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分色一本原理

合集下载

平版制版工艺中的分色技术

平版制版工艺中的分色技术

平版制版工艺中的分色技术1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制版工艺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也称DTP系统,它所承担的任务是对需要复制的图像、文字和图形信息进行各种处理,并制成软片或印版。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主的一种快速有效的制版设备,主要由扫描仪(或电分机前端)、计算机、照排机三大部分组成。

分色制版基本分为三个部分:图文信息输入、图文信息处理和图文信息输出。

这里主要介绍图文信息的输入,即分色技术。

图文信息的采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子方式,如使用数码相机、摄像机拍摄原稿等,过去由于这些设备的精度低,所以其拍摄的原稿印刷上很少应用,但近几年来由于这些设备的不断改进完善,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制版分色领域;另一种方式是机械扫描方式,包括滚筒式扫描和平板式扫描。

平板式扫描仪多采用CCD作为光电转换器件,在采样精度、分辨率、阶调范围、暗调细节等方面都不如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转换器件的滚筒扫描仪。

高档的专业平板扫描仪虽与滚筒扫描仪有一定差距,但现在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且价格比滚筒扫描仪便宜得多,可以胜任许多中高档产品的扫描制作,现在已被广泛采用。

滚筒扫描方式由于采样的精度高、阶调范围宽,能表现出暗调丰富的细微层次,所以是高档原稿扫描必不可少的设备。

2 分色的基本原理运用色彩学原理我们知道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由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也就是说从原理上讲,用理想的三原色色料可以再现任何颜色,但实际生产中这三种原色油墨的颜色再现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有些原稿的颜色再现总有一定的误差,象较纯的蓝紫色就很难完整再现。

颜色可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非彩色又称消色,是指白色、黑色、以及深浅不同的灰色,它们构成一个系列,由白到浅灰、中灰、再到深灰直到黑色,称为黑白系列。

彩色是指黑白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即便是红色,也有浅红、暗红鲜艳之分。

为了对各种颜色进行较为正确的分析和区别,国际上统一规定了鉴别色彩的三个属性,就是色相、明度、饱和度。

四色印刷中的色彩体现原理

四色印刷中的色彩体现原理

四色印刷中的色彩体现原理传统印刷中,我们只利用四色油墨(黄、品、青、黑)即印刷成千上万种颜色,出来之后我们会评价成品里面的青大了,或黑墨小了,四色油墨是怎么变为上百万种颜色的呢?一、色光与色料色来源于光,光又伴随着色,色与光有着密切的关系。

色光是指物体本身发出的光,而色料则本身不发光,只是吸收一部分光,反射一部分光。

(一)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让一束太阳光射进暗室,通过狭缝照射到玻璃的三棱镜上,透过玻璃,再投射到白色的屏幕上,便显示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带,这条光带叫做光谱。

如果三棱镜对白光的色散不充分,可以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各占光谱的1/3。

假若做一系列的色光合成实验,发现选择"适当"的红、绿和蓝色光进行组合,可以模拟出自然界的各种颜色,故称红、绿和蓝色光为色光的三原色。

为了统一色度方面的数据,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红、绿、蓝三原色光的波长分别为:700.2nm,546.1nm,534.8nm(1nm=1×10-7c m)。

若将三原色光,每两种或三种相,可以得到下面的色光,即红(R)+绿(G)=黄(Y)红(R)+蓝(B)=品红(M)蓝(B)+绿(G)=青(C)红(R)+绿(G)+蓝(B)=白(W)以上各式表明,色光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新色光其亮度增加,故称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

改变三原色光中任意两种或三种色光的混合比例,可以得到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光。

光是作用于人眼并引起明亮视觉的电磁辐射,具有能量,色光混合的数量愈多,光能量另和值愈大,形成的色光愈明亮。

如果把红、绿、蓝三原色光,分别和青、品红、黄三种色光等量相混合,可以得到白光,即红光+青光=白光绿光+品红光=白光蓝光+黄光=白光当两种色光相加,得到白光时,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光。

