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文言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文做题技巧与方法..课件.ppt

文言文做题技巧与方法..课件.ppt

• 第一步:初读全文 • 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最近
几年高考都是考人物传记的,看这样的文章要知 道文章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 物关系复杂。文中的人物关系有正反好坏之分, 一般有主人公,在主人公身上,表现一种特殊的 品格和性格。这要求考生解读人物关系,体味出 主人公特有的品格和性格。作者写人物传记 , 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出于个人目的,通过人 物传记,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能分 析传记的基本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 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记年、古地名和古 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精品课件
• 2、补。即补出句中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 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顺畅。 补充部分要加小括号。
• 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 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
• 3、落实重点虚词和实词。 • 要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如“沛公军灞 上”一句就考了词类活用的知识点, 如果“军”字翻译错了,那就要失分 了。所以在考试时应特别注意这些语 法现象(包括虚词的一词多义),一 旦涉及必须准确翻译。
精品课件
•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 例③: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 禅山记》)
• 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 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精品课件
• 3、换。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
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 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
• 例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精品课件
• 第二步:细读题目

文言ppt课件

文言ppt课件

《史记》不仅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 深远影响,还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
《汉书》鉴赏
内容概览
《汉书》是一部纪传体的断 代史,主要记载了西汉一朝 的历史。
文学特点
其文学特点在于文笔优美、 刻画细致,尤其擅长通过细 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
主题思想
《汉书》强调国家治理的重 要性,通过对西汉历史的记 述和评价,表达了作者的国 家观和历史观。
详细描述
首先,词汇方面,文言文有许多生僻字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而现代汉语则更加贴近生活,词汇量大且丰富。其次 ,语法方面,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有时省略主语和宾语,而现代汉语则更加规范清晰。最后,表达方式 上,文言文注重文采和韵律,而现代汉语则更加注重实用和口语化。
02 文言文语法结构
词类
01
02
03
名词
表示人、事、物等实体或 抽象概念的词。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的 词。
形容词
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词 。
词类
副词
连词
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的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 的词。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与其它事物之间关系的 词。
词类
数词
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代词
代替名词、形容词或数词的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 语以及句与句的词。
表示语气的虚词,如“ 也”、“矣”等。
03 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章结构分析
总结词:梳理文章脉络, 把握整体结构
详细描述
划分段落,理解段落大意
识别开头、结尾和过渡句
语义理解
详细描述
总结词:深入理解文言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的用法

统编(部编)版语文6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课件(共39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6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课件(共39张PPT)
25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处士笑而然之。
••
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26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 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婢女。”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 的呀!
27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请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 人物形象的词句,并尝试表演读。
30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要求: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①故事内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遗漏情节,可加入自己的想象。
②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声调,流利完整地讲一遍给同桌听。
31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你认为杜处士和牧童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
牧童 理由
杜处士
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 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心胸开阔、乐于听取接收别人意见的人。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朗读“伯牙鼓琴”并用自己的话翻译课文意思。 分享展示手抄报。
20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自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课文,读准断句。
(2)根据注释或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字词意思。
蜀中有杜处土,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

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
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9
学习“伯牙鼓琴
翻译句子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
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

文言文课件ppt

文言文课件ppt

文言文词法
01
02
03
04
实词
指有实际意义的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等。
虚词
指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介词 、连词等。
通假字
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的异体 字。
古今异义字
指意义用法不同的字。
文言文句法
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 示判断。
被动句
用“被”、“受”、“ 为”、“所”等表示被
动关系。
省略句
省略主语、谓语、宾语 等成分。
THANKS 感谢观看
文言文课件
•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语法知识 • 文言文阅读理解 • 文言文翻译技巧 • 文言文写作技巧
01 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文定义
01
02
03
定义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 表达形式,主要用于经典 文献、历史记录、文学作 品等正式场合。
起源
文言文起源于先秦时期, 随着历史演变逐渐形成和 完善。
倒装句
将谓语、宾语等成分前 置或后置。
文言文虚词

用作代词、助词、连词等。

表示代词、副词、语气词等。

表示介词、连词、动词等。

表示介词、连词、动词等。
03 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篇章结构
总结词
理解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对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意义和逻辑关系 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文言文的篇章结构通常采用起承转合的布局,即开头破题、 承接论述、转折过渡、结尾总结。了解这一结构有助于更好 地理解文言文的中心思想和各段落的内在联系。
文言文修辞手法
总结词
掌握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意和欣赏其语言之美。
详细描述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

答题方法
学习类文言文一般情况下有两种:
记叙类:知悉主人公的学习方法, 论述类:理解文意,明确论
明确学习态度
述对象,分析论证过程
熟悉主人公的求学经历,是
找出作者的论述对象以
借书、抄书而读,还是不断求师, 及关于该论点的分论点和论
刻苦学习。再找出有关主人公读 据,分析相关语句体现出何
书经历的关键性语句,了解其运 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针对训练】
钱文端苦学
钱文端公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①手,肤
为之坼②。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
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
级,缒③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
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
数数往来,濙怪其频举,所借书咨询悉记忆。濙大喜曰:“吾架 上书不下万卷,不能举付汝,汝当就吾舍读。”因命其子福②同 室而学,三年遂尽其书。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有删改) 【注释】①杨濙(yínɡ):元末隐士。②福:杨福。
刘畅将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起上传至古文论坛,两文中主 人公的学习态度引发了网友讨论,请你将留言补充完整。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尊师方式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有所闻……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如何学习文言文》课件

