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软件系统性测试

合集下载

实验四 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 实验报告

实验四 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 实验报告

实验四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一.实验目的认识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特性,掌握用频率特性法测试被控过程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确定系统组成环节的参数。

二.实验装置(1)微型计算机。

(2)自动控制实验教学系统软件。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1)基本概念一个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的作用下,输出稳态与输入信号关系如下:幅频特性相频特性(2)实验方法设有两个正弦信号:若以)(y tω为纵轴,而以tω作为参变量,则随tω的变xω为横轴,以)(t化,)(y tω?所确定的点的轨迹,将在 x--y平面上描绘出一条封闭的xω和)(t曲线(通常是一个椭圆)。

这就是所谓“李沙育图形”。

由李沙育图形可求出Xm ,Ym,φ,四.实验步骤(1)根据前面的实验步骤点击实验七、控制系统频率特性测试菜单。

(2)首先确定被测对象模型的传递函数, 预先设置好参数T1、T2、ξ、K(3)设置好各项参数后,开始仿真分析,首先做幅频测试,按所得的频率范围由低到高,及ω由小到大慢慢改变,特别是在转折频率处更应该多取几个点五.数据处理(一)第一种处理方法:(1)得表格如下:(2)作图如下:(二)第二种方法:由实验模型即,由实验设置模型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绘制bode图,绘制Bode图。

(三)误差分析两图形的大体趋势一直,从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在拐点处有一定的差距,在某些点处也存在较大的误差。

分析:(1)在读取数据上存在较大的误差,而使得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之间存在。

(2)在数值应选取上太合适,而使得所画出的bode图形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3)在实验计算相角和幅值方面本来就存在着近似,从而使得误差存在,而使得两个图形之间有差异六.思考讨论(1)是否可以用“李沙育”图形同时测量幅频特性和想频特性答:可以。

在实验过程中一个频率可同时记录2Xm,2Ym,2y0。

(2)讨论用“李沙育图形”测量频率特性的精度,即误差分析(说明误差的主要来源)答:用“李沙育图形”测量频率特性的精度从上面的分析处理上也可以看出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实验结果和理论的结果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误差主要来自于从“李沙育图形”上读取数据的时候存在的误差,也可能是计算机精度方面的误差。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实验一软件需求分析实验项目名称:软件需求分析实验目的:1) 掌握系统的功能描述、性能描述方法;2) 掌握需求分析工具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3) 掌握系统需求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实验内容: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进行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实验步骤:1) 到相关单位进行需求分析2) 综合利用 Internet 网和相关书籍整理并完善需求分析。

3) 画出系统数据流图(分析系统是事务型还是变换型)4) 得出系统数据字典1. 软件系统需求描述:(从功能,性能上进行描述)功能需求:确定新系统应做什么 ,这算最主要的需求 .该系统就是对A 公司的人员信息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查找以及表单输出 ..性能需求:给出所开发的新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 ,包括存储容量限制 ,运行时间限制,安全保密性等.2. 软件系统数据流程(由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源点和终点四种元素组成):顶层数据流图11)2) 1 层数据流图3) 0 F21合同到期信息F12部门信息F14工作变动F38批假信息F46福利信息F51工资表F25奖惩信息F43考勤统计信息F35请假信息F24培训信息F32考核汇总信息F1员工基本信息F2员工分布信息F17合同记录F33考勤信息F34请假信息F21培训信息F26奖惩信息F30工作信息P0人事管理系统E2经理E1 员工P0 人事管理系统F1员工基本信息F2员工分布信息P1人员管理F21合同到期信息F12部门信息F14工作变动信息F17 合同记录F5职务信息F13员工分布信息E1 员工F33考勤信息F34请假信息P3工资管理F38批假信息F46福利信息F51工资表E2经理F28奖惩信息F21培训信息F30工作信息F26奖惩信息P2工作管理F35请假信息F43考勤统计信息F25奖惩信息F24培训信息F32考核汇总信息002 层数据流图3. 软件系统数据字典1) 数据流条目员工信息表(DD_hrworker): 名字 : 员工信息表 别名:员工信息描述:记录企业员工的基本信息定义: 员工信息表=员工编号+员工姓名+1 级部门+2 级部门+性别+职位+电子邮件+身份证号+ 出 生 日 期+民 族+户 籍 所 在 地+婚 姻 情 况+毕 业 学 校+专 业+学 历+毕 业 时 间+入 职 时 间+联 系电话+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紧急联系电话离职信息表(DD_hrlworker):P1 人员管理F1员工 档案信息 F2员工 职务 信息E1 员工P1.1 人 员 信 息 管理F3员工 基本信息 F4员工分布信息 S5S6F10应聘人员记录 S4 应聘人员记录F7部门信息S1 部门基本信息F9部门编制S3 部门编制员工档案员工分布信息F6员工 分布信息P1.2部 门 管 理F5员工 分布信息F12部门信息S22 部门信息表F16修改员工 职务信息P1.3 工 作 变 动 管理S7 合同记录F17 合同记录S8 转正提醒记录F11部门信息 F8职务基本信息S2 职务基本信息F15工作 变动记录F19转正信息F18合同记录F20转正 提醒记录P1.4合 同 管 理F13员工 职务信息 F14工作 变动信息E2 经理F21合同 到期信息S9 工作变动记录名字:离职信息表别名:离职信息描述:记录企业离职员工的信息定义:员工信息表=员工编号+员工姓名+1 级部门+2 级部门+性别+职位+电子邮件+身份证号+ 出生日期+民族+户籍所在地+婚姻情况+毕业学校+专业+学历+毕业时间+入职时间+离职时间+离职成本+离职类型+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紧急联系电话员工转正信息表(DD_hrrenew):名字:员工转正信息表别名:转正信息描述:记录企业引进转正员工的信息定义:员工转正信息表=转正编号+转正员工的编号+转正员工姓名+转正时间+原定转正时间+ 试用期工资+转正工资借调信息表(DD_hrborrow):名字:借调信息表别名:借调信息描述:记录企业借调人员相关信息。

