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焊接点拉伸的力学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镀锡板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影响因素研究

镀锡板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影响因素研究
罩退MRT-3BA,连退MRT-4CA两个牌号分别 制成P7平行试样,分别在接近标准要求的烘烤时 间20 min。】上下5个时间进行烘烤10、15、20、25、 30 min在200七进行烘烤,每个时间10根试样取 平均结果。硬度每个时间一块试样,每块样品打10 个点取平均值进行比较。并在电镜下分析组织变 化,进行比较。
3 )通过不同烘烤温度和时间的对比我们可以 看出,不同的烘烤温度和时间对罩退MRT-3BA的 屈服强度略有影响,试验员对于温度的把控要严格 按照标准执行。
图 21 MRT-4CA-15 图 23 MR T-4CA-25
图 22 MR T-4CA-20 图 24 MR T-4CA-30
参考文献 [lJGBZr 228.1-20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S]. [2JGB/T 2520-2017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S|. [3] GBfT 230.1-2018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同 [4] 王卫超.镀锡板冲用缺陷分析及冲用性能表征|D],辽宁:东北大 学,2011. DOI:10.7666/d.J0125211. [5] 张涛.何宜柱.杨需.退火T.艺对T4镀锡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处理,2015, (5) :15-18.
图1三方向比对
通过表1和图1,镀锡板罩退MRT-3BA和连 退MRT-4CA在取样方向不同时性能有明显的差 别,对于MRT-3BA,纵向屈服高于横向和45。,对 于MRT-4CA,横向屈服高于纵向和45。。 2.2平行长度
罩退MRT-3BA,连退MRT-4CA两个牌号分别 按平行长度60、80、100、120 mm制成宽度为25 mm 的试样,每个平行长度10根试样,结果均为10根
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和试验员注意事项。

焊接拉伸试验

焊接拉伸试验

焊接拉伸试验焊接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加载,评估其强度和延伸性能。

本文将从试验原理、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试验原理焊接拉伸试验是通过施加拉力来加载焊接接头,使其断裂,从而评估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延伸性能。

试验时,首先将焊接接头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然后施加渐增的拉力,直到焊接接头断裂。

根据试验中所施加的拉力和断裂时焊接接头的形态,可以计算出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二、试验过程焊接拉伸试验的具体过程包括试样制备、试样夹紧、试验参数设置、试验加载和试验结果记录等步骤。

1. 试样制备:根据具体焊接接头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制备符合标准的试样。

常见的试样形状有直接焊接试样、角焊接试样和搭接焊接试样等。

2. 试样夹紧:将试样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确保试样夹持牢固,不会发生滑动或松动。

3. 试验参数设置:根据焊接接头的材料和尺寸等参数,设置试验机的加载速度、采样频率和断点判定标准等参数。

4. 试验加载:启动拉伸试验机,按照设定的加载速度逐渐增加拉力,直到焊接接头发生断裂。

试验过程中要记录拉力与位移的变化曲线。

5. 试验结果记录:根据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计算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并进行结果分析和归纳。

三、试验结果和分析焊接拉伸试验的结果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1. 抗拉强度:指焊接接头在受拉力作用下的最大抵抗能力。

抗拉强度越高,表示焊接接头的强度越大,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2. 屈服强度:指焊接接头在拉伸过程中开始出现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

屈服强度越高,表示焊接接头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强,不易发生断裂。

3. 断裂伸长率:指焊接接头在断裂前的拉伸过程中,试样的伸长程度与原始长度的比值。

断裂伸长率越大,表示焊接接头具有较好的延伸性能,具备良好的韧性。

焊接过程中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相关性研究

焊接过程中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相关性研究

焊接过程中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相关性研究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焊接作为一种常见的连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焊接工艺的优化和焊缝强度的提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而焊接过程中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焊缝质量的控制和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焊接是通过加热并保持一定时间,使金属基体与填充材料或母材之间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在接缝处形成一个新的金属连接体。

焊接过程中,在高温状态下,材料的组织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焊缝的力学性能。

首先,焊接可能引起材料中的组织相变。

例如,焊接热循环过程中,钢材的奥氏体组织可能会发生相变,从而影响焊缝的强度和塑性。

焊接过程中材料的组织变化涉及相变和固溶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焊接接头的性能。

其次,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也会对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焊接时,由于局部加热和快速冷却引起的温度梯度和应力梯度的存在,会导致焊缝产生热应力。

这些热应力可能会导致晶格、晶粒和相的畸变,从而产生裂纹和变形。

热应力还可能降低焊缝的强度和韧性。

此外,焊接过程中的金属的晶粒尺寸和形态也对焊缝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晶粒尺寸直接决定材料的塑性和强度。

