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术和炼金术

合集下载

东方的炼丹术与西方的炼金术谁更厉害?科学家:源自同一个配方!

东方的炼丹术与西方的炼金术谁更厉害?科学家:源自同一个配方!

东方的炼丹术与西方的炼金术谁更厉害?科学家:源自同一个配方!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太上老君有个八卦炉,孙悟空正是偷吃了八卦炉中的九转金丹,才有了大闹天宫的本事。

太上老君是谁?中国传统道教文化里的始祖!连他都要炼丹,可见炼丹术在中国古代的尊崇地位。

其实在西方世界,也出现过与炼丹术十分相似的炼金术。

黄金自古以来都深受世人宠爱,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黄金一直都是人类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为了得到黄金,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期望将廉价的金属变成昂贵的黄金。

炼金术也就此诞生了。

东方的炼丹术中国的炼丹术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观念。

相传后羿为嫦娥偷来西王母的不死药,嫦娥吃后飞升月宫,成为月中仙子。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据考古发现,我国现存最早关于炼丹术的记载是东汉时期的《周易参同契》,其中有600多篇关于“火炼”的方法。

晋代道教名人葛洪所著的《抱朴子》,更是对从前历代出现的炼丹术作出了详细的记载和总结。

长生不老药事实上,作为中国道教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炼丹术早在道教文化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并跨越了整个中国古代史,延续了近两千年。

战国时期,人们传说海上有仙山,山上的神仙有长生不老药。

齐宣王、齐威王、燕昭王等都曾派人入海寻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派徐福带着500童男童女寻找仙山中的长生不老药,可惜徐福再也没有回来。

寻药的失败并没有打消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狂热的念头,他的一生对神仙方术都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幻想。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炼丹人士的怂恿下,将自己的皇宫搬进了地宫,常年足不出户,“接应”神仙。

就连死后的秦始皇陵,也是用水银制成的“江河湖海”。

所以说,中国古代炼丹术的兴起正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汉武帝也是方士炼丹术的爱好者,他常常让方士进宫表演,成功了封官,失败了就砍头。

《史记》记载,有一名叫李少君的方士得到先秦时期著名方士安期先生的炼丹秘术,深受汉武帝器重。

他对汉武帝说:丹砂可以练成金丹,吃了就可以成仙。

中国炼丹术是由很早的采矿和冶金脱胎下来的一门科学

中国炼丹术是由很早的采矿和冶金脱胎下来的一门科学

中国炼丹术是由很早的采矿和冶金脱胎下来的一门科学。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就有了冶铜术,到了殷商时代,便开始大量使用青铜器,至春秋战国时代,更出现了冶铁术和铁器的使用。

劳动人民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创造了很多的采矿和冶金方法,同时也产生了炼丹术。

封建统治者为了统治人民和享受其腐化堕落生活,就想长生不死和多财多富。

当其在动植物中找不出长生不死药时,便想到了矿物。

由于未经锻炼的矿物服后常常引起中毒,于是一些方士们遂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冶金术用到炼制矿物药方面来,以锻炼矿物药品,从此以后炼丹术遂脱离冶金术的范畴,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学问。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搞炼丹术的方士。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列举了一系列北方燕国宋无忌、正伯乔,充尚,羡门子高等创立方仙道的方士,说他们都懂得“仙道”、“神仙”,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到“海上”、“神山”去采长生不死药,炼金尚属次要,这更说明我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就有人开展了炼丹术的活动。

后来,经过秦朝和两汉的方士不断努力,遂更加发展,除了到神山求仙药外,更进一步筑起炉灶来烧炼丹砂,这些事迹在《史记》及《后汉书》中都有记载。

到了东汉末年时,炼丹家遂同新兴的道教合流,使炼丹术更有力地建立起社会基础,不但利用它来取悦于上层统治阶级,而且还有不少有志不中的知识分子也利用它来逃避现实,同时还利用它来愚弄人民。

因此,炼丹术在魏、晋、南飞北朝、隋、唐飞五代直到宋朝时,都得到相当的重视和发展。

可是,炼丹的方法又是怎样呢?却找不到比较具体的记载,可以说明它的内容。

早期的炼丹著作,在《艺文志》和《抱朴子.内篇》中,知道有《泰壹杂子》、《黄冶》和《丹壶经》书名,而这些书除《抱朴子》外,其余却早已亡佚,因此,无从知道它的内容。

在《史记》中也有秦始皇、汉武帝的求仙记载,说秦始皇不愿老死,听方士的话曾派徐市(福),胡广等率领大批童男女到东海去求长生不死药。

汉武帝时,恋大、李少君等见武帝求仙心切,遂乘机建议武帝说:“要得成仙第一是要祀灶神,第二是拿丹砂炼成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从而海中蓬莱仙者始可见,见之封禅则不死。

