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鼓膜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它通过穿刺鼓膜将中耳内的积液排出,从而减轻炎症和症状。
在进行鼓膜穿刺术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预防感染,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本文将重点介绍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希望能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术前护理1. 与患者沟通:在进行鼓膜穿刺术之前,护士应当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手术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
也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顾虑,尽量减少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2. 术前准备:在术前,护士需要帮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清洁耳朵周围的皮肤,准备好相关用具和药品。
还要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完成相关的术前检查。
3. 安全措施:在术前,护士需要对手术室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洁、消毒和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
还要对麻醉药物和手术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二、术中护理1. 协助医生:在鼓膜穿刺术进行过程中,护士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包括递送器械、固定患者的头部姿势、协助止血等。
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中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 疼痛管理:在进行鼓膜穿刺术时,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在术前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术中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术后进行疼痛评估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3. 预防感染:在术中,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器械和环境的无菌状态。
还要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并密切观察手术伤口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症状。
三、术后护理1. 监测观察:在鼓膜穿刺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生命体征、疼痛程度、术后出血和感染等情况。
还要及时记录相关的观察数据,并进行术后指导和宣教。
2. 术后康复:在术后,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的休息和饮食,注意术后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L I U Y o n g WANG Z h i - g a o S ONG Xi a o — — q i u Z HE NG Pe i — — q i HU ANG L i n
T h e T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o s p i t a l o f Yo n g f e n g C o u n t y i n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 Yo n g f e n g 3 3 1 5 0 0 , C h i n a
研 究组 在此 基础上联 合地 塞米 松鼓 室注射 治 疗 , 分析 两组患 者 的临 床疗效 。 结果 研 究组 总有 效率 为 9 3 . 0 2 %, 明
显高 于 对照 组 的 6 9 . 7 7 %, 两 组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P < O . 0 5 ) 。 结论 鼓 膜穿 刺联 合 地塞 米松 鼓 室 注 射治 疗分 泌性 中耳 炎 , 疗效 显著 , 值 得 临床推 广应 用 。 【 关 键词 】 鼓膜 穿刺 ; 地 塞米松 ; 分 泌性 中耳 炎 【 中图分 类 号】R 7 6 4 . 2 1 【 文 献标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1 6 7 4 — 4 7 2 1 ( 2 0 1 4 ) 0 2 ( c ) 一 0 0 5 7 — 0 3
鼓膜穿刺抽液后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鼓膜穿刺抽液后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抽液联合股室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0例。
两组均行鼓膜穿刺抽液术,对照组术后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曲安奈德鼓室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鼓室压高于对照组,语频气导听阈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鼓膜穿刺抽液联合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听力。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抽液;鼓室注射治疗;曲安奈德[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and intrafemor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40 case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groups. Both groups underwent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and drainag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after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jection to the tympanic cavity.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ympanic pressure and speech frequency air conduction threshol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group had high tympanic pressur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peech frequency air conduction hearing threshold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and intratympanic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secretory otitis media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earing of patients.[Keywords] Secretory otitis media;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Tympanic cavity injection therapy; Triamcinolone acetonide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以中耳常含乳突腔内形成积液、听力下降、鼓膜完整为主要特征。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并腺样体肥大的疗效

1 2 治 疗 方 法 .
治愈 : 临床 症 状 消失 , 鼓膜 正 常 , 音测 听正 常 纯 范 围 , 室 图 A 型或 As型 ; 鼓 有效 : 症状 消 失或减 轻 ,
实用 临 床 医 学 2 1 0 0年 第 l 卷 第 1 l 0期
P a t a l i l d c e 2 1 , o 1 , o 1 r ci l i c c C n a Me i n , 0 0 V l 1 N 0 i
・
81 ・
鼻 内镜 下 腺 样 体 切 除 联 合 鼓 膜 穿 刺 治 疗 d J 分 泌 性 中 耳 炎 并 腺 样 体 肥 大 的 疗 效 xL
示 : 膜完 整 内陷 、 动 度差 、 泽 暗淡 或 呈 暗黄色 , 鼓 活 色 标 志 不 清 , 可见 液 平 面 或 气 泡 。 听 力 检 查 示 : 导 并 传
素 1 。 周
1 3 观 察 指 标 . 观察 4 5例 ( 4耳 ) 儿 治 疗 后 有 无 并 发 症 发 生 8 患 及 临床疗 效 等情 况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I 一 般 资 料 .
