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学】碳酸盐岩各论

合集下载

沉积学 第六章 碳酸盐岩资料

沉积学 第六章  碳酸盐岩资料

六、孔隙 碳酸盐岩的孔隙形成特征和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碳酸盐岩的矿物成 分、结构和形成条件、同时碳酸盐岩孔隙也与成岩作用环境和后期改造有重 要关系。前者主要是指原生孔隙,而后者则指次生孔隙。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 一、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构造占主导地位的成因说是压溶说。它的理论是:在压力作用下, 颗粒接触的化学势(溶度积常数)升高,造成溶液中离子活化度的增大,形 成浓度梯度,于是溶质离子就从浓度高的接触处扩散到浓度低的溶液所占据 的孔隙中去,并使 CaCO3 沉淀在未应变的颗粒表面上。溶质的扩散速度是缓 慢的,所以主要是通过溶解面进行,并为流动的液体所大量搬运。溶质迁移 有二种方式,一是沿缝合线或从平行于线应力轴的面迁移,二是向缝合线周 围的围岩中扩散。因此,造成缝合线周围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降低。 二、帐篷构造 这是一种碳酸盐潮坪环境形成的脊型背斜构造。这种构造具有柱状裂隙 和极大的干裂状 多角形断面,略呈不谐和的褶皱和类似尖顶状的褶皱或倒转岩层。此外, 还有受压变低的 V 字形裂缝和伴生有角砾岩层的出现。 三、鸟眼构造 鸟眼孔或雪花状、窗格状构造,主要产出于低能条件下所形成的泥晶、 团粒、藻团粒等沉积碳酸盐纹层中。 四、叠层石构造 叠层石构造也称叠层构造或叠层藻构造,简称叠层石。叠层石由两种基 本层组成:(1)富藻纹层,又称暗层,藻类组分含量多,有机质高,碳酸 盐沉积物少,故色暗;(2)富碳酸盐纹层,又称亮层,藻类组分含量少, 有机质少,故色浅。这两种基本层交互出现,即成叠层石构造。 五、示顶底构造 在碳酸盐岩的孔隙中,如在鸟眼孔隙、生物体腔孔隙以及其他孔隙中, 常见两种不同特征的充填物。在孔隙底部或下部主要为泥晶或粉晶方解石,
此外,邓哈姆还分出两类特殊的石灰岩类型,即粘结岩和结晶碳酸盐岩。 3、曾允孚的分类 曾允孚等(1980)提出的分类方案为一结构—成因分类,在国内有一定 的影响。 二、本书的分类 石灰岩划分为三个大的结构类型即:I.颗粒-灰泥石灰岩;II.晶粒石 灰岩;III.生物格架石灰岩。

沉积岩石学 第十一章 碳酸盐岩概论

沉积岩石学 第十一章 碳酸盐岩概论

(6)区域性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研究有了重大的发展。
(7)现代和古代岩溶研究为油气水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8)建材及化工系统对碳酸盐的研究取得效益。Biblioteka 二、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发展趋势
• 1、海相碳酸盐岩岩石学的基础研究有待加强。 • 2、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有待深入。 • 3、加强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 • 4、针对碳酸盐岩易变性和易溶性进一步开展成岩作用研究。 碳酸盐成岩作用研究从定性向定量发展仍需加强。 • 5、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找油工作有待突破。 • 6、完善碳酸盐岩测试技术,提高分析化验精度,开展地质 建模和数值模拟。
• 第十一章 碳酸盐岩概论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成分及颜色 •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 第四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
本章重点
1、各种碳酸盐结构组分的概念、特征及成因意义
2、常见碳酸盐构造的概念、特征及成因意义
第一节 概述
• 一、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现状
• 1、国外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现状 (1)非单一的化学成因。结构-成因分类。碳酸盐岩是多 种作用或多种形成机理的综合产物。岩石类型反映沉积相特征和 水动力条件,碳酸盐岩类学和岩相古地理学联系起来 。 (2)能量观点。定量标志的引入。
(3)白云岩及白云岩形成机理,出现许多全新的白云石及 白云岩生成机理的观点或学说。
(4)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碳酸盐沉积物(岩)具 有易变易溶和易成岩等特点。
• 一、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现状 • 1、国外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现状 (5)现代碳酸盐沉积模式。出现了新的碳酸盐岩的岩 相古地理学。
(6)化石岩石学。化石岩石学推进了碳酸盐岩类学和 古地理学的研究 。
• 2、鲕粒(鲕石)