软件测试实验二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二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软件测试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并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通过对一个具体软件系统的测试,发现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测试工具:Jmeter、Selenium、Bugzilla3、开发语言:Java4、数据库:MySQL三、实验内容1、功能测试对软件的登录功能进行测试,包括输入正确和错误的用户名、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成功以及相应的提示信息是否准确。

测试软件的注册功能,检查输入的各项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如用户名长度、密码强度等。

对软件的搜索功能进行测试,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检查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性能测试使用 Jmeter 工具对软件的并发性能进行测试,模拟多个用户同时登录、搜索等操作,观察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对软件的数据库操作性能进行测试,包括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数据,检查数据库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占用情况。

3、兼容性测试在不同的浏览器(如 Chrome、Firefox、IE 等)上运行软件,检查界面显示和功能是否正常。

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 OS、Linux 等)上安装和运行软件,验证其兼容性。

4、安全测试对软件的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进行测试,检查是否存在未授权访问和越权操作的情况。

测试软件对 SQL 注入、XSS 攻击等常见安全漏洞的防范能力。

四、实验步骤1、功能测试步骤打开软件登录页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观察是否成功登录并跳转到相应页面。

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检查提示信息是否清晰准确。

进入注册页面,输入合法和不合法的注册信息,如用户名过短、密码强度不够等,查看系统的校验结果。

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点击搜索按钮,对比搜索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

2、性能测试步骤打开 Jmeter 工具,创建测试计划,添加线程组、HTTP 请求等元素。

东南大学实验四系统频率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实验四系统频率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实验四系统频率特性测试实验报告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实验室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实验名称:实验四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417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66年年1122月月202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实验目的33二.实验原理33三.实验设备33四..实验线路图44五、实验步骤44六、实验数据55七、报告要求66八、预习与回答10九、实验小结10一、实验目的(1)明确测量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的意义(2)掌握幅频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3)利用幅频曲线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二、实验原理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而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前提和难点。

建模一般有机理建模和辨识建模两种方法。

机理建模就是根据系统的物理关系式,推导出系统的数学模型。

辨识建模主要是人工或计算机通过实验来建立系统数学模型。

两种方法在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常常是互补运用的。

辨识建模又有多种方法。

本实验采用开环频率特性测试方法,确定系统传递函数,俗称频域法。

还有时域法等。

准确的系统建模是很困难的,要用反复多次,模型还不一定建准。

模型只取主要部分,而不是全部参数。

另外,利用系统的频率特性可用来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用Bode图设计控制系统就是其中一种。

幅频特性就是输出幅度随频率的变化与输入幅度之比,即A=UoUi(),测幅频特性时,改变正弦信号源的频率测出输入信号的幅值或峰峰值和输输出信号的幅值或峰峰值。

测相频有两种方法:(1)双踪信号比较法:将正弦信号接系统输入端,同时用双踪示波器的Y1和Y2测量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两个正弦波,示波器触发正确的话,可看到两个不同相位的正弦波,测出波形的周期T和相位差t,则相位差=∆tT360。

