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造字法
汉字造字法

形,即形旁、形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声, 即声旁、声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①左形右声——江、村、情、姑、按、编、 ②右形左声——飘、攻、战、顶 ③上形下声——箕、宇、窝、雾 ④下形上声——货、烈、辜、想、裘、梨、 ⑤内形外声——问、闻、闷、辨、辩、阙 ⑥外形内声——园、房、阅、店、衷、病、 以上六种形式可概括为左右、上下、内外三
象形是汉字造字之基础。汉字的造字从图 画开始。指事、会意,形声都是在象形的基 础上进行变化的。
象形字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很少。实物中 有些形状难画,而有些抽象意义又画不出来, 有很大局限性,于是“指事”方法就产生了。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 。看字的形状 可以知道某种实物形状,再仔细观察指 点的部分就知道字的含意了。
种关系,其中以“左形右声”的形式占多数, 以“上形下声”的形式比较常见。
1、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哪个字? 你猜得出来吗?
汉 字 造行
甲骨文、金文、 篆书(大篆、小 篆)、隶书、楷 书、草书、行书
造字法
• 造字法就是指汉字的构造方式. • 一般地说,古代汉字有以下四种造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 汉字的一些特殊情况(转注、假借)。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根据实物的形状, 画出实物外形的特征。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 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 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 凶、刃、亦。
会意字一般是合体字,它有用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形体组合起来的,以两体为基本形式, 三体、四体的较少,五体以上的更少。
• 木+木→林 木+木+木→森 • 人+人→从 人+人+人→众 • 火+火→炎 火+火+火→焱 上+心→忐 下+心→忑 • 不+好→孬 不+用→甭 不+正→歪 • 日+月→明
汉字的造字法

字的造字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
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一、象形1、属于“独体造字法”。
2、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3、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二、指事1、属于“独体造字法”。
2、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
3、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三、形声1、属于“合体造字法”。
2、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3、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四、会意1、属于“合体造字法”。
2、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3、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汉字的造字法课件

外形内声
囤、房、病、床等。
右形左声
鸭、鹅、瓢、鹉、鹉等。
下形上声
盂、盆、背、想等。
内形外声
问、辩、闻、雠等。
06 转注造字法与假借造字法
CHAPTER
转注造字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转注造字法是指用已有的字作为 表意符号,来创造新字的方法。
特点
转注造字法注重表意性,即通过 已有的字来表达新的意义。例如 ,用“老”字来表示“老人”, 用“子”字来表示“子女”。
形声造字法的特点
形声造字法是一种非常灵活的造 字方法,它可以表示很多不同类
型的意思和发音。
形声字的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学 习和记忆,具有很强的表音和表
意功能。
形声字的声符通常放在形符的旁 边,但也可以放在其他位置,如
上下左右等。
形声字的分类与举例
左形右声
河、泡、灯、桥、铜、铃 等。
上形下声
草、霖、茅、竿、宇等。
复杂组合字
这类字由多个具体物象字 或抽象符号字组合而成, 如“林”、“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指事造字法
CHAPTER
指事造字法的定义
指事造字法是一种用抽象符号或者在 图形基础上加些简单的指示性符号来 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它是最为抽象的一种造字法,所构造 的字往往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现 象,有时是表示一种状态,有时是表 示一种程度。
小篆笔画更加简化、匀称,易于书写和阅读。
汉字的书写特点
汉字的构造特点
汉字的构造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永字八法”,即“侧 、勒、弩、趯、策、掠、啄、磔”八个基本笔画。
