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答案)
1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ii1
-宋地方分权制|
中央(汉一元)地方
h
I:三公九卿
II ||
II
II
明初内阁制
元朝行省制
元朝省院制
I;
I
j
明淸: 明初股丞相”
Ffi权强化
郡县制
I
::
清朝军机处
中央机构设置沿革
f(卑权与相权的矛盾)
I地方机构设置沿革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
权的矛盾)
(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匕申外朝制度
庸:三宵六部制
东汉 卜……笳年
禅止制夏商政治制度
宗袪制
分討制
呈帝制度中外朝制度
藝驚制度瞬度
三国两晋
南北軌
詹朝
丘代十国=」匕宋南采元頸.明朝淸朗统治前期淸朝统治晚期
中正制
61艸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907^-光0年979年1127年1276年136*怦1636年1644年1H40年
二府制 门肮年行省制度内糊制度 军机鸦片
明朝:废丞相,设而
清朝;南书房、军机处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
荷马时代
公爲公扁
公元前
3000年1150年1100年
爱琴文明
年城芽
1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509年
449年
450年
400年
338年
克利斯
<卜二铜表法》
马其顿卫国
提尼改革
产生
征服希腊, 希腊城邦制 度开始衰落
处设战争
1911年1912年 辛亥君主专制 革命政休结束
框架结构
匚2—两个基本点一屮一六个阶段一I
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思维导图第一章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1 古代史的定义与意义- 古代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出现至西方古代文明形成的历史阶段。
- 古代史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1.2 古代史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通过研究古代文献资料,了解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和历史事件。
- 考古研究:通过发掘和研究古代遗址、遗物,揭示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状况。
- 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古代社会,分析其相似性和差异性。
第二章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2.1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人们使用石器为主要工具。
- 石器的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采集时代向农业时代的转变。
2.2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
-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能够定居下来,开始种植和畜牧,形成了最早的农业社会。
第三章埃及文明与河流文明的发展3.1 埃及文明的发展- 埃及是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尼罗河的存在为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 埃及人通过建设灌溉系统和堤坝,实现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3.2 河流文明的发展- 除了埃及,还有其他河流文明的发展,如两河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文明。
- 这些文明依靠河流提供的水源,实现了农业的生产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章希腊城邦与古代罗马4.1 希腊城邦- 希腊城邦是古代希腊社会的基本政治单位,是民主政治的早期形式。
- 希腊城邦独立而互相竞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发展。
4.2 古代罗马- 古代罗马是古代历史上最庞大和强大的国家,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行政管理体系。
- 罗马法的制订对后世法律有深远影响,罗马文化也对欧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5.1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发展了和等重要宗教,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 古代印度的政治结构多样,经济以农业为主,艺术和文学也十分发达。
5.2 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国家之一,中国文化对世界有重要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1)

丨丄-
扌交履―一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H宗法制
<她方机构设置沿革
(中央集权与她方分
权的矛盾)
(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中外朝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三衙
明:废丞相,设内阁
I清:军机处
[秦:郡县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
“削藩策"篁七国之乱"
卜推恩令"、刺史元:行省制
I明:地方设三司
思维导图
《十二铜表法》马其顿上国
产生征服希腊,
需腊城邦制
度开始衰落
公兀前
3 00年
公元兀年
200年27年
万民法出现罗马帝 国建立
r~
八X—
、
1
I1
1
1
1—
1
1
1
1
1
1勺00年1開0年
168R年
M曲年
1775年
1783年
17R7年
1789年
1ROO年
1765年
1翻1年
1X7右年
英国资
光荣革命
《权利迭案》
美国独立
时空定位
荷马时代
古风吋代
古典时代
希腊时代
,——,s a三s—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3000^ 1150年1100年 冏0年’
Iv雅典城
爱琴文明
■ si— _|—三三
公元前公元前 予09年449年
克利斯 邦萌芽 城建立 罗马共 提尼改革
750年
罗马
-UL.