因此,红光与青乐互为补色光,绿光与品红光互为补色光,蓝光与黄光互为补色光。

(二)色料三原色和色料减色法色料包括颜料料,油墨中的色料以颜料为主。

分色原理与方法

分色原理与方法

分色原理与方法嘿,朋友!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看到的那些色彩斑斓的世界,在印刷、图像处理等领域是怎么被精确地分解和还原的呢?这就涉及到超级有趣的分色原理与方法啦。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是做平面设计的。

有一次他给我看他的一个项目,是要把一幅特别绚丽的风景画印刷出来。

他就跟我大倒苦水啊,说这看似简单的画面,要印得色彩逼真可不容易,这分色就是个大难题。

我当时就好奇了,分色?啥是分色呢?其实啊,分色简单来说,就像是把一个大杂烩里的各种食材都挑出来分类。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就像是混合起来的大杂烩。

而分色就是要把这些混合的颜色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从原理上讲,分色主要基于色彩模型。

就拿我们最常见的CMYK色彩模型来说吧。

C代表青色(Cyan),M代表品红色(Magenta),Y代表黄色(Yellow),K代表黑色(Key,这里用K是为了避免和蓝色Blue 混淆)。

你看,就像一个小团队一样,这四种颜色组合起来,几乎能表现出我们眼睛能看到的所有颜色。

这怎么理解呢?你想啊,如果把整个色彩世界比作一个超级大的合唱团,那CMYK就像是四个声部,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共同合作才能唱出最美妙的歌曲,也就是组合出各种各样的色彩。

那怎么去分色呢?我就问小李。

小李说,有好几种方法呢。

其中一种就是通过软件算法。

比如说在Photoshop这样的软件里。

他打开软件,给我展示了一幅画。

他说你看这画里有蓝天、绿草、红花。

软件就像是一个超级聪明的小管家,它根据CMYK色彩模型的规则,去分析画面里每个像素的颜色,然后把这个颜色分解成C、M、Y、K各自的比例。

这就像是把一个复杂的密码给解开,把每个数字都找出来一样神奇。

我当时就惊叹了:“哇塞,这么厉害啊!”还有一种分色方法呢,是在印刷设备里直接实现的。

我跟着小李去了他合作的印刷厂。

那里有个老师傅姓张。

张师傅就跟我讲啊,印刷机就像是一个大厨师,它在印刷的时候,就按照分色的原理,把CMYK这四种油墨分别准备好。

分色及制版工艺原理

分色及制版工艺原理

分色及制版工艺原理第一章:图像数字化与图文处理方法第一节:图像的数字化图像的种类:按图像的点空间位置和灰度的大小变化方式:1、连续图像2、离散图像。

根据记录方式分为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

模拟图像经过数字化过程(如扫描)可以转化为数字图像。

图像的数字化是指将一副图像画面转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形式—数字图像处理。

空间坐标的离散化叫做空间采样,而颜色值的离散化叫做颜色值量化。

采样点与灰度级越大,离散图像与原始图像就越接近。

数字图像的特点:1、再现性好2、精度高3、灵活性大4、数字图像和传统化学照片照片之间的相互依赖互为补充的关系数字图像的种类:1、位图图像2、矢量图像。

原稿种类:1、以纸张、感光材料为载体的绘画、摄影和印刷品图片原稿2、立体实物原稿3、磁盘、光盘等为载体数字化原稿。

采样:将空间上连续的图样变成离散点的操作称为采样量化:经采样的图像被分割成分间上离散的像素,但其灰度是联系的。

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过程叫量化。

灰度图像指每个像素由一个量化的灰度值来描述的图像。

灰度图像指每个像素由一个量化的灰度值来描述的图像。

平面型扫描仪的特点:1、操作简便快捷2、不能识别很高的黑长密度变化3、得到的图像清晰度不是很高滚筒式扫描仪比平面式扫描仪性能高的原因:1、采用了光电倍增管,光学特性远好于光电耦合器件CCD2、光学分辨率高于平面扫描仪的光学系统第二节:扫描参数的计算一、扫描参数的设定扫描参数的设定是图片扫描的重要步骤,关系扫描质量的优劣。

