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水系统设计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空调系统设计总结

空调系统设计总结

空调系统设计总结空调系统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

其设计过程涉及众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特点、使用需求、能源效率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空调系统设计的一个全面总结。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空调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这包括建筑的用途(是住宅、商业办公还是工业厂房等)、建筑面积、层数、朝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

同时,还需要收集当地的气候数据,如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以确定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参数。

此外,与业主和建筑设计师的沟通也至关重要。

了解业主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的控制范围,以及对系统运行成本和维护管理的期望。

与建筑设计师协调空调设备的布置位置,确保不影响建筑的美观和使用功能。

二、负荷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是设计的基础。

它主要包括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如外墙、屋顶、窗户等)、室内人员、设备和照明的散热量,以及新风负荷等。

准确的负荷计算能够确保空调系统的容量合理,既满足使用需求,又避免过度配置造成能源浪费。

在负荷计算中,需要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稳态传热计算和动态模拟计算。

稳态传热计算适用于简单的建筑结构和稳定的室内外条件,而动态模拟计算则能更准确地反映建筑在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负荷变化情况。

三、系统形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的规模、用途和使用特点,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形式。

常见的空调系统形式有:1、分体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小型住宅和独立房间,安装灵活,成本较低。

2、多联机空调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多个房间的空调需求,具有节能、灵活控制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商业建筑。

3、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冷水机组+风机盘管系统和全空气系统。

冷水机组+风机盘管系统适用于办公、酒店等建筑,能够实现单独房间的温度调节;全空气系统适用于大空间场所,如商场、体育馆等,能够提供较大的送风量和较好的空气品质。

在选择系统形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初投资、运行费用、维护管理难度、室内舒适度等因素。

空调水系统基本知识

空调水系统基本知识
✓ 3.2.2 扬程
• 扬程——水泵所输送的水单位体积所获得的能量, J/m3,即Pa,用压力P来表示。习惯上水泵扬程 用水柱高度H来表示,单位写成mH20,与SI制单 位换算关系是
1mH20=9.8×103Pa=9.8kPa ≈10kPa • 例1,
20mH20=20×9.8×103=19.6×103Pa=19.6kPa。 • 例2,100kPa=100/9.8=10.2mH20≈10mH20。
占总能耗 百分 比
平均
制冷机 空调机组 风机盘管 冷冻水泵 冷却水泵 冷却塔
热水泵
25%~ 37%
23%~ 39%
5%~10% 8%~12%
5%~9%
1%~3% 5%~10%
32%
32.75%
6.50%
10.75%
7.50%
1.75%
8.75%
冷热水泵占了空调总能耗的19.5%。
冷热水泵、冷却水泵能耗占空调总能耗的28%。
➢ 2.1 两管制和四管制系统
图3 两管制和四管制水系统原理图 (a)两管制水系统;(b)四管制水系统图 LC—冷水机组;HE—热交换器;P—水泵;FC—风机盘管 V—三通电磁阀;ET—膨胀水箱;AC—空调机组(或新风机组)
➢ 2.2 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
• 空调处理机组需要调节冷量或热量以适应房间负 荷的变化。
• 闭式水系统中水泵所提供的压力应等于水在环路 中循环一周的总压力损失。
图7 有几个支路的水系统 图上符号同图3
• 水泵的压力=通过支路①的环路总阻力
• 管路的摩擦阻力(单位Pa)
ΔPm
λ d
l
ρυ 2 2
• 局部阻力(单位Pa)
Pi
2

