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记忆历史年份资料讲解
历史年代数据记忆方法

历史年代数据记忆方法一、引言历史年代是了解历史事件发生顺序和历史演进的重要依据。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记忆历史年代是一项相对困难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有效的历史年代数据记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二、关联记忆法关联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将历史事件与其他信息进行关联,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历史事件与熟悉的人物、地点或事物进行关联,从而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例如,假设我们要记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年代:1. 前1600年:商朝建立我们可以将商朝与商业进行关联,想象商人在这个时期繁忙地进行商业交易。
2. 前1046年:西周建立我们可以将周字与世界进行关联,想象西周在这个时期影响了整个世界。
3. 前221年:秦朝建立我们可以将秦朝与秦始皇进行关联,想象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朝代。
通过这种关联记忆法,我们可以将历史事件与其他容易记忆的信息联系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三、时空轴记忆法时空轴记忆法是一种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进行排列,形成一个时间轴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空间的关系,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例如,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1.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2.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3.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4.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5.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6.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7.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通过这种时空轴记忆法,我们可以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进行排列,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轴,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四、数字编码记忆法数字编码记忆法是一种将数字与特定的信息进行关联,帮助记忆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历史年代中的数字与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编码,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年代进行编码:1. 前1600年:商朝建立(编码:16)2. 前1046年:西周建立(编码:10)3. 前221年:秦朝建立(编码:22)4. 618年:唐朝建立(编码:6)5. 1271年:元朝建立(编码:71)6. 1368年:明朝建立(编码:68)7. 1644年:清朝建立(编码:44)通过这种数字编码记忆法,我们可以将历史年代与具体的数字进行关联,帮助记忆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搞笑记忆口诀分享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搞笑记忆口诀分享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广阔疆域的统一管理:郑成功收复台湾1、历史上的台湾:①三国时: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②隋朝:隋炀帝派朱宽率船队到达流求③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2、西方入侵:17世纪20年代荷兰、西班牙侵入台湾,1642年荷兰独占台湾3、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攻打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以"大明招讨大将军"名义接受荷兰投降,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统治。
4、1683年,清朝将军施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对西藏的统治1、历史上的西藏①、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②、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③、明朝设乌斯藏都指挥使司,监督地方行政事务2、清朝对西藏的管理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平定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③、雍正时设立驻藏大臣(作用:有利于西藏的安定和清朝的统一。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1、印刷术: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中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意义:大大提升了字体印刷的速度,促进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和社会的进步。
2、指南针:(1)战国时我国用天然磁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时发明了用人工磁化方法,用磁针制成多种形式的指南针,北宋末年,已把指南针用于航海,南宋以后,不论阴晴,都使用指南针来导航。
约12世纪末(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意义: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代的文献已明确记载了火药的性能及其制作方法;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13世纪,火药传到阿拉伯地区,14世纪,再传到欧洲。
4、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意义:四大发明对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经典:10.用谐音巧记历史时代

▪ 南北朝——男背
5
对照
▪ 隋朝——睡 ▪ 唐朝——躺 ▪ 五代十国——无 ▪ 辽国——聊 ▪ 北宋——背诵 ▪ 金国——经 ▪ 南宋——难诵 ▪ 元朝——完 ▪ 明朝——明 ▪ 清——醒 ▪ 中华民国——面 ▪ 中华人民共和国——肿
6
谐音法
▪ 像朝代这样的信息,表面上,零碎,不成 体系,大量抽象词语
用谐音巧记历史朝代
1
用一分钟时间记忆
▪ 瞎商周春秋,站在琴上,七洞汗衫,七洞 见男背。
▪ 参考联想:一个瞎眼商人叫周春秋,站在 家里的一架钢琴上,周春秋穿着一件有七 个洞的汗衫,而且七个洞都可以看见他的 背(见男背)
2
3
一分钟时间记忆
▪ 睡躺无聊,背诵经文,难诵完,明醒面肿。 ▪ 参考联想:周春秋想睡觉但躺着又觉得无
聊,就开始背诵经文,但是经文很难诵读 完,第二天他醒来后,家人发现他的面肿 了,是因为他在钢琴上睡着了,半夜摔下 来造成的。
4
对照
▪ 夏朝——瞎
▪ 商朝——商
▪ 周朝——周
▪ 春秋时期——春秋
▪ 战国时期——站
▪பைடு நூலகம்秦朝——琴
▪ 西汉、东汉(西东汉)——七洞汉
▪ 三国——衫
▪ 西晋、东晋(西东晋)——七洞见
▪ 善于把各种抽象信息转化为对自己来说便 于记忆的信息
▪ 上面练习中,把朝代转化成两句与之发音 相似又通俗简介,又关联性和整体感的句 子
▪ 记忆更加轻松、更加有趣,在大脑保持更 长时间
▪ 谐音法 7
启示
▪ 学会发现不同的记忆途径 ▪ 无论何种途径,最终目的——快速记下信息 ▪ 学会从各种角度观察 ▪ 你一定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8
历史大事年表趣味记忆

