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民谣
民谣及其赏析 讲稿

民谣及其赏析大家好,我是电气2班的曹慈航。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有关于民谣的一些内容。
那么,什么是民谣呢?“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
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
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
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
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而我们亦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民谣,包含民歌和童谣。
民谣美妙动人的词句,是一种以乡土音乐加配朗朗上口的地方语言来表达叙述故事的民歌。
民谣表现一个地方民族的风俗与习尚(如民谣《听戏》等),充满着世俗的幽默和情感(如《娶个媳妇好尿床》、《小三妮》等)。
童谣类民谣,歌词好学易记朗朗上口。
小儿在做游戏时互相对唱,可以增加儿童记忆、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既丰富孩子的娱乐又增长了知识,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如《捞扯歌》、《小白孩》等)。
中国的民谣种类和数量繁多,在课堂上我们不可能讲完。
所以,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欣赏我们安徽地区的特色民谣。
1、太和民谣做花鞋小白孩,坐坑沿;①洗白手,做花鞋;做喽花鞋搁哪个,搁板上;②鸡叨跑,狗撵上;叫小白孩气的哭一场。
————①坑沿:(方言)小河边,沟边。
②搁板(bai)上:方言,放在板凳上面。
2、太湖民谣无题一粒稻子两头尖,爷娘留我过千年;千年万年留不住,婆家打轿大门前;爷哭三声牵上轿,娘哭三声锁上门;哥哭三声抬轿走,嫂哭三声别家人。
3、来安地区民谣十条手巾一条手巾绒线挑,色纸包包送郎腰;手巾破掉绒线在,千针万线亏姐挑。
两条手巾浪淘沙,把郎系着莫恋家;长江后浪赶前浪,盼郎浪浪都溅花。
三条手巾三尺长,上绣荷花共牡丹;花儿绣在手巾上,看花容易绣花难。
四条手巾亮晶晶,上绣珍珠挂半身;小郎年轻担不起,你见珍珠如见人。
惬意民谣赏析

惬意民谣赏析民谣,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形式,它源自民间,贴近生活,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民谣的魅力在于它的简单和真实,它不需要华丽的音乐装饰,只需一把吉他和一段动人的旋律,就能触动人心,让人沉浸其中。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民谣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宁静与温暖。
它的歌词常常描绘着生活中的点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深刻。
比如《小幸运》这首歌,歌词中的“其实我也曾为你心痛,不过是转身之后才明白,把自己留在原地也需要勇气”,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复杂和坚强。
而《山丘》这首歌,则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坚韧和美好,“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民谣的旋律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那简单的吉他弹奏,配上清澈的嗓音,就能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音乐画面。
比如《演员》这首歌,那轻柔的吉他声和韵味十足的嗓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悠闲的午后,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而《成全》这首歌,则是用简单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一个爱情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深刻和真实。
民谣的歌手也是这种音乐形式的精髓所在。
他们往往是一些才华横溢、情感丰富的音乐人,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和音乐,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追求。
比如李荣浩,他的歌曲《年少有为》、《模特》等,以其清澈的嗓音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无数听众的喜爱。
还有赵雷,他的歌曲《成全》、《我们的时光》等,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真实的情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民谣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和情感。
它不需要华丽的音乐装饰,只需一颗真挚的心,就能打动人心。
它的歌词描绘着生活的点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深刻;它的旋律简单而真实,让人感受到了情感的真挚和深刻;它的歌手用自己的声音和音乐,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追求。
民谣,就是这样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形式,它贴近生活,表达情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深刻。
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寻找一抹宁静与温暖,去感受那些惬意的民谣吧。
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

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篇一:中国优秀民歌赏析民歌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国大地上流传。
民歌以其独有的方式,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感。
在中国,民歌的种类多种多样,如《青藏高原》、《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
今天,我们将为您带来几首优秀的中国民歌,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它们的美妙之处。
第一首是《青藏高原》。
这首歌由李健演唱,是一首极富感染力的歌曲。
歌曲以高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唱风格,表达了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热爱和向往。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它高耸入云,被誉为“世界屋脊”。
