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第八章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及趋势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其主要特征;了解战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掌握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以及在其指导下不同的旅游业发展类型的主要特征,正确认识它们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了解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制定的依据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教学重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特征及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虽然都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发展,但是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因为:第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第二,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模式不同。经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中,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两大类。其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又有不同的现实模式,第三,不同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也会产生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者对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

从我们能够掌握的资料来看,旅游发展模式的一般性研究并不是国际旅游研究的重点,国际旅游研究者主要是从具体的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角度,来总结当地旅游发展的经验与问题。由于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差异较大,所以,这种研究相对来说比较个案化,虽然,一般发展规律包含在其中,但缺乏对总体的概括和类比。也有一些研究者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如城市旅游模式、乡村旅游模式、海滨度假旅游模式、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模式等等。”

国内研究者更习惯从总体提出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这是由于中国旅游发展的相对落后,使得研究者更加重视对其他经验的借鉴。(据田里《旅游经济学》322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张辉《旅游经济学原理》154页,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研究者往往从国家政策和整体发展计划的角度来分析,有时,甚至将旅游发展模式等同于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来进行讨论。这种研究有利于从宏观层面把握特征,不足是忽略了旅游非常规发展中的差异和问题.尤其忽略了旅游消费模式、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1、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驱动型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

其一,这种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发生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长期受控于政府,或者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多。

其二,同时,这些国家或地区往往因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因而,存在着希望实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追赶情结”。

其三,由于本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国内旅游没有起步,旅游收益的主导消费群体为国际旅游者.

其四,旅游发展的主要收益并不主要回馈于旅游业发展自身,而是更多地用于国家急需的其他方面的发展。

其五,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由于给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外来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比较融洽,甚至使当地人产生一种“旅游

盲目祟拜”心理情结。

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资金收入,同时,在借助国外资金和服务来提升本国的旅游业管理水平时,能够引进国外旅游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加速本国向世界的开放过程,因而,从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更容易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尽快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和发展的突破口。

其缺点是,这种发展模式往往忽视旅游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在快速增长目标和利益的驱动下,容易造成对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的破坏,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损害结果,进而损害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2、旅游发展的市场调节驱动型模式——发达国家模式

其一,这种模式主要发生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这些国家的发展是市场机制调节的结果,它们的市场运行和调节机制都比较健全,它们对市场机制的配置效率有深刻的理解。

其二,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的发展目标并不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它主要的目标在于满足本国居民(及国外旅游者)的休闲与享受的消费需求。

其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由社会发展内在需求的演变而发生进化的。

其四,这种旅游发展模式虽然也给当地居民带来利益上的好处,但是,当地居民有时会因为自己的平静生活和原有生存环境被大量外来游客所打扰,因而,当地居民会与外来游客产生抵触,并引发对发展旅游认识的矛盾心理。

(三)、两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比较

1、发展旅游业的目的不同

这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实际上是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待旅游发展的宏观目标不同的具体体现。

(1)、从经济发展中国家来看,它体现了一种追求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的波及效应。

(2)、从经济发达国家来看,它体现了民众对后现代化享受生活方式的追求。

2、经济发展观不同

这两类旅游发展模式由于对待旅游发展的目标不同,因而,它们之间的发展观念也许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理论上讲,实际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

(1)经济增长驱动型发展观。经济增长驱动型发展观是指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国家、地区和企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

(2)双重动力型发展现。双重动力地发展观是指从社会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既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功能,又考虑其经济功能。

(3)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指旅游业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利益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业发展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观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模式比较

二、国外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实际比较

(一)传统视角:不同体制下旅游发展模式的实际比较

1、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是经济发达国家旅游发展模式,它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挪威、日本等国。

(1)经济发展特征: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一般在5000美元以上;第二,服务业在国内总产总值中所占比例高,一般在50%以上;第三,旅游收人相当于商品出口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5%—10%之间第四,国际旅游收入小于旅游支出,旅游国际收支平衡呈逆差。

(2)美国模式的特点。第一,追求外汇收人并非是发展旅游的主要目标。第二,旅游管理体制以半官方的旅游机构为主,而管理职能主要是推销与政策的协调。第三,旅游经营体制以大公司为主导,小企业为基础,行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些国家中旅游企业几乎全是私营或其股份以私营部门为主。第四,国际旅游收入小于支出

(3)美国模式宏观管理上的几个趋势。第一,更加重视旅游事业的重要性第二,更加注重国家旅游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第三,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消除旅行的障碍

2、西班牙模式

西班牙模式是旅游发达国家或地区不同于美国模式的—种,包括奥地利、瑞士、希腊、意大利、摩洛哥、埃及、突尼斯、泰国、土耳其、墨西哥、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或地区。

(1)国家或地区的特征:第一,地理位置具有优势,或靠近海洋相邻;第二,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第三,国民经济比较发达;

(2)西班牙模式的特点。第一,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第二,旅游发展速度快第三,国际旅游收支呈顺差第四,以大众市场为目标(3)主要趋势第一,旅游产品多样化第二,重视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3、印度模式