中学历史大事年表趣味记忆(一)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记为姓元的某人用棒(1)和锄头(7)舀汤圆(0).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70加20差10为100,记为百斤人去世(10)了。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上山(3)顶,路弯弯(万)。
4.河姆渡人距今约7千年,河字中“丁”像7。
5.半坡人距今约五六千年,通常五为半数。
6.炎黄帝距今约五四千年,我(5)是(4)炎黄子孙.7.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明天最低温度为20度,最高温度为70度,中午会下(夏)雨(禹)。
8.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一个商人用勺子(6)吃汤圆(0)。
9.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西周,10加46为56,56个民族吃稀粥(西周)。
10.公元前771年西周亡,幽王(亡)戏诸侯,气气你(771)。
11.公元前770年春秋开始,用锄头(7)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入仓洞(0)。
12.公元前475年战国开始,判断是(4)非,我(5)插入一把旗(7),赞哦(战国)。
13.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两只鸭子(2,2)齐(秦)过桥,步伐统一(1)。
14.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两只旱(汉)鸭子(2,2)成立足球(0)协会。
15.公元前138年张骞使西域,张骞的号码是138。
16.公元9年西汉亡,天干旱(汉)很久(9)了,西瓜都死了。
17.公元25年东汉建立,山东大汉2米5。
18.公元200年官渡之战,200名官员渡水战。
19.公元208年赤壁之战,2加8为10,十(赤)面墙壁(壁)做早操(曹操)。
20.三国的魏,蜀,吴,分别于220,221,222年建立,两只鸭子(2,2)凌(0)晨喊1,2,不喊3(三)。
21.公元266年西晋建立,两(2)只马(司马氏)蹄(6,6)走西亚(晋)。
22.公元316年西晋亡,三(3)只马(司马氏)儿被棒打(1),独蹄(6)亡西亚(晋)。
23.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八8只肥(淝)羊站(战)在水(3)中央。
初中历史时间的有效记忆方法

初中历史时间的有效记忆方法历史知识的三要素是时间、空间、人物,由此构成历史事件。
记忆历史时间是比较难的,容易记乱,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历史时间的有效记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中历史年代记忆方法第一、趣味式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1)谐音法。
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2)比喻法。
如1900年是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可把数字的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盾牌像“00”,从而记住1900年这个历史年代。
(3)口诀法。
也叫顺口溜法。
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
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1935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则在1949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
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
”这就是把我国历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
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
”这一口诀记述了我国朝代兴衰次序,二十八个字活画中国史长河的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填充,朝代兴衰演变史的全过程就显得更清楚了。
第二、对照式所谓“对照式”,即用中外对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八年级历史知识趣味记忆

八年级历史知识趣味记忆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二、尧舜禹的“禅让”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趣味总结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趣味总结历史是一门关于过去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
下面将以趣味的方式总结九年级历史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
一、夏、商、周三代古代中国有三个重要的朝代,它们分别是夏、商、周。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帮助记忆:夏朝是“夏天”,商朝是“商店”,周朝是“周末”。
通过这样的记忆方式,我们能够轻松地区分这三个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禹。
商朝是夏朝的继任者,商王商纣玩物丧志,所以商朝覆灭了。
而周朝是由周公旦帮助成王建立的,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它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文化、中古文化和现代文化。
古代文化主要包括古代的思想家和文化瑰宝。
比如,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
而《周易》、《尚书》等古代文化经典也代表了古代文化的高峰。
中古文化是指从唐朝到明朝的文化发展,这个时期的文化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
例如,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宋朝时期的茶文化也非常重要。
现代文化是指从清朝到现在的文化发展,这个时期的文化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
现代文化的代表有中国的电影、音乐等。
三、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连接东方和西方的古代贸易路线。
它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也是文化交流和互通有无的桥梁。
丝绸之路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部分。
陆上丝绸之路穿越亚洲大陆,经过中亚、西亚,最后到达地中海地区。
而海上丝绸之路则是从中国的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经过南中国海和印度洋,最后到达非洲和欧洲。
丝绸之路上商品的交换不仅有丝绸,还有瓷器、茶叶、香料等。
同时,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带来了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播。
四、近代历史近代历史是指从清朝末年到现代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挑战。
如何巧记历史事件

