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以下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1. 水分:细菌需要水分才能进行代谢和生长。
水分不足会导致细菌的生长受阻或死亡。
2. 温度:不同类型的细菌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通常,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在30-40℃之间。
高温会杀死细菌,而低温则会使细菌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3. pH值: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pH值,不同的细菌对pH 值的适应范围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最适生长pH在6.5-7.5之间。
4. 氧气:大多数细菌需要氧气才能进行代谢和生长。
但也有一些细菌是厌氧生物,它们不需要氧气就能够生长。
5. 营养物质:细菌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来进行代谢和生长。
常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元素等。
6. 渗透压: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渗透压环境。
若渗透压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细菌的生长繁殖造成影响。
以上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了解这些条件可以更好地控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 1 -。
微生物细菌的生长

稳定生长期到来的原因
① 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
② 营养物的比例失调,例如C/N比值不合适等; ③ 酸、醇、毒素或H2O2等有害代谢产物的累积; ④ pH、氧化还原势等理化条件越来越不适宜等。
(四)衰亡期( decline phase或death phase)
在衰亡期中,个体死亡的速度超过新生的速度,整个群体呈现负 生长状态(R为负值)。 产生衰亡期的原因 外界环境对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Eg.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 的大量积累等,从而引起细胞内的分解代谢大大超过合成代谢,继而 导致菌体死亡。 该时期死亡的细菌以对数方式增加,但在衰亡期的后期,由于部分细 菌产生抗性也会使细菌死亡的速率降低,仍有部分活菌存在。
细菌的生长曲线
• 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
线,称为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 在微生物学中提到的“生长”,均指群体生长。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常数(growthrateconstant ),即每小时的分裂次数 (R)的不同,一般可把典型生长曲线粗分为 迟缓期 、指数生长期 、稳定 生长期和衰亡期等4个时期 。
图 5 - 2 S treptococcus pyogenes 细胞壁的合成延伸 (引自 Robert F. Boyd , 1984 , p337 )
图 5 — 3 细胞壁生长区与扩增方向 (引自 Michael T. Madigan , 2003 ,第 141 页)
细菌的繁殖
细菌可以以无性或者遗传重组两种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 以二分裂法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一个细菌细胞细胞壁横向分 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 并且单个细胞也会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发生遗传变异:突变(细 胞自身的遗传密码发生随机改变),转化(无修饰的DNA从一个 细菌转移到溶液中另一个细菌中),转染(病毒的或细菌的DNA ,或者两者的DNA,通过噬菌体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细菌接 合(一个细菌的DNA通过两细菌间形成的特殊的蛋白质结构,接 合菌毛,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细菌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获得DNA ,然后进行分裂,将重组的基因组传给后代。许多细菌都含有 包含染色体外DNA的质粒。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练习题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练习题(综合)一、填空题:1 、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最适 pH 为,最适温度为,而结核杆菌生长需要的最适 pH 为,霍乱弧菌生长需要的最适 pH 为。
2、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将细菌分为、、和四类。
3、细菌群体生长的曲线可分为、、和四个时期。
4、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出现、和三种生长现象。
5、半固体培养基常用于检查细菌的,无鞭毛的细菌呈生长,有鞭毛的细菌呈生长。
6、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和等。
7、细菌人工培养的意义、、。
8 、按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将培养基分为、和三类。
9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中对人有害的是、和,与治疗有关的是和。
二、选择题:1、细菌的生长分之条件不包括A、营养物质B、气体C、温度D、光线E、酸碱度2、属于专性需氧菌的是A、葡萄球菌B、肺炎球菌C、结核分枝杆菌D、大肠杆菌E、伤寒杆菌3、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A、破伤风杆菌B、大肠杆菌C、痢疾杆菌D、炭疽杆菌E、脑膜炎球菌4 、与细菌致病作用有关的代谢产物不包括A、热原质B、细菌素C、内毒素D、外毒素E、侵袭性酶5、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是A、细菌素B、抗生素C、毒素与酶D、维生素E、色素6、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是A、毒素B、抗生素C、侵袭性酶D、维生素E、色素7 、多数细菌生长繁殖的代时是()A、5-10分钟B、10-20分钟C、20-30分钟D、30-40分钟8、研究细菌性状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期的细菌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9、细菌繁殖方式是 A.二分裂 B.出芽 C.芽胞形成 D.复制 E.