印度模式是最不发达国家旅游的模式,包括巴基斯坦、尼泊尔、肯尼亚、坦桑尼业、卢旺达、冈比亚和不丹等国家。

(1)经济发展特征。第一,国民经济十分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420美元以下第二,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第二,工业与服务业均处于低水平。

(2)印度模式的特点。第一,有特殊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受其经济落后的制约;第二,远离主要客源国使旅游业规模难以扩大;第三,旅游管理体制难以发挥作用;第四,国营企业发挥着主要作用(3)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经济落后限制者旅游业的发展。第二,大量外汇流出。第三,对自然和人文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和影响

4、岛国模式

这里的岛国不包括前面提及的诸如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新西兰等经济发达、面积比较大的岛国,而是指那些面积比较小、人口较少,历史上曾是西方某个国家殖民地的岛国。属于岛国模式的国家巴哈马、牙买加、巴巴多斯、塞浦路斯、马达加斯加、斐济、马尔代夫、多米尼加与海地等同家。

(1)经济发展特点。这些岛国经济状况差异很大,一般为中等水平。

(2)岛国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有着比较充裕的客源市场第二,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3)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旅游业发展使国家经济主体倾斜,潜在着很大的危机。第二,旅游收入的一大部分又漏出本国。第三,旅游业的发展以文化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二)新视角:旅游业管理模式的实际比较

传统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方法未考虑对旅游业本身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的研究,众所周知,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必须与其他相关产业密切配合,按比例协调发展。为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旅游管理机构,提高宏观调控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纵观世界,不同国家根据本国国民经济发展持点和在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均设置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旅游管理机构。

1、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在发展旅游业的历程中,几乎所有国家都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执行政府主体在本国旅游经济活动中的职能,而最为常见的专门机构是国家旅游管理机构。

2、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的类型。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该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旅游产业发展规模、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存在下面几种类型:(1)最高级的全国旅游决策与协调机构;(2)部(局)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3)旅游与其他部门合成一个综合性部门;(4)其他。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采取非中央机构模式,即最高旅游管理机构不属于政府部门序列,经费由政府全部或部分拨款,或由大国有公司管理旅游业,或由私人企业经营,政府不进行直接管理。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模式,如伊拉克、爱尔兰等。

3、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的特点

从各国、各地区旅游管理机构的设置看.大体有以下特点:(1)在欧洲

和美洲地区,旅游业通常由国家经济事务部或产业与贸易部掌管。(2)旅游在政府序列中的地位稳定性不够强。旅游管理部门变化频繁,国家旅游局不断从一个政府部门向另一个政府部门转移。(3)从经济产业角度设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国家经济发达水平密切相关。其一,收人水平越高,旅游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就越密切、其二,收入水平越低.越有可能重视旅游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三,在经济欠发达国家,交通最可能制约旅游业的发展(4)东亚地区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有所升格。随着亚太地区旅游业在全球旅游市场上的崛起,以及旅游经济功能的日益强人,部分国家适时提升了其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规格,以便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4、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的主要功能

核心职能有:提供一般旅游信息、旅游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旅游政策、旅游产品定级。

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则和方式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

1、概括性。概括性是指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原则和方式的高度理论概括和理论抽象,它全面而概括地体现了旅游产业在一定时期发展的主导思想和本质特征,反映了旅游产业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要求和发展方向。

2、阶段性。阶段性是指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总体发展原则和方式。

3、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来源于阶段性,即在特定的阶段内,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一旦确立,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和方向应维持不变,使其保持相对稳定,以充分发挥该模式的功能,获得相应的旅游经济效果。

4、特指性。特指性是指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

会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历史发展进程和自然环境状况来确定。

第二节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确定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

(一)、我国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

从长期的意义说,我国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十分优越。这是因为:

1、我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种齐全。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0公里,横跨60多个经度,南北相距5500公里,纵越39多个纬度。

2、我国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

首先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2.12亿人次,这庞大的群体,无疑特成为我国旅游市场上最充足可靠的客源。我国5500万海外侨胞(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他们素有爱国、爱乡的传统。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入境接待人数逐年递增,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2029.2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025.51万人次,香港同胞7019.38万人次,澳门同胞2573.41万人次,台湾同胞 410.92万人次。2005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为292.96亿美元,2005年,全国国际国内旅游业总收入7686亿元。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2003年的世界旅游组织(WTO)第15届全体大会上则表示:WTO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同时中国也将有1亿公民出境旅游,因而也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客源国。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旅游市场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将日益广阔。

3、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不仅传统工业门类齐全,而且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电信、金融、房地产等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4、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

随着旅游综合功能全面发展,增长点的特征日益显现,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趋显著,国家对旅游业的认识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两次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确定了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位置。在《决定》中,旅游业第一次被列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第二次飞跃是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房地产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我国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在发展旅游产业上虽然具有很优越的条件,但也面临着不少因难。主要有:1、生产力发展水平低;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3、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4、旅游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5、传统的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通过分析比较世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选择在政府主导下的适度超前的、推进型发展模式。