空调风系统的设计

空调风系统的设计

实施效果
通过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了医院空 调风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患者和医护 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感谢观看
THANKS
风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空气处理设备
包括空气过滤器、表冷器、加 热器、加湿器等,用于处理空 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风管
用于输送处理后的空气,通常 采用镀锌钢板或玻璃纤维材料
制成。
风口
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室内,通 常设置在房间的顶部或侧面。
控制系统
包括风机、阀门等,用于控制 风系统的运行和调节空气处理
清洁出风口和回风口
定期清洁出风口和回风口,去除灰尘和污垢,保持空气质量。
检查系统运行状况
观察空调系统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声音或震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定期保养
1 2
深度清洁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深度清洁,包括清洗冷凝器、 蒸发器等关键部件,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检查电气线路
检查电气线路是否老化或破损,及时更换以确保 安全。
选择能效比高、性能系数(COP)大的空调系统,如变频多联机、 水冷冷水机组等,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合理配置末端设备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风机盘管、新风口、排风口等末端设备, 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通过合理设置室内温度和湿度,以及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 节能运行。
气流组织优化
合理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
热源及能源形式。
确定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
03
根据使用场所的空气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空气过滤、除湿、
加湿等处理方式。
方案制定
确定空调系统的送风方式、气流组织、送风温度等参数

暖通空调专业精讲-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

暖通空调专业精讲-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

节流型
旁通型
诱导型
变 风 量 空 调 装 置
3、按送风参数的数量分类
单风道(参数)空调系统:机房内空气处理机组只处理一种送风参数 (温、湿度)的空气,供一个房间或区域使用 双风道(参数)空调系统:机房内空气处理机组处理两种不同送风参 数(温、湿度)的空气,供多个房间或区域使用
双风道(参数)空调系统
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Vl——每kg液体燃料需要空气量,m3/kg Vg——每m3气体燃料需要空气量,m3/m3 ql——液体燃料热值,kJ/kg qg——气体燃料热值,kJ/kg
5.3.3 保持正压新风量
保持房间正压的新风量,等于在室内外一定压差下通过门窗 缝隙渗出的风量:
工程上常采用换气次数法。 换气次数:送入房间风量与房间容积之比。 有外窗房间,正压新风量取1~2次/h(根据窗多少取值) 无外窗和无外门房间取0.5~0.75次/h换气次数。
暖通空调
NUAN TONG KONG TIAO
单元5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 第一部分
目 录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
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
空调新风量的确定
5.1
5.2
5.3
空调系统的分类
5.4
5.6
5.7
5.5
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
相对湿度 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中的水蒸汽分 压力的比值
湿空气的焓 1kg干空气的焓和d kg水蒸汽的焓的总和,称为(1+d)kg 湿空气的焓。如取0℃的干空气和0℃的水焓值为零,则湿 空气的焓(kJ/kg)表达为 Tip: 从式可以看出,(1.01+1.84 d)t是与温度有关的热量,称为“显热”; 而2500 d是0℃时d㎏水的汽化热,它仅随含湿量的变化而变化,与温度 无关,故称为“潜热”。当温度和含湿量升高时,焓值增加;反之,焓值 降低。而在温度升高,含湿量减少时,由于2500比1.84和1.01大得多, 焓值不一定会增加。

数据中心空调动图风系统、水系统一看就懂-2024鲜版

数据中心空调动图风系统、水系统一看就懂-2024鲜版
6
02
水系统概述
CHAPTER
2024/3/28
7
水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组成
数据中心水系统主要由冷水机组、冷却塔、水泵、水箱、水管路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工作原理
水系统通过冷水机组制冷,将冷却水循环送至数据中心各设备,吸收设备产生的热量后再返回冷水机组, 形成一个闭式循环。同时,冷却塔负责将热水冷却至适宜温度,保证冷水机组的正常运行。
9
水系统性能指标
制冷量
表示冷水机组的制冷能力,通常以千 瓦(kW)为单位。
02
冷却水流量
冷却水在系统中的循环流量,以立方 米/小时(m³/h)为单位。
01
03
冷却水进出口温差
冷却水在进出冷水机组时的温度差, 反映制冷效果。
系统能效比
水系统制冷量与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衡量系统的能效水平。
05
04
水泵扬程
节能降耗
高效的风系统设计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2024/3/28
12
数据中心对风系统的要求
01
稳定性
数据中心要求风系统具备高稳定 性,确保长时间连续运行,减少 故障率。
高效性
02
03
可维护性
风系统需具备高效送风和排风能 力,以满足数据中心高密度设备 散热需求。
风系统应易于维护和检修,方便 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 除。
送风湿度
送风湿度是指送入室内的空气湿度。合理的送风湿度能够保 持室内舒适的湿度环境,避免潮湿或干燥带来的不适。
2024/3/28
送风温度
送风温度是指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适宜的送风温度能够提 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同时节约能源。
噪音