汉字的书写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 到内。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之间有主有次,形成字形。
汉字的六种造字法

汉字的六种造字法
中国文字造字的六种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并不完全是象形文字,可以说是发端于象形,而真正占据主流的是形声字,在《说文解字》中约占80%,在《康熙字典》中约占90%。
形声字一半表音、一半表意。
1、象形法:象形法是将字的某个部件、字素的形状想象成生活中物体的形状例如:大、人、田、火、日、山、水、鸟、象、石、龟、鱼
2、指事法: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
例如:
刀上加点就是刃
上与下,以一条横线为分界点,在加上指示“卜”,在上方的就变“上”,在下方的就为“下”。
3、会意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其意义合在一歧异,表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例如:
从:两个人跟随着,就有顺从的意思
比:两个紧挨着
朋:两串贝,
4、形声法: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也是在象形、指事、会意的基础上产生的。
例如:
左形右声:铜、材、偏、骑
形占一角:栽、载、裁
内形外声:闻、辫、
外形内声:固、庭、圆、裹
右形左声:攻、颈、故、歌
声占一角:甸、恐、醛
下形上声:架、慈、赏、烈
上形下声:爸、芳、宵、崖
5、转注法:为了适应方音分歧和语音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造字法
转注字必须是一对或是一组
例如:老——考
6、假借法:借用同意字表示新的意思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假也是借的意思汝,本来是水名,将之借为第二人称代词,即你的意思。
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

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
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是:
1. 象形造字:通过对物象的形态进行简化和抽象,来表达其含义。
例如,“日”字是太阳的形象,表示太阳;“木”字是树木的形象,表示树木。
2. 指事造字:通过用简单的符号代表某个具体的事物或概念,来表示相关的意义。
例如,“上”字中的“一”代表方向的上方,“下”字中的“一”代表方向的下方。
3. 形声造字:通过将一个表示意义的部首与一个表示音义的部分组合在一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字。
其中一个部首表示意义,另一个部分表示读音。
例如,“觉”字中的“角”部表示牛角的意义,部分“矞”表示读音。
4. 转注造字:通过对已有的汉字进行发音变化,来创造新的字形和意义。
例如,“福”字是由旧字“祀”转变而来,原字是指祭拜神灵,因为祭祀神灵能带来幸福,所以意义发展为幸福。
汉字六种造字方法

汉字六种造字方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仓颉造字法。
1. 象形:根据事物的形状或特征来描绘字形,使字形看上去与实际物体类似。
例如,“山”字的形状像山石,“水”字的形状像水流。
2. 指事:用具体的手势或指向事物的方式来表示字义。
例如,“上”字用手指向上方,“下”字用手指向下方。
3. 会意: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象形或指事字合并在一起,通过组合表示新的含义。
例如,“众”字由“人”和“口”组成,表示人多的意思。
4. 形声:将一个字的字形部分表示意义,另一个部分表示音值。
字形部分通常与字义相关,音值部分通常与发音相关。
例如,“买”字,右边的“”部分表示义,左边的“”部分表示音。
5. 转注:用一个与原字有关联的新字作为草书中的代用字。
例如,“阜(山)”字的手写草书形式是“山”形,而现代常用的字形则用“阝山土”。
6. 仓颉造字法:这是一个古代闻名的汉字创制方法,以仓颉为创字者。
根据传说,仓颉观察天地万物,将观察所得的形象创造为汉字。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创造
最初的汉字。
汉字的造字法课件

左形右声字
形旁位于字的左边,表示意义 类别;声旁位于右边,表示声 音类别。例如:松、胡。
右形左声字
形旁位于字的右边,表示意义 类别;声旁位于左边,表示声
音类别。例如:削、战。
形声字的构造方式
直接构造
直接将形旁和声旁组合在一起构成汉字。例如:“妈”字, 形旁“女”表示性别,声旁“马”表示声音。
省形、省声构造
转注造字法
总结词
转注造字法具有部首转移的特点。
详细描述
在转注造字法中,一个字的部首被转移到另一个字上,从而创造出与原字意义相关的新 字。这种造字方法在汉字的发展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07
汉字的书写规范与技巧
书写姿势与工具
书写姿势
正确的书写姿势是书写汉字的基础,包 括坐姿、握笔姿势和手臂摆放等。
VS
抽象性指事字
如“上”、“下”、“末”,这些字 通过在基础图形上添加指示性符号来 表示新的概念。
指事字的构造方式
指示法
通过在基础图形上添加指 示性符号来表示新的概念, 如“上”、“下”。
象征法
通过创造与具体事物形象 相去甚远的图形或符号来 表示新的概念,如“一”、 “二”。
附加法
