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钢铁管理局SAIL竞争力分析

合集下载

钢铁行业竞争力分析

钢铁行业竞争力分析

钢铁行业竞争力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作为基础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如今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钢铁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压力。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从市场环境、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外部因素等多个方面探讨提升竞争力的策略。

一、市场环境分析钢铁行业作为基础产业,受到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影响。

全球市场的需求和价格波动将对钢铁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国内市场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竞争态势也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钢铁企业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战略调整,以确保市场占有率的稳定和增长。

二、技术创新分析技术创新是提升钢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应用先进的技术来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耗,已成为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

企业应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科技研发,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创新项目,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并降低生产成本。

三、成本控制分析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

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降低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成本管理,通过改进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

四、外部因素分析外部因素对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政策环境、贸易保护主义、汇率变动等都会对钢铁市场产生影响。

企业应密切关注各类政策法规的变化,把握市场机遇并灵活应对市场挑战。

此外,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也是提升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策略。

结论通过对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市场环境、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外部因素是影响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钢铁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技术创新,有效控制成本,灵活应对外部挑战,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钢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持续发展。

深度报告|从中印对比看印度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深度报告|从中印对比看印度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深度报告|从中印对比看印度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来源:钢联资讯随着近年来出色的经济表现,印度崛起成为继中国崛起之后又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印度资源禀赋优异,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会否出现中国爆发式的经济增长,成为热议的话题。

其中,印度钢铁行业能否再现中国21世纪初“黄金10年”的行业繁荣一直是钢铁研究关注的焦点。

本文试从印度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组成方面分析现阶段印度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前景。

印度的地理和社会概况印度共和国(通称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

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

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为人口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家(2014年印度人口总数为12.7亿)。

自20世纪90年代起,印度通过经济改革和对外开发,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金砖四国”之一。

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

虽然印度超过一半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但是,以软件、金融等为代表的服务业持续发展,成为带动其GDP增长的重要支撑。

但同时印度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图表1 印度地理位置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印度经济发展概况印度社会和经济发展历程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近5000年的历史文明。

印度在20世纪中期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束缚,走上了民族独立发展的道路。

20世纪90年代开始,拉奥政府启动了经济改革,被视为印度经济转型的起点。

古老和现代、冲突和宽容、贫穷和富裕都在这里得到了集中地体现,在这样一个人口和民族众多、宗教和语言多元化的反差极大的社会中,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总体来看,印度经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殖民前时期、殖民时期、独立后至1990年、1991年改革开放至今几个阶段。

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力和成功之道

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力和成功之道

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力和成功之道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力和成功之道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作为基础产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以及新兴市场的崛起,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关注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力和成功之道。

一、市场竞争力分析1.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钢铁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

全球钢铁行业市值逐年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的趋势。

然而,由于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均衡,钢铁行业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

1.2 行业内企业竞争态势钢铁行业存在着众多企业的竞争,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1.3 市场竞争力分析要点要评估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企业规模和产能:企业的规模和产能决定了其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

(2)技术创新能力:钢铁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成本控制能力:成本控制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企业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4)供应链管理能力:钢铁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对于降低库存、提高交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力2.1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钢铁行业,企业通过不断开展技术研发,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能耗。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2.2 持续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是行业内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钢铁行业,通过提升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精简管理等方式,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分析新进入者的威胁和机会

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分析新进入者的威胁和机会

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分析新进入者的威胁和机会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新进入者对于现有钢铁企业所带来的威胁和机会也逐渐显现。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新进入者的威胁和机会。

一、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分析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较高的供需量。

然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与日俱增。

下面从供给角度和需求角度进行分析。

1.供给方面钢铁行业的供给方面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a.产能过剩: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一直以来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新进入者增加了市场上的供应量,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b.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钢铁行业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新进入者有机会利用先进技术来迅速提升自身竞争力。

c.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对于钢铁企业而言非常重要。

新进入者可以通过新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需求方面钢铁行业的需求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

新进入者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以下几点:a.市场需求结构变化:随着经济转型和新的发展模式不断涌现,钢铁行业的市场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新进入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新的市场领域。

b.可持续发展意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

新进入者有机会通过提供环保型钢铁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二、新进入者的威胁钢铁行业的新进入者对于现有钢铁企业带来的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竞争:新进入者为了快速获取市场份额,常常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进行竞争。

