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一览(1952-2011年)

合集下载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度数据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度数据

24347.32 21956.09 10985.45 9023.8 9766.7 7370.92 6297.55 6997.27 5794.14 4136.85 3524 3050.82 1562.84 2405.43 1763.62 1203.91 1584.9 782.9 702.3 399.8 234.2 2.2 248.2 217 111.2 83.6
321.8 217.5 152 127.6 114.8 70.4 29
注:城乡居民储蓄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城乡居民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年增加额 城乡居民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年增加额 (亿元) (亿元)
18183.52 20930.22 34365.71 1923.1 10777.3 14124.68 9640.19 9709.73 7354.08 5293.2 1186.55 3163.54 5564.83 5353.53 7094.96 6939.55 4730.36 2663.34 1810.1 1725.5 1700.9 1363.2 487.5 628.6 504 324.3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1978-2015 时间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 城乡居民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年底余额 (亿元 城乡居民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年底余额 ) (亿元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增加额 ) (亿元) (亿元)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485261.3 447601.57 399551 343635.89 303302.49 260771.66 217885.35 172534.19 161587.3 141050.99 119555.39 103617.65 86910.65 73762.43 64332.38 59621.83 53407.47 46279.8 38520.8 29662.3 21518.8 15203.5 11757.3 9244.9 7119.6 5184.5 3819.1 3083.4 2237.8 1622.6 178413.9 160230.38 139300.16 104934.45 103011.38 92263.54 78138.86 68498.67 58788.94 51434.86 46141.66 44955.11 41791.57 36226.74 30873.21 23778.25 16838.7 12108.34 9445 7634.9 5909.4 4208.5 2845.3 2357.8 1729.2 1225.2 124888.6 100541.28 78585.19 67599.74 58575.92 48787.45 41416.53 35118.98 28121.71 22327.57 18190.72 14666.72 11615.9 10053.06 7647.59 5884.05 4680.1 3095.16 2312.3 1610 1210.2 976 973.8 725.6 508.6 397.4 37659.74 48050.56 55915.2 40333.39 42530.84 42886.31 45351.16 10946.9 20544 21495.6 15937.74 16707 13148.22 9430.05 4710.55 6214.36 7127.67 7758.96 8858.58 8143.46 6315.26 3446.24 2512.4 2125.3 1935.1 1365.4 735.7 845.6 615.2 407.9

中国未来“第二次人口红利”探讨--基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分析

中国未来“第二次人口红利”探讨--基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分析

中国未来“第二次人口红利”探讨--基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分析张现苓【摘要】我国人口形势的新变化直接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在人口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开展关于第二次人口红利的讨论和研究非常必要。

本文在以往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定位分析我国储蓄率的高水平特征,从人口变化、政策、社保等多个角度探讨未来储蓄持续走高的可能性,并利用全国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重点分析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发现老年抚养比与居民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文章得出结论,“第二次人口红利”在我国难以实现,抓紧开发第一次人口红利、拉动经济增长才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

%The new changes of China’s population in the future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economy’s potential and vitality,in-dicating that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iscuss and study on the Second Demography Dividend in the dramatic changing pop-ulatio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s aimed to analyze China’s high level household saving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and the probability of its continuous rising in the future from views of population change,public policy,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addi-tion,this paper plays much attention to analysis of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and household saving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using the Fixed-effects Estimation Model,results show that old dependency ratio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related with household saving. The conclusion is that,the Second Demography Dividend has muchdifficulty to come true in China,grasping the first demography dividend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has much more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China.【期刊名称】《西北人口》【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6页(P27-32)【关键词】老年抚养比;居民储蓄;第二次人口红利【作者】张现苓【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湖南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湖南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万5元3217000
万4元7623000 万42元06992801000000 万2元3222000
2200002年2年 城城乡镇居民居人民民币人储蓄民存款币(年储底余蓄额存) 款19(4年7底50余00额) 2220000001年10年年 城城城乡镇镇居民居居人民民民币人人储蓄民民存款币币(年储储底余蓄蓄额存存) 款款16((年2年0底底80余余00额额)) 2109090年9年 城城乡镇居民居人民民币人储蓄民存款币(年储底余蓄额存) 款18(7年4底22余00额)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6
由图表可得,1996~2010湖南省城乡居民在1996年至2010年期 间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不断上升,与此对应的是城乡居民年最终
8
万1元9475000 万11元68720428020000 万1元6884000
11999年8年 城城乡镇居民居人民民币人储蓄民存款币(年储底余蓄额存) 款16(8年8底40余00额) 万13元739200
1199998年7年 城城乡镇居民居人民民币人储蓄民存款币(年储底余蓄额存) 款13(7年3底92余00额) 1919979年6年 城城乡镇居民居人民民币人储蓄民存款币(年储底余蓄额存) 款12(2年4底68余00额)
数值
单位
时间 指标
4270.410年 最终消费%率
5200.909年 最终消费%率
数值 47.4 50.9