化学之始:炼丹与炼金

化学之始:炼丹与炼金

化学之始:炼丹与炼金作者:李少侠来源:《科学家》2015年第06期东亚与欧洲,天各一方,发展迥异。

然而,在两地区文明进程的平行发展里,却无数次地显现出了相似的轨迹。

比如Alchemy,分别有炼金术、炼丹术两种含义。

二者一个兴盛于欧洲中世纪,一个流传在高原大漠外的亚洲古国,而这,就是它们的默契之一。

东方炼丹术华夏大地,古人相信海中的岛上住有神仙,能够靠服食丹药而不死,凡人如果得到这些丹药,服用后也可获得长生。

炼丹术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齐国的宣王、威王和燕昭王都曾派人入海寻药。

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想长生不死,曾派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入海寻找,却没有成功。

后来人们渐渐相信在人间也能炼得丹药,这便是炼丹术的萌芽。

炼丹方士认为,草药虽能治病,其本身却会干枯腐朽,而只有金石之类的不朽之物方能铸就人类不死之身。

炼丹的主要原料有五金三黄八石之说,五金为金、银、铜、铁、锡;三黄为硫磺、雄黄、雌黄;八石一般指朱砂、矾石、硝石、云母、石英、石钟乳、赤石脂、黄丹。

此外还有水银和铅作为炼丹主料。

葛洪(约公元284年-364年),中国炼丹术代表人物。

葛洪从炼丹术中知晓“丹砂(即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指二者放在一起)又还成丹砂”。

这便是一种化学变化规律的总结,即物质之间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相互转变。

虽然长生不老丹从医学上来讲是个笑话,但长期的炼丹活动却着实促进了古代化学的发展。

比如,我国古时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就是唐代炼丹家通过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现象的观察与实验得以制成。

西方炼金术公元前300年,炼金术热潮席卷欧洲希腊。

大部分人认为,金银是土地深处的石块、铁等物质经数千年演化而成。

因此有人想到,若在石头或铁的表面涂抹某种生长促进剂,便可加速这种演变,从而得到金银。

希腊的炼金家将铜、铅、锡、铁熔化并混合,冷却制成合金,再将其放入含有硫离子的溶液中浸泡。

通过化学反应,合金表面形成了一层颜色酷似黄金的二硫化锡,因此,炼金家便认为“黄金”已经炼成。

化学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

综合练习一1、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对化学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2、把化学确定为科学的化学家是(波义耳)。

他在1661年发表了(《怀疑派的化学家》)提出了(元素概念),给炼金术理论以致命打击。

3、(康尼查德)使埋藏了50年之久的阿佛加得罗的分子假说重见光明。

4、(普利斯特里)和(舍勒)先后制得了氧气,而真正发现氧气的人是(拉瓦锡)5、近代化学之父是(道尔顿)。

6、(贝歇尔)和(斯塔尔)共同创立了燃素说。

7、古代原子论是由(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来的,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果。

8、医药化学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帕拉塞尔苏斯)和(海尔蒙特)9、(1755)年(布莱克)发现了CO2.10、(1766)年(卡文迪什)发现了H2.11、道尔顿于(1808)年《化学哲学新体系》中阐述了(科学原子论)。

1、简述古代实用化学的主要内容。

答案:古代实用化学的主要内容有:①陶瓷与玻璃制造,这是人类掌握的第一项化学工艺②金属冶炼,标志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③酿造和染色,丰富了物质生活,积累了化学知识2、原子-分子论确立的意义。

答案:①阐明了原子和分子间的联系和差别,是认识物质层次结构的一个飞跃②为揭示有机分子结构的奥妙提供前提③解释了许多理论问题,使化学达到空前统一④导致元素周期律和化学结构理论的诞生⑤分子假说被放置了50年之久,重见光明,再次证明成功的艰辛及理性思维的重要3、简述炼金术和炼丹术的区别,如何评价之。

