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荚期莫忘叶面喷肥
大豆花荚期做好这五点,开花多、结荚多,后期能增产!

大豆花荚期做好这五点,开花多、结荚多,后期能增产!俗话说的好:大豆初花期,见花就管理。
大豆花荚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大豆种植的最终产量和收益。
大豆花荚期的管理重点,应当放在防徒长、防倒伏、防早衰、防旱防涝、防病虫五个方面上,只要这五点做到位,后期一般都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增产。
下面依次和大家说一下相关管理。
一防植株徒长大豆花荚期水肥充足、高温多湿,很容易发生徒长,徒长的植株会大量无效消耗养分,导致大豆开花结荚的数量明显减少,十分影响后期的产量,一般需要进行控旺处理。
正常来说,大豆初花期就需要着手开始控旺,但要根据大豆的长势情况准确判断大豆是否需要控旺。
如果大豆有以下情况就说明需要抓紧控旺:一是,上部主茎花序较少、下部主茎和分枝无花序、花荚少、果荚脱落;二是,大豆植株枝繁叶茂、密不透风,站在地头望田间间,基本不见地垄或者叶片完全封行;三是,植株上部的叶片非常的肥大(差不多和手掌大),叶片颜色十分浓绿,而下部的叶片开始退绿变黄,甚至有的已经提前开始脱落。
在大豆控旺方法上,主要有植株整理和药物控旺两种。
大豆植株整理包括打顶摘心、疏除叶片。
打顶摘心主要是把植株顶端的生长点掐掉2-3公分,打顶时要按照“早打不晚打、打稀不打密、打肥不打瘦”的原则进行;疏叶主要是把上部的分枝按照隔1叶剪1叶的方法进行疏除,对于疯长的植株还要把花荚少的短结果枝剪除或者全部打掉叶片,对于没有花荚的植株要拔除田外。
如果是采用药物控旺,可以在分枝期和初花期,按照每亩60克15%多效唑或30克5%烯效唑兑水50公斤的用量进行喷施,以此来抑制大豆植株的旺长。
三防植株倒伏大豆在花果期时,水肥营养足、长势旺,植株又高又密,在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很容易发生倒伏而影响后期产量,尤其是种植密度大、植株旺长的地块最容易倒伏。
为保证后期产量,所以应当提前做好大豆防倒伏管理。
一方面追肥时要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量,如果大豆长势良好,应当少施或不施氮肥,尽量多增施磷钾肥或用磷酸二氢钾、矮壮素、助壮素等喷施,以此来促进大豆根系更好的发育,使根系更加粗壮、扎土更深、抓土更牢,另一方面在促进植株茎秆更加粗壮有力,增强抗风雨、防倒伏的能力。
夏天大豆施肥有妙招,助增产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1 页 共 1 页 夏天大豆施肥有妙招,助增产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
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今日我们聊聊。
种肥:播种前按每5千克种子称取钼酸铵5克、硼砂10克和硫酸锌5克,用400-500克温水充分溶解,然后将肥液喷洒在种子上,尽量使肥液布满种子,阴干后随即播种。
追肥:磷肥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比氮肥更明显。
磷肥增产效果的大小与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有关。
土壤中有效磷在60毫克/千克以上,施磷增产效果小且不稳,有效磷低于10毫克/千克,增产显着。
施用时期以开花前的分枝期即7月中旬较好。
施过基肥的地块,在大豆初花前5天左右要重施一次追肥,每公顷可追尿素75-112.5千克,视苗情适当补施钾肥75-105千克。
追施方法以开沟条施为宜。
对于无法施用底肥的田块,应在苗期及早追肥。
叶面喷肥:叶面喷肥通过叶面直接汲取,能够起到和根部施肥相同的作用,而且可以削减土壤固定和流失,比根施作用更快,利用率更高。
大豆根外追肥一般1-2次,如喷1次,以初花至盛花为宜;喷2次,
次应在初花期,其次次在终花期。
大豆增产七法