空调系统设计流程解析

空调系统设计流程解析

空调系统设计流程解析空调设计主要包含了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冷剂系统,风系统,水系统。

每个系统在空调系统中都有各自的作用,其设计也各有特点。

1.冷冻水系统主要起着载冷的作用,将冷水机制取的冷水运送至水系统末端,末端将冷冻水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制冷。

2.冷剂系统是将冷凝器出口侧的高压液体运送至末端,制冷剂在末端经节流器后气化,依靠气化吸热制冷再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

3.风系统是将经过处理的冷空气均匀的送到各区域,为房间降温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舒适性。

空调系统设计流程:确定建筑类型及用途→房间冷负荷计算→空调水/冷剂系统设计→空调风系统设计。

根据用途、规模、能源状况、机房面积、初期投入及运行费用、舒适性确定中央空调系统类型。

房间冷负荷计算:通过围护结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透明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照明散热量;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食品和物料的散热量;渗透空气带入的热量;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

冷负荷计算:通过围护结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主要包括楼板及外墙。

可根据传热公式Q=KFΔt г-ε计算出围护结构的逐时负荷。

通过透明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

根据传热公式Q=KFΔt г,传热公式Qc=Xg·Xd·Cs·Cn·Jj.г算出围护结构的逐时负荷。

人体散热量→人体散热量与性别、年龄、衣着、劳动强度等有关系。

照明散热量→照明散热量与照明系统的功率有关,灯具的光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试建筑用途,布置等而定。

部分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可分为冷冻水系统及冷却水系统。

冷冻水系统是直接供应末端实现制冷目的的系统,一般以供水7℃,回水12℃进行设计。

冷冻水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末端布置,冷水机组选型,水泵的选型,管道的选型,阀门及附件的配置。

空调系统基本知识

空调系统基本知识

SEE “暖施-9” (128RT) SEE “暖施-9” (128RT)
SEE “暖施-8” SEE “暖施-8”
SEE “暖施-8” SEE “暖施-8”
TO 1F厂区+1F~3F办公楼一般空调设备 DN200 353RT FROM 1F厂区+1F~3F办公楼一般空调设备 DN200 353RT
2011年设计部教育训练教材
空调系统基本知识
2011年设计部教育训练教材
※空調水系統 ※空調風系統
2011年设计部教育训练教材
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包含冰水(冷冻水)、冷却水和热水三个部分。
冰水系统:来自空调设备的冰水回水经循环水泵进入冰水机 组蒸发器内,蒸发器制冷剂蒸发吸热,促使冰水温度降低(具 体冰机工作原理后续课程讲解),出水再送入各个空调用水设 备,与被处理介质进行热交换后再回到冰水机组进行循环再冷 却。
冷凝水排放系统:排放空调盘管表面因结露而形成的冷凝 水系统。
2011年设计部教育训练教材
一、水系統的分類
1.闭式循环和开式循环 闭式循环系统:管路不与大气接触,在系统最高点设膨胀 水 箱并有排气和泄水装置的系统。 闭式循环的优点: 1.由于管路不与大气相接触,管道与设备不易腐蚀。 2.计算水泵扬程时不需考虑高程,故循环压力低,功率 相对较小。 3.由于没有回水箱,不需重力回水,故回水不需另设水 泵,因而投资省,系统简单。 闭式循环的缺点: 1.蓄冷能力小,低负荷时冷冻机也需经常开动。 2.膨胀水箱的补水有时需要另设加压水泵。
TO FAB 1F+3F LOAD (867RT,5462LPM) 415+452=867RT
φ65 BHR
M1
φ65 BHR