这会导致现有钢铁企业的产品利润率下降,甚至引发价格战,对行业整体利益造成损害。

2.供应链优化:新进入者通常能够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来优化供应链。

这使得他们能够以更高效和灵活的方式满足市场需求,给现有钢铁企业带来竞争压力。

印度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研究

印度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研究

印度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研究戴朝敏,史忠良(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13 )[摘要] 中国和印度的钢铁产业组织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国处于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钢铁市场规模和钢铁产业管理体制不相同。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工业化进程推动的钢铁市场需求规模和钢铁产业管理体制的变化是影响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钢铁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市场规模;产业管理体制[作者简介]戴朝敏,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 史忠良,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和印度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两个新兴发展国家,也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

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发展初期都制定并实施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战略,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印度逐步转向了知识密集型的、以高新技术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的非传统工业化模式,而中国依然坚持劳动密集型的、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化模式。

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路径和工业化模式直接影响到两国工业化进程,造成两国钢铁消费市场规模和钢铁产业管理体制的相应调整,进而成为影响两国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一、中印工业化发展模式比较工业化的核心表现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遵循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规律,按照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最终到“三、二、一”的结构演进路径进行工业化。

在这种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指导下,中国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工业化初、中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78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仅为6.6,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前半阶段;2002年中国工业化综合指数达到33,标志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到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上升至50,中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第22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印度及中国钢铁产业情况简介

印度及中国钢铁产业情况简介

一.印度及中国钢铁产业情况简介印度市场生产特点及主要工艺:生产特点:1)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骨干,今年来小型电炉钢厂发展较快;2)内陆建厂,分布集中,主要接近于原料,燃料产地以及主要消费地。

生产工艺:以电炉产量增长为主,尤其是感应炉的产量较高,常年处于30%以上。

印度矿产资源:印度拥有丰富的高品位铁矿石资源, 铁矿石原矿储量70亿吨, 平均铁品位64%,赤铁矿石品位均在58%以上,约有146亿吨;磁铁矿石品位较低,一般为30%-40%, 约在106亿吨;79%的高品位铁矿石主要集中在奥里萨邦,卡纳塔克邦,察科汉德邦。

另外印度焦煤储量为53.1亿吨,占印度煤炭2858.6亿吨总储量的19%, 且焦煤品质较差,并不适用于炼钢. 近年来,印度加速进口焦煤,全国焦煤需求超过50%需要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

印度每年大约有3100万吨的焦煤需求,大约1/3来自中国(约1033万吨)。

最后,印度钢铁企业积极收购海外焦煤矿山以增加对优势焦煤的掌控。

主要活跃于非洲,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中国以及韩国。

印度钢铁市场现状:印度现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钢铁产量增长快速,但是与中国相比产量仍然非常低。

2011年钢铁产量仅相当于中国产量的1/9左右。

印度人均成品刚才消费量属于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远远低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

未来进一步的工业要求印度通过发展第二产业提高国民收入,加强对钢铁上下游的投资,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基础产业建设,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推动印度钢铁工业扩大化生产规模,拉动印度钢铁产量的增长。

目前印度钢铁行业长材生产繁荣,线材增产,板材行业减产。

板材市场基本被除RINL以外的6家公司垄断。

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印度长材轧钢厂总产量约在1200万吨/年。

汽车市场所需的热轧卷和冷轧卷分别有70%和80%来自进口。

管材业发展迅速,主要生产大口径石油天然气焊管,无缝管和煤球铸铁管,需求和价格良好,受金融危机影响小。

钢铁行业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钢铁行业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绿色生产和碳中和
钢铁行业趋向绿色生产,通过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浪费,实现碳中和。采用高效炼钢技术和 碳捕获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同时开发碳排放抵消项目来达到净零碳排放目标 。
技术创新趋势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也在迅速增长。这些技术用于优化生产计划、预 测设备故障、改善品质控制等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钢铁企业面临着不断提高的效率要求。技术创新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 挥着关键作用。自动化生产线、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等先进技术,改善了生产过 程的可控性和精确性,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通过数字化监控和智能化调度,企业可以 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
原材料采购优化
原材料采购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钢铁企业越来越依赖于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链 。多元化的采购渠道和供应商合作关系的建立可以降低采购风险。此外,对原材料价格波 动的敏感性需要通过期货市场和风险管理工具进行管理,以减少成本波动对企业盈利的不 利影响。
生产成本与效率
全球产能分布与地缘政治因素
钢铁行业行业竞争格局分 析
1. 行业发展历史 2. 主要竞争对手 3. 技术创新趋势 4. 市场份额分析 5. 生产成本与效率 6. 政策与法规影响 7. 国际市场机会 8. 可持续发展策略
目录
PAGE DIRECTORY
钢铁行业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行业发展历史
行业发展历史
钢铁行业的起源与初期发展
技术创新驱动的竞争
技术创新一直是钢铁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公司如包钢集团一直在持续改进生产工艺,降 低成本,提高效率。国际公司如ArcelorMittal则投资于高强度钢材和可持续生产技术。这 些创新对竞争地位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分析其影响因素。