这首歌通过表达对青藏高原的热爱,表达了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第二首是《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首歌由王洛宾演唱,是一首经典的民歌。
歌曲以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唱风格,表达了人们对遥远地方的向往和思念。
遥远的地方可以是远方的故乡,也可以是心中的追求和梦想。
这首歌通过表达对遥远地方的向往,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第三首是《黄土高坡》。
这首歌由张信哲演唱,是一首极具影响力的歌曲。
歌曲以豪放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唱风格,表达了人们对黄土高坡的热爱和感慨。
黄土高坡是中国最著名的地貌之一,它广袤无垠,被誉为“中国的脊梁”。
这首歌通过表达对黄土高坡的热爱,表达了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以上三首歌曲是中国优秀民歌中的代表,它们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感。
民歌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人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今后的生活中,民歌将继续传递着人民的心声和美好的祝愿。
篇二:中国优秀民歌赏析民歌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民歌的种类繁多,有的地方民歌高昂激越,有的地方民歌轻柔婉转,每一首歌曲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茉莉花》是中国传统民歌中的经典之作,曲调悠扬动听,歌词简洁易懂,描写了茉莉花的美丽和纯洁。
这首歌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常被用作各种场合的背景音乐。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的艺术特色与演唱分析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的艺术特色与演唱分析1. 引言1.1 介绍陕北民歌《三十里铺》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经典民歌。
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陕北农村的真实故事,描述了一个年轻姑娘在三十里铺送别恋人的动人场景。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简单朴实,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通过这首歌曲,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歌的独特魅力。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还体现了陕北民歌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这首歌曲不仅在陕北地区广泛传唱,也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热烈欢迎和赞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珍珠。
1.2 分析陕北民歌的传统特色陕北民歌是陕西省北部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
陕北民歌的传统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歌曲内容质朴真挚陕北民歌的歌词常常表达农民劳动、爱情、家庭等真实生活场景,内容朴实真挚,情感饱满真挚,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歌词中常常融入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情感怀,将农民对家园、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曲调优美动人陕北民歌曲调优美动人,旋律简单朴素,节奏明快而有韵律感。
音乐风格上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常常采用古老的民族乐器演奏,如二胡、琵琶、笛子等,悠扬的旋律回荡在陕北大地上,让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片土地的深厚底蕴。
三、情感真挚动人陕北民歌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为基调,歌手在演唱时常常情绪激动,声情并茂,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听众分享。
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让人们对陕北民歌产生共鸣,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亲切和温暖。
陕北民歌的传统特色主要体现在内容质朴真挚、曲调优美动人和情感真挚动人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陕北民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在今后的发展中,希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陕北民歌的传统特色,让这种珍贵的民间音乐形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浅析山西民歌《有了心思慢慢来》的音乐元素

浅析山西民歌《有了心思慢慢来》的音乐元素
《有了心思慢慢来》是一首风靡山西的民歌,它既具有浓郁的山西音乐特色,又充满
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下面将从旋律、节奏、调式和音色等方面来分析这首民歌的音乐元
素。
首先是旋律。
《有了心思慢慢来》的旋律优美动人,婉转悠扬。
整首歌曲旋律起伏跌宕,既有高亢激昂的部分,也有温柔恬静的部分。
旋律上呈现出一种宽广、深沉的感觉,
给人以豪放的情感。
其次是节奏。
这首民歌的节奏感强烈,富有节奏跳跃性。
歌曲的节奏明快有力,富有
韵律感。
整首歌曲有明确的节拍,给人一种顺畅、流畅的感觉。
它也具有活泼、欢快的节
奏特点,能够引起人们的热情,使人愉悦。
再次是调式。
《有了心思慢慢来》的调式为山西民歌常用的梆子调。
梆子调是山西地
方戏曲的主要调式之一,具有独特的音韵和特色。
这种调式听起来激昂壮烈,表现力强烈,能够凸显出山西地区的民风民俗。
最后是音色。
这首民歌的音色亮丽多样,采用了多种乐器进行演奏,如二胡、琵琶、
古筝等。
这些乐器搭配在一起,既表现出各自的独特音色,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特别是二胡对于这首歌曲的表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那悠扬的弦声,不仅增加了歌曲
的表现力,也突出了山西音乐的特色。
山西民歌《有了心思慢慢来》的音乐元素体现在旋律的优美动人、节奏的明快有力、
调式的独特和音色的亮丽多样等方面。
这些元素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使得这首民歌具有