空调水系统资料

空调水系统资料
水系统设计是商用空调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空调水系统的工艺流程
• 空调水系统包括: 1、冷媒水系统(空调水系统)
2、冷却水系统 3、冷凝水系统
1-水冷冷水机组 2-锅炉 3-冷冻水泵 4-热水泵 5-冷却水泵 6-冷却塔 7-分水器 8-集水器 9-压差控制阀 10-空调设备 11-自动排气阀 12-膨胀水箱 13-阀门
水系统的分类
水系统的分类 水系统的分区 设计内容 设计原则 冷冻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 冷凝水系统
五、单式泵和复式泵
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五、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 按有否两组(台)泵串联工作来划分。 1、一次泵系统 又称为一级泵系统、单级泵系统、单式泵系
统。 这种系统的冷、热源侧和负荷侧共用一组(台)
优点
既可以同时满足各个房间不同
的供冷和供暖要求,还可以满 足同一房间供冷和供暖能随时 转换的要求。
解决了三管制系统存在的回水
管混合热损失等问题。
四管制系统
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四管制系统的主要缺点
管道多; 占用空间大; 水管线路复杂; 初投资较高。
使用场合
通常只是在一些同一时间有的房间要供冷,有的房间 却要供暖这种要求很高,且投资允许的高级宾馆或酒 店有少量使用。
水泵。 特点:单式泵系统简单,初投资省。但是不
能调节系统流量,在低负荷时不能减少系统 流量以节约能耗。常用于小型建筑物的空调 系统中,不能适应供水半径相差悬殊的大型 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中。
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2、二次泵系统
又称为二级泵系统、双级 泵系统、复式泵系统。
该系统在冷热源侧和负荷 侧各设置了一组(台)水泵, 整个系统可看成由两个环 路组成 一个是由集水器、 一次泵、冷热源、分水器、 旁通管形成的一次环路, 该环路负责冷热水的制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风的负压区,则排风不可能通过排风阀排出,必须单设一轴流式 排风机,如图中虚线所示。
2020/5/22
2020/5/22
二.双风机系统 双风机系统是指既设置有送风机而且设置有回风机的空调系统,系统 内的压力损失由送风机和回风机共同承担。 对于双风机系统来说,排风必须处于回风机的正压段,而新风和回风 必须处于送风机的负压段。如图中所示, ①~②段由于回风机的加压 作用,处于正压区,排风可以通过排风阀直接排出。而②~③段由于 送风机的抽吸作用,处于负压区,新风和回风均可被抽吸进来。②为 零位阀,通过该阀处的风压应该为零。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风、排风、回风的位置。
系数ζ计算表,可供设计时选用。
2020/5/22
2.1.3 风道设计计算的方法与步骤
一.风道水力计算方法
风道的水力计算是在系统和设备布置、风管材料、各送、回风点 的位置和风量均已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风道水力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各管段的管径(或断面尺寸)和 阻力,保证系统内达到要求的风量分配,最后确定风机的型号和动 力消耗。
2020/5/22
2020/5/22
复习思考题
1.简叙风道布置的原则。 2.常用的风管材料由哪些?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3.为什么说“矩形风管的高宽比宜小于6,最大不小于10”? 4.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5.试解释下列名词:
沿程压力损失计算表》进行计算。
2020/5/22

