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1. 造句。

①不假思索:______。

②指手画脚:______。

2. 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①爸爸去书店。爸爸给我买课外书。

②我们在教室里。我们安静地学习。

③我们来到操场上。我们做广播体操。

④我们来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我们种下了一棵棵小树。

3.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我的家乡再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2)姐姐的容貌和声音都很好看。

(3)黄老师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和崭新的帽子。

(4)多读有益的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4. 句子练习。

(1)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用划线词语写句子)

(2)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①“它”是指______。

②“又”说明了______。“它”变成木地板后的感觉是______。

5. 按要求写句子。

(1)一群偌大的蝶娥闯进孩子们狭小的房间。(缩写句子)

(2)六年的小学时光转眼间飞快地过去。(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改成陈述句)

(4)假如生命是一朵花,就要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仿写句子)

假如生命是______,就要______。

6. 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词语分别用线连接起来组成通顺的句子。

小喜鹊挖个树枝睡大觉

小松鼠衔来松果造房子

小青蛙找来地洞当粮食

7.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2)天安门广场站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修改病句)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仿写句子)

(4)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仿写句子)

8. 用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海豚表演开始了,它一会儿腾空飞起,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在水面上漂浮。

9. 仿照例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1)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①飞舞的白雪像______,______。

②______的小草像______,______。

(2)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①______的小树在春风中______。

②火红的______在______。

(3)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①夏天的雨,带给庄稼的是一首______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______。

②春天的雨,带给______,带给______。

(4)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①它把______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______。

②它把______给了______,______。

10.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①______的大花园里有______的昆虫。

②______的肥皂泡______地飘荡在天空中。

(2)根据意思写诗句。

你看江上的一叶小舟,时常出没在江面上,真的很危险。

(3)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我愿做故乡小溪里的一块小小的搭石。(改成反问句)

②那一排排搭石在水中显得很晶莹。(改写成比喻句)

(4)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江上往来人,______。

②四海无闲田,______。

③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

④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

⑤大儿锄豆溪东,______。

11. 读下面的句子,用上划线的词语造句。

①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呼唤,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②尽管喜鹊的嗓音并不出众,但听到它的叫声,仍梦仍倍感亲切。

12. 根据要求完成对话。

黄霏霏向龙一鸣借了一本书,还书的时间到了,可她还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黄霏霏该怎样对龙一鸣说呢?

黄霏霏:龙一鸣,我想跟你商量件事情。

龙一鸣:可以,请说吧!

黄霏霏:______

龙一鸣:好的,没问题。

黄霏霏:______

龙一鸣:______

13. 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天游峰的景色是那么美丽,空气是那么清新,我真舍不得走了。(改为反问句)

(2)人人都说吴王是个知错就改的人。(改为双重否定句)

14. 仿写句子,使句子有趣。

例:风吹走了我的手绢。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

①星星一闪一闪的。

②花儿开了。

15. 仿写句子。

(1)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妩媚耀眼,但必须芬芳四溢;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必须挺拔向上;______。

(2)如果人生是一本大书,童年就是浸满清香的扉页;如果人生是一首歌曲,童年就是______;如果人生是______,童年就是______。

16. 用下划线的词语说句子。

(1)青蛙鼓着一对大眼睛。

(2)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3)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4)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17. 读对话,写留言条。

11月12日,小美去苗苗家,见到了苗苗的奶奶。

小美:请问苗苗在家吗?

奶奶:她刚刚出去了,有事吗?

小美:陈老师让我通知她明天下午两点去学,请她准时去。

奶奶:你写张留言条给她吧!

18. 请说出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小灰兔隐蔽在草丛里,很难被发现。

②日月潭那美丽如画的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③早春,公园里其他的花朵都还没有开放,只有迎春花绽开了,真是一枝独秀。

19. 按要求写句子。

(1)飞快地哥哥的我身边跑到了(连词成句,并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3)______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______。(把句子写具体)

20. 照样子写句子。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有______,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21. 语言表达

甲方:我主张小学生多上网。网络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小学生多上网,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新鲜事,还能够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再说,上网还是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

乙方:我不同意甲方同学的观点。因为现在的网络有不少内容不适合我们小学生看。我们________不加节制,没有选择地上网,________会受到不良影响。况且,多上网不但达不到放松的目的,反而有害健康……

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请在乙方观点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根据上述内容我们知道同学们正在进行一场______。

(3)甲方的观点是______,乙方的观点是______。

(4)在横线上替主持人写个总结。

22. 照样子写句子。例:淘淘捧得还挺重。

(1)壮壮跑得______。

(2)小狗热得______。

(3)平平看得______。

(4)______得______。

23. 请说说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夜晚,广场上各种灯亮起来,有红的、紫的、黄的、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②扶贫工作队让人们安心地居住在村里,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③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4. 《魅力中国城》节目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掀起了新一轮的旅游潮。下面是我国一些旅游城市的宣传语。读一读,完成练习。

①东方古都,长城故乡。(北京市)

②一日读懂两千年。(广州市)

③永远的三峡,世界的重庆。(重庆市)

④椰风海韵,南海明珠。(海口市)

⑤最忆是杭州。(杭州市)

1.把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画上横线。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标出来。

25.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接着往下写。(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

(1)桃花被风吹落,吹落的桃花飘过小桥,______,______……

(2)星星,闪耀在蓝天;蓝天,______;______,______。

26. 照样子,写句子。

①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仿写句子)

