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合集下载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1)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1)

土地整理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学科领域,面对“二十一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严峻挑战,积极推行土地整理,已成为解决各方用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生存条件和环境意识的觉醒,深刻地感受到了土地整理的急迫性,许多地方的国土部门都在积极申报土地整理项目,以便利用国家投资,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农田水利化、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条件,是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的重要措施。

土地平整工程量大、投资额高,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1.土地平整与其他土地整理工程的协调问题土地平整工程作为整个土地整理项目的一个环节,它的规划和实旌应当与土地整理的其他各项工程协调进行。

要把耕地、道路、防护林、排灌渠道、机井、抽水站、输电线路和村庄等结合起来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要以村镇定路,以地形定渠,渠路搭架,划块定方。

以干、支路与干、支、斗渠分大方,生产路与分、引渠分小方,大方套小方,各个方田形成网格。

要先修渠、路,搭好骨架,然后平整土地,进行方内建设。

2.实施土地乎整工程应遵循的技术标准平整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2.1田块大小耕作田块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情况、田间工程难易程度、是否便于耕作和排灌等方面的情况,方田的大小和形状受田间渠系和道路的走向控制。

在平原地区方田长度一般为500~800米,宽度一般为200~300米,方向为南北向。

2.2田面坡降耕作田块的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必须保持一定的田面坡降。

纵向(灌水方向)坡降应小于1/500,横向以水平为宜。

2.3田块土壤为保证耕作田块的土壤质量及当年增产,土地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耕层熟土,保蓄底墒,打碎土块,深耕细作。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在我们开始任何建筑项目之前,第一步总是要把地面整平,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场地平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工程质量。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计算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让这门技术活儿听起来既简单又有趣!1. 土方量的概念1.1 什么是土方量?首先,土方量就是指在场地平整过程中,需要挖掉或者填充的土的体积。

简单说,就是“土”要挖多少,或者“土”要填多少。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但其实一想就明白了。

想象一下,你家后院要修个泳池,那你得先把地挖开,土方量就是你挖掉的那一大堆土的量。

1.2 为啥要计算土方量?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计算土方量呢?这是因为,计算清楚后,我们才能合理预算成本和时间。

土方量多,可能意味着你得多花钱雇工人,或者多租几台机器。

毕竟,谁都不想在工地上白忙活一场,结果钱没少花,时间却如同沙子般流走。

2. 计算土方量的方法2.1 经典方法:截面法咱们先从经典的截面法说起。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计算方法,听上去复杂,但其实简单易懂。

首先,我们得测量场地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然后,把场地分成若干个小段,测量每段的土方体积。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切蛋糕,每一片都是一小块的土。

最后,把每一片的体积加起来,得出的总和就是你的土方量。

2.2 现代方法:三维建模当然,时代在进步,我们也不能老是用老办法。

现在有了高科技,咱们可以使用三维建模技术。

通过一些软件,输入你的场地数据,软件就能帮你计算出土方量。

这样一来,效率高了不少,连个小学生都能搞定。

不过,这种方法可得花点银子,毕竟科技是把双刃剑。

3. 实际操作中的小窍门3.1 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中,有几个小窍门值得一提。

比如,测量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别因为一个小失误,导致最后计算出的土方量大相径庭。

这就像是做饭,如果你放盐放多了,最后的味道可就没法拯救了。

而且,天气也得考虑哦,雨天可不是好日子,湿土可比干土重得多,这得提前做好准备。

3.2 遇到问题别慌还有,计算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问题。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1.土地平整与其他土地整理工程的协调问题土地平整工程作为整个土地整理项目的一个环节,它的规划和实旌应当与土地整理的其他各项工程协调进行。

要把耕地、道路、防护林、排灌渠道、机井、抽水站、输电线路和村庄等结合起来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要以村镇定路,以地形定渠,渠路搭架,划块定方。

以干、支路与干、支、斗渠分大方,生产路与分、引渠分小方,大方套小方,各个方田形成网格。

要先修渠、路,搭好骨架,然后平整土地,进行方内建设。

2.实施土地乎整工程应遵循的技术标准平整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2.1田块大小耕作田块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情况、田间工程难易程度、是否便于耕作和排灌等方面的情况,方田的大小和形状受田间渠系和道路的走向控制。

