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考级曲目分析(2013完整版)

合集下载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及内容分析(九)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及内容分析(九)
九级选曲(3) 月光 德彪西
此曲因非常富于诗情画意,经常被小提琴、长笛以及乐队改编而用。这首乐曲的意境表现出月光下景物的变化以及天上云彩的走动和月亮或明或暗、如诗如画的场面。在弹奏时不要弹成象练习曲一样的处理。要注意节奏的稳定,节奏中有三连音、二连音的交替变化,有休止符,有一个音延长几拍的弹奏,要把时值弹够,不要没有弹奏够拍子就急急忙忙的往下弹,一定要数准拍子。要做到在表现音乐的同时又有很准确的内心节奏感觉,这样就能很自然地找到音乐起伏的变化。九十四页第一行第一小节写着一个标记,节奏上要求弹奏地自由一些,不要太死,要很有感情的弹奏。它好象是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表白、倾述,不能说得干巴巴的。中段(九十四页从最后一行开始)要逐渐活跃起来。速度也比较快,象是云彩走动起来似的,然后逐渐慢慢地安静下来。九十六页第三行开始回到安静的月光下,象是月亮突破云彩,跳跃出来重新照在大地上。注意九十八页第一行左手声部出现一个“降do”音,要突出来。这样使安静和谐的和声出现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就象是音乐改变了颜色,然后又慢慢地进入安静的结尾。此时不要换踏板,一直踩到乐曲结束。意境上要表现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情感。
九级B组(4) 粤曲 “旱天雷” 陈陪勋
此曲是由我国广东音乐曲牌“旱天雷”移植改编的钢琴曲,不要理解为旱天打雷的意思。此曲要弹出广东音乐细腻的风格,不能象北方音乐一样非常强有力的弹奏,既使是在乐曲中强(mf)奏时,力度也不能太重、太过分。结尾处(第八十一页最后一行第一小节)写着强(fff)奏符号,表现力度上很有力量,但声音不要弹破了,要沉着而有力,速度的选择也要适中,要恰如其氛,以便进入快速弹奏的最后两小节时,显露出明显的变化。全曲音调比较生动,高低音的变化。全曲音调比较生动,高低音的变化很多。另外左右手很多地方弹奏的音符是一样的,要注意两手的整齐和声音的统一性。

(完整版)全国钢琴考级曲目

(完整版)全国钢琴考级曲目

(完整版)全国钢琴考级曲目超实用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全国钢琴考级,由全国音乐家协会组织举办,是目前国内辐射面最广,考级人数最多的钢琴考级之一。

全国钢琴考级共分10级,最高等级为10级,可以跳级考试。

考级每年会举办2次,寒暑假各一次。

古诺钢琴整理出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供有需要的同学参考。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一级一、基本练习1 C大调2 G大调3 F大调二、技巧性练习曲1 《旋律与伴奏练习曲》(Op.823,No.13)车尔尼曲2 《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第60首3 《练习曲》尼古拉耶夫曲三、中国乐曲1 《小白菜》龚耀年改编2 《玩具》李重光曲3 《扎红头绳》王震亚编曲四、外国乐曲1 《乡村快步舞曲》2 《摇摆的印第安人》吉洛克曲3 《春之歌》汤普森曲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二级一、基本练习1 D大调2 A大调3 E大调二、技巧性练习曲1 《练习曲》(Op.599No.59) 车尔尼曲2 《练习曲》(Op.139No.19) 车尔尼曲3 《声音阶旋律》(小宇宙第二册)巴托克曲三、中国乐曲1 《二月里来》五震亚编曲2 《熊猫》黎英海曲3 《两只老虎》林成进改编四、外国乐曲1 《G大调苏格兰舞曲》(Op.38.No.23)黑斯勒曲2 《女神之舞》蓬基耶利曲3 《柔板》斯坦别尔特全国钢琴考级曲目三级一、基本练习1 C大调与a小调2 G大调与e 小调3 D大调与b小调4 A大调与升f小调5 E大调与升c小调6 B大调与升g小调二、技巧性练习曲1 《双手交替练习曲》(Op.139No98) 车尔尼曲2 《练习曲》(Op.37No.10) 莱蒙曲3 《练习曲》(Op.32No.19) 格季克曲三、复调性乐曲1 《康定情歌》陈鸿铎改编2 《布列舞曲》巴赫曲3 《小赋格》齐波里曲四、乐曲1 《郊游》路珈改编2 《舞曲》(Op.27,No.17)卡巴列夫斯基曲3 《小诙谐曲》(Op.3,No.3)谢列凡诺夫曲4 《F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贝多芬曲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四级一、基本练习1 F大调d 小调2 bB大调g 小调3 bE大调c 小调4 bA大调f 小调5 bD大调bB小调6 bG大调bE小调二、技巧性练习1 《练习曲》(Op.172No.4) T.拉克曲2 《练习曲》(Op.453No.55) 车尔尼曲3 《练习曲》(Op.37No.42) 莱蒙曲三、复调性乐曲1 《打莲湘》陈铭志曲2 《小广板》D,斯卡拉蒂曲3 《小步舞曲》(选自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巴赫曲四、乐曲1 《云雀之歌》(0p,39。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目录全国钢琴考级一级曲目分析 (1)全国钢琴考级二级曲目分析 (4)全国钢琴考级三级曲目分析 (7)全国钢琴考级四级曲目分析 (10)全国钢琴考级五级曲目分析 (12)全国钢琴考级六级曲目分析 (14)全国钢琴考级七级曲目分析 (18)全国钢琴考级八级曲目分析 (22)全国钢琴考级九级曲目分析 (24)全国钢琴考级一级曲目分析一级A组(1)练习曲车尔尼OP599 N019此曲是音阶式练习曲,要求弹揍得均匀。

