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乡蔬菜生产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乡蔬菜生产工作总结范文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乡蔬菜生产工作的负责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一年乡蔬菜生产工作的总结:一、工作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在年初,我们制定了一年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户的意愿,确定了生产的蔬菜品种和种植面积。
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这为我后续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指导。
二、种植技术的提升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注意到了种植技术的重要性。
我们加强了对蔬菜种植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参加了培训和讲座,学习了新的种植方法和技巧。
我们在试验田里不断尝试新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的生产技术和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三、生产管理的改进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平,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首先,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其次,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我们加强了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市场开拓和销售在生产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市场的开拓和销售。
我们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动了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我们还与超市和餐饮行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有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认可,销量逐年增长。
五、团队建设和人员培养一个好的团队是成功的关键。
我注重团队建设和人员培养。
我们加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们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我们还建立了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天气变化和病虫害的影响,我们的产量有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我们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需求。
最后,人员管理和团队建设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
七、下一步的计划基于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
蔬菜生产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

蔬菜生产的工作总结蔬菜生产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匆匆溜走,我们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份工作总结。
那么问题来了,工作总结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蔬菜生产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蔬菜生产的工作总结1一、全年蔬菜生产情况1、蔬菜:20xx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4.5万亩,比上年略增1.7%,总产量247.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主要种植作物:榨菜9.2万亩,菜心8.7万亩,茭白5.5万亩,莴苣5.2万亩,番茄4.0万亩。
(1)鲜菜:由于受持续低温阴雨和台风天气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明显推迟,且病害严重,产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但销售价格普遍上涨,因此蔬菜收益总体好于去年同期,但品种间不平衡,根据统计,番茄平均亩产量3095.5公斤、亩产值9925.6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低231.1公斤和1799.4元;大白菜平均亩产量3353.8公斤、亩产值4549元,分别比上年同期高13.4公斤和699元;莴笋平均亩产量1615公斤、亩产值2607.7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低110公斤,产值高265.7元;订单菜心因受冬春持续低温影响,抽苔明显推迟,产量下降,效益尚可,平均亩产量1681公斤、亩产值1783.1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低308公斤,产值高480.1元。
(2)加工蔬菜:榨菜栽培面积减少、产量减、效益增。
榨菜栽培面积9.2万亩,比上年的11.0万亩,减少16.1%。
由于上年榨菜面积大,产量高、价格低,许多企业库存量较大,导致今年我市榨菜种植面积下降,加上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且今年开春以后持续低温,榨菜生长较差,雨水多,较多出现了软腐病,发病率达到33%左右,是近年来较高的一年,品质差产量减,据调查今年平均产量约2618公斤,比上年的单产减少10%。
对企业来说今年加工原料不足,因此平均收购价格0.78元/公斤,比上年增长73.3%,亩产值2042元,减产不减收,为近年效益较好的一年。
2024年蔬菜生产工作总结范文(3篇)

2024年蔬菜生产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蔬菜生产工作总结____年是蔬菜生产领域的重要一年,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____年蔬菜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种植技术改进、病虫害防治、科研创新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和问题。
一、种植技术改进在____年,蔬菜种植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改进。
通过引进最新的温室设备和自动化种植系统,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随着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种植管理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
