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冷却水系统设计问题的探讨
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分析及设计探讨

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分析及设计探讨李璐【摘要】According to some design projects, various water saving measures of indirect open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were elaborated, including: 1. determining concentration multiple of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an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fluent and effluent water rationally, selecting type of cooling tower rea-sonably; 2. choosing efficient water collector and water-saving filter; 3. strengthening automatic control of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4. designing volume capacity of the system rationally. Beside, some related issues about the design of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field were also discussed.%结合相关设计项目针对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几点节水措施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①合理确定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进出水温度差以及优选塔型;②优选收水效果好的收水器和节水型过滤器;③加强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④合理设计循环冷却水系统容积。
同时,对循环水场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名称】《工业用水与废水》【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52-55,73)【关键词】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系统容积;节水减排【作者】李璐【作者单位】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42;TQ085+.42在全球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现状下,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人的责任。
电子厂房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探讨

电子厂房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电子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产品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大量的集成电路制造工厂和电子产品制造工厂不断兴建。
电子厂房生产设备多,对施工质量要求高,且管线复杂。
电子厂房给排水的设计应结合厂房自身生产工艺要求,吸取现场施工经验,避免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满足工业厂房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工业厂房;给排水设计;问题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isting mainly of electronic products to high-tech products production to get rapid development, a large number of integrated circuits manufacturing factories and electronic product manufacturing factory being constructed. Electronic factory production equi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pipelines complex. Electronic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lant their production process, absorb the experience from construction site, designed to avoid the problems easy to occur, to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plant.Key words:Industrial plant;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Problem 电子厂房的安装工程涉及的专业众多,包括电照、给排水、暖通、气体动力、供电、通信及自控等,各专业管线的综合排布设计自然就成了设计院的工作重难点,而管道设计的人性化和维护性、实践操作性等可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厂房投产后的使用要求。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和使用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和使用常见问题处理方法一、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在许多工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需及时用传热介质将其转移到自然环境中,以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运行。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就是对循环利用的废热水进行冷却和处理的系统。