想要弹奏均匀主要的困难是对大拇指的训练,大拇指如果不能够提前钻进去,就会出现重音。

此外学生经常会认为想把声音弹奏有颗粒性,把手指训练的有力量,就把乐曲弹奏的很硬,这是个错误的想法,应该按照谱例上的连线弹奏的非常均匀,非常连贯。

左手是和弦,初学者会有困难,音不容易弹奏这三个音,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心理上就会不害怕了,要练好一组音以后,再练习第二组另外左手弹揍整齐以后要求与右手的配合也需要整齐。

要想解决好两手配合整齐的办法是:左手在弹奏和弦之前做准备,也就是在弹揍第二个和弦之前,把左手抬起来准备一下,从而保证第二个和弦的弹奏与右手同时弹奏时能够整齐。

句子的划分是两小节一句。

一级A组(2)巴斯比耶亨得尔此曲是一首非常活跃的三拍子舞曲,曾流行于法国宫庭,要想弹奏好这些曲子先要找到它的特点:一、此曲的特点是拍子上从第三拍进入(弱拍开始弹奏)不能把第一个音当成正拍弹奏,否则正反拍的重音就会出现错误。

二、谱例第三行(13小节处)表现得象是左右手对话,这就是需掌握此曲的另一特点:复调性。

三、左右手要弹奏地非常整齐。

一级A组(3)忧伤巴托克此曲音乐上是非常难过的,曲调上表现出一种叹息的语气,这首曲子采用民间曲调,弹奏起来显得更亲切。

同时要注意谱例上的表情记号(>)力度上要从强到弱,这样更能增加忧伤,叹息的情调。

第二条表情记号(<>)从渐强到渐弱,象是感情上更加难过,需要把话说的更充分一些。

钢琴考级每级曲目分别是什么

钢琴考级每级曲目分别是什么

钢琴考级每级曲目分别是什么钢琴考级每级曲目分别是什么选钢琴在手感方面,主要感受的是琴键的下沉深度和按键的软硬度,一个简单的考量方法就是,弹起琴来感觉不累,手指感觉舒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钢琴考级每级曲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钢琴考级每级曲目1、钢琴考级第一级曲目《练习曲(跨栏比赛)》、《前奏曲》、《练习曲》、《诉说》、《塔兰泰拉》、《德国舞曲》、《小步舞曲》、《咏叹调》、《高兴的故事》等。

2、钢琴考级第二级曲目《追逐》、《隐藏的杜鹃》、《我的小羊去了哪里》、《俄罗斯的歌》、《忧伤》、《中国娃娃》、《元帅》等。

3、钢琴考级第三级曲目《F大调歌调》、《急板》、《断奏》、《小奏鸣曲(第二乐章)》、《甜蜜的幸福》、《吹口哨者与小狗》等。

4、钢琴考级第四级曲目《练习曲(小诙谐曲)》、《a小调布列舞曲》、《基格》、《云雀》、《波尔卡舞曲》、《小夜曲》等。

5、钢琴考级第五级曲目《旋转的陀螺》、《a小调奏鸣曲》、《咏叹调》、《g小调旋律》、《波莎诺瓦》、《诗意的圆舞曲》、《谐谑曲》等。

6、钢琴考级第六级曲目《练习曲(漩涡) 》、《三度的交替》、《库朗特》、《我和春天有个约会》、《G大调奏呜曲》、《摇篮曲》等。

7、钢琴考级第七级曲目《古典风格的赋格》、《宫调式——小喇叭》、《号子》、《中板》、《新布鲁斯》、《回忆》等。

8、钢琴考级第八级曲目《莫什科夫斯基曲》、《西贝柳斯曲》、《车尔尼曲》、《门德尔松曲》、《沈传薪曲》、《巴赫曲》、《海顿曲》、《皮埃松卡曲》等。

9、钢琴考级第九级曲目《谢莱斯曲》、《沃伦豪普特曲》、《莫什科夫斯基曲》、《F大调奏鸣曲一乐章(K.494)》、《c小调奏鸣曲一乐章(Op.10 N.1)》、《二月—狂欢节》、《玛拉甘尼亚舞曲》等。

10、钢琴考级第十级曲目《博士》(选自《德彪西曲》)、《卡本良斯基曲》、《f小调练习曲(Op.25 No.2)》、《斯卡拉蒂曲》、《bA大调奏鸣曲四乐章(Op.26)》、《辉煌的大圆舞曲(Op.34 No.3)》等。

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

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

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七级和八级和九级) 七级A组(1)练习曲车尔尼此曲时十七世纪音乐风格得乐曲。