答案:1、炼金术:以乞求财富为目的,着眼于点石成金。

炼丹术:为了获得服之不死的金丹,乞求长生不老。

2、评价:既不能否定一切,又不能肯定一切。

目的是荒诞的,但积累了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

4、为什么说拉瓦锡的氧化学说是化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根据这一学说创立的过程谈谈对你有何启示?氧化学说的建立①推翻了燃素说的百年统治②结束了元素观念的混乱③确定了质量守恒定律,使化学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自己的启发5、《化学纲要》的主要内容.答案:①推翻燃素说的实验依据②氧化学说的科学理论③化学研究的目标④发展元素观念,列出第一张元素表⑤系统命名和分类⑥提出质量守衡定律6、是谁揭开了水的本质?说明了什么?答案;拉瓦锡揭示了水的本质及其合成意义,说明了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实验及在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思维的重要作用。

炼丹术与炼金术

炼丹术与炼金术

炼丹术与炼金术在中外化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但这些研究大多单一进行,缺乏比较性,忽视了许多二者的共性与特色。

并且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其理论基础及其运作方法上,本文则更多的探讨金丹术在化学史,乃至对中外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及意义。

它们对社会发展积极的作用,消极的危害。

介绍一些炼丹术与炼金术中的化学反应以及中外著名的炼丹家,炼金术士。

并试图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袁翰青先生在《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中谈到的“几个待考问题”之一的“炼丹术之所以在我国没有发展为近代化学”。

一,炼丹术与炼金术(一)炼丹术炼丹术是我国道教文化的重要作成部分,早在道教产生之前,炼丹术便已经兴起。

而后一直延续近两千年,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并对其产生深渊影响。

炼丹术是我国古代自己独立发展起来并流行很久的一种方术。

它以人体以外的药物如丹砂,铅,汞等矿物石药为原料,有时也用动植物药材,在炉中烧炼,希望能收获长生不老的丹药。

我国的炼丹术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人们相信海中的岛上住有神仙,靠服食丹药而长生不死,凡人如果得到这些丹药,服用后也可长生不老,齐国的宣王,威王和燕昭王都曾派人入海寻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想长生不死,曾派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入海寻找,却没有成功,后来人们渐渐相信在人间也能练得丹药,于是便有了炼丹术的萌芽。

关于炼丹术最早的文献纪录是司马迁《史记·封禅说》中:方士李少君对汉武帝说:“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于是天子台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矣。

”①我国的炼丹术到了清朝末年基本消亡。

但炼丹术的化学方法并未随之消失,它们不断的被历代医药界人士所采纳与总结,并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发展。

(二)炼金术就在炼丹术产生的500年后,古老的西方出现了与其极为相似的神秘的炼金术。

成为近代化学的雏形。

中国的炼丹术与外国的炼金术

中国的炼丹术与外国的炼金术

中国的炼丹术与外国的炼金术一、中国炼丹术梗概在中国的奴隶社会转入封建社会的时期,生产普遍获得了发展,其中酿造、制陶、采矿、冶金等工业都迅速发展起来。

由于生产的发展,统治阶级不仅希望提高物质享受,而且希望长生不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炼丹术就应运而生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派人到海上求仙人不死之药。

汉武帝本人就热衷于神仙和长生不死之药。

这时炼丹术兴起来了,不仅是寻找自然界的长生不死之药,而且要炼制长生不死之药。

到了东汉炼丹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著名的炼丹术家魏伯阳,著书《周易参同契》以阐明长生不死之说。

他说“巨胜(胡麻)尚延年,还丹可入口。

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

术士取食之,寿命保长久。

”继后,晋代炼丹述家陶弘景著书《真诰》。

到了唐代,炼丹术跟道教结合起来而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炼丹术家孙思邈,著作《丹房诀要》。

这些炼丹术著作都有不少化学知识,据统计共有化学药物六十多种,还有许多关于化学变化的记载。

在炼丹中已经出现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如魏伯阳的著作中载有“河上姹女,灵而最神。

得火则飞,不见埃尘。

……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实际上说的就是硫与汞化合生成硫化汞的反应。

姹女就是汞,黄芽就是硫。

他研究铅和胡粉(碱式碳酸铅)之间的相互变化:“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意指胡粉原来是铅制的,经火烧之后,胡粉不但色变而且变成原来的铅了。

他研究汞跟其他金属形成汞齐时说:“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亲,化为白液,凝而至坚。

”太阳流珠指汞,金华指铅,汞和铅互相化合可得铅汞齐。

而陶弘景对汞齐的作用所作的研究指出:“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

”炼丹术家虽然发现了不少化学知识,也提出了一些对化学有影响的炼丹理论;但由于他们的思想方法不甚科学,不是根据物质现象的分析研究,去发现物质变化的规律,而是把某些物质的性质或现象,加以主观推论作为炼长生不死之药的依据。