分枝10、下列那一种物质不是细菌的代谢产物A、细菌素B、抗毒素C、色素D、抗生素E、维生素11、与鉴别细菌及细菌分型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毒素、抗生素B、色素、热质原C、细菌素、色素D、维生素、抗生素E、抗生素、色素12、与细菌致病作用有关的代谢产物是A.维生素B.热原质C.色素D.细菌素E.抗生素13、G-菌的热原质是细胞壁中的A.脂蛋白B.粘肽C.磷脂D.脂多糖E.类脂A14、细菌代谢旺盛的其中一个原因()A.带电B.表面积大C.能够透光D.具有细胞壁能对细菌起到保护作用15、去除热原质的最好的方法是()A、蒸馏水B、高压蒸汽灭菌法C、滤过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16、大多数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酸碱度是A、pH 值 4.5~4.8B、pH 值 6.5~6.8C、pH 值 7.2~7.6D、pH 值 8.8~9.2E、pH 值 10.4~11.217、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范畴()A、可由真菌产生B、可由放线菌产生C、可由细菌产生D、只对产生菌有近缘菌有杀伤作用E、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18、细菌合成抗生素、外毒素多在()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任何时期19、菌落是指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C.单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D.一个细菌细胞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20、细菌对药物敏感的时期是()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任何时期21、关于热原质,错误的叙述是:A.大多由革兰阴性细菌产 B.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C.注人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D。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二、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与其他生物类似 吸收的各种前体代谢物通过各种代谢途径, 合成所需物质: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及其大分 子物质。但细菌不能自身合成,须从环境中获得。各种细菌 的合成途径和合成能力不同,对营养的需要以及代谢产物也 不尽相同,可作为细菌鉴定指标。
三、聚合作用(polymerization)
3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 )此时因营 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蓄积等,细菌繁殖 速度下降,死亡数逐步上升,新繁殖的活 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该朔细菌的形态 及生理性状常有改变,革兰氏阳性菌此时 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大多此时产 生。大肠杆菌的稳定期持续约8h。 4、衰亡期 (decline phase)细菌开始大 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数。如不移植到 新的培养基,最终可全部死亡。此期细菌 的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难以进 行鉴定。
特点:
需要特异性的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消耗能量
运输SO42-、PO43-、糖(真核)
胞外
细胞膜
胞内
促进扩散示意图
3、主动运输 (active transport)
特点: 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方式 可逆浓度梯度运输,耗能 需载体蛋白,有特异性
运输有机离子、无机离子、氨基酸、乳糖等糖类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主要内容:
细菌的代谢
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生化试验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细菌与其他生物一样,有独立的 生命活动,涉及复杂的新陈代谢。 细菌的生理涉及细菌的组分、营养 要求、能量代谢、生物生长合成繁 殖及基因调控等。
细菌与动物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 有如下几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细菌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细菌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细菌细菌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体,可以在自然界中广泛找到,包括土壤、水体、动物体内等地方。
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各种疾病,同时也有许多有益的方面。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生物课程中的关于细菌的知识点。
一、细菌特点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无真核膜结构。
通则分为球菌、杆菌、弧菌、螺旋菌等,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不尽相同。
细菌一般不具有细胞器,核糖体是细胞中最大的结构,以完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活动。
二、细菌繁殖细菌繁殖采用二分裂方式,只需短短的几小时,就可以连续繁殖,数量以指数的形式增长。
利用这种方式,有些病原菌可以迅速扩散蔓延,造成疫情。
三、细菌分类细菌分类可以根据生长形态、营养方式、生长特点、生存环境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四、细菌对人类的影响细菌有益与害处并存。
有些细菌可以促进食品发酵和制作奶酪、酸奶等。
而有些则可以引起各种传染病,如脑膜炎、肺炎等。
另外,随着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也使得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一些传染病难以治愈。
五、细菌的防范和治疗防范细菌感染,主要是采取生活卫生措施,如勤洗手、保持清洁环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等。
感染后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擅自停药,以免感染变得更加严重。
六、细菌的应用除了在生化反应和食品加工中的利用外,细菌在医药和基因工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如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细菌,使其能够产生更多的生物酶,供医药和食品加工使用。