《沉积岩石学》第十一章 碳酸盐岩概论

《沉积岩石学》第十一章 碳酸盐岩概论
粗砂级(1~0.5mm)
两部分:核心、同心层。 核心:可以是内碎屑、化 石(完整的或破碎的)、 球粒、陆源碎屑颗粒等); 同心层:泥晶方解石
鲕粒类型:正常鲕、放射鲕、单晶鲕及多晶鲕、复 鲕、表皮鲕、负鲕
3、球粒(pellet)
粪球粒(fecal pellet)
4、藻粒
核形石或藻灰结核(oncolite)
一、叠层石
• 富藻纹层和富碳酸盐纹层交互出现,呈叠层构 造或叠层藻构造。
• 两种基本层组成:
• 富藻纹层:暗层,藻类(丝状或球状的蓝绿藻) 组分含量多,有机质高,碳酸盐沉积物少,色 暗(非风暴期或白天)
• 富碳酸盐纹层:亮层,藻类组分含量少,有机 质少,色浅(风暴期或高潮期,被水流带来的 碳酸盐颗粒和泥被富含粘液的藻类捕获形成, 或夜间贫藻 )
层 状 叠 层 石
波状叠层石
柱状叠层石
二、鸟眼构造
• 鸟眼构造:在泥晶或粉晶石灰岩中,常见一 种毫米级大小的、多呈定向排列的、多为方 解石或硬石膏充填的孔隙,因其形似鸟眼, 故称为鸟眼构造。
• 窗格构造:形似窗格
• 雪花构造:因充填或半充填的孔隙呈白色, 似雪花。--为潮坪的标志:藻类腐烂或干涸 后,被稍后的亮晶方解石充填形成。
六、缝合线构造
碳酸盐岩中常见的一种裂缝构造,呈锯齿 状。在缝合面上的凹凸幅度-毫米到十几 厘米
柱 状 叠 层 石
(1)提出了全新的碳酸盐岩分类—结构成因分类 (2)提出了全新的白云岩形成机理 (3)对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4)出现了一门专门研究和鉴别碳酸盐岩中的生物化石
碎片的科学一化石岩石学 (5)提出了全新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4、80年代以来 (1)地球物理研究手段广泛应用 到碳酸盐岩研究中 (2)出现了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 这一新学科

沉积相- 碳酸盐岩概论

沉积相- 碳酸盐岩概论

方解石胶结物马牙状—细晶、中晶结构
(7)等厚环边片状:纤片晶体等厚环边。
四、晶粒
晶粒碳酸盐岩或结晶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
原生结构完全被破坏。
包括:泥晶、粉晶、砂晶、砾晶 泥晶、细粉晶——原生、准同生; 粗粉晶以上——次生或重结晶
细晶白云岩
五、生物格架
原地生长的群体生物,如:珊瑚、苔藓、海绵、层孔 虫等,以坚硬的钙质骨骼所形成的骨骼格架。
二、矿物成分
(一)碳酸盐矿物
1.方解石( CaCO3 )矿物体系 文石 :现代沉积 高镁方解石 :红藻、生物外壳、早期胶结物 文石、高镁方解石 低镁方解石 低镁方解石:最稳定
2.白云石矿物体系 白云石(CaMg[CO3]2) Ca:Mg=1:1 原白云石 富钙的原生无序白云石,自然界中很少。 3.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菱铁矿、菱镁矿
第六章 碳酸盐岩—内源岩
碳酸盐岩
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含量大于 50%)组成的沉积岩。 主要岩石类型: 石灰岩(方解石>50%) 白云岩(白云石>50%)
第一节
一、化学成分
主要是CaO、MgO、CO2
碳酸盐岩的成分
纯石灰岩——CaO:56%、 CO2:44%; 纯白云岩——CaO:30.4%、 MgO:21.8%、 CO2:47.8%。
六、硬底构造(硬地面构造?) 海底碳酸盐沉积物表面发生固结,形成同沉积的硬化层。 与固着底栖生物的钙化有关。 包括:浅海被侵蚀(光滑)、深海被溶蚀(不光滑) 的两种面。
七、古岩溶 碳酸盐沉积物暴露地表溶解、风化形成的不规则表面。
二、泥(泥晶、泥屑、灰泥)
包括: 灰泥—方解石 云泥—白云石
成因
波浪、生物机械破碎: 化学沉淀: 现代海洋中的泥状文石针 生物成因::生物死亡分解