1、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因此,政府宏观调控的程度比较高,以此来弥补市场缺陷.从而加速市场的发育和成熟。由此我国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2、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采取适度超前型发展模式。(1)适度超前

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含义。适度超前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超前。其次是适度,在发展速度上要略快于国民经济及工农业的发展,但必须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如民航、铁路等产业的发展相协调不能盲目超前。(2)我国采取适度超前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采用推进型发展模式。中国社会经济情况和人们消费水平决定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只能采取推进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即由国际旅游向国内旅游推进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比较相对滞后,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国内旅游还未形成大量的需求。为了获取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外汇和促进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主要发展入境旅游,不提倡、不鼓励发展国内旅游。在国际入境旅游的影响和带动下,一部分收入水平较高的居民率先产生了国内旅游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境旅游逐步产生,现已形成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并且获得了显著发展。

4、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选择在政府主导下的适度超前的、推进型发展模式的正确性

首先,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现有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即从现时的经济实际情况出发。旅游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必须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依托。很显然,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还不足以为国内旅游业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条件,因而发展旅游业只能走吸引境外游客的路子。而改革开放正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方面改革开放为旅游业吸引来大量客源;另一方面外资的流入又为我国旅游设施的建设注入了资金。从现代经济发展观来说,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需求的增长为前提,即需求的不断增长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其次,旅游经济的发

展也必须以旅游需求的增长为前提。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很弱,而境外旅游需求却十分旺盛.这就促成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自然以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为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需求也开始兴旺起来。到目前,国内旅游的经济贡献率已达我国旅游经济产值的70%,成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所以,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便在政府的主导下走上了超前的、推进型发展道路。

总之,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属于在政府主导下的超前的、推进型发展模式,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国内外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具有客观的必然性。

二、我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实施

(一)模式的提出

1995年,国家旅游局下达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通知,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从1997年开始,正式明确提出了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

(二)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实施阶段

1、中央重视阶段

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这10个月中,连续讲了5次旅游发展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出版了《邓小平论旅游》,国家旅游局也明确了“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这一提法。中央领导到各地考察工作,都会提到旅游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在80年代,从1979年到1986年以国务院的名义召开了四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一系列重视旅游的政策相继出台,包括确定每年给旅游5亿元的投资。2000年,国务院组建了假日旅游部际协调机构,使假日旅游市场秩序法制化。

2、地方重视阶段

到了80年代下半期90年代上半期,进入到第二阶段,即地方重视。这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旅游的优势不断发挥的结果,也是各地在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进行比较和选择的结果。所以地方重视旅游的积极性大为高涨,普遍重视。

3、共同重视阶段(即现阶段)

即现在这个阶段。中央和地方共同重视,而且力度也非常高,各个部门对旅游的支持和以前已经截然不同了。中共中央明确了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地位,明确了在产业结构调整里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宏观政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家普遍感觉到旅游优势的发挥和发展的前景,应该重视旅游。

(三)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表现

1、政策的制定

方针、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是政府主导的主要职能。如调休制度。为使假日更为集中,从1999年开始实施春节、五一、国庆三个黄金周,集中休假7天,为中长线旅游提供了时间。

2、周期调控

周期性是任何经济系统都具有的内在特性,为了使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各国政府都会干预经济领域,减少周期性带来的损失。旅游需求具有季节性,而旅游供给具有刚性,因此旅游经济也会出现季节的波动。

3、设施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政府要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弥补市场缺陷。

4、投资引导

引导和保护投资行为,是通过政府的力量来扩大旅游生产力规模。如

1984年,“五个一起上”政策明确了个人可以投资旅游。

5、市场推广

政府主导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有利于整体旅游形象的策划、设计与推广,因为旅游产品的促销首先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促销,其次是旅游产品的促销。与其他国家旅游促销费用相比,我国用于旅游促销的费用还很少。如目前,中国平均每个过夜海外旅游者的宣传促销投入仅为2元到3元人民币,而国际上的平均水平为5美元。

6、环境营造

主要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建立预警机制来应对危机事件。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1、从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先导,然后向中心城市以外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逐渐推进的。

2、从资源的开发与产品生产组合看。旅游产品由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种旅游产品推进。

3、从旅游组织和旅游的运作方式看。旅游形式由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旅游居优势、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相结合的方向演进。

4、从旅游设施的建设看。由于旅游发展的市场对象是国际旅游者,为了符合目标市场需求,在中国的旅游发展进程中,首先是以高等级设施为主,而后由高档设施向中、低档设施推进,最终形成以中档旅游设施为主体,高、中、低档结合的旅游设施体系

5、从政府的管理看。旅游产业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主要进行微观的支持和管理向宏观的调控和管理演进。从总体来说,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受计划体制和部门管理的制约和影响,政府对旅游业是微观的支持和管理占主要位置。