的接 有玻璃 管 的橄榄 头 , 一端 塞 紧外耳 道 口 ; 另一 端 通 过橡 胶 管接 电动 吸引 器 , 动 吸引器 后 , 室分 泌 开 鼓
物 被 吸 出 ,问 断 吸 引 l 0~ 2 S o ,负 压 一 般 在 2 0mm ( 0 Hg 1mm 一 0 1 3 k a 以 内 , 血 性 Hg . 3 P ) 有 渗 出 者 停 止 吸 引 , 下 吸 引 头 。术 后 常 规 应 用 抗 生 取
口腔 导人 , 将肥 大 的腺 样 体 全部 切 除 , 后 鼻 孔 、 使 鼻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原则为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
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抗生素治疗、类固醇激素药物等病因治疗。
针刺治疗。
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一、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
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
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鼓膜切开术: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
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
用鼓膜切开术。
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3、鼓室置管术: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胶耳;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发起人应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
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1年。
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4次。
5、咽鼓管吹张:可采用EARPOPPER 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
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1次,每次侧1ml,共3-6次。
二、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
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三、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急性期可用如头孢拉定0.5g,4次/d;氧氟沙星0.1-0.2g,3-4次/d.小儿可用氨苄西林50-150mg/kg.d,给以:或羟氨苄西林口服,0.15g,3次/d,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美特酯0.25g-0.5g/次,2次/d,小儿10mg/kg,2次/d.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较强,可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者。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临床意义目的探究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案的优势和临意义。
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9 例(88 耳),按患者或其监护人意愿分成两组,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和定期随访,对治疗后耳的听力及其他相关症状的改变进行评价,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出院后随访1~6 个月,试验组治愈21耳,治愈率48.8%,试验组治疗痊愈15耳,治愈率为3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
结论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關键词:中耳炎;分泌性;穿刺治疗目前我国分泌型中耳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人和儿童均为易感人群,长期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可间接导致听力损害、患儿语言发育受限及增加中耳炎发作的危险。
即积极合理的联合治疗对此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9例(88 耳),其中男性38 例(52 耳),女27例(36耳);年龄9~45岁,平均(31.47±6.13)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2.73±4.19)月。
对照组35例45耳采用单孔鼓膜穿刺结合常规药物局部给药或者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34例43耳患者用鼓膜双孔穿刺结合鼓室注药和外用或口服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临床症状主要为耳鸣、耳闭塞感、耳痛。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上差异无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用一个孔鼓膜穿刺抽液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具体过程:首先对患者的外耳道皮肤进行碘伏擦拭消毒,然后将在 1.0%丁卡因中浸润过得棉签贴于患者鼓膜上5~8 min,进行麻醉;麻醉结束后采用5号细长型针进行穿刺;穿刺针进入鼓室后,导入注射器针头,用注射器抽搐内部积液,抽尽积液后,拔出针头。
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包括鼻剂滴鼻,口服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同时口服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药物治疗1w为1个疗程,患者手术结束后服药1个疗程后复查,效果欠佳者可重复以上过程进行第2次治疗。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鼓膜穿刺术是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方法,对于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方法缓解病情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1. 术前准备: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风险,以获得患者的同意。
护士还需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全身情况,排查是否有禁忌症,并记录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
2. 手术室准备:护士需要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药物和消毒物品,并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台、手术灯和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将所需的器械按照需要放置在手术台旁边,以供医生使用。
3. 患者安全:手术前,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手术对象与手术申请单一致。
术前检查包括对患者麻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4. 麻醉管理:鼓膜穿刺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护士需要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操作。
在注射局部麻醉前,护士需清洁患者的耳道,以减少感染风险,并告知患者注射时可能的刺痛感。
5. 手术操作:护士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协助医生,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在手术开始前,护士应准备好手术器械,并迅速递交给医生。
术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发现异常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以确保手术安全。
6.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将患者送至恢复室,并继续对患者进行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相关的饮食、活动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7. 并发症监测: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监测并发症的出现,如感染、出血和过敏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 宣教和随访:护士需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宣教工作,解释手术后的护理要点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并定期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需要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操作,并在术后进行全面的护理和随访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鼓膜穿刺术是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手术,通过刺破鼓膜,将中耳内积液抽出,有助于缓解炎症和减轻患者的症状。