刖
594年
按伦改革
和国建立
公元前Btr
4知年400年刘R年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框架图
姓名:
学校:
专业:
学号: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框架图
学好高中历史的窍门
有目的的阅读
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这是在微观上把握历史;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有助于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
综观近年高考题,教材小字名义上是阅读教材,
不做考试要求,而实际高考大纲中却强调把握知识体系,意即在知识系统中的内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题中总不断出现小字部分内容。
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释和图表内容都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复习,完整把握历史知识。
兴趣至上——对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
其实,历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东西,试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传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本身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去看百家讲坛的历史系列,里面的东西讲得很好,上课绝对用得到,看上5次,就会爱上历史,你自然而然就会自己到书店里去查询历史书籍。
学好历史,最重要的是兴趣。
至于那些需要背的东西,你就要找窍门,像什么背中国古代的朝代顺序,你就可以去把她变成口诀:
尧舜禅让夏商周,春秋战国争不休,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各单元框架思维导图

⾼⼀必修⼀历史知识点总结各单元框架思维导图⾼⼀必修⼀历史知识点有哪些,主要都学什么内容?考试重点有什么,考点多不多?下⾯是⾼⼀必修⼀历史知识点总结,各单元框架思维导图,供⼤家复习参考。
历史必修⼀⼈教版知识点归纳第⼀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是诸侯的共同主⼦,诸侯是周王的⾂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特点是:嫡长⼦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了深远的影响。
第⼆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个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内容:皇权⾄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推⾏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它是以皇权为中⼼的中央⾏政体制第⼆、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郡县制,是建⽴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最⾼⼀级⾏政单位。
3、巩固统⼀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了地主阶级对⼴⼤⼈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2.下表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及课文内容摘编,阅读下表,回答相关问题章节标题课时标题正文子目第五专题晚清时期的内忧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回应①②患与救亡图存③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七专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④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⑥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1)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备选项中选出合适的子目序号,填入材料一中①②③④⑥处。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C.两次鸦片战争 D.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E.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请结合所学知识,編写⑤子目下的课文内容。
(编写要求:注意包含历史叙述的基本要素,如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影响等等。
逻辑通顺,史实正确,内容完整,字数200字左右)【答案】(1)BCAED(2)示例: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列席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说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蒸蒸日上,中国则处在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扩大市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开始正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①②③分别是BCA;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和思想基础,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了国民大革命,故④⑥应该是ED。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1)

时空定位 原始就会 夏朝 商朝 公元B (f2070年公元前1召00年 禅计制 兵商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西周 春秋.. ....... ............ ~1 ......公元前1f>4石年 公元削T71年公元前4%年公元前47予年宗法制 分封制战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公元前亦旳观年两汉H --------- 一十-9年 25年皇帝制度 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中外朝制度 刺史制度 察举制 东汉220年九品 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框架结构 王位世袭制常嘲统治晚期明明 淸钥统治前期陶宋元朝一卜_| -------960年为9年 1127年 1276年 二府制⑵1年 -------------- _I ------- 1 ------90了年中国齐代专制主文中央集权制度丨丄-扌交履―一ffi分封制H宗法制JL一13阴年163白年1644年 行省制度1840 年内阁制度军机鸦片 战争处设 立1911年 1912年 辛亥君主专制 革命政体结束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 六个阶段<她方机构设置沿革 (中央集权与她方分权的矛盾)(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中外朝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三衙 明:废丞相,设内阁 I清:军机处 [秦: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削藩策" 篁七国之乱"卜推恩令"、刺史 元:行省制 I明:地方设三司思维导图秦朝郡县制汉代削藩[仲央集权中央集权宋代收归军权、孔不断加强丿~X -------- « 行政权、财权:.元朝行省制度©"••察举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秦汉: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叫--- ---------------------------- q.(君主专丽.