第三节世界旅游经济发展与趋势

一、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状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呈现如下主要特征:

1、世界旅游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

2、世界旅游经济的产值不断增长。

3.世界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在不断增大。第一,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在不断增大。第二,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还表现在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在不断扩大。

二、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

1、世界旅游经济的增长将继续快于全球经济的增长。第一,居民用于旅游消费支出的增长快于其消费总支出的增长。第二,政府用于旅游消费支出的增长快于政府总消费支出的增长。第三,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用于旅游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社会总投资额的增长速度。第四,用于旅游的净出口物品的产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国际外贸净出口物品的增长速度。

2、世界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呈增加趋势,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增长速率呈减缓趋势。这是因为其他行业应用高新技术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快。旅游业虽然也在不断地采用新的科学技术,但毕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3、世界旅游产业为全社会提供的就业人数呈增长趋势,但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创造的旅游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成本提高)

4、在世界旅游产业中、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旅游收支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保持顺差并呈逐步增加趋势,发达国家的国际旅游收支也逐步由逆差转为顺差。

5、世界旅游产业中,各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在过去十年中其变动趋势是、从增加量看,欧洲、北美和东亚太地区排在前列;从增长速率看,以南

亚和非洲地区最快。

第四节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一、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现

(一)经济动力型发展观

1、经济动力型发展观的含义。经济动力型发展现是指从经济或产业角度出发,国家和企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

2、经济动力型发展观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在经济动力型发展观指导下,旅游业发展一般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旅游业的发展以入境国际旅游为主。第二,政府主导下的超常规发展。第三,外延型的数量扩张。其主要特点是以旅游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换取旅游业产值的数量增长,是一种外延型的数量扩张。

(二)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1、双重动力型发展现的含义。双重动力型发展现是指从经济和社会相结合的角度,既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功能又考虑其社会功能的发展现念。

2、双重动力型发展现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一,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的。第二,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在正常情况下主要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等机制进行,政府很少干预,只在特殊情况下,政府才采取某些限制措施,如提高旅游税收、限制居民出境旅游所携外汇数额等。第三,旅游业发展的规模较大,速度相对较低,但质量高。效益好。

(三)可持续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现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现是指旅游的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观念。

2、可持续发展现下旅游业发展的特征。第一,政府主导下的循序渐进发展。第二,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发展。第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发展。

二、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一)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所作的长期谋划和指导原则。

主要内容有:第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它是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指标、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要求等;

第二,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赂目标的对策、途径和手段,即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对策、途径和手段主要为:旅游产品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人才的培养以及资金的筹措等。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三个层次,即全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和旅游企业经济发展战略。

(二)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

第二,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开发潜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资源状况是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有直接影响。

第三,旅游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意味着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不同,这对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也有影响。

总之,影响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因素除上述三个主要方面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旅游市场需求与格局、周边环境利国际环境等。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适度超前战略

1、适度超前战略的含义

适度超前战略包含三层含义。首先,是指在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在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其他产业(如民航、铁路等)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略高于回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其次,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适度超前,即在旅游资源丰富、配套设施相对完备、可进入性强、商业价值高、经济效益比较好、发展旅游比较利益显著的城市和地区超前发展,而那些暂时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不能盲目超前。最后,是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整个阶段的适度超前,并不排除在个别年度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的情况。

2、采取适度超前战略的主要原因

第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三,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已有设施为旅游业发展适度超前奠定了基础。我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不仅非常丰富、而且很具特色,对境外游客吸引力很强。建国后,我国先后建设了一批旅游住宿设施,加上政府的主导作用,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是有保障的。第四,我国旅游客源市场广大,旅游需求旺盛,它为我国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第五,改革开放为引进外资和技术创造了条件。发展旅游业需要投人大量资金,尤其是在发展初期阶段,所需资金更多,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和地面设施建设,这对国家经济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旅游业率先和大量引进外资,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使旅游投资多元化,为旅游业适度超

前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

3.适度超前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效

第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二,旅游产业的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目前已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三,旅游产业的效益稳步提高。第四,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行业,其发展也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由联合国组建的高级专家委员会在1987年主持制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纲领性文件中提出的定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实现人口、环境、资源、技术和制度上的协调统一。在经济发展上,既要重视数量上的增长,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资源的节约;在生态环境上,既要注重保护,更要使保护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在社会发展上,既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又要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61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国家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我国旅游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赂既是国家经济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旅游是满足人们较高层次需要的活动,它的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高度相关。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不断维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提高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一目标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

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在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会上通过了《可持续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会

议强调;(1)认识旅游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不够,还应认识旅游对环境保护的依赖性;(2)发展旅游要立足长远,克服短期行为,(3)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持续发展;(4)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应与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发展相协调,(5)21世纪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在旅游规划的制定,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制定,以及基础研究和宣传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使我国旅游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推进。