如何巧记历史事件一、 等差数列记忆法即根据历史年代排列所呈现的数学规律来记忆。
例如,《辛丑条约》签订、辛亥革命爆发、中共诞生、九一八事变发生,这四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这四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三、提取字眼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 《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
“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四、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我们记忆英国光荣革命的时间(1688)可用谐音:一路发发;记忆克利期提尼这个名字,可设想克里是你姨,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五、关键字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我们记忆必修I《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可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背景;②发展③灭亡。
①背景:经济(工商业发展);政治(氏族制度瓦解);地理(小国、海洋)②发展:三次改革(奠基:梭伦,确立:克利期提尼,繁荣:伯利克里③灭亡:雅典民主的局限;政治经济发展。
六、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将必修I《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可概括为:①前提:光荣革命,②确立:《权利法案》;③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这样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知识就容易掌握了。
七、图表记忆法的特点是借助图表,调动视觉功能,去启发想象力,它能化繁为简,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轨迹,可以把历史知识凝聚成点,化点为面,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
如:记忆八、归类记忆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元或总复习。
历史课本的内容十分繁复,孤立地去死记硬背历史基础知识,必然弄得头晕脑胀,结果还是糊里糊涂“一锅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记忆历史年份
•据专家测试,清晨与晚上6点到8点是记忆的最佳时间,此时头脑清醒,记忆不受其它干扰。
另外,还要掌握分散记忆法,又叫间隔记忆。
即:背几遍书后,可以做几道数学题,过三、四天再背一遍,这样就可由短期记忆变为永久记忆了。
其实学习历史也是有诀窍的哦!下面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一、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
例如:
1、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
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2.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
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
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
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
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
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
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3.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
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
4.用联想法记忆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
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
同理可记:“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
因为刘备建蜀时已风烛残年,故一天二两药;而孙权的吴国在长江边上,故与养鸭联系。
5.用联想法记忆晋灭吴的时间
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
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例如: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
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三、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
例如:
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
即:
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四、对比记忆法(有些内容可用图表)
对比记忆,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
例如:
用对比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221年,刘备建蜀。
(2)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的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
后者与火警电话号相同,19的2倍又正好是38。
(3)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金;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同理可记: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鲁迅诞生于1881年。
五、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
例如: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
六、串联记忆法
串联记忆,是将所记忆的几项内容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串起来记忆。
例如:
用串联法记忆“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时间长了,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两个,如果用串联法记,就容易记牢。
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
用串联法记忆“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七、强化记忆法
强化记忆,是指通过加大刺激强度和提高大脑细胞的兴奋程度来提高记忆牢度。
其中首次感知的程度很重要。
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他的《论记忆》一书中写道:“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
被烧伤过的儿童就避火,挨过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
”
一次严肃的考试,你很容易答出的题会很快忘记其内容,而很费劲儿才答出的题或者没有答上来的题,会长时期不忘。
这在心理学中叫做“蔡戈尼效应”。
根据这一原理,为提高记忆牢度,在学习上可采取自问自答、相互提问、与人辩论、多做习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来强化记忆。
八、重复记忆法
重复记忆,是把所记忆的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实现永久记忆。
人脑所记忆的东西,会被逐渐淡忘。
记忆得越肤浅,淡忘得越快;记忆得越深刻,淡忘得越慢。
当淡忘所需要的时间达到比余寿还长时,就终生不忘了。
记忆的深浅不仅与刺激的强度有关,也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
重复是记忆之母。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
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