由于焊接过程中的局部加热和快速冷却,焊缝中的晶粒尺寸和形态可能与母材存在差异。

晶粒尺寸的变化可能导致焊缝的强度和韧性变化。

还有,焊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焊接缺陷也会对焊缝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焊接缺陷包括气孔、夹杂物、裂纹等。

这些缺陷不仅会导致焊缝强度降低,还可能引起断裂和破坏。

因此,为了研究焊接过程中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需要深入了解焊接过程中材料组织的变化规律。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先进的测试仪器,可以观察和分析焊接接头中的组织结构和相变情况。

通过对焊接接头的切割、磨制和腐蚀处理,可以获得横截面的组织结构,进一步研究不同区域的成分分布和晶粒尺寸。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测试,可以评估焊接接头的强度、塑性和韧性。

锡的拉伸强度

锡的拉伸强度

锡的拉伸强度1. 引言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导电性。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锡被广泛应用于焊接、包装、合金制备等领域。

其中,锡的拉伸强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对于材料工程师和制造商来说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锡的拉伸强度及其相关概念、测试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领域。

2. 拉伸强度的定义拉伸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对于锡来说,它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并用单位面积上的力来表示。

3. 测量方法测量锡的拉伸强度通常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材料拉伸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试样:将锡材料切割成标准尺寸的试样。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夹入万能试验机夹具中。

3. 施加载荷:通过调节万能试验机施加恒定速率的载荷,在垂直方向上拉伸试样。

4. 记录数据:同时记录载荷和试样的变形情况,以便后续分析。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锡的拉伸强度。

4. 影响因素锡的拉伸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 1. 纯度:纯度高的锡通常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

杂质和其他元素会降低锡的强度。

2. 结晶结构:锡可以以不同结晶结构存在,如α相、β相等。

不同结晶结构对拉伸强度有显著影响。

3. 加工方式:不同加工方式(如冷轧、热轧)会改变锡的晶粒尺寸和排列方式,进而影响其力学性能。

4. 温度:温度对锡的拉伸强度也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锡的拉伸强度会降低。

5. 应用领域由于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导电性,并且具有适中的拉伸强度,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焊接:锡的低熔点和良好的可塑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焊接材料。

它常用于电子元器件和管道焊接等领域。

2. 包装:锡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包装行业。

由于其无毒、耐腐蚀的特性,可以保护食品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

3. 合金制备:锡与其他金属元素合金化后可以获得一系列具有特定性能的合金材料,如青铜、钴基合金等。

《2024年锡基双相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研究》范文

《2024年锡基双相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研究》范文

《锡基双相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研究》篇一一、引言锡基双相钎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封装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钎焊过程中,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是决定其连接质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锡基双相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进行研究,对于提高钎焊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对锡基双相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不同成分比例的锡基双相钎料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锡、铜、银等主要元素。

2. 实验方法(1)制备钎料试样:将选定的锡基双相钎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熔炼、浇注等工艺制备成标准试样。

(2)拉伸形变测试: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试样进行拉伸形变测试,记录不同应变下的应力值和形变程度。

(3)断裂行为观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断裂后的试样进行观察,分析其断裂方式和断口形态。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拉伸形变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锡基双相钎料在拉伸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形变行为。

随着应力的增加,钎料首先发生弹性形变,随后进入塑性形变阶段。

不同成分比例的钎料在形变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

2. 断裂行为分析通过对断裂后的试样进行SEM观察,可以发现锡基双相钎料的断裂方式主要为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的混合型。

其中,韧性断裂表现为断口处有明显的塑性形变和韧窝现象;而脆性断裂则表现为断口平整,无明显的塑性形变。

此外,钎料中各元素的成分比例对断裂方式也有一定影响。

四、影响因素与机制探讨1. 成分比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钎料中各元素的成分比例对其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适当调整铜、银等元素的含量,可以改善钎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抗拉强度和延展性。

2. 微观结构的影响钎料的微观结构对其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双相钎料中存在的第二相颗粒可以阻碍位错运动,提高钎料的强度。

然而,若第二相颗粒过大或分布不均匀,则可能导致应力集中,降低钎料的韧性。

焊接工艺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焊接工艺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焊接工艺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引言:焊接接头是焊接工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焊接结构件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本文将介绍焊接工艺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一、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焊接接头强度的方法。

通过在拉伸机上施加拉力,对接头进行拉伸,从而得到其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裂强度等性能指标。

在进行拉伸试验前,需要根据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试样尺寸,并确保试样的制备工艺正确。