在平原地区方田长度一般为500~800米,宽度一般为200~300米,方向为南北向。

2.2田面坡降耕作田块的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必须保持一定的田面坡降。

纵向(灌水方向)坡降应小于1/500,横向以水平为宜。

2.3田块土壤为保证耕作田块的土壤质量及当年增产,土地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耕层熟土,保蓄底墒,打碎土块,深耕细作。

要重施有机肥,巧施速效肥,挖方部位的施肥量至少应为填方部位的2倍。

要选种耐瘠作物,加强田间管理。

2.4挖、填土方量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要基本相等。

填方地段和挖方合槽地段均需留有一定虚高,一般虚高应为回填厚度的20~25%。

3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土地平整工程通常采用“倒行子法”、“抽槽法”和“全铲法”等三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采用何种土地平整方法,应根据地块的地形地貌状况、土地平整方式等具体情况确定。

3.1倒行子法倒行子法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

具体操作分两步进行:首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主要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主要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主要方法(参考)1.实施土地乎整工程应遵循的技术标准平整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1.1田块大小耕作田块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情况、田间工程难易程度、是否便于耕作和排灌等方面的情况,方田的大小和形状受田间渠系和道路的走向控制。

在平原地区方田长度一般为500~800米,宽度一般为200~300米,方向为南北向。

1.2田面坡降耕作田块的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必须保持一定的田面坡降。

纵向(灌水方向)坡降应小于1/500,横向以水平为宜。

1.3田块土壤为保证耕作田块的土壤质量及当年增产,土地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耕层熟土,保蓄底墒,打碎土块,深耕细作。

要重施有机肥,巧施速效肥,挖方部位的施肥量至少应为填方部位的2倍。

要选种耐瘠作物,加强田间管理。

1.4挖、填土方量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要基本相等。

填方地段和挖方合槽地段均需留有一定虚高,一般虚高应为回填厚度的20~25%。

2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土地平整工程通常采用“倒行子法”、“抽槽法”和“全铲法”等三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采用何种土地平整方法,应根据地块的地形地貌状况、土地平整方式等具体情况确定。

2.1倒行子法倒行子法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

具体操作分两步进行:首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然后进行划行取土。

沿开挖线,以l米宽度分别向上向下划行,确定取土带和填土带。

平整时先挖第一取土带,直至标准地面以下7寸,将土填入第一填土带,将第二取土带厚约7寸耕层肥土,填入第一取土带槽底。

再开挖第二取土带生土,填入第二填土带,同时将第三填土带表土反卷在第二填土带上,如此抽生留熟,依次平整。

采用此方法平整土地有两大优点:可保留表土,保持地力均匀;平地加深翻,可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但此方法操作较为精细,影响施工进度。

2.2抽槽法抽槽法也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场地平整计算规则是指对于其中一特定场地进行平整工程的计算规则。

平整工程是指对场地进行疏浚、填方、挖方、平整等工作,使其达到一定的平整度和坡度,以满足使用要求。

下面将从场地平整的目的、计算规则的制定原则、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场地平整的目的场地平整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首先,平整的场地有利于建筑物、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施工;其次,平整的场地能提高施工、运输效率,降低施工风险;再次,平整的场地可以避免积水、塌陷等问题,确保安全、稳定。

二、计算规则的制定原则1.可行性原则:平整计算规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计算过程合理、简单、易懂。

2.合理性原则:计算规则必须充分考虑场地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经济性原则:计算规则应该在保证场地平整度和坡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量和成本。

4.安全性原则:计算规则必须考虑到场地平整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计算方法1.填方计算:填方计算是指对于需要进行填方工程的场地进行计算,以确定填方的工程量和成本。