《改革开放》-教案设计

《改革开放》-教案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课程标准(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2.教材分析本课所述改革开放,是《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一课,是对前一课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又是对下一课邓小平理论的理论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主要讲述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

本课条理清晰,但理论性较强。

3.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进步。

他们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对一些史实的理解过于表面化,且本课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学生感到难以理解。

4.设计理念历史不是枯燥的年代记忆,而是曾经鲜活的沧桑变化,并在我们身边留下痕迹。

从热点话题入手,创设教学情境,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领学生走出历史,走近生活,体会人生。

5.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了解以下基础知识: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并进一步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3)结合相关史料和视频,创设教学情境,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理解我们改革开放的目的、内容与意义。

(4)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惠民之路。

(5)通过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认识到改革开放关系千家万户,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建国至今历年储蓄存款利率表141122

建国至今历年储蓄存款利率表141122
5.76
6.48
7.20
1982
4
1
2.88
4.32
5.76
6.84
7.92
9.00
4.68
6.12
7.20
6.48
7.20
8.28
1985
4
1
2.88
5.40
6.84
7.92
8.28
9.00
5.40
6.84
7.56
7.20
8.28
9.00
1985
8
1
2.88
6.12
7.20
8.28
9.36
10.44
11.52
13.68
1991
4
21
2.16
3.24
5.40
7.56
7.92
8.28
9.00
10.08
6.12
6.84
7.56
8.28
9.00
9.90
1991
7
1
1.8
1993
5
15
1.8
4.86
7.2
9.18
9.9
10.8
12.06
14.58
7.2
9.18
10.8
10.8
12.06
14.58
1993
12.60
14.40
12.60
1953
1
1
5.4
9.60
10.80
14.40
12.60
1954
9
1
5.4
9.72
10.80
14.40
12.60
1955

历年考研毛概材料分析题大全

历年考研毛概材料分析题大全

35、结合材料问答问题:材料1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原民建中央主席,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谈到我国政党制度,他深有体会地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

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

"海外有评论说中国的民主党派人士在政府任职多是"坐虚位"、"无实权",成思危说,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中国的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在担任化工部副部长的时候,我对自己负责范围内的工作是完全有权作出决策的。

作为全国人大常会副委员长,我负责证券法、农村金融的执法检查。

我和中共党籍的副委员长一样,也是独当一面的。

"材料2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共有18.7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当选各级人大代表。

其中,全国人大常委员副委员长6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5人。

2人分别担任国务院科技部、卫生部部长。

2007年有18人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央国家机关部委领导职务副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内容不断充实,程序逐步规范。

据统计,1990年至200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直接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就有287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或出席的就有85次。

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建议260多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9万多项。