练习时要求颗粒性强,弹性要好,手指转换的地方手臂要放松,转弯的动作要正确,保持严谨的节奏律动。

此外还要注意左手根音的写法:第一、三行中左手强调保留四、五指,第二行左手改为跳动的低音写法,在看谱例时要特别认真的分清左手根音中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长度,以便于更好完成低音级进向下的音阶旋律线条,确保旋律的趣味性,另外结尾时要做大的渐弱。

七级A组(2)三部创意趣巴赫练习时注意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古典风格特点,此曲旋律线不长,每一音符做为一个单位,要求弹奏得有弹性、活泼。

声音上弹得不要太重,保持乐曲得流动性。

手指触动琴键要把音断开一些弹奏,如用连奏会感觉跟此曲风格不贴切。

第一行第三小节得三十二分音符弹得不要太快,要保持全篇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得统一性,保证稳定得节奏律动。

第五十二页第四行第一小节的左右手旋律互换,如果感觉两手交叉弹奏比较困难,也可以两手互换弹奏。

内心感觉是上面的旋律交叉发展下去和下面的旋律交叉发展上来。

三十二小节的延长音要保持住,时值要够,不能短促,以确保从容进入尾声。

七级A组(3)回旋曲莫扎特(bB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此曲是轮舞式舞蹈的性质,主题多次重复出现的古典作品。

在两个主题之间插入一个不同主题的插部,当主题之间插入一个不同主题的插部,当主题出现时要回到原来主题的风格上去。

插部(五十三页最后一小节)则在音乐形象上形成一个不同风格的对比段落出现,节奏上要保持统一的节奏律动。

音乐形象上的不同表现在于主题比较轻盈、有弹性、力度上弹奏得要轻(p)。

插部表现出比较浑厚、雄浑、有力地(f)音量对比。

第三插部(五十五页第二行)右手旋律连线得歌唱性与左手断奏(跳音)弹性得律动要做出来。

象是两手各自拿一种乐器演奏非常精彩得段落。

最后还要第五十六页第一行第三小节开始得巴洛克十七级进式得音乐表现手法。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八级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八级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八级八级A组(1)练习曲车尔尼(OP.299NO.24)这是一首练习右手快速奔跑得练习曲,速度上要求弹奏到一个四分音符等于每分钟六十六至七十二节拍器速度就行了。

这首练习曲侧重右手三、四、五指得训练,在弹奏循环式或音阶式得右手快速奔跑当中,三、四、五指要弹奏得非常灵巧,有力度,而且要具有很好的颗粒性。

左手弹奏小的连线要有一重一轻的感觉,奏法上是一下一上的方法。

头一个音力量向下,后一音要非常自然的把手带起来。

就象写毛笔字一样,顿一下提起来的感觉。

从二十七小节到三十二小节处谱面上左手没有任何标记符号,建议不用连奏得方法,要用断奏(跳音)得方法来弹。

声音不要过于短促,以便于声音上的突出。

最后第五页倒数第三行第二小节开始左手出现了一个好听的旋律,并且还有一个从强到突然弱(fp)的标记,要求左手弹奏得柔和、优美(dolce),此后有一个大的渐强把乐曲推向辉煌的结束。

八级A组(2)吉格舞曲巴赫吉格舞曲是英国的一种民间舞蹈乐曲。

巴赫把这种舞曲普通用于他写作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等许多作品当中,而吉格这种舞曲由于速度上比较欢快,往往用在组曲当中的最后一首。

所以这首乐曲的速度页不能太慢、太稳。

建议此曲用八分音符弹成断奏,十六分音符弹成连奏的方法。

这首练习全篇没有任何表情记号,这不等于弹奏时从头到尾音乐上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变化。

建议同学们弹奏这首作品时应非常自然地顺着音乐本身发展倾向,做出渐强渐弱地音乐起伏,弹得尽可能生动。

此曲中装饰音的第一个音要落在拍子上。

十六分音符的演奏,指法上要安排的合理,速度上每分钟80—84拍。

八级A组(3)奏鸣曲(K.311)(D大调第一乐章)莫扎特这首乐曲是同学们在弹奏时经常选用的一首作品,是很有精神、生气勃勃的快板。

全曲的音乐感觉是非常光明、有力的。

速度要求弹奏到一个四分音符等于每分钟一百三十二左右节拍器速度就行了。

提醒要注意莫扎特作品的演奏原则,对于作品中两个音的连线,音量上前一个音稍强一些,后一个音弹奏得要稍弱一些;同时还要注意虽然写的两个音都是四分音符,时值上前一个音稍长,后一个音稍短;力度上要前一个音稍重,后一个音稍轻一些。

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

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

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分析(七级和八级和九级) 1 七级A组(1)练习曲车尔尼此曲时十七世纪音乐风格得乐曲。

练习时要求颗粒性强,弹性要好,手指转换的地方手臂要放松,转弯的动作要正确,保持严谨的节奏律动。

此外还要注意左手根音的写法:第一、三行中左手强调保留四、五指,第二行左手改为跳动的低音写法,在看谱例时要特别认真的分清左手根音中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长度,以便于更好完成低音级进向下的音阶旋律线条,确保旋律的趣味性,另外结尾时要做大的渐弱。