印度钢铁工业的机遇与挑战

印度钢铁工业的机遇与挑战

印度钢铁工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钢铁出口主要以东南亚市场为主,但近年来出口印度占比不断下降,一方面跟国内价格不断攀升、国际竞争力下降有关,另一方面跟印度国内钢铁产能上升迅速有很大关系。

同时中国供给侧改革,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不少国内钢企转战东南亚投资设厂,抢占国际市场。

印度因工业化程度低,人均吨钢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印度铁矿石储备大,发展钢铁业具有较大优势,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印度钢铁工业现状钢铁产量增长迅速近年来,印度的钢铁产量持续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17年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仅次于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日本,2011—2017年,年均复合增速为5.83%,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25%。

就2018年前11个月产量情况来看,印度没停下追赶日本的步伐,1—1 1月印度粗钢产量已超过日本,在产量增速方面,1—11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4.91%,而日本同比小幅下降0.1%,因此印度已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钢铁大国。

按照2017年印度政府制定的国家钢铁发展规划,2030年印度钢铁产能将达到3亿吨,按照这一目标,排在印度之后的国家已无力撼动其第二位置。

图为2017年全球主要粗钢生产国占比情况图为日本、印度粗钢产量及增速对比钢铁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印度政府制定产能翻番的目标背后有需求强力增长预期的推动。

纵向来看,印度人均钢铁消费量从2000年的0.03吨迅速增长到2017年的0.08吨,但横向比较来看,印度人均钢铁消费仍较低。

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数据,2017年印度人均钢铁消费量仅0.08吨,低于全球平均水平0.23吨,较中国的人均水平0.54更是相去甚远。

近几年印度GD P增速基本维持在6%—7%的较高水平,且其良好增长势头有望持续,参照其他国家发展经验,强劲的经济增长将有力推动该国钢铁消费量上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印度钢铁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印度钢铁消费量的增长主要源自于城镇化过程产生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11月/6日/第A06版竞争战略印度钢铁管理局竞争力分析本报研究员植恒毅1公司概况印度钢铁管理局有限公司(SAIL)是一家上游垂直整合,集铁矿开采和钢材生产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

该公司成立于1973年,当时注册资本4130万印度卢比,其中印度政府持股85.82%。

SAIL在印度中东部地区拥有5家联合钢铁厂和3家特殊钢厂,雇员约12.5万人,粗钢产能为1380万t/a,铁矿石产能为2400万-2500万t/a,2011年粗钢产量1350万t,排名世界第26位。

SAIL 主要生产碳钢和特殊钢,产品包括冷热板卷、镀锌板、电工钢板、结构钢、钢轨、中厚板、棒材、不锈钢以及其他合金钢,主要应用于汽车、建筑、国防、工程、铁路和电力等行业,除在国内市场销售外,还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的75个国家和地区。

2近期动态2.1ABB为SAIL新建变电站2012年9月,ABB从SAIL获得7100万美元订单,为位于印度中部恰蒂斯加尔邦的比莱钢厂(BSP)新建一座变电站。

新建高压变电站将满足比莱钢厂新增产能的用电需求。

2.2与神户制钢合建粒铁厂2012年7月,SAIL与日本神户制钢公司在东京进一步签署协议,双方将建设一家50:50的合资粒铁厂。

该项目将应用神户制钢的ITmk3技术,年产能50万t。

2.3对波卡罗钢厂(BSL)热带钢轧机进行升级改造2012年1月7日,达涅利集团与SAIL签署协议,对波卡罗钢厂热带钢轧机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并新建一架粗轧机。