君巽制h宋代畫中书省、参知政事、 枢密使、=司使明朝:废丞相,设内阁■r«清朝:南书房[军机处丄亠------------------ -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时空定位 荷马时代古风吋代____ -古典时代希腊时代I ■& 4 ■&—11^. - I 1^— + 1^—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 3000# 1150年 1100 年 冏0年’I --------- v ---------- 雅典城爱琴文明一I三 +公元前公元前 予09年 449年 克利斯 郭萌芽城建立 罗马共 提尼改革750年 罗马 刖 594年 按伦改革公元前 Btr 4知年 400年MR 年 《十二铜表法》 马其顿上国公兀前 300年公元兀年200年 27年万民法出现罗马帝 国精品文档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蒸汽时代的资本主文£ ----------------------------------------------------------- 八 ---------------------------------------------------- X1---------- 、1「1 --------- ----------- 1----- 1 ------- -------- 1— ----- 1——1---- —1---- IT11巧00年1隔0年168R 年16曲年1775 年17M年17即年1789年1ROO年176丐年1翻1年1X7右年英国资光荣革命《权利迭案》美国独立美国独立美国17新法国大工业革德国统一法国1875产阶级英国资产阶颁布战争开始战争结束年宪法革命开始命开始徳国1曲1年宪法革命开始级革命结束年宪法共和制确立空想社会普法巴黎俄国十月革命,主义山现战争公社世界现代史开端1825 年1830 年论必年1844 年1848 年1870 年1871 年1900年1914 年1917 年1918 年资本主义世欧洲三大《共产党宣言》第一次世界第次世界界第一次经工人运动发表,马克思主大战爆发大战结朿济危机义诞生蒸汽时代的资木主义电气时代的资木主义框架结构精品文档思维导图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一德一美一法—共利制王朝统-战争君主立宪制《权利达案》渐进性创新性4《德意志帝国宪法》一专制主义军圉主义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禹主权原则年宪法艰难的共和之路古希腊民主政治J古代希醸]罗马的政治制度,.过程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初克里改革.杜皿地理条件空J匾邦国家拔伦改革习愤法t十二铜表法》万民法復孫天全》发展发展英国的君主立宪制C西方代议制的起源、发展利社会主文从理J论到实践\_J近代芮芳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芙国的总统制法国断兵和制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精品文档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IH 民主主义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平天第二次八国联军愛夕国运动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 侵华战争1840 战争 184218511856 I8601894^1895 1900 1901--一一亠一I I _I —■一 ________ IIlII新民主主义革命框架结构 时空定位1911 1919 兒燃乂19271936 1937 19451949南昌 西安七七 日本 渡江起义 事变事变投降战役!三元里人民i抗英斗争1921 1924国民党 一大SR 匚农武 抗口 革命I 装割据I ]战争思维导图鸦片战争(开始沦为“戏半社会J1 ~第二次鸦片战争L双半社会“程度加深}F甲午申日战争~(半舗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栈华(完全沦为“戏半社会")I耳本全面叱—4-精品文档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枕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吋期十一届 社会主文民主政治 三心全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978-K 1979------------------------- 1_ -19901997i^MI ' --- '1999 20002012(年叭-国两制” 新时期外 中董正式建交成为举足 香港 澳门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 伟大构想提山 交政策调整轻重的力最回归回旧 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 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时空定位新民主主文社会向 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吋期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的十年时期欄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时期19491953 1954 1955 1956台湾问題产牛、中和平共处 人民代表大 鑫加万 社会主义 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五项原则 会制度基本 隆会议制度确立和政治协商制度初形成;民族区域 步建立、曲立自主自治制度形成、的和平外交方针参加H 内瓦会议1966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艮出现曲折1971 19721976(年)中国在联中美关系 合国合法正常化 借位恢复中日邦交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第一部社会 主义宪法颁布社会主义 改造完成I ... ................ k .............+ .............. ..... .......框架结构思维导图多党合柞和政治协商制度、建國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釦:现代中国的、L政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统一和外交卜年“文革"曲折1民主法制■遭到践踏“一園两制"祖国统一大业建国初*完善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改革开放以来严主制度的逐步完善香需、澳门的冋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H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独立自生的和平外交方针精品文档时空疋位H 框架结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4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949 年1955^19卵年不结'盟运欧共体的成立一欧洲H本的崛起亚洲实力迅—「不结盟运动业1卜―1*速上升中国的振兴亚洲美国的强大美洲实力相1-- 苏联的衰落欧洲-r对下降*•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欢迎下载[刃吟[9E0年H本「欧共体崛起V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卜-----■ * ■ F1?甲年19?1年2012年东欧苏联廁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新课标)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B
2.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
C.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的转变
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新课标)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钳制边疆地区,提升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B
2.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
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
C.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的转变
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答案:C
3.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
直到汉武帝,这个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太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
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水平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实行考核。
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
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注意获取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及分析教育与选官的联系;第二小问实则比较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两种选官制度的共同点,可从选拔方式、目的和特点等方面分析比较。
第(2)问第一小问,可结合材料二信息从科举制的作用、选拔方式和发展状况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信息中综合概括。
答案:(1)说明: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
相同: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表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2)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
趋势:中央集权持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