预扫描的目的:为操作人员设定原稿扫描区域提供方便。

扫描参数的设定:1、原稿类型2、扫描模式3、扫描分辨率的设定4、阶调曲线5、锐化处理6、去往处理扫描分辨率=放大倍数X加网系数X加网线数等于(印刷品尺寸/原稿尺寸)X(1.5—2)X加网线数。

第三节:图像扫描的定标原则一、全阶调定标法全阶调定标法就是利用扫描仪所能识别的最大密度范围来扫描图像特征阶调定标法就是区别各原稿的黑白场及中间调特征数据。

分色原理

分色原理

制版时,原稿要分成青(C)、品红(M)、黄(Y)、黑(K)四色,其分色原理是什么?
答:彩色画稿或彩色照片,其画面上的颜色数有成千上万种。

若要把这成千上万种颜色一色色地印刷,几乎是不可能的。

印刷上采用的是四色印刷的方法。

即先将原稿进行色分解,分成青(C)、品红(M)、黄(Y)、黑(K)四色色版,然后印刷时再进行色的合成。

所谓"分色"就是根据减色法原理,利用红、绿、蓝三种滤色片对不同波长的色光所具有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将原稿分解为黄、品、青三原色。

在分色过程中,被滤色片吸收的色光正是滤色片本身的补色光,以至在感光胶片上,形成黑白图像的负片、再行加网,构成网点负片,最后拷贝、晒成各色印版。

这是最早的照相分色原理。

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印前扫描设备将原稿颜色分色、取样并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即利用同照相制版相同的方法将原稿颜色分解为红(R)、绿(G)、蓝(B)三色,并进行数字化,再用电脑通过数学计算把数字信息分解为青(C)、品红(M)、黄(Y)、黑(K)四色信息。

[整理版]分色版的效果

[整理版]分色版的效果

分色版的效果如今郑州品翼画册设计印刷无论是平印、凹印、网印还是柔印,都基本上采用分色制版表现图片色相和层次。

一、扫描工艺原理将屏幕显示用的RGB色彩转换成印刷网点或输出时需要的CMYK色彩是很复杂的过程。

首先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在屏幕上看到的色彩都可以印刷出来。

RGB色光混合的颜色无法用CMYK色料混合完全再现。

RGB的图像是色光三原色。

(一)扫描仪及其工作原理扫描仪是采用电转换原理将连续调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实现图像信息的数字输入,实质上是图像信息的数字化采集过程,即对原稿图像信息的采样和量化过程。

目前的扫描输入设备有滚筒式扫描仪、平板式扫描仪两种类型。

扫描仪不论采用何种扫描方式,扫描仪的组成方式相同,都由扫描仪照明系统、同步信号发生系统、扫描系统、光电转换系统、模拟/数字转换系统等五大部分组成。

尽管目前扫描仪的品牌及种类繁多,但其都是利用光源将原稿的图像信息转换成光信号。

再将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和适当处理变换后以数字方式传输给图像处理系统。

(二)扫描仪的图像信息采集(1)点表面通过光孔轮采选样光孔的形状与孔位,并由此确定扫描分辨率,经过光孔的光再经过分光系统分解成三束。

并由滤色片来完成图像的分色,获取图像三原色RGB或CMYK的信息。

(2)行光是由平面镜和棱镜组成的光学系统逐行聚集到CCD线轴上,对于彩色图像通常采用三个CCD线阵并行安装,每个CCD线阵分别需以RGB原层,扫描行光线经棱镜分解三束,分别照射到相应的CCD线阵,同时获取其像素的RGB信息。