它一般由循环水泵、集水池、循环水管道、冷却构筑物、生产设备中的热交换器等部分组成。
1.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设置每台冷却塔至少应该配置一台水泵,一般要考虑备用泵,以备维修之用。
一般空调冷却水系统的水泵与机组连接方式是采用压入式(对机组而言),只有在水泵的吸入段有足够的压头才能防止水汽化。
冷却塔多为开放式并配风机,使空气与冷却水强制对流,以提高空气的降温效果。
塔内装有高密度的亲水性填充材料,常用的冷却塔有逆流型和直交流型两种。
冷却水塔应设置补水管(带浮球阀),溢水管和排污管。
2.冷却水系统管径的确定一台冷水机组配置一台冷却塔和一台冷却水泵时,冷却水管路的管径可按冷却塔的进、出水口接管管径确定;一台冷却塔供几台冷水机组时,各台冷水机组的冷却水进、出水管管径与该冷水机组冷凝器冷却水接管管径相同。
冷却塔的进、出水管管径与冷却塔的进、出水口接管管径相同。
或参考以下列表选择冷却水管管径:冷却水管速算表:3.冷却水泵的选择(1)冷却水泵流量的确定冷却水泵的流量应为冷水机组冷却水量的1.1倍。
(2)冷却水泵扬程的确定冷却水泵的扬程可按下式进行计算:H=1.1*(P1+Z+P2)式中:P1——冷水机组冷凝器水压降,mH2O,可以从产品样品中查出;Z——冷却塔开式段高度Z(或冷却水提升的净高度),mH2O;P2——管道沿程损失及管件局部损失之和,mH2O。
作估算时,管路中管件局部损失可取5mH2O;沿程损失可取每100米管长约为6mH2O。
若冷却水系统供、回水管长为L(m),则冷却水泵扬程的估算值为:H=P1+Z+5+L*0.06mH2O式中符号含义同上。
4.冷却塔的选择首先根据冷却塔的安装位置的高度、周围环境对噪声的要求等,确定冷却塔的结构形式。
空压机的冷却水系统设计

空压机的冷却水系统设计空压机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用于将空气压缩并储存,以供后续使用。
而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必须使用冷却水进行散热。
本文将探讨空压机的冷却水系统设计。
一、冷却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在设计空压机的冷却水系统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原理。
冷却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循环供水来吸收和散发空压机产生的热量,以降低空压机的温度。
冷却水系统通常由冷却塔、水泵、水箱、管道系统等组成。
二、冷却塔的选择冷却塔是冷却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散热效果:冷却塔的散热效果直接影响到空压机的冷却效果。
因此,在选择冷却塔时,应充分考虑其散热能力是否足够强大。
2. 维护成本:冷却塔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水垢、泥沙等物质的积累而影响散热效果,因此,选择易于清洗和维护的冷却塔可以减少维护成本。
3. 占地面积:冷却塔通常需要占用一定的场地,因此,在选择时应考虑其占地面积是否合适。
三、水泵的选型水泵在冷却水系统中的作用是循环供水,因此,在选型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流量与扬程:根据空压机的热量产生量以及冷却塔的散热能力等因素,确定冷却水的流量和扬程,然后选择合适的水泵。
2. 耐用性:水泵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因此,选择耐用性好的水泵可以减少维护成本。
3. 节能性:节能是近年来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选择节能型水泵可以降低能源开支。
四、水箱和管道系统的设计水箱和管道系统是冷却水系统中的另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容量:根据空压机的热量产生量和循环水的需要,确定水箱的容量,并且确保水箱的容量足够满足冷却需求。
2. 材质:选择耐用、耐腐蚀的材质,以确保水箱和管道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3. 管道布局:合理布置管道,以确保水的流动畅通,减少能量损失。
4. 清洗和维护:为了长期稳定运行,应设计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水箱和管道系统。
五、冷却水系统的维护冷却水系统的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热轧直接冷却水系统设计优化探讨

【 A b s t r a c t ] I n t h e l i g h t o f t h e d e s i g n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a n d c o m m i s s i o n i n g e x p e i r e n c e o f h t e
土耳其 9 5 0 m m热 轧带 钢 工程直 接 冷却水 系统 连轧关键设备技术已基本 国产化 , 达到技术输出阶 段 。生 产线 采用 中国二 重 集成 生 产 的主 要轧 线 设 采用了国内典型的直接冷却水系统流程 , 其主要用 备, 与其他国外公司该工艺类似( 如马钢 2 2 5 0引进 户有精 、 粗轧机工作辊冷却、 支撑辊冷却 、 精轧机立 的德国西马克设备技术 ) 。配套的直接冷却水及其 辊冷却 、 辊道冷却 、 切剪头冷却 、 卷 曲机冷却 、 除磷 处理 系统工 艺过程也 基本一 致 。 但 是在 工程调 试过 用水等 , 按照用户点压力不同主要分成低压( 压力
WANG J i a n — - h u a
r A Ma s t e e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 ,L t d . ,Mo a n s h  ̄.A n h u i 2 4 3 0 0 0 ,C h i n a )
t h e d e s i g n o p t i mi z a t i o n me t h o d f o r t h e s y s t e m i s d i s c u s s e d t o a c h i e v e he t p u r p o s e o f e n e r g y