(二)局部压力损失的基本计算公式 ∆Pj=ζ×υ2ρ/2 (Pa)
式中 ζ—局部阻力系数; υ —ζ与之对应的断面流速。 ρ—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大气压力为101325 Pa,温
度为20℃),ρ=1.2kg/m3; 附录14以及许多文献资料中,都载有各种各样管件的局部阻力
风管的压力损失∆P由沿程压力损失∆Py和局部压力损失∆Pj两部分组 成,即:
∆P=∆Py+∆Pj (Pa)
(一)沿程压力损失的基本计算公式
长度为l(m)的风管沿程压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Py=∆pyl
(Pa)
式中 ∆py—单位管长沿程压力损失,也称为单位管长摩擦阻力损 失
,单位为Pa/ m,可查阅附录13以及有关设计手册中《风管单位长度
风道水力计算方法比较多,如假定流速法、压损平均法、静压复 得法等。对于低速送风系统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均法,而 高速送风系统则采用静压复得法。
2020/5/22
1.假定流速法 假定流速法也称为比摩阻法。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风管的风速,再 根据风管的风量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和阻力。这是低速送风系统目前 最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2.压损平均法 压损平均法也称为当量阻力法。这种方法以单位管长压力损失相等为 前提,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取最长的环路或压力损失最大的 环路,将总的作用压力值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环路的各个部分,再 根据各部分的风量和所分配的压力损失值,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 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节,以保证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差 值小于15%。该方法适用于风机压头已定,以及进行分支管路压损平 衡等场合。 3.静压复得法 静压复得法的含义是,当流体的全压一定时,风速降低,则静压增加 ,利用这部分“复得”的静压来克服下一段主干管道的阻力,以确定 管道尺寸,从而保持各分支前的静压都相等,这就是静压复得法。此 方法适用于高速空调系统的水力计算。
2020/5/22
5.根据给定风量和选定流速,逐段计算管道断面尺寸,并使其符合 表6.1所列的矩形风管统一规格。然后根据选定了的断面尺寸和风量 ,计算出风道内实际流速。
通过矩形风管的风量G可按下式计算:
G=3600abυ (m3/h) 式中 a,b—分别为风管断面净宽和净高,m。 6.计算风管的沿程阻力 根据沿程阻力计算公式:∆Py=∆pyl 查《风管单位长度沿程压力损失计算表》求出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
失∆py,再根据管长l,计算出管段的摩擦阻力损失。 7.计算各管段局部阻力 根据局部阻力计算公式: ∆Pj=ζ×υ2ρ/2 查《局部阻力系数ζ计算表》取得局部阻力系数ζ值,求出局部阻
力损失。
8.计算系统的总阻力,∆P=∑(∆pyl +∆Pj )。 9.检查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情况。 10.根据系统的总风量、总阻力选择风机。
2020/5/22
二.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以假定流速法为例,说明风道水力计算的方法步骤: 1.确定空调系统风道形式,合理布置风道,并绘制风道系统轴测图 ,作为水力计算草图。 2.在计算草图上进行管段编号,并标注管段的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 )本身的长度。 3.选定系统最不利环路,一般指最远或局部阻力最多得环路。 4.根据造价和运行费用的综合最经济的原则,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 。根据经验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P111表6.3确定。
小型通风系统 一般通风系统
400~500 600~750 650~1000 1000~1500 1500~2500
100~250 300~400
2020/5/22
2.1.4 风管内的压力分布
一.单风机系统 单风机系统是指只设送风机而不设回风机,整个系统内的压力
损失全部由送风机来承担的空调系统。 对于单风机系统来说,要注意到零点的位置,若系统排风位于
第二章空气调节工程设计方法
§2.1空调系统风道设计 2.1.1风道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 风道的布置原则 风道布置直接关系到空调系统的总体布置,它与工
艺、土建、电气、给排水等专业关系密切,应相互配合、 协调一致。
2020/5/22
2020/5/22
2020/5/22
2020/5/22
2020/5/22
2020/5/22
三.风道设计计算实例(P112例6.1 )
2020/5/22
空调系统推荐的送风机静压值如下,可供估算时参考。
空调系统类别
风机静压值(Pa)
小型空调系统(空调服务面积300m2以内) 中型空调系统(空调服务面积2000m2以内) 大型空调系统(空调服务面积大于2000m2) 高速送风系统(空调服务面积2000m2以内) 高速送风系统(空调服务面积大于2000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