填方计算的步骤如下:a.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填方区域的范围和高程,绘制填方区域平面图。

b.以一定的网格间距将填方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块,计算每个小块的填方体积。

c.根据填方体积和填方区域的情况,确定填方总量,并计算填方的成本。

2.挖方计算:挖方计算是指对于需要进行挖方工程的场地进行计算,以确定挖方的工程量和成本。

挖方计算的步骤如下:a.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挖方区域的范围和高程,绘制挖方区域平面图。

b.以一定的网格间距将挖方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块,计算每个小块的挖方体积。

c.根据挖方体积和挖方区域的情况,确定挖方总量,并计算挖方的成本。

四、实际应用场地平整计算规则在各种工程项目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土建工程中,平整的场地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施工条件;在道路工程中,平整的场地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在园林建设中,平整的场地可以为花草树木的种植和景观装饰提供良好的环境。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土地平整是指对土地进行平整整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平整度和平整程度,以满足农田工程建设、农作物生长和机械化操作的需要。

土地平整计算是土地平整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其目的是确定土地平整的具体工作量和平整目标,为后续的土地平整施工提供参考。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主要包括土地平整性能评价和平整工作量计算两个方面。

土地平整性能评价是通过对土地平整程度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定土地平整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平整工作量计算是根据土地平整性能评价结果,结合实际工程要求,计算所需的平整工作量,从而确定土地平整的施工任务和工期。

土地平整性能评价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度、平整度指标和评价方法。

土地平整度是衡量土地平整程度的指标,通常通过土地表面平整程度、平整度评价指标和土地平整度等级来衡量。

平整度指标包括纵向坡度、横向坡度和坡降比等。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观测法、示意图法和数学模型法等。

平整工作量计算包括平整面积计算、平整高程计算和平整体积计算三个方面。

平整面积计算是根据平整效果和平整面积,计算出平整面积的面积。

平整高程计算是根据平整效果、平整面积、高程测量数据等,计算出平整高程的高程。

平整体积计算是根据平整效果、平整面积、高程测量数据等,计算出平整体积的体积。

土地平整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平整和机械化平整两种。

人工平整是指利用人工劳动力进行土地平整工作,其主要包括挖土、填土、刨平等。

机械化平整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土地平整工作,其主要包括平整机、平地机、振动碾压机等。

在进行平整工作时,需要根据土地平整的具体情况和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平整方法和工具。

1.确定土地平整目标和使用要求。

根据土地平整的具体用途和要求,确定土地平整的目标和使用要求,包括平整度要求、平整效果要求、平整面积和平整高程等。

2.进行土地平整性能评价。

通过对土地进行实地勘测和测量,测量土地平整度指标,如纵向坡度、横向坡度和坡降比等。

根据测量结果,评价土地平整程度,并确定土地平整的等级和分类。

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方格网法:
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地形,其特点是在田块平面形状比较方正的情况下,计算精度较高。

一般计算过程如下:
1、划分方格网。

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500的地形图)划分成若干个
2、横断面法
3、散点法
土方调配:
1、前提:需要已知土方的施工标高、挖填区面积、挖填区土方量。

2、目的:在土方运输量或土方运输成本最低的条件下,确定挖填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土方的平衡调配原则
(1)挖方与填方基本达到平衡,在挖方的同时进行填方,减少重复倒运。

(2)挖(填)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最小,即运输线路和路程合理,运距最短,总土方量或运输费用最小。

(3)取土或弃土应尽量不占农田或少占农田。

(4)分区调配应与全场调配相协调、相结合,避免只顾局部平衡,任意挖填而破坏全局平衡。

(5)调配应与地下构筑物的施工相结合,有地下设施需要填土,应
留土后填。

(6)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和运输线路。

做到施工顺序合理,土方运输无对流和乱流现象,同时便于机械施工。

(二)土方调配方法与土方调配图的编制
1、划分调配区
在平面图上先画出挖填区的分界线,并在挖方区和填方区适当画出若干调配区,确定调配区的大小和位置。

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调配区的划分应与房屋和构筑物的位置相协调,并考虑它们的开工顺序,工程的分期施工顺序。

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平整场地计算公式平整场地是指通过移除地表的凸起或凹陷部分,使其表面变得平坦。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来完成,以满足场地使用的需要。

在进行平整场地之前,需要先制定一些计算公式来确定平整的标准和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1.场地高程计算公式:场地高程是指场地上其中一点与基准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进行场地平整之前,需要确定场地高程的变化范围。