例如,通过无人机巡视和遥感技术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蔬菜生长中出现的问题。
此外,还采用了新型的施肥技术和土壤改良方法,提高了蔬菜的抗逆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二、病虫害防治蔬菜病虫害一直是制约蔬菜生产的重要问题。
在____年,蔬菜病虫害防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一方面,利用生物农药和微生物制剂替代传统农药,有效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另一方面,结合物理控制手段和优化种植结构的方法,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三、科研创新科研创新是推动蔬菜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____年,蔬菜生产领域的科研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方面,通过基因编辑和遗传改良等方法,培育了更具抗逆性和耐病虫的新品种,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研究蔬菜的基因组和表达谱,深入揭示了蔬菜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为种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蔬菜生产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____年,蔬菜供应链管理逐渐趋向智能化和集约化。
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实现了蔬菜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共享和数据追溯。
这不仅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和可控性,也增强了消费者对蔬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总的来说,____年蔬菜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蔬菜生产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化肥农药残留问题,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科学管理。
其次,由于人工成本上升和劳动力不足,智能化种植设备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推广。
蔬菜生产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年度,我单位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积极开展蔬菜生产工作,现将年度蔬菜生产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生产规模扩大,产量稳步增长本年度,我单位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等措施,实现了蔬菜产量稳步增长。
据统计,全年蔬菜总产量达到XXX万吨,同比增长XX%。
2. 品种结构优化,品质不断提升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单位不断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引进了一批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优良品种。
同时,加强品种改良和选育工作,提高蔬菜品质。
本年度,优质蔬菜品种占比达到XX%,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3. 科技创新驱动,提高生产效率我单位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提高蔬菜生产效率。
本年度,科技进步对蔬菜产量的贡献率达到XX%,有力地推动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4. 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提升蔬菜产品竞争力,我单位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注册了“XX蔬菜”商标,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品牌推广活动。
目前,“XX蔬菜”品牌已逐渐在市场上形成良好口碑,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蔬菜基地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制约了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蔬菜基地整体水平。
2. 病虫害防治难度加大近年来,蔬菜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逐年上升,给蔬菜生产带来较大压力。
我们将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
3.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蔬菜产业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我们将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蔬菜产业人才。
四、下年度工作计划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继续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蔬菜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2024年蔬菜生产工作总结(3篇)

2024年蔬菜生产工作总结积极落实今年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我县蔬菜生产工作聚焦设施农业,一方面稳固推进现有设施的生产,另一方面加快新设施的建设步伐,旨在促进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蔬菜产业的持续扩张。
一年来,我县在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乡镇城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大葱生产基地及高原夏菜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工作总结:一、工作成效全县完成了____亩的瓜菜种植任务,其中瓜类____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____亩(包括塑料大棚____亩、中小拱棚____亩、日光温室____亩),大葱种植____亩,高原夏菜____亩,常规蔬菜种植____亩。
年产鲜菜____万吨,实现产值____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____元。