11沉积岩沉积相第十一章碳酸盐岩概论2

11沉积岩沉积相第十一章碳酸盐岩概论2

3、藻粒(藻团块)
泥-亮晶含藻团块砂屑灰岩。照片中部为一藻团块。塔里木盆地解放 127井,上奥陶统吐木休克组,5421.3m,(—)10×2.5。
4、球粒与粪球粒
1)、球粒:通常把较细粒的(粗粉砂级或砂级)、 由灰泥组成的、不具特殊内部结构的、球形或卵形的、 分选较好的颗粒,叫做球粒(pellet)。 成因:球粒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机械成因, 即是分选和磨圆都较好的粉砂级或砂级的内碎屑;二 是化学凝聚成因。 2)、粪球粒:生物粪便形式排出的、形状近于卵 形和椭球形的富含有机质而大小均匀的颗粒。 即粪球是典型生物成因。粪球粒中有机质含量较 高,在薄片中呈暗色,这是鉴别粪球粒的重要特征。
6、造礁生物(苔藓虫、珊瑚)
藻粘结生物砂砾屑 灰岩,变口目苔藓 虫及扭心珊瑚,藻粘 结现象,塔中16井 4242米,单片光X10
6、造礁生物(海绵)
托盘海绵骨架岩中的托盘海绵,塔中44井4923.26米, 单片光X6
6、造礁生物(群体珊瑚)
珊瑚障积岩,四方管珊瑚, 塔中161井4500.19米,单 片光X6
生物格架
一般认为,生物格架包括生物骨骼格架和生物粘结 格架等类型,而以前者为主。 1、概念:生物骨骼格架是原地生长原地保存的群体 造礁生物如珊瑚、苔薛、海绵、层孔虫等的骼所形成 的坚硬的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2、骨骼格架的特征:群体造礁生物的骨骼;原地生 长原地保存,与层面垂直,保持原生长状态。 3、粘结格架:由蓝藻和红藻等藻类的粘液粘结灰泥、 颗粒、生物碎屑等其他碳酸盐组分形成的具有搞浪性 的格架称粘结格架。如各种叠层石。 生物格架和粘结格架均是礁碳酸盐岩的不可缺少的 结构组分,所以也称礁格架。
3、藻粒(藻灰结核)
3、藻粒(藻灰结核)
3、藻粒(藻灰结核)

碳酸盐岩沉积学

碳酸盐岩沉积学

1.4 .2 微量元素的迁移 受3个因素控制
1、矿物学因素(包括生物因素) 2、碳酸盐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元素构造的差别 3、化学动力学效应 (1) 海水的主要元素组成
元 素
Ca M n Fe Sr M g
含 量 ( ppm ) 海 水 大 陆 淡 水 4 11 15 0 .0 0 0 4 0 .0 2 0 .0 0 3 4 0 .6 7 8 .1 0 .0 9 1290 4 .1
(3)筛选原始矿物组成为LMC(低镁方解石)的组分 LMC、A、HMC在离开富Mg的海相环境后,都将在成 岩过程中转变成DLMC。因此原始矿物组成为LMC的组分具 有很强的抵抗成岩蚀变的能力,尤其是原始矿物组成为低镁 方解石的生物(如腕足类的全部种属、有孔虫壳和三叶虫的 部分种属等),此外也可选择没有遭受成岩蚀变的微(泥) 晶灰岩和准同生白云岩。
(1)沉积碳酸盐矿物的基本特征 沉积岩中见的碳酸盐矿物包括方解石(或称低镁方解石)、 文石、镁方解石 (或称高镁方解石)、白去石及菱铁矿.菱镁 矿.菱锰矿等.它们都是由碳酸根[Co3]2和Ca2+、Mg2+以及Fe2+、 Mn2+ 、 Ba2+ 、Sr2+ 、Pb2+等结合形成的无水碳酸盐矿物。从结 构上说,碳酴盐矿物有三方晶系和斜方晶系系列。斜方晶系系 列的典型代表矿物是文石,故亦称文石型.三方晶系则有三 方晶系方解石型和三方晶系白云石型两类。离子半径 较小的Mg、Zn、Fe、Mn、Cd 在能量上有利于形成六次配位的 三方晶系;半径较大的Ba、Pb、Sr等则有利于形成9次配位的 斜方晶系。 离子半径中等的Ca既可形成三方晶系方解石型, 也可形成斜方晶系的文石型(表1)。白云石由于其成分和结构 的特殊性,因而在三方晶系中单独将其划为一类。