在进行鼓膜穿刺术的临床护理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针对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展开阐述。
一、术前准备1. 了解患者情况: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过敏史等进行了解,尤其要关注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使用抗凝药物、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
2.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护士需要进行心理干预,保持良好的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增强患者的合作意愿。
二、手术室护理1. 设备准备:在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齐全的前提下,护士要注意对手术室的无菌环境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 协助术前准备: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术前麻醉、消毒、局部麻醉等操作,保障术前准备的顺利进行。
三、术中监护1. 术中护理: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意外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协助医生操作:协助医生进行鼓膜穿刺术的操作,如递交手术器械、保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及时通知医生患者的情况变化等。
四、术后护理1. 观察疗效:术后护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是否有听力改善、疼痛情况、鼻腔分泌物的情况等。
2. 预防并发症:术后护理要特别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出血、晕厥等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和护理。
3. 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中护士要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工作,解除患者术后的不适感,提醒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并且鼓励患者遵守医嘱,配合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五、宣教指导1. 术后护理指导:向患者和家属介绍鼓膜穿刺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休息、饮食、饮水、避免剧烈活动等,并且教育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
2. 随访指导:随访患者的情况,对术后的康复情况进行询问,了解患者的饮食、作息、恢复情况,并对患者和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
六、安全措施1. 检查药物过敏史:在进行手术前,护士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过敏史询问,了解患者对局部麻醉药物、消毒药物等的过敏情况,避免因用药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发表时间:2018-10-09T17:38:23.82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作者:李俊丽
[导读] 探究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有效性
天津市北辰医院耳鼻喉科天津 300400
摘要:目的:探究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52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药物进行治疗。
对比效果。
结果:联合组患者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听力复常时间、鼓膜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
结论: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有效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听力恢复正常,缩短患者病程。
关键词:鼓膜穿刺术;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药物治疗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腔积液、传导性聋为主要特点,属于非化脓性疾病,目前关于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其发生和中耳局部变态反应、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有一定关系[1]。
目前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鼓膜穿刺术较为常见,而药物一般是采用控制上呼吸道感染、粘液促排剂、敏感抗生素、中成药、强的松等进行治疗。
但目前关于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的研究仍比较少。
本次以104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了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有效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52例。
对照组男性、女性各有28例、24例,年龄16~65岁,平均(50.73±5.21)岁。
联合组男性、女性各有29例、23例,年龄15~64岁,平均(50.58±5.43)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患侧外耳道和耳廓常规消毒后在外耳道置入消毒耳镜,鼓膜充分暴露,用1%地卡因进行鼓膜表面麻醉两次,再用消毒针头在鼓膜紧张部前下进针,有落空感进入鼓室,回抽有清亮淡黄色液体。
若3天后复查仍有积液可再次穿刺。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药物进行治疗。
术前积极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先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粘液促排剂、敏感抗生素、中成药和改善鼻腔通气、强的松等进行治疗,以缓解炎症和改善鼻腔通气。
症状好转后进行鼓膜穿刺术。
对非感染因素所致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则在确诊后可进行鼓膜穿刺术。
鼓膜穿刺术同对照组,术后继续用药1周并复查声导抗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听力复常时间、鼓膜平均愈合时间。
显效:症状消失,鼓室导抗图A型,经耳内镜检查无钙斑、无液平面、无混浊和充血,听力曲线正常;有效:经治疗症状改善,听力曲线和耳内镜检查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2]。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联合组患者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详见表1。
2.2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听力复常时间、鼓膜平均愈合时间比较
联合组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听力复常时间、鼓膜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详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传导性聋、中耳腔积液为主要特点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是儿童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
其发病机制及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变态反应等为其主要病因[3]。
鼓膜穿刺术可瞬间将中耳腔积液清除而改善听力;空气经穿刺孔进入中耳腔可维持骨膜内外压力平衡,促进中耳内环境和咽鼓管不张的改善。
另外,鼓膜穿刺术还可将细菌生物膜破坏而提高药物效果,强化药物渗透作用,改善细菌代谢。
鼓膜穿刺术创伤小,术后愈合快,无严重并发症[4]。
而联合药物治疗可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减轻变态反应和术中反应,加强咽鼓管纤毛摆动,促进积液吸收。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听力复常时间、鼓膜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
说明在鼓膜穿刺抽液的基础上鼓室内注射甲强龙糜蛋白酶混合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提高临床疗效。
我们的研究和其研究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有效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听力恢复正常,缩短患者病程。
参考文献:
[1]王省.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5):865-866.
[2]陈皓.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7,14(2):60-61.
[3]焦慧,高志光,王鑫,等.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6):144-145.
[4]吴虹冰.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13(4):69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