s i o n r e du c t i n
海水冷却电厂循环水系统设计运行问题分析

海水冷却电厂循环水系统设计运行问题分析
海水冷却电厂循环水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管道设计问题。
海水循环水系统的管道设计需要考虑到海水的盐度以及腐蚀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防腐措施是非常关键的。
而在实际运行中,很多海水冷却电厂循环水系统存在着管道腐蚀、泄漏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次是循环水泵设计问题。
海水冷却电厂循环水系统中的循环水泵需要能够适应海水的特殊性能,同时还需要兼顾能效和耐腐蚀性。
然而很多电厂循环水泵的选型存在问题,导致系统运行效率低下和维护成本增加。
最后是海水冷却系统的冷却塔设计问题。
冷却塔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海水冷却的特性,防止海水水气混合过多而影响电厂的稳定运行。
这些设计问题直接影响了海水冷却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果。
海水冷却电厂循环水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
首先是海水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下降问题。
海水中的微生物和盐分会在管道和设备表面形成生物膜和结垢,导致冷却效果降低。
海水冷却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设备的清洗和防腐工作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其次是海水冷却系统的故障率较高。
海水的腐蚀性、微生物污染和结垢问题也会导致设备的故障率较高,维护成本较大。
海水冷却系统的环境影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过高的海水排放温度和含氯量都会对周边的海洋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和影响。
海水冷却电厂循环水系统设计和运行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进行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设计优化、加强监测管理和加强技术创新,才能够保证海水冷却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塑模大赛模具冷却系统优化设计及分析

注塑模大赛模具冷却系统优化设计及分析引言在注塑模具制造行业中,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冷却系统的设计不仅影响着产品的成型质量,还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能耗。
对模具冷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注塑模大赛中的模具冷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及分析,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质量。
一、冷却系统的现状分析目前在注塑模具制造中,常见的冷却系统包括水冷却和油冷却两种方式。
其中水冷却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循环水冷却来降低模具的温度,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 冷却水温度不稳定:冷却水温度的稳定性对于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目前一些冷却系统存在水温波动较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2. 冷却水流速不均匀:在模具结构复杂的情况下,冷却水的流速分布不均匀,导致部分部位的温度较高,影响了产品的成型质量。
3. 冷却系统能耗较高:传统的冷却系统中,水泵的能耗较高,提高了生产成本,需要降低能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模具的使用寿命短、生产效率低和能耗高的情况,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和分析。
二、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1. 优化冷却水供应系统:为了解决冷却水温度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对冷却水供应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可以考虑设置温控阀门及温度传感器,实现对冷却水温度的精确控制。
可以考虑增加水箱的容量,提高冷却水的储备量,从而提高冷却水的稳定性。
2. 优化冷却水流通路径:针对冷却水流速不均匀的问题,可以对模具内部的冷却水通道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调整通道的结构和布局,实现冷却水的均匀流通,提高冷却效果。
可以考虑利用CAD/CAE技术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冷却水通道的设计,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3. 优化冷却系统的能耗:为了降低冷却系统的能耗,可以考虑使用高效节能的水泵,并通过优化管道布局和阀门设置,降低系统的压力损失。
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设计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聚焦的热点。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以及如何进行优化,提高汽车的性能和效率。
一、冷却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 散热效果:散热是冷却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电池组和电动机是主要产生热量的部件,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散热系统来有效降低温度,确保电池和电动机的正常工作。