碳酸盐岩沉积学

碳酸盐岩沉积学

核形石泥粒灰岩
核形石灰岩
核形石泥粒灰岩
层孔虫
床板珊瑚
砂屑灰岩
含腹足砂屑灰岩
球状层孔虫白云岩 枝状层孔虫白云岩
“雾心状”白云岩
桂阳则板岭,棋子桥组,细晶白云岩(左)、白云岩 化灰岩(右),白云石负晶形晶间孔
海平面变化与混和水白云石化作用模式
混和水白云石化的水文模式
马田土桥,石炭系石磴子组,生屑 泥粒灰岩,缝合线两侧白云石化, 白云石晶体细小、干净、自形
钙质动物化石形态分类示意图(据余素玉,1978)
自形:具有生物的总体形态特征; 半自形:保存有生物的特殊形态; 沙砾级它形:壳体破碎强烈,但可鉴定出大门类; 粉沙级它形:壳体破碎强烈,难以识别生物门类。
自形
半自形
沙砾级它形
粉沙级它形
化石自形程度示意图
(据余素玉,1982)
风暴挤压褶皱掀起、破碎就地推 积,片状岩屑呈放射状排列。
泥粒灰岩
粒状灰岩
粘结岩 (沉积过 程中原始 组分、生 物颗粒被 粘结在一 起
结晶碳酸盐岩
3、现今分类
现今流行的碳酸盐岩分类都是建立在福克分类的基础之上, 基本上采用了颗粒-基质-胶结物三组分。它的量比关系,能反映 沉积物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如岩石的颗粒+淀晶多、 基质少、颗粒的分选好,则沉积时的水动力强,相当于砂岩中的杂 基少,则砂岩形成时的水动力强;相反,若灰岩中颗粒少、杂基多, 水动力则弱。
风暴挤压褶皱破碎磨蚀就近推积, 片状砾屑呈到“小字形”砥柱构造
风暴流呈漩涡状,掀起并破碎的片状碎屑多呈不规则状直立,并且 底界面平坦而顶界面呈云朵状外貌。
风暴砾屑内碎屑灰岩的产状
(据孟祥化,1988 素描于北京西山中寒武统)

第八章 碳酸盐岩各论

第八章 碳酸盐岩各论

第八章碳酸盐岩各论第一节碳酸盐岩的分类一、碳酸盐岩的分类碳酸盐岩首先可按成分划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两种基本类型,此外还有若干过渡类型,它们与粘土岩、碎屑岩之间也常存在过渡。

石灰岩—白云岩系列的各类岩石划分如表所示:表1 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划分的岩石类型碳酸盐岩中常混入粘土物质,它与粘土岩之间存在一系列过渡岩石类型,其分类见下表:表2 石灰岩-粘土岩系列的岩石类型注意,这里的“泥”是指粘土成分的泥,也可用“粘土”代替。

碳酸盐岩中还可混入其它陆源碎屑物质和硅质成分,同样可组成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或硅质岩之间的一系列的过渡岩石类型。

二、碳酸盐岩的结构—成因分类从五十年代末期以来,以结构—成因观点提出了许多碳酸盐岩分类方案。

其中最有突破性方案要数福克(1959,1962)以具有成因意义的结构为依据的分类。

它的分类引入了碎屑岩成因观点,认为碳酸盐岩各类岩石的形成,除生物、化学作用外,重要因素是水介质的机械动力作用。

除福克的分类外,邓哈姆(1962)从强调结构的角度来划分碳酸盐岩的结构类型也值得注意。

(一)福克的分类福克的碳酸盐岩分类方案是以石灰岩为主体,考虑到白云岩的成因特点,把碳酸盐岩分为五个类型。

石灰岩的分类基础是以石灰岩中三个主要结构组分端元为依据,把石灰岩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并用三角图图解表示。