虽然用炼丹术家的基本理论有一些合理部分,但主要方面是不科学的,因而也注定了炼丹术的必然衰亡。

化学史——精选推荐

化学史——精选推荐

化学史以化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如葛洪、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戴维、法拉第、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凯库勒、范特荷夫、门捷列夫、居里夫人、徐寿、侯德榜等为主线,从古到今简要阐述化学发展历史,并相对突出中国化学的过去与现在。

化学史系列谈之一中国古代化学:蔡伦、葛洪、李时珍一、火与能源1、火的利用(1)中国云南元谋人(180万年前)遗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50万年前)遗址发现有人类的用火遗迹(2)人类学会用火是化学史的发端。

2、三大能源(1)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天然能源。

(2)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势在必行(绿色化学)。

二、陶瓷()釉的发明是陶器过渡到瓷器的必备条件。

()瓷器(china)在世界上以中国(China)的发明最早。

()今日著名产地:江苏宜兴(陶都)、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广东佛山(石湾)三、造纸1、文字记录材料简史()夏商时期:兽骨、龟甲、青铜器(甲骨文、一言九鼎)()秦汉时期:竹简、木简(留取丹心照汗青、罄竹难书、读书破万卷、学富五车)()其它材料:帛(即丝织品,昂贵,不易保存)、羊皮(西方)2、蔡伦的历史贡献()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已有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制成的麻纤维纸。

()东汉尚方令蔡伦在历史上是造纸术的改良者和推广者(公元105年)。

3、造纸术的传播()7世纪经过朝鲜东传日本——中韩造纸术、印刷术之争()8世纪中叶经中亚西传阿拉伯,12世纪欧洲最早在西班牙和法国建立造纸厂。

4、纸的闲话()当今造纸工艺的漂白问题:Cl2、ClO2(绿色化学)()当今造纸工艺的原料问题:一次性筷子与日本、再生纸(绿色化学)()宣纸(安徽泾县)泄密事件:经济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电脑、光盘、软盘成为新的文字记录材料的无纸化时代:纸还有用吗?四、火药()人类最早使用的黑火药起源于中国的炼丹术。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一硫二硝三木炭(1S + 2KNO3 + 3C == K2S + N2 + 3CO2)()中国主要用于娱乐,13世纪后期传入欧洲后主要用于扩张(计算机的用途?)五、炼丹术1、炼丹术与炼金术的主要区别与意义()炼金术以乞求财富为目的,即点石成金(点金术)——今天原子核技术可以实现()炼丹术以乞求长生不老的金丹为目的——当今美国冷冻死尸期待奇迹()炼金术与炼丹术的意义:化学的原始形式——《伊索寓言》中葡萄园的故事2、中国炼丹术简史()秦始皇派人海上“求仙人不死之药”——炼丹术的萌芽()汉武帝热心于神仙、求长生不老之术——炼丹术的兴起()东汉魏伯阳著当今世界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炼丹术著作《周易参同契》()西晋初年葛洪著《抱朴子·内篇》——炼丹术的经典名著()唐朝炼丹家孙思邈著《丹房决要》()唐朝(道教为国教)唐太宗等六个皇帝服丹而死——炼丹术的鼎盛时期()明朝的皇帝服丹而死——炼丹术的衰落时期3、葛洪生平:东晋丹阳人——没落贵族——功封关内侯——失意去南海学艺——罗浮山炼丹功绩:炼丹经典《抱朴子》——《晋书·葛洪传》载:"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名垂千古(杭州葛岭)4、发展火药(中国)、在欧洲发展成为医药化学(炼金术发展成为冶金化学)。

炼丹术与炼金术

炼丹术与炼金术

炼丹术与炼金术当封建社会进展到一定的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的时候,统治阶级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皇帝和贵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两种奢望:第一是期望把握更多的财宝,供他们享乐;第二,当他们有了庞大的财宝以后,总期望永久享用下去。

因此,便有了长生不老的愿望。

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寻求长生不老药,不但让徐福等人出海查找,还召集了一大帮方士(炼丹家)日日夜夜为他炼制丹砂——长生不老药。