在基础图形上附加一些符 号来进行限定或说明,如 “寸”、“本”。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上下式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上下组合成一个字,表示一 种新的意义。例如,“炎”由两个“火”字组成,表示火 焰。
包围式
用一个符号将另一个符号包围起来,合成一个字,表示一 种新的意义。例如,“国”由“口”和“戈”组成,表示 用武器守卫领土。
05形声造字法定来自与特点定义形声造字法是一种通过将表示意义类属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结合起来创 造汉字的方法。
汉字造字六种方法

汉字造字六种方法一、偏旁组合法偏旁组合法是一种常见的汉字造字方法,即通过将不同的偏旁部首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汉字。
比如,将“木”和“火”这两个偏旁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灭”这个汉字。
这种方法可以扩展汉字的形式和意义,丰富了汉字的表达能力。
二、象形演变法象形演变法是一种将事物形态直接描绘成字形的方法。
通过对事物形态的观察和抽象,可以将其形状和特征转化为相应的汉字。
比如,将太阳的形状简化为“日”,就形成了表示“太阳”的汉字。
这种方法直观生动,能够准确地表达事物的形态和特征。
三、声旁合成法声旁合成法是一种利用声符和旁符相结合的方法。
声符通常是用来表示汉字的发音,旁符则用来表示汉字的意义。
通过将不同的声符和旁符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新的汉字。
比如,将表示“水”的声符“氵”和表示“力量”的旁符“力”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表示“浩”的汉字。
这种方法既能表达汉字的发音,又能表达汉字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四、新意造字法新意造字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汉字造字方法,即通过赋予汉字新的意义和形式。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创造新的专用汉字,以满足特定领域的需求。
比如,在计算机领域,人们创造了表示“互联网”的汉字“网”,表示“电子邮件”的汉字“邮”,以及表示“搜索引擎”的汉字“搜”等。
五、意合法意合法是一种将不同的意符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汉字的方法。
通过将不同的意符进行组合,可以形成具有新意的汉字。
比如,将表示“人”的意符“亻”和表示“大”的意符“太”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表示“夫”的汉字。
这种方法能够表达汉字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扩展汉字的形式。
六、形声相生法形声相生法是一种将形符和声符相结合的造字方法。
形符通常用来表示汉字的意义,声符则用来表示汉字的发音。
通过将不同的形符和声符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新的汉字。
比如,将表示“心”的形符“忄”和表示“音”的声符“音”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表示“恩”的汉字。
这种方法既能表达汉字的意义,又能表达汉字的发音,具有较高的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字内结构,为研究造字法提供了构形依据与分析经验。 分析字内结构,为研究造字法提供了构形依据与分析经验。
百 更 目 喜
《说文》:十十 说文》 十十 从一、 也,从一、白。
里
居也。 《说文》:居也。 说文》 居也 从田从土。 从田从土。
《说文》:改也。从攴,丙声。 说文》 改也。从攴,丙声。 改也
3.会意字的界线如何确定 会意字的界线如何确定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说文·叙》:“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说文 叙
泪 歪
会意字与合体象形字的区分: 会意字与合体象形字的区分:
(1)会意字的各部分没有主次之分,而合体象形字有。 )会意字的各部分没有主次之分,而合体象形字有。 (2)会意字表达几个部件联合后的意义,而合体象形字 )会意字表达几个部件联合后的意义, 表达其中一个部件的意义。 表达其中一个部件的意义。 (3)会意字多表达抽象复杂的意义,而合体象形字表达 )会意字多表达抽象复杂的意义, 的是名词意义。 的是名词意义。
认为转注字即同一个部首内的字。 (2)部首说 )部首说——认为转注字即同一个部首内的字。 认为转注字即同一个部首内的字 徐锴《说文系传》:“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徐锴《说文系传》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谓老之别名有耆(qí),有耋(dié),有寿( ),有耄 ),有耋 ),有寿 谓老之别名有耆(qí),有耋(dié),有寿(壽),有耄 mào), ),……诸字皆取类于老,则皆从老。” 诸字皆取类于老, (mào), 诸字皆取类于老 则皆从老。 示——神、祠、祭、祀、祝 神
6.假借是不是造字法 假借是不是造字法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说文·叙》:“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说文 叙