最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战略对策研究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战略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国内旅游业现状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7个方面对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旅游业发展趋势对策 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从旅游者年龄结构看,以中青年散客为主,老年组团为辅。2000年以来,散客旅游者比例处上升趋势,占80% 以上。在国内,由于单位公费旅游为主,故中青年业务骨干结合业务的旅游居多,而老年人旅游仅仅是其中少数人为主的行为。 从旅游者的费用来源看,以公费旅游为主,自费旅游为辅。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教师、学生等的度假旅游和各种公务旅游。 从地域分布及客源流向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及县镇为辅。由于我国经济往来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一些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 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旅游者获得出游信息的途径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受访旅游者来说,最赞成由单位出面组织出游,亲友同事的介绍以及旅行社/旅游公司的推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捕获他们出游的眼球,而对于时下电视电台等媒体报道以及报刊、旅游书籍等传媒的宣传则不是特别敏感。 文章从两个方面分析以上结果,第一,受访者对于单位组织出游的高度信赖和支持。所以对于员工来说,单位组织的出游基本上会占据他们以往所有出游的大部分比率,这让受访者把票投向了单位组织。第二,诚信度方面决定了媒体广告宣传的不受欢迎。从心理特点上来说,人们对外出旅游都比较谨慎,他们愿意依赖眼见为实或者周围可信赖人的亲身经历来做出决定。 (二)旅游者选择出游方式的分析 图2显示受访旅游者出游时的方式及其占比情况,与家人一起(26%),单位集体出游(23%),与朋友结伴而行(22%),这三种方式对于他们是不错的选择,而参加旅行社(19%)方式也是除上述三种之外的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但对于独自出行这种现今流行的出游方式,旅游者的反应则非常冷淡。究其原因,大多数的旅游者更愿意集体活动,因为旅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饱览秀美风景的同时,身边有亲人、朋友相伴,其满意度高。因此,受访者对独行的选择会慎之又慎。 (三)旅游者选择出游交通工具的分析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调研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世界旅游业从形成到发展,现在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将是旅游业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者将达到空前的规模,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旅游者将把他们的足迹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不同,但就整个国际旅游业来看,将出现下列发展趋势。 (一)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0年底,国际旅游人次可望达到6.6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旅游收入将增至5000 亿美元,旅游业将取代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1992年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根据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及纳税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证明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产业的态势正在形成。因此,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指出: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部门,共产生 1.27亿个工作岗位,约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6.7%;旅游业是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增值额已达到14490亿美元;旅游是各国财政中主要的纳税产业之一,全世界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纳税总额高达3030亿美元。旅游业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仅是产生的产值和提供就业岗位的贡献,它同时还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将向东转移 欧洲和北美是现代国际旅游业的两大传统市场。在80年代以前,它们几乎垄断了国际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和收入都占世界总数的90%左右。80年代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一批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国际旅游业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新的分配组合。尤其是东亚、太平洋地区,近些年来,国际旅游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7.5%。预计到2010年国际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9亿。在迈向21世纪的发展中,欧洲和北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份额将呈进一步缩小之势,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去邻国度假者必定会增加,区域性国际旅游将大大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也相应东移,使亚太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业的“热点”区域。从中国的情况看,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平均每年以11%的幅度增长。1998年旅游入境人数达6347.84万人,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趋向分散化 长期以来,国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在地区结构上一直以西欧、北欧和北美为主。这两个地区作为现代国际旅游的发源地,其出国旅游人数几乎占国际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左右。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中,除亚洲的日本、大洋州的澳大利亚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在线旅游格局鲜明,巨头之下无完卵 2018年是中国在线旅游二十年的收局之年,风云变幻,群雄割据,在2018年末迎来了同程艺龙的上市,但是已经无关大局了,在这个格局鼎定的一年中,携程依然是在线旅游的龙头老大,但是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在互联网的国度中,“消灭你、但与你无关”的跨界威胁从未停止,即使是携程这样的老大,也面临着跨界巨头来势汹汹的威胁,在在线旅游的格局中,携程去哪儿、美团点评、阿里飞猪将会在2019年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市场格局,场景迁移成为重要手段,在巨头之下,资本寒冬带来的是在线旅游企业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真正艰难时刻。之所以说场景迁移非常关键就在于随着手机里app越来越多,很多非常用场景的app就会被弃置甚至删除,常用场景的app才得以保留。携程因为是是行业龙头,且在酒店、航空、景区、游记攻略等方面都有联动效应,且它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折扣力度大,才得以在手机中保留。携程2017年年度销售总额(GMV)达到6000亿,是行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其他的在线旅游企业,诸如马蜂窝、同程艺龙、途牛、驴妈妈、众信