七级A组(2)三部创意趣巴赫练习时注意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古典风格特点,此曲旋律线不长,每一音符做为一个单位,要求弹奏得有弹性、活泼。

声音上弹得不要太重,保持乐曲得流动性。

手指触动琴键要把音断开一些弹奏,如用连奏会感觉跟此曲风格不贴切。

第一行第三小节得三十二分音符弹得不要太快,要保持全篇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得统一性,保证稳定得节奏律动。

第五十二页第四行第一小节的左右手旋律互换,如果感觉两手交叉弹奏比较困难,也可以两手互换弹奏。

内心感觉是上面的旋律交叉发展下去和下面的旋律交叉发展上来。

三十二小节的延长音要保持住,时值要够,不能短促,以确保从容进入尾声。

七级A组(3)回旋曲莫扎特(bB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此曲是轮舞式舞蹈的性质,主题多次重复出现的古典作品。

在两个主题之间插入一个不同主题的插部,当主题之间插入一个不同主题的插部,当主题出现时要回到原来主题的风格上去。

插部(五十三页最后一小节)则在音乐形象上形成一个不同风格的对比段落出现,节奏上要保持统一的节奏律动。

音乐形象上的不同表现在于主题比较轻盈、有弹性、力度上弹奏得要轻(p)。

插部表现出比较浑厚、雄浑、有力地(f)音量对比。

第三插部(五十五页第二行)右手旋律连线得歌唱性与左手断奏(跳音)弹性得律动要做出来。

象是两手各自拿一种乐器演奏非常精彩得段落。

最后还要第五十六页第一行第三小节开始得巴洛克十七级进式得音乐表现手法。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十级全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十级全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第十级一共有四项内容..在乐曲分组上;第十级和第八九级是一样的;分别是“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和“浪漫——近现代风格乐曲”..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第十级的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包括了从一个降号到六个降号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是六组“降号调”..弹奏时音阶和琶音需要向与反向相结合..和第七级、第八级相比;第九级和第十级取消了属七和弦琶音和减七和弦琶音;但音阶和琶音扩展为同向和反向的结合以及增加了两只手四个音大和弦的练习..在弹奏同向反向音阶和琶音之前;可以找一下规律:音阶和琶音的跨度是四个八度;上行的前两个八度是同向;到中间时双手开始反向;回中间后;两只手再同向上行两个八度;从高点下来两个八度到中间之后;反向两个八度;回到中间之后再共同向下行..找到规律后就不会太难了..希望大家在准备第九级的阶段中;都把同向与反向练得非常熟练..另外;第九级、第十级和第一级、第二级有相呼应之处;是增加了主和弦的考核..第一级、二级时曾练过小和弦;到第九级、十级就该练大和弦了..因为在高的级别中会遇到较多大和弦类的技术;在基本练习中练了主要的大和弦;知道基本的弹奏方法;对作品的演奏会有很大的好处..大和弦的弹奏方法和要领与演奏小和弦在主要方面是一样的..弹奏时身体要挺拔;上身可略前倾;以协调使用身体的力量..全身和全手臂的力量都要协调用到;手指在弹奏的瞬间可以“抓”一下;把四个音同时抓到一起;使之声音集中..由于弹和弦的时候下键很快;给了键盘一个作用力;键盘也就有一个反作用力;传回手臂;因此;在和弦发生的同时;手肘要略放开一点儿;以释放反作用力;使声音具有弹性..在这个瞬间肘关节往外的动作;开始练习时可以夸张一些;以体会力量的通畅和反作用力的释放;等熟练以后就要使动作逐步简练和自然;只需要保留很小的手肘动作;起到减震作用即可..因为弹和弦时;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把反作用力;压回键盘;造成声音没有弹性而发不出来;也有学生把反作用力顶回肩膀;既难看且声音难听..另外;弹和弦时;手不要离键过远过高;触键的位置要靠近键盘一点儿为好;尤其手不是特别大的学生;靠近键盘一点儿弹比较牢靠;过高容易出现敲击的动作和声音..除了弹奏和弦的要领以外;指法也要很清楚;1、2、5指以外的音用3指还是4指;要根据音的距离而定..同时;此时暂不用的手指不要碰键;不出杂音;音响才能比较干净..主和弦是用二分音符写成;每音两拍;可用相同的速度弹奏..减去了大调属七和弦琶音和小调减七和弦琶音;增加的是双手四个音一起的大和弦转位进行具体弹法可参阅第九级中的相关说明..