炼金家想要点石成金(即用人工方法制造金银)。

他们认为,能够通过某种手段把铜、铅、锡、铁等贱金属转变为金、银等贵金属。

像希腊的炼金家就把铜、铅、锡、铁熔化成一种合金,然后把它放入多硫化钙溶液中浸泡。

因此,在合金表面便形成了一层硫化锡,它的颜色酷似黄金(现在,金黄色的硫化锡被称为金粉,可用作古建筑等的金色涂料)。

这祥,炼金家主观地认为“黄金”差不多炼成了。

实际上,这种仅从表面颜色而不从本质来判定物质变化的方法,是自欺欺人。

他们从未达到过“点石成金”的目的。

真诚的炼丹家和炼金家的目的尽管没有达到,然而他们辛勤的劳动并没有完全白费。

他们长年累月置身在被毒气、烟尘覆盖的简单的“化学实验室”中,应该说是第一批用心致志地探究化学科学隐秘的“化学家”。

他们为化学学科的建立积存了相当丰富的体会和失败的教训,甚至总结出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律。

例如中国炼丹家葛洪从炼丹实践中提出:“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把硫和水银二者放在一起)又还成(交成)丹砂。

”这是一种化学变化规律的总结,即“物质之间能够用人工的方法互相转变”。

炼丹家和炼金家夜以继日地在做这些最原始的化学实验,必定需要大批实验器具,因此,他们发明了蒸馏器、熔化炉、加热锅、烧杯及过滤装置等。

他们还依照当时的需要,制造出专门多化学药剂、有用的合金或治病的药,其中专门多差不多上今天常用的酸、碱和盐。

为了把试验的方法和通过记录下来,他们还制造了许多技术名词,写下了许多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物性大典》、《七十书》、《炉火术》等。 • 他最早应用蒸馏方法制出硝酸、硫酸,并将硝酸和盐酸混
合制成王水 • “谁不作研究和实验,则他就一事无成。……术士们感到高
兴的不是因为有了大批材料,而仅仅是因为得到了完善的 实验方法。”
• 拉泽(al Razis,860-933)
• 著有《密典》、《哲人石》、《医学集成》等书
炼丹术和炼金术
一、中国的炼丹术 二、阿拉伯的炼金术
炼金术的兴起
• 中国的炼丹术:公元前二世纪始
• 阿拉伯的炼金术
区别:
中国——炼丹术:服之不死之金丹,长 生不老药
阿拉伯——炼金术:乞求财富,着眼于 点石成金
一、中国的炼丹术
中国的炼丹术
• 起始时间: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到清师宗雍正 (1678-1735)逝世为止
炼丹术所用的工具和设备
• 关于工具和设备,见于炼丹文献的大约有十多种,就是丹炉、丹鼎、 水海、石榴罐、甘埚子、抽汞器、华池、研磨器、罐
二、阿拉伯的炼金术
古叙利亚和阿拉伯文本中的一些化学装置插图
阿拉伯著名炼金术家
• 贾比尔·伊本·海扬(JabiribnHayyan,721-815),拉丁语文 献中写作贾伯(Geber)。
• 兴盛时期:秦汉时期 • 炼丹术的中心目标是用人工方法制作既可使人“长生”,
又能用以“点金”的万应灵丹“神丹”。 • 所谓“丹”,原指丹砂,即硫化汞,后来泛指“长生药”
或“点金药”。
中国炼丹术的产生背景
• 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 • 统治者希望:
• 长生不老 • 有更多财富和黄金
• 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 炼丹的仪器有:风籍、坩埚、勺子、铁剪子、烧 杯、蒸馏器、沙浴、水浴、漏斗、焙烧炉和天平 等。
• 阿维纳森(Avicenna,980-1037)
• 《医典》
• 否定金属可以相互转化。他说,炼金家能够得到 的只是金属的合金,或能使金属带有贵金属的颜 色。
谢谢观看
炼丹术所用的药物
• 氯化物:盐(包括戎盐、冰石等,NaCl)、硇砂 (NH4Cl)、轻粉(Hg2Cl2)、水银霜(HgCl2)、卤咸 (MgCl2)等。
• 硝酸盐:硝石(KNO3或NaNO3)。 • 硫酸盐:胆矾(CuSO4·5H2O)、绿矾(FeSO4·7H2O)、
寒水石(CaSO4·2H2O)、朴硝(Na2SO4·10H2O)、 明矾石(K2SO4·Al2(SO4)3·2Al2O3·6H2O)等。
• 《五金粉图诀》中,记载了他在水银制炼 史上的成就。
陶弘景
孙思邈
• 南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 唐朝孙思邈《丹房要诀》 • 唐朝(道教为国教)唐太宗等六个皇帝服丹而死——炼丹术的鼎盛时
期 • 明朝的皇帝服丹而死——炼丹术的衰落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
明嘉靖帝朱厚熜修仙炼丹30年, 不理政事(明·陈洪绶绘)
葛洪
• 中国著名的炼丹家和医学家,字雅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 苏省句容县)人。
• 没落贵族——功封“关内侯”——失意去南海学艺——罗浮山炼丹 • 功绩:炼丹经典《抱朴子》 《晋书·葛洪传》载:“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
葛洪像
葛洪炼丹用井
狐刚子-后汉中期的炼丹家