如关于三峡工程、耕地保护、两岸"三通"、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沿线发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度数据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度数据
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年增加额亿元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年增加亿元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度数据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1978-2015
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年底余(亿元)
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增加额(亿元)
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年底余(亿元)
时间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亿元)
2014年485261.337659.74
2013年447601.5748050.56
2012年39955155915.2
2011年343635.8940333.39
2010年303302.49178413.9124888.642530.84
2009年260771.66160230.38100541.2842886.31
2008年217885.35139300.1678585.1945351.16
1997年46279.836226.7410053.067758.96
1996年38520.830873.217647.598858.58
1995年29662.323778.255884.058143.46
1994年21518.816838.74680.16315.26
1993年15203.512108.343095.163446.24
1700.9234.2
1363.2 2.2
487.5248.2
628.6217
504111.2
324.383.6
218.5103.3 163.154.4 122.929.1 91.536.1 138.5-23.7 37.532.9 17.211.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年增加额(亿元)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年增加(亿元)
18183.5224347.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9
其中:境内短期贷款
217480
21.8
境内中长期贷款
333747
11.8
2006-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03302亿
图“十五”时期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与增长速度
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和年增加额(1978—2006年)单位:亿元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一览(1952-2011年)
表2011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年末数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826701
13.5
其中:住户存款
351957
15.5
其中:人民币
348046
15.7
非金融企业存款
313981
9.5
各项贷款余额
581893
72.3
46.9
25.4
7.1
3.5
3.6
1967
73.9
48.9
25
1.6
2
-0.4
1968
78.3
50.3
28
4.4
1.4
3
1969
75.9
49.4
26.5
-2.4
-0.9
-1.5
1970
79.5
53.8
25.7
3.6
4.4
-0.8
1971
90.3
61.4
28.9
10.8
7.6
3.2
1972
105.2
69.6
35.6
14.9
8.2
6.7
1973
12.1
77.7
43.5
16
8.1
7.9
1974
136.5
86.7
49.8
15.3
9
6.3
1975
149.6
94.5
55.1
13.1
7.8
5.3
1976
159.1
100.6
58.5
9.5
6.1
3.4
1977
181.6
111.7
69.9
22.5
11.1
11.4
1995
29662.3
23778.2
5884.1
8143.5
6939.5
1204
1996
38520.8
30873.4
7647.4
8858.5
7095.2
1763.3
1997
46279.8
36226.7
10053.1
7759
5353.3
2405.7
1998
53407.5
41791.6
11615.9
7615.4
年份
年底余额
年增加额
总计
定期
活期
总计
定期
活期
1978
210.6
128.9
81.7
29
17.2
11.8
1980
399.5
304.9
94.6
118.5
138.5
-20
1985
1622.6
1225.2
397.4
407.9
324.3
83.6
1986
2238.5
1729.7
508.8
615.9
504.5
111.4
37.3
29
-2
5.7
-7.7
1961
55.4
2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
25.7
-10.9
-7.6
-3.3
1962
41.1
25.6
15.5
-14.3
-4.1
-10.2
1963
45.7
29.4
16.3
4.6
3.8
0.8
1964
55.5
37
18.5
9.8
7.6
2.2
1965
65.2
43.4
21.8
9.7
6.4
3.3
1966
7691.7
1549.9
2121.8
1780.5
341.3
1992
11759.4
9425.2
2334.2
2517.8
1733.5
784.3
1993
15203.5
11971
3232.5
3444.1
2545.8
898.3
1994
21518.8
16838.7
4680.1
6315.3
4867.7
1447.6
58788.9
28121.7
13233.2
7432
5801.2
2003
103617.7
68498.7
35119
16631.9
9674.5
6957.4
2004
119555.4
78138.9
41416.5
15929.4
9640.6
6288.9
2005
141051
92263.5
48787.5
21496.8
1954
15.9
9.8
6.1
3.6
3
0.6
1955
19.9
13.3
6.6
4
3.5
0.5
1956
26.7
15.6
11.1
6.8
2.3
4.5
1957
35.2
19.6
15.6
8.5
4
4.5
1958
55.2
23.9
31.3
20
4.3
15.7
1959
68.3
31.6
36.7
13.1
7.7
5.4
1960
66.3
1987
3081.4
2361.3
720.1
842.9
631.6
211.3
1988
3822.2
2848.5
973.7
740.8
487.2
253.6
1989
5196.4
4215.4
981
1374.2
1366.9
7.3
1990
7119.8
5911.2
1208.6
1923.4
1695.8
227.6
1991
9241.6
14127.2
7369.6
2006
161587.3
103011.4
58575.9
20544
10777.3
9766.7
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和年增加额(1952—1977年)单位:亿元
年份
年底余额
年增加额
合计
定期
活期
合计
定期
活期
1952
8.6
4.8
3.8
1953
12.3
6.8
5.5
3.7
2
1.7
5473.7
2141.7
1999
59621.8
44955.1
14666.7
6253
3198.5
3054.5
2000
64332.4
46141.7
18190.7
4976.7
1310.3
3666.4
2001
73762.4
51434.9
22327.6
9457.6
4144.5
5313.2
2002
869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