这种方法直观,容易理解。

就模拟示波器而言,这种方法用于高频信号测量比较合适。

(2)李沙育图形法:将系统输入端的正弦信号接示波器的X轴输入,将系统输出端的正弦信号接示波器的Y轴输入,两个正弦波将合成一个椭圆。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十个实验(银行系统)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十个实验(银行系统)

软件⼯程实验报告-⼗个实验(银⾏系统)软件⼯程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软件需求分析实验项⽬名称:软件需求分析实验⽬的:1) 根据所选定题⽬进⾏需求分析⼯作;2) 通过实例掌握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3) 进⾏业务需求分析、⽤户需求、功能需求、⾮功能需求分析;4) 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含数据流图)。

实验内容:⽤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进⾏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得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实验步骤:1) 到相关单位进⾏需求分析。

2) 综合利⽤Internet ⽹和相关书籍整理并完善需求分析。

3) 画出系统数据流图(分清系统是事务型还是加⼯型)。

4) 得出系统数据字典。

1.软件系统需求描述:(从功能,性能上进⾏描述)(1)功能需求:银⾏系统系统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两⽅⾯:①填写存款单或取款单交给业务员键⼊系统,如果是存款,系统记录存款⼈姓名、住址、存款类型、存款⽇期、利率等信息,完成后由系统打印存款单给储户。

②如果是取款,业务员把取款⾦额输⼊系统并要求储户输⼊密码以确认⾝份,核对密码正确⽆误后系统计算利息并印出利息清单给储户。

(2)性能需求:为了满⾜储户的要求,系统必须要有⾼的运作速度,储户填写的表单输⼊到系统,系统必须能快速及时作出响应,迅速处理各项数据、信息,显⽰出所有必需信息并打印出各项清单,所以要求很⾼的信息量速度和⼤的主存容量;由于要存贮⼤量的数据和信息,也要有⾜够⼤的磁盘容量;另外,银⾏计算机储蓄系统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储户的存储安全。

2.软件系统数据流图(由加⼯、数据流、⽂件、源点和终点四种元素组成):1) 顶层数据流打印存单打印清单2) 1层数据流图3) 2层数据流图3.软件系统数据字典:1) 数据流条⽬(1)数据流名:存单(反馈信息)说明:银⾏系统给⽤户每次存款打印的存款资料表单数据流来源:银⾏计算机储蓄系统数据流去向:⽤户数据流组成:存单=存款⼈+存款银⾏+业务员编号+存款⾦额+存款⽇期+⼿续费+帐户余额业务员编号=“01”..“99”存款⽇期=年+⽉+⽇位置:输出到打印机数据量流通量:暂不统计(2)数据流名:取款单说明:记录⽤户每次取款的资料和情况数据流来源:⽤户数据流去向:银⾏计算机储蓄系统数据流组成:取款单=取款⼈+取款银⾏+业务员编号+取款⾦额+取款⽇期业务员编号=“01”..“99”取款⽇期=年+⽉+⽇数据量流通量:暂不统计(3)数据流名:利息清单(或账单)说明:当⽤户取款时,银⾏内库要把利息清单(或账单)给银⾏计算机储蓄系统处理,再把利息清单(或账单)交于⽤户数据流来源:书库数据流去向:事务处理数据流组成:取款信息=取款⼈+取款银⾏+受理业务员+取款⾦额+取款⽇期+⼿续费+帐户余额业务员编号=“01”..“99”取款⽇期=年+⽉+⽇位置:输出到打印机数据量流通量:暂不统计2) 加⼯条⽬a)加⼯名:银⾏计算机储蓄系统加⼯编号:0层简要描述:对⽤户存取款进⾏管理和处理输⼊数据流:存款单、取款单输出数据流:存单、利息清单(或账单)加⼯逻辑:若存取款信息正确且密码正确⽆误则存取款成功,否则提⽰重写或重填。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loadrunner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loadrunner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loadrunner引言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性能测试则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软件的性能往往是用户持续使用的关键因素。

本实验通过使用LoadRunner工具对一个Web应用进行性能测试,旨在评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实验目的1. 了解性能测试的概念和一般流程;2. 掌握LoadRunner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3. 学会分析性能测试结果并调优。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浏览器:Google Chrome- LoadRunner版本:12.55实验步骤步骤一:录制脚本1. 打开LoadRunner主界面,在“组织测试”中选择“录制脚本”;2. 输入脚本名称,选择协议为“Web HTTP/HTML”,点击“开始录制”按钮;3. 在弹出的浏览器中输入被测应用的URL,进入应用的登录页面;4. 按照测试用例的要求进行操作,录制脚本过程中可以对测试步骤进行注释和标记;5. 完成录制后,点击“停止录制”按钮。

