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格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
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
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
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格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7分,经济史约28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30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4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知识板块知识点题型分值难度系数。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等)选择题3分0.7。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措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中国古代史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选择题3分0.7。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海禁、闭关锁国等)选择题3分0.8。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的内容、意义选择题3分0.7。
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简答题5分0.6。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意义选择题3分0.8。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的历程与成就材料分析题(两问)8分0.7。
世界古代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选择题3分0.7。
世界古代史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与影响选择题3分0.8。
世界近代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选择题3分0.7。
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简答题5分0.6。
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美苏冷战等)材料分析题(两问)8分0.7。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西周的统治。
2. 唐宋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A. 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 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重要港口。
D. 政府完全放弃了对商业的管理。
3.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明朝时期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完全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往来。
C. 这一政策的实行有防范西方殖民侵略的一面。
D. 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4.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2016—2018年全国文综III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解释。
整理材料
这些宣誓旨在
难
33(世界近代政治、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启蒙运动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现象。
史实陈述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中
34(世界现代经济)
苏联经济模式的调整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
整理材料
这一措施旨在
中
35(世界现代经济)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实。
史实陈述
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中
非选择题
40(世界古代经济、中国古代、近现代政治)
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
15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认识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的背景与原因,比较分析并描述事物的异同。
因为汉初实行了
难
26(中国古代文化)
书法艺术
4
调用所学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史实陈述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中
27(中国古代经济)
明末江南农村的变化
4
获取和解读信息,阐释历史现象,认识本质。
史实陈述
这一变化反映了
中
28(近代中国思想)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4
获取和解读信息,阐释历史事实。
中
26(中国古代经济)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发展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析历史现象。
表格材料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难
27(中国古代政治)
史学常识
高一历史双向细目表

13
三线建设
中国现代史
主要影响是
史料实证
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0.65
14
思想上拨乱反正
中国现代史
据此可知
史料实证
改革开放历程
0.65
1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现代史
旨在
历史解释
改革开放历程
0.4
16
市场化改革中国现代史这 Nhomakorabea调整历史解释
改革开放历程
0.65
17
统一政权的边疆治理
中国古代史
概括内容、列举表现、概述意义
中国近代史
意图是
历史解释
中外交流
0.65
5
晚清列强侵华方式变化
中国近代史
原因是
唯物史观
近代民族危机
0.65
6
苏区政府的土地改革
中国近代史
表明
历史解释
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探索
0.65
7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
对应正确的是
史料实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0.8
8
新中国初期经济整顿
中国现代史
采取的对策是
史料实证
建国初巩固政权
0.8
9
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中国现代史
该作品
历史解释
新中国工业化与妇女解放
0.65
10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中国现代史
这体现了
历史解释
中外交往
0.65
11
论十大关系
中国现代史
该报告
史料实证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0.65
12
60年代社会主义探索实践
2023年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 命题双向细目表

2023年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命题双向细目表第一章:中国革命史1.1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背景-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1.2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和意义-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1.3 中国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背景- 抗日战争的过程和发展- 抗日战争的结果和意义第二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2.1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2.2 改革开放的开启与进行-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和措施- 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意义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第三章:全球化与现代化3.1 全球化的背景与进程- 全球化的起因和背景- 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全球化的加速和影响3.2 现代化进程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现代化进程的成就和挑战3.3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内涵- 文化传播的形式和途径- 文化传播对国际交往的影响第四章:历史与人类发展4.1 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 科技进步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生活方式的改变4.2 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挑战4.3 历史哲学的思辨与启示- 历史哲学的基本观念和方法- 历史哲学对人类发展的启示- 历史哲学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以上是2023年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涵盖了不同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和题目方向,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2020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现象
引用材料
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31(现代中国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由此可以看出
32(世界古代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2020年全国文综Ⅰ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号
及范围
考点或试题要点
分值
考试能力要求
材料呈现方式
引导语或设问
难度
备注
选择题
24(中国古代政治)
春秋时期分封制受到挑战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理解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这表明当时周朝
25(中国古代思想)史学素养)
唐代:人物画(阎立本《步辇图》)
4
整理材料+引用材料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关系变化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9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学,简析历史启示
42(中国古代思想、经济、政治:自拟书名)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理解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图片
该作品体现了
26(中国古代经济)
宋代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种植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理解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这说明宋代
27(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宗谱纂修:清代理学的社会影响
2011-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格模板

√
√
48
15
光绪帝
人物
中近
√
√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题型
题号
分值
知识点
类别
获取解读
信息
调动运用
知识
描述阐释
事物
论证探讨
问题
模块
时段
选择题
(48分)
24
4
战国农业(小农经济)
经济
世近现
中古近现
√
√
√
√
41
12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文化
中古
√
√
√
√
√
选做
政治
中近
√
√
选做
45
15
王莽改革
改革
中古
√
√
46
15
国民政府组织
思想
中近
√
√
47
15
德国赔款
战争
世现
√
√
48
15
道光帝
人物
中近
√
√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题型
题号
分值
知识点
类别
4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
经济
中现世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
细目表格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