改造完成后,轧机年产能将达450万t。

2.4 SAIL制定产能扩张计划(详见4.3.5)2.5 SAIL确保原料供应SAIL计划投资1030亿卢比(约合22.5亿美元)开发铁矿石资源,以满足未来的铁矿需求。

SAIL 表示,扩产后公司的铁矿年需求量也将从目前的2300万t提升至3900万t,并且将完全由公司旗下的铁矿山供应。

2.6 SAIL新建年产90万t棒线材生产线2010年8月,SAIL与达涅利签署协议,在比莱钢厂新建一条棒线材生产线。

新建生产线计划在2012年底试车投产,届时此生产线将成为该地区生产能力最大的棒线材生产线之一。

2.7 SAIL鲁尔克拉钢厂(RSP)新建4300mm宽板轧机2010年8月,SAIL鲁尔克拉钢厂与达涅利签署合同,新建一架4300mm宽板轧机,计划2013年初建成投产。

2.8 SAIL新建矩形坯/圆坯连铸机2010年5月,SAIL与达涅利签署协议,为杜尔加布尔钢厂新建一台矩形坯/圆坯连铸机。

新建的连铸机设计年产能力75万t,并预留了未来将产能扩充到100万t的可能性。

生产钢种包括高强度低合金钢、普碳钢、船板、结构钢、回火碳钢、车轮钢和车轴钢等。

这是一台基本弧半径为10m的4流FastCast TM高效连铸机;采用刚性引锭杆和浸入式水口保护浇注;生产断面为240mm ×350mm矩形坯和Φ340mm圆坯(将来最大直径可达Φ350mm);铸坯定尺长度为2-4m。

2.9 SAIL投巨资在海外建钢厂SAIL表示,未来公司将投资120亿美元新建四座海外钢厂,这四座钢厂分别位于印度尼西亚、南非、蒙古和阿曼,预计每座钢厂的年产能约为300万t。

3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数据SAIL2011/12财年(截至2012年3月31日)营业收入为4826.276亿卢比(约合91.46亿美元),同比增长7.51%;营业利润为528.261亿卢比(约合10.01亿美元),同比下降28.45%;净利润为359.309亿卢比(约合6.81亿美元),同比下滑28.34%。

SAIL近年的经营情况如图1所不。

SAIL近年的主要财务指标见表1。

基于2012年8月31日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上SAIL的股价,可以计算得到该公司部分关键财务数据(见表2)。

4 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4.1SAIL的优势4.1.1国内市场地位强大SAIL拥有印度国内成品钢材市场约22%的份额,而且是印度第二大粗钢生产企业。

2011/12财年,SAIL营业收入为4826.276亿卢比,排名印度企业前十位。

该公司的销售网络包括37个销售分支机构、25家仓库、42家代理商和27个客户联络办公室,依托这一庞大而高效的销售网络,该公司可以将产品销售到印度国内的各个地区,很好地满足当地客户的钢材需求。

2010年5月,SAIL被印度政府列为“珍宝”级(Maharatna)企业。

在印度,只有那些过去3年中的年均销售额超过2500亿卢比(约合55亿美元)的国有企业才能获此资格。

印度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放宽“珍宝”级企业在进行海内外并购及设立合资企业时的出资限额(出资额最高可达500亿卢比,约合11亿美元,但不能超过其净资产的30%),从而给予它们在产能扩张方面更大的自主权,以提高其全球竞争力。

垂直整合和遍布全国的市场为SAIL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相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

4.1.2丰富的产品大纲SAIL产品十分丰富,包括冷热轧板卷、电工钢板、镀锌板、结构钢、中厚板、棒材、铁路用材、不诱钢和其他合金钢。

2010/11财年,SAIL钢材销售量中:半成品钢材占11%,热轧卷、热轧薄板、热轧中厚板和管坯占34%,冷轧薄板和冷轧卷占6%,镀锌薄板和镀锌卷占2%,钢管、镀锡板和电工钢板占1%,钢轨占8%,结构钢占8%,圆钢和机械热处理棒材占11%,盘条占5%,单轧中厚板占14%。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中心,专门开发满足客户需要的高端产品。

丰富的产品大纲还扩大了公司的客户群。

4.1.3强大的产品生产能力SAIL下属5家联合钢铁厂、3家特殊钢厂以及1家锰合金生产企业——Maharashtra Elektrosmelt公司。

其中,比莱钢厂粗钢年产能342万t,成品材年产能315万t,产品大纲极为丰富。

杜尔加布尔钢厂粗钢年产能为180万t,成品材年产能158万t。

鲁尔克拉钢厂粗钢年产能为190万t,成品材年产能167万t。

印度钢铁公司是一家联合钢铁厂,粗钢年产能为41万t,成品材年产能42.6万t。

塞勒姆钢厂成品材年产能为27.4万t,主要生产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和低镍不锈钢。