扫描代的动态范围、色彩还原能力、清晰度、变复精度、扫描速度等五个指标是能各现反映扫描代及输出质量的状态。

二、分色原理彩色图像的印前和印刷可分为三个过程:图像颜色的分解、图像颜色的传递和图像颜色的合成。

这三个过程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原稿—扫描仪扫描—计算机处理—激光照排机曝光—黄、品红、青、黑分色片—打样机打样—彩色样张。

原稿颜色的信息通过扫描仪分解为RGB信息,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将RGB图像转换成CMYK图像,即颜色的分解。

计算印花分色技术原理精选课件

计算印花分色技术原理精选课件
除了网目频率要考虑外,印刷者必须考虑到网屏的角度, 一般,对一幅印刷好的连续调图像,当网屏角度为45°时 其视觉效果最佳。
12
2.2 数字半色调技术(digital halftoning)
网目频率: 是以每英寸线数(LPI)表示
大多数彩色期刊、杂志和广告册都 采用150LPI的网频印刷。 某些要求较高的印刷品则往往采用 175LPI的网频。 报 纸 印 刷 的 网 频 则 在 65LPI 至 100LPI之间。 印染一般选取40 ~ 80LPI。
• 1 印染分色原理
– 1.1四色分色 混色分色
1
• CMYK四色分色
CMYK分色原理非常简单,但是实际操作上,需要考虑纸张、 油墨的吸收和反射特征,网点扩张等等因素,因此,实际应用中 从RGB到CMYK的转换还是比较复杂的。
6,8色分色
为了增加颜色表现能力, 还会增加浅青、浅红、浅灰、宝蓝、橙色等 油墨。 现在,新的印花工艺,也有尝试用4分色进行印花 数码喷射印花,由于采用了喷墨打印机的原理,也有采用4分色印花。
• 专色分色,指直接按印上去的颜色进行分色,印花时,直接 把色浆调配成专门的颜色,而非通过叠色得到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色分色 套色概念
4
云纹分色
5
1.3.专色印花技术与C MY K 四色印刷相比特点
a. 在任何颜色承印物上均可印刷彩色图像。 b. 可以对图像的色彩进行任意的替换调整,而不影响其它 的颜色。
6
C . 色彩鲜艳度比四色印刷好 四色印刷中色彩中的灰度问题很难彻底解决,特别是绿
1、由网点随机分布,叠印后不会出现龟纹,消除了“龟纹”的产生 2. 可提高色彩复制能力 3. 能表现细腻层次,适合高精细印刷的需要;

印刷过程中的配色原理

印刷过程中的配色原理

印刷过程中的配色原理印刷过程中的配色原理涉及到颜色的选择、组合和印刷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和印刷中,正确的配色选择可以提升作品的美感和效果。

本文将从颜色基本原理、色彩搭配、印刷技术和材料等方面介绍印刷过程中的配色原理。

1. 颜色基本原理在印刷中,颜色可以通过三原色(红、绿、蓝)的不同组合来表现。

三原色的不同比例和混合可以产生更多的颜色。

另外,还有三个补色(青、品红、黄),它们是分别由两个原色的混合组合而成。

颜色的亮度、纯度和色相是衡量颜色的重要指标。

亮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纯度表示颜色的饱和度,色相表示颜色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颜色需要考虑到不同颜色的表现力和情绪传递能力。

比如,红色代表激情和力量,蓝色代表冷静和稳重,绿色代表和谐和自然等等。

2. 色彩搭配在印刷中,色彩搭配的目的是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来表达出设计的主题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 对比原则:对比色指的是处于彩色光谱中相对位置较远的两种颜色,如红绿、蓝黄、橙蓝等。