而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发动机的散热效果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2. 能耗问题:冷却系统的运行也会消耗一定的能源,因此如何降低冷却系统的能耗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优化冷却系统组件的材料和结构,提高传热效率,减少能耗。
3. 系统集成: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需与其他系统进行紧密集成,以确保整个汽车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冷却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协调性,减少冲突和干扰。
二、冷却系统优化的方法为了提高冷却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 材料和结构优化: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系统的传热效率,例如使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作为散热器的材料,减少热能损失。
另外,对冷却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如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改进传热管路的流线型设计等,也有助于提高总体的散热效果。
2. 流体介质的选择:流体是冷却系统中起着传热媒介的关键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流体介质对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比如,在纯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中,常用的流体介质包括水和聚乙二醇等,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其导热性能、热稳定性和环保性等方面。
3. 制冷控制策略的优化:合理的制冷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冷却系统的效率和能耗。
例如,根据车辆的实际工况和热负荷变化,采用智能化的制冷控制系统,动态地调节冷却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能耗的最小化。
4. 系统集成优化:为了减少汽车不同系统之间的干扰和冲突,需要对冷却系统的集成进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冷却水系统设计问题的探讨空调制冷的冷却水系统一般是开式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因而,经常不被设计人员所重视。
本文就冷却水系统的承压、水泵扬程的确定、多台冷却塔的并联、系统的启停顺序、节能控制等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冷却水承压扬程冷却塔并联变频控制一、冷却塔的位置要考虑系统设备承压要求:冷却水系统形式主要有两种:水泵前置式和水泵后置式。
确定时要考虑水系统的承压能力。
水系统的承压能力最大的地方是水泵出口,系统承压有以下三种情况:系统停止运行时,水泵出口压力为系统静水压力h=Z;系统瞬时启动,但动压尚未形成时,水泵出口压力为系统静水压力和水泵全压之和h=Z+HP;正常运行时,水泵出口压力为该点静水压力与水泵静压之和h=Z+HP-v2/2g。
冷水机组冷凝器耐压,目前国产机组一般为981KPa。
水泵壳体的耐压取决于轴封的形式,水泵吸入侧压力在981KPa以上时,要使用机械密封。
冷却塔如果设在高层建筑主楼屋面,产生的压力高于机组的承压能力时,冷却水泵宜设在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出口,以降低冷凝器工作压力。
有人会提出疑问:水泵入口负压过大,会产生气蚀。
事实上,冷却塔与冷水机组之间的高差,远大于管路阻力和冷凝器阻力,并且水泵还有一个容许吸上真空高度。
笔者的同学曾经设计一个工程,机房在地下,裙房屋顶为人员活动空间,业主要求在120米高的屋面安装冷却塔,系统最大承压要超过1.2MPa与水泵全压之和。
这就造成产生的静压太高,冷凝器不能承受,同时对水泵轴封和软接头提出了更高要求。
解决方法一:选用能承受高静压的设备和管道配件,这将大大增加工程造价。
解决方法二:设两个冷却水箱、两套冷却水泵。
一个高温冷却水箱、一个低温冷却水箱,一套冷却水泵从低温水箱抽水进入冷凝器后进入高温水箱,另一套冷却水泵从高温水箱抽水送入冷却塔,然后回流到低温水箱。
但要注意:冷却塔处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停泵时水全部流入低温水箱。
水箱要满足冷却塔到机房的充注水量,水箱的水位也不好控制;这样水泵的扬程太高,这不是一个经济的做法。
解决方法三:加板式热交换器隔绝高压,但冷却塔选用要有余量。
笔者认为,对于某些建设方的不合理的要求,设计人员不要迁就。
此类工程最好把冷却塔放在放在裙楼上。
二、冷却水泵扬程的确定冷却水系统水泵扬程计算应该是系统阻力(管道、管件、冷凝器阻力之和),冷却塔集水盘水位至冷却塔布水器的高差,冷却塔布水器所需压力组成,并附加5%-10%裕量。
设计人员常犯的错误,是一见到开式系统就计算系统的高差。
冷却塔虽然是开式系统,但是因为冷却塔自带集水盘,相当于水箱放在屋顶,这部分水静压和供水管上升所需静压相抵消,所以只需计入冷却塔底盘和布水管的高差就可以。
某工程空调冷却水系统:2台水泵+2台冷却塔并联,水泵设计流量400t/h, 扬程40m。
调试时遇到如下问题: 单台水泵运行时,若泵出口阀门开度>30%,水泵振动较剧烈,泵前、后压力表跳动,配电柜电流表跳动; 若泵出口阀门开度<25%,水泵基本可以稳定运行,电流表显示为90A。
经计算,当电流为90A时,水泵流量假定为400t/h,效率按70%计,则扬程约17m,设计者大概把冷却塔和水泵的高差计入了扬程,所以水泵扬程大了一倍。
幸好阀门开得小,否则水泵可能会烧电机。
再看另一种情况:在实际工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建筑屋面不允许放置冷却塔,而冷凝器又设于高处。
这种系统当水泵停止运行时,管道内冷却水回到塔中而形成真空,产生虹吸而倒流,冷却塔集水盘处会溢水满地。