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地方特色,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山西的文化内涵。
音乐鉴赏民谣

音乐鉴赏民谣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中国民谣概述: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
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
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
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
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1、民谣的起源在民谣传播研究中涉及民谣起源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在何群着的《民谣语》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
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鲁迅《门外文谈》)。
”正是这样的一段话被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文学艺术的起源,也认为这是语言的鼻祖。
《民谣语》一书中运用分析引论,合理清晰的呈现出“杭育杭育”这个叫道,确为民谣的起源,同时她认为劳动与民谣的产生有很大关系。
2、民谣的界定有学者把民谣定义为“歌谣”、“顺口溜”、或是“民谚”;“牢骚语”。
古书上说:“徒歌谓之谣。
言无乐而空歌。
其声逍遥然也”;“合曲曰歌”。
可见,谣是一种没有配曲更不用乐器伴奏的供人们随口说唱或吟诵的语言形式。
它与民歌,民谚,俚语之间是存在区别的。
吕肖奂在搜集整理考察了大量古代民谣之后,首次将民谣从民歌、谚语中剥离出来。
上述民谣的定义引用得比较广泛,也比较具有权威性。
3、民谣的分类按照民谣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三类:(1)时政民谣,又名政治民谣,诉说的是中国历代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变革,或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或揭露历史社会的黑暗政治,抨击腐败现象,或是谴责历代昏君奸佞,或是颂扬历代圣者先贤,仁人志士,或是赞美和平,进步,文明等,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
春节期间的传统民歌与民谣赏析

春节期间的传统民歌与民谣赏析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寄托着家国情怀的特殊时刻。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民歌与民谣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祈愿祝福的重要媒介。
民歌与民谣以其简单朴实的旋律、深入人心的歌词,折射出中国人民的喜乐、忧愁和希望。
本文将对春节期间的传统民歌与民谣进行赏析,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一、《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是中国春节期间最为经典的民歌之一。
它歌颂新年来临,祝福满满,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祝愿。
旋律欢快明朗,歌词简单易懂,更是家庭团聚和喜庆祝福的象征。
每逢春节,这首歌都会在人们的嘴中响起,洋溢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年年有余》《年年有余》是中国春节期间常听到的流行民谣之一。
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生活富足和幸福的期盼,将新年的愿望与鱼的谐音“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意着年年都有丰盈的收获和余裕的生活。
歌词简练,旋律优美,让人如沐春风,感受到节日的喜乐和希望。
三、《春节序曲》《春节序曲》是中国音乐家李斯特贝多芬根据中国传统民歌改编而成的一首交响乐曲。
它以丰富多彩的乐器演奏,生动再现了中国春节的喜庆氛围。
起伏的旋律交织着人们对新年的憧憬,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每当演奏起来,它都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
四、《过年歌》《过年歌》是中国民谣艺术家张云雷创作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动听的歌词,表达了对传统春节的热爱和传承的重要性。
歌词中融入了丰富的地域特色,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各地春节习俗的多样性。
这首歌曲既呈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又彰显了现代时代的风貌,展示了春节庆祝活动的丰富多彩。
五、《贺新年》《贺新年》是中国歌唱家刘欢演唱的一首名曲。
这首歌以其激昂壮阔的音乐形式和上扬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热切祝福。
歌词中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追求幸福的精神风貌。
每当这首歌响起,人们往往会为之振奋,深深感受到了春节带来的希望和激动。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传统民歌与民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情感共鸣,贯穿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好祝愿。
汉族民歌赏析

1.诗与乐的高度结合
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 句式整齐、押韵,在歌词中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 张等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突出的体现。
2.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
民歌运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极为经济 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3.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
民歌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代相传中,即兴 编词,见啥唱啥,想啥唱啥,流传中常出现一首民歌有 许多变体的现象。
细细那到到么唱拨拉诸公听呀……
《铜钱歌》(湖南)
打起锣唉敲呀么敲起锣,
听我那个唱起铜钱歌,
有钱那个能使鬼呀推磨, 无钱那个有理没处说……
《卖菜》(山西)
家住山西永和石楼,城的个咳儿约,
刘家庄上有家门,我的名儿叫刘成,
每日价卖菜我就过了个光景。
芹菜白菜白水萝卜,菜的个咳儿约,
茄子黄瓜带藕根,辣子韭菜带蒜苔, 还有那两把把的个嫩菠菜。
《澧水船夫号子》(湖南)
《打麦号子》(江苏扬州)