这种对比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吸引人眼的注意力。

- 互补原则:互补色指的是位于彩色光谱中相对位置较远的两种颜色,比如红绿、橙蓝、黄紫等。

互补色的组合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增加设计作品的明亮度和活力。

- 类似原则:类似色指的是位于彩色光谱中相邻位置的两种颜色,比如红橙、橙黄、绿黄等。

类似色的搭配可以产生柔和的色彩过渡,使设计作品更加和谐和舒适。

- 渐变原则:渐变色指的是颜色的逐渐过渡,可以是同一种颜色的不同亮度和饱和度,也可以是不同颜色之间的过渡。

渐变色的使用可以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 单色原则:单色指的是一种颜色在不同亮度和饱和度下的变化。

单色的搭配可以产生简洁和统一的效果,适用于需要凸显特定主题或情感的设计作品。

3. 印刷技术和材料印刷过程中的配色原理还需要考虑印刷技术和材料的限制。

不同的印刷方式和材料对颜色的表现会有所差异。

- 色彩空间:印刷机和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使用的色彩空间不同,可能会影响到颜色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 印刷分色
文字文字
]1 印刷
1 网屏
CMYK每种颜色的油墨在印刷时,表现为一系列大小不一的点。

每一颜色的点按一定的角度来排列,就可在视觉上产生出所有可印刷的颜色。

在印刷上把每一种颜色的点的排列称为网屏。

2 网线频率网屏是每种颜色的点,按一定角度的排列。

则单位长度上的排列线数就是网频。

网线频率是每英吋内的线数。

2 颜色模式
1 RGB 模式
是加法模式。

RGB三色相等的情况下为灰色。

大部分可见光都通过RGB的色域范围中得到。

2 CMYK 模式
是减法模式。

CMY 与RGB为互补色。

由于CMY 在实际中不能形成黑色,所以需外添黑色,而成CMYK。

CMYK 模式的色域范围较RGB模式为小,所以它的颜色远不如RGB 来得鲜艳。

3 专色
专色是在印刷过程中,用的一种颜料,只印刷一次的颜色。

它可以是CMYK色域中的颜色,也可是色域外的颜色。

在以下情况下可使用专色:
(1)在单色或双色印刷任务中为了节约经费。

(2)在设计或印刷徽标或其它需要精确配色的图形时。

(3)印刷特殊颜色的油墨,例如金属色、荧光色或珠光色等。

3 颜色管理
1 从下拉式菜单中选择显示器。

2 从打印机下拉式菜单中选取打印机。

3 从引擎下拉式菜单中选取颜色管理系统CMS。

4 从预期方式菜单中有下列选择:
(1)感性的(图象)
(2)饱和的(图象)
(3)相对比色
(4)绝对比色
5 如想要打印出屏幕上的色彩,可选上“在屏幕上模拟打印颜色” 的选项。

4 文档信息
文档信息中包含了对象、颜色、字体等很重要的印刷信息。

在文档交付印刷前,先把文档信息保存,再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查看和打印后,与文档一起交给印刷商。

5 分色
在印刷机上印制彩色文档,首先须分解为CMYK原色以及任何要应用的专色。

这过程称为分色。

1 PostScript印刷机描述文件(PPD)
该文件包含了关于输出设备的有关信息,包括可使用的页面尺寸、分辨率、可使用的网频及网屏的角度等信息。

出血
出血是指溢出在印刷边框或裁剪标记和修剪标记外面的作品量。

出血的默认量是18磅。

设置的出血量可从0 - 72 磅。

2 分色
如没有专色的情况下,会分成CMYK 四色来印刷,当有了专色,选取“转换到过程色”的选框,则会把专色转化为CMYK四色来处理。

否则会进行五次印刷。

3 设置网频
根据输出的质量,可选择网频。

4 陷阱
见第十章第三节。

5 叠印
默认情况下,在Illustrator 作品中的顶层对象会在印刷时,清除下层对象的颜色,并只印刷顶层对象的颜色。

对准不良时,可产生漏白。

顶层对象为黑色时,可选择叠印,即不清除底层对象的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