试样的制备通常包括剪切、打孔和折弯等操作。

在拉伸试验中,需要记录下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和载荷情况,并测量试样断裂前的长度和宽度等参数。

二、剪切试验剪切试验是评价焊接接头剪切强度的常用方法。

在剪切试验中,将试样放置在专用的剪切机上,施加一定的力量使接头发生剪切变形,并通过测量试样破坏前后的长度来计算其剪切强度。

剪切试验前需要制备合适的试样,并确保试样的纵向和横向间隙均匀。

试样的制备常常需要使用专用的切割工具,以确保试样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在剪切试验中需要注意记录试样破坏前的载荷和位移等参数。

三、弯曲试验弯曲试验是评价焊接接头弯曲强度的一种方法。

在弯曲试验中,将试样放置在专用的弯曲机上,施加一定的力矩使其产生弯曲变形,并通过测量试样破坏前后的长度来计算其弯曲强度。

弯曲试验前需要制备合适的试样,并确保试样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试样的制备一般需要考虑到焊缝的位置和弯曲方向等因素。

在弯曲试验中,需要记录试样的载荷和位移等参数,并观察试样破坏的形态。

结论:通过拉伸试验、剪切试验和弯曲试验等方法,可以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

在进行测试前,需要选择合适的试样尺寸和制备工艺,并注意记录相关参数。

这些测试可以为焊接工艺的优化和焊接接头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焊接结构件的质量和性能。

注:本文以通用文章的格式来介绍焊接工艺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内容准确且逻辑清晰。

《2024年锡基双相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研究》范文

《2024年锡基双相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研究》范文

《锡基双相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钎料作为连接电子元件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锡基双相钎料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焊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封装和互连技术中。

然而,钎料在拉伸过程中会经历复杂的形变和断裂行为,这对钎料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锡基双相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对于提高钎料的性能和优化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用锡基双相钎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1. 材料制备与表征锡基双相钎料的制备过程中,严格控制合金成分的比例,采用真空熔炼和快速冷却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双相结构的钎料。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钎料的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

2. 拉伸实验采用单轴拉伸实验方法,对锡基双相钎料进行拉伸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不同应变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钎料的形变行为。

同时,观察拉伸过程中钎料的断裂行为,分析断裂模式和断裂机制。

3. 理论分析结合实验结果,运用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对锡基双相钎料的拉伸形变与断裂行为进行理论分析。

探讨钎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形变机理以及断裂模式等因素对钎料性能的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1. 拉伸形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锡基双相钎料在拉伸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形变行为。

随着应变的增加,钎料先经历弹性形变阶段,随后进入塑性形变阶段。

在塑性形变阶段,钎料内部发生位错、滑移等形变过程,导致钎料发生显著的形变。

此外,双相结构对钎料的形变行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钎料在形变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各向异性。

2. 断裂行为在拉伸过程中,锡基双相钎料发生断裂。

通过观察和分析断裂过程和断裂模式,发现钎料的断裂主要发生在晶界处或第二相颗粒与基体的界面处。

这表明晶界和界面处的力学性能较弱,容易成为裂纹扩展的起点。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哪些内容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哪些内容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哪些内容?
(1)焊接接头的拉伸试验(包括全焊缝拉伸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焊接接头(焊缝)的强度(抗拉强度σb,屈服点σs)和塑性(伸长度δ,断面收缩率φ),并且可以发现断口上的某些缺陷(如白点)。

试验可按GB2651-89《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进行。

(2)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焊接接头的塑性,并同时可反映出各区域的塑性差别、暴露焊接缺陷和考核熔合线的质量。

弯曲试验分面弯、背弯和侧弯三种,试验可按GB2653-89《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进行。

(3)焊接接头的冲击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焊接接头的冲击韧度和缺口敏感性,作为评定材料断裂韧性和冷作时效敏感性的一个指标。

试验可按GB2650-89《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进行。

(4)焊接接头的硬度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测量焊缝热影响区金属材料的硬度,并可间接判断材料的焊接性。

试验可按GB2654-89《焊接接头及堆焊金属硬度试验方法》进行。

(5)焊接接头(管子对接)的压扁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管子焊接对接接头的塑性。

试验可按GB2653-89《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进行。

(6)焊接接头(焊缝金属)的疲劳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测量焊接接头(焊缝金属)的疲劳极限(σ-1)。