(独)今天的天气多好啊, 今年的麦子也不 错。哎呀,鸡吃麦子了!(合)嗬嘘,嗬嘘! (独)我们打麦子喊号子好吗?(合) (独)打起号子,(合)哼哪!哼哪! (独)来干活咯,(合)哼哪!哼哪!……
劳动号子 演 唱 一领众和 形 式 旋 律 简单重复 节 奏
东北 河北 陕西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 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 的歌曲。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 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成为人民群 众思想情感表达的结晶。 民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 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他民间 音乐体裁以及专业音乐形式。可以说, 民歌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小河淌水》(云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鉴赏民谣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中国民谣概述: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
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
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
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
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1、民谣的起源?在民谣传播研究中涉及民谣起源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在何群着的《民谣语》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
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鲁迅《门外文谈》)。
”正是这样的一段话被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文学艺术的起源,也认为这是语言的鼻祖。
《民谣语》一书中运用分析引论,合理清晰的呈现出“杭育杭育”这个叫道,确为民谣的起源,同时她认为劳动与民谣的产生有很大关系。
?2、民谣的界定?有学者把民谣定义为“歌谣”、“顺口溜”、或是“民谚”;“牢骚语”。
古书上说:“徒歌谓之谣。
言无乐而空歌。
其声逍遥然也”;“合曲曰歌”。
可见,谣是一种没有配曲更不用乐器伴奏的供人们随口说唱或吟诵的语言形式。
它与民歌,民谚,俚语之间是存在区别的。
吕肖奂在搜集整理考察了大量古代民谣之后,首次将民谣从民歌、谚语中剥离出来。
上述民谣的定义引用得比较广泛,也比较具有权威性。
?3、民谣的分类?按照民谣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三类:?(1)时政民谣,又名政治民谣,诉说的是中国历代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变革,或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或揭露历史社会的黑暗政治,抨击腐败现象,或是谴责历代昏君奸佞,或是颂扬历代圣者先贤,仁人志士,或是赞美和平,进步,文明等,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
主要存在于《左传》、《史记》,及《汉书》到《清史稿》中的历代《五行志》中?(2)生活民谣,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们创作的有关经济生活,婚姻家庭,祭祀宗教以及民俗风情等内容的民谣。
这些民谣虽然不多,却也弥补了时政民谣反映面的不足,与时政民谣一同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面貌。
如东北部平原民歌?《小白菜》,西北部高原民歌《走西口》,江淮民歌《凤阳花鼓》,江浙平原民歌《茉莉花》。
(3)游戏民谣,不论游戏有无主题性,孩子们在玩耍时不仅仅在表现动作,还伴随着语言,他们边玩边唱,把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唱念的民谣,称为游戏民谣。
游戏民谣又可细分为娱乐民谣和教诲民谣。
?4、民谣的风格及表现形式?风格特点:(1)山歌无本句句真;?(2)不拘一格论长短;?(3)最是寻常百姓语:民谣的语言朴实,通俗,符合大众的口味。
民谣的展现大多运用赋比兴、夸张、双关、谐音、重复、设问、析字、顶真、对偶、仿拟、倒装等。
?二、新传播载体的民谣中国民谣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增添了新的内容及形式,由古代的口耳相传,发展到以手机和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
许多学者也开始关注新传播载体中民谣传播所孕育的新元素。
?1、手机短信民谣?(1)内涵及分类。
手机谣是在手机上利用手机短信的方式传播的民谣。
手机谣一般是手机拥有者的即兴创作或听闻所得,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传播十分迅速便利,在近几年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一种娱乐方式。
民谣按其内容可分为表达情人蜜语、幽默调侃、表达祝福、日常问候、评判时政和反映校园生活的民谣。
?(2)手机谣的特点。
蔡亚玲在《当代手机短信民谣探析》一文中总结了手机谣的一般特征: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个人独创性强;内容新鲜时尚,富有时代气息;强烈的幽默感;强烈的现实性,讽刺性;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3)手机谣繁荣的原因。
一是手机的出现和普及是短信民谣形成的基础,手机短信业务的开通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手机短信的费用也十分便宜,这更为短信民谣的繁荣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得许多不良风气应运而生,社会转型期间有太多的不合理的事件,这也是新时期短信民谣形成和繁荣的原因。
三是民谣的创作主体是人民大众,客体是人们所处的自然及社会、历史生活环境。
手机短信宽松的语境,使得人们可以自由的通过短信民谣表情达意,抒发自己的真情等。
?(4)手机谣存在的问题。
民谣类短信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
民谣类短信中粗俗、媚俗的东西,不能不引起广大民谣类短信的手机用户的重视。
用户要洁身自好锻炼“慎独”品性,也要对格调低下的民谣自觉予以抵制。
如贴吧一热门手机谣:?少壮不努力,长大玩手机。
春眠不觉晓,醒来玩手机。
举头望明月,低头玩手机。
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玩手机。
夜夜思君不见君,还得埋头玩手机。
亲朋好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玩手机。
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玩手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天到晚没完没了玩手机!2、网络民谣?网络民谣是指在网络平台上使用较为普遍的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一定影响作用的民谣。
