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 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光现象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光现象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光现象重点知识点大全1.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物体时,有三种可能性:透射、反射和吸收。

反射是光遇到物体表面后从物体上弹回的现象。

2.光的折射:光沿着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在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上发生偏折,而且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比例恒定。

3.光的散射:当光线经过粗糙的物体或其中的微小颗粒时,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会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使我们看到物体所发出的光。

4.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和分离的现象。

它是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

5.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光的棱镜:光的棱镜是一种能够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的器件。

光经过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和色散现象。

7.光的镜面反射和成像:当光遇到平滑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现象。

通过规则的反射,光线会形成一个虚像。

8.光的像的构成:像是由光线交错而形成的。

光线遵循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通过光学器件(如镜子、透镜)形成像。

9.光的波动理论:光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

光的波动理论解释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现象。

10.光的干涉:当两束光线重叠在一起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形式。

11.光的衍射:当光经过一个孔或者通过一个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使得光能够绕过障碍物并传播到原本无法照到的区域。

12.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振动方向的特定取向。

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片进行筛选和分离。

以上是初中物理光现象的重点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光进行实验和应用。

同时,这些知识也是理解更高级物理概念的基础。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一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夹角,如图所示,一只小球S顺着水平面向A点滚去,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A.水平向左B.水平向右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答案:D小球向A点滚动的过程中,是沿与平面镜成45度角的水平直线运动的,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的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小球的像成在与镜面成45度角的镜后面,即与水平面垂直,所以是竖直向下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

例如,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花四溅。

以下活动中所用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探究声音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B.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D.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答案:B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花四溅。

通过水花四溅,知道发声体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A.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瓶内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在此基础上得到真空不能传声,采用的是推理法,故A不符合题意;B.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的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等大的两个棋子,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C不符合题意;D.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

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A.会聚B.折射C.发散D.反射答案:B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光现象是初二物理必考的考点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物理的知识点要记住的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到你。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光现象的研究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探索光现象,我们能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等特性。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物理的一些光现象知识点。

1. 光的传播光以直线传播,当遇到有质量的物体时会产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现象。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为光速的3.0×10^8 m/s,而在其他介质中会降低。

例如,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光速的0.75倍。

2. 光的反射光在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同时还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定律。

这个定律在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反光材料的制造中非常关键。

光的反射还可以产生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类型。

3. 光的折射光在通过介质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由于光线在两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不同而引起的。

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光线的折射角度。

当光从光疏介质(如空气)射入光密介质(如玻璃)时,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弯曲;而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光线会远离法线方向。

4. 光的散射光在遇到不规则的物体时,会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使光线朝不同的方向传播,从而使物体在各个方向上都能看到。

蓝天白云的颜色就是大气中微小的气溶胶和尘埃散射阳光造成的结果。

5.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白光经过折射后,不同波长的光线被分离出来的现象。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通过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在自然界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彩虹的美丽景象,它是太阳光经由水滴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6. 光的反射角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的折射角。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数学关系。

利用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解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例如为什么游泳池看起来比实际深。

研究光现象对于我们理解光的特性和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散射以及色散等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并应用于工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之一,它既是一种电磁波,又具有粒子的特性,掌握物理光现象的知识,对于理解光的本质、光的传播和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初二物理学习中的光现象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和某些介质中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量,通常记作c,其数值约为3.00×10^8米/秒,也可以近似记作3×10^8m/s。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称为光速。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改变传播的方向。

二、光的反射当光遇到一个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面,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通过平面镜的反射,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的镜像。

注意,平面镜的镜像既有正立的,又有倒立的,这取决于物体与镜面的距离和观察者的位置。

三、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定律可表达为:光线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即n₁sinθ₁=n₂sinθ₂。

这个常数被称为折射率,是每种介质的特征量。

四、光的色散光在穿过某些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经折射后产生不同的折射角,从而使光分离成各种颜色的现象称为色散。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三棱镜来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将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看到光被分成一道连续的七彩光谱。

这是因为白光包含了所有可见光的波长,而各种波长的光被折射时产生不同的偏折角,从而呈现出七彩的效果。

五、光的散射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会与介质中的微粒相互作用而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光的方向是随机的,所以我们可以在空气中看到散射光,例如看到太阳光下的尘埃颗粒。

由于红光的波长较长,所以太阳在日出和日落时呈现出红色;而当太阳处于较高位置时,经过较长距离的大气层散射,使得太阳呈现出白色。

六、光的像的形成光的像是由光线经过折射、反射或散射后所形成的虚实照影。

八年级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光现象知识点归纳关于光现象的基本知识点,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干涉和衍射等。

本文将对八年级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光的传播光可以沿直线传播,称为直线传播或直线传播模型。