等无论是在资讯还是在SKU方面远远不及携程,跨界巨头进入旅游业后,首先承压的就是这些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成员,面临app被删除的可能性巨大。 如果把餐饮娱乐等泛休闲旅游进行合并的话,美团点评这一巨头就进入了视野,从2015年开始,美团点评在酒店、景区等领域陆续发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美团点评在餐饮端的良好应用场景,成功的绑架了一大批都市人群,使之成为都市人群的必备app,在场景迁移中,由餐饮向泛旅游的酒店、景区的迁移较为平滑,而且积分通用、激励券互动等都能够带来良好的转化效果,这种场景的迁移极易被使用,配合专业化团队,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带来客户,这也是华南区美团点评在长隆门票销售代理逆袭携程的重要原因。 因此,美团点评虽然在目前的在线旅游中份额并不太高,但是未来的发力不可小视,2019年这种资本寒冬中,这样润物无声的巨头介入,更添行业压力。 阿里飞猪的成长则是依托于阿里集团,能够充分享受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蚂蚁金融、阿里白条、借呗、花呗……等整个阿里系的资源,2016年阿里飞猪的年销售总额达到1000亿,2018年双11,购买旅行商品的用户同比增长了30%;机票公务舱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0%,据阿里飞猪负责人介绍,阿里飞猪预计到2020年GMV将达到万亿。

信息化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信息化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正文】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计算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旅游业,作为一类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将如何适应信息革命的挑战,未来的旅游业如何发展,都是旅游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业主要由旅游代理商、旅游供应商、旅客三个因素组成。旅游方式主要分为散客旅游和旅行社组团旅游两种,采用传统的旅游接待方式,旅游中的许多工作是由人的密集劳动来完成的。其特点是: 1.营销手段以传统的旅游营销方式为主,即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介广告宣传的手段认同企业根据技术人员自身设想或意愿研制产品,但效果往往难尽人意,而且成本高。 2.商品交易旅游业的商品交易都是通过现金交易完成,顾客随身携带现金,既不安全,也比较烦琐。 3.联系方式旅游接待方式主要通过电话、电报、传真进行联系,时间长且费用高。 落后的旅游管理手段及方式,严重制约着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正在使资本经济变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旅游经济在相应地受到了冲击的同时却也赢得了发展的机遇。旅游经济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完全可以适

应并有必要走上信息化的道路,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旅游业信息化的必然性 信息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业的信息密集性(Information —Intensive)是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旅游业的信息密集性决定旅游业的信息发展道路 从旅游活动的方式看,“在旅游市场流通领域活动的不是商品,而是有关旅游商品的信息传递引起的旅游者的流动”。[1 ]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的核心是信息,因此,对旅游企业来讲,收集、整理、加工、传递信息是重中之重,这是旅游商品的无形性、不可移动性和非贮藏性决定的。无形的旅游产品在销售时是无法展示的,而且通常是远离消费地点被预先销售,因此,信息传播对旅游业而言至关重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食、宿、行、游、购、娱并不是在物质上传递给旅游代理商,并且将它们贮藏并出售给旅客;相反,其交流和传递的是有关服务的可获得性、价格、质量、位置、便利性等方面的信息。同样,在电子货币应用广泛的国家,真正付款的通常不是通过代理旅游商传送给供应商,佣金也并非从旅游供应商直接传送至旅游代理商,而是通过信用卡或电子支付手段将借贷的信息输出去。旅游经营管理者之间的联系也不通过产品,而是通过信息资源,同时伴随着数据流和资金流。可见,信息是旅游业内部诸环节保以联结的纽带。 旅游业信息密集性的特点还可以从旅游业的脆弱性来分析。从外部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全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着力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为了全面理解如何转变、在哪些方面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必须弄明白什么是“旅游产业现代化”,从哪些方面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 现代旅游业是对传统旅游业的继承、创新和提升,但又具有与传统旅游业所没有的新特征、新业态、新功能。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征是:一、旅游资源。二、旅游产品。三、客源市场。四、科技支撑。五、旅游企业。六、产业队伍。七、产业形态。八、与自然环境关系。九、产业功能。十、国际合作。虽然现代旅游业比之传统旅游业有着如此多的优点,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和平环境也日益稳定,生态旅游提上日程,可持续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旅游理念也从“人类中心论”转变为“生态中心论”。并且现在人们旅游的自主性占据着人们旅游心态的大半,各类自驾游等陈处不穷。种种这些,让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也变得多种多样。 总得来说有以下几种趋势:1、旅游多样化、大众化趋势。2、文化性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3、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4、旅游服务逐渐向人性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5、旅游业科技化趋势日益突出。这几种趋势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优点,但必须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这里所分析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它需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就是从形式,第二就是内容。因为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体验生活。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旅游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形式上:(1)自助游等旅游形式将越来越普遍。自助游有这么几个形式: 1.完全自助游:不需要旅行社参与,但所有行程、票务、食宿都需要自行安排; 2.不完全的自助游,最为常见:只是借助旅行社或一些专业的旅游预定组织(如携程、希尔顿预定中心等)进行订住宿、交通票和门票,其他的则可以自行安排也可以有选择地找旅行社帮忙。 3.参加一些自助游团体,如车友会之类的。这类形式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旅游者越来越不满足多年一贯制的观光旅游,而希望能够在旅游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积极的探索、参与和休息,人们将更加重视精神疲劳的消除。人们消费是为了实现自我爱好,为了自由娱乐,表现丰富的感情等。传统的观光、娱乐等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方式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文化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将应运而生。(2)体验式旅游方式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游客需要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对环境影响小、附加值高的旅游方式,游客通过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获得畅爽旅游体验,实现自我价值。是一种以追求心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2008-5-16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

