, 风速及风向是两个重要要素。 地球上某一地区的风向首先是与大气环流有关, 与 其 所 处 的 地 理 位 置(离 赤 道 或 南 北 极 远 近 )、地 球 表面不同情况(海洋、陆地、山谷等)也有关。
表 l 风轮直径与输出功率的关系
风轮直径/ m 30 40 45 60 75 92 120 122
输出功率/ kW 250 500 600 1 000 2 000 3 500 5 000 7 300
1.4.2 降低生产成本 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证明, 在装机总容量相同
前提条件下, 减少机组台数、增大单机容量可使电 站设备成本大幅度降低。对于1 GW的大电站, 采 用1台1 GW机 组 要 比10台100 MW机 组 单 机 成 本 降低1/3以上。风电设备也是如此。 1.4.3 便于维护检修
2. 8 单机容量大
世界上尺寸 最 大(转 轮 直 径122 m), 也 是 单 机 容 量 最 大(7.3 MW)的 风 电 机 组GEC MOD一5A(美 国), 设在太平洋上夏威夷群岛北岸, 风速为5.5 km/ h。 2. 9 装机容量大
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 风电场 (7 000多台×2 MW) 是美国加里弗尼亚州旧金山东部的阿尔塔蒙 特山口风电场, 占地207.2( km) 2, 年产1 TW·h电量。
3. 2 选址条件
①海上风力要求强劲而且稳定, 远海的浅水 域海流流速要低; ②大规模风电场的建设应保证 定期船舶及航空不受妨碍; ③海底埋设输电电缆 作业易于施工且经费应减少; ④动植物栖息不能 受影响。
3. 3 基础设计
( 1) 海洋风电机组应是大型的, 其功率通常在2 MW~5 MW或更大, 而2 MW以下则适用于陆地。
在海边, 白 天 陆 地 上 空 气 温 度 高 、气 压 低 , 空 气上升 , 海面上温度 低、气压高 , 空 气 从 海 面 吹 向
第 24卷 第 2 期
2007 年 6 月
ANHUI ELECTRIC POWER
65
陆地; 夜晚海水降温慢, 陆地降温快, 形成海面空 气温度高、气压低, 空气上升, 陆地上温度低、气压 高, 空气从陆地吹向海面, 此为海陆风。
( 2) 风电工程造价包括: 风力发电机组( 占78%) 、 电气 装 置( 占12%) 、土 建 工 程( 占 6%) 、电 力 消 费 ( 占2%) 、工程管理( 占2%) 。其中风轮机和发电机 所占比重最大, 应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来降低造 价, 例如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加上环氧树脂来 取代铝合金制造叶片, 取消齿轮增速箱等。美国 开 发 的 新 型 叶 片 可 使 捕 捉 风 的 能 力 提 高20%; 采 用 变 频 调 速 后 使 风 能 利 用 率 提 高15%。
海上风速大且稳定, 利用小时数可达到3 000 h以上。同容量装机, 海上比陆上成本增加60%, 电 量却增加50%以上。海上发电是近年来国际风电产 业发展的新领域、新潮流, 是大方向。
我国国民经济的跃进式发展, 不可避免地遇 到了能源供不应求的局面。石油被誉为“黑金”, 水 力被称为“白煤”, 风力则被称为“蓝天白煤"。风能 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当今世界, 风力发电正以30%的年增长率快速 发展。我国风能资源丰富, 可开发利用约250 GW, 然而至今为止, 风电比重还不到1%。由于风电投资 很大(8 000元/kW左右), 发电成本较高, 发展很慢, “十五”原定目标没有实现。
1. 2 风速沿高度的变化
从地球表面到10 km的高空层内, 空气的流动 受到涡流、粘性和地面摩擦等因素的影响, 靠近地 面的风速较低, 离地面越高风速越大; 与地面的平 整 程 度(粗 糙 度)、大 气 的 稳 定 度 等 因 素 也 有 关 。 在 开阔、平坦、稳定度正常的地区其风速比约为1/7。
摘要: 文中介绍了风力发电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发展概况。主要论述风电设备实现大 型化、海洋化的相关问题以及大型化 的好处 , 大型化与海洋化的关系, 受到的制约和限 制, 结构型式选择 , 设 计 考 虑 原 则 , 安 装 条 件 、维 护 特 点 等 , 对 今 后 的 科 研 课题及自主创新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风能资源; 风力发电; 海洋; 大型化; 风电场 Abstr 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basic concept and developing survey at home and abroad of wind power. It discuss mostly on wind power equipment to realize macro scale and oceanization , and macro scale benefi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 scale and oceanization, the condition and limit, structure model choice, design principle, installation condition, maintenance feature and research projects and prospect for the future. Keywor ds: wind energy resources; wind power; ocean; macro scale ; wind power field
2006年1月1日《可 再 生 能 源 法》正 式 生 效 , 将 为“ 十 一 五 ”规 划 的 实 现 提 供 保 障 。 可 再 生 能 源 是 世 界能源发展 方 向 , 21世 纪 将 是 一 切 可 再 生 能 源 大发展的春天。到2020年, 我国风电装机将达20 GW, 国产化率将达85%。风电的5O%将向海滩进 军, 造价应低于5 000元/kW。国家发改委已下达文
2. 4 环境影响
不像陆地, 海上周围没有居民, 不会发生噪 声、电磁 波、风轮挡光 和转动阴 影 等 环 境 影 响 , 可 不必担心。甚至可以实施高速运行。
2. 5 风电场大
海面宽阔, 不受场地限制, 有可能实现风电场 的大容量化。
2. 6 相对造价低
由于海上风电要求专用船式吊车、直升飞机 和水下固定等以及长距离海底埋设电缆, 造价要 比陆地高出60%, 但 发电量却增 加50%以上, 比 较 平衡; 陆地设备平均利用率约为2 000 h, 好的可达
3. 4 景观效应
必须注意沿岸景观效应, 旅游产业收入巨大。 丹麦80×2 MW大型海上 风 电 场 征 求 住 民 意 见 , 调 查后将风机排列按20台为一弧形配置。
3. 5 输电线缆
海洋风电设备通常距沿岸为10 km~30 km。由 于高压交流 输电(HVAC)常被反 对, 当输电距 离较 长(100 km以上)和容量较大(300 MW以上)时, 宁可 选高压直流输电(HVDC)更合适。
第 24卷 第 2 期
66
ANHUI ELECTRIC POWER
2007 年 6 月
2 600 h, 而海上为3 000 h。因为海上风速较大而且 稳定。
2. 7 实现大型化
海上风电的上述好处, 促使人们将大型风电 转向海洋。当今世界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发展很快, 风电产业也以大型为主, 产品的平均功率各国竞 争攀升。大型 化的含义 有3种: 尺 寸 大 、单 机 容 量 大、装机容量大。
最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新的风电发展目标, 到 2020年全国将达到20 GW的风电装机容量。要实现 这个目标, 以及考虑到今后的发展, 还得着手海上 风电和近海风电场的研究和开发。据中国气象科学 研究院估算, 中国陆地上离地10 m高度的可开发利 用风能储量为250 GW, 而海上储量约为750 GW。
机组增大, 台数减少, 占地空间减小, 基础工 事、安装工事费用减少, 维护检修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