步骤二:设计场景1. 在LoadRunner主界面,选择“组织测试”中的“设计场景”;2. 在“设计场景”界面中,将录制的脚本添加到“事务”中,可以设置事务的名称和模式;3. 将事务进行参数化,设置不同的参数取值,以模拟用户的不同行为;4. 可以设置事务之间的延迟时间,模拟用户的思考和操作过程。

步骤三:运行测试1. 在LoadRunner主界面,选择“执行测试”;2. 在“执行测试”界面中,选择要执行的场景,设置并发用户数、循环次数等参数;3. 启动测试并观察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错误率等;4. 完成测试后,查看测试报告,分析测试结果。

步骤四:优化调整1. 根据测试报告,可以发现系统的瓶颈和性能问题所在;2. 可以对系统进行优化调整,比如增加硬件资源、调整系统配置、修改代码逻辑等;3. 重新运行测试,对比测试结果,看优化效果。

《软件工程》实验教案

《软件工程》实验教案

《软件工程》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让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加深学生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解,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软件工程概述了解软件工程的定义、目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和相关工具。

2. 实验二:需求分析学习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实践使用需求分析工具,如UseCase图、DFD图等。

3. 实验三:软件设计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模块化、抽象、封装等。

学习软件设计的方法,如结构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等。

4. 实验四:编码与实现熟悉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

5. 实验五:软件测试了解软件测试的目的、方法和过程。

学习使用测试工具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软件工程概述讲解软件工程的定义、目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介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和相关工具。

2. 实验二:需求分析讲解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

练习使用需求分析工具,如UseCase图、DFD图等。

3. 实验三:软件设计讲解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练习进行结构化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

4. 实验四:编码与实现讲解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

5. 实验五:软件测试讲解软件测试的目的、方法和过程。

练习使用测试工具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四、实验要求1. 实验一:软件工程概述2. 实验二:需求分析完成一个简单的需求分析案例,绘制UseCase图和DFD图。

3. 实验三:软件设计完成一个简单的软件设计案例,包括结构化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

4. 实验四:编码与实现5. 实验五:软件测试五、实验评价1. 实验一:软件工程概述评价学生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二:需求分析评价学生对需求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实验三:软件设计评价学生对软件设计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软件工程上机实验报告(1-10)

软件工程上机实验报告(1-10)

SHANGHAI UNIVERSITY<软件工程>实验总结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学号10122050姓名王杰指导老师陈圣波日期2014.03实验一软件工程标准化文档一、实验目的1.了解国家标准GB/T8567-20062.熟悉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的基本内容二、实验内容1.搜索和下载国家标准GB/T8567-2006。

2.通过阅读国家标准GB/T8567-2006,将以下文字填写完整:3.通过阅读国家标准GB/T8567-2006,填写以下表格:实验2 数据流分析【说明】某直达列车车票预售系统接受顾客的订票和取票业务。

1.顾客为了提前订票,可向系统提供个人信息及其预订购的车次和日期,系统根据个人信息是否齐全和车次是否正确来判断订票单是否合格。

对于合格的订票单,系统通过查找座位表审核相应的车次是否有剩余票。

如果有剩余票,则记录顾客个人信息以及订票信息,并向顾客提供取票单。

2.到了可以取票的时间,顾客向系统提供取票单,在检查单据合格的情况下,系统想顾客提供火车票。

3.售票员可以利用系统查询各车次车票的已订购、已售出和剩余情况。

【问题1】画出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

【问题2】对问题1的结果进行分解,画出0层和1层数据流图。

(1) 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直达列车车票预售系统顾客不合格订票单取票单(2)0层数据流图1订票2取票订票信息表旅客信息表列车时刻表订票单取票通知无票通知火车票取票单3.查询工作人员各车次车票的已订购、已售出和剩余情况车次车票信息1层数据流图实验三下面为模块“产生毕业典礼学生表”的功能描述,请画出该模块的程序流程图和PAD 图。

记录StudentRecord 给出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的姓名和平均分(GPA )。

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表。

候选毕业的学生表从文件”StudRecs”读入。

因为学校规定:GPA 低于minGPA 的学生不能毕业,因此那些平均分低于minGPA 的学生不参加毕业典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学院
上机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与评估
实验项目:实验四软件系统性测试
实验室:耘慧416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软件13-7
实验时间:2016/5/5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掌握软件系统性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运用其指导思想进行软件系统的测试。

(1)掌握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测试;
(2)了解图形用户界面测试,能够争取运用对WEB网站进行测试的具体过程和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3)掌握面向对象测试,并能够设计测试用例。