(一)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巩固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新建水泥骨架大棚____亩、____座,全县水泥骨架大棚蔬菜生产总面积增至____亩,日光温室面积发展到____亩。
积极推广中小拱棚蔬菜种植,面积为____亩。
(二)城郊蔬菜基地建设速度加快。
(三)万亩无公害大葱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无公害大葱种植____万亩,重点发展宫河彭姚川等标准化示范区,推广优良品种,提升种植技术。
(四)突出农技推广示范县蔬菜项目建设。
今年,我县蔬菜站实施了农技推广示范县蔬菜项目,引进多个新品种,推广多项新技术,带动了广大农户的科技应用。
二、主要措施为确保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二)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扶持政策。
(三)依靠科技,提升服务水平。
(四)强化技术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五)协调服务,解决生产难题。
三、存在问题在取得成绩的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包括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未来规划针对未来蔬菜生产,我县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永和罗川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加强今冬明春大棚建设及育苗工作,提升冬季技术培训质量,进一步推动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并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蔬菜生产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时刻。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在蔬菜生产工作中,努力拼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将我的个人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熟悉业务,提高自身素质年初,我深知蔬菜生产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胜任工作,我积极学习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请教同事等方式,我逐渐熟悉了蔬菜生产的各个环节,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落实生产计划,确保产量稳定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我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环节。
针对不同蔬菜品种的生长特点,我制定了相应的栽培技术方案,确保了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稳定。
3. 严格病虫害防治,降低损失病虫害是蔬菜生产中的主要威胁。
我认真观察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减少了损失。
4. 优化田间管理,提高蔬菜品质在田间管理方面,我注重土壤改良、水分管理、施肥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使蔬菜生长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了蔬菜的品质。
5. 积极参加培训,提升团队凝聚力为了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与同事共同学习、交流,分享工作经验。
通过培训,我们团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蔬菜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工作亮点1. 提高蔬菜产量: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我所在团队的蔬菜产量较往年提高了10%。
2. 提升蔬菜品质:严格把控生产环节,使蔬菜品质得到明显提升,深受消费者好评。
3. 优化团队协作:通过参加培训、交流,我们团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蔬菜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不足与改进1. 理论知识有待提高:虽然我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理论知识仍有待提高。
今后,我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 创新意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我有时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工作效率和成果受限。
蔬菜生产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蔬菜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我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推进蔬菜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本年度蔬菜生产工作总结如下:二、蔬菜生产基本情况1. 种植面积及产量本年度,我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较上年增长XX%。
蔬菜总产量达到XX万吨,同比增长XX%。
其中,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等主要蔬菜品种产量均有所提高。
2. 品种结构我乡蔬菜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抗病的蔬菜品种。
目前,我乡蔬菜品种有XX个,其中叶菜类XX个、根茎类XX个、瓜果类XX个。
3. 生产模式我乡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新型生产模式,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
同时,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提升蔬菜生产水平。
三、主要工作及成效1. 政策扶持我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发展蔬菜生产。
如:加大财政投入,用于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2. 科技推广我乡积极推广蔬菜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蔬菜生产水平。
一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3. 基础设施建设我乡加大蔬菜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蔬菜生产条件。
一是完善灌溉设施,提高灌溉效率;二是加强道路建设,方便蔬菜运输;三是建设蔬菜保鲜库、批发市场等设施,延长蔬菜产业链。
4. 市场拓展我乡积极拓展蔬菜销售市场,提高蔬菜附加值。