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据《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数据显示,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3.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1.9万亿元,而居民出游率也将要由2010年的1.4提高到2015年的2.25。我国旅游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旅游地产也逐年升温。 在中国住房制度改革迈过30年之际,万科、万达、恒大、绿地、保利、富力等全国一线房企近年“华丽转身”,纷纷加大旅游地产拓展力度,实施多元化布局。 中国旅游地产发展现状 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旅游地产的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克而瑞2014年数据显示,2013年开始进入一个全面的资源整合的阶段,这个阶段中复合型旅游地产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目前国内旅游地产市场开始变得理性和成熟,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旅游市场将会迎来一个黄金的发展期,而政府颁布的系列政策,也积极推动着中国旅游地产的发展。 旅游地产迅速的发展从数据统计中得到了印证,2012年底全国旅游地产项目有2259个,而到2013年年底的时候,中国旅游地产的数量总量达到了5299个。从消费者对旅游地产的形式的偏好上来看,海景、湖景、山地、温泉等自然旅游是最受市场关注和欢迎的,据调查显示,63%偏向于海景,45% 是偏向于湖景资源,29%是山地资源。 就目前旅游地产发展现状来看,旅游地产主要有以下三大发展模式,第一类以自然资源为主。如三亚,它主要是依托海资源打造的旅游房地产,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京汉置业集团在河北白洋淀健康产业项目。第二类以商务性的旅游资源为主,其中代表作是海南的博鳌,结合会议商务相关的资源来进行再开发的产品。第三类则是非资源性的度假项目,其本身资源并不一定丰富,但是规模足够大,拥有自然的山景和水景,很多人造的题材可以提供,如华侨城、长隆。 中国旅游地产存在的问题 在旅游地产旗帜飘扬、红红火火的大好形势下,却不能忽视其背后因为快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丽江旅游业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由云南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1998年以后,丽江抓住′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树立丽江旅游品牌。1999年到丽江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内容摘要 本文叙述了中国旅游业从入境旅游到国内旅游直至现如今可以出境旅游,之间一次次的跨越,一次次的改革。最后说明只有发展好科技才能使旅游业继续兴旺发达。本论文主要从网络上和各大报纸上调查,从中了解到了我国旅游业一次次大的跨越,科技的提高对旅游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旅游业的提高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持续发展旅游业,必须不断完善和提高科学技术。 关键词:旅游业、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科技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一、简述旅游业 旅游是在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的一种新的消费行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内涵的群体活动。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业是以旅游市场为对象,有偿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所有行业和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旅行社、交通客运部门和以旅馆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居于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因而也构成为三种类型的旅游企业,即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者构成了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人口众多,国土辽阔、风景秀美,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过了和其他一些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一般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先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国际旅游,我国却先发展了入境旅游,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发展了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一)入境旅游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国家旅游局设立在外交部下,当时完全是出于外交的需要,旅游接待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友好国家的团体和友好人士,为其提供民间交往的便利方式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入境旅游。 1978年,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中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在这个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从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产业高度提出要积极发展我国旅游业.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旅游业,他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中国旅游业从70年代末开始崛起。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跟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由于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和经营趋向、消费趋向的种种因素不断变化且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世界旅游经济,旅游业将在新的变化中发展,在新世纪中呈现新的姿态。本文从分析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入手,及就所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旅游业现状;问题;对策;发展趋势