通常情况下,平整后的场地高程应该与基准点相等。

场地高程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E=B-Z其中,E表示场地高程,B表示基准点高程,Z表示场地其中一点的高程。

2.场地面积计算公式:场地面积是指场地在水平方向上的覆盖面积。

在进行场地平整之前,需要确定需要平整的范围的面积。

场地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L×W其中,A表示场地的面积,L表示场地的长度,W表示场地的宽度。

3.场地体积计算公式:场地体积是指场地上需要移除或添加的土方的体积。

在进行场地平整之前,需要确定需要移除或添加的土方的体积。

场地体积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V=A×D其中,V表示场地的体积,A表示场地的面积,D表示场地的平整厚度。

4.场地平整时间计算公式:场地平整时间是指完成场地平整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在进行场地平整工作之前,需要确定工作的进度和计划。

场地平整时间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T=(A×t)/p其中,T表示场地平整时间,A表示场地的面积,t表示每单位面积所需时间,p表示工作人员的数量。

5.场地平整成本计算公式:场地平整成本是指完成场地平整工作所需要的费用。

在进行场地平整工作之前,需要确定工作的预算和成本。

场地平整成本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C=(A×c)+(T×s)其中,C表示场地平整成本,A表示场地的面积,c表示每单位面积的成本,T表示场地平整时间,s表示每单位时间的成本。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平整场地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地平整需求进行调整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1.土地平整与其他土地整理工程的协调问题
土地平整工程作为整个土地整理项目的一个环节,它的规划和实旌应当与土地整理的其他各项工程协调进行。

要把耕地、道路、防护林、排灌渠道、机井、抽水站、输电线路和村庄等结合起来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要以村镇定路,以地形定渠,渠路搭架,划块定方。

以干、支路与干、支、斗渠分大方,生产路与分、引渠分小方,大方套小方,各个方田形成网格。

要先修渠、路,搭好骨架,然后平整土地,进行方内建设。

2.实施土地乎整工程应遵循的技术标准
平整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2.1田块大小
耕作田块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情况、田间工程难易程度、是否便于耕作和排灌等方面的情况,方田的大小和形状受田间渠系和道路的走向控制。

在平原地区方田长度一般为500~800米,宽度一般为200~300米,方向为南北向。

2.2田面坡降
耕作田块的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必须保持一定的田面坡降。

纵向(灌水方向)坡降应小于1/500,横向以水平为宜。

2.3田块土壤
为保证耕作田块的土壤质量及当年增产,土地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耕层熟土,保蓄底墒,打碎土块,深耕细作。

要重施有机肥,巧施速效肥,挖方部位的施肥量至少应为填方部位的2倍。

要选种耐瘠作物,加强田间管理。

2.4挖、填土方量
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要基本相等。

填方地段和挖方合槽地段均需留有一定虚高,一般虚高应为回填厚度的20~25%。

3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
土地平整工程通常采用“倒行子法”、“抽槽法”和“全铲法”等三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采用何种土地平整方法,应根据地块的地形地貌状况、土地平整方式等具体情况确定。

3.1倒行子法
倒行子法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

具体操作分两步进行:
首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然后进行划行取土。

沿开挖线,以l米宽度分别向上向下划行,确定取土带和填土带。

平整时先挖第一取土带,直至标准地面以下7寸,将土填入第一填土带,将第二取土带厚约7寸耕层肥土,填入第一取土带槽底。

再开挖第二取土带生土,填入第二填土带,同时将第三填土带表土反卷在第二填土带上,如此抽生留熟,依次平整。

采用此方法平整土地有两大优点:可保留表土,保持地力均匀;平地加深翻,可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但此方法操作较为精细,影响施工进度。

3.2抽槽法
抽槽法也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

具体操作分三步进行:
首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然后开槽平整。

根据设计划行,开槽取土。

熟土放至槽梁,生土垫至低处。

最后搜根平梁,进行合槽。

采用抽槽法平整土地的好处是,可同时开多槽,进度快,工效高。

缺点是,合槽时,梁
上表土不易保存,造成地力不匀。

3.3全铲法
全铲法是一种主要依靠机械进行土地平整的方法,在具体操作时,把设计地面线以上的土一次挖去,起高垫低。

这种方法适于机械平整,工效高。

但出现生土多,地力不易恢复。

人工平地不宜采用此种方法。

4土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

传统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梯形法(断面法)、辛卜生法(抛物线法)、等高线法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软件被广泛地应用到土方量计算中。