(1)许慎所谓的假借与通假不同 ) 古人记录某词时,没按用字规范写本字, 古人记录某词时,没按用字规范写本字,而是用音同 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用字现象叫“通假” 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用字现象叫“通假”。由于本字 与借字音同或音近的音是古音,所以又称“古音通假” 与借字音同或音近的音是古音,所以又称“古音通假”。 该用而没用的字叫“本字” 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叫“ 该用而没用的字叫“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叫“通假 字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 汤问》 !( 汤问 惠:通“慧”。 已而畔约,击我南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已而畔约,击我南郡。(《史记 秦始皇本纪》 。( 秦始皇本纪 畔:通“叛”。
2.《说文》 2.《说文》在研究造字方法上的作用
辑录小篆形体,为研究造字方法提供了较原始的字形素材。 辑录小篆形体,为研究造字方法提供了较原始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素材。
萬 樊
解说本义,为研究造字方法提供了意义上的理据。 解说本义,为研究造字方法提供了意义上的理据。
西 才
鸟在巢上。 《说文》:鸟在巢上。 说文》 鸟在巢上 草木之初也。 《说文》:草木之初也。 说文》 草木之初也
2.指事究竟如何造字 指事究竟如何造字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说文·叙》:“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说文 叙 (1)许慎是从认字角度阐释的,没有说明指事如何造字。 )许慎是从认字角度阐释的,没有说明指事如何造字。
《说文》:“丄,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说文》 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说文》 底也。指事。 《说文》:“丅,底也。指事。”
父
爹
腹
肚
认为多义字的相通意义间相互注释为转注。 (5)多义说 )多义说——认为多义字的相通意义间相互注释为转注。 认为多义字的相通意义间相互注释为转注 明人赵古则《六书本义》 明人赵古则《六书本义》:“如恶本善恶,以其恶也, 如恶本善恶,以其恶也, 则可恶,故转为憎恶之恶。 则可恶,故转为憎恶之恶。”
通假是用字时有本字而不用,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通假是用字时有本字而不用,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假借是造字时无法造本字,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假借是造字时无法造本字,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相同:原理相同,都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 相同:原理相同,都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 差异:第一,基础不同:通假有本字,而假借一般无本字。 差异:第一,基础不同:通假有本字,而假借一般无本字。 第二,原因不同: 第二,原因不同:通假是因为没有遵守记词规范而 借字;假借是因为造字困难而借字。 借字;假借是因为造字困难而借字。 第三,方式不同:通假是临时借用, 第三,方式不同:通假是临时借用,而假借一般是 永久借用。 永久借用。 第四,效果不同:通假会妨碍阅读理解, 第四,效果不同:通假会妨碍阅读理解,而假借不 会妨碍阅读理解。 会妨碍阅读理解。 说文》 鸟也。”蜀道难》 难《说文》:“难,鸟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难于上青天。 君道》 填抚百姓。 填《说文》:“填,塞也。《荀子·君道》:“填抚百姓。” 说文》 塞也。”荀子 君道
阐释、利用“六书” 为造字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阐释、利用“六书”,为造字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说文》:人 说文》 人 象形。 眼,象形。
《说文》: 乐 说文》 从壴从口。 也,从壴从口。
上 肖
高也。 《说文》:高也。 说文》 高也 此古文上,指事。 此古文上,指事。 骨肉相似也, 《说文》:骨肉相似也, 说文》 骨肉相似也 从肉,小声。 从肉,小声。
(3)许慎没有说在象形字上加注抽象符号的字是指事字。 )许慎没有说在象形字上加注抽象符号的字是指事字。
《说文》:“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说文》 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说文》 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说文》:“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说文》 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 《说文》:“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 《说文》:“牟,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 说文》 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