二、实验性质
验证性
三、实验学时
2学时
四、实验环境
1.主流PC机一套,要求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工具(或以上或其它开发工具和环境)和OFFICE工具;
2.运用前序.NET课程或者JAVA课程学习的知识进行网站设计;
3.按照分组,开发设计一网站,并对网站进行测试。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客户端的独立测试;
对客户端的测试主要是属于功能性测试。

用户客户端应用以“分离的”模式被测试,
即这层测试不考虑服务器和底层网络的运行。

通常包括:
客户端的测试——检测客户端的业务逻辑流程的应用
操作系统平台测试——在各种系统平台上进行兼容性测试浏览器测试
2.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集成测试;
客户端软件和关联的服务器端应用作一体测试,但并不过多考虑网络运行的关联因素。

对服务器的测试——主要是性能的测试。

测试包含服务器的协调和数据管理功能以及服务器的性能(整体响应时间和数据的吞吐量)的表现。

通常包括:数据库测试、连接速度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对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的测试
对C/S系统的集成测试一般采用非增量式的方法完成。

此外,C/S测试必须考虑面向对象的测试技术,尤其是C/S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了GUI(图形用户界面)。

3.整体测试。

对完整的C/S体系结构整体测试,在上述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基础上,还包括网络运行及其性能的测试。

整体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测试项目:
事务测试——创建一系列的测试以保证每类事务被按照需求处理。

事务测试着重于处理的正确性,同时也关注性能问题。

网络通信测试——用于验证网络节点间的通信是否正常的发生,并且消息传递、事务和相关的网络通信有无错误的发生。

基于Web 的系统测试不但需要检查和验证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运行,而且还要评价系统在不同用户的浏览器端的显示是否合适。

重要的是,还要从最终用户的角度进行安全性和可用性测试,从功能、性能、可用性、客户端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讨论了基于Web的系统测试方法。

对于网页的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文字测试:检查用户等级、术语、内容、准确度以及内容的时效性。

链接测试:测试所有链接是否能按照指示的那样正确链接到应当链接的页面;测试所链接的页面是否存在;确保不存在孤立页面(即没有链接指向的页面)。

图形、图像测试:确保有明确的用途;颜色的搭配;图片的大小和质量;所有图形是否能够正确载入和显示。

图形、图像测试。

包括图片、动画、边框、颜色、字体等。

表单测试:检测域的大小;数据接收是否正确;可选域是否真正可选;提交操作的完整性等。

动态内容测试(要求能查看到程序源代码)
Cookies测试:Cookies是否起作用;是否按预定的时间进行保存;刷新对Cookies 有何影响等。

对于网站的测试包括:
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数据库测试:在使用了数据库的Web系统中,测试由用户提交的表单信息不正确而引起的数据一致性问题;测试由网络速度或程序设计等问题引起的输出故障。

服务器性能及负载(压力)测试:通过应用模拟的方法实现,即通过某种程序方法(工具软件)模拟上万个链接和下载来判断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并发访问数量等性能与负载能力。

可用性测试:包括整体界面测试和导航测试。

安全性测试:测试有效和无效的用户名和密码;测试Web应用系统是否有超时的限制;测试相关信息是否写进了日志文件、是否可追踪;在使用了安全套接字时,测试加密是否正确;在没有经过授权时,测试是否能拒绝在服务器端放置和编辑脚本。

Web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一部分,要被设计为通过应用很大的工作负载来使软件超负荷运转,其目的是要弄清楚被测试的Web服务是不是不仅能做预期应能做的事,而且在被施加了某些高强度压力的情况下仍能继续正常运行。

如果压力测试通过对软件保持高强度的使用(不超过性能统计数字确定的限制)能够有效执行,那么它就经常能够发现许多其它测试无法发现的隐蔽错误。

对相关软件的测试过程中,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测试方法。

可以参照上述介绍的面
向对象测试模型的相关知识进行测试。

Web压力测试截图:
图1
图2
图3图4
图5
图6
六、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四的学习,我学会了web网站的压力测试,通过对网站登陆的这个操作我对网站的负载能力进行了测试,主要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LoadRunner11对软件以及网站进行测试,这使我发现测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且感叹能够编写出
这么优秀的测试软件的人们的伟大,感觉自己的编程能力真的需要不断提高,差的太多了,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有所提高。

附录源程序清单
<%@ page language="java" import=".*" pageEncoding="utf-8"%>
<%
String path = ();
String basePath = ()+":<br>
用户名:<input type="text" name="user" / > <br>
密码:<input type="text" name="mima" /> <input type="submit" value="登陆" />
</form>
</body>
</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