不过在第十级中速度要求更加提高了一点;是每分钟126拍;而且所有音阶和琶音都是用十六分音符写成;要同速弹奏..在考试的时候;不能低于这个速度..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第一首练习曲“博士”选自儿童园地德彪西曲这首曲子选自德彪西的儿童园地..德彪西的儿童园地是由六首曲子组成的一个组曲;是德彪西为自己的女儿写的..其中的第一首练习曲“博士”;描绘了小孩子们整天练琴练得十分枯燥;好像“克列门蒂”都弹成“博士”了;当然这不是真的博士;而是带有嘲讽意味的..曲子开头是模仿克列门蒂名手之道的练习曲方式来写的..但是德彪西写得很有意思 ;他把规整的织体变出好多花样;好像小孩在弹这首曲子的时候;弹着弹着就想入非非;开始重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把练习曲弹出这样那样的变化 ;像玩儿似的非常高兴;越发挥弹得越兴奋..所以;相比于一些较刻板的练习曲而言;这首乐曲完全是一个艺术品..这首曲子速度每分钟144拍;最少每分钟132拍..一开始的时候;和克列门蒂练习曲的织体很像;但是刚刚到第3小节右手就开始有了变化;忽然把高音从连的变成了跳的;出现一个轻巧的曲调..第5小节开始;曲调上加了连线;变成了保持音;为了旋律连贯;可以加一点浅浅的连音踏板..第7至10小节非常有意思;第7小节从PP开始有一个很明显的渐强又渐弱的力度标记;可以做得幅度大一点;多一点表情..但是第8小节作曲家却没有写要渐强渐弱;完全是在PP 的力度范围里做的;不要做表情;这样两个小节就有很明确的区别和变化;第9和第10小节也是类似的..所以一定要把每两个小节的这种表情对比做出来..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看谱一定要非常仔细;因为每两个小节之间不仅是表情上的区别;在音符上也是有变化与不同的;练习时一定要加以注意..第11小节是两只手的交叉;表情是渐强;到达第12小节在左手的e音上停住..从第12小节又开始非常轻巧的音流;左手的八分音符要弹得清楚精巧;并把强弱的倾向做出来..第14小节和第16小节左手第一拍的g音都要很好地把渐强的高点做出来..第17和第19小节有不一样的表情了;左手的八分音符随着流在第二拍和第四拍处先强出来一些;随即立刻渐弱;因为第一拍和第三拍是P;所以第二拍和第四拍的地方;根据标示的由强到弱;一定要把第一个音的强做出来;此音上可以加右踏板轻点一下..第21小节渐缓一点;以区分乐段;这之后便又回到主题;开始新的段落..第二次主题和第一次相比有了新的花样;第24小节起;左手像鸟一样;在右手上方飞来飞去;非常灵活自如..第27小节开始有优美的旋律;是非常富有幻想的;拍子可以弹得稍微有一点自由..第33小节开始十六分音符没有了;大多是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所以速度虽不变;但音乐本身有缓下来的感觉;中间也有很多表情起伏..从第45小节开始;主题又回来了..这次前10个小节都与曲首相同;不一样的是从第55小节开始;音乐忽然开始上升;逐渐活跃起来;仿佛阳光灿烂、情绪高涨;音乐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第57小节起每一拍换一次踏板;与左手的曲调很好的连起来..在第65和第66小节;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表情;每个小节的前两拍都是由强渐弱的;而后两拍又是反着的;是由弱渐强的..第67小节以后情绪非常活泼向上;尤其中声旋律有明确的由弱到强;要求每一次旋律的渐强都要做得很充分..第72小节的渐强幅度非常大;直接冲落到后面的低音区长音..这里的长音拍子要数清楚;很准确;不要随意..最后两小节的强音要非常干脆直率..这首曲子虽然放在练习曲类里面;但是一切在想象力的启示下都变得非常有灵气;而且越来越阳光灿烂..德彪西的曲子;不像之前巴赫的曲子是没有标识的;需要演奏者自己去处理、理解..德彪西把所有的要求都写在谱子上;所以演奏者要仔细发现研究其变化;从中找出作曲家对曲子的要求;从而进行理解和体现..这也是到了较高的级别时怎么去读谱;对大家提出的一个要求..第二首八度练习曲卡本良斯基曲这首八度练习曲是俄罗斯作曲家卡本良斯基的作品..首先;八度技术在第十级的程度时必须进行练习;因为第十级有很多曲子都会牵涉八度;对八度没有一定的掌握的话是无法完成这些作品的..所以这个阶段对八度进行重点地练习是很必要的..这首八度练习曲相对于其他的八度练习曲来说是不太难的一首;是一首以重复音为主;同时加以音阶式进行和变化的曲子..弹奏八度根据不同的需要有很多种弹法..主要分为以手腕动作为主的八度、用手臂动作为主的八度以及用全身、全臂协调结合来弹的八度..这首练习曲的八度大多数重复音的地方是需要手腕灵活和主动去弹奏的..弹奏这首曲子首先要把握这首曲子的情绪和氛围;在曲首作曲家写着“快板、带有很多幻想的;想入非非的”;大家就可以把握一定的表情范围了..右手开始是很轻的八度重复音;所以;可以采取手腕的灵巧动作;下键不要太结实;而要带有幻想的感觉;音色略显黯淡、情绪较为平和;好像一个故事开始轻轻叙述..