王伯熙《六书第三耦研究》 王伯熙《六书第三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1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4期 的观点: 年第 期)的观点: 词在发展中,或演变出新的意义与词性, 词在发展中,或演变出新的意义与词性,或分化出新的 读音等,人们改造旧字形再造新字,就是转注造字法。 读音等,人们改造旧字形再造新字,就是转注造字法。
解 懈 田 佃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这是争论了一千多年的老问 对转注的不同解释非常多, 题,对转注的不同解释非常多,几乎所有的可能想到的解释 都已经有人提出过了。 都已经有人提出过了。在今天要想确定许慎或创立六书说者 的原意,恐怕是不可能的。 的原意,恐怕是不可能的。” 又:“我们应该把转注问题看作文字学史上已经过时 的一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为它花费精力。 的一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为它花费精力。”
二、对许慎“六书”理论的研究 对许慎“六书” 1.象形字的范围问题 象形字的范围问题
《说文·叙》:“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说文·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下面的字是否是象形字: 下面的字是否是象形字:
(1)独体的描画事物形象并代表所描画事物的字是象形字。 )独体的描画事物形象并代表所描画事物的字是象形字。 (2)合体的部件有主次之分并表达名词含义的字是象形字。 )合体的部件有主次之分并表达名词含义的字是象形字。 (3)描画同一事物群体形象用来代表这一事物的字是象形字。 )描画同一事物群体形象用来代表这一事物的字是象形字。
5.转注是一种怎样的造字法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叙》:“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 叙 认为转注即字形转向的方位不同。 (1)形转说 )形转说——认为转注即字形转向的方位不同。 认为转注即字形转向的方位不同 唐人裴务齐《切韵 序 考字左回,老字右转。 唐人裴务齐《切韵·序》:“考字左回,老字右转。” 宋人戴侗《六书故》 何谓转注?因文而转注之, 宋人戴侗《六书故》:“何谓转注?因文而转注之, 侧山谓阜,反人为匕……之类是也。” 之类是也。 侧山谓阜,反人为匕 之类是也 阜 比 《说文》:比,密也。 说文》 密也。 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4.形声定义的优与劣 形声定义的优与劣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说文·叙》:“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说文 叙 (1)准确明晰地阐明了形声是怎样造字的。 )准确明晰地阐明了形声是怎样造字的。
2)静态研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考察形声造字法。 (2)静态研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考察形声造字法。
方能知义。 (2)说明了指事字的特点,即字义隐晦,“察”方能知义。 )说明了指事字的特点,即字义隐晦,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说文》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说文》 地之数也。从偶一。 《说文》:“二,地之数也。从偶一。” 说文》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汉字造字法
一、许慎《说文解字》的造字法研究 许慎《说文解字》 1.分析汉字构造是《说文》 1.分析汉字构造是《说文》主要目的之一 分析汉字构造是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经学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 人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家,人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今文经学家错误的汉字观点 马 头 人 长 ” 为 人 持 十 斗 ” 为 虫 者 屈 也 ” 中 “ “ “
认为多音字就是转注字。 (3)多音说 )多音说——认为多音字就是转注字。 认为多音字就是转注字 明人萧楚:“转其声而读,是转注也。” 明人萧楚: 转其声而读,是转注也。 明人程端礼: 敦有七音,辟有十一音,皆转注之极也” 明人程端礼:“敦有七音,辟有十一音,皆转注之极也” 认为读音相同或相近、 (4)音转说 )音转说——认为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可以相互解释 认为读音相同或相近 的字是转注字。 的字是转注字。 章太炎《转注假借说》 “‘类 即声类, 章太炎《转注假借说》:“‘类’即声类,不谓五百 四十部也; 谓声首,不谓‘ 四十部也;‘首’谓声首,不谓‘凡某之属皆从某 ”“以文字代语言 各循其声。方言有殊, 以文字代语言, 也’。”“以文字代语言,各循其声。方言有殊,各义一 其音或双声相转,或叠韵相迤,则更制一字, 也。其音或双声相转,或叠韵相迤,则更制一字,此所谓 转注也。 转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