②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仿写句子)

③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改为陈述句)

27. 照样子,用关联词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也是……______

(2)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不仅……还……______

28. 按要求写句子。

(1)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2)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关联词连成句话)

(3)从此以后,楚王尊重晏子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4)湖面上有几只小船划过。(把句子写具体)

(5)喂,到阳光小区坐几路公交车?(用上礼貌用语)

29. 附加题。

我能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礼貌用语。

①素不相识。______

②上联不配下联。______

③黑夜静悄悄。______

30. 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教学计划及进度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经常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并愿意与人交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

有礼貌。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识字教学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三、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完整版) 一、阅读《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完成练习。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 (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克,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 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 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1.“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食用”和“服用”相同的是_____,不同的是___________。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款药不能自己到药店购买,必须去医院挂号在医生处购买。 B.这款药可以到药店购买,但是必须要坐诊医生开处方,才可以购买。C.这款药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到药店自行购买。 3.出现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药?() A.9岁的王智父母不在身边,因为没人照顾感冒了,食欲低下。

B.冰激凌是李江的最爱,几乎每天吃,导致食欲不强,食少便多。 C.赵强参加800米跑,只跑了400米不到就胃不舒服了。 D.纪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 二、阅读理解 南湖的晚霞 我家住在南湖旁边。每当我晚饭后在湖边散步时,都会看到夕阳慢慢地落下山去,西边的天空,好像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美丽的南湖,全被霞光染成了红色。湖中的倒影,有树木,有楼阁,有色彩绚丽的天空,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晚风吹来,荡起一层层湖波。这时,由于晚霞的映照,湖波又红又亮,像嫦娥舞动着的红绸闪烁着,滚动着。前浪逐后浪,前面的浪头消失了,后面的浪头闪烁着,滚动着,又涌上去了……回到家里,又看到晚霞的金辉映在我家的玻璃上,玻璃窗泛着金光,屋子里通红通红的,我好像也被打扮成了“金人”似的。 1.“西边的天空,好像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美丽的南湖,全被霞光染成了红色。”从这两句话来看,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2.用“______”画出文章的总起句。 3.湖波又红又亮,像嫦娥舞动着的红绸闪烁着,滚动着。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这篇短文作者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 ..全身布满彩色的条 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 ..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 摇;有的 ..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1.这段共有_____句话,第一句话写出了鱼_____、鱼_____的特点。这段描写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 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译者郑振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最新】

教育部审定2020年春季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精品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2.燕子 3.荷花 4.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6.陶罐和铁罐 7.狮子和鹿 8.池子与河流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纸的发明 11.赵州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13.花钟 14.蜜蜂 15.小虾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语文天地 第五单元 16.小真的长头发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习作例文 一支铅笔的梦想 尾巴它有一只猫 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六单元 18.童年的水墨画 19.剃头大师 20.肥皂泡 21.我不能失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23.海底世界 24.火烧云 口语交际:劝说 习作:国宝大熊猫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6.方帽子店 27.漏 28.枣核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教案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古诗三首》以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选取了三种昆虫进行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春天里昆虫界的生动画面。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种事物写具体是本单元的另外一个教学重点。在《燕子》及《荷花》中,注意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的特点,能将一种事物具体描写出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资料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资料 古诗文 1.绝句 唐代 杜甫(fǔ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 宋代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 唐代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dù)》 宋人有耕(gēng)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shì)其耒(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túsū)。 千门万户瞳(tóng)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清明 唐代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hún)。 借问酒(jiǔ)家何处有?牧(mù)童遥指杏花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维(wéi)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yú)少一人。 9.滁(chú)州西涧(jiàn) 唐代 韦应物 独怜幽(yōu)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大林寺桃花 唐代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fēi)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hèn)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成语背诵归纳 1.寓言故事成语 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2.八字成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日积月累 1.文学常识 文房四宝:笔墨(mò)纸砚(yàn) 雅(yǎ)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lán)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gǎi)。-------《周易》 过而不改,是谓(wèi)过矣(yǐ)。-------《论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yān)。--------《左传》 改过不吝(lìn),从善如流。--------苏轼 课文背诵段落 1.第二课《燕子》1-3自然段一一郑振铎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màn)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líng lì)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kuàng)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各单元总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各单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一文由(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北宋)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南宋)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组成。《绝句》通过对大好春光的概括描写以及对春天里的事物——(燕子)和(鸳鸯)的具体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安宁舒适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惠崇春江晚景》用优美的诗句写活了惠崇和尚的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衢道中》描绘了(初夏时节)三衢山中树木繁茂、黄鹂声声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燕子》 通过描写(可爱活泼)的小燕子在美好春光中(飞行)、(休憩)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对春天的(热爱)。 3《荷花》 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昆虫备忘录》 通过介绍昆虫的(复眼),(瓢虫)、(独角仙)、(蚂蚱)的外形或习性,表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触桩而死的兔子后就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再有兔子撞死,结果一只兔子也没有得到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不劳而获)的心理,也不要(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6《陶罐和铁罐》 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7《鹿角和鹿腿》 讲的是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8《池子与河流》 《池子与河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以及池子与河流的不同结局,告诉我们:(只顾贪图眼前的安逸,就会走向灭亡);(锐意进取,多做贡献),就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由(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组成。《元日》通过(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除旧迎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清明》描写了(清明)春色,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怀念已故亲人的(惆怅)、(凄凉)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描写自己独在异乡,在(重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