手腕一定要非常灵活;使指尖下键像鸡啄米一样的动作来弹奏出很轻的八度;敏锐、均匀而轻快..左手的八度较慢而低沉;主要是用手臂动作为主导的..第8小节后半拍开始左手的快速八度出现了;此时曲调在右手;带有一定的神秘感..这时左手的重复音的弹奏也是一样的要以手腕灵活动作为主..第18小节开始从P慢慢渐强上去;这个时候不能单纯用手腕的动作去弹八度了;随着加强;要慢慢因地制宜为手腕和手臂结合的八度;再到手臂、全身协调弹奏的八度..因为手腕的八度适宜于轻快的;特别是轻快的重复音;比如李斯特第六狂想曲中间有很多需要快而轻巧的手腕八度的功夫..而到强了以后的八度不能单纯用手腕来弹;因为光用手腕的力度不够;强时要用手臂的力量协调来用力..第22小节开始的左手八度就是如此;把手臂和全身的力量逐渐加上去以逐步到达曲子的高点..第25小节以后又开始慢慢的渐弱了;弹奏的时候要注意;动作要非常精练;指尖非常贴键;因为动作过大的话;会使声音发出变得很躁..第28小节之后左手只是很均匀的背景..很轻的用手腕小动作去弹;此时右手的曲调要弹得很有表情..八度的技术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能速成的;所以开始时要很慢地来练习;逐步掌握了再加快..这首曲子是比较幻想、充满神秘感的曲子;八度也以轻巧为主;只有高潮的时候需要突出些;但强的地方篇幅并不长;也就两行左右;之后又回到神秘轻巧的音色了..选这首乐曲也是为了防止有的人认为凡是弹八度就是很响和很用力的;因此练习这种以非常轻快而有弹性的八度为主;同时又有较大力度变化的八度乐曲是很有必要的..第三首f小调练习曲OP.25;No2肖邦曲这首f小调练习曲是肖邦练习曲中技术最容易的一首;考级中选用;;也是让大家体会一下肖邦练习曲的感觉..这是一首非常优美流畅的练习曲;右手要弹得非常歌唱;虽然是快速的音流;但是如何弹奏得非常歌唱;需要用心去感受..左手要把节奏律动弹出来;每三个音是一个律动;每小节两组;在第一组的低音上加一些踏板;因为手可够到..关于这首曲子两只手的拍子;有的老师认为右手都是以三连音写的;所以每两拍是右手两个三连音来对左手的一个大的三连音..这种对法对业余的学习者是比较难的..但如要有能力的话;可以通过分手先感受好节奏;再逐步合起来..对一般考生而言;可能采取简单一些的节奏处理更为保险;就是每个小节按两个大拍去感觉;右手的六个音对左手的三个音;这样的节奏就会很容易弹奏;也更能表现出节奏的律动来..当然;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处理;但也能做到简洁明快、更易达到流畅..除此之外;右手的快速音流要当作旋律去感受和弹奏;有着曲调自然的起伏;而左手有点类似圆舞曲的圆形律动;要把节奏“悠起来”;把韵律感连贯始终..曲中左手也有一些要突出的地方;比如第17小节的降f音;在这里有着特殊的效果;强调一下有着不一样的语气和色彩..类似的地方还有第36、37小节和第40、41小节等等;这样的地方可以稍微加一点踏板来帮助强调音的恳切语气..曲子的最后一段到第58小节的地方有一个和前面不同的表情;乐谱上是跳音上加连线;即半连奏的弹法标识出来;要弹得非常晶莹剔透和悠闲幻想..接近结尾的地方;第63小节音乐开始变化得与前不同;非常的优雅美妙要用内心去好好感受..曲终的尾声;节奏有很大的自由;第68小节的倚音要比较长;完全自由化的来弹;有很多渐慢;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还需特别注意;曲中第57小节的地方有一个错音;此小节右手的最后一个音是f;而不是g;请大家加以更改..第三项内容是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一共三首;自先一首..第一首D大调奏鸣曲斯卡拉蒂曲斯卡拉蒂一生中写有五百多首奏鸣曲;D大调就有很多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奏鸣曲是一首非常欢快、积极的乐曲..斯卡拍蒂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人;他的作品中也就自然流露着很多欢乐和积极的人生观和天性..斯卡拉蒂出生于意大利;他在中年的时候去了西班牙宫廷;成为西班牙公主的老师..公主的琴弹很很好;他为了公主的学习而写作了很多的作品;这些奏鸣曲一开始是为练习的目的出现的;但因其有高度的音乐性和趣味性;因此一直流传至今;并很受欢迎..斯卡拉蒂的创作风格在当年是很新颖的;他打破了很多当时作曲的程式与规范;其作曲技术比当时领先了半个世纪以上..除此之外;他的作品中也展示了钢琴技术的很大发展与创新..由于他在西班牙待了很多年;因此;他很多作品中都有大量模仿西班牙吉他的技术..其他还有很多华丽技术;如快速双手交叉和大距离跳进等;直到今天都是学习钢琴的技术难题..奏鸣曲的一开始是快速上下跑动的十六分音符;在D大调明朗的调性上出现;要求手指非常清楚;很有颗粒性;下键很利索、果断..