常用的有MAPGIS制图计算软件、TFT土方计算绘图软件、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等(4)。

采用相关软件计算土方量,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

但其运算原理,与传统计算方法并无实质性差异,而且必须以精度较高的地形图作为基础图件。

而平原地区的大多数土地整理项目区,总体地形平坦,微地貌复杂,地面高差常常在1米以内,项目区地形图中甚至没有一条等高线。

这样的地形图当然不能作为土方量计算的基础图件。

必须先按照一定规律采集项目区各离散点的地面标高,然后才能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方格网法正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土方量计算的,有必要在此对这一传统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加以说明。

方格网法计算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的基本原理是:把要平整的土地分成若干方格,测出各方格点的高程,计算出它们的平均高程,根据平均高程和设计坡度,求出填挖边界和各方格点的填挖数,最后计算挖填土方量。

以下以河北省阜城县土地整理项目区中的一个典型地块(400×400米)为例,介绍方格网法计算挖填土方量的简要过程。

4.1测设方格网
先在要平整的地块内测设方格网,方格的大小根据地形繁简程度和施工方法而定,一般人工施工多用20×20米方格,地而起伏较大时用10×10米;机械施工多用40×40米或100×100米。

因项目区地形起伏不大,且以机械施工为主,方格的大小拟采用100×100米,各方格点按所在的横纵行列编号(如2.1等),测设完毕绘制一张略图。

4.2测量各方格点处的地面高程
用水准仪实地测量各方格点的水平读数(精确到毫米),为以后运算方便需将该水平读数换算成海拔高度。

各点的高程值应按点号记录在设计图中各方格点的右上角。

4.3计算方格网的平均高程
由于各方格点所控制的面积不相同,四角点和周围边点控制的面积较中问各点所控制的面积小,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高程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以一个方格的四分之一作为一个单位面积,定其权为1,那么各点的权分别是:角点为l(a角=1),边点为2(a边:2),中心点为4(Q中=4)。

加权平均法就是把各方格点的高程分别乘上各点的权,求得总和后,再除以各点权数总和,此加权平均值即为项目区的设计高程(H)。

照此方法计算,此典型地块的加权平均高程(H)为12.584米。

H=[a角(H角1+H角2+H角3+H角4)+a边(H边1+H边2+…+H边12)+a中(H中I+H 中2+…+H中9)]/(4 a角+12 a边+9 a中)
=[1×(12.810+12.466+12.488+12.618)+2×(12.818+12.615+12.680+12.302+12.374+12.460+12.545+12.502+12.601+12.854+12.811+1 2.730)+4×(12.684+12.614+12.594+12.612+12.481+12.488+12.400+12.481+12.534)]/(4×1+12×2+9×4)
=12.570(米)
4.4计算斜平面上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和填挖数
为排水需要,每块方田都平整为南高北低的斜平面,纵向坡降15000,横向水平。

因方田形状规则,故其重心点必然在“土方工程设计图”中纵坐标为2的那条近东西向直线(0-2)上,因平整后东西向水平,此线上各点的高程均为12.570米。

南北向两方格点间的设计高差为0.02米(100×1/5000),以设计高程12.570米线为基准,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是向南递增0.02米,向北递减0.02米。

各点设计高程的推算,均直接在略图上进行,设计读数写在各方格点的右下角。

当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计算校核无误后,可按下式计算各点填挖数:
填挖数=地面高程。

设计高程
式中:填挖数为“+”时,表示挖方;
填挖数为“-”时,表示填方。

各点的填挖数在略图上直接算出,写在各点设计高程下面。

4.5计算零点位置,画出填挖边界
在方格的挖方点与填方点之间,必定有一个不挖不填的点,即填挖边界点(零点),把所有相临的零点连接起来,就是填挖边界线(零线)。

零点和零线是计算土方量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
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
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