?赵丹在《网络民谣的内容及创造手法》一文中,把网络民谣按照内容划分为:时政类民谣;生活类民谣;爱情类民谣。
网络民谣不仅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当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并能深刻叙述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
网络民谣注意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真实情感的表达,但也存在一些粗俗、片面的内容。
?三、当代政治民谣?1、内涵及分类?当代政治民谣反映的是社会转型期普通民众对政治现象的基本态度,是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一种“特殊政治文化”,其形式短小;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多是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进行讽刺和谴责,辛辣尖刻、针砭时弊、警醒世人。
?它所反映的内容大致有六类:反映党风和工作作风方面;批评官僚主义方面的;涉及培养选拔干部方面的;揭露权色交易方面的;反映贪污受贿方面的;讽刺某些领导干部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方面的。
?2、产生的原因?(1)现实政治因素。
一方面对民众关心国家的发展,希望公众权力机关为政清廉;另一方面对政府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深恶痛绝。
?(2)体制因素。
体现在社会政治文化上,其问题主要是政治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通畅,非正常渠道很难如实向上传递反映。
?(3)思想文化因素。
进入转型期后社会主导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出现分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民众个体的主体意识开始增强。
?(4)社会心理因素。
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急剧转型,人们的心理往往失去平衡,从而产生社会挫败感,并试图寻找发泄的机会。
?3、发挥的作用?当代政治民谣的正功能有传递政治信息与社会冲突的减压器的功能;舆论监督和道德评价的功能。
负功能有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扰乱人民的思想;削弱政府权威;冲击主流政治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应对当代政治民谣负功能的策略?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积极加强和引导群众的政治参与;加强廉政建设、加强为人民服务;铲除政治性民谣存在的不良土壤。
?四、新民谣?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新旧体制之间冲突凸现,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产生,加上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舆论相对宽松,民谣开始大量涌现。
我们把这一时期产生的民谣称之为新民谣或现代民谣。
?按新民谣的内容分类:揭露批判类;学校教育类;社会差别类。
从形式上可分为模仿式;白描式;比较式。
?新民谣的特征:内容上的客观性,内容繁杂,正反兼有;形式上的非严肃性;?表达方式上的批判性;语言文字上的简炼性;传播途径上的非正式性。
?五、不同视角下的民谣价值研究?学者们大都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民谣的价值进行了精辟的解读:?1、显示民间情绪的晴雨表。
每个时期或者每个阶段流行的民谣,都是那个时期生活的生动写照,以及当时平民情绪的集中宣泄[17]。
?2、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民谣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舆论。
?3、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进行考察,民谣的传播带有政治动员的性质,民众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自由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于社会现象或者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这些民谣的传播空间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公共领域。
?4、民谣的美学意义:拯救性的美学功能,政治性的美刺作用,喜剧性的审美范畴,超越性的历时形态。
?5、公共行政作风的社会评价。
?6、民谣是一种有价值的民俗语言文化现象。
?六、新民谣的代表作:《南山南》是民谣组织麻油叶创始人演唱的一首歌曲, 2015年2月2日,音乐人公布了第四届获奖名单,《南山南》获得年度民谣单曲。
作为马頔的代表作之一,《南山南》结合了诗歌才情和旋律天赋,有种诗歌般的沧桑感怀,把词句经音符点化、器乐相协,唱出种悲戚、怅惘与惶惑,蕴藉的感觉。
曲调采用吉他与钢琴、提琴相结合的方式,加上周旋《四季歌》里的采样和曲末的童声,把歌曲创作成闪回的记忆和定格的老照片。
宋冬野,以一曲《董小姐》开始被关注,被文艺青年亲切称为“宋胖子”。
宋冬野自幼酷爱音乐,用宋冬野的话说,“富有韵律感”。
2012年签约,单曲《董小姐》收录在“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这句话在当时也成为众多人qq上的签名。
七、民谣的传播学研究前景展望?在民谣传播的研究中,不仅对民谣文本,同时也尝试从民谣的生成,演变和改造机制等角度对民谣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知识,提出了新的诠释视角,发掘民谣更重大的影响力,同时更加注重于民谣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作用。
?但大多数的学者,侧重于从民谣的语言文学角度来解读民谣的价值,而忽视了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入手对民谣的传播进行解读。
涉及民谣传播的正面影响的研究较多,对于那些歪曲事实,内容颓废的“灰色民谣”“伪民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较少。
基于上文综述概况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以下几点展望:?1、2010年,出现了“红段子”热潮,“红段子”和民谣具有很多的共同点,但两者不等同。
我们可是尝试把两者从传播内容,形式及传播机制等方面加以比较和区别。
?2、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灰色民谣”、“伪民谣”的产生机制,发展过程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考察在民谣传播过程中是否产生了实质的作用,结合当前的一些实例加以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