在第2小节第四拍快速音流由右手交给了左手后;第3小节右手出现了快乐而朝气的主题;很挺拔而有精神..从第7至10小节是两只手的音流轮流交替出现;两只手的衔接要做得没有缝隙;干净利落..在进行中谱子上有明显f第一遍、p第二遍的不同标记;要仔细做出来..从第11小节开始是第一次双手交叉;两只手的交接要很干净..这里要特别注意;找到跳进的规律;尤其是左手需要先单独把左手拿出来弹;可以明白音乐的进行是很有规律的..两只手的配合要练习得非常顺畅..到第15小节是两只手三度间隔的手指跑动;一直到16小节的第三拍主部告一段落..从第16小节的最后一拍开始是副部..副题是优雅灵活的;和主题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弹奏时要强调优雅、优美的一面;与主题有所对比..第21小节的最后一拍开始进入了第二次的双手交叉演奏;和前一次有一些不同..这一次两只手都更多的是级进;好像两条旋律线在一起交错进行;但两只手都是断奏;都要干净利落;并半随着较大幅度的渐强..第23小节最后两拍的sf后立即变为PP也是很有演奏效果的;要仔细做好..第29小节最后一拍到第34小节的旋律是副题的发展;延续了副题优雅、优美的特点;情感上稍微比前面浓郁一点..从第34小节开始是更难的一种双手交叉;左手变成双音了;跳进更远了..第38小节前半部分以前左手的准确性是重点;而要准确弹奏左手;关键是左手要以两组为一个手位的移动方式来“定位”每一组双音;也就是说;是每两拍换一次手位..类似的是右手的十六分音符也每两拍作为一组有联系的指法;也就是说每次用123指——235指为一个手位移动..第38小节后半拍部分开始左手变为单音;跳进的距离也越来越大;这时要想保证左手的准确率;最好可以用右手来作为坐标;在级进中保证准确的位置;左手依此两面跳进;就能容易很多..也就是说;右手可以不用眼睛看就能准确的弹奏出来;左手却要担负大跳的任务;眼睛可主要看左手大跳时的高音;而左手大跳的低音和右手即将演奏的音是同音;因此折牢有规律下行的同音;则可以大大加强弹奏的准确性..第45小节最后两拍开始至第47小节的双手相隔的三度进行要很有棱角;把每四个音的第一个音强调出来..从第50小节的最后一拍开始是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一样;也是由流利的十六分音符引出;到第53小节的最后两拍出现的符点音符和六十四分音符的时值时;演奏者的头脑要很清楚;关键要抓住六十四分音符两头的从低到高的两个a音;这是节拍的点;六十四分音符有装饰音的效果;在第三拍弹够附点八分音符的低音a后;非常快速地进行到第四拍的a音;中间毫无停留;在四分之一折中完成六个音;一气呵成..接下来第55小节的双手交叉段落和前面的第34小节开始的段落的交叉方式是类同的;只是第34小节是上行的;此处变为了下行;弹法相同..乐曲后面的部分是基本都是前面出现过的材料;因此在弹奏的时候可以参考前面相关材料的处理方法来进行演奏..譬如;第64至67小节的技术类型与第22至25小节相同;第77至84小节的技术类型与第34至42小节相同..第二首第三英国组曲的前奏曲巴赫曲巴赫曾写过三部组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德国组曲也称帕蒂塔;各有六套以舞曲为主的组曲..这首前奏曲选择其中很重要的英国组曲的第三组..英国组曲的特点是在法国组曲的基础上;每一首在曲首有一首比较宏大的前奏曲..这首前奏曲是按照古典协奏曲的形式来写的;这里所谓的协奏曲不是钢琴和乐队的意思;而是一架钢琴演奏的有充分对比的大型乐曲..用一架钢琴来模仿乐队;既有乐队中的齐奏、合奏;又有主奏、独奏;还有单独的乐器和全部乐器交叉出现的对比;从而形成一种协奏的气氛和效果..这首前奏曲就是这样的;十分乐队化;里面有很多乐器的效果;音响非常丰富;这首前奏曲也是当时巴赫就英国人的约请来写的..这首乐曲的风格比较宏伟;因为当时英国的乐曲风格也是非常宏伟的..我们知道;亨德尔当时也在英国;他的很多作品也是风格比较宏大的;所以这首曲子跟英国亨德尔、普塞尔的风格比较接近..演奏这首作品;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是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巴洛克时期的建筑多是敦厚的石头建筑;讲究宏伟对称..音乐作为流动的建筑;演奏时要表现出建筑的结构感..乐曲一开始A’段是一种合奏的感觉;非常挺拔、神气..从右手到左手主题动机的节奏要很清楚;很有精神地表现出来..第16小节;伴随中声部的十六分音符音流;右手的高声部要留住并突出;做出音乐表情的倾向..第22小节有一个装饰音双手基本上是三对二的;右手最后一组是四个音为了接到后面的a音..弹奏时要先在慢速中把这些音弹顺;才能逐步达到自然流畅的效果..到了第32小节是第一个段落的终止..在巴赫的作品中要特别注意每个段落的终止式;尤其这首前奏曲中有很多段落;在每段的结尾到下一段开始的部分..如果把终止式抓住的话;段落划分就会比较清楚;就不会是很没头没尾地连轴转了..段的第二动机出现了..