绪论旅游业起源 随着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剩余物归奴隶主占有,他们已不再满足生活起居上的享乐,而开始了以巡视、巡游为名义的享乐旅行。在旅行中,其臣仆簇拥前后,除随时侍奉外,实际上也起着旅行向导的作用。到了封建社会,除帝王将相的巡游外,还出现了士人、学子的漫游,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以求学为目的的教育旅行、以探险为目的的航海旅行、以经商为目的的跨国旅行等发展了起来。在这些旅游活动中,往往配有熟悉路途的人做向导,他们不仅引路,还介绍沿途的名胜、景点和当地的风俗民情。他们提供的服务在某些方面已有些类似于现代的导游服务。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运送了570人从莱斯特前往拉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往返行程22英里,团体收费每人一先令,免费提供带火腿肉的午餐及小吃,还有一个唱赞美歌的乐队跟随,成为公认的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在这次旅游活动中,库克自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可以说是现代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近代旅游业起步较晚。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先生在其同仁的支持下,在该银行下创设了旅游部。1984年以后,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社的数量增长很快,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第一章:目前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所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旅游市场长期受国家的高度保护,始终处于封闭状态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投人少、利润高、创汇多的行业,国家以垄断手段实行保护,如对作为旅游业龙头的旅行社不准外资染指,一直未允许外资以中外合资和外方独资方式经营,导致旅游市场迄今为止仍处于封闭状态。目前,我国主要经营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在世界范围内既缺少网络,实力又单薄,“守株待兔”,办法不多,以致统而不活。 二、我国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落后,国家投资少 “软”、“硬”环境都不够完善。由于财政困难,我国对旅游设施的资金投人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位于我国中西部的有些旅游景点,交通不够便捷,民航不能直接到达,或由于航班限制,客运能力差;铁路也经常处于超载状态运营;加上邮电传递、信息通讯也欠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 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个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四、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国际旅游业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国有企业享有经营特权,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使旅游业分散竞争力,在国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 五、旅游经营服务中诚信危机的现象比较突出 尽管我国旅游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不容回避的是旅游行业依然存在恶性竞争、欺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邮电 传递、信息通讯也欠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人说,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江山如此多娇,不愁无人问津。但事实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旅游及相关服务设施和完善的软、硬环境,是难以大量吸引客源的。 3、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 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个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前几年有一外籍老妇游客,由于景点内厕所恶臭而晕倒在里面。 4、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国际旅游业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国有企业享有经营特权,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且在体制上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旅游企业没有真正走入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制约企业的自我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在财政制度上各地分灶吃饭,地区间在为数不多的旅游投资上各自为政,市场分割,重复建设,并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更使旅游业分散竞争力,在国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 三、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国际旅游业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也即是作为国家内外两种经济体系的重要交接口。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国为了发展旅游业,对改善和优化各自的旅游环境,都在作出很大的努力,从而使旅游业形成了自己的行业特点。主要是: 1、旅游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的投入少、产出高。以我国为例,除国家对旅游业的投资外,主要靠自身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行滚雪球式的积累,我国在“七五”期间,旅游业的投入产出之比为1:4.6,旅游投入与旅游创汇之比为I:2.03,换汇成本低。同时,旅游业是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全球旅游业每年所创造的附加价值一直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启迪

摘要: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梳理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特点,预测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旅游业发展可资借鉴的启示。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4.2%,总额为9.2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

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 国 旅 游 史 期 末 考 查 论 文 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

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费倩倩20124050106 摘要:近年来旅游业迅速的发展壮大,预计在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旅游出入境人数最多的国家。然而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除了部分自然资源的开发外,便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而对这一部分的资源的开发,则关系到我国旅游形象的定位,历史文化传承与未来旅游发展的情况等。论文从旅游主体,历史文化本身和社会的要求三个方面研究了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怎样运用历史文化很好的服务于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游客心理旅游业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旅游从表层意思是指对体现国家历史人、事、物和各种遗迹的旅游。深层次意思是指在旅游的三要素中,旅游吸引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其文化内涵则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历史文化旅游中的旅游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吸引物。 历史文化与旅游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支柱,是旅游发活动进一步扩展的内核,可以从一些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很好的地方如西安,利用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来发展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很好的将其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旅游则是传承历史文化思想价值的最佳载体,旅游用其强大的文化传播作用将中国有价值的思想传播弘扬开来。 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一、对于旅游者来说 (一)历史文化在旅游的过程中有助于旅游者减缓压力 在当前社会,生存压力非常大,人们更多的选择出游来化解内心的压力,缓解疲劳的身心。忙碌的追求物质生活,失去了内心的信仰,心态的平和,精神世界的遨游。在旅游过程中历史文化的感染下旅游者可以沉浸在历史故事中,领略故事的艺术魅力,感受老祖先的生活,为人处世,丰功伟绩,精湛技艺和留于后人的思想教训等。这些无不给旅游者以净化心灵,抚慰伤痛,补充能量的功效。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 相关因素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 分院:经济与统计分院 专业班级:经统1501班 学生姓名:姜文钰 学号:1501020147 指导教师:毛雪莲 完成日期:2017年12月9日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们使用休闲时间的最佳选择之一。其次,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世界区域重心正向东方转移。中国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从国际游客接待量上看,2004 年以来,中国成为居法国、美国、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其中 2010-2012 年中国一度超过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第三,个性化、自由化成为新的趋势,使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业市场收入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因素程度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建立适合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内旅游业 Eviews模型旅游收入多重共线性

目录 绪论 (4)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4) 1.问题的提出 (4) 2.研究意义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日益凸显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能够促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增进国际交流的同时促进招商引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及促进经济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5) (二)研究思路 (5) 一、收集数据 (5) 二、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6) (一)模型介绍 (6) (二)变量的选取 (7)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由于旅游业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业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意义

【2019年整理】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1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 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 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 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009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 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 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 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 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 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 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 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 1.29万亿元,增长11.3%。《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 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2020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随着我国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旅游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预计到 2020年,全国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2%以上。 今年中国旅游市场形势总体看好 《201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认为,2010年中国旅游市场形势总体看好:国内旅游市场更加红火,出境旅游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