维斯威斯瓦拉亚钢铁厂铁水年产能为20.5万t,合金钢和特殊钢年产能为7.7万t。

下属企业强大的产品生产能力,有助于SAIL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市场份额。

4.1.4广泛的客户群SAIL产品种类丰富,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自行车、管道、铁轨、重型电机、传动轴、变压器铁芯、家用电器、钢结构、起重机、锅炉、船舶、液化石油气钢瓶等,下游用户涵盖建筑、电力、核能、石油天然气、重型机械、工程、汽车、铁路和国防等行业。

广泛的客户基础有助于公司分散各行业经济周期引发的经营风险。

单个下游用钢行业的需求下滑都不会对公司经营状况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下,广泛的客户基础使SAIL相比竞争对手处于有利地位。

4.2 SAIL的劣势4.2.1印度政府控制大部分股本SAIL属于国有企业,政府持股约86%。

公司决策受政治和法律因素影响和制约,决策进程与竞争对手相比较慢,不能迅速抓住市场潜在机会,还可能造成营业利润的损失或下降,这是SAIL 的劣势所在。

此外,由于国有企业薪酬和福利低于私有企业,也使SAIL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4.2.2对煤炭供应商过度依赖尽管SAIL通过垂直整合,已经获得稳定的铁矿石供应,但自有煤炭资源明显不足,仍严重依赖国内和海外煤炭供应商供货。

国内外煤炭供应商的供货延迟或中断都会对公司正常生产和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今年上半年必和必拓一三菱联盟(BMA)下属澳大利亚煤矿工人罢工引发的供应量下降,导致优质硬焦煤以及焦炭价格上涨,就影响了SAIL的正常生产以及生产成本。

煤炭进口还受到汇率、关税,以及政府对特定产品的进口政策影响。

与那些对进口煤依赖度较小的竞争企业相比,这是SAIL的劣势所在。

4.2.3技术工艺落后众所周知,在钢铁生产中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设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然而,SAIL目前仍部分采用相对落后的工艺流程(如平炉和模铸)。

与采用先进技术的竞争对手(如塔塔钢铁公司)相比,SAIL生产运行成本较高。

塔塔钢铁公司除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外,还采用业务最优模型(Tata Business ExcellenceModel)等各种方法改善运营状况。

因此,SAIL在完成现代化改造和扩张计划之前,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仍将处于劣势。

4.3 SAIL的机遇4.3.1钢材需求增长全球(特别是新兴国家)钢材需求增长,将有助于SAIL产品销量和销售收入的增长。

国际钢协预测,印度作为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钢材消费国,2012年钢材需求增幅超过中国,达到7.%。

随着印度国内经济的增长,钢材消费也呈强劲增长态势,近年来增长幅度均超过10%。

受益于用钢行业的发展,预计印度钢材消费仍将保持这一高增长率。

印度政府第十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

许多大的项目都集中于能源、电力、铁路、港口和水陆运输。

这些都为SAIL带来了巨大商机。

SAIL已经开始产能扩张和现代化改造,准备从国内及周边国家钢材需求增长中获益。

4.3.2战略并购随着钢铁行业竞争加剧,抢占更多地区的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建钢厂成本高昂,而且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实现盈利,而并购既能减少竞争又能获得新的市场,因此很多公司更倾向并购优质企业获得增长,实现全球化。

SAIL大部分国内经营受限于印度政府,因此该公司积极寻找国外并购目标,以分散过度依赖印度市场带来的风险,为公司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SAIL的竞争对手,塔塔已经并购了一些大型公司(如康力斯)来开拓欧洲市场。

SAIL也瞄准一些有潜力的公司进行并购,以增强业务实力,获得新的业务平台,这有利于产能扩张计划的实现。

4.3.3战略合资和合作SAIL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合资、合作的方式扩大经营范围、规模和市场份额,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2011-2012年,SAIL与RITES公司合资成立SAILRITES Bengal Wagon Industry公司,开始生产火车货车车厢。

SAIL与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政府签署合资协议,收购SteelComplex Limited公司(SCL)50%的股份,并在SCL公司新建轧机。

SAIL与印度国家热电公司各出资50%在比莱钢厂新建热电厂,以满足自身电力需求的增长。

SAIL还与日本神户制钢公司各出资50%建立粒铁厂,引进神户开发的第三代炼铁工艺ITmk3,采用低品位粉矿生产粒铁,年产能50万t。

2011年,SAIL与M/s Mishra Dhatu NigamLimited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在高附加值钢种的研发方面开展合作,以期提高高附加值钢种的品质和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