这个第二动机是比较流动的;两个小A’段在第32小节结束后;B1节为主;也有三个小节..中间交叉着出现曲首的八分音符的音型..乐谱上有marc.的记号;说明应把八分音符强调出来..第45小节出现了第三动机;也是很流动的..第三个动机是用分解音型写的;要用腕部转动帮助手指把它弹清楚..B’段在第67小节的第一拍结束..从第67小节的后两拍开始了A2段第三个段落..也是开始在降B大调;但很快转入了频繁的转调..第四个段落在第124小节结束;第五个段落还是从B段的材料开始;我们把它作为B3段..第五个段落在第161小节的第一拍结束..之后出现了一个连接段;我们把它作为第六段..连接段开始有一些颤音;在乐谱中写的是处理为双手三对二;右手以十六分音符三连音来写的..在快速弹奏中;三个音会比较合适..练的时候可以分手先练清楚;双手分别把把节奏弄好了;再合起来练..第六个段落到第179小节之后;要注意的是第180小节开始的右手八分音符上行是主题的一个新的变形..主题在前面一般都是从上往下行的;但这次变化为逆向上行;整个从下往上走..大家一分析就可以知道还是主题的动机;但变化了;所以此处应算A3段..这首曲子的结束是很有气势的;在当时用大键琴来演奏的情况来说;就已经是非常宏大的了..总之;从这首乐曲分为六个段落来看;都是有完整终止的;每段结束的最后一个音又马上接着下面的段落开始了;并没有停顿..因此;把终止式处理好了;作品的结构感就会好得多了..这对于很长的曲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乐曲节奏的感觉要始终统一..速度的选择也要按照附点四分音符即三个八分音符q.=66—72;也就是每分钟要弹奏66至72个音符;每个小节又有三拍;这个速度提供给大家参考;在这个范围中大家可以选择;以弹奏出比较稳重、神气的感觉;会比较适合这首乐曲..太快的话容易显得不稳重;太赶;太慢的话就会比较拖沓;显不出神气的感觉来了;所以这个速度大家要认真核对..第三首降A大调奏鸣曲第四乐章Op.26贝多芬曲降A大调奏鸣曲这个乐章是技术性很强的..当时在这首乐曲写作的时候;因着名的作曲家克拍默写了一首很好的曲子; 贝多芬则用这首作品和他进行了一次比赛..初看这首乐曲会觉得技术性很强;但是这首乐曲更有很强的音乐性;所以贝多芬是以音乐取胜的..降A大高是一个很美好的、可以抒情坦述的调性..这个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变奏曲的主题就是非常优美的..奏鸣曲的第乐章一般是快板乐章;这个乐章的速度;在乐谱上已给大家标明;是每分钟116个四分音符..这首曲子的一开始似乎很像练习曲;可是之后很快音乐性的旋律就出来了..开始的十六分音符既要求技术性、很干净的弹奏;也要很强调音乐的律动;四个音一组的感觉..中间很多渐强渐弱的标记;要仔细看清并表现出来..第13小节的第二拍开始至第26小节;两只手此起彼落;相互交叉..八分音符的优美曲调在两只手之间不断交替;一直到第27小节开始两只手又一起了..这期间两只手的曲调有呼应;也有区别;经常左手的曲调出现时整体效果是p;而右手曲调出现时要求是mf;每句中还有更让渐强渐弱;大家在弹奏时要很好地把这些做出来..另外;在第一个句子结束的时候;只要不是标明渐强的一般乐句;特别要注意轻一点收掉;不能很响或很短的弹奏最后一个音..接下来的段落从第29小节的第二拍开始;这一段要特别注意弹好sf;即要求突强的和弦;这些和弦要有爆发力;要有精神和魄力..第33小节的第二拍开始;左手仍然是和前面一样的由十六分音符组成的音型;但是右手的曲调是由后半拍出现的八度进入的..这个段落弹奏的时候要突出曲调;同时又不能把节奏的韵律弄反了;因为节拍点还是在左手..第37小节的第二拍开始;两只手又反过来;左手是曲调;而节拍点在右手;右手是体现节奏律动的音型..第43小节开始;右手出现了几串快速下行的音阶;在这三次的音阶进行时;每一次的最高音作曲家都写上了sf加以强调..另外;每一次的音阶出现音符的数量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多两个音在十六分音符的跑动中加上了六连音和八连音;因此在相同的节奏和时间里完成每一串音阶;就要求大家牢牢抓住统一的节奏;并很自然地弹出来;不要有痕迹..第49小节开始是连接段;这个连接很有意思;从p开始了本乐章开头的主题..这里;要把段落感很好的区分并弹出来..这样的表情也是贝多芬很喜欢用的;在渐强到很强的时候;忽然变成了p.此处的十六分音符中间可给一个很小的气口来划分段落..从第81小节的第二拍开始中间的段落;这个段落的开始要弹得很轻;是一种隐伏的力量往上进行;到顶端的时候有两个爆发的和弦;干脆有力..作为奏鸣曲来说;基本的材料就是以上的这些;后段有转调的地方;但是作曲家用的材料还是这些..到最后一段中有一个表情是要加以注意的;在第163至165小节和第167至169小节;右手十六分音符的进行中有很有表情、很短的高音曲调出现..谱上有先渐强到突强再渐弱的表情要求;必须仔细体会做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