1.三个端元(1)异化颗粒:相当于盆内颗粒或颗粒(2)微晶方解石或简称微晶,相当于灰泥或泥晶(3)亮晶方解石胶结物2.三个主要类型Ⅰ亮晶异化石灰岩主要由异化颗粒组成,其粒间空隙主要为亮晶方解石充填或空着,很少含微晶方解石泥。

这种石灰岩是在水动力条件很强的环境中生成的。

强烈和持续的水流使异化颗粒得到很好的淘洗,把微晶方解石从颗粒间冲洗干净,因此,沉积下来的主要是分选很好的异化颗粒。

这些异化颗粒沉积后,粒间水发生化学沉淀,形成亮晶方解石胶结物。

这样,就生成了亮晶异化石灰岩。

这种石灰岩与粘土杂基含量很少的砂岩很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方解石不饱和、白云石饱和的 白云化
白云岩成因分类及其相应的生成机理
白云岩
次生白云岩
成 因 分 类
原 生 白 云 岩
同生 白云 岩
准同生白云 岩
成岩白云岩
后生白云岩

生 成 机 理
接 的 水 化 学 沉
水界 面处 的白 云化 作用

毛细 管浓 缩白 云化 作用
回 流 渗 透 白 云 化 作 用

藻粒

石灰岩
灰泥质 Ⅱ 藻粒 晶
石灰岩 粒 藻粒质 石
灰泥 灰 石灰岩 岩 含藻粒
灰泥 石灰岩
生 物 格 架 ︱ 礁 石 灰 岩
90 10 灰泥 灰泥 灰泥
灰泥 灰泥
石灰岩 石灰岩 石灰岩 石灰岩 石灰岩
第五节 白云岩
一、白云岩的结构分类
对石灰岩的分类原则基本适用于白云岩。
只需将“石灰岩”改为“白云岩”,“灰泥” 改为“云泥”。
内碎屑 石灰岩
内碎屑质 50 50 灰泥
石灰岩
75
25
含内碎屑 灰泥
石灰岩
含灰泥 生粒 石灰岩
灰泥质 生粒 石灰岩
生粒质 灰泥 石灰岩
含生粒 灰泥 石灰岩
含灰泥 鲕粒
石灰岩
灰泥质 鲕粒
石灰岩
鲕粒质 灰泥
石灰岩
含鲕粒 灰泥
石灰岩
含灰泥 球粒
石灰岩
灰泥质 球粒
石灰岩
球粒质 灰泥
石灰岩
含球粒 灰泥
石灰岩Leabharlann 含灰泥泥 质石石 灰岩
灰 岩
含颗 粒石
颗粒质 灰泥 石灰岩
含颗粒 灰泥
灰岩 石灰岩
无颗 粒石 灰岩
灰泥 石灰岩
灰泥 含量 颗粒 含量
(%)
颗粒 内碎屑
内碎屑 石灰岩