在介质中,光速度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若介质的光密度增大,则光速度降低;反之,若介质的光密度减小,则光速度增加。

二、反射和折射反射是指光波遇到障碍物时反弹回来的现象。

八年级学生需要理解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以根据反射定律计算出反射角度等相关量。

折射是指光线穿过两种介质界面时,由于速度和方向的改变而产生的现象。

八年级学生需要知道折射定律——正入射线与法线的反射线和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共面,以及折射角受两介质光密度比值影响等知识点。

三、色散颜色是由光的不同波长组合而成的。

色散是指光束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折射角度不同的现象,导致不同颜色光线分离的过程。

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两种常见色散现象——棱镜色散和色散偏振。

四、干涉和衍射干涉是指两束光在相遇时出现互相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干涉。

八年级学生需要知道两种常见的干涉现象——等厚干涉和非等厚干涉。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衍射是指光线通过小孔、缝隙或其他几何绕过障碍物的现象。

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衍射现象的表现方式和光源大小和孔径对衍射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八年级学生需要系统理解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光学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物体与我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总结归纳八年级物理的光现象知识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内容。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的性质。

它可以以直线传播,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定律,也被称为光的直线传播理论。

根据理论,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面形状光滑的物体表面时,经表面的反射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例如,当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时,光线会以相同角度反射,我们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倒影。

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因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上遇到一定的角度时,会发生折射。

光在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就会发生折射,造成我们看到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白光通过一些介质(例如光棱镜)后,发生波长的分离现象。

当白光通过光棱镜时,光的不同颜色会因为折射率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最终分离为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青、蓝、紫。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阳光下通过水滴可以看到彩虹的现象。

光的反射和折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仪器的基础。

例如,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常见的光学仪器,它们利用光的折射特性对光线进行聚焦和散射,广泛地应用于眼镜和望远镜等领域。

另外,反光衣也是光的反射应用的例子,它可以使人们更容易被车辆等看到,提高交通安全性。

光的性质和光的传播速度光的速度是有限的,约为每秒30万千米。

光的速度非常快,使得我们能够几乎同时看到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此外,光具有直线传播、不弯曲等特性,因此我们在平坦的地面上看到的物体位置与实际位置相同。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反射镜和凹透镜等光学仪器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研究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相同点:不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它们的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是由于反射面的不同,漫反射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纸张、墙壁等;镜面反射表面是光滑的,如镜子,玻璃等。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是所有发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向各个方向的都有。
☆光污染: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等反射太阳光,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表面平滑的面镜叫平面镜。
☆平整的玻璃表面、平静的水面、梳妆台用的镜子等都可看成平面镜。
☆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镜面反射:即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平面,光线平行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如图()所示。
(2)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如图()所示。
☆小孔成像,像距大于物距,像是放大的;像距小于物距,像是缩小的。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传播的过程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
☆光的反射现象象,人们之所以能看,为物体反射的光线射的黑色物体,是因为U
我们眼睛,或者是此
时也需要应用到光路可逆性),并且它在处理光学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传播知识点归纳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
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虚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
(3)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实线)
(4)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随之增大。

(5)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相等都等于0度。

4、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光污染也是镜面反射)
6、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光的反射。

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正立的虚像,
②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③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轴对称图形)
④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距离相等;
⑤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像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物体远离或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像也要随着远离或靠近镜面相同距离)。

2、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②刻度尺的作用: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③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④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凭,则光凭上不能接受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⑤将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

⑥有3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玻璃板太厚,会看到两个像。

⑦玻璃板没有放正,倾斜放置,蜡烛与像不能完全重合。

不容易找到像。

⑧该实验在较黑暗的环境中做效果好。

3、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水中的云,水中的鸟);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4、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线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而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5、球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①以球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②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手电筒的反光罩)
㈠、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海市蜃楼)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㈡、光的折射定律(看笔记)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3、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㈢、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
(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
(2)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
(3)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
(4)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
(5)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
颜料的三原色是:紫、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1、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电视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

2、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从而吸收钙元素(小孩多晒太阳),荧光作用(验钞)
光的现象及成因
1、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包括所有的黑影)
2、湖光倒影---光的反射
3、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4、五颜六色---光的色散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填空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作为远视镜片使用。

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作为近视镜片使用。

4.凸透镜成像的两个转折点:①二倍焦距处为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折点;
②焦点处为实像与虚像的转折点。

5.凸透镜成像时:实像都是倒立的,像和物在异侧;虚像都是正立的,像和物在同侧。

6.成实像时,物变近,像变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变近,像变近,像变小。

7..眼球相当于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8.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①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偏折能力变小;②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变厚,晶状体变厚,对光偏折能力变大。

9.近视眼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物体。

10.近视眼原因: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利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11.远视眼原因: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利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