• 其著述有《五金粉图诀》(又称《粉图经》 《粉图》《五金诀》,又名《狐刚子万金 诀》)《出金矿图录》《河车经》《玄珠 经》等。
炼丹术所用的药物
• 硼酸盐:蓬砂(Na2B4O7)。 • 合金:鍮石(铜锌合金)、白金(白铜,铜镍合金)、白镴
(铅锡合金)、各种金属的汞齐等。 • 混合的石质高岭土(SiO2、Al2O3等)、禹余粮(含褐铁旷和
粘土的砂粒)、石中黄子(夹有黄色粘土的砂粒)等。 • 有机溶剂:醋(CH3COOH)、酒(CH3CH2OH)。
• “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 砂诸药齐为黄金矣。”
炼丹炉
炼丹场景
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中国最早的炼丹书
• “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以类辅自然, 物成易陶冶”。
• “巨胜(药名)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 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 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入五内,雾散 若风雨。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怿好。发白皆变 黑,齿落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老妪成姹女。 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
炼丹炉(宋代,铜质,高21.5cm, 口径15.5cm,底径9.5cm)
丹丸(东晋,1965年南京北郊象山七 号墓出土,直径0.5cm,计100余粒)
古代炼丹术中的化学成就
第一,用各种无机物,包括矿物和金属,经过化学 处理制作长生药的研究;
第二,为了研制药用的人造“金”、“银”而进行 的冶金技术研究;
炼丹术的萌芽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则记 载了秦始皇“悉召文学方术 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 练以求奇药。”并东巡琅邪, “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 入海求仙人,求蓬莱神山及 仙药,止此洲不还。”
炼丹术的兴起:《史记·封禅书》
• “祠灶则致物,致物则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 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
炼金术著作——晋代葛洪的《抱朴子》
• “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 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还 丹,金液),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葛洪的《抱朴子》
• 硫化汞的变化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 铅的化学变化 "钅公(铅)性白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以为钅公"
第三,为了寻求植物性长生药而进行的药用植物研 究。
古代炼丹术中的化学方法
• 火法炼丹 :主要是带有冶金性质的无水加热法。 • 据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以及比较晚的炼丹著作的记载,
火法大致包括煅、炼、炙、熔、抽、飞、伏等方法。
《天工开物》中“升炼水银”
古代炼丹术中的化学方法
• 水法炼丹 • 水法炼丹处理药物的方法,大约有下列几种:化,淋,
炼丹术所用的药物
• 碳酸盐:石碱(Na2CO3)、灰霜(K2CO3)、白垩(包括 石钟乳等,CaCO3)、炉甘石(ZnCO3)、石曾 (Cu(OH)2·2CuCO3)、空青(Cu(OH)2·CuCO3)、铅白 (Pb(OH)2·2PbCO3)等。
• 硅酸盐:云母(白色,H2KA13(SiO4)3)、滑石 (H2Mg(SiO3)4)、阳起石(Ca(Mg,Fe)3(SiO3)4)、长石 (K2O·A12O3·6SiO2)、不灰木(石棉,H4Mg3Si2O7)、白 玉(Na2O·Al2O3·4SiO2)等。
封,煮,熬,养,酿,点,浇,渍,以及过滤、再结晶 等。 • 华池
炼丹术所用的药物
• 元素:汞、碳、锡、铅、铜、金、银等。 • 氧化物:三仙丹(HgO)、黄丹(PbO)、铅丹(Pb3O4)、砒霜(As2O3)、石英
(SiO2)、紫石英(含Mn)、无名异(MnO2)、赤石脂(Fe2O3)、磁石(Fe3O4)、 石灰(CaO)等。 • 硫化物:丹砂(HgS)、雄黄(As2S2)、雌黄(As2S3)、礜石(FeAsS)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