试验可按GB2656-81《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法》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锡焊接点拉伸的力学性能研究
(1) 研究目的是“锡焊点接头在轴向拉伸的力学性能”,这个力学性能只是一个最大拉应
力?(改动在最后)
(2) 实验结果,你只给出平均值,标准差是多少?(补在了实验数据表后面)
一、
研究对象
锡焊接头试件 二、 研究目的
研究电子封装中锡焊点接头在轴向拉伸的力学性能
三、 实验方法
1、试验原理
在电子封装中芯片间铜的连接通过锡焊料来实现,在芯片加工过程中,铜与锡之间主要受到拉应力的影响,焊料与铜间的连接效果,对芯片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本实验模仿铜与锡间的连接,按如图所示模型制成锡焊接头试件,将试件装在超高精度动静态微力试验机上,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作用,对应着每一个拉力F ,试件标距0l 有一个伸长量l Λ,因此可以得出F 与l Λ的关系曲线。

由于铜的拉伸强度远大于锡焊点的拉伸强度,当试件在焊接接头处发生断裂过程中,即可得到焊接点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输入锡焊点的尺寸,即可得到焊接接头的最大拉伸强度。

实验前,试件的总长l 0=30mm ,Solder 部分:长0.5mm 。

拉伸后,试件总伸长量 ,1l ∆2l ∆3
l ∆l ∆
Solder 部分伸长 ,铜片窄平行段伸长 ,铜片长平行段伸长 ,其中 。

以拉伸应力为纵坐标,位移为横坐标,做出关系曲线,即应力—位移图。

2、实验方法
为了研究焊锡接点的力学性能,需制作Sn3.0Ag0.5Cu 焊料与铜片的焊锡接头试样,为了对比试验结果,共制作6个式样。

先用小螺栓将定位卡具固定在焊接底座上, 然后将焊接底座放置在楔形托台上,把试样插入定位卡具方形槽内,试样凭借自身重力会与定位卡具较低的面紧挨,此时扭紧紧固螺栓即可固定住试样, 撤掉楔形托台后, 在试样接口涂上助焊剂, 放上焊料片,控制两边铜片和焊料片的位置,使之完全对中后, 然后放入回流焊炉中, 回流的最高温度为250度。

将k 型热电偶固定在卡具上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为了保证所制作的焊接试样工艺一致,设置相同的回流曲线,总的回流时间为670s 。

回流焊炉
回流曲线
等设置的回流曲线走完后,打开回流炉,取出焊接卡具至阳台上让其自然冷却。

待试样冷却后,拧开紧固螺栓, 取出焊接完的试样。

焊接完的试样如下图所示:
焊锡接头试样
当焊料冷却后接头处便会残留多余的焊料,为了不对拉伸结果造成影响,需要将接头处的多余焊料用水砂纸打磨平整。

除去接头表面多余的焊料后,再打磨掉接头窄边处多余123
l l l l ∆=∆+∆+∆
的焊料。

本实验所加工的试样为Sn3.0Ag0.5Cu焊料与Cu基板的焊接试样,经估算得最大载荷值不超过1KN,故选用载荷量程为2KN的传感器。

实验过程中,夹具需夹住Cu基板,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Cu片打滑对实验结果产生,故实验中选取气动夹具,夹具的压力约为4MPa。

试件用instron1948型微拉伸试验机进行拉伸,拉伸速度为0.6mm/min,即0.01mm/s。

最后得到的最大拉伸强度除以接头处的横截面积,即得到接头在准静态条件下的拉伸强度。

拉伸试验
四、实验结果
由试验机读取数据,并处理。

表1、试件所受的最大载荷
拉伸过程中,试验机得到的为载荷与试件总的位移间的关系,向试验机中输入焊点接头处初始的尺寸,即窄平行段和Solder部分的宽为4.0mm厚为1.2mm,得到焊接头处的最大拉伸应力与位移的曲线。

应力-位移关系
经过统计拉伸试件的断裂面为铜与锡的连接界面,数据经处理后得到试件所受的最大拉应力为52.19610MPa,受到的最大载荷为235.88094。

五、讨论
上图应力—位移关系开始呈现线性增长是由于此时拉伸的试样处于弹性的阶段,线性阶段后,应力与位移曲线不为直线,应力应变不再成正比,应力在图上三角标示处达到最大值,锡焊点处出现界面开裂现象,随着裂纹的扩展,使试件继续变形所需载荷减小,应力与位移曲线迅速下降,最后,锡焊点接头部位,铜与锡界面发生分离,试件断裂,实验结束。

六、结论
电子封装中,材料所受到的最大载荷为其设计的基本标准,为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芯片设计,制造,加工等提供依据。

根据试验,锡焊点接头试件的力学性能大致如下:试件允许收到的最大拉应力为52.19610MPa,允许承受到的最大载荷为235.88094N。

由于在锡焊点接头部位生成的铜锡混合层(IMC)脆性较大,故断裂发生在铜与锡界面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