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隧道施工专项方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标段隧道共6座,按线路里程顺序依次为新糖坊隧道、梨儿园隧道、坛蹬岩隧道、龙神坳隧道、四方碑隧道、郭家寺隧道。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总长度为4293m隧道设置见下表“隧道基本概况表”。

“隧道基本概况表”

2、各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2.1、郭家寺隧道

丘陵地貌,自然横坡一般15°〜25°,地面高程326〜400m,相对高差约74m,隧道最大埋深44m。地表覆盖层主要为坡残积粉质黏土,层厚0〜2m;隧道地层为J2S泥岩夹砂岩,属软岩;产状近水平,节理裂隙发育,全风化带(W4)厚2〜6m,强风化带(W3)厚2〜23m。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季节变化大,水质类型属HCO3--Ca2+型;据区域资料,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环境时,具硫酸盐侵蚀性。洞口主要不良地质问题为泥岩风化剥落、砂岩危岩落石,施工中,进出口边仰坡应及时防护,并清除坡面危石;洞身拱部易产生掉块、坍塌等,开挖过程中应加强支护,衬砌紧跟,加强排水,防止坍塌。下伏基岩为泥岩,泥质胶结,中厚层状,质软,具遇水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川中丘陵区天然气蕴藏量大,在构造、裂隙较发育地段,天然气可能沿地层裂隙泄出地表。

DK160+525〜DK160+550边仰坡滑塌、危石落石。

DK160+550〜DK160+980洞身泥岩质软;岩层倾角较缓,节理发育;川中丘陵区天然气蕴藏量大,在构造、裂隙较发育地段,天然气可能沿裂隙泄出地面。

DK160+890〜DK160+945段隧道洞身分布危岩落石。

2.2、四方碑隧道

隧区属丘陵地貌。地表上覆坡残积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夹砂岩,单斜构造。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地下水为HCO--Ca2+型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不良地质为泥岩风化剥落、危岩落石。洞身泥岩质软,岩层近于水平,节理发育。隧道进、出口岩层风化带厚度较大;隧道进口段存在危石落石。川中丘陵区天然气蕴藏量大,在构造、裂隙较发育地段,天然气可能沿地层裂隙泄出地表,具有不可预见和无规律性(不确定性)特点,隧道开挖应加强通风与监测工作。下伏基岩为泥岩夹砂岩,泥岩,泥质结构,中厚层状,质软,具遇水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为膨胀岩。岩层近于水平,节理发育。

DK140+585〜DK140+605边仰坡滑塌、危石落石。

DK140+605〜DK141+260段,地表上覆坡残积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泥质砂岩夹泥岩。

DK140+260〜DK141+310段,土层和岩层风化带较厚。

2.3、龙神坳隧道

测区属丘陵地貌。地表上覆坡残积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夹砂岩。测区属单斜构造。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

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隧洞最大埋深小于40米,测区地表水主要为沟水和坡面暂时性流水,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中泥岩裂隙水含量甚微,砂岩中相对较大,呈点滴状产出,流量受季节影响明显,雨季水量较大,旱季相对较小,测区地下水为HCO --Ca2+型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测区不良地质为泥岩风化剥落、危岩落石。洞身泥岩质软,岩层近于水平,节理发育,下伏基岩为泥岩,泥质胶结,中厚层状,质软,具遇水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川中丘陵区天然气蕴藏量大,在构造、裂隙较发育地段,天然气可能沿地层裂隙泄出地表。开挖过程中,拱部易产生掉块、坍塌等。隧道进、出口岩层风化带厚度较大;隧道进出口段,存在危石落石。

DK138+620- DK138+64C地形陡缓相间,岩层产状近水平,节理发育。

DK138+640- DK139+25C段,下伏基岩为泥岩,泥质胶结,中厚层状,质软,具遇水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川中丘陵区天然气蕴藏量大,在构造、裂隙较发育地段,天然气可能沿地层裂隙泄出地表。

DK139+250- DK139+27C段,地形陡缓相间,岩层产状近水平,节理发育。

2.4、坛蹬岩隧道

隧区属丘陵地貌,地形较陡,进、出口为一岩质陡崖,地面高程305〜398m。最大埋深不超过50米,隧道表层为坡残积层粉质黏土和崩坡积层块碎石土覆盖;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夹砂岩,属软岩。测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受季节控制明显,其水质类型为HCO3--Ca2+,在环境作用类

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环境时,环境等级为H1。隧道主要不良地质问题为:

泥岩风化剥落、砂岩危岩落石、出口崩塌岩堆。

DK135+933〜DK136+010段,上覆中厚层状砂岩、下部位泥岩,洞顶仰坡存在危岩落石及岩堆。

DK136+010〜DK136+050段,穿越地层岩性为泥岩夹砂岩、洞身浅埋。

DK136+050〜DK136+165段,穿越地层岩性为泥岩夹砂岩、隧区位于川中丘陵区天然气蕴藏区。

DK136+165〜DK136+205段,穿越地层岩性为泥岩夹砂岩、洞身浅埋,偏压。

DK136+205〜DK136+214段,上覆中厚层状砂岩、下部位泥岩,洞顶仰坡存在危岩落石及岩堆,偏压。

2.5、梨儿园隧道

测区属丘陵地貌,地形坡度一般15-25°,进、出口为一岩质陡坎,地面高程325〜405m。隧道浅埋,表层为坡残积层粉质黏土和崩坡积层块碎石土覆盖;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夹砂岩,属软岩。测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受季节影响明显,其水质类型为HCO[3](-)Ca(2+),在环境作用类

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环境时,环境等级为H1。洞口主要不良地质问题为:

进口地形偏压、泥岩风化剥落、砂岩危岩落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地表出露覆盖层主要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l+pl))软土(软粉质黏土),

松软土(软塑状粉质黏土),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坡崩积层

(Q[4](dl+col))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夹砂岩。

DK133+644 〜DK133+648、DK134+434 〜DK134+440、DK134+465 〜DK134+475、DK135+194〜DK135+214里程处存在危岩落石。

2.6、新糖坊隧道

DK132+954〜DK132+964段,上覆盖中厚层状砂岩、下部为泥岩,洞顶仰坡存在危岩落石及岩堆。

DK132+964〜DK132+984段,穿越岩性为泥岩夹砂岩,洞身浅埋。

DK132+984〜DK133+498段,穿越岩性为泥岩夹砂岩,洞身浅埋,隧区位于川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