一是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合作,拓宽销售渠道;二是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络销售蔬菜;三是培育蔬菜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5. 质量安全监管我乡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建立健全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源头监管;二是开展蔬菜质量安全抽检,严厉打击违法添加、滥用农药等行为;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确保蔬菜生产环境安全。
2024年蔬菜生产半年工作总结(3篇)

2024年蔬菜生产半年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同事们:您们好!我是XX农场的蔬菜生产部门的负责人,现在我将针对2024年上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2024年上半年,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蔬菜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是对这半年工作的总结和分析。
一、生产情况在2024年上半年,我部门主要负责了三个主要蔬菜的生产工作,分别是番茄、黄瓜和青椒。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技术,我们成功地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品质。
番茄的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黄瓜和青椒的产量也分别增长了8%和12%。
二、技术创新在过去的半年中,我们不断推进蔬菜生产技术的创新。
首先,我们引入了先进的温室种植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使得蔬菜在整个生长周期中都能得到最佳的生长条件。
其次,我们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系统,通过滴灌和喷灌等方式,有效减少了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病虫害的防控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药和病虫害监测,成功地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三、团队合作在2024年上半年的工作中,团队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在繁忙的生产季节,大家相互帮助,分工合作,保证了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凝聚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在环保方面,我们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处理措施。
其次,在市场竞争方面,我们发现有些蔬菜产品的销售不畅,需要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环保方面,我们计划建立循环利用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处理系统,并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教育。
在市场营销方面,我们将加大对产品的推广力度,通过加强与经销商和超市的合作,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一、全年蔬菜生产情况
1、蔬菜:xx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4.5万亩,比上年略增1.7%,总产量247.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主要种植作物:榨菜9.2万亩,菜心8.7万亩,茭白5.5万亩,莴苣5.2万亩,番茄4.0万亩。
(1)鲜菜:由于受持续低温阴雨和台风天气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明显推迟,且病害严重,产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但销售价格普遍上涨,因此蔬菜收益总体好于去年同期,但品种间不平衡,根据统计,番茄平均亩产量3095.5公斤、亩产值9925.6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低231.1公斤和1799.4元;大白菜平均亩产量3353.8公斤、亩产值4549元,分别比上年同期高13.4公斤和699元;莴笋平均亩产量1615公斤、亩产值2607.7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低110公斤,产值高265.7元;订单菜心因受冬春持续低温影响,抽苔明显推迟,产量下降,效益尚可,平均亩产量1681公斤、亩产值1783.1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低308公斤,产值高480.1元。
(2)加工蔬菜:榨菜栽培面积减少、产量减、效益增。
榨菜栽培面积9.2万亩,比上年的11.0万亩,减少16.1%。
由于上年榨菜面积大,产量高、价格低,许多企业库存量较大,导致今年我市榨菜种植面积下降,加上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且今年开春以后持续低温,榨菜生长较差,雨水多,较多出现了软腐病,发病率达到33%左右,是近年来较高的一年,品质差产量减,据调查今年平均产量约2618公斤,比上年的单产减少10%。
对企业来说今年加工原料不足,
因此平均收购价格0.78元/公斤,比上年增长73.3%,亩产值2042元,减产不减收,为近年效益较好的一年。
2、食用菌:xx年食用菌生产7282万平方尺,比上年增加8.2%,产量5.8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蘑菇生产面积达到6584万平方尺。
蘑菇生产面积增、产量减、效益持平。
由于受今年1―3月份持续低温阴雨影响,春菇出菇少,减产明显,虽3―5月份销售价格明显回升,但终因产量低而影响了收益;生产成本尤其是用工成本逐年上涨,xx年(4.33元)比上年高0.45元/平方尺,成本提高12%。
3、西甜瓜:全市种植面积14.1万亩,比上年减少1.7%,产量30.6万吨,比上年减2%。
其中西瓜种植面积9.6万亩,比上年减少12.4%,甜瓜种植面积4.5万亩,比上年大幅增加33.1%。
前期由于受1-3月份持续低温阴雨影响,西瓜定植普遍推迟,甜瓜早播早栽的不仅生长发育慢,且病死苗严重。
大棚西瓜批量上市时间在6月初,较常年迟7天左右;大棚甜瓜5月中旬才陆续上市,较常年推迟15天以上。
大棚小西瓜种植面积明显减少,但优质瓜销量不断扩大,加之今年梅雨来临比上年推迟13天,产量、质量及效益好于上年,平均亩产量2866公斤、亩产值8251.8元,分别比上年同期高901公斤和1920.8元。
大棚甜瓜因前期病死苗缺棵、僵苗迟发等,不仅座瓜、上市迟,且产量、质量下降,销售价格回落快,收益减,平均亩产量1450公斤、亩产值7990.8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低600公斤和427.2元。
4、鲜食大豆、玉米:鲜食大豆生产面积15.4万亩,比上年减13.6%,产量4.6万吨,比上年增4.5%;鲜食玉米生产面积5.0万亩,比上年减3.0%,产量2.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主要工作