生物 颗粒
鲕粒
球粒 石灰岩
藻粒
晶物 粒格

生粒 鲕粒
球粒 藻粒
石灰岩 石灰岩 石灰岩 石灰岩
10 90 含灰泥
内碎屑 石灰岩 25 75 灰泥质
5.
6.
磨圆
7.
构造
竹叶石灰岩
竹叶砾屑灰岩具氧化边,粉晶方解石基质
亮晶砂屑石灰岩
2.亮晶生物碎屑灰岩 破碎的生物碎屑——亮晶胶结物
3.泥晶生物碎屑灰岩 完整或破碎的生物碎屑——泥晶
泥晶生物屑灰岩,货币虫、有孔虫、棘皮碎屑
泥晶腹足灰岩
4. 白垩 5. 西欧、北美的上白垩统,颗石藻,低镁方解石,重结晶弱。
第四节 石灰岩的结构分类
一、代表性的分类简介 1.福克(1959,1962)的三端元分类
以具成因意义的结构为分类依据。
进一步划分出 11个类型
依据组分的含量,提出了结构成熟度的概念,与陆源碎屑岩对比:
分类特点:
将碎屑结构观点引进碳酸盐岩分类,是非化学沉淀的 “异常”化学岩。
2.邓哈姆(1962)的两端元(颗粒-灰泥)分类 强调结构,应用广泛
不同因素影响下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解度的变化
A
B
C
(据ДCCOКOЛOB,转引自潘钟祥,1986)
A-温度影响(在CO2压力为9.80665×104Pa的条件下); B-碳酸含量的影响(温度为25℃); C-CaSO4的影响(CO2压力≈0.0012×9.80665×104Pa,温度为25℃时)
常伴随有暴露过程,缺乏蒸发环境
白云 石
(三)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
潮上带的高镁粒间水因重力向下回流渗透, 使下伏的 方解石发生白云石化。
(四)混合白云化作用-巴迪奥扎曼 (Badiozamani,1973)
5%海水和95%地下水混合 白云石已饱和
方解石不饱和 50%海水和50%地下水混合 白云石早已饱和 方解石才开始饱和
5-50%比例的海水只沉淀白云石。
5. 抱球虫软泥 现代海底, 广泛。
6.鲕粒石灰岩 基质部分多为亮晶, 也可为泥晶。 若基质主要为灰泥→ “结构退变”
7. 球粒石灰岩 泥晶或亮晶
亮晶鲕粒灰岩
方解石充填负鲕 粒,粒缘为纤维 状方解石胶结
泥晶鲕粒灰岩,结构退变
8.泥晶石灰岩 泥晶方解石构成 。 沉积水动力条件很弱 常与球粒石灰岩、粉屑石灰岩共生
另外,白云岩的晶粒结构、交代结构发育。
二、白云岩形成机理 长期争论
(一)原生沉淀作用
在水体中直接沉淀出白云石
模拟自然环境人工合成真正的、化学计量的白云石 (Ca: Mg = 1:1)至今没有成功,
只有在Pco2 > 4atm条件下人工合成出白云石
考龙泻湖光合作用的高镁方解石和富钙白云石。
(二)毛细管浓缩 (蒸发泵)作用: 热带地区潮上带;
准同生白云化,蒸发作用 大
文石白云化
石膏沉淀
Mg/Ca加
文石 (潮上带,疏松,富含粒间水)
气 候干热 , 粒 间 水 蒸 发
海 水 通过毛 细管 作 用 补给
粒间水盐度增大(海水→盐水)
石 膏等 沉淀(Ca离 子 浓度 减 小)
Mg/Ca比 值 增 大(由 正 常海水 3:1→40:1) 与 文石 接 触, Mg离 子 将 代替 Ca离 子
特点: 有高度的概括性:
1、排除了非独立的亮晶组分; 2、颗粒—灰泥石灰岩、粘结岩的分类与福克的类似; 3、增加了结晶碳酸盐岩。 使颗粒—泥晶岩、粘结岩、结晶岩的碳酸盐岩三分性很明显。
二、本书的分类
Ⅰ(2)
颗粒 Ⅰ(1 石灰岩 颗 含灰泥 粒 颗粒
Ⅰ 石 石灰岩
颗 粒
灰 岩
灰泥质 颗粒

石灰岩
灰 颗粒
9. 瘤状 (结核状) 灰岩 10. 物质重组, 压实
10. 生物格架灰岩 11. (1)骨架灰岩 (生物礁灰岩) 12. 造架生物: 珊瑚、 石枝藻 、 层孔虫 、苔藓虫 、厚壳蛤

流混 调 流 混 调
渗 透 白 云 化
合 白 云 化 作
整 白 云 化 作
渗 透 白 云 化
合 白 云 化 作
整 白 云 化 作
热变 液质 作作 用用
作用 用 作 用 用


第六节 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
一、石灰岩
1. 内碎屑灰岩
2. 3. 由内碎屑(砾屑—粉屑)、填隙物(泥晶、亮晶)组成。
4.
分选、
(五)淡水白云岩(Folk and Land, 1975)
淡水条件下( Mg/Ca比率1:1或以上,略饱和) 、低的 结晶速率、低离子浓度(缺干扰离子),利于有序白云石的形 成,洁净、晶形好。
(六)调整白云化作用——古德尔和加曼(Goodell and Garman,1969)
在淡水影响下,碳酸盐淋滤、交代,Mg2+从晶格中 析出、富集,发生白云化作用。
1. 零散富集,局部出现白云石晶体; 2. 也可大规模富集,形成薄层白云岩; 3. 形成条件类似,故常与混合白云化作用共生
(七)、生物白云化 生物直接形成白云石—如:海胆
(八)、埋藏白云化
埋藏环境下,高镁方解石、粘土、孔隙水 富镁流体
白云石化。
排出
(九)、海水白云化
海流、潮汐泵 深部海水进入环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