大豆增产七法
1.追施花荚肥。
花荚肥宜在初花期施用,以氮磷配合为好。
每亩用尿素3千克--5千克,过磷酸钙7.5千克--10千克,于大豆根侧5厘米--7厘米处穴施,施后培土盖肥。
2.喷施叶面肥。
在大豆开花至鼓粒期,喷施多元复合营养液;可增荚增粒。
每50千克水中加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硼砂100克(先用少量温水将其溶解),钼酸铵25克充分搅拌,均匀喷施于大豆叶片的正反面,连喷2次--3次,每次每亩喷肥液75千克。
3.摘心。
对于无限结荚型品种要摘心。
在大豆开花盛期及末期,选晴天摘去顶端生长点。
4.喷施多效唑。
无限结荚型品种比有限结荚型品种喷施多效唑要多。
施喷方法:在大豆开花前7天左右至始花后7天左右,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100克,加水50千克--75千克,稀释后均匀喷施于叶片正反面,不重喷也不漏喷。
无限结荚型品种及长势好的大豆宜早施、重施。
5.喷施二碘苯甲酸。
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喷施浓度初花期为100ppm,盛花期为200ppm,喷施前先将纯品按1:100的比例溶于***精中,再加水稀释后均匀喷布,每次每亩喷药液50千克。
早熟品种或生长较差的大豆不宜使用。
6.喷施矮壮素。
在大豆长出四片复叶时,每亩用0.1%的矮壮素溶液50千克喷施1次,到初花期用0.5%的矮壮素溶液再喷1次,亩施药液50千克。
7.喷施亚硫酸氢钠。
在大豆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每次每亩用亚硫酸氢钠10克,加水75千克稀释后喷施,喷施时间以下午阳光不太强烈时为好。
编辑
第1页共1页。
复播大豆花而不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复播大豆花而不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分析了复播大豆花而不实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以期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复播大豆;花而不实;原因;预防措施复播大豆是利用小麦等早春作物收获后剩余的光热资源进行复播,实现小麦、大豆一年两熟,获取高蛋白食物和增加收入的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制品的需求量增加,大豆市场价格大幅上扬,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复播大豆的播种面积逐年扩大。
但由于年际雨水不均、养分供给失调、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复播大豆花而不实,影响大豆产量和种植效益。
1 复播大豆花而不实的主要原因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每株大豆至少有100朵花,开花后3~5 d落花较少,10~15 d落荚较多,最终形成荚果的一般只有20~30个,脱落率50%~60%,有时甚至高达80%以上。
1.1 气候条件不利一是高温干旱使大豆水分和养分供需失调。
气温高,光照强,则大豆的呼吸作用和光呼吸作用旺盛,光合作用减弱,光合产物大大减少,使大豆体内产生供不应求的情况,生殖生长因得不到营养而落花落荚。
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气孔关闭,二氧化碳进入体内受阻,叶绿体结构也受损害,合成降低,使运输到花荚部位的养分减少,加之土壤干旱,造成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导致落花落荚。
二是低温阴雨影响机体养分吸收。
大豆开花结荚阶段,如果阴雨连绵,土壤水分过多,地温下降,相对湿度加大,使植株徒长,由于荫蔽程度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影响有机物质的合成与运输。
同时,低温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的释放,不能满足机体生殖需求,造成花荚脱落。
1.2 种植管理不当一是施肥不均造成营养失衡。
大豆开花结荚阶段需要养分最多,如果此期养分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落花落荚。
反之,如果盲目过量施用氮肥,植株徒长,致使大豆落花落荚。
二是密度过大造成透光不良。
大豆播种过密易造成徒长,田间郁蔽,造成落花落荚严重。
在大豆群体生长出现叶片互相遮荫时,植株生长细弱,出现落花落荚现象。
大豆怎么追肥好?

大豆怎么追肥好?
【常见问题】大豆怎么追肥好?
【专家解答】
图:大豆种植
大豆苗肥:大豆幼苗期根瘤处于形成阶段,尚无固氮能力,如果氮素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壮苗早发。
早追苗肥可促进根、叶生长。
一般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每亩追尿素4-6公斤。
苗期追施适量磷肥,有利于促进大豆根瘤的形成和发育,亩可施过磷酸钙8-10公斤。
大豆花肥:大豆花荚期是吸收化肥高峰期,初花期可追施适量氮肥,可减少花荚脱落,亩增产15-20%。
一般每亩用尿素5-8公斤,在距大豆根部5-7厘米处开穴施入,施后盖土。
如果土壤肥沃,植株生长健壮,则少追或不追氮肥。
在基肥中施磷不足时,此期每亩可补施过磷酸钙7-10公斤。
造粒肥: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后,根瘤菌固氮能力和根系活力逐渐衰退,吸肥能力减弱,此期应采取叶面喷肥方式补充营养,减少落花落荚。
一般每亩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于下午4时
后至傍晚均匀喷施于叶片正反面,连喷2-3次。
如有脱氮现象,每次每亩可加尿素0.5公斤混合喷施。
【本人总结】
施肥是作物种植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大豆的追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苗期、花期和造粒期。
本人在本文中给你介绍了大豆三个时期的追肥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豆叶面肥喷施技术