《如何学习文言文》课件

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了解文言文可以深入了解中 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提高语 言表达能力。
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1
文言文的词汇和句法
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包括常见词汇和句法结构。2常用文言文词汇表
掌握常用的文言文词汇,扩大词汇量。
3
文言文的常用句型
学习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学习文言文》PPT 课件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本次关于如何学习文言文的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 一同探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助你事半功倍地掌握这门古老而美丽的 语言。
理解文言文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书 面语言,是普通话的前身。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 别
文言文使用较为繁琐的句法 结构和复杂的词汇。
认真阅读文言 文经典著作
通过阅读古代经典著 作,增进对文言文的 理解和感受。
听讲文言文课 程
参加文言文课程,通 过听讲掌握文言文的 核心知识。
学习文言文的 歌曲和诗歌
通过歌曲和诗歌学习 文言文,提升语感和 节奏感。
多做文言文的 练习题
通过练习题巩固文言 文的知识和运用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果
1
学习文言文的心态和态度
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对文言文抱有兴趣和热情。
2
借助工具和资源学习文言文
使用学习辅助工具,利用各类资源深入学习文言文。
3
寻找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发现学习文言文的趣味,使学习过程更加愉快。
总结
总结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梳理学习重点和难点,做好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言文的现实意义
鼓励学生坚持学习文言文,了解文言文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初中文言文答题技巧-优秀课件PPT全文

初中文言文答题技巧-优秀课件PPT全文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⑺若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③构成复音虚词⑻所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⑼为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 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③兼词“于之”④作形容词词尾(11)也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②表疑问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12)以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表时间、处所,“于”。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3.评价题,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对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注意】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2)其日牛马嘶(
)
■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 (7)蟪蛄不知春秋(
)
■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国”,“家”是衬字。(7)否。春天和秋天。 ■ (8)否。“痛恨”是十分遗憾之意。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文知识复习专题
第二课时
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 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 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 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 的词类活用。
■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具通俱,音jù,都;
■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12也)生通性,音xìnɡ,资质、
本性。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六种 情况: (1)词义扩大。 如“江”“河” 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 又如“诗”“书” 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 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背月2日是对的;但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记也不背。” 6
读之法——因声求气
※体会到文辞的音节美,体会到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 这里感到喜悦,在喜悦中自然成诵,熟读出来,这就是桐城派 讲的“因声求气”。“声”是文辞的音节美,“气”是作者所 表达的气势,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形成的气势的抑扬疾徐
顿挫。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 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
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
※ 大抵古之学者,必要放声疾读,祗(zhi)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 即终身作外行也。(清•姚鼐《惜抱轩尺牍•与陈硕士》)
2020年10月2日
7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书理,殆有神会´” ^_^熟读背诵不全靠记性好,刻苦用功,勤能补拙。
1987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李固阳《记忆、理解与常识》:“理 解的基础却是记忆。什么都不记得也就谈不上理解。记忆的基础又 是机械记忆,也就是死记硬背,-------至于记忆力一般人都差不多。 但也却有记忆力惊人,类似过目不忘的人。-------不一味地搞死记硬
怎样学习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学习讲座
2020年10月2日
2002年10月20日
1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之一
※ 汉字是一种先进的意音文字,它把形音义集中 在一个方块里,表意性强,可以区别同音词。
※ 汉字字形短,信息储藏量大,便于快速阅读。
※ 汉字的字形不直接表音,形声字的声旁用直音而 不用拼音,这样就使汉字有了通四方通古今的的优 点,不同方言区的人都可以通过汉字书写的语言交 流思想,两千年前的古籍今人仍可读懂。
书”
康有为“七岁能属文” 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
2020年10月2日
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
5
(文的熟读背诵
熟读可以培养语感 《现代中国文学史》的《陈衍》篇,讲他五岁读《四书》:
“一日读《孟子•不仁者可以言哉》章,一日读《小弁人之诗也》 章,喜其章节苍凉,抗声往复。父自外归,闻之色喜曰: ‘此儿于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8
(专一)
5、《左传》成公二年:蔡许之君,一失其位,不得列于诸侯。
(一朝)
6、《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
7、《孙子•谋攻》: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或者)
8、《聊斋志异•促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2020年10月2日
(副词,一旦、一经)
3
“仁”字义
1、《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以上材料引自1987年8月18日《光明日报》《北京召开
2020年10月2日 汉语汉字讨论会》一文。
2
例:“一”字义
1、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一样的)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数词)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指一种很好的道德标准,即仁德)
2、(同上)“泛爱众,而亲 仁。”
(具有仁德的人)
3、《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有仁德的地方,相当于好的环境)
4、《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推行仁政)
5、《孟子•公孙丑上》“以德行仁者王”
(仁政)
2020年10月2日
4
关于古文的熟读背诵
《朱子语类》:人读史书,节目处须要背得,始 得。如读《汉书》,高祖辞沛公处,义帝遣沛公 入关处,韩信初说汉王处与史赞《过秦论》之类, 皆用背得,方是,若只是略绰看过,心下似有似 无,济得甚事。(中华本197页)
王勃“六岁善辞章” 骆宾王“七岁能贼诗”(《唐才子
传》)
《李百药传》“七岁能文”
《刘慎虚传》“八岁属文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