设计时一般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在冷却水管的顶端安装一个真空破坏阀。
或在顶部设通气管。
《暖通空调》2003年第4期《冷却塔处于系统下部时的水力分析》一文提出:当系统高度太高时,在冷却塔进水处设电动阀,以防止系统停止运行时水流空。
首先,假设ab段阻力为hab,bc段阻力为hbc,水泵扬程为H,冷却塔所需出流水压为hlq。
第一种情况:h2=hbc+hlq,水泵扬程仅需克服ab段��力和ab之间的高差,即H=hab+h1+h2,此时通气管的高度h3高度可为0,这是理想情况。
第二种情况:h2<hbc+hlq,水泵扬程不仅需克服ab段阻力和ab之间的高差还要有余量来克服bc段部分阻力,扬程H=hab+h1+h2+(hbc+hlq -h2) = h1+hab+hbc+hlq 。
很显然,当通气管的高度h3> hbc+hlq-h2时,水才不会从通气管内流出来。
第三种情况: h2>hbc+hlq,水泵扬程仅需克服ab段阻力和ab之间的高差扬程H=hab+h1+h2,h3=0。
但是,冷却塔出水中混入大量空气,水泵扬程部分被浪费了,增加了电能消耗,这不是一个经济的做法。
综上所说,第一种情况是少见的,第二种情况是普遍的,第三种情况应尽量避免的。
为了使系统正常经济的运行,系统高度不宜太高,设计时应进行详细计算,当出现第三种情况时,可以通过增加bc段阻力来避免。
三、多台冷却塔的并联问题规范要求选主机时要尽量做到大小搭配,以便适应负荷的变化,但这时冷凝器、水泵、冷却塔连接起来就很麻烦了。
在工程上,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配管方式一般有5种方式,1、一般在塔的进水管上安装了电动阀,而出水管上未装,不运行的塔进水阀关闭,但出水管连通。
当单台运行时,用的那台冷却塔水盘中水位上升,引起溢流,而其他不运行的塔的水盘则不停的补水。
2、各塔水量分配不平衡,主要是管路布置问题,有的塔进水管道阻力小,出水管道阻力大;进水多出水少,造成溢流。
有的塔则相反,不停的补水。
3、几台大小不同的冷却塔连在一起时,塔中水位不一样高,水盘低的塔必然溢流。
四、冷却水系统的启停顺序《制冷空调自动控制》(张子慧、黄翔、张景春编)提出冷却水系统的启停顺序:风机-电动蝶阀-水泵。
而某些产品样本中明确提出“冷却塔启动时一定要先开水泵后开风机,不允许在没有淋水的情况下使风机运转”。
笔者认为:在过渡季的冷却水循环中,有的时间可以不用开风机。
假如采用先开风机后开泵的顺序启动方式,就无法实现水泵运行而风机停止的工况。
正确的冷却塔的启停顺序一般应该为:开冷却水泵-开冷却塔对应的电动蝶阀-确认淋水正常和水盘的回水正常无空气-视冷却水温的需要决定冷却塔的风机运行;停时程序相反。
五、选用冷却塔应有富余量笔者调查了许多工程,发现冷却塔与冷水机组的冷却水额定流量相等一一对应情况下,在特别炎热时,冷水机组出力降低甚至无法运行,或者,运行1台机组需开2台冷却塔。
这说明国产冷却塔在标准工况、额定流量下,一般难以达到5℃温差并长期运行,所以在选冷却塔时建议按冷却水量的1.2倍来选择冷却塔。
溴化锂冷水机组由于其制冷循环特点,要求更大的冷却水温差,这时,就不能选用标准型冷却塔,而要选用中温型,并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全性能曲线图表来校核。
六、冷却水系统的变频与控制1、冷却水系统变频控制的必要性大型中央空调系统,通常按最大负荷来设计,但是,系统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工作。
空调冷却水系统一般是定流量系统,部分负荷下动力输送能耗不变,使制冷系统综合能效比大大下降。
常规控制方式是对冷却塔出水温度进行调��。
冷却水温度的调节,一般可采用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风机的启闭,或者在冷却塔进水管上安装两通电动调节阀,旁通部分水量,保证供制冷机的冷却水混合温度,同时又控制风机的启闭。
在实际设计选择水泵时,我们常常将流量、扬程计算值分别附加10%-20%,如果再考虑上计算过程的保守,就导致经常发生系统流量扬程高于系统需求值,需要用阀门来调节,造成很大浪费。
2、冷却水系统变频控制的可行性对冷却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辅以冷却塔风机的通断控制或变频调速控制,将大幅度减少冷却水系统的能耗。
对于电制冷机组,冷却水系统的下限流量可定为额定流量的70%。
对于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下限流量可以更低,国产双良的机组下限流量可为60%,远大的机组下限流量可为30%,远大机组中还为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机提供了变频信号输出和控制软件。
3、错误观点谈到变频调速,有人认为变频前后:水泵的流量、扬程、轴功率和转速的满足下列关系式:G2/G1=n2/n1 ;H2/H1=(n2/n1)2;N2/N1=(n2/n1)3;因而推断水泵的功率与流量的3次方成正比,再推出当流量为额定值的75%时,水泵的能耗已降至原值的42%。
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变频前后两点并不是相似工况点,不满足上述关系式。
4、实际应用笔者曾有幸参与某宾馆的冷却水系统节能的改造。
该系统采用2台制冷量1160KW的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冷却水泵流量320m3/h,扬程38m,电机功率55KW/台,2用1备。
改造前该系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该宾馆在旅游淡季客房入住率低,水泵能耗高。
2、设计冷却水泵扬程太高,需通过关小阀门来消耗多余的压差,严重浪费。
改造时采用2套空调水泵智能恒温差变频控制系统,为节约设备初投资,在控制系统中增加一台切换控制柜,实现2台变频控制系统与3台水泵之间的自由转换。
控制系统根据冷凝器进出口温度传感变送器采样温度变化结合空调制冷系统能量平衡关系调节水泵流量,维持冷凝器制冷剂侧和水侧热量平衡关系,维持进出口温差和换热对数平均温差恒定。
项目改造完成后至今已经运行了2个制冷采暖周期,运行情况良好,节能效果得到业主高度评价。
5、缺点与不足:如果常时间在低流速的情况下运行,冷却水管道易结垢,但是有人提出清洗管道的费用远小于水泵变频节约的费用。
机组冷却水流量减少,其换热系数也随之降低,机组制冷量减少,其制冷系数COP值可能也降低,机组相对耗能可能有所增加,如果大于节约下的水泵能耗,则适得其反。
所以采取上述节能措施时,要综合考虑。
七、结论在冷却水系统的设计中,要合理的选择水泵扬程,注意系统承压、流量的平衡问题,同时需要采取合理的节能控制措施来降低水输送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