宋术 伟
( 黑龙 江省 云 山农 场
摘
1 5 8 4 2 0)
要 :大豆叶面肥喷施技术应根 据大豆的需肥特性 ,在施根肥的基础上 ,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增质 的作 用。
关 键 词 :大 豆 ;叶 面肥 ;喷 施
作 物主要通过根系 吸收土壤或营养液 中的营养 ,供给 作物 生长发育 。除根系外 ,作物还可 以通过 茎叶 ( 尤其是 叶片) 吸收养分 。在 作物生长 期间这种非 根系 吸收营养 的 现象 就是作物 的根外 营养 ,向除作物根 系以外 的营养体 表 面施 用肥料 的措施 叫做根外施肥 、也 就是一般所称 的叶面
1 . 3 充 分发 挥 肥 效 某些肥 料如磷 、铁 、锰 、铜 、锌肥等 ,如果 作根施 , 易被土壤 固定 ,影响施用效果 ,而采用叶 面喷施 就不会受 土壤条件的限制 。 1 . 4提高经济效益 各种 微量元素是作 物生长发育过程 中必不可少 的营养 物质 ,但施用 量很少 。如钼肥 ,每亩施用 量仅 几十克 、以 根施方法 则不易施匀 ,只有 采取 叶面 喷施 ,才能达到经济 有效 。根据研 究测算 ,一般 作物在 叶面喷施硼肥 ,对硼 的 利用率是基肥 的 8 . 1 8 倍 。从 经济效益上看 ,叶面喷施 比根 施划算 。 1 . 5减 轻 对 土 壤 的 污染 对 土壤大量施用 氮肥 ,容易造成地 下水和蔬菜 中硝 酸 盐 的积累 ,对人体健康 造成危害 。人类 吸收的硝酸盐 约有 7 5 %来 自蔬菜 ,如果采 取叶面施肥 的方法 ,适当地减 少土 壤施 肥量 ,能减少植 物体 内硝酸盐含 量和土壤 中残余 矿物 氮素。采用叶 面施 肥措施 ,既节 省了施肥量 ,又减轻 了土 壤 和水源 的污染 ,是一举两得的有效施肥技术 。 2 叶面施肥 的特点 2 . 1 吸 收 快 土壤施肥后 ,各种 营养元素首先 被土壤吸 附,有 的肥 料 还必须在土壤 中经过一个转化 过程 ,然后通过离子 交换 或扩散作用被 作物根系 吸收 ,通 过根 、茎 的维管 束 ,再到 达叶片 。养分输 送距离远 ,速度慢。采用叶 面施 肥 ,各种 养分能够很快地被作物叶片吸收 , 直接从 叶片进入植物体 , 参与作物 的新 陈代谢 。因此 ,其 速度和效果都 比土壤 施肥 的作用来 的快 。据研究 ,叶 片吸肥的速度要 比根 部吸肥 的
大豆花荚期莫忘叶面喷肥

龙源期刊网
大豆花荚期莫忘叶面喷肥
作者:陈茂春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3年第08期
花荚期是大豆吸肥高峰期,植株对养分的需要量很大,但此时根系开始进入衰老阶段,吸收功能相对下降,土壤追肥利用率很低,由于群体很大,也难以进行土壤追肥。
此时,叶面喷肥是追肥的好方法。
叶面喷肥能够及时补充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延缓叶片衰老,从而促进鼓粒,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并且具有肥效快、用量省、利用率高、施用简便等优点。
方法是:每667平方米(1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钼酸铵20~30克、硼砂75~100克,加水50千克均匀喷洒叶面。
从结荚期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中低产薄地可提前在初花期开始喷施,每次加尿素0.5~1.0千克。
浅析大豆“荚而不实”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浅析大豆“荚而不实”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江黎明1,王文进2(1.金乡县马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金乡 272200;2.金乡县胡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金乡 272200)[摘要]本文根据大量的田间实地调查,以及相关资料,对大豆“荚而不实”导致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作了总结,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荚而不实;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大豆“荚而不实”,即群众常说的“症青”,是大豆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特别是自2014年以来,连续5年我县大豆“荚而不实”现象发生普遍,导致大豆严重减产,挫伤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
1大豆“荚而不实”导致原因分析近5年在田间发现的大豆“症青”的“情况”或“实例”很多,如最严重的2014年,早播的蒜茬“症青”现象普遍且严重,部分甚至绝收,晚播的麦茬轻,甚或没有;而2016年偏早播和晚播的“症青”发生轻,而6月上旬末前后两天播种的反而重;个别的同一地块不同区域“症青”表现不同,如地的这头表现重,而哪头“症青”植株少发生轻;不同品种,同一播期,相邻地块,“症青”发生程度差别很大;同一品种,同一天播期,不同田块差别很大。
因此导致大豆“症青”的因子不是单方面的,但影响因子从大到小的排序,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1大豆病毒病影响大豆病毒病是苗期传毒,成株期显症,蚜虫为主要传毒媒介。
病株叶片呈黄绿相间、皱缩、畸形、叶片增厚、发硬,豆荚内籽粒不能正常形成,形成空秕粒,即“荚而不实”;即使形成籽粒,也多是畸形粒或褐斑粒,品质变劣,大流行年份可减产30%-75%,对大豆生产造成一定威胁。
加强大豆“症青”“病株”病毒种类检测,了解其传毒方式,为生产中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非常必要。
1.2高温干旱影响大豆适宜的开花授粉结荚温度为22-30℃,最适为25-28℃,相对湿度为70-85%,超过33℃,大豆花粉活力下降,长时间高温会导致花粉败育,导致落花,或不能正常授粉,幼荚不能发育。
而高温常伴随干旱,在干旱水分胁迫条件下,更会加重花粉败育、授粉不良,从而导致“荚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