七、小结细菌虽然无法被肉眼观察,但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掌握了上述的相关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微小生物的神奇之处,认识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如何防范和应对细菌感染的问题。
细菌如何生长繁殖

细菌如何生长繁殖
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即:营养物质、合适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气体。
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情况可将细菌分成: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细菌以无性分裂法进行繁殖。
细菌的繁殖速度与细菌的种类及其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
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合成和分解一些代谢产物。
这些产物中有的可用于鉴别细菌,有的和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有的可用于诊断和防治疾病。
合成代谢产物有:
1.毒素和酶。
如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革兰阳性菌产生的外毒素;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等。
2.热原质。
许多革兰阴性细菌如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及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如枯草杆菌能产生一种多糖,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称为热原质。
热原质耐高温,不被高压蒸汽灭菌法破坏。
3.色素、维生素、抗生素、细菌素。
色素在鉴别细菌上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可分泌到肠腔中供人利用。
抗生素具有抑制或杀灭某些敏感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
细菌素主要用于细菌的分裂。
分解代谢产物包括:糖代谢产物、蛋白质代谢产物。
附:细菌变异
细菌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细菌变异主要表现在:形态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
这些特点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及规律

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及规律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
细菌繁殖以二分裂法进行,其繁殖速度相当快,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20~30 分钟。
但个别细菌繁殖速度很慢,如结核分枝杆菌繁殖一代需18 小时。
二、细菌生产繁殖的规律:
细菌生长繁殖具有规律性,可分为4 期:
1、迟缓期:是细菌被接种于培养基后最初的一段时问,也是细菌对新环境的一种适应过程,此期约数小时,细菌并不分裂繁殖。
2、对数期: 又称指数期,是细菌分裂繁殖最快的时期,菌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活菌数直接上升。
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药敏试验以此时期细菌最好。
3、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的积聚,此期细菌的繁殖数与死亡数几乎相等,故活菌数保持稳定。
此期细菌的某些性状可以出现变异。
4、衰退期: 由于营养物质的耗尽,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活菌数急剧减少,死菌数超过活菌数。
此期细菌的生理活动趋于停滞。
实验五细菌的生长现象和代谢产物的观察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授课专业:医学检验学时:2学时实验五细菌的生长现象和代谢产物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观察菌落的方法,细菌在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及意义;2.熟悉鉴别细菌常用的生化反应实验原理、方法和结果判断。
二、实验物品㈠菌种:金葡、白葡、柠葡、大肠杆菌、枯草杆菌㈡Culture media: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蛋白胨水㈢试剂:靛基质试剂三、实验内容㈠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菌落:接种的细菌适当的分开,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由1个细菌生长繁殖而形成单一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苔:当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密集生长时,多个菌落融合在一起。
菌落的描述:大小、形状、突起、边缘、表面、透明度、粘度葡萄球菌——光滑型菌落(S)枯草杆菌——粗糙型菌落(R)㈡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1.葡萄球菌:混浊生长为兼性厌氧菌,细菌向四周均匀扩散,出现肉眼可见均匀的混浊生长。
2.枯草杆菌:菌膜为专性需氧菌,多生长在液体的表面而形成菌膜。
3.链球菌:沉淀链球菌在生长过程中结成链状而增加了细菌本身的重力,由于重力的作用下沉而形成沉淀。
㈢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可观察细菌的动力葡萄球菌: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清晰);动力阴性、无鞭毛,培养基清亮枯草杆菌:沿穿刺线扩散生长(穿刺线模糊);动力阳性、有鞭毛,培养基混浊㈣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查:鉴别细菌附:各种生化试验原理1.单糖发酵试验:细菌分解发酵单糖,可产生酸或气;酸使培养基中的酸性复红变成红色,为阳性。
2.靛基质试验:有些细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水中的色氨酸,生成无色的靛基质(又称吲哚),与滴加的靛基质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生成玫瑰红化合物,为靛基质试验阳性。
3.H2S试验: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生成H2S,遇到培养基中的亚铁离子,可生成黑色的沉淀,为H2S试验阳性。
四、实验报告记录细菌的生长、生化反应结果;并说明生化反应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