1、认真做好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工作
根据省厅要求,我市继续做好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工作,落实专人做好季报、年报的数据汇总、分析和上报等工作,并且做到数据真实、有效,及时分析蔬菜产销形势变化,为掌握我市蔬菜产销动态和进行蔬菜调度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通过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及时掌握蔬菜生产动态,适时发出预警,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引导产品有序流通,促进生产稳定发展和市场平稳运行。
2、引进、试验及示范新品种、新技术
以现代农业基地为平台,推进蔬菜瓜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xx年全市引进蔬菜瓜果新品种237个次,示范方99个,示范面积7368亩,主要展示示范品种:番茄全才、黄瓜浙秀1号、茄子浙茄3号、甜瓜三雄5号等。
今年我市还举办了津优108黄瓜新品种现场观摩会,组织各县(市、区)蔬菜业务干部、蔬菜生产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生产企业参加了观摩会,参观考察了津优108黄瓜新品种种植现场,邀请了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杜胜利所长介绍津优108黄瓜的品种特性和栽培特点。
我市还开展了春大豆的试验示范,引进了9个品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交大08-26、浙农8号等适合我市春季栽培大豆新品种。
通过新品种引进试种示范,
有利于我市主栽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有利于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在栽培技术上,重点推广蔬菜穴盘育苗、喷滴灌、绿色防控等技术,xx年全市推广防虫网面积4890亩,防虫灯面积13749亩,性诱剂面积14790亩,色板应用面积11870亩,喷滴灌面积28094亩,培育穴盘苗5657万株,穴盘苗大田应用面积3.2万亩。
3、开展防灾抗灾生产指导工作
xx年主要灾害天气是1-3月份的连续低温阴雨、4月份的大风和8月份的台风天气。
为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我市农业气象两部门联手应对各类灾害天气。
我站农技人员会同市气象局科技人员对南湖区、嘉善县大棚蔬菜甜瓜种植基地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积极协商制定了相关对策,减少农民损失。
针对8月份的台风,特别是第11号台风“海葵”,我市农业部门按照市防指要求启动了二级应急响应,建立健全了值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市农经局(办)下发了《关于做好第11号台风“海葵”防御工作的通知》,并及时成立了工作小组,由技术专家带队,联合各地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晚稻田间管理和果蔬采摘工作,动员农民开展灾前防范。
同时,我市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农民信箱”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及各项技术措施发送给农户,要求广大农民做好开沟排水、果蔬采摘、生产设施检修加固等工作,切实做好应急准备。
4、加强技术培训与交流
组织各县(市、区)蔬菜业务站参加第四届中国浙江瓜菜种业交流会,并推荐了9家蔬菜合作社、企业参加省精品瓜菜评比,获得
金奖3个,优质奖4个,提高了嘉兴蔬菜瓜果的知名度。
还组织县里参加了现代农业基地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西瓜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
防治培训班,努力提升我市蔬菜基地的管理水平,规范蔬菜产业项目的建设管理,同时提高蔬菜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配合省里开展了蔬菜产业发展调研,对所有县(市、区)进行调研,收集汇总本市的基本数据与相关材料。
5、抓好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工作
组织做好保障型蔬菜基地的建设工作。
根据《浙江省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方案》要求,按常住人口0.005亩的保障型蔬菜基地最低保有量标准测算,我们筛选了105个基础设施良好,生产技术较先进,常年种植蔬菜的基地,作为我市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对象,总面积2.59万亩,其中大棚1.6万亩。
加大对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保证蔬菜生产质量,同时增加对蔬菜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蔬菜种植和深加工水平,从而提高蔬菜的种植效益。
6、积极推广“万元千斤”种植模式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市积极探索创新农作制度,推广“万元千斤”种植模式。
全市稻经轮作复种面积已达到29.33万亩(水稻14.06万亩+经济作物15.27万亩),晚稻总产量7.8万吨,总产值11.96亿元。
实现全年每亩地产粮555公斤,产值8506元(总产值11.96亿元/14.06万亩),做到了国家要粮有保障、农民要钱有效益、农业要看有亮点,全面提升了农田整
体效益,形成了区域特色产业,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①“露地菜-晚稻”模式。
露地蔬菜以榨菜、春毛豆、春甘蓝等为主,主要分布桐乡高桥、屠甸、凤鸣等榨菜主产区和平湖钟埭、新仓的出口蔬菜和鲜食大豆基地。
②“大棚菜-晚稻”模式。
主要以茄子、番茄、瓠瓜、莴苣和草莓等为主。
③“露地西(甜)瓜-晚稻”模式。
主要分布在平湖、桐乡濮院、屠甸等地。
④“大棚西(甜)瓜-晚稻”模式。
主要分布在嘉善、平湖。
另外,还有“食用菌-晚稻”和“烟片-晚稻”模式。
积极探索和发展稳粮增效“稻-经”轮作高效复种模式,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明年的工作重点
1、继续推进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工作,力争保障型蔬菜基地超过省定规模。
2、加强科技支撑力度,提高蔬菜生产科技综合水平。
围绕“优质、安全、高效”的生产要求,以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为载体,引进应用一批特色优质高效新品种,推广设施栽培模式、新型设施材料、高效节水微灌、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加快推动全市蔬菜瓜果标准化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提升嘉兴蔬菜瓜果产业的发展水平。
3、实施《循环农业种植模式的构建及示范推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我市现有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对相关技术进行优化、集成、提升,创新一系列适合我市不同地域的循环农业模式,并进行示
范、